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冷,有你很暖◆ ◆ ◆
「读书,就是回家」
from温暖-第870原创文 清晨六点 遇见每一个 向阳而生的你上个月,我放在公号的歌,几乎全是汪峰的,于是有读者问,我是不是喜欢汪峰?
当时我的回答是,下个月你就知道了,今天我如约回答了这个问题。
其实在看这本书以前,我对汪峰的印象,仅仅是他很有才,娶了章子怡,还有特别爱穿皮裤。
但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我很喜欢他,尤其喜欢他的勤奋,坚持,以及对音乐的执着。
他从五岁开始学小提琴,从那时起,就一直在音乐这条路上,从未有过间断,也从没想过要放弃。
更重要的是,他本来骨子里就有天赋,可是他偏偏还非常勤奋努力,无论是否有灵感,有时间,有好的状态,每天都要坚持写一首歌,注意是每天。
他在书里提到:取得成功,其实很简单,写出好歌,更好的歌,和更更好的歌。
很多人从内心,就不相信自己能取得这种成功,又过分放大外界因素的杀伤力和来自世俗社会的压力,以为写出好歌没用。
其实在歌坛,但凡还一直被大家记住,并且总有佳作的人,也许并不是那个最会唱歌的人,而是最能坚持的人。
你可以说汪峰,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有才,但你不能否认,如果他没有坚持这几十年的努力,他也顶多停留在《春天里》。
其实这本书,写的更多是,汪峰从成名以来,一个真实的心路历程,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对写作没什么帮助,因为他讲的是音乐,跟文学扯不上关系。
但世间万物,其实都是相通的。而一个人的成功,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有其共性。比如专注,比如刻苦,比如永不放弃。
他有一句话,对我触动特别大,艺术就是为了沟通,必须感同身受,真实的表达自我。
他最出名的歌曲《春天里》、《怒放的生命》、《当我想你的时候》等,其实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没有造作,不扭捏,不浮夸,仅仅是自己的真实感受。
说个题外话,中国优秀的散文那么多,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朱自清的《背影》,中国好歌那么多,为什么一听到《常回家看看》,大家都想哭。
文章也是,可以写得不那么字斟句酌,也可以写得不那么跌宕起伏,但你必须要做到,诚诚恳恳的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为此我深表惭愧。
第二本、《西藏生死书》 作者:索甲仁波切
我想很多人,对这本书,都不太陌生,即便没看完,但一定有听过。
而它的主题,就是讲,如何生与如何死,或者以我的理解,更多的是谈,人要如何面对未知,意外,以及坦然的接受死亡。
这是一本非常厚重的书,我认为有必要多读几次,今天就讲一些,我完整的看了一遍后,所领悟到的一些干货吧。
人总是本能的去抗拒改变,害怕无常,以为只要原地不动,只要诸多预防,就可以避免许多可能发生的事。
但其实这个世界,每一分,每一秒,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之中,你要学会去观察,接受,适应它,而不是与他对抗,因为它根本不以你的意志力为转移。
大意是,你爱发脾气,就从脾气开始修,你好吃懒做,就从懒惰开始修,你有嫉妒仇恨之心,就从小气不容人开始修。
更多时候,你不需要去求神拜佛,也不需要去打坐念经,你就从生活的细微处,去修正,重塑,雕刻自己,
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与你身处的环境,所遇到的人,所遭遇的经历,有一定关系,但最终它们是成就你,还是击垮你,全在你的一念之间。
3、一切皆有因果。
佛家讲因果,其实是说这一个字,业。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我们以身、口、意做了什么,都将产生相应的结果。
每一个动作,一个信念,一个想法,即使看起来微不足道,但都孕育着它的后果,不断的发酵,转变,最终回到你自己身上。
比如在为人上,不要忽视小恶,尽管火花再小,都会烧掉像山那么高的干草堆。不要忽视小善,以为它们没有用,即便是小水滴,最后都可以注满大容器。
比如在做事上,你努力和不努力,你懈怠懒惰,和勤奋坚持,在一天两天,没什么区别。
但其实它们都在潜移默化中,以水滴石穿的功效,慢慢的改变着你的前途。
佛陀曾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
你今天每一个踏踏实实的努力,都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转为质的飞跃。
而你今天每一个看似散漫拖延不上进的行为,都将变成,你给自己埋下的深坑。
所以一切因,必有其果,而一切果,都有其注定的因。
第三本、《查令十字街84号》 海莲·汉芙
此书讲的是,女主角海莲,是一个不出名的,甚至解决温饱都有些困难的女作家,
她因为酷爱书籍,在寻找稀缺,绝版,价格便宜的书时,偶然认识了大洋彼岸一家书店老板弗兰克。
她终生未嫁,他有妻有子,两个人相识二十来年, 从未见过一面,一个在美国,一个在英国,通信数百封,未涉一个爱字。
当后来,她终于决定要启程去找他时,他不幸去世了。可以说,这本书给人最大的念想,大概就是永远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遗憾吧。
许多人看了这本书,都在问,弗兰克究竟爱不爱海莲?
其实问这个问题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你们不需要向谁求得认同,只要你相信它有,就一定有,而若不相信,就一定没有。
我看了这个故事,其实特别的感动。因为我突然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还能存在第三种可能的关系。
即便一辈子,不复相见,即便无法在一起,即便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空间,地域和生活中,
但彼此的懂得,彼此的心疼,彼此的欣赏,却都可以以一种,不伤害彼此,不捆绑彼此,不强求彼此的方式,得以长久的存在。再说直白一点,这也算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乌托邦吧。
而这样美好的故事,通常不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也极少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因为很少有人,能如此简单,纯粹,天真的去喜欢一个,不可能的,看不见的,甚至无法拥有的人。
但能扛得住,时间,距离,以及各种现实因素的摧残的感情,无论它是友情,还是爱情,又或者介于两者之间,
这里面本身就说明了,他们对彼此有足够多的克制,理解和包容,甚至是无法言说,但藏在心底的爱。
许多时候,我们向往美好的感情,但是我们不愿承认,也无法承担,此中的无奈,心酸,哪怕是爱而不得的痛。
在我看来,这是他们两人最好的结局。
于海莲而言,她有个最知心的朋友,哪怕这个人,长什么样也不知道,但彼此联系二十年,时间就成了最好的见证者,也无须任何其他形式的说明。
于弗兰克而言,他有家庭,有责任,有担当,可是他与海莲的“遇见”,并没有影响他,正常的生活,也没有让他做出什么为难的选择。他不过是在一切繁重,苦闷,平淡无趣的生活外,拥有了一个和他同样嗜书如命的精神知己。
有人说这本书,是爱书人的圣经,也是异性之间纯洁友谊的代表作,其实许多人喜欢这本书,仅仅因为,
海莲和弗兰克活成了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我们却没有这样的好运,勇气和理智,去拥有这样一份,纯洁无暇的精神之恋。
第五本:《极简生活》
读书有什么好处?
读书大概就是,让你发现,原来人生有这么多种可能,原来你曾经从来不敢想,不敢做,不敢相信的东西,它们虽然稀少,罕见,但一直存在。
它们让你有勇气,去期待你想要遇见的人,想要做成的事,它们让你有力量,去追求你的人生理想,
去探寻你的人生意义,它们让你心中,充满爱,爱这个世界,爱别人,爱自己,爱一切,美的人事物。
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写于2019.1.13
- END -
作者:李思圆,微信公众号:温暖的女子(-312),新浪微博:@饮水-思圆,新书《生活需要仪式感》正在热销中。专栏作者,写安静从容,有温度,有力量的原创暖文。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当当网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