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加拿大育空地区这片淘金时代的热土以后,我们开车一路向南,来到了美国的阿拉斯加州。
我们想要去一个叫做惠蒂尔(Wh)的地方,传说那里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小镇。
没想到的是,我们在阿拉斯加州的这个荒僻之地找到的,竟然是一个类似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地方。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惠蒂尔周边环山,从陆地进入小镇的唯一的一条路是一条穿山隧道。
这条隧道叫做安东·安德森纪念隧道,长达4公里,是北美大陆最长的隧道之一。
因为隧道特别窄,所以只能单向通行,也就是说这边有车开过去的话,对面就不能有车开出来。
快到隧道出口时,可以看到外面的光线形成一个小小的光点。梁红跟我说,感觉这里有一点世外桃源的感觉。
武陵人从山中找到桃花源的时候,看到的是不是也是类似的场景呢?
也许正是因为这么一条狭窄的隧道,惠蒂尔才成为一个偏僻的“世外桃源”。
惠蒂尔的隧道管理员还开玩笑说,如果万一美国像很多丧尸电影里那样发生僵尸暴乱,他们可以直接把隧道封住,这样小镇居民就可以安全的躲在里面了。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那这个小镇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这得回到二战的时候。
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美国和日本开战,日本在太平洋上各处向美国发动进攻,远在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附近也经常被日军扔炸弹,情急之中美国需要在阿拉斯加建立一个军事基地。
靠近北极圈的阿拉斯加天寒地冻,但作为基地就必须全年没有冰冻,又不能太容易让人靠近。于是,千米山峰下的惠蒂尔小镇成了最完美的地点。
虽然不能让人容易靠近,却也要便利自己交通出入。美军于是开凿山体,花费巨资开出了这条用来运送物资的隧道。
同时,美军还建造了一个14层的大楼,用于军队人员和家属的居住。
1960年后美军撤退,留下了这座叫巴吉奇的大楼。
后来惠蒂尔与世隔绝的位置吸引了不少人前来“隐居”,他们生活在隧道的这一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与世隔绝。
这里的设施基本都是几十年前的二战期间和冷战期间建造的,锈迹斑斑,好像时光在这里过得分外缓慢。
走在这里,我们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人们悠闲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不管外界的风云变幻。
惠蒂尔的全城居民大多都居住在同一幢楼里,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巴吉奇大楼。
大楼里包括了市政府、警察局、邮局、银行、学校、超市、音像店、诊所、教堂、洗衣店,最上面两层还有一个酒店。
市长就住你楼下,警察局长就住你隔壁,所以就像这里面的居民说的,“如果没什么特别的需要,你真的不用走出这幢大楼。”
一辈子不出大楼的门,这是不是宅的最高境界了?
住在这里还有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好处,就是大家不管是上班还是上学都不怕迟到。
惠蒂尔学校的老师表示,他的学生大部分就住在隔壁,住得远一点的来上学可能比较远——需要5分钟,因为需要搭电梯。
嗯,5分钟,还真的挺远……
而且这里人们之间关系都很好,学生可以跑到老师家的餐桌上写作业,你也随时可以去敲警察局长家的门。
所以这里又被称为“同一个屋檐下的城市”,整个城市的人都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沈先生说他来到惠蒂尔是个很偶然的机会,本来是前来度假,结果来了之后就爱上了惠蒂尔的生活,留下来一住就是几十年。
在这几十年里,沈先生在这里操持着惠蒂尔唯一的一间酒吧。
老太太今年已经70多岁了,她跟沈先生一样,也是当初来旅游的时候喜欢上了惠蒂尔这座城市。
朱恩老太太也是一个热爱旅行的人,曾经在海上开着帆船漂流18天。
现在她想滑雪的时候就在惠蒂尔等着下雪,然后出去滑雪;想晒太阳的时候就会去佛罗里达度假晒太阳,真是悠哉悠哉。
跟小镇的居民们接触以后我才明白,惠蒂尔的“孤独”其实说的不是人的孤独而是建筑的孤独。
一个城市里只有一栋孤零零的建筑,看起来显得很孤独。但其实生活在里面的人却是一群热爱生活、邻里之间其乐融融的一群人。
“孤独小镇”,其实并不孤独。
上好佳「侣行大礼包」
1
在腾讯视频或者咪咕视频
在对应视频下面
将2张截图+「腾讯」or「咪咕」
@我们的侣行OnTheRoad
每周我们将在两个平台分别人工抽取
5名侣友送出
上好佳「侣行大礼包」
2
在豆瓣搜索
「地球之极·侣行 第二季」
打分 写下评论 并截下
你的评论图片+个人主页
将2张截图+「豆瓣」
在微博私信发送给
@我们的侣行OnTheRoad
3月25号前
我们每周都会人工抽取1名侣友
送出上好佳「侣行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