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给不知道来龙去脉的小伙伴们补补课:今年1月9日《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两篇论文,设立在加拿大的射电望远镜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探测到多达13次FRBs(快速射电暴)事件。
其中有一个来自15亿光年外的FRB信号,重复了6次。
很多人立刻想起了在《三体》中的相似情节,以及作者刘慈欣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就是一个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一个猎人。森林里资源有限,大家都躲在黑暗中,哪里有动静了,哪里就将是所有猎人瞄准的目标!
库管不想再介绍一次《三体》给库粉们,因此想起大刘的另一部短篇小说:《流浪地球》
今年大年初一,改编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同名电影将登陆各大电影院。
打着“中国式科幻”的旗号,再加上是中国科幻的拓荒之作,这部电影无疑是贺岁档中最值得期待的一部。
在发布了系列海报和短短几分钟的预告片后,一众科幻迷们纷纷表示:硬核!
但是没有看过原著的观影者可能会一头雾水,因为这部科幻小说有着非常严谨和独特的世界观,充满了对现实方方面面的揭露和反省。
为了不让各位在观影时一脸懵逼,库管在此便先为各位梳理一下,《流浪地球》这部科幻小说到底写了什么?
故事设定在几百年之后的世界,天体物理学家证实太阳即将毁灭,地球会因此汽化消失。
于是,人类开启了长达两千五百年的“流浪地球”计划,准备抛弃地球,逃离太阳系。
然而,人造飞船根本无法承受这漫长的逃脱之旅。因此,人类在地球的表面建造了几百台巨大的推进器,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化为的移民方舟,以此去往新的家园。
计划将人们的逃亡分为五步:
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
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方向开始加速。
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作刹车时代、逃逸时代、加速流浪时代、减速流浪时代、新太阳时代。
代价是高昂的,星球还没有启程便已经面目全非。地球发动机加速造成的潮汐吞没了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发动机带来的全球高温溶化了极地冰川,更使大洪水雪上加霜,波及到南半球。
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人类的注意。艺术、宗教都已消失,人们甚至无法理解爱情,也感受不到真正的亲情。
人类的子子孙孙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生、长大,他们惧怕地面上的炎热、寒冷和地球发动机所产生的巨大亮光,选择躲在地下城里苟延残喘。
但是,因为地球发动机的运作所引起的一系列灾难,逝去的生命仍是多如繁星,每一个人都只是渺小的一部分。
就在地球终于脱离了太阳向半人马星系逃离时,幸存的狂欢并没有出现。
人们利用望远镜和计算机发现太阳根本没有任何变化,何来灭亡之说?
感到自己被卷入了联合政府别有用心的大骗局后,意在推翻联合政府、将地球开回原属轨道的军队成立了,叛乱在各个大陆同时爆发,叛军以压倒性的数量包围了联合政府。
联合政府为了避免地球发动机失控而选择投降,最后一批坚信真理、满怀希望的五千多人被叛军丢在寒冷的冰面上,零下百度的严寒慢慢地夺去了他们的生命。
人们此时不会知道,太阳即将爆发氦闪,在发出最后一次强光后毁灭。
人类终于再次怀揣着“希望”,继续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
这本书反复提到“希望”——人们因为希望,建立起无数坐耸入天际的地球发动机,将曾经享誉世界的巍峨山峰变成发动机的燃料;人们因为希望,放弃了地面的摩登大楼、历史古迹,移居地下城,受岩浆、陨石的死亡威胁。人们也因为希望,背弃真理,牺牲五千多人的生命和几十代人的坚持,不再想要逃亡。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心声——我们要活下去。
为了人类的延续,人们可以忽略真相和事实。无论是选择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还是为了回到太阳身边发泄般地处死了联合政府的五千多人,人们总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就像人们总是傲慢自大到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地球。
《流浪地球》是冰冷的,最终幸存的理智被无知淹没,人们复又燃起的希望却总带着恐惧。
让人永远保持理智是奢侈,库管很好奇,如果书里的故事会成为现实,不知道人内心深处的恐惧与理智哪一个会更占上风?
在电影的预告片发布后,有原著党问:“短短的几个小时真的能道尽人类这千百年来的恐惧和少数人仍留存的理性吗?”库管认为,这个答案也只能等看完电影再来探讨了。
假如探测到神秘信号来自于外星生物,那他们是不是也遇到了这部小说中地球人所遇到的困难?
他们是否会到达地球?
看了《流浪地球》,也许你就能想到答案。
明天21点前,在本文留言区点赞最多的网友
送一个Kindle皮套!
— THE END —
没看够的话,这边还有:
1、只有不到1%的人发现Kindle还能这样用
2、告别Kindle积灰!教你免费订阅5款最适合学英语的RSS内容源
大刘的科幻短篇小说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