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大视野:近人曾国藩》是一部由凤凰卫视有限公司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凤凰大视野:近人曾国藩》观后感(一):人与禽兽的区别,不言自明
看了十集《近人曾国藩》,纪录片时长300多分钟。
许多人都以为曾国藩征战、治国和治家,都十分出色,有着近乎完美的人生。
其实不然。
曾国藩一生可谓丰功伟绩,但是同时充满了许多矛盾,经历了很多苦难。既便在历史上,也饱受争议。
他特别固执,特别真诚,也造成一生特别浓烈的悲剧。他承受的苦难,远远超过事业给他带来的喜悦。
在道光年间,十年连升十级,位列二品大员。可是在咸丰年间,因得罪咸丰皇帝,受尽了戏弄和猜忌。
一生精研理学,修身养性,年轻时期与贪恋美色的本性作斗争,老年想纳妾时为了顾全名声只好作罢。
对儿女严格要求,可是五个女儿中除了小女外,其他四个女儿的婚姻大多极为不幸,且早早忧郁而死。
在攻打天京时,为了让弟弟曾国荃夺得头功,却暗示同样有着很强攻击力驻兵江浙的李鸿章按兵不动。
一生战功卓著,但战时的内忧外患,让他数度达到崩溃边缘。建立湘军的第一战就遭受重创,在长沙靖港一战欲投河自杀。鄱阳湖一战,更是将水师损失大半,又要投水自杀。在祁门驻军时,李秀成的大军离他只有二十里,因为李秀成不知道他在那里,放弃了进攻,因此才得已经侥幸脱逃……
大陆定义太平天国举事为“太平天国起义”,台湾定性为“太平天国之乱”。曾国藩的对手洪秀全小他三岁。定都天京后,诸王之间内讧不断,王杀王,且骄奢淫逸,有名有号的女人88个,供他任意使用的女人1000多个……
人与禽兽的区别,不言自明。
《凤凰大视野:近人曾国藩》观后感(二):百年真儒。
一反时下认为曾国藩是近代谋略第一人的时髦印象,本片反应了曾国藩一生的追求与矛盾,顿感一位百年真儒轮廓渐渐清晰。赞。
所谓真儒,就是将儒家学问实践于生命之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来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奈何近人只将他当做学术搞研究。所以即使学问再高,无非是一庸人。
所以,这也是曾国藩稀有难得的缘故。何以故?观其少年的戒色和种种修行,以致吐血。可见其真正在乎的是成为圣人,而不是研究圣人的学问。壮年的坚守。与太平军作战三次自杀,历尽艰辛,坚韧不拔。可见发心乃澄清天下,再造尧舜之信念。
无论其功过与否,不可否认的是他对儒家经典的实践是近代以来无人能及的。
《凤凰大视野:近人曾国藩》观后感(三):一与二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很危险的。
对于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不妨从多个角度多个来源细细的看,看得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也就有权对这个有意思的问题发表一点个人见解了。单一的故事带给你的只是单一的观点,局限了你,让你不断的重复这个观点,成为这个故事这个观点的俘虏。看问题,也不仅仅是正反两方面去看,要十面埋伏三军出动着去看。多看,多总结,不会有坏处的。
1、看他书介绍曾国藩,无非是童年怎样迟钝,科举怎样多舛,京官怎样无事,然后就是团练怎样艰苦。至于曾氏京官一帆风顺,往往是一笔带过。这个系列提到穆党,提到皇权更替,提到曾国藩在朋友的压力之下上言,就能够更好的理解曾国藩这个人了。否则,曾国藩在长沙的职业愤青形象,和之前仕途坦荡的官场好手形象,是完全不会重合在一起的。相差太大。不由得让人起疑。这里提到一个穆党,就很好的解释曾国藩的行为了。
2、祁寯藻。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帝师的威力可见一斑。这个是以前读曾没有读到或者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3、曾国藩是中国封建时代精神的一个集大成者。他的三立,离不开当时社会环境的支持。否则,仅凭他在审案局草菅人命、罔顾王法的事实就足以让他卸任,甚至一死以谢天下。乱世用重典。无辜的牺牲也就不可避免。既要一个人挽狂澜于既倒,又要他行事处处小心处处不脱离主流价值观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