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一家亲 第一季》是一部由David Angell / Peter Casey / Dav执导,凯尔希·格兰莫 / 简·丽芙丝 / 大卫·海德·皮尔斯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但是让我不爽的是一直很想看到弟弟的老婆长什么样子,可是就和生活大爆炸里面那个犹太人老妈一样,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吊足了胃口。最后也就倒胃口了,因为知道不可能看到了。
《欢乐一家亲 第一季》观后感(二):绅士是如何炼成的
对于喜剧,我一直喜欢bitter and sweet,疯狂的背景笑声让我反感,这一部电视剧却不同,frasier是一个一直做对的事情的绅士,他不是活雷锋,只为他仍不为自己,当面对抉择的时候,总是能够选择自己的准则,虽然有时坚持准则显得可笑,愚笨。他是一个标准的绅士,却注定孤独,朋友很爱他,家人很爱他,同时很爱他,可是所有的女人都离他而去。做一个好人可能无趣,孤独,可笑,愚笨,但他还是选择做一个好人。
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有些争风吃醋,有点势力虚荣,有点孤芳自赏,有些可爱狡猾,但我仍然尊敬这个人,他是活得有尊严有准则的人,仅凭这一点,我敬爱他。
《欢乐一家亲 第一季》观后感(三):这是一个装逼犯的深情自白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平淡如真,心如止水什么鬼话 因为装逼这个事儿,你可以说它是人类的原罪,它是根植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的。 试问放弃了装逼,如何完成优胜略汰的繁殖呢?《欢乐一家亲 第一季》观后感(四):frasier和ROZ最后没在一起!!!!!!
整部剧看了3个月,整体来说给4星,笑果没有想象中强烈,和主人公Frasier的定位一致——“高雅“””
Frasier太蠢了,有几集真是无法直视,好端端的断送自己的“性”福。
iles则是太呆了,和Daphne的互动也没有格外真情流露的表现,大概和哲♂学有关(滑稽)
Daphne前面设定得挺好,乐观开朗、还有点小迷糊,对了,还通灵,可是后面渐渐放弃了这个设定,后面感觉比较酱油。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ROZ,敢爱敢恨,忠诚善良热心肠,第11季中她学小女孩蹦蹦跳跳追着Frasier进厨房真是太CUTE了。
第二喜欢的BULLDOG,开头实在是无法忍受,后面越看越喜欢,哈哈哈实在是太贱了。
第三喜欢的是暗恋ROZ那个FREAK,真是猥琐啊,还在老友记里客串了个同样猥琐的投资人。
最喜欢的剧集应该是Frasier和BULLDOG互相捉弄,噢,还有拍广播剧的那一集。
《欢乐一家亲 第一季》观后感(五):最爱是小资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袁成伟(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889202/ 美国情景喜剧看的不多,老友记属于风趣幽默,马尔科姆的一家剑走偏锋,而这部剧,只能说优雅睿智。 很难想象一部情景喜剧能用“优雅睿智”形容但是这部剧做到了。剧中笑点几乎依靠精妙的台词和巧妙的情节推动的,一点也不俗套。更难得的是这些笑料一点也不低俗(破产姐妹就是低俗喜剧的代表),而且剧中人物性格鲜明却不怪咖(不像某大爆炸)。更可贵的是剧中对亲情爱情的一些情节,时而伤感,时而温馨幽默,显示就编剧强大的功力。 最后再次强烈推荐大家看这部剧,另外友情小贴士:可以先从最后一季看,看完咋会倒追第一季,有惊喜呦!
《欢乐一家亲 第一季》观后感(六):11年的KACL,一辈子的Frasier
感谢ACL组合(KACL=David Angell / Peter Casey / David Lee,K是美国电台码),打造出如此优秀的sitcom。
ACL组合一向善于打造各种小人物,wings中的兄弟是在Frasier之前最为亮眼的设计,比起cheers中松散的个体关系,家庭组合很明显是一个更好的切入点,这次ACL把个体与家庭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通过心理医生这种职业进行了放大,一下子呈现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剧本优秀更体现在把心理分析加入剧情当中,使得剧本在深度上得以摆脱情景喜剧的桎梏,头一次看完sitcom后可以沉下来思考。遗憾的是因为911事件,Frasier成为了ACL组合的遗作,虽然8-10季的编剧人员出走导致水平下降,但出走编剧在11季回归,仍然带来了精彩的结尾。
当然,做为sitcom,陈腐的stereotype还是有的,比如无时不在的can-laugh(近几年随着two and a half men的结束终于尘封在棺材里)、可爱的动物拟人化表演迎合女性及低龄观众、以及Frasier总为人诟病的世俗成见,仅仅通过自我嘲讽实现喜剧效果,并没有像对Frasier的恋爱观那样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好在出场人物不断,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人格特质,鲜活可笑且不粗鄙,可以匹敌的想了半天,Curb Your Enthusiasm可以算一个。Seinfeld表演不够,friends太浅,作为一个情景喜剧,Frasier远超同类。
《欢乐一家亲 第一季》观后感(七):美国情景喜剧的巅峰之作!永远的Frasier!!!
如果说《老友记》是青春的圆舞曲,那么《欢乐一家亲》便是挑人心弦的悠久纯酿。
作为喜剧能做到这点实在难能可贵。个人认为,这点也是其超越《老友记》多次获得艾美奖的原因所在。表面的东西只能让人一笑而过,而深处的一切才是真正的精髓!让人欲罢不能,久久深思。
所以我认为《欢乐一家亲》即使被称作美国最伟大的情景喜剧也不为过!没有之一!!!
《Frasier》第一季的开头略显平淡,前两集基本都在为剧情的发展做铺垫,将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一个心灰意冷的心理医生和妻子离婚后搬回老家西雅图,在弟弟的劝导下不得不将其被袭击受伤退休的暴躁警察老爹接到自己家一起住。谁知,在弟弟和弟媳出资请了个健康护理员Daphne之后,一切都将改变了。。。
我曾看过许多美国情景喜剧,完结更新的都有。
已完结的如《老友记》《老爸老妈罗曼史》《实习医生风云》等。。
在更的如《生活大爆炸》《破产姐妹》《摩登家庭》等等。。。
因为《欢乐一家亲》(即《Frasier》)的译名实在毫无吸引力,所以一直拖到这两年剧荒了才点开从头看起!
对《老友记》《生活大爆炸》兴许只能谈上喜欢,但《欢乐一家亲》真的如其他短评所说只能用“爱”来形容,而且是爱惨了!
在《老友记》在国内被大众誉为经典的同时,谁能想到与其同年代还有一部如此华丽幽默温馨有格调的黄金剧?而且为何知名度如此之低???真心不解!
但我相信,只要是真正爱情景喜剧的人一定会发现这部剧。甩去浮躁之心,坐下静静品味这部剧中的欢喜与忧伤,爱情与友情。
一起聆听Dr.Crane那深沉醇厚的嗓音:"I'm listening."
《欢乐一家亲 第一季》观后感(八):评论欢乐一家亲 Frasier
可怜的马丁
可雅可俗,善解人意的老婆死了。
生儿不肖:
心理治疗师、毕业于哈佛和牛津、操波士顿英音、穿阿玛尼送香奈儿、买名人油画。
不喝啤酒、不喝全脂牛奶、不吃油炸食品,甚至不吃花生。如果放到现在,大概是可怕的豆腐牛肉和蒟蒻培根的购买者。
如果我是马丁,我也不会喜欢这俩尴尬的儿子。
弗莱泽演得很好,尼尔斯演得很差。
罗兹演得很好,艾迪演得很差。
马丁和达芙妮经常出戏。
尼尔斯很明显是死钙,他对达芙妮刻意的凝视总让人感到滑稽和错位。
编剧
根据超多的大不列颠腔,和处处体现生活细节的笑料,编剧大概是上层知识分子中的一个,同时又是劳动阶级的同情者。应该颇有些仲调精神。
最后,《欢乐一家亲》告诉我们关于品位的笑话足可以拍成部历时十一年的电视剧。
《欢乐一家亲 第一季》观后感(九):最好的年纪遇到最好的美剧
我热爱美剧,尤其是情景喜剧。因为情景喜剧不用动脑。早上刷牙时,午餐晚餐间,夜里临睡前,打开一集情景喜剧,乐一乐,时间就很快打发掉了。不用在上班时还纠结剧集的发展:天啊,他有阴谋,而他们居然不知道;天啊,他怎么能和她在一起,那他会怎么办....
不自谦的说,我也算看过不少美剧了。读书的时候爱看诸如吸血鬼日记、绯闻女孩这种:他好帅,她好美,他们好纠结;而后又爱上诸如犯罪心理这种:啊,又有变态杀人狂了,啊,他又开始断手断脚了....直到工作渐渐步入正轨,我就愈发陷入情景喜剧的深坑中无法自拔。多轻松啊,不纠结,不可怕,一集下来又能以愉悦的心情上班去咯~
哎呀,讲了好多废话。说回Frasier,在认真工作的年纪看到这样的美剧,真的,你值得拥有。该剧是以90年代电台广播为背景,创造了两个爱物质、好讲究、试图跻身上流社会的中产阶级绅士,并以此为中心分散出其他完全与之格格不入的角色,制造出了一系列可笑的角色矛盾。台词精致,引据无数,让人不得不佩服编剧的文学功底。每一集都在笑中让人思考生活的积极面,能让我以饱满积极的心态面对很多人生中的打击。如果在前几年大学时光里让我选择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吸血鬼日记,但是工作了,社会了,经历很多人,很多事,我才发现这是我迄今为止看过最好的美剧。
《欢乐一家亲 第一季》观后感(十):The greatest character ever created on TV
Frasier是个非常深刻的人,深刻的孤独,深刻的无聊,深刻的自卑但是又深刻的自负,深刻的恨世疾俗,又深刻的热心肠。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心理医生,儿子,朋友和兄弟,又是世界上最糟的心理医生,儿子,朋友,兄弟,情人和丈夫。
他是一位西雅图的精英,学自牛津,哈佛的电台心理医生,有着让人羡慕的专业成就,对文化和艺术有非凡的品味,热爱歌剧和品酒,有副好嗓子,还有被编剧夸张到不可思议的名气。他也是一个两次婚姻失败的倒霉男人,遮掩不住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常被人当成是精英主义者。为了躲开“笑脸能冷冻掉水星”的前妻,逃出了久居十多年的波士顿,回到了家乡西雅图,开始新的事业和生活。故事的主角还有,他负伤退役,不得不跟他住在一起的警察老爸;一个跟他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弟弟,睡遍了整个西雅图的女制作人,会通灵的英国女佣,还有他爸那条无所不能的狗。
如果用心的话,不难看出跟它的母剧Cheers一样,frasier也是由几个水平差别很大的剧作家分集写的,因为每隔几集就会有一两个出众的极品,然后又会平庸一段。(这里的平庸也是相对的,跟friends之类比起来还是绰绰有余)不过有Frasier和他弟弟Niles这两位厉害的心理学家坐镇, 几乎每一集都是一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学分析写成的精致的小品。纠缠在理智,情感,良知之间,常人眼中不可能离清的烦恼,两个人常常一语道出缘由,让看客都有了去学心理学的冲动。
了不起的是,故事没有在卖弄聪明上停步不前。Frasier和Niles实际上代表了整个美国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在学术世界无往不利,用头脑换来得财富使他们能过上高人一等的生活,有着出众的品味。但是他们又是虚伪,做作,挑剔的,不停的试图用所获得的社会地位掩饰自己的弱点,寻找逃避的借口,拒绝真正的与他人沟通。在女人面前他们都是失败者,Niles对妻子Maris的懦弱无能几乎到了让人笑的心疼的地步。(两个人那对大概六岁以后就没有再发育的运动神经也是一大笑料)而他们的父亲Martin,佣人Daphne和Frasier的制作人Roz就是美国工人阶级的代表,他们热情,开朗,善于与人沟通,知足乐天,而且有比前面那两位正常不知道多少倍的私生活。但是他们的品味常常让人不敢恭维,戏里对低收入阶层在高度商业化社会中被驯化的低俗趣味和异化欲望的暗喻也是神来之笔。
当然,能配得上the greatest character ever played on tv的只有Frasier一个。这个被Kelsey Grammer演活了二十二年的角色大概是电视历史上最丰满的人物了。他用一个心理学家的视角把每一个故事都诠释的别有韵味。 他的大智慧和小聪明,他的愚蠢与笨拙, 他那招牌式的自命清高和骨子里的自我否定。he's the one men want to be and women want to be with, he's also the one wen hate and women want to run from. 他会给他碰触的一切涂上一层感人,一层幽默,一层啼笑皆非。 他把能任何不可能搞砸得事办得鸡飞狗跳,又能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刻送上最温馨的援手。 Frasier骨子里是一个善良,乐观的笨蛋。 永远是自己良心的手下败将,但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了自己的私利与偏见,用心的维护着自己的道德和良知, 一个真正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