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是一部由杜琪峰 / 程小东执导,周星驰 / 张曼玉 / 吴孟达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济公》观后感(一):额,我真的一直在笑
我幽默神经很敏感么?反正星爷的片,除了长江七号之外,其它的片我基本都要笑的地动山摇~
这个片有句很经典的句子:九世野鸡说:我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
大概是这样吧,真是经典!
还有伏虎投胎的那段,我真是笑死了~
《济公》观后感(二):大爱小爱
济公就电影本身没有让我impress的地方,但总是忍不住想起,
原本很好的idea,让杜其锋给搞砸了,
济公的爱,是大爱,他对大种和小玉的爱是一样的。
小玉的卤水点硬了,大肠这块儿软豆腐;而济癫的随口一说,虽前后都是体力活,小玉却因为爱情换了一种磨法;悲催的袁霸天,以为自己中奖是和氏璧,结果赌石失败,破石头一捏就碎了,最后也失去愤青的宝贵的愤怒了,不知道为何而去愤怒;谁能改变谁啊,都是缘起缘落而已。长一点可能导演故事会讲的更明白一点
《济公》观后感(四):低估
其实这是又一部周星驰被低估的一部电影!杜琪峰导演也不错。剧中你可以笑中带笑,也可以笑中含泪,不同的角度可以多看两遍。影片中演技最差的就说曼玉啦,虽然戏份很多,可惜没有演出精髓。最后说的就是,一个影评,为什么非要达到140个字呢?事情说清楚了不就行啦!。。。。。。。。。。。。。。啦啦啦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来了来了
演惯小人物的周星星这次要拯救小人物,他饰演的伏虎罗汉降落人间,要去拯救九世乞丐,九世妓女和九世恶人。
年轻的黄秋生和张曼玉演得活灵活现,曼玉姐把妓女演得生动自然还不下作,漂亮得不行。方丈又是一位有趣的角色,直逼梦遗大师。梅姑客串观音,应是影视剧中最庄严宝相的观音,连周星星都忍不住对她撒娇:我知道了啦~
《济公》观后感(六):周星驰电影的市井与黑社会,鸡都有爱国的
周星驰电影里很多时候的对白极具市井色彩,而且很多黑社会用语,什么皇气、坨地、叠友,诸如此类。这些粤语词汇一般人平时都好少用,但在一些三合会社团内却是经常使用。
鸡都有爱国的。此句有典故。
97之际,前公安部部长,陶驷!驹,曾发表过关于主权移交后香港黑社会的去向的言论:黑社会也有爱国的。
再有就是前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曾接见向华强、向华胜兄弟,还认了他们为义子。
以上名字不知道的自行google。
济公是我比较喜欢的周星星作品之一,虽然是比较老的一部片子了,但比他后来的几部还好一些。虽然本身是追求商业票房的,却因为里面以人性为试探点的情节,意外的有了些耐人回味。杀了人的人,做了妓女的女人,轮回九世的乞丐,是不是被加了标签的人,就不能翻身,如果在真的人世,这就是他们的宿命。不是神仙不想救,不是他们不想改,而是世事无情,他们改不了。有些事情,神仙也不能决定。很久以前看的片子了,为试图改变自己肤浅的喜剧定义的周星星曾经的努力,写个评论。
《济公》观后感(八):人物投射
黄秋生,我怎么看待自己,内在价值感。 光秋生演得太戏骨了。大恶人,虔诚而忠实的极端信徒。张曼玉,喜欢可以选择你是谁。她演谁都不着痕迹。济公,一个强求未得而意外收获,慈悲大勇的神。梅艳芳的千手观音看不够,太美。尤其在那样一个蒙太奇的世界。台词段落才华横溢。其实,哪个点成功都不重要,因为不到最终成功事情就不算完结,而且成功无法通过意志追求而来(´▽`)。喜欢济公觉醒后拿起扇子的帅劲,喜欢达摩上身的无敌,其实我是谁也是个蛮好玩儿的游戏。我是神,却与普通人并与分别。
《济公》观后感(九):不好听的话,大家都不愿听
真的是一部好电影啊!为什么却被埋没了呢?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和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这部电影讽刺了很多人情世俗炎凉,但是对比起来的爱和情则是那么高贵,一部无厘头的片子,讲的确实那么有深度,和《喜剧之王》有的拼,这部电影太真实批评太多,让人不禁要拷问自己的内心最深处,觉得我自己好像也是被批评的对象,所以人们不爱了,也许就是没有火起来的原因吧。而《喜剧之王》更加符合大众口味,逢人便可说我就像尹天仇一样,那么努力,只是没有人欣赏我的才华。
《济公》观后感(十):如果换一种结局
重温了93年的《济公》。发现居然是杜琪峰导演的。也难怪有些内容犀利深刻。当然,这种贺岁喜剧免不了都是HE,乞丐找到尊严,妓女从良,恶人悔改转世,降龙罗汉升迁为尊者。
不过我新近悲观主义加重,居然特别想看另一种结局:乞丐到死也是乞丐,改不了下贱卑微的脾性;妓女依然放荡堕落,仍在花街柳巷接客;而恶人,则继续欺男霸女四处作恶。至于降龙罗汉,未能改变三人命运,输了赌局,被贬下界法力全无,无奈和大钟乞丐一起乞讨,又遭小玉白眼羞辱,最终被袁霸天乱刀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