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惊天危机》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5-28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惊天危机》经典观后感10篇

  《惊天危机》是一部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查宁·塔图姆 / 杰米·福克斯 / 玛吉·吉伦哈尔主演的一部动作 / 灾难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惊天危机》观后感(一):围观白宫降魔篇

  这已经是美国总统的老窝——白宫,在短短一年内第二次被灭了(实际上是三次,《特种部队2》里白宫也被占领,但电影没有表现)。对于喜欢动作片的影迷来说,《惊天危机》让人闻到了动作片黄金时期硬汉独闯龙潭的火药味。而该片用传统动作片的模式,加上一个全新的噱头,大有让动作片“借尸还魂”的感觉。可实际上,噱头的新鲜也不会持续多久,老派动作片终究已经没落。这部《惊天危机》票房虽不算好,但平心而论是被安东尼·富奎阿的《白宫陷落》抢了题材的先机,单论看点,《惊天危机》不比后者差,而两者的所遭遇瓶颈问题也是一脉相承

  关于本片,也听到了相当多关于“剧情烂”方面评论,关于这点,小弟在那篇《白宫陷落》的帖子中已经详细阐述过来,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147424/类似这种孤胆英雄深入敌后的“潜龙式”动作片,剧情没一个不是这样的。90年代的传统动作片是怎么没落的?还不是因为模式化的剧情导致电影的新意最终黔驴技穷?美国的动作片,与中国的新武侠电影一样经历了如火如荼疯狂后,最后噎死在它唯一的美德——毫无节制上。如今的动作片,曾经代表世纪70年代后战胜经济滞涨美国梦想,已经沦为了笑柄。

  既然《惊天危机》乃至之前的《白宫陷落》在新世纪依旧敢这么拍,当然有他的道理

  像是白宫被端这种千年难得一遇的大事件正是该片吸引观众眼球的最好方式。这属于“转移视线”大法,将观众的目光从剧情甚至动作戏成分转移至“白宫危机”的事件本源上,然后编导再编制一个合理动机和结尾,一切水到渠成。“白宫危机”是美国人自己的头等大事,总体身陷囹圄、内阁成员被揍的七零八落,美国本土引以为傲的堡垒土崩瓦解,而此时突然神兵从天而降,有如神助的搞定一切,结尾揭露黑幕,星条旗永不落,这才是美国观众所关注内容

  所以《惊天危机》乃是一部纯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立场正确的“参与政治”之双赢方式。

  《惊天危机》与《白宫陷落》两部电影有对立的地方,也有共同之处。这个要撤军那个要打仗,一个是外来阶级斗争势力,一个是美国人民内部矛盾。立场完全不同。而共同点在于,两部电影的美国总统都中弹了,其里面涵盖的噱头不言而喻,这是美式“小兵扛大旗”的主旋律味道。片中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白宫内部祸事不断,外面剧集了无数民众围观,连新闻直升机都动用了。片中有大量新闻镜头展示白宫内部的人质、草坪上的飙车、总统那火箭筒发威,和一连串爆炸。这更像是一场“作秀”,片中的民众和电影观众统一战线,大家都在围观:“我靠,总统老家出事”。说穿了,这就是一场政治秀。

  从这方面来看,侧重点就非常明显了,这类电影永远逃不掉的就是老套狗血问题,索性不管剧情,跟当年的《空军一号》、《特工绍特》这类电影一个路子,去白宫闹事比去自家厕所容易。是美国人自我消遣的产品利用了民众的普遍思想,从政治立场出发,再加上总统舍身取义,为了普世价值做出牺牲,或者如《白宫陷落》里那样让总统被揍的七荤八素,这也可以让一些对立党派过瘾。这在美国人看来是非常有噱头的地方,相反,其他国家的观众是无法切身感受到其中的内涵的,而是将之当成传统动作片来看,自然会在剧情、动作方面找乐趣。举个例子,假如我们有一部类似的作品,比如让中*南*海被端了,无论故事多么烂,结局如何,恐怕也没几个人在关注这些方面。

  剧情方面就不说了,这不是我们该关注了的地方,这里只是单纯的说一下东西方人民唯一的共同语言——动作场面

  罗兰·艾默里奇拍动作现在比较少见了,而他本人却是老式动作片粉丝,当年他拍的《宇宙战士》是尚格云顿的代表作之一。这个向来以大场面著称的导演,平时灭白宫都不带眨眼的,《独立日》、《2012》里二话不说白宫轰的一下就没了。这回文章做的挺足,开场几个俯拍镜头能看出这位对场面的驾驭能力视觉效果十足。同时前20分钟也以游客视角介绍了白宫的历史,有很强的代入感,其实这方面同样也是上面提到过的表现“政治秀”的方式之一。而且罗兰的特点在于在极端环境下很注重家庭因素,这一点和迈克尔·贝很像,总喜欢在人质中安插一个家人,让主角时刻身处左右不能顾及的局面,也会在指挥团中安插一个女性角色,调动观众的情绪,增强电影张力,这一点是《白宫陷落》无法比拟的。

  当然还有电影中的冷幽默和小笑话,时刻调节气氛。杰米福克斯的总统颇有正气,却有点马大哈。查宁塔图姆饰演的角色一贯的英勇无敌,却有点愣头愣脑的感觉。这里面的人物显然更加多元化,不过却遭遇到《虎胆龙威5》同样的问题,以往诸如《虎胆龙威》、《勇闯夺命岛》这些电影,主角虽说有不死光环在身,但属于“打不死”而不是“死不了”的类型,而本片主角恰恰属于后者,人物开外挂往前冲,各种巧合和幸运光环,总是无法死去,而不是在那些经典动作片中,主角与反派通过巧妙情节设置进行的捉智游戏人家才是真正的“小强”,本片只是属于外挂类型,枪总也打不着,反派关键时刻再次犯了“唠叨症”的致命错误,终究而言还是剧本的问题,说了半天又回来了,不提了。

  电影的动作场面,除了几处大场面,实在有失艾默里奇“场面系”导演的身份。黑鹰坠落的戏份与飙车戏十足可看,除此之外,便没有什么过于吸引目光的动作戏份。比起《白宫陷落》,后者简单粗暴,杀人之前从不废话,招招致命,给人一种很硬气的感觉。《惊天危机》则选择折中,剧情在人物的配合滑了许多,动作场面则从人物方面根本性的“硬”不起来,只能依靠艾默里奇的镜头调度来弥补,不得不说也是没有办法事情,毕竟《白宫陷落》是R级,《惊天危机》只是PG-13。

  关于《惊天危机》这个译名实在不想吐槽了,看电影时有人还以为这是恐怖片。特别提一点,关于里面的软广告设定,非常精彩。美国电影同样不乏广告,但人家可以巧妙的安排到电影中,比如艾默里奇的《2012》中,宾利车声控启动系统的情节,就很有意思。《惊天危机》同样,由“美国总统”亲自打出的乔丹鞋的广告,这段情节既不突兀,又觉得好笑,这是一个国家电影工业高度发达象征。什么时候国产片里面的软广告看的不让讨厌和出戏,说明国产片离飞黄腾达也不远了。

  《惊天危机》观后感(二):White House Down 惊天危机(中文译名很~扯) 一个老套剧本拍摄出来的精彩故事

  如果是看过 迈克尔·贝导演的勇闯夺命岛,那么对惊天危机的剧情一定不会陌生,惊天危机貌似使用了勇闯夺命岛一样的故事架构,一个把故事背景放在了白宫,一个放在了小岛上,一个是叛变的保安队长,一个是倒戈的将军,一个搞定敌人大BOSS后摇旗子,一个完成任务后放绿烟……

  对于好莱坞电影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概念来说,核弹在最后一秒是永远不会爆炸的,勇敢小女孩拍摄的第一现场上传到优土鳖之后被土匪发现,激怒了土匪,要不是是美国电影限制级中包括不能出现成年人死亡的镜头,估计这小女孩就仆街了。同时White House Down 又是一部展现米国主旋律,米国军力吊爆天的的影片,米国每年总会借着电影的机会搞几部军力宣传片,同时这个部电影中BOSS以及他团队的设定也是可圈可点,在占领白宫的戏份中周密有序,同时演员的文戏武戏也都很到位,影片中有好莱坞式的惊险,也有美国式的幽默。

  总之是个不错的电影,像罗兰德·艾默里克致敬……

  :有人问为什么电影里的黑人总统致敬林肯?因为林肯是第一个发出黑人和白人平等,废除黑奴制度的总统……

  《惊天危机》观后感(三):爆米花片最讨厌了!

  有些电影塑造人物形象,比如《The Terminal》里傻傻的Viktor,能从多角度挖掘他,“人生等待”是一例,“傻人有傻福”又是一例。我写影评总像写作文,想围绕中心写,直到我看完《White House Down》……

  我习惯性先看大牛们的影评,结果就想砸键盘。对!说得没错!这片就是主角带他女儿主角光环附体拯救世界的鸡血故事!很像小时候看的《神龙斗士》、《光能使者》等等,心里知道,无论遇到什么生死大事,主角都会呐喊、咆哮着,像要以生命赌注般往战场扑去。我猜他心里在窃笑,你们都不知道老子有主角光环是不是?

  爆米花片最讨厌了!看这片想动脑筋都觉可笑,有傻好分析的……看完《White House Down》后对美国政府体制感兴趣了?开始热爱和平、投奥巴马的票、组团游览白宫?不过白宫真对外开放游览吗?可疑

  《White House Down》可能可以告诉你:白宫可以带导游随团参观、白宫有地堡、肯尼迪带着玛丽莲•梦露逃跑走过地下通道、福特总统因不想被媒体看见他穿着泳裤的样子造过地道、然后美国体制是总统死后副总统上,副总统死了议长上等等。按这片的不大严谨风格,还不知对否。豆瓣有业余军迷痛击《White House Down》不懂武器:“你个M1A2连RPG7这种古董都防不住呢?”电影里,雇佣兵手持火箭弹炸毁坦克场景,虽看着心悸,但禁经不起推敲。

  不过看美国总统一本正经地说:“Martin,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this comes with the full weight, power and authority of my office: Fuck you.”还真是莫名喜感呢。

  总而言之,爆米花片看得确实,爽!但看完后全然无收获,一样憋屈。中二病的发病源就是诸如此类的,爆米花片。偶尔看有助自信心提高及自我评价的上升,但看多了就是病了。

  《惊天危机》观后感(四):小人物的大视角

  我本人比较喜欢美国大片,刚一开始我就觉得这个片子不错,小主人公比较任性主人公的爸爸很忙,但是又没有什么能力还经常不能陪自己的女儿老婆,所以艾米莉不怎么喜欢她爸爸,但是因为知道女儿艾米莉喜欢白宫,喜欢美国总统,所以凯尔通过个人的人际关系弄到去白宫的两张通行证,这样的惊喜让女儿艾米丽很高兴,从此她们开始危险的白宫之旅。

  凯尔是想去应聘安保工作,但是失败了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失望说当女儿问其他的时候他说他已经应聘上了,后来女儿跟着爸爸和一群在白宫旅游的人群一起旅游,艾米丽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对白宫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甚至在百科全书上对白宫的知识有了很多的了解,是一个很执着女孩子

  当白宫的人发现有一个惊人的危机之后才发现在总统身边的安保头头竟然就是这次袭击案件的主使者,甚至动用各种恐怖分子,比如黑客高手杀人犯等各类各种奇葩人物。

  这些其实对于我来说并不感兴趣,电影里比较吸引我的是,在艾米莉还没有被抓住的时候那么勇敢的拿起自己的手机拍下了暴力分子挟持人质的危机的第一手视频,当她把视频传到网上的时候,美国的电视台竟然在电视台上公布了这个上传视频的小女生,这样不是置于这个小女孩与死地呀,明明知道女孩是在危机现场拍下的视频,一旦这些恐怖分子抓到这个女孩,这个女孩都会有生命危险,不过还好最后这个女孩得救了,让我很欣慰

  虽然凯尔这个小人物并不起眼,但是为了保护自己女儿心目中的英雄,不顾自己生命安危不顾一切的救出了总统,赢得了女儿的认可,这部片子更多的是在宣传世界和平,包括最后小女孩舞旗告诉人们不要炮轰的时候我感动的哭了,我真的觉得美国的教育真的很成功,这么小的女孩子就懂了世界和平的重要,对政治那么感兴趣,了不得,电影里的大爱小爱都让我很感动,小人物的大世界其实有点让我想起了2012的主人公,我很喜欢这部片子。

  《惊天危机》观后感(五):换个演员演法也盖不住老酒瓶旧戏码

  同类型片是看太多了吗?数年间能夺我眼球令人眼生明媚片段很少影片更少,矮子里挑将军挑出以下三个略微动容的场景:3架黑鹰连番坠落,最后一架更是穿破楼顶直抵咽喉;总统座驾翻车泳池;摇旗呼救的女孩、人性化掉头的战机、其后的人群起哄哄抬小英雄的戏码有点掉鸡皮,小儿科的扮家家戏码大片也能一屑。

  预料中的救命怀表、核弹发射的千钧一发•••太多不继续剧透

  不能承受总统临危换鞋还关键处打滑-牌子忘了-也算没让他的植入广告成功。好多滥情矫情、太多故技重施,曾经喜欢好莱坞的创新现在只能适应它的矫情。

  因为查宁塔图姆无论如何要捧个场,他的生涩演技和偶尔转化的胸肌腹肌,不够油腔滑调才总觉得他在本色出镜。邯郸学步的演员太多没学会本事还失了本真。自我个性的西方演员就很不同东方的千篇一律。

  《惊天危机》观后感(六):《惊天危机》超前首映(严重剧透,慎点,后果自负)

  隔壁网站赠票参加了双井UME巨幕厅的首映活动,White House Down,我觉得叫白宫沦陷还贴一些,这个拍过很多大片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第一次来京,就在现场看到真人了。富二代出身的导演拍起大片来就是毁毁毁,从独立日到后天2012几部知名作品都是科幻特效经典,而这部非科幻娱乐动作大片作为商业片来说已经非常合格了,适合我的口味,上映了还要带着家人再刷。

  本片先简单的介绍了下主角的背景,当过兵的警察约翰(查宁·塔图姆 )生活一团糟和女儿(乔伊·金)的关系也有些疏远,趁着面试白宫特勤组的机会带着政治迷youtube发烧友的女儿进入白宫(谁知再出来父女俩双双成为美国英雄)。面试官(玛吉·吉伦哈尔)虽然和约翰多年相识,但无奈简历评价都十分糟糕,基本面试失败的父亲怕女儿失望又参加了白宫导览行程,兴奋的女儿大秀了自己丰富的白宫和政治知识还采访到了跟游客打招呼的总统(杰米·福克斯),并录了总统介绍自己的youtube视频,还吐槽了知识来自维基解密,在女儿给总统介绍了在白宫特勤组工作的父亲时,总统也定下了搞笑的基调叫一会儿就与自己出生入死的搭档别再跟女儿吹牛了。与此同时恐怖组织也进入白宫一步步的实施计划准备占领,影片一直就在这种时而幽默时而紧张的氛围中展开。

  恐怖袭击发生后,总统被(詹姆斯·伍兹)饰演的特勤组头儿带到那条维基里说的地下室隐藏时变节,而逃出要被绑架游客当人质的特工寻找上厕所的女儿时来到地道救出总统,完成黑白双煞组合,而姜戈翻身做总统是又酷又乐,最经典的就是回卧室换上乔丹鞋那段,还有白宫草坪飙车总统在直播下耍火箭筒,最后严肃的爆粗口以及瞄准致命一击时的戴眼镜,惊喜多多,观众频繁笑场。另一个最大的搞笑点就是白宫导览员了,敢在绑匪面前不忘保护白宫文物,虽然害的一个中国明朝的花瓶被打碎,但最后逃跑救人时也立了大功,一出现就是笑点,真是用生命在导游啊。而女儿在上完厕所时还拍到了绑匪们的全貌视频并发到了网上达到了7亿次的点击,让美方迅速查到了恐怖分子的来历,帮了大忙的同时也出尽风头,新闻报道后被绑匪发现恨之入骨直到知道她还是那个保护总统的特工女儿时,把影片推上了高潮。

  主角特工约翰负责露肌肉,虽然出身不好,没当上白宫特工。但做父亲真的没得说,为了找女儿开启打鸡血模式,阴差阳错的又保护了总统,拿着总统特配的抗干扰手机与女面试官特勤组副手联络逃脱,走那条认为是谣言的梦露地道被堵,开总统专车草坪飙车不成,当面亲自实习了白宫特勤组的工作,最后总统在登上直升机时说没有你的保护我哪也不去时,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梦也熏染到了极致,还与总统当上了好基友。而众多反派也都很到位,为了各自利益按计划演到最后的表现也算真实,重型武器高科技一样不少,把美方白宫群英和军方耍的团团转。而美国政府的体系也是导演吐槽的焦点,遇到紧急情况各部职能被制约,副总统上任在空军一号被炸,而从那个几次易手的启动核按钮密码的黑匣子都拍成了笑点来看,这绝不是什么典型的美国主旋律电影,只是一部美式娱乐大片,夹杂着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国的总统情节。最感人的一段是女孩草坪挥旗与冲进白宫的市民阻止战斗机轰炸白宫,与开头父亲没到学校看她表演一段呼应。相呼应的还有白宫火灾被毁的画启发约翰放火触发喷水阻止特勤头杀总统和女儿。最后还揪出另一隐藏BOSS的设置转折的也很好,所以说全片几乎无尿点,观众就像草坪外的市民一样现场目睹事件全程,情节紧张刺激,高潮不断,台词幽默,爆破、子弹,军事武器面面俱到,社交网络和媒体的表现真实贴切,艾默里奇完成了一部自己非科幻大片的代表作,是我近几年看到的最好的一部非科幻暑期商业大片之一。

  本文观看后几天才写,又有大量剧透,可能有与影片情节不符之处,望见谅。

  《惊天危机》观后感(七):《惊天危机》:菜鸟卖命,总统卖萌!(对比分析本片因何超越《白宫陷落》)

  《惊天危机》:菜鸟卖命,总统卖萌!(对比分析本片因何超越《白宫陷落》)

  文/列文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如果单看本片,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恐怕还是好莱坞最常见的“英雄拯救世界”的老一套动作片,但跟杰拉德·巴特勒演的那部《白宫陷落》一比,就不难发现《惊天危机》全方位胜出的优势,以及对传统动作片模式的调整所体现出的创意和新意,尤其是在“白宫沦陷”这么一个荒诞的设定面前,本片一直在通过角色动机、法律、政治、环境细节等方面营造真实感与合理性,而《白宫陷落》只不过是从头到尾一味扯淡罢了!

  说起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人们都在爱在他的名字前面冠以“灾难片大导演”的头衔,因为他的一系列代表作《天煞地球反击战》、《哥斯拉》、《后天》、《2012》无不以超级宏大震撼的大场面而闻名。不过,以为他会在《惊天危机》中继续“大干一场”的人恐怕会失望了,因为全片除了炸毁国会山大厦与击落副总统座机之外,再没有任何称得上“大场面”的画面,而且即便这两个大场面在艾默里奇此前那些“毁天灭地”的“神迹”面前,也显得不值一提。这恰恰体现出艾默里奇在本片中迥异前作的创作思路,那就是“做减法”,玩真实。“恐怖分子占领白宫”这个设定的夸张程度不亚于世界毁灭,而且观众对于剧情“真实性”的心理需求要远远大于那些科幻灾难的,所以艾默里奇放弃了渲染大场面,转而全方位营造影片的真实感,试图以此塑造本片有别于传统动作大片常规路数的独特个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观众旧瓶装新酒的新鲜感。

  本片的个性首先体现在——男主角不威猛,总统不强势。好莱坞传统动作片最喜欢塑造勇猛无敌、以一当百的男主角,施瓦辛格、史泰龙都是此类动作明星的代表,《白宫陷落》中杰拉德·巴特勒也是此类型,一个人就能砍瓜切菜般干掉所有占领白宫的恐怖分子。而《惊天危机》里钱宁·塔图姆扮演的男主角则不然,他本身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有的只是勇气和胆量。他到白宫应聘特勤处特工,结果被认为不合格而被拒。拯救总统也只能说是正好赶上了,大义当前不得不救,并非杰拉德·巴特勒那种一心救总统的传统英雄形象。而且塔图姆的身手也并不十分犀利,整部影片几乎就是他和总统被恐怖分子追得满白宫到处跑,各种狼狈不堪的翻车和躲避,几乎没有什么还手之力,击倒敌人更多地是靠枪,而不像传统动作英雄那样更多地展现强大的肉搏实力,表情也始终紧张,而不像传统动作英雄那种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变色的冷静。而杰米·福克斯扮演的总统也丝毫没有他在《被解放姜戈》那种霸气,全程都是文质彬彬的卖萌形象,各种手忙脚乱地出糗,频频爆出的冷笑话简直让他成了个搞笑角色,“Get your hands off my Jordans”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年度经典爆笑台词了,完全不同于《白宫陷落》里艾伦·艾克哈特那个铁骨铮铮的硬汉总统形象。这种有别于传统的角色塑造,无疑是想摆脱那种模式化、套路化的常规动作片主角形象,让角色显得更真实更有人性。而角色身上透出的趣味性和幽默感,对于“占领白宫”这种严肃题材动作片来说更是极为罕见,也让影片呈现出一种一张一弛的绝佳娱乐效果。

  其次,本片的个性体现在对层层悬念设计的合理性营造上。传统动作片只要打得够热闹就好,是不太注重逻辑合理性的。比如说《白宫陷落》从头到尾也没解释为啥大反派能弄到那么多美国先进武器、能知晓美国最核心的机密,例如在白宫楼顶干掉海豹突击队直升机的高科技机枪,以及如何得知“地狱犬”的核弹自毁计划。最让人觉得无法理喻的是大反派的行为动机和目的,貌似他劫持美国总统一不因为政治二不为财,更是跟韩国朝鲜没有半毛钱关系,纯属小时候作为朝鲜难民受尽苦难的变态报复心理,只为了毁灭美国、让世界陷入混乱。好吧,暂且相信此人就是这么疯,但他手下那帮精兵强将舍生忘死跟他一起疯的理由何在?还有那个原来也当过总统特工的“美奸”,他的行为动机也只好被安上一个“愤世嫉俗”的理由糊弄过去了。而《惊天危机》在这些方面明显经过缜密的构思,悬念与动机织成一张细密的大网,网的每个节点上都有前后呼应、自圆其说的合理性。对于大反派,影片首先给出的行为动机是勒索赎金,然后他的儿子在伊朗执行任务丧生的背景浮出水面,成为较有说服力的行为动机,影片也有意强化这一动机给观众制造“悬念陷阱”。结尾突然来一个惊天大反转,大反派的动机绝不是复仇和反战,而恰恰是“好战”,他认为总统过于软弱,信奉和平主义,不仅没有强力打击伊朗,还准备从中东撤军,他无法容忍美国总统这一软弱的行为,于是才绑架总统,用总统的核手提箱亲自发动核打击。而且,这只是悬念的第二层,影片在危机解除后,影片通过男主角之口暗示“还有更大的幕后黑手”,隐藏最深的悬念第三层被揭示出来。原来临时接任总统的众议院议长才是操控一切的野心家,代表的是因总统的和平主义政策而受损害的军工企业的利益,因而为何恐怖分子要击落副总统座机、为何恐怖分子能得到核手提箱密码、为何议长要执意轰炸白宫,这一切疑问都有了合情合理的答案。而且就占领白宫的恐怖分子而言,动机也各有不同,老特勤主管和那个前特种兵都是意志坚定的疯子,只有毁灭的目的,而没有利益的需求,他们的手下则是被他们忽悠,受上亿美元赎金的利益驱动,所以才会有结尾前特种兵开枪打死发觉受骗的手下的内讧发生。

  再次,本片的个性还表现在对剧情细节的真实性构建上。同《白宫陷落》在白宫里乱打一通不同,《惊天危机》很注重对环境的强调,白宫老旧的电梯、总统躲避危险的地堡、总统卧室的布局、肯尼迪同梦露私会的密道、卡特躲避偷拍的游泳池隧道、白宫地下车库、驾车逃亡时路过的白宫外草坪、篮球场等等,这些真实的环境细节都在不断强化着观众观影的真实感受。也就是说,导演在用一种较真的态度来对待“占领白宫”这个夸张设定,来认真探讨白宫被占、总统被俘将会发生的种种情况,体现在政治层面就是总统权力接掌的顺序,先是副总统,后是众议院议长,还有核密码的移交,甚至军队不能开进白宫这样的法律细节也列入探讨范围。而美国中东政策、伊朗核危机、美国极右翼好战势力等现实政治话题也被巧妙地融入剧情中与现实产生关联。

  可以说,正因为《惊天危机》在真实感与合理性上的卓越表现,以及真实细节与动作戏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本片在传统动作片中非同凡响的独特魅力。

  《惊天危机》观后感(八):意外的发现, 中间比较好看。

  偶然在电视里看到的(海外党),

  刚开始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电影。

  在lg的强烈坚持下才看,

  平时根本不喜欢看电视啊,

  中间插播太多广告啊。

  在完全没有这个电影的知识下,

  开始看的,却惊喜得发现越来越好看。

  刚开始完全以为这是个电视剧啊,

  很平常有没有,一点都不吸引人啊。

  中间还插播广告,被打断了很多次。

  可是剧情慢慢的紧张起来了哦。

  男主蛮帅的,呵呵呵呵

  慢慢就发现剧情也很吸引,欲罢不能啊。

  结尾却不怎么惊喜,意料中,

  但是过程是很爽的er。

  这是一步需要看过程得电影。

  完毕,比比比比比~

  《惊天危机》观后感(九):就是吐吐槽

  一肚子吐糟的话。

  又是典型美国电影,讲究个人英雄主义,那么多保卫人员不堪一击,特警,陆战队全是软脚虾。全世界都只靠男主来拯救。

  当奥巴马成为了总统,连迪斯尼童话里公主也变成了黑人,惊天危机里总统自然不能不是黑人。

  首先美国那法律允许临时变更总统,请问这总统能做到何时?下一轮选举吗?议员绕这么大的圈子当上总统,他真的能享受几天总统待遇?毕竟不是人民选举,这么闹腾也只是个临时的。

  其次那癌症爷爷目标是启用核弹摧毁中东,俄罗斯等等,议员是想用飞机炸毁白宫毁灭证据。如果癌症爷爷有点头脑,也会知道他和议员目标不一样,议员当上总统第一件事情就是炸毁白宫毁灭证据顺便拯救世界,而癌症爷爷势必失败。他是怎么想的才会找这么不靠谱的人?

  糟点太多,不想一一吐了。最后还好总统没有为拯救一个小女孩而去刷脸开启核弹,否则我真会掀桌。把编剧拉出来抽上十几耳光。

  之所以还打了四星,只能说它符合大众喜好,火爆动作场面外加杀人又用火箭炮的总统,谁不想看上一眼呢?

  《惊天危机》观后感(十):简单直接的汉子美

  看艾默里奇的电影,作为观影者,其实应该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态度。

  你别指望看到诺兰的繁复叙事和人性救赎。

  更变指望好像卡神现身般带动影像技术变革。

  他甚至不会花功夫去弄一个哪怕稍微复杂点的故事,连反角都直接选那种面有愠色的扑克脸。

  当然,你也不用担心他在场面上给你偷工减料,或者玩些费脑筋又没营养的劳什子。

  此前导演异常低调拍完了《匿名者》,这次干脆放开来玩一个中等投资的动作爆破片。

  毫不费力,信手拈来,却意外精彩。

  好的动作片,就是要从头打到尾,一炸到底,痛痛快快。

  虽然不知道《惊天危机》这个二到无以复加的译名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故事,但好在大家也就不用去纠结于之前那部叫作《奥林匹斯陷落》又名《白宫陷落》的同题材电影。

  仅就爆破白宫、孤胆英雄、火爆总统、黑白配、复杂反派这些好莱坞动作片大标签,便也可猜测出电影的大概走向与风格。

  区别的是细节,如何把更多的武器扔到白宫这方天地里,把它炸得够讲究够丰富够层次够有腔调。

  电影开场,总统乘直升飞机回白宫的航拍戏,简单几组镜头,便把白宫上天入地貌似滴水不漏的安保情况做了全面介绍。

  接着查宁·塔图姆饰演的男主角出场,一名一门心思想做总统保镖的离异退伍军人,带着一个白宫万事通的宝贝女儿,为影片的戏剧冲突埋下伏笔。

  然后是背景交待,黑人总统新政,中东撤兵和谈,得罪军火企业与利益集团。

  其实总统干了什么也无所谓,恐怖分子总是有足够理由来搞你。

  还设计了一个预约参观白宫的情节,附送些白宫历史、建筑构造与功能的小科普。

  简单铺垫过后,没有一句多余废话,恐怖分子便直突突杀入白宫,此前貌似铜墙铁壁的安保瞬间变成渣渣。恐怖分子瞬间控场,总统也被打成孤家寡人。

  危难时刻,孤胆英雄出手。他一半为祖国,一半为爱女,大小爱齐肩而挑,主角光环瞬间开启,此前一枪一准的恐怖分子,面对男主,无论手枪点射、冲锋枪横扫或是白刃搏斗,都伤不到他分毫。在剩下的一个小时里,在总统的协助下,男主有步骤分阶段地解决了貌似无敌的恐怖分子们,顺道也引导着恐怖分子把白宫从上到下,从西到东炸了个底儿掉。

  最后,恐怖分子一锅端,坏蛋阴谋被揭穿,白宫分别被炸弹炸、火箭筒炸、燃气炸,还被男主角一路纵火,烧得只剩下个框框。

  非常贴合地反映了电影的原名——White House Down。

  是的,大概就是个这么简单的故事。

  可是故事简单,反而让人敞开脑子看得痛快,导演镜头利落,全片无冷场与拖沓,几段关键情节情绪到位,紧张刺激,场面武器逐步升格,配合IMAX震撼音效,优点在影院里被数倍放大。

  减肥后的查宁·塔图姆再次大卖身材,比起《特种部队2》时,已然算是风姿绰约。大概是为了对得起不便宜的片酬,导演最后还防火喷淋一开,让男主与反派湿身肉搏,完成最后大战,照顾女性观众和基佬的意图不言而喻。

  影帝杰米福克斯一贯好戏,演完黑奴跟住就演总统,真是一朝翻身做主人,这种角色对他而言毫无难度。

  女主角则边缘化到完全可以没有。

  最应该出彩的反派们却个个脸谱化或直接领便当,个性不突出,举止浮夸能力又一般,最后的反转也显得过于刻意,在影片过半时便露出端倪。

  整部电影其实更像是一部《虎胆龙威》、《勇闯夺命岛》式的传统好莱坞动作片,场面做足功夫。细致的白宫爆破自不用说,但见防弹座驾追击、坦克突破、黑鹰坠落,直到空军一号被击毁,几场戏份都非常扣人心弦,在巨幕上更是冲击力十足。不过艾默里奇给出大场面,却不讲小细节,几场特效痕迹明显,稍嫌对付。

  同时,作为一部要求观众少动脑子的电影,影片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硬伤或者BUG,如果纠结其中,实在是跟自己过不去,一带而过就是了。

  最后,小姑娘挥旗而出,正直的军人坚决地拒绝执行动机暧昧的轰炸任务,主题瞬间升华,才让人意识到这是一部主旋律。明知如此,却居然有点小感动,电影院果然是会放大人情绪的地方。

  总之,这是一部好莱坞出品,场面刺激、视听震撼、制作认真还附送政治故事与幽默笑点的标杆动作大片,雄性荷尔蒙十足,卖的是汉子们的力与美,优点和缺点都与所有美式动作片大同小异。如果不是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这应该是一部可以满足各类观众需求的娱乐好片,远在及格线之上,可称优秀。更推荐进影院观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惊天危机》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