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之前,书单狗先要卖弄一下,给大家讲一个概念——“拉丁美洲文学爆炸”。
就是说,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这段时间里,拉丁美洲的优秀作品简直像爆炸一样,一部接着一部出!
而其中,最最最最重要的一位作家,无疑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1982年马尔克斯凭着《百年孤独》,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加西亚·马尔克斯
据说莫言当年刚翻开《百年孤独》,读了一个开头,当场就大叫出来:“我知道怎么写小说了!”
可以说,老马的书在中国,简直就是第二次大爆炸!
而且一炸就出了一个诺奖得主……
而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马尔克斯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一本《百年孤独》,
这个问题,书单狗并不能从学术的角度替你解释,只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反正看完马尔克斯的书以后,再看其他任何小说,小狗像是有了一种新的视角!
所以,小狗现在就来揭晓”作家博物馆“004号馆藏品——加西亚·马尔克斯。
大部分人看马尔克斯的书,应该都是从《百年孤独》开始的,
然后就留下了两个印象——
第一,就是人名比俄罗斯小说还难记,
网上有很多人整理了《百年孤独》的人物关系图谱,
而且这个家族老是喜欢取重复的名字,光是叫奥雷里亚诺的人,两双手都数不过来!
比如伦乱生下的第7代奥雷里亚诺,一出生就长着猪尾巴,被蚂蚁给吃掉了!
▲《百年孤独》人物关系图谱
书单狗建议你先别看这张图了,以免对马尔克斯的书产生心理阴影……
而且就来自马尔克斯本人的家庭,你信不信?
在马尔克斯的家里,他的母亲一共生了十多个子女,然后父亲还在外面生了四、五个私生子;
结果母亲宽宏大量地把私生子们也接回家,组成了十几个孩子的庞大家庭。
所以,《百年孤独》里奥雷里亚诺上校跟17个女人生了17个男孩这件事,
似乎也不那么“魔幻”了,对吧?
其实,不止《百年孤独》是这样,马尔克斯几乎所有的小说,都来自于他的真实生活。
比如《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明显就来自于老马的外祖父,一个真实的上校。
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重复制作小金鱼,做完了又融化,循环往复……
当时还是小马的老马把这些事都记了下来,然后写进了小说里。
所以,当别人都以为马尔克斯笔下的那个南美大陆,简直像有魔法一样不可思议的时候,
马尔克斯其实只是在整理自己的回忆。
他甚至不需要去找什么文学的灵感,光是去自己的人生里找,就已经有太多太多的素材了。
怪不得有人说,即使把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为了讲述》包括在内,
他一辈子也只写了一个故事,就是南美大陆上,他自己的家族史。
在书单狗看来,马尔克斯这么多本书,不止是只写了一个故事,
更是只讲了一个主题,那就是孤独。
最终全部成为了孤独的人,说是“天煞孤星”也不为过。
孤独,就是马尔克斯一生的主题。
他还有过三次被人抓奸在床的经历,
所以大家来猜一下,《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有过600多段“长期爱情关系”的主人公阿里萨,原型是谁呢?
然后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如果不充分估量妇女在我的生平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不能如实地了解我的一生。”
不过老马笔下的孤独没有因此终结,反而愈演愈烈,最终酿成了寂静无声的百年孤独。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呢?
老马后来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叫作《拉丁美洲的孤独》的演讲,大致是这样讲的——
“现实是如此匪夷所思,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无论诗人或乞丐、战士或歹徒,都无需太多想象力,
这种孤独,就像是我看了一本很好看的小说,听了一首很有味道的歌,
但当你想把它告诉别人的时候,说不出那种感受,或者对方根本就没有被打动。
甚至过了很长时间之后,我自己都开始淡忘当时那种感受了……
百年的孤独,背后是南美大陆不止百年的回忆。
虽然马尔克斯的书最近十年才”正式“引进中国,
但其实很早之前,中国已经遍地都是他的小说了!
然而都是盗版的……
甚至气得马尔克斯说,死后150年都不把版权卖给中国!
▲曾经的各种盗版
但不可否认的是,陈忠实、莫言、余华、苏童、韩少功……这一大批作家,就是因为看了马尔克斯的盗版小说,才摸到了写小说的路!
比如,《百年孤独》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多年以后,奥雷里亚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这个开头太过经典,以至于无数后辈作家,都要不厌其烦地模仿这个开头——
“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
——莫言《檀香刑》
“白嘉轩后来最引以为豪的是他一生中娶过七房女人。“
——陈忠实《白鹿原》
这句话的魔力究竟在哪里?
“这句话里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而且非常和谐地统一在了一起。”
但书单狗看来,这个开头的好,不是这样可以量化的东西,
而是里面有一种关于时间与回忆的魔法。
书单狗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好像是穿越了生命中所有细枝末节的时光,
直接回到了一个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时间点上。
而这就是马尔克斯的写作哲学!
他的写作并不在乎到底是”真实“或”虚构“,而是在长长的时间里,还原人的”记忆“。
回忆并不全是真实的,所以会显得魔幻,
但回忆是我们唯一可以感知、可以确信的“真实”。
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就是这样一种时间与记忆的魔法!
好了,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最后,如果你想了解一下这种魔法,
▼《活着为了讲述》&《百年孤独》
▼点击图片查看
往期作家博物馆
▲001号藏品托尔斯泰
▲002号藏品莎士比亚
▲003号藏品苏东坡
点个在看,小狗给你表演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