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附身》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18-05-28 21: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附身》经典观后感集

  《附身》是一部由文森佐·纳塔利执导,阿比盖尔·布蕾斯琳 / 大卫·休莱特 / 史蒂芬·麦克哈蒂主演的一部悬疑 / 惊悚 / 恐怖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附身》观后感(一):recognize yourself

  宿舍迷上了看恐怖片,其实这部并不太恐怖,美国的恐怖片走的也是个人英雄主义,女主角全局的英雄,为什么每个女主角都是勇往直前不害怕的好青年呢,恩这大概就是主角光环,要不然就没有故事继续下去了吧。最触动我的反而是女主能意识自己一家都在重复自己的生活,就像现在的我们沉浸麻木在我们自以为正常生活,这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呢,而要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就是要找到让自己陷入这个自以为正常生活的关键可能是一个想法可能是一个物品可能是一件事情,不论是什么都好,大概需要自我的觉醒,而影片主人公能附身到别人身上更是给我一个启示,又是猴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干嘛,突然空白或者什么会不会就是被附身了一小会儿呢?或者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骑士是有机会去找打那个突破自己的关键的,要直面,要机智的直面,要有意识的去直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解救自己,打破牢笼

  《附身》观后感(二):观影日志之4899:附身往生拯救计划

  观影日志之4899:附身往生拯救计划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电影,一个女孩发觉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先是害怕,然后是探索,最后发现原来她和她的一家人都死掉了,然后拼命唤醒她的弟弟母亲父亲,中间还穿插了一段附身到另一个女孩身上的故事。

  故事的设定有趣,但是没拍好,那个附身段落完全可以去掉,也许是为了商业增加悬疑和恐怖,但是剧情上这样处理显得有点割离,用一些快速闪回来处理第一个死去的女孩这样更好。

  这部电影也有一个巧妙的设定,这个设定是前面说的女孩去唤醒她的家人,其实她是家人里最后一个了解真相的人,她的弟弟父母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脱这个困境,只是弟弟是沉默,母亲只是每天都准备逃跑的衣服,父亲逃避现实每天都在重复修汽车,他们三个应该也见过恶魔,但是只有女孩和恶魔对抗了。

  谜题解开后,故事也没什么意思了,因为所有的人都是死人,只是被恶魔困在一个小屋子里,最后他们一家人都去了天堂

  《附身》观后感(三):被污染精神家园

  被污染的精神家园

  既然本片是涉及灵魂的,那么我认为必须从精神世界中找到影片的意义。家本来是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快乐地方,所以每个人希望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于是不断打拼,为了在家里享受自我。家人在家里应该是最放松的,卸下白天在社会职场上的伪装坦诚的面对家人和自己。在家里我们可以尽情地展现自我,孤僻热情自闭自信你是什么样的在家里就是什么样。这是我们最后的地方,在现实中受委屈时候总是想躲在家里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家或许是我们最后的根据地。

  而当我们奋斗几十年终于有了一个家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家竟不属于我们,这里还住在一个权威。这个权威用威胁恐吓让家里的成员闭嘴,让家里的成员相互担心却不敢有一丝的表达。家人为了成员的安危竟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谁也不许提,谁也不能提,于是达成一种共谋。谁破坏了共谋谁就会毁掉这一切,久而久之,那个最先说出事实孩子被认为“早上行为怪异”。大家似乎遗忘了,睡着了,生活在梦中。而这个所谓的安全,这个所谓的太平,这个所谓的家的根基竟然建立在谎言和恐吓之上。于是家的意义就消失了,每个人在地狱里,死和活着没有区别,活着的标志就是----醒了,死就继续沉睡。上一个家庭为沉睡付出代价,但是勇敢的丽莎却没有沿袭这个悲剧

  丽莎每天都醒着,她不堪骚扰,她没有屈服,试图揭开这一切的真相。这让我想起柏拉图的洞喻。我一直没有了解洞喻的意义,我认为我醒着就可以了,别人沉睡让他们继续睡吧!而丽莎看到了十字架圣经,如果说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逍遥的话,那么十字架和圣经意味不顾一切的拯救。丽莎并没有跟随家人一起出去,而是返身回到那个家,去帮助那个小女孩

  影片中有两个片段让我觉得悲哀

  第一个场景是丽莎拿着受害者各种物件充满希望的呼召大家一起来抗争的时候,竟没有得到回应。最终结局是美好的,大家出来了共同打败了恶魔。但是现实中的呢?多少人在呐喊,多少人在受难而我们置若罔闻?似乎我们不吃血馒头了,不落井下石了就是进步了。很多人并没有等到,仍独处在汽车里,等着恶魔的汽车发动。

  第二个场景是丽莎问她的弟弟罗比的时候,罗比很清醒回答他早就知道了,是魔鬼告诉他的。这孩子超乎的平静,他没有恐惧害怕继续打着游戏。他的天真消失了,因为他跟魔鬼交了朋友。也许开始是害怕屈服,也许是魔鬼用谎言安慰了,也许是孩子想用善良打动魔鬼与他交朋友改变命运,但是结果是丝毫没有用。于是孩子消失了,天真没有了,犹如我们现在的孩子,塞满了不该他们塞的东西,像个大人一样戴着五道杠爱看新闻联播官腔十足。

  家,早已不是家,我们每天重复着,被谎言和恐吓威胁着,没有成长,没有明天,继续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什么都不知道,这样我就是安全了,这样我的家人也安全了。于是我们就这么活着,丽莎被砍了头,我们继续谈论着新闻娱乐打着游戏,似乎没有丽莎这个人。

  其实很简单,要么我们燃烧,要么魔鬼去燃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丽莎,也可能是睡着的家人。

  《附身》观后感(四):一部感知类恐怖片

  此部片子,是2013波兰恐怖片新作。片头开始就可以看出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轮回大戏。女主16岁,可是永远也过不了16岁的生日,一直在重复16岁的前一天,每天如出一辙。看到这里,我不得不想到了之前一部很有口碑的韩国恐怖片,叫做《2个月亮》。此部片子还是跟《2个月亮》差了不止是2条街。

  首先内容故弄玄虚,其实很简单的一件事,没有大起大落情节略显拖沓,其中bug也不少,比如为什么女孩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死了,既然知道自己死了,为什么不知道是谁杀了她,反而在不断重覆的世界里如此淡定。。。还有最后一家人终于醒觉,这让我想起了一部我觉得很不错的电影,叫做《觉醒》不过,此片讲述的是活人如此感知死去的人,最后觉醒,真想大白。而此片则是,死人感知死人。。但是在手法上略显单薄,除了屋外的大雾场景让我为之一振之外,其他好似都没什么特别感触。而最后,大欢喜结局也很牵强,既然都已死,为什么最后女主醒来在一个真实的家庭,莫非是灵魂出窍咩、、、

  题材是家暴,毫无缘由的家暴,不深刻,也不感人。。。女儿知道父亲家暴害死了全家,可是貌似一切完全合理,一家其乐融融灰常淡定!这剧情,太不可思议!很多镜头都很薄弱。还是再内容上太欠缺,题材不错,可惜内容太少。看到最后不免有些犯困。

  《附身》观后感(五):精彩绝伦的电影

  1.在创意枯竭的今天,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独孤的大宅子,宅子外面的迷雾,让人不自然的想起了孤岛惊魂,这让很多肤浅的观众第一时间就揶揄它是一个抄袭品/复制品。但这种嘲弄不过是嘲笑者在卖弄见识广博罢了,其实恰恰映衬了他们无底的浅薄。因为道理很简单:

  谁规定孤宅迷雾+死人的创意就必须永远属于孤岛惊魂?!

  因为附身绝不是一个拙劣的仿制品,与此相反,他只是很有意味的和孤岛惊魂开了个天大玩笑,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明确的告诉观众:主角的家庭已经死了。这部电影的卖点根本不在于这里。

  那么悬念又在哪里?

  2:深赋东方哲学意味的恐怖故事

  这部电影和以往一惊一乍的欧美风格鬼故事完全不同,也远胜过那些构思简单的廉价日本恐怖片,可以说,作为一个恐怖电影老观众的我,自龙婆外,已经很少有影片让我如此倍感窒息了,这部电影全篇布局异常诡异,但仔细思量起来,却发现这些诡异的故事,全部是东方关于阴间的传统认识。比如中国人认为,死人总在重复生前最后做的事情。比如吊死鬼不断在上吊地点上吊一样,主人公一家以及被杀的小女孩也始终是在重复死亡前一天最后做的事情。同理东方人认为死人总是在他死前的亡地徘徊,这篇故事的亡魂也全部离不开这间房子。

  3:明暗主线交相辉映,光阑交错却毫无破绽

  这部电影的名字:附身。就是全剧最大的悬念,也是本剧最富内涵也是最深刻的主旨。也正因为此,也是让绝大多数肤浅的观众沦为2比只给本片6分的原因。全剧译名是附身,可是开篇太久也没有一点情节让人觉得剧情和附身有关,但等结局落幕,附身两个恰到好处深入人心,让人倍感命名不虚,这才是本剧的高明之处。之所以附身始终不见,恰恰是编剧布局谋篇的玄奇所在,本剧一开始看似是孤岛惊魂的复制,但其实这只是编剧煞有介事的虚晃一枪,顿时无数2比观众中标翻身落马,大呼上当,但其实关节根本不在此,因为前面说过,女主人公很早就说自己和全家都死了,那么问题其实就显而易见了,为什么只有她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而他的家人却浑然不觉?而她的结局又会是怎么样?正当大家为此苦苦思索时,编剧又瞬间给了观众们当头一击。那就是鬼宅怪客的到来。

  他的到来合情合理,他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但瞬间就致我们于最深的两难之中:

  主人公全家已经死了,荒宅则给了他们幻觉中的永生,能永远和慈祥的家人在一起,不是很幸福的事吗?为什么要拆穿一切呢?拆穿一切所谓惩恶扬善的大团圆结局恰恰是本篇无法解构的最大的悖论,因为这种结局本身就等于主人公全家的烟消云散

  但是恰恰本篇的剧情是异常紧凑的,它根本不给观众们犹豫一下的时间,很快剧情继续推进,因为生活就是这样,他根本不给你喘息的时间,同时也明确无误的展示着真实(注意真实这2个字)的不可抗拒性

  。并且很快就毫无保留的告诉大家,之所以女主人公率先觉醒,是因为她被活人通灵了,现实的女孩向她寻救,从此,明暗的主线全面展开,剧情开始流出水面

  明线:女主人公觉醒,发现家人被困在宅子里,但父慈母爱,同时她明白自己已经死了,即想改变现状,发现事实真相,又舍不得慈爱的家人。

  暗线:现实的女孩搬进了豪宅,发现父亲的性情大变,她和母亲想救回父亲,开始探索房间的秘密,无意间她发现了死去主人公的遗物,并发现了古宅的秘密,和女主人公通灵,唤醒了主人公,开始不断用通灵的方法呼唤她,试图让她帮助自己。

  直到明暗双线展开,附身的含义在浮出水面。

  4:全篇具是心理悬念,与视觉恐怖无关。

  本篇的镜头语言大师级的,全篇丝毫没有喘气的空间,更别提去上什么厕所,但从头到尾,结果看不到丝毫血腥的场面,即便是罪孽的魔鬼和被附身的父亲,也只是靠演技吃饭。

  简单说了这么些,本篇堪称10年来恐怖电影唯一佳作,不看甚是可惜!

  《附身》观后感(六):华丽恐怖片,可以给8分儿。或者7分儿。

  平时还是在家下电影看的比较多。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我看电影之前就老是喜欢上网搜一下,瞅瞅这个片儿啥评分儿,但是我就不乐意看影评,有些剧透党太特么欠揍,要是倒霉的话,不小心一眼就瞄到剧透,就特么傻逼了,因为有些网站设计的太傻逼,评分啊评论啊神马的全在一个版面上,一眼全特么看到了,还总有一些傻逼剧透党总喜欢在影评的第一句就欠了叭唧的把结局谜底一下子全掫出来,谁特么是最后大boss,凹凸曼最后用肥皂战胜了小怪兽这种操蛋悬疑片儿的命根子一下子全给你撅折了,你还看个蛋片儿,玩儿蛋去吧,傻鸟。

  牢骚完了,还是正经点儿,说说这个片儿吧,我说大白话东北口音你们别腻味,平时我觉得我说话还是比较标准普通话,北京腔+东北话,一点儿都不像沟儿里来的。我不喜欢跑题,但是还总喜欢说点儿有用没用的,瞎白呼一通,因为我觉得要是说话太正经的话就跟以前那些领导们似的,挺个大肚子梳个大偏分还像小学生一样朗诵诗歌,有劲么,自己不觉得乐啊。ok ok ok,我是来影评的不是来淡逼的,不好意思

  头一天晚上我下了这个电影,然后第二天晚上看的,之前因为看到了这个故事梗概里讲,一个很漂酿的小姑娘发现自己一直呆在一个轮回里,就是不断重复地过着1985年的一天,不停的过,整体上重样,有时候又不重样。我觉得好像挺有意思,但是没太记住《附身》这个名儿,我觉得是因为在我一开始就没理解“附身”这个词儿在这里啥意思,我觉得这个标题跟“轮回”这个主题一点儿都不太搭边儿,我也到底就没记住这个名儿,要是像复仇者联盟这种好比在脑门上写着“我是大王八”这种名儿的话,我肯定能一把就能记住。

  ----我用的是mac因为我是个喜欢装逼的土豪你信吗----

  ----但是我发现这傻逼输入法总是会卡壳儿太讨厌了----

  这个片儿的镜头感我觉得很好,很舒服,整体上镜头语言表达的很u有意思,不像有些烂片儿,满眼都是平推的大镜头,虽然我不太懂这个,但是我能感觉出来哪个好哪个赖。

  影片开头的动画就很好做的挺有意思,整个电影的特效做得就不错,开头的蝴蝶,最后飞走的蝴蝶和挣扎在玻璃瓶里的蝴蝶那个镜头我反复看了两遍,直到影片最后才反映过来这个伏笔是跟后面那句“你以为你要去哪儿啊小蝴蝶”相映照的,忽然感觉这个好像挺流弊的。

  但是我觉得影片在一开始告诉你这是个不断重复的轮回,这个小姑娘感觉自己好杯具的说明性的那几分钟挺让人腻味的,感觉跟“恐怖”什么轮船那个比差点儿劲儿似的,可能是因为缺少一些视觉上的冲击吧。

  配乐好赞,从小姑娘听的那个《彼得与狼》的故事开始,忽然觉得这个电影的配乐好赞,然后反映过来一开始凌乱的交响乐,果然是恐怖片的节奏,不和谐分音。到后面有几处也觉得配乐挺好的,具体的忘了。八分钟处最赞,也是我觉得这个片儿最出彩的地方,俏皮的配乐,律动的节奏,流淌的旋律,搭配的是一气呵成的长镜头,好像在说,他们全家除了这个小姑娘,爸爸妈妈弟弟他们几个全是傻逼。哈哈。我喜欢这段儿。小姑娘黑管儿吹的也好,中间一段solo挺秀的。

  主人公来来回回的穿梭于各种幻景,死者和活人的沟通,线索一点点被发掘,的确有点“小岛神马XX"尼可基德曼的那个电影的那股劲儿。但是一开始boss出场的太傻逼了。哪儿有这么傻逼这么装蛋的boss。这种人物设定就好像,哎呀,这一片儿除了他没谁了,属他最牛逼。小姑娘一开始看见大boss然后眼睛里映出来的骷髅头导演觉得好像很酷,但是我觉得太俗太烂了。还有小姑娘的哥特摇滚风格设定也挺缺,就是觉得挺弱智的,“全世界的离奇事儿全让哥特妹子碰上了,也只有哥特妹子能碰上这种奇怪的事儿”,这种傻逼定律让人觉得特缺心眼儿。

  还有就是最后boss死的挺莫名其妙,人多力量大,正义战胜邪恶,必须的,还特意告诉你,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必须得用乙醚弄死他,妥妥的。

  感人得地方还不错,一家四口到最后能相互理解,最后一起努力奔向小康,这个感人桥段和最后的圆满结局都让正常人觉得挺舒服,但是我通常不会让我的小孩子看恐怖片,我说的是以后我有小孩儿以后,我不会让我的小孩儿看恐怖片,温馨的也不行。

  还有我觉得失踪的女孩儿好像都挺漂亮的,有些还比女主漂亮,不知道这演员是依据什么选出来的,全体演员演技都不错。

  不知道这算不算小成本电影,只在一个屋子里,几个场景,不到10个人物,能墨迹这么一个半小时,让我想起了磁带危机以后陆续不绝的一个比一个省钱的低成本电影充斥着欧美电影市场的那段时光。

  总体上看,这个片儿的特效,特别是色调方面,给人感觉不像是一般的纯粹的恐怖片,可以说是比较华丽的恐怖片,我觉得以前我好像没看过这种华丽恐怖片似的,所以我觉得这个片儿还不错,算上之前提过的几处不太理想的地方,10分满分的话最后算算差不多扣3分吧,最后得分7.5分,我不喜欢算数,7.5分差不多可以了。

  我之前从来没写过影评这次是头一份儿,谢谢大家。

  《附身》观后感(七):HE就是好……

  演绎角度比较新颖的一部恐怖电影。

  一般来说,一户人家搬进新的住所,渐渐发现不同寻常的地方,部分成员开始癫狂,深陷鬼宅不可自拔,这才是常用的套路。

  但是这一次,这一户人家只是配角,危害他们的鬼魂也只是配角,之前的某一户受害者才是主角,通过已经死亡的受害者,来连接过去和未来,拯救新的受害者,最后除掉那个害死所有人的恶灵,这个过程中,还采用了循环被困在某一天的套路,算是比较有趣的了。

  只可惜,那个害死所有人的恶灵实际上也只是一个天生邪恶的普通人类,却莫名能够在生前就困住那么多受害者的灵魂,死后还能继续害人,实在是不能细究,而且,结局消灭这个恶灵的部分,也略显草率。

  不过,好歹是正义战胜邪恶的happy ending,要求就不要这么高了啦……

  《附身》观后感(八):往生鬼拯救活人计划

  终于在网盘中看完这部市时长一个半小时的恐怖悬疑电影,为什么说终于,因为中间有好多地方都没有吸引我继续看下去,尿点太多,最终看完只是不想电影看一半。

  整部电影围绕由阿比吉尔·布莱斯林饰演的女孩lisa展开,讲述了lisa跟家人一直循环着跟家人住在鬼屋的一天中,时间仿佛停滞,Lisa醒悟后解开谜团跟恶魔的一系列斗争,最终以鬼身解救新入住屋子的一家人。影片一段段的重复一家人那一天的生活,形式有点像我很喜欢看的《恐怖游轮》(女主角一遍又一遍的重回游轮),但是该片手法上有点复杂混乱,整体不够缜密,想要表达的东西过多冗杂在一起, 没有循序渐进的恐怖刺激之感。

  整部给我感觉恐怖的地方有影片开场时片花,铺满整个墙壁的空玻璃瓶中,时而晃过一张张虚空的年轻的人脸。这些大概都是被这座屋子原先死的男孩,就是鬼,害死的新住户,画面感震撼比较强,一开始营造了恐怖的氛围。之后的情节只有女主Lisa的一些眼睛等近景手法,让我有些短暂的惊咋,但这种手法太普遍低端,除了这些,感受不到其他恐怖的部分。

  影片总结就是鬼屋主人(简称鬼主)死后害死每次住进屋子的住客,过了很久很久后,原先一只被害死的住客鬼醒悟自己是鬼后对抗鬼主拯救活人新住客的故事,名字取名《往生拯救计划》大概如是也!

  作为一个中国人,文化不同,边看边脑洞大开,顺变吐槽下,既然Lisa醒悟自己是鬼了,那可以为所欲为,加上爸妈弟弟四只难道对抗不了鬼主吗?后半部分瞧Lisa害怕惊悚的样子,都已经死了有什么好怕的!没有比这更糟的了! ~~~~额,有点偏题了!!就这样吧!总体评分3分,恐怖3,惊悚3,故事3~~平平

  《附身》观后感(九):一日囚的新演绎

  低预算电影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要招揽观众(即使是互联网时代免费下载的观众),作为营销手段的简介一环至关重要。看国内几个电影网站对《附身》的简介,都属于失败品,把重心放在时间错乱事件上,根本没抓到重点。一望之下,犹如《土拨鼠日》的恐怖版,《X档案》后期某集也以此做局,同题材小说更是一抓一把,叫人生出剥削片的错觉。事实上,“一日循环”的老套题引,描述的只是该片第一幕的情节,循环被打破之际,正戏才刚刚上演。

  少女丽莎一家被困在1985年的某天不断往复,作为唯一觉察到这荒谬情境的人,她内心不断滋生抵触和烦躁,并独自展开调查,随着鬼影,幻觉,密室,残杀旧案,神秘访客,《量子跳跃》(80年代经典科幻美剧,主角附在不同时代的人身上进行时间旅行)式的附身不断上演,她终于推断出异象之来龙去脉,与操纵着一切的邪魔展开正面交锋。

  “一日囚”的叙述中,值得玩味的是处境和心态的迁延。起初,少女对一成不变的生活越发厌烦,渴望改变,笔者感同身受,盼她打破无形的牢笼,等到事件真有改变——却是往更糟的方向而去——我陡升恐惧,殷切希望失控止步。这时神秘客来访,将一切恢复正常,我随之松了一口气,大有点劫后余生的情绪,竟觉得此前的单调处境有几分亲切了。后来细思,颇有点后怕,这算不算一段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养成记呢。

  相比同类作品,这个故事叙述上比较考究,将不同时段的作息打乱,放在不同天里展示,渐次拼凑出诡异一日的全貌。以重复的对白和构图串联起来,避免了凑时长之嫌。此处还巧妙利用了特殊前提的益处:传统悬疑片受制于线性发展,线索必须按先后给出,这里完全顺着姑娘思路走,随时可将新发现作高光显示,又不必安排闪回和证人供词,颇似那部穿梭时光追凶的《破案穿越记》做了更酷的升级。我大胆推测,这么精彩的点子日后肯定会有美剧用上。

  和许多B级悬疑片一样,一旦真相大白,剧力就松懈下来了,朝着刻板的收局步去。最后一幕的谜底揭晓和《地狱神探》式的对抗,拍的啰嗦凌乱。这是类型和基调所定。《附身》的异象根源,既不能像《土拨鼠日》解构为上帝的玩笑,也不像《X档案》归入异类世界观,必须有个逻辑自洽的解释。影片轮番抛出多种可能性,连环杀手,鬼魂复仇,心理实验(参照《阴阳魔界》第一集),幻觉,精分,鬼眼等等,有些是真相的拼图,有些纯属于障眼法。而答案其实简单的要命,毕竟是个超自然题材,留给导演的解释空间是很大的,根据线索来推,答案并非唯一。对待观众如此不公平,如果是破案片,烂片无疑,但这是鬼神悬疑片,倒不失为一种风格。

  看后想想,这片子倘若一路挖坑,一个也不填,最后将真相悬置,也可以拍的挺好看。观众如同装置了上帝之眼,看着渺小无助的造物在巨大的时空迷宫里横冲直撞,就像玩那个“吃豆人”游戏,她也许能吃掉所有的豆子,终究只是游戏规则下的一个玩物。当然,挖坑不填,又要使观众深受启发而不是感觉受骗,需要更为精湛的情绪操控,以及注入更加丰富的内涵,远不是一个B级恐怖片导演可以驾驭的了。(文/方聿南)

  《附身》观后感(十):差一点就被评分误导错过一部佳片!

  刚看到豆瓣6.5分其实我是拒绝的,毕竟豆瓣打分一向是我的观影指南,如果低于7分我基本都会忽略不看,今天不知哪来的冥冥中的指引(好吧给我装会x~),刚好就在大B站看了,看到最后一家人分享丽莎的礼物,甚至都有点小感动了~~

  可能很多人看了半天不知道在鬼扯什么,但是如果你刚好看过经典的那部《恐怖游轮》,或是也刚好被那部烧脑的国产《神探》给蹂躏过,那么这部《附身》就绝对是再次给你观感带来惊喜的一部佳作,以下略有剧透,慎入~~

  它不像恐怖游轮那样到了中段才开始讲述重复发生的场景,而是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女主角丽莎已经因为重复过这样的日子都不耐烦了,每天都同样的对话和三餐似乎很多观众已经开始打哈欠了,千万不要着急,其实这都是在为之后的剧情作铺垫,只是导演比较擅长细腻的手法,类似闪灵那种,不过比闪灵已经够快了。

  之后不断出现声响,1点14分就会醒来,黑洞洞的房间,吹黑管有共鸣,洗衣机后面的暗门(鬼妈妈乱入),神秘的录像带,都在告诉丽莎这其中有问题,不得不说导演把丽莎的性格刻画得很棒,一直执着的寻找真相,不服输的精神,如果不是这样的性格很难推动剧情发展,好吧扯远了,因为这次误打误撞,引发起了大魔王的注意(可能这里还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他怎么冒出来的,慢慢来后面会解释)直接上门威胁她,好好地配合他,像她家人一样永远活在幻觉里,不然后果很严重!不过这肯定吓不到丽莎,她再次试图逃跑,虽然失败了不过起码能和奥利维亚再次联系上,第一次奥利维亚真身的出现让丽莎找到了相册集和关键的红色暗门钥匙,这里可以把剧情串联起来了,原来从1953年起发生了很多小孩失踪案件,至今凶手逍遥法为,一直找寻不到失踪小孩的尸体,因为这次知道的太多,弟弟口中的那个不存在的埃德加,其实一直就是大魔王,不得不再次现身警告丽莎,你知道的太多了!直接放个大招吓唬她,你不是最珍惜你的家人吗?你再不停止调查我就让她们全死你面前!

  可是wuli丽莎不会轻易狗带的,刚好奥利维亚再次召唤让她成功附身,因为奥利维亚真的遇到麻烦,这时有一个细节丽莎看到报纸,知道她一家在1985年已经死了,奥利维亚这是这个屋子的新主人,她们还活着,同样是一家四口,可是悲剧马上又要上演了,她爸爸已经被附身了,所以说这么名字很贴切,整部电影都是围绕附身展开剧情;这次附身被打断之后,丽莎的父亲温柔的寒暄,估计给了丽莎莫大的勇气,她决定继续寻找真相!既然接触到死去人的东西能发生时空交错,那么顺着这个逻辑,丽莎用第一个死去女孩的戒指也成功见到了她,发现她再重复的逃跑,未曾觉醒,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多人死了,出了那么多鬼却没有一个出来去和埃德加对抗,基本都被埃德加困在梦境里面(后面剧情里那些架子上的玻璃瓶里),以为自己还活着拼命的逃脱,殊不知已经物是人非几十载了。

  丽莎是唯一一个一直在反抗的鬼,已经感染到很多鬼(好别扭)了,她也决定要帮助所有和她一样的鬼、尤其是人,因为奥维利亚她还活着,起码还能补救,于是立马附身去提醒她母亲,可惜埃德加已经掌控整个家庭,就像他之前一直控制丽莎的家庭那样,丽莎急于呼救,被弹出奥利维亚的身体,因为据说鬼是出不了她死亡的那个地方,对于丽莎和埃德加都是平等的,所以埃德加每次都是在车库实施犯罪,他也对出去的人没辙~

  这时妈妈也被她刺激后觉醒了,原来一直找不到的衣服是妈妈藏起来准备逃跑用的,之前一直说的火花塞不见了也是被附身的爸爸藏起来,防止为了她们半夜逃跑,果然埃德加还是更狠一些,所以他们还是死在了逃跑前一天晚上。接着她唤醒了爸爸,终于现在一家子可以离开了,不过丽莎知道她的使命还没完成,必须留下,感觉她真的成长了许多,已经不再惧怕埃德加了!

  埃德加也气急败坏,给我们看他原来小时候就是个小变态了,不但杀了他的父母,相册所有的失踪案都是他所为,那些小孩都被他带到车库里杀害再焚烧,毁尸灭迹从没被发现,直到1983年终于死了,变成鬼了,出不了门还是阻止不了他的变态,还要祸害搬来他屋里的丽莎一家,附到她父亲身上,杀光全家,这里有个镜头出现一柜子他收集的这些小蝴蝶(呕·····),估计是就比喻他把杀人当做了收藏艺术品,同时他还把受害人的新闻报道收藏起来,有空细细品味·····不要问我怎么知道这么详细,现在他有了奥利维亚一家,丽莎一家走了也无所谓了,立马展开杀人计划,把奥维利亚一家绑架到车上,想再次制造惨案,在这个时候,丽莎和埃德加,过去和现在,奥利维亚爸爸和埃德加不停切换,如果不太仔细看估计这里已经晕了·····只要记住他们是共同体,过去和现在是重叠的,就能理解,电影里埃德加点题的那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就是在暗示观众,人物、时间虽然变了,可是一样的惨剧还在继续······

  这时丽莎做了最关键的一步,把所有死去还困住的灵魂都召唤在一起,所以说团结才是力量啊,他们都合体了看埃德加再恐怖凶残也没用了,1点14分,在电影里反复出现,最后也作出解释,埃德加都习惯在1点14作案,最后一幕雨中的较量可以不说了,就是在等大部队集合来个完爆啊~

  不得不说,这个结局真是大爱啊,过那么多重复的一天,终于翻篇了,无论死去的还是活着的都有个美好的明天了~

  总之,完成度这么高的作品在豆瓣才打6.5分,真的可惜,实在不该被隐没,感谢我大B站给我这个机会来写第一次豆瓣长篇影评~~完结撒花~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附身》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