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凿叔
前几天,看了最新一期的《少年说》,里面有个片段让叔看了十分气愤。
凭什么被欺负的人还要被骂活该,这个女孩的一再不断让步,就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惯性习惯啊!!!
这种父母的偏心教育方式,严重出错,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凭什么要我让他,还让得那么毫无理由。
1
过去的我们,大多都被曾被偏心对待
需要干活时,父母也总是喊道我们,而弟弟妹妹总因为太小这个理由就不用帮忙。
即使跟父母反驳,更多的是换来一顿训斥,还会美其名曰,我们没有偏心,因为你比他大,所以得多让让。
凭什么我么比他们大,就一定要让他,为何父母能如此不公平?
而所谓的大让小,本是中国的一种美德,不知何时开始演变成偏心的解说词。
有时候我可以看得很淡然,有时候我又执着得有些不堪,看得开的是外人的冷漠,看不开的父母的冷淡。
曾在知乎上看过这么一个话题:
父母偏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最痛苦的是你在乎的人给你的伤害,而你舍不得以同等的伤害回报,只能在空无一人时放肆泪流然后继续着生活。
这句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塞,多少人的心酸。
2
偏心造就严重的后果
可是这班父母知道这般的偏心会导致多严重的后果吗?
不被疼爱的孩子长大后,性格会随着家庭因素变得十分自卑,恐惧他人,永远不能正视自己的好。
他们这样无非就是因为自卑,认知观里自己从小就被区别对待,造成自己凡事不如他人的感觉罢了。
不久前,河南的一名17岁女生留下一份遗嘱,带着10岁的妹妹跳河自杀了,她们都没看清这个世界就陷入了永眠。
她自杀的原因无非就是因为父母过度偏心,因为跟弟弟争吃一口凉皮引发了矛盾,最后导致了这般悲剧。
不久前,网红“杀鱼弟”喝下百草枯自杀了,虽然最后救回来了,可也反映了父母严重偏心这个问题。
因为他是家中大老大,家里有什么苦的,有什么累的,父母总是第一个想到要差遣他。
年纪这么小就被父母抓去卖鱼的档口帮忙了,平日里的种种偏心对待终于在一次争吵中爆发了,导致他喝下了百草枯。
因为这个角色的经历实在太过于真实,偏心的父母搭配扶不起来的弟弟,基本就是农村里大部分女孩的标配啊。
这种家庭组合,她们谈恋爱害怕,结婚又害怕,她们生命里最亲的父母,却把她们当成了提款机,活生生的一个个扶弟魔。
自从国家开放二胎政策以来,许多的家长都想再添一娃,可他们的小孩极度抗拒父母再生二胎,很多人说这是他们这些独生子女自私的行为。
何尝不是他们害怕被不公平对待,毕竟他们同学里面有太多前车之鉴。
太多个例子告诉他们,父母一旦再生第二个小孩,他们父母就有可能偏心对待,很难做到公平可言。
3
此生最大的不公,就是来自父母的不公
曾在武志红的文章中看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常常说人生而平等,却不曾想过,此生最大的不平等,却是生我们的人造成的。
更可怕的是,有些父母明明意识到了自己偏心了,往往假装自己不知道。
他们往往忽视这些偏心,却不知这些偏心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甚至造成他们的死亡。
美国作家杰弗里·克鲁格曾在他的文章中说过:
世界上95%的父母都有偏爱的孩子,而其他5%是在说谎!
一想到当父母不用考试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没有觉悟要当好父母这个角色,如果你做不到一碗水端平,请你慎重生育。
而这些偏心的父母往往在孩子遭受到伤害或者死亡后,才来追悔莫及。
懊悔有用吗?如果发生悲剧后才来后悔,为什么不追赶在悲剧的前面,阻止悲剧的形成。
因为伤的不止是孩子的心,更有可能是他们的命。
别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过去的我们,受到无辜偏颇的伤害。
-END-
作者:凿叔,曾荣获小区楼下象棋比赛老年组银奖,喜欢猫和茶,想和你一起在家撸猫喝茶晒太阳。
凿叔说:那颗偏颇的心,偏向的可能是孩子通向地狱的路。因为伤的不止是孩子的心,更有可能是他们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