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上路边一排整齐的小白花,好好的面馆简直变成了“灵堂style”。
大晚上的想进去吃一碗正宗老上海黄鱼面,估计都要鼓起巨大的勇气。
又或者饱和度极高、十分辣眼睛的大黄大绿。
比如蕴含着浓浓烟火气息的香港街头,霓虹闪烁的招牌成了拍夜景最好的取景地;
比如繁华张扬的东京街头,乱中有序的招牌中暗藏着经典的朋克美学;
比如大阪道顿崛的奔跑人广告牌,成了大阪最出名的打卡景点之一;
比如纽约时代广场特立独行的灯红酒绿,无论白天夜晚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丑得整整齐齐的中国式招牌,正是由于有关部门的“一刀切”政策。
简单粗暴地统一了全城的招牌,整治下来,没有特色成了最大的特色,统一之后更影响市容。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可现在,对美的麻木、对实用性的追求、美学教育的缺失,使我们渐渐失去了审美能力。
张无忌的老婆们长得一模一样也就罢了,张无忌和他的老婆们长得也是一模一样。”
网友们纷纷表示赞同,放眼过去,你能分得清谁是赵敏谁是周芷若吗?
现在的国产古装剧,全都是清一色的韩式平眉+卡姿兰大眼睛+斩男色唇釉。
没有古代美人的韵味也就罢了,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妆容实在让观众无法不跳戏。
比如,让天仙刘亦菲顶着个让人着实看不懂的头饰;
再比如,充满乡村非主流风、配色大红大绿十分辣眼的各种皮草造型……
我们的童年,还有制作精良的87版《红楼梦》、《仙剑奇侠传》、《大明宫词》可以看。
而现在的小孩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让他们从小看着这样的电视剧长大……
说到小孩,之前,北京大观园的魔幻蜡像也是把小孩们给吓哭了。
林黛玉长这个样。
贾宝玉长这个样。
妙玉长成了这个样……你怕了吗?
许多《红楼梦》爱好者原本怀着无限期待,花钱买票进大观园游览,看到这些蜡像,一时竟无语凝噎。
只是这盛菜的器具,也忒寒酸了点:有塑料盆、搪瓷缸、小铝锅、不锈钢大碗。
别人吐槽她的餐具过分混乱和粗糙:“超市几块钱的盘子也不至于买不起吧。”
如果你从小让孩子看着这样大红大绿辣眼睛的卡片识字;
如果你不舍得花钱带孩子去艺术馆、博物馆,而是带他去看这样令人满头雾水的免费景点……
未来是一个创造力与艺术能力当道的世界,从小缺乏审美的眼光,孩子将无法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中国式审美,曾经真的美过。
恐海棠睡去便烧红烛,懂得体会画船听雨眠,懂得欣赏微雨燕双飞。
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
宋徽宗 《瑞鹤图》(局部)
对比一下当时极简风的海报设计,再看看现在大红大紫的甲方最爱版,不禁让人泪流满面。
我们的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根基,值得我们去寻找、品读、学习。
而如今,对实用主义的追捧、对美学教育的不重视,让审美越来越变成了一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