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知道,两性沟通有个界限,一旦逾越这个界限,感情就会受到伤害。
不可避免的双标
♥
丈夫慌忙解释:“他跑得太快,我拉不住。”
听见丈夫为自己开脱,更加生气,怒怼:“你一个大人跑不过小孩?”
她生气的点是什么?
是看到儿子摔成这样,丈夫竟然不心疼,还在那里为自己开脱。
男人不心疼吗?
不,其实他很心疼。
之后我看见他好几次去观察儿子的伤处,紧紧攥着他的手。
但事发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向妻子解释。
因为:
1、他有负罪感
2、他怕妻子责骂
可这样一来,反而激怒了妻子。
妻子懵了,把儿子抱在怀里跟着哭,一边哭一边自责。
可想而知,晚上回家还有一顿大吵。
妻子崩溃的点在哪?
1、她也有负罪感
2、不能再接受更多苛责
内心OS:“我都已经这么自责了,你还来指责我?”
丈夫的指责增加了她的负罪感,从而让她情绪崩溃。
但在丈夫看来,妻子很双标。
你可以指责我,我却不能指责你。
我一指责,你就崩溃。
女人要做的是:避免给男人下定义。
会觉得他说的每句话都是在为自己开脱。
男人要做的是:理解女人的感性思维。
女人在感情上确实比男人要脆弱。
很多时候,她并不是在跟你闹情绪,而是在跟她自己过不去。
越贴近,越危险
♥
知乎上有一篇男性写的文章,阐述他和妻子是如何从相爱走到离婚的。
因为妻子确实不聪明,很难独当一面,所以他废了很多口舌去教她。
有一天,妻子在公司跟他发火,让他觉得很没面子。
下午遇到一件事,他加重语气对妻子进行说教,妻子终于崩溃了,拿起一把刀要砍他。
两个人都坚决要离婚。
但同时也都很费解: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会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一个施暴者?
婚姻是一种亲密关系,但同时也是一种危险关系,危险恰恰源于太过亲密。
我们不会严厉地批评朋友,也不会没完没了地说教陌生人,但却常常不假思索地表达出对另一半的不满。
潜意识里觉得:这都是为了他好。
我们是夫妻,有什么不能说的?
不被尊重。
《左传》里有个词叫相敬如宾,形容夫妻间相处融洽,互相敬爱,像对待宾客一样。
但我觉得可以有另一种解读:越是亲密关系,就越需要有界限感,需要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
因为这也是亲密关系里最容易忽视的一点。
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没有尊重也就没有沟通可言。
其实对孩子,对父母,也是同理。
不要总觉得自己跟对方是一体的,认为怎么跟对方说话都是理所当然的。
♥
一、关闸
过激的情绪不会自己停止下来,一旦发生争吵,就要提醒自己关闸,这已经成为我的一个思维习惯。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关上嘴巴,不再去回应对方的情绪。但不是故意闹冷战,或者不打招呼离开现场。
我通常会安静地找件事做,并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件事上,直到情绪冷静下来为止。
二、局外人
假如那天我在游乐场里,发生了同样的事,还能不能坐在椅子上,平静分析双方感受呢?
恐怕不能,但我可以尝试跳出来。
我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不是急着去指责对方,当然也做不到安慰对方,只是提醒自己关闸。
稍微冷静之后再去观察丈夫的表现,看到他其实很紧张孩子,想必他内心也很自责。
这样一来便释然了,冲突就不会发生。
而假如第二次他来指责我,那么我会告诉他:“发生同样的事,我选择安慰你。”
这对他来说,会是一堂生动的“沟通课”。
正面沟通是一个良性循环,共同进步当然好,一方带动另一方也是可以的。
结束语
♥
希望我们都能变成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