“快买房吧,赶早不赶晚”
说实话,每次听到这些话时,我都会心里一紧,觉得自己被同龄人抛弃了。
好像别人都过得风生水起,只有自己混得灰头土脸。
01有时是无意中的一句话:“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
三年前,她决定在家乡的小镇找份安稳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很清闲。去年结婚今年怀孕,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可身边的朋友们对她的现状很不满意,有人跟她说,大城市有多好,机会多,工资高,趁着年轻,出来闯闯吧。
有人为她的孩子担忧,说在这么个小镇上,孩子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面对别人有意无意的“提醒”,艾丽慌了,她时常感到沉闷、烦躁,甚至一度怀疑自己。
焦虑被制造出来并不断蔓延。
她开始不那么快乐了,无论是生活中的不顺心,还是工作上的小摩擦,只要有一点不如意,她都会开始焦虑。
其实不止是艾丽,我们每个人都一样,看着别人还不错的生活,就会怀疑自己。
甚至有时候,为了获取短暂的优越感,还会对看起来没自己好的人发动“攻击”,有意无意揭别人的短,让他们不安。
有人会说,这很不道德,但遗憾的是,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并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02因为在别人制造的焦虑下,我们也给自己制造了不少焦虑。
尤其是当我们得知,和自己差不多的同龄人,比自己做得好,走得快时,这种落差感更分明。
读者@无界 曾对我说,在他眼里,人生不能行差踏错半步。要对自己狠点,走得比别人快,不然说不准哪天就跌落谷底了。
看着做房屋销售的朋友每个月赚的比自己多,他也一头扎了进去,却忽视了自己本身并不善与人打交道的性格。
可因为太急于求成,他还没掌握销售要领,对户型也不是很了解,就急于将房子卖出去。
结果当然不尽如人意,同期入职的同事已经评上了优秀员工,他却面临着转正危机。
好像没走在同龄人前头,自己就失败了一样。
03但实际上,人生本身没有快慢之分。
有人18岁还在读书,有人却开始工作。
有人20岁就明确了人生方向,有人却在30岁从头再来。
有人年纪轻轻就有了孩子,有人40岁还没结婚。
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你身边有些朋友也许遥遥领先你,有些朋友也许落后你,但凡事都有自己的节奏,他们有他们的节奏,你有你自己的。
因此,无论你是选择去大城市还是留在小地方,无论你选择做哪份工作,是30岁创业还是50岁创业,是40岁结婚还是20岁结婚,都是自己的选择。
也不必着急,马爸爸35岁才创立了阿里巴巴,《哈利波特》的作者32岁才有了成名作,甚至还有很多人,坚持到50岁之后才迎来了演艺事业的大爆发。
人生的节奏本就不同,可以听从别人的建议,但不必效仿他们的人生,让自己着急。
磨刀不误砍柴工。
你会为什么事感到焦虑?
别忘了在文末为小来点个“在看”
点“在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