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是一部由福田雄一执导,堤真一 / 桥本爱 / 生濑胜久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观后感(一):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
此片是日活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作品,改编自青野春秋的同名漫画作品。演技派堤真一出任主演,导演福田雄一曾经指导过一系列以年轻受众为主的喜剧作品,这一次的题材仍旧沿用喜剧,却很好的掌控了影片的主题。
故事讲述了中年大叔静熊(堤真一饰)在辞职后的生活状态,已过知天命的他生活仍然没有方向,早年离婚,与17岁的女儿玲子(桥本爱饰)和老父亲一同生活,每天在家打电玩,用女儿打工的钱饮酒作乐,成天在发小宫田(生瀬胜久饰)身边蹭吃蹭喝。40多岁,还在一家快餐店打工,甚至被20多岁的年轻人所看轻、训斥,却突然在一天决定要成为漫画家。一方面因为没有画画经验而饱受挫折,另一方面,天性散漫的他也过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日子,处处违反社会常理的他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一心想过自己要的生活。但最终,因为女儿的遭遇知道了自己人生所要承担的责任,全力以赴地踏上了自己漫画的出道之路。整部影片的观看过程非常轻松,在明亮的画面和清单的木吉他配乐中,通过堤真一的出彩演绎,非常生动的展示了静熊这一大叔的中年危机,让人忍俊不禁却又被深深吸引。
人生到底是什么?
“你想象一下,自己剩下的寿命,就那么普通地在30岁左右结婚,生孩子,成家,迎来老年生活,在80岁左右死去,你是这样想的吗?”
几乎所有人都说自己不愿过这样的生活,但人们中的大多数却又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并视之为真理。静熊说:一想到人生只有80年,就没兴致了。人生,应该要有300年!什么事情都不用着急,50岁结束义务教育,80岁成人式,150岁工作,300岁结束人生。这样,就能通过不紧不慢的节奏,怡然自得地享受人生。所以当你接受他的这种观念,你就能接受他在生活中的荒诞:反正我的人生长的很,何必事事抓紧,一本正经。
但这种浪漫的观点却造成了他和现实的冲突,家长、朋友、身边的人无一不用生活的准则与之对抗,影片中,这在另一外大叔身上得到了鲜明的对比,再受到屈辱也要维系工作,因为自己的身后有着家庭,需要高考的女儿和妻子需要维系生活。亲情的羁绊只是一种,现实中,想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简单,太多的牵挂与感情让人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进,大部分人最后选择在常理前屈服,选择在现实面前妥协。好朋友宫田也在不经意间对静熊说:有时候,真是羡慕你啊。但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并不简单,有时除了需要和现实对抗之外,找到不后悔人生这件事情的本身也是一个难度,我们常常被经验和社会灌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石野沢(山田孝之饰)在影片中是一位26岁的青年,在最好的年纪却觉得干什么都没有精神,彷徨在原地不停的打转。作为年轻的一代,时常被社会和教育灌输要去当工程师、科学家,然后一头进去,一干20年,等到发现自己不适合,却已然是人过中年,满身负担。曾经我的实习老师告诉我说:如果有一份工作,让你能在每天早晨醒来还愿意起床,你已经比80%的人要幸福了。人生就只有80年,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你慢慢想,所有人都像拧着发条向前赶。而这,没有人能够改变。
在做自己和现实之间,永远横着一条矛盾,影片给出的解决方案则比较诗意。在漫画创作道路上不断遭遇失败的静熊去了按摩店,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女儿玲子在店里打工,这实在是一个俗到根的桥段,但在故事里,静熊没有像其他父亲那样责骂自己的女儿,他没有这个资格,他选择了逃避。这是我认为全剧中最出彩的地方,因为通过父亲无能以及女儿的早熟冲突,巧妙地让静熊明白了自己人生所要承担的重量,你必须为你自己的行为负责。最后,在路上,静熊问女儿为什么要去做按摩女,17岁的女儿答复说:因为想让爸爸能够继续画漫画。女儿的这番话终于让静熊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并不以个体单独存在,他会影响身边的人,好的一面,他可以让宫田告别自己厌恶的工薪族工作去开面包店,但也可以让自己的女儿因为自己所造成的困境而提前早熟,被迫担起养家的重责。
在现实和本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妥协,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儿女的责任如此、家庭、朋友的责任也是如此。如果你没有担负起这个责任的能力,那就不要轻易去触碰,一旦造成,无论是有意无意,你就要负责到底。影片的结尾,静熊对远方喊:认真画漫画,他决定通过话漫画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没有全力以赴总是轻松的,但却是自私的,现实中,人生80年,时限决定你必须要认真。
就像静熊在影片一开始喊得那样:我的人生,从现在开始!
2014年1月4日 子夜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观后感(二):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
做为一个与静雄同年纪的人,看此片真是别有一番感受,可以说大多数人怕都会有这种感觉,我这一生是不是白活了,正常的生活,上学,工作,结婚,然后呢?退休养老死去。那我活的价值是什么?特别是年轻时怀有着特别的梦想的人更是如此。
大黑静雄辞去工作,决定成为漫画家。按题材来看这算是励志作品了。不过显然没这么肤浅。成功是极其稀少的。此片中直到最后静雄还在努力。并且真正放下一切去努力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牵连”了早熟的女儿,甚至让好友宫田修的儿子担心成为静雄那样的人(影片中倒是用喜剧手法,因为担心其前妻反而回来与辞职的宫田修一起创业),可就是这样,大黑静雄依旧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全力以赴。人生难得几回博,找到梦想不容易,坚持更难,而身为中年人,有着父亲以及女儿的家庭的牵扯而不放弃。这才是真正的梦想,认真前进吧。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观后感(三):那就全力以赴吧!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
在我看来,这不是一句懦弱、失败的借口,是一种乐观的心态,对人生理
想不懈的追求。
女儿是静雄动力的来源,似乎每一次想要认真地努力都是和女儿谈完话后
开始。那句“因为想让爸爸能够继续画漫画”虽然平淡,但却隐隐按住人
的痛处,让人止不住潸然泪下。
女儿对静雄的爱似安无声息的河流静静流淌着,也正因为此,静雄从
吊儿郎当、搞怪又什么都不在乎的状态中清醒,真心地、认真地说出
那句: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从只是随兴趣而动到全力以赴地认真
画漫画,一个人的成长从来都不如电影、小说、电视剧中描述的在一
次痛彻心扉的经历后幡然醒悟,一气呵成地就完成了理想,这部电影
很真实,我想人生中的很多时刻是比一个成功的结局更重要的,电影
结尾处静雄和女儿朝着田野大声呼喊在我看来比俗套的成功结局更富
有韵味,想想那些跌入谷底时失落沮丧的心情,在突然的一个瞬间决定
惧,想想就让人振奋,这比成功更珍贵、更值得纪念。
活出真实的自我,不要提什么责任了,人最大的责任就是活出真实精
彩的自己,梦想比责任更需要努力,只不过因为喜欢,因为出自于自
己内心的主动意愿而不觉得辛苦罢了。静雄辞职画漫画的行为影响了
很多人,他唤起了很多人心底想要活出自己的梦想,人有时缺的只是
一份勇气。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有很多静雄的心理自白,追逐梦想的过程,
从寻找、迷茫,到漫不经心地行动、认真地行动,再到结尾处竭尽全
力地努力,所有的挫折都成为了激励,所有我们以为失意的事件都串
人生中若有一次醒悟,不论多少年岁,都可以马上开始,人生长度是
300年,在很多人看来是无所事事、懒散度日的借口,我却觉得这更是
一个良好的心态。太多人渴望快速成功、大有所为了,在这个经济快
速发展的年代,人的内心普遍焦虑,拼死了命要做出成就让别人认可
自己,实质却缺乏自信。自信的人不会试图证明自己,根本用不着,
事实不需要证明。眼见着周围青年才俊迭起,自己年纪一大把却一无
所成,心中独自懊丧自责,浪费现在延迟通往未来的光阴,这样的人
多得是。静雄并没有如此,头磕破了、女儿去按摩店工作都觉得人生
有希望,还有大好时光任自己去奋斗努力,这样强大的心理能量令人
敬佩,值得学习。
生活从来不只由成功和失败的浪潮两端构成,更多的是平静的起伏,
竭尽全力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想这是静雄看似倒霉又悲催的经历
想要告诉我们的,梦想需要足够的诚意,无论想要实现什么,用心对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观后感(四):最悲惨的时候死去也挺好的,但是,,,,,
人生有80年,最悲惨的时候还远远未到呢,干嘛要急着死?
这是一部从细节打动我的电影,忘了有多久没看过这样一部电影了,简单平凡但是直击我心。一事无成的42岁大叔,一脸没长大的傻样,却比大部分人勇敢。四十不惑的年纪,大部分人都在安身立命寻求稳定,他却偏要去找自己的人生新方向,想来真是好笑,明明没有天赋才能连女儿都要问他一句“你会画画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突然想当漫画家,并且在红白游戏机,蹭饭,伪店长,伪教练中慢慢地干巴爹。其实我都分不清到最后他是不是真的有被女儿触动,下定决心变个样,但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他还真是实在呢!哪有那么多的热血,醉一场,哭一场,遭遇一个什么变故然后整个人突然就大换血,我反正是不信的。我喜欢堤真一的真实,少不了的借口,慢慢消磨的时光。
每天忙忙碌碌的我们,会不会有一天在下班路上,侧过头望向镜子里自己油乎乎的脸,问一句,这就是我要的生活?
80年的人生交给你,你要如何支配?大概前二十多年大多数人拿到手里的剧本都是相似的,然后顺从地长大,融入集体,成为了一个叫做大多数的人。无法逃避的卑微与平庸,最后感叹一句为人的悲哀,所以生濑胜久坐在这个长不大的大叔旁边,望着一个什么地方,不可抑制地说出了一句“有时候,真是羡慕你呀”,听着还真有点儿心酸。
大叔好似到最后都还是那样一副样子,但是身边人却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尽管生瀬胜久的儿子是因为不想自己爸爸变成他那个样,哈哈哈)开始变得不一样,可以说因为他,生瀬胜久,山田孝之以及小编辑都打破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开始寻求更多的可能。其实我也想遇到这样一个人,不正经,不传统,不争气但是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带给你勇气,关于人生还有那么多种可能性,为什么一定要变成大多数人的样子?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电影里面不时点缀木吉他的旋律,回回转转伴随着许多小情绪,一点点遗憾,一点点无奈,一点点惊讶,一点点欢乐,一点点心酸,一点点感动,最后还有一点点的期待,是不是还有续集啊喂!我还等着呢!说好的300年呀,我要开始变身了!!~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观后感(五):世上无难事 只怕用全力
世上无难事,只怕用权力。哎呀,写错了,只怕用全力。
年纪越小的时候集中力量的能力越弱,因为兴趣多,觉得什么都新鲜,大把时间用来反悔。
一不小心循环往复反悔N次,一夜之间就觉得自己老了,其实几岁并不重要,关键是觉得自己的心和意志已经承受不了冒险。这时候集中力量的力量也弱,因为体力不足了,耐心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所以人们就学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投机取巧,以智慧为名行蝇营狗苟之事,或者欺骗自己说事情并没有变坏。其实损失了多少东西,大家心里自然清楚。每当独自置身安静的时间地点,我们就会瞬间给现在的自己做出最公正的评价。
其实这部剧里的人们都在用行动表示,从你正式反悔的那一刻起,你正经的人生就已经开启了。每当你感觉不大对头的时候,就是你开始积蓄力量的好机会。
堤真一和生濑胜久在这部剧里,都是被孩子的表现震撼了。无论是儿子的话,还是女儿的表情,都告诉这二位无所成就的中年大叔,不管你会变成什么熊样,都有人支持你,但支持你的人希望你变成好的样子。换句话说,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暗藏着安全底限,总有人会在你触底时给你一丝反弹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你开启全力模式的源动力。
堤真一演的是穷打工的,生濑胜久演的是正式职员、课长,再加上山田孝之演的懵懂少年,内心空虚这个特质会跨越年龄、性格和职业状态而生长。虽然大家都有迈不过去的坎,却总会留点儿力来支持别人,这就是大家一同雄起的希望。
你的努力总会感动别人,感染别人,不辞而别的滨田岳编辑就很令人意外。笔者一直觉得他在忽悠堤真一,虽然最后他留下纸条辞职离开,并不代表他真的被漫画大叔感动得想去追逐理想,但至少他也送了堤真一若干次助攻,否则后者不可能坚持到在大保健里偶遇自己女儿,还收获了河堤上至关重要的一段父女对话。
所以真的是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全力,你在生活最低谷的时候力量可能很小,但每一丝力量都可能带来很大的振动。然后你只要把振动调成铃声,去放声歌唱就好了。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观后感(六):等着吧,这次我会全力以赴的
毕业两年了,我努力的让自己处在一个安逸的状态。
谈不上很忙的工作,不到3K的工资,周围的人似乎和自己差不多,似乎又比自己要好。
念书那会,总是觉得时间还多得是,再等等也来得及,最后复读了一年,去了个二本学校;
大学那会,有幸成了班长,干了一年,觉得太忙,自己没有真正的享受过大学,于是辞掉了,玩了三年的游戏;
毕业那会,想去北上广,想去做游戏,但为了抗拒未知,我搬出了女朋友作为我留在三线城市的理由;
一直以来,机会总是在我的身边,我总告诉自己还有时间,别那么拼命。
我似乎要混成一个平淡无味的人了。
不甘心。
我这辈子还没有对一个梦想全力以赴过。
现在是14年3月15日凌晨1点50。
假如我从这一刻起尽全力去做我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的梦想。
我可以摸到它吧。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观后感(七):为了廉价的梦想
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愿意欺骗自己,敢于冲破世俗的禁区,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撞南墙也不改本性。也是这一群人,他们总是很肤浅,脚不沾地,他们瞎折腾,他们逃避现实,拿梦想做避风弯,他们永远没有准备好。他们不听人劝, 总是吃不饱饭。 他们没有技能,只有梦想。
他们总以为自己是被上天选中的,被赋予了天赋。一旦遇到负反馈,他们立马龟缩起来,一旦稍有起色,就得意忘形。
你不能只有梦想,却找不到通往梦想的道路,你必须要知道现实中多数人死在了寻找出道法门的路上,多数人掉进坑里是爬不出来的。
谁人没有梦想,欢迎来到梦想大熔炉,只希望你能早点来,不要等到42岁。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观后感(八):人生300年
在《我还没有全力以赴》里,男主角说,想到人生只有80岁的话,总会觉得伤感。那么,假如人生有300岁的话,难道不会觉得人生马上变成玫瑰色的了吗?一直觉得不能放松要做有用有意义的事情,从小跟别人没什么不同一起努力读书高考读大学然后找工作结婚生子,人生去了大半这样的生活,想到人生只有几十年难免偶尔会觉得时光飞逝呢。所以,感觉心累的挤不出汁液的时候,就想像人生有300年吧,这样的人生,能够让我们好好停下来,而不是劳碌地奔走在路上,实际上却是在上课的时候打瞌睡,在寒暑假百无聊赖,在才只有二十出头的时候却已经被按部就班的生活变得疲惫不堪。 还是很羡慕能自由自在生活的人哪。所以,现在多努力一点,在面对人生中的重大选择的时候,才有说“不”的权利吧。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观后感(九):我在做什么
人过中年回过头去思考自己真的要什么?这个大叔有点傻傻的,却又那么可爱。
在生活中原来的角色就像是替补一样,还是那种可能永远都成为不了主力球员的替补。俗称打酱油的人。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还有点懦弱,干什么都缺少那么一点激情。他开始想成为漫画家的那一天开始,也许这是一时冲动可是谁知道它最后会变成什么呢?至少生活开始变得有那么一点不同。
认为既然作为一个漫画家就应该熬夜,于是每晚每晚不停地画,投稿,被拒绝,继续。有人问还没有停止画画么?以为只是三分钟热度,以为真的是一时的脑热,没想到也坚持了那么久。这期间,他的内心也有过矛盾。很喜欢将他的内心世界分离开来看。黑色的背景,不同的自己,对话,甚至打架,最后达成统一。很多时候,我们的脑海也总是有几个小人在吵闹,打架,最后,拉拉手我们还是我们。 在被拒绝多次后内心也会告诉他放弃,很多个他在打闹过后围坐一圈讨论人生。十几岁的他告诉他要去追求更好的梦想,二十几岁的他告诉他就当兴趣吧,三十几岁的他告诉他去找稳定的工作吧,最后,他说他要坚持出道当画家。八岁的他从远处走过向他竖起大拇指,在座的人也都鼓掌。很感动,不管为了什么,都应该为那些坚持下去的人鼓掌,那样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如果这时候问他坚持下去的理由是什么,我想他应该也说不清把。他没有深刻的感受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甚至也可以说他真的画的真的很烂,这样的话,为何还要坚持。只因为当时的一个念头?也许还带有点害怕。如果真的就这样放弃了,他会看不起自己的吧,当时说的信誓旦旦,如今放弃,别人也会说的吧,放弃之后,生活又会变成这样,没有任何的前途可望,会害怕这样下去,所以即使不擅长画画又如何,在当时看来,这是生活的转机。问,难道你不去想未来吗?答,当然咯,怕都怕得要死。他有想过,只是从来没有想过失败,而都是成功以后会怎样。想着失败,就会害怕,就很难全力以赴了吧。
在面对不停地失败后,他开始相信算命,开始用笔名。这样的心里,很多时候最能安慰自己,麻痹自我。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就真的就获得了第一次机会,刊登了杂志。乐不思蜀的他越发有干劲。虽然还没有真的成为作家,但这已经足以让他继续为之疯狂。他的父亲,劝他,适可而止,刊登了杂志应该满足了。做一些事情是要有天赋的。能听得见么?当然不。不过我也不得不说,知子莫如父。
在他小有成就之后,周围的朋友们也都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编辑辞职重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朋友辞职,开始开面包店。原本不美满的家庭最后也因为辞职而变得重获转机,全家团聚。而那位编辑的离开使他的稿子重新被人说画的很烂!甚至第一次出版的东西都超烂。这一次,真的心灰意冷。最黑色幽默的是,在失意后以性发泄了自我,结果,在离开的时候,在那个地方,见到了自己的女儿。四目相对。嫖客,娼,父女。打招呼。你们认识吗?
浑浑噩噩的他除了车祸,这时候又是一个转机。从自我的事业转到了与女儿的关系上。有多久没有听见女儿叫爸爸,在最后闭上眼睛浮现与女儿的画面,是多久之前。出院与女儿的谈话,让他们了解了彼此。以后,会更加珍惜的吧。
最后,我知道,他还是会坚持画画。全力以赴。
喜欢这个名字,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跑步到了最后冲过终点的时候,一直有还没有全力以赴的念头。还能走,还能更快。考试考的不好也是,想起很多浪费的时间,没有做完的题目,大概大概掌握的内容。因为总是抱着差不多就好的念头,所以到最后总是会觉得差很多。可是,又不知道到底什么算全力以赴、无论怎么做都会觉得有一个点不够,只要有一个点不够,就会想象,也许就会因为这样而改变了最后的结局。在这位大叔身上,全力以赴就是一直坚持做下去把。应该说,全力以赴是一个弹簧,每个人的弹性不同。全力以赴后的能弹多远也都不同吧。
仔细反思一下自己。
改作文,从天黑改到天亮。直到再也想不出任何新想法。
过去好像就这么一件事情全力以赴过。有点可怜。
现在与未来,我想我会全力以赴爱一个人。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观后感(十):中年MADAO的青年危机
这是一部人物和结局都让我很喜欢的电影,主人公是个猥琐的2B中年MADAO,42岁肄业在家的啃老啃小,仗着年纪大在快餐店里当伪经理,在棒球场上当伪教练。自己想当漫画家,却一直因为选题被拒而不能出道。就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MADAO,竟然用微弱的小坚持改变了周围人的生活轨迹,在我看来这本身就是奇迹,而且是那么真实。
人都在逃,逃开现实,逃开责任,甚至逃开理想,最终逃避的是时间。打着红白机度过早上中午晚上,然后执拗的通宵翻出发了霉的梦想细细揣摩,默默计划。尝试着开始,却在现实面前碰了壁。家人、同事、上司、经纪人、甚至不认识的路人甲都在“好心”劝诫。“你不行的,你这是在作死,你怎么不撒泡尿好好地照照自己,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甚至连人格中的“超我”都化身为神灵,絮絮叨叨的追着你说“XXX,你准备怎么办?情况不妙吧!混蛋!”但人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生物,即便如此也要抱着好奇心好好地作一番。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是身为2B中年MADAO就觉得作了也未必会死。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濒死感”,这种贱贱的心理使得MADAO在不断作死的历程中,脸皮也越来越厚,莫名高涨的自信心居然感染了的些许迷途羔羊,最后跟着一起作。先不论改变之后结果的好坏,也不论这是否是有勇无谋的行为。就敢于改变本身来说就是需要勇气的,而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特质。活的平平淡淡,抱怨生活不公。却在面对转折的时候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迟迟不敢行动。可事实是连改变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什么改变,谈什么追求?世间种种无非因果,没有这些作为为什么还不闭嘴?
电影中还有这样的台词“现在考虑未来的话,就无法活在当下了。对于未来怕都怕的要死呢”,“已经来了吧!我的将来!我现在不就活在绝妙的将来?”。这可能是本片最好的诠释吧,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恐惧,还有那虚无飘渺的安全感,是逃避的根源。怕得要死,却一定要经历一番。不管结果怎么样,害怕是没用的,无论如何要硬着头皮往下走呢!走到什么是头呢?走到死亡的那一刻。所以主人公说“我得活得久一点”,活300年!!不长不短,既没有漫长的孤独,也不会因壮志未酬而身先死。300年!!刚刚好!!完成梦想,之后从容的死去。这是多么可爱的想法,不贪婪,无做作。自此幸运之神眷顾了主人公,稿子得了新人奖,出道有望。就在这种典型咸鱼大翻身式的结尾将要缓缓到来时,编剧给了我惊喜。
电影的结尾没有出现普通日本热血电影中主人公必胜的结局。而是曲曲折折,小高潮不断,却让人略感压抑。生活就是这样不是么?一潭死水,意外之间有颗石子掉进去激起了小波澜,然后恢复平静,如此反复。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给自己的希望,不断给自己自信,不断给自己打鸡血,用惊人的厚脸皮和莫名其妙的自信心勉勉强强的苟活在这个世界。然而,要完成这人生苦旅,其实无须300年。只要全力以赴在当下,绝妙的未来就无需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