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关于学习这件事,其实我们都知道,学习不仅仅是课本作业和考试。
课本、作业和考试,说穿了其实都是“死”的,我们让孩子学习的目的绝不仅仅是照着课本背出了几篇课文或公式,作业和考试得了几分这么简单的目的。
我们是希望孩子通过学习课本、写作业、会考试去掌握学习的方法、拓宽自己的思路,学会举一反三拥有智慧,而不仅仅是成为一个考试机器。
但是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往往父母就会跑偏,他们很少关注孩子有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而是对孩子一道题的对错斤斤计较。
尤其现在学校和家长的互动比以前更加紧密,许多学校已经开始要求家长参与批改孩子的作业,父母们的关注点就更容易集中在孩子作业的对错上。
我听得很多的都是父母拍着作业本训孩子:“这么简单的题你是哪里不会做了?这道题这样这样再这样不就做出来了吗,不是很简单吗?”
孩子被这样教几次,面对同一道题可能会很顺利地就把答案写出来了,但这并不是孩子“学会了解法”,仅仅只是强迫自己记住了步骤。
和我之前做过的题目又不一样了,这我该怎么做?
我还是不会做,回家是不是又要挨骂了?
好烦啊,不想学了!
如果总是采取错误的方法教育孩子学习,孩子只会越来越厌学,成绩永远上不去,更不要提最终领会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了。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那要怎么样教会孩子学习方法呢?
父母其实也不用发愁,只要一步一步来,孩子掌握了学习方法,轻轻松松就能提高三十分!
第一步
孩子的自觉性不是盯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
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千万不要紧迫盯人,盯着只会让孩子紧张又不安。
“我相信你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语文作业,然后你就可以有十分钟休息时间玩玩游戏。”
对孩子来说,在学习中也需要劳逸结合,一直压着孩子在桌子前学习显然是不现实的,帮孩子把学习时间模块化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二步
中途安抚
孩子在开始的时候,注意力都不容易集中,做不了多长时间作业就又会进入拖拖拉拉分心的状态里,父母千万不要立刻就发火,这时候发火就是彻底打断孩子的专注力。
“是不是遇到了不会的难题?如果做不下去要不要我帮忙?”
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会被拉回学习上,如果孩子表示不需要帮助,你可以对他说:
“我看你写得很快,相信剩下的很快就能写完。写完了我会和你一起看你喜欢的电视。”
大人在关注他的进度,并且不喜欢拖拉,只有按时写完了才有奖励。
第三步
帮助孩子打开思路
如果孩子确实遇到了不会做的难题找你求助,父母一定不要大笔一挥就把答案写出来指着答案让孩子照葫芦画瓢:
“这题你只要这样这样就能做出来。”
这种教法会破坏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做不到举一反三,只会解决一模一样的问题,一旦题目做了更改,立刻就会不知所措。
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建立起解题思路,这个题目要解决是什么问题?需要找到哪些条件才能解决,寻找条件的关键点又在哪里?
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打开解题思路,帮助孩子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第四步
检查作业要交给孩子自己
如果在一开始父母就按照上面的步骤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教导孩子学习方法,那么在孩子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基本不用为写作业操心了。
不过,现在老师们大多都会要求父母也参与批改孩子的作业,那父母应该如何检查孩子的作业呢?
父母在检查作业时应只在大方向上把关,也就是检查孩子解题的思路算法,用的公式正不正确,至于最后的结果,应该交给孩子自己去检查。
这样做才能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也可以避免在考试时明明会的题却写错答案,妥妥地能让孩子成绩三十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