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在90后的人生里,结婚不是必选项
日期:2019-01-14 19:00:17 作者:沈迦离 来源:轻读实验室 阅读:

在90后的人生里,结婚不是必选项

  前段时间世界首富贝索斯离婚。这场最贵的离婚,让我身边的人再次开启了对婚姻制度批判

  作为95后,我发现身边标榜不婚的同龄人越来越多,我也是其中之一。虽然,他们连恋爱都还没谈过的,却已经对步入婚姻嗤之以鼻

  极光精准调研的一个调查显示,不婚族在85前、85后和95后受访者的占比逐渐增加,从不足到10%,到13%、18%,95后不婚女性更是占到22.5%。

  和那些情场失意前辈们不一样,我把95后不婚族叫做“20岁不婚主义者”,专指20来岁的单身青年,恋爱经验为0或没经历什么感情挫伤,却已看透婚姻真相下定决心此生不婚。

  快过年了,我妈那点小心思也藏不住了。

  最近打电话,万年不变的一个唠叨就是:谁家有个男孩子,长得倍儿帅,在北京拿高薪balabala……

  总结来说就是一句话:麻溜回家,相亲见人。

  我本来很想跟她说一句“是手机不好玩还是零食好吃,为什么一定要找对象”之类的流行语,但是怕老人家理解不来,我就没吭声。

  说实话,在以前,我也幻想过那么一个意中人,像花粥在歌里写的:“我从前相信,这世上有一个温暖的人,只为我悲喜,为我阻挡着人间锋利。为了找到你,从未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后来我开始正视自己外貌长相不够漂亮知识水平不够惊艳家底一般,学历平平,兴趣无几,人生综合分数算下来,只能勉强及格。

  “而事到如今,终于明白我命里没你。”

  对,20多岁的我,恋爱和结婚这种事情,开始慢慢淡出我的人生规划里。

  出轨、家暴、打架、婆媳关系夫妻和谐……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些跟婚姻有关新闻,时间长了,对婚姻开始产生畏惧

  不想谈恋爱,不想结婚,只想挣够自己的钱,照顾爸妈身体平平淡淡过一辈子。

  这就是20多岁的我的人生理想。

  后来跟身边的人聊起,我才发现不想结婚的90后,身边一大堆。

  社会学家李银河曾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不婚渐成常态”是一个重大变化

  “婚姻从一种普世价值已经变成了纯粹个体选择,我们习惯了以‘家’的概念来面对社会,而以后可能要彻底作为单个人面对周遭,家族主义在下降,而与现代化随之而来个人主义迅速上升。”

  李银河分析说:

  “一是因为女性自身经济越来越独立,不需要男人或者是婚姻一样能够生存,这是把她们“拉”出婚姻的因素

  二是现在的男性都内外兼修,自己会做家务会洗衣做饭,不需要依靠女性来做饭洗衣,这是造成男性不婚族数量庞大原因

  其实,不婚不等于没爱或没性,不婚女性也应有自己的生育权。

  在没有给婚姻制度找到更好办法时候,似乎越来越多人选择同居来规避婚姻的“麻烦”,尽量享受简单生活,彼此经济独立,你情我愿,没有法令约束,却更代表自己忠于感情的选择。”

  民政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结婚人数301.7万对,同比下降5.7%,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

  而中国青年报做了更为直观对比报道:如果与5年前同期结婚人数高位428.2万对相比,2018年一季度下降了29.54%。

  连恋爱都没谈过的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想结婚了?我采访了身边的朋友,不外乎五个原因:

  第一,结婚成本高。

  不说其它,中国传统的婚姻仪式就能把一对在大城市的90后折腾得够呛,我身边几乎没有朋友不吐槽婚礼准备期间的辛苦

  买房、买车、彩礼婚纱照婚宴,还有频频爆出的恶俗婚闹,结婚的成本越来越高,谁愿意花钱买不开心呢?

  这么不酷的事,当然不是90后愿意做的。

  第二,放荡不羁自由

  婚姻,意味责任和约束。可现实是,婚姻里却总是存在背叛欺骗

  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和他们的前辈80后、70后不一样,触网更早的他们,见了太多的离婚和出轨新闻,虽然年纪轻轻,却仿佛已看透了一切。

  很多90后的成长环境也伴随着父母的争吵打架,父母的婚姻给他们树立了一个坏榜样。等到长大,面对亲密关系,他们总会下意识地想到父母,时间越长,他们对结婚的恐惧感就越强。

  还有千古难解的婆媳关系,越来越开放的性观念,让生来张扬的年轻人对“婚姻”这座围城避而远之。

  套用李诞的那句:开心点吧朋友们,人间不值得——自由值得,婚姻不值得。

  第三,想对人生更负责

  90后一直被认为是自私的一个群体,但事实上,他们只是比前几代人更负责一些而已。

  他们见过了太多“将就的婚姻”是如何的惨:夫妻不和谐,孩子也过得不好,双方父母整天陷在“和事佬”的事情里疲惫不堪,人生好好的一副牌,到最后打得乱七八糟

  90后面对自己的人生,显得认真而负责:没有物质基础精神支持,他们不愿意耽误对方

  他们想要一个可以活到老年时还能彼此搀扶相濡以沫的一个对象,这个想法可能看起来很天真,但却是他们真真切期待的。为此,他们可以选择不结婚,一直等下去。

  面对结婚这种人生大事,90后不像60-80后愿意将就人生,甚至传宗接代都已经不是必选项,过得开心远比“半路找个人结婚”更重要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Andrew J. Cherlin曾提出,在历史上,人们的婚姻经历了三个阶段

  1850年以前:满足人们最基础的生活与生殖需求(制度婚姻);

  1850年-1965年:婚姻的重心逐渐转向亲密和性的需求,注重爱与陪伴(友伴婚姻);

  1965年至今:人们越来越需要在婚姻中自我表现感受尊重和自身的成长,将婚姻看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手段人格的自由度与选择的可能性更强(自我表现婚姻);

  而目前的我们,正处于第三阶段: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

  有的人意识得晚,结了婚才发现找错了人,碍于情面又不离婚,胡打胡闹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双方都没得到开心。

  有的人觉醒得早,不必担心对方是否出轨、染病、玩暧昧,不必过虑孩子会输在起跑线,早早为自己的人生做了个漂亮的决定

  “90后不婚族”表面上是不想结婚,实际上却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

  不过,尽管90后们面对婚姻显得理智聪慧,但他们无法否认,选择“不结婚”,确实是条不归路。

  我们都知道,不结婚会面临着什么——剩男剩女们被社会歧视,往后余生,没人陪伴。

  在日本,人们发明了一个词,叫“孤独死”:一个人孤独终老,没有对象陪伴,没有孩子养老,甚至没有人帮自己办后事。最可怕的是,生了病、出了事,可能都不会被人发现。

  怎么看,选择不结婚好像都“划不来”。

  选择不婚,面临的问题只有一个:晚年如何安排。而结婚,面临的问题数不胜数:你要承诺自己和对方不出轨,你要和另一个人一起养大孩子,你要时时刻刻为家庭着想。

  但即便这样,很多年轻人还是选择不婚。愿意很简单,那些步入婚姻的老人,晚年孤独无依的还少吗?

  网友说得好,“生活不易,没有哪条路可以打包票百分百通向幸福,也没有哪条路一定会带你走向深渊。”

  只要自己是开心幸福的状态,结不结婚,其实没有区别

  不婚主义的趋势几乎蔓延到了世界各地。

  在欧洲,不结婚已经被称为“软革命”。法国社会对于“只要爱情不要婚姻”大多持宽容态度,因为他们认为“结婚不会带来任何东西,也不会拿走任何东西。”

  而日本则显得比较着急:结婚率的迅速下降严重影响到了人口增长焦急的日本社会学家们奔走相告,呼吁年轻人的父母“压迫子女去寻找另一半。甚至在前阵子,有新闻说,日本向单身人群拟征收“单身税”。

  很多国家手忙脚乱应对着“不婚主义”的人口危机,但这依旧挡不住“不婚族”的步伐

  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其所现在的年轻人不想结婚,倒不如说是他们不愿意选择“结婚制度”这道围墙堵住人生路

  对90后来说,他们不婚,是因为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有趣有价值的事情值得去做。

  “一旦你将结婚(生子)从人生规划中删除之后,会发现,年龄根本无法对你形成任何束缚恐惧。人生也不用那么紧赶慢赶,一生都可以用来逐梦,以及体验各种未知。”

  人生就像星辰大海,最重要的不是像所有人一样成功抵达彼岸,而是在途径这片海域的时候,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

  所以啊,无论结婚还是不婚,只要你自己开心就好。

  【今日话题

   你考虑过不结婚吗 ?

   来留言区聊一聊 

   喜欢本文,欢迎分享和点个“好看

  ▼

  【往期推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在90后的人生里,结婚不是必选项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