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月30号之前,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中国国际电视台(CGTV)主持人刘欣的名字。
但在30当天,无数人都等着她的一场直播。
最近,美国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很高的福克斯商业频道(FOX)的一档节目中,女主播翠西·里根谈到中美贸易战时表示,中国的繁荣,是牺牲美国利益为代价的。
随即,刘欣在官网视频发表评论,尖锐的指出对方只是在发泄情绪,一系列指责毫无依据。还坚定的说出:现在是21世纪,强迫别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于是就有了美国女主播“约架”刘欣,30号的那场直播全网瞩目。
所有人都抱着西瓜,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看看到底谁能打赢,谁输的难看。万万没想到,却被这位美女主播“玩”成了双赢。
打开刘欣的微博,个人介绍没有什么复杂的头衔,反而只是一句很简单的电视台记者。
在“约辩”之前,她思考了很多。到了后来她意识到,辩论不是自己的强项,她是一名愿意倾听别人,走进别人心里的记者。
于是,她化主动为被动,全程都是从容不破的回答对方的问题,没有尖锐的“回怼”。
刘欣坚定又从容的回答:我没有内部消息,但中国立场很明确,除非美国政府尊重中国谈判团队,显示谈判的诚意,否则可能很难形成一个富有成效的协议。
就像她特意佩戴的玉一样,证明了一种姿态:中国的态度是宁为玉碎,不会在利益面前放弃尊严。
翠西还问了关于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问题,刘欣说:我们不想一直当一个弱小的,贫穷的,不发达的国家,中国经济总量很大,但人均GDP不足美国1/6,我们有能力做大事,也正在发展起来。
在鸿门宴中,她展现出了一个“客方”应有的大家风范,不仅全身而退,还取得了双赢。
她说:中美最大的逆差不是贸易逆差,而是认知逆差。我不认为这是一次辩论,而是一次对话,一次谈心。
2
这个女主播真的和我们平时理解的,一本正经,一丝不苟讲述新闻的主持人形象不同。
上面有两个姐姐,英语都很好,所以童年的刘欣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70后,生活在一个小镇的孩子,英语对她们的童年来说,是罕见的。
可她却从不放过任何学习英语的机会,中学所有的英语课文,不管老师要求没要求,她都主动背下来。电视里面的英语电影,她反复的看。
我们现在看到的刘欣,姿态自信,谈吐风度,这都是她多年勤奋与自信的结果。
1996年5月,还在上大三的刘欣代表中国参加在伦敦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成为首位获得国际英语演讲比赛冠军的中国人。
听完奶奶的话,她去镜子里照了照,发现她能看到自己,那女人为什么是隐形的呢?
长大后她才明白,奶奶是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可她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哪怕到了年老,也要听从长子的话。吃饭的时候,也要在厨房的炉子边吃饭。
从来没有人问过她的想法,这样的她,不就是“隐形”的?
可刘欣不同,她感谢自己所生的年代,她在家里拥有发言权,在学校也有主持活动的权利,她还有选择权,选择留着哪里工作,结婚还是单身……
在社会的镜子中看到自己,这是刘欣奶奶一辈子都没有做到的事,也是刘欣一直在坚持的。
为了让自己不隐形,她一直在努力着。
去年的时候,她还在微博上说,我幼儿园就开始喜欢英语,喜欢加上努力,加上适合自己的方法,再加上几十年的努力。
十年磨一剑,刘欣被“磨”了几十年。
不仅是英语,她的法语非常流利,还可以用土耳其语进行日常对话。
我们平常总说自己忙,没有时间学这学那,可是那些比我们更忙的人,反而比我们在更加努力学习。
几分钟能背诵一大段绕口的英语,这是她的“基本功”。
3
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样一位工作狂,高度自律的女强人,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在工作中,刘欣英语流利,评论犀利。可在生活中,她是一个内心细腻,充满温暖的女人。
撸猫的生活,也是一种小幸福。
把花养活了,都能像个孩子一样开心。
周末的时候,包个粽子。
有时候,一个人可以很坚硬,对所有的恶横眉冷对。
真的很羡慕一个女人可以活成这个样子,在社会的“镜子”里,永远看得到自己。
当我写这篇文章,搜集刘欣的资料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重复一句话:这个人一天是有48个小时吗?为什么她可以做这么多事,而且做得这么好!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
但是一致的是,能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把自己经营的有声有色的人,她们都是热爱的,执着的。
独立的女性,与妻子、妈妈这样的身份并不是矛盾体,而是共同体。
不贪图每个觉得都扮演的多么好,但求对得起自己的努力。
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像刘欣一样优秀,可我们却能做到的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忘记自己,不忘记成长。
在社会的镜子里看到自己,是每一个女人都该做到的事情。
*
--- E N D ---
作者介绍:十二&妙黛。
↓↓支持十二,就给我们每天的文章点个ZAN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