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个人格局的大小,取决于这两个字
日期:2019-01-27 22:03:20 作者:大写的橙 来源:哲学人生网 阅读:

一个人格局的大小,取决于这两个字

  作者大写的橙

  来源:哲学人生网()

  修养高低决定了一个人格局大小

  人与人的相知相守: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忠于人品

  由此可见,修养的高低影响着人与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素养高低决定着自己交友质量,从而影响一生

  一个人格局的大小,取决于他的修养。

  总得来说,修养就是:植根于内心东西,无需提醒自觉,以约束前提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01

  待人友善是修养

  前两天,有一个话题引爆了网络热搜:“该不该跟外卖员说谢谢”。

  几天过去了,争议没有停止,两派依旧各执一词

  先不说各方的观点谁对谁错,让我很不解的是,为什么一个很简单问题会有这么高热度讨论

  说声谢谢不是平时最简单的随口一句吗?日常生活里别人帮我们递个东西不是也会说声谢谢吗?从什么时候起,说谢谢也变成了一种社会期望了呢?

  年底,某外卖平台给12万骑手发的调查问卷,骑手们有一些小诉求希望用户理解商家出餐快.........收餐时说声谢谢。

  尽管真相并不是像网传那样:“收餐时说声谢谢”排在前三,但是网友们还是吵的不可开交

  一部分人认为:“说谢谢是一种习惯,平时很多场合都会跟人说谢谢的,这是个人素养的体现”;“干哪一行都不容易,应该相互理解,说声谢谢又不会少根头发”;

  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凭什么说谢谢,我是没给钱吗?”“我可以说,但你不能要求我”;

  更有偏激一点的言论:“服务人员没有资格要求说谢谢”“不点外卖你们就都失业吧”“给了钱了你还让我说感谢就是贪婪”。

  我们总说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要求别人,可是什么时候起,这种基本礼仪也变成一种奢望了呢?当然对于那些态度不好的外卖员可以拒绝感谢,但是及时送餐并保证质量的外卖员说出那两个字真的那么难吗?

  自古以来我国便被称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的教育,一直倡导孩子要从小学会感谢别人,别人有为我们提供帮助时要懂得说声“谢谢”。

  小孩子都懂得的道理,很多成年人却不懂。

  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说:修养,往小了说就是锲而不舍的求索,知行合一的自律,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处事原则,是吾日三省吾身的慎独克己。

  “要不要跟外卖员说谢谢”本就不该是个问题,当基本礼貌都变成了争吵的源头,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做人应该严于律己,当“谢谢”、“对不起”变成了口头禅尊重别人变成了习惯,个人格局就会越来越宽广,修养自然提升了。

  在这个热议话题中,有一个高赞回答得到了肯定

  “每一个为你提供便利的人都值得感谢,这是个人修养,不是软弱表现。”

  当善意越来越多,戾气就会越来越少。个人修养越来越高,人心将不再冰冷。

  02

  静坐常思己过

  网上有一个讽刺短片爆火,短片一开始女孩楼梯差点摔倒时被人扶起了,然后她回头发现是个机器人。当她还在惊讶中时,机器人说不用客气

  一路上,她发现那个机器人为抱着小孩妈妈让座,帮人指路,捡起丢在垃圾桶外的水瓶,帮一个女人婴儿车。

  显而易见,被让座的妈妈没有表示感谢,指完路人直接走开,搬完婴儿车别人也没有一句谢谢,所有人都无动于衷

  看起来好像机器人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像是一个异类。于是女孩告诉机器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善良是没有意义的,根本没有人在乎你的举动

  穿过斑马线女孩发现自己钥匙扣又掉了,回头准备捡回时红灯马上亮了,就在女孩准备放弃时,有人把钥匙扣递给了她,是那个机器人。

  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谢谢,奇迹出现了,机器人变回了正常人模样,他刚才帮助别人的画面历历在目男人微笑的看着小女孩

  其实从一开始,看似“另类”的机器人才是最正常不过的人,而那些冷漠的人早已变成了冷冰冰的机器。芸芸众生,如果人连最基本的感谢都不会说出口,一切都当做是理所当然,那么这个世界终将是没有温度的。

  短片一开始,当女孩买完水后,冰冷的自动贩卖机用热情语言说“谢谢惠顾”,这也正是讽刺了人类的冰冷。机器永远是机器,人却有时候不是人。

  修养是刻在一个人骨子里的和善,是为人处世的礼貌,是一句最基本不过的谢谢。

  一个优秀的人往往会把“对不起,谢谢,不好意思”挂在嘴边,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格魅力

  做人,切记时刻“敲打”自己,常常反思一言一行

  03

  格局的大小就看修养

  近两年,先有高铁泡面姐,后有高铁霸座男、高铁霸座女,后来又有火车倚老卖老老太太,网友戏称:一家人也算是整整齐齐了。

  坐了别人的座位“霸座”不让,拒绝与乘务员沟通强词夺理。买了无座的票强行要求坐座位,以自己是老人身份对乘务员破口大骂。网友感慨“惊呆了”。

  是的,对于这些人的行为确实只能令人发出感慨“惊呆了”,惊讶现在的社会竟有这种人,惊讶一个人无赖程度能到达这种地步

  “学生让座反遭老人暴打”、“列车要发车了,为了等自己家人,拦着门不让列车开走”、“北京西单怒砸化妆品柜台”、“买了玉米拒不付钱却砸伤别人”。因为这些没有修养素质的人存在,“打砸抢”的事情屡见不鲜

  德行实现是由行为,而不是文字。个人修养的提升是由日常小事积累而来。

  英国古戏剧家德莱顿说 “所有的习惯以不可见的程度积聚起来,如百溪汇于川,百川流于海。”我们不应该只是教育孩子要养成好习惯,讲礼貌。更应该要求自己提升素养,扩大格局。

  大事难事看担当,小事琐事看修养。做好自身,常常自省,与君共勉。

  作者:大写的橙  一个喜欢文字,热爱旅行,热爱生活橙子,用最简单的方式带给你最温暖时光来源:哲学人生网()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附上公众号名称以及ID。

  3秒加星标,就不用担心和哲学君失联啦↓↓

  你每一次点“好看”,我都会当成喜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个人格局的大小,取决于这两个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