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带着“途书”去旅行
日期:2019-01-16 11:01:16 作者: 袁密密 来源:图书馆报 阅读:

带着“途书”去旅行

  带着“途书”去旅行

  美国电影《意外的旅客》中有一段十分有趣旁白:身为旅行书作家的梅肯·利里在他的指南书中写道:“单身旅行时,千万不要忘记随身携带一本书,不仅可以排遣旅途中的寂寞,还可以作为防止喋喋不休邻座无聊搭讪的护身符。”不知是梅肯先生的指南起了作用,还是人同此感,心共此愿,现实场景是,在喧闹飞机场,在拥挤火车厢,在嘈杂地铁站甚至逼仄拐角处,我遇见过无数个“梅肯”,他们的旅途生活因一本书而更丰富神情也因此明媚。他们被亲切地唤作“途书客”。于是,你该明白,与他们一起踏上旅途的是“途书”。

  音乐人小柯说:“途书很有意思,每次在我上路之前,都会挑一两本自己企图看而没看的书,途书让我们在欣赏沿途的风景之余,还能得到精神的风景。”开卷老总孙国庆说:“途中读书是很优美优雅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应该得到提倡。”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途书”的定义,若稍加概括,不难分出“途书”的三重意境:在内容上要适合旅行中轻松休闲的普遍追求;在形态上要能随时收合或展读,以适合旅途中的大量时间碎片时尚方面则应与当代网络科技发展的新特点紧密结合,今后它将代表一种体验式的文化生活形态。

  面对繁花似锦书籍选择“途书”的心情该是盛放的。以内容论,能够轻松、快意、找乐,便可进入“途书”的队列,倘能有所启迪则属锦上添花。在谋篇布局上,它该具备短小精悍、收放自如特质,以适应阅读的随时中断或延续个体阅读口味的多样化使得“途书”没有刻板的内容模式坚持偏爱带着偶然性。永远无法猜测旅途中有哪本书会与你不期而遇,但你确信旅途将不再孤独

  就载体而言,“途书”概念兴起创造流动的阅读空间,也激发了移动阅读的风行和变革。过于厚重的纸本书遭遇冷落电子书异军突起,Kindle、iPad等阅读终端设备的相继问世从形态上将书变轻、变薄,有声、有动态,这使得“在路上”的阅读最终成为百花齐放的多元选择。常遐想,无须多时,来自天南地北的旅行者或许会面对面手捧电子书而饶有趣味地交谈。在宾馆,在机场,在车站,在每一个旅行的落脚点,都将提供电子书和有声阅读资源

  “途书”脱胎于畅销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讨喜、亲和气质。因为讨喜,所以吸引眼球;因为亲和,所以妇孺皆宜。旅途中阅读,既没法挑剔周遭环境好坏,也无须作绅士淑女之彬彬状,大可无拘无束放肆,一册在手,坐倚两便,图的就是一个自在惬意。这不仅是一种读书的态度,也由此传递简单生活的真谛——“以书为友,以书为快意生活的指南”。而今有不少抢滩“途书时代”的有益实践已渐渐影响着你我的日常生活。一个显著例子是,借鉴风靡欧美的“旅行者零售服务”而稳稳扎根于机场的“中信书店”,于2011年初发起了刺激“途书”流动的“云端图书馆计划。而设于南京新街口地铁站的国内首座地铁图书馆,则延续着传统图书馆的生命脉络,更有着私家书房贴心便利。更多的人或许早已感受到了大江南北高速公路服务区、城乡加油站里业已红火开展的图书销售服务。

  不管你是否愿意,主动被动邂逅享受“途书”,将日益成为常态。旅途中的阅读,让人们走得更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带着“途书”去旅行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