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伊姐(不闲聊)
每天上午9:30,伊姐在这等你
文 | 伊姐(周桂伊) 陈夕洗发水要开始用防脱的,出去嗨再也没办法通宵,开始琢磨泡脚盆里放生姜还是放枸杞,职场上受了气再也不能说走就走……
我想说,这才哪到哪,且等人到中年。
中年人的群像什么样?
在公司奋斗了近20年,在一个不大不小的部门担任中层,手下管着三五个时常惹祸的应届生。
家里是解决不完的生活琐事,每到下班之后,会有千百个理由不想从地下车库上楼,在车里一个人享受独处、放空自己。
也是每当黄昏需要点根烟收拾心情的男人,为家人准备早餐煎蛋若有所思的女人。
面对以挑战你权威为自由象征的孩子,他们的未来让你不得不担忧。
你脸上的陪笑和身上的西装革履一样,都是表面上的故作坚强,内心却是不能不拾起的脆弱。
去年在《如懿传》中,周迅因为年龄问题饱受争议,接受采访时,她也直接剖白了自己的“中年危机”。
周迅谈到了衰老的话题,她对陈可辛讲:“(我)早上起来坐在沙发上就开始哭,阳光再好也会哭。”
去年去世的主持人李咏,曾坦言自己精神压力大到无法入眠,每日服用安眠药强制入睡。因为,他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不能倒下。
华为36岁的工程师在肯尼亚猝死,死前给妻子写的家书里不无悲哀地表示自己“真的要扛不住了”,但他还是在岗位上坚持了22个月不休息。因为,他是全家老小的希望,他不能退缩。
南京万达女高管跳楼,临别之际给家人发微信说:“对不起。”面对上层业绩的施压,她已经无法继续前进了。
不敢病,不敢死,不敢松懈,不能后退,只能前进。
最近上映的电影《家和万事惊》里的主人公卢伟文,就是这样一个正在经历着中年危机的男人。
上有年逾古稀时常想要自杀的父亲,下有一对看待事情总过于简单的儿女,妻子情绪时常失控,而距离还清房贷,大概需要一直奋斗至退休。
这是大部分三口或四口之家需要面对的生存问题,也是为人父母的几代人正在或即将面对的精神窠臼。
当别人焦虑应对中年危机时,卢伟文却乐呵呵地承受随时可能的崩溃。
他安抚为了楼上邻居吵闹叨扰不宁的妻子,开解老爸,试图教育儿女。
每当陷入不可开交的争吵循环时,卢伟文会安静地盯着窗外,看上一会儿海景。
能看见海景的窗口,正是冗杂生活的一个气口。
“2018年,香港人口突破730万,人均居住面积只能达到161尺。”能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守住一家老小的栖身之所,不仅要靠卢伟文勉力维持生计,还需要全家人一道牺牲所有乐趣省钱供楼。
就在一家人艰苦捱生活时,对面楼的租户王小财来了,他所带来的一面广告牌,不当不正,恰好遮住了卢伟文一家看海景的视野。
这块广告牌,不仅让这个几乎每天都要吵架的家庭难以纾解矛盾,更使得房子一夜间跌了百万,全家人数十年来维持的美好也随之崩塌。
作为一家之主,卢伟文只能站出来解决问题,却步步皆输。
他在廉租楼大肆摔砸,好像撕破了苦苦维持多年的体面。
所谓中年危机,是越挣扎越陷落的沼泽,你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无力的,能做的不过是跟自己和解,自我救赎。
当他推着爸爸的轮椅在沿海步道慢慢走的时候,爸爸叹了一口气对他说:“说吧,遇到什么事了?”
一个中年男人,立刻哭得溃不成军。
就像李宗盛曾写下的歌词,“遗憾我们从未成熟,还没能晓得,就已经老了。”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女孩问,只有小时候艰难还是人生一直艰难?
里昂说,人生一直如此艰难。
在外人眼中,卢家老人尚在,妻子风韵犹存,女儿聪慧漂亮,儿子是艺术类高材生,他自己工作稳定还时不时有奖金。
梁漱溟老先生曾说过,人一辈子总要思考三个问题,先要考虑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要考虑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后要解决自己和内心的问题。
大多数如卢伟文一样,生活面前,只剩下死撑。
剩下的,都是自我救赎。
就像《家和万事惊》中,爷爷反复在唱的《一枝竹仔》:
“一枝竹仔会易折
几枝竹一扎断节难
心坚志毅勇敢
这部俗世荒诞佳作,也正像这首传统粤语民谣一样,是一锅熬了许久的港风浓汤。
微信订阅号总是莫名其妙改版
微信订阅号总是莫名其妙改版
只需要五秒钟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