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18-05-12 20: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经典影评10篇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是一部由安迪·汉密尔顿 / 盖·简金执导,大卫·田纳特 / 裴淳华 / 比利·康诺利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影评(一):既然一家人,何必要争吵

  从一开头就感觉到满满的不和谐,互相争吵、指责,一遇到不统一事情开始不可调解,这就好像我的生活一样。在家时候经常和妈妈矛盾谈恋爱一言不合就和男朋友闹矛盾,大家都有压力,越来越多的就是责备、不愉快、争吵。电影里把这些闹哄哄的生活演出来的时候,自己才觉得这样是多令人烦躁

  电影里的老人很有哲理,但是都不说破,就若无其事的看着自己的孩子们怎么样过着他们的生活,他不去过多的干预,我想这也是他的哲理。但是很明显他不希望他的孙子孙女们还这样,大孙子太大了,大脑就好像已经被固化了,一个乐器在他手里,第一个反应却是不断的拉考试要用的曲子;而另外三个小朋友还在探索世界阶段,他们的思想就好像还没有被大人的世界污染一样,没那么多功利想法纯真简单善良。也就只有他们想的是爷爷究竟真正想要的生活或者死亡是什么样的,他们会尊重他,而那几个成年人却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在我的生活中也是,有多少次我也觉得家长应该怎样怎样,男朋友应该怎样怎样,也有很多次都只是在乎我的想法。对于自己爱的人,真的需要那么苛刻吗?去包容真正的他们好了。有话好好说,没有必要争吵,学会倾听别人的心声,而不是要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什么。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就真的再也不想争吵了。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影评(二):报告:我们把爷爷的尸体烧了~

  第37部: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What We Did On Our Holiday

  可能是罗莎曼德·派克的缘故,总感觉又看了一遍「消失的爱人」,派克阿姨依然很能「装」,只不过这次改「骗」老公公了。

  尽管派克阿姨演技超赞,但还是躲不过被三!个!熊!孩!子!抢去风头的「厄运」,三个小宝贝简直萌到家了,尤其是最小的那颗,给石头名字,带着石头去探亲,「怪癖」像我!

  这仨娃子和爷爷在海滩玩耍,发现格软的趴停止呼吸了,第一时间确实也束手无策,想求助戴迪妈咪,但是发现他们在吵架,在无休无止的争论些不可能有结果的事情,于是娃子们桑心了,他们孤立无援决定用爷爷生前喜欢方式自作主张地办了场「维京人的葬礼」。

  他们在海滩搭起了木筏,把爷爷安放在上面,发自内心地说句祝福的话,然后就把爷爷的尸体给烧了,并深情注视着火光漂向大海渐行渐远......(画外音:蛮浪漫的其实)

  孩子们的方式很简单也很真诚,他们认为这就是爷爷喜欢的方式。而此时此刻的大人们呢,他们在准备爷爷的生日趴,召来亲朋好友无数,排场不小,中规中矩,他们想在老人弥留之际办一场像模像样的趴体,当然在准备的过程中他们从未停止过争吵。孩子和大人,他们的方式孰是孰非?

  我们假期都做了什么?

  孩子们做了「想」做的事。

  大人们做了「该」做的事。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影评(三):亲人

  电影有很大部分教育意义花在爷爷和孙女的对话上,而非通过剧情表现,这一点我不太喜欢。

  我想重点谈一谈影片中的死亡。

  对于很多人来说,清楚自己要一个什么样的葬礼是很难的,因为每个人都不乐意为那个可怕悲哀日子做准备,难以接受;但被举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葬礼是否也会觉得烦躁?我们总是忽略了最亲近自己的人,忽略了聆听,忽略了他们也有自己的意愿感受这一点。

  每个生命活到最后,也许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爱,有爱生命有意义。死亡对于即将去世的人来说,也许只是意味享受生命的停止;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也可以是死者换了一种生活方式活着,就像小孙子说的“爷爷在上空某个地方看着我们”,健在的人对死者的爱,或死者对健在人的爱依然存在着。

  生活也许并不如意,我们也常常为了小事争吵,但想想在关键时刻、在焦灼时刻,是谁陪我们一起度过,或许恰恰就是那些我们常常埋怨的人。这可能是爱的另一重作用——即使历经了愤怒失望无奈,依然使人们紧紧地依靠在一起。

  望珍惜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影评(四):剧情流水账--严重剧透--不是影评--个人备忘

  道格与阿比是一对夫妻,他们领着三个孩子到苏格兰高地为道格的父亲戈蒂庆祝75岁生日。然而道格与阿比有一个秘密需要保守,不能让家里的其他人知道,而三个不懂事的孩子成为了他们保守秘密的最大障碍

  三个孩子中,大女儿需要经常把她认为重要的事情记在笔记本上,见到的,听到的,不能理解的,大人让她说的慌。小女儿走到哪里都要带上她的两块大石头,她需要与他们交流,如果事情不顺心意就会一直憋气到把自己憋晕。儿子就算是一个普通调皮男孩

  道格的父亲与他的哥哥同住。哥哥是个成功金融家,嫂子一切事情追求完美的外在表现,压抑内心情绪,偶有暴发。他们的儿子是一个听话的宅男,在父母要求下一直学习小提琴

  道格的父亲深知自己的病情,将不久于人世的他厌倦了家人们的争吵,他不喜欢家人为他安排的生日会,也讨厌即将到来的葬礼。他告诉孙子孙女们他想要一个维京人的葬礼,将尸体放在一艘船上,将船点燃飘入大海。

  哥哥嫂子紧张的安排着父亲的生日,道格孩子们的问题让哥哥近乎崩溃。生日当天父亲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带着三个孙子孙女到海边游玩。

  他们任性的违反一切规矩,让大女儿开车,走到游人止步的海滩,违反规定沙滩燃起篝火,孩子们都玩的很开心,老人也就在这样的快乐离开了人世。

  留下弟弟妹妹在海边看守,大女儿跑回家中通知大人。她见到的情境不出爷爷所料,大人都在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争吵。她对大人们失去了信任,拿了爷爷的一些心爱之物,独自跑回海滩。几个孩子决定遵守爷爷的意愿,造一艘小船将爷爷的尸体放上去,点燃飘入大海。

  完成了爷爷葬礼的孩子们回到家中,将事情经过告诉大人,大人们完全无法相信

  前来庆祝生日的宾客纷纷来到,哥哥在席间宣布了父亲死亡的消息,极力想控制局面。终究孩子们的行为还是被宾客们知晓,面对这样的情况所有人的表情只有震惊。

  这样的事情迅速惊动了警方记者心理导师。家中一片混乱

  面对这些大人们终于开始反思。每个人都有缺点,大家总为了自己爱着的人无法改变的缺点而争吵。可随着时间推移,生命的消逝,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终大团圆,他们共同在海滩为父亲举办了一个告别仪式,哥哥的儿子演奏爷爷喜欢曲子,道格与妻子关系也开始缓和,大女儿不再需要日记本解决问题。

  这部片子也应该算是奇幻片,毕竟这样的事情太过离奇。算是以这样一种形式探讨人与人的相处,探讨如何面对死亡。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影评(五):这是一部超五星的电影

  对于看惯了好莱坞的影片的人来说,英国电影会带来意想不到惊喜,这部影片就是带着这样的惊喜走进我们的视野的。

  影片开始时的问题夫妇喋喋不休和三个喋喋不休的孩子,也许让人没有看下去的兴致,但是如果耐着性子看过这个开头,就会发现那绝对不一样的部分,而这个部分也是这部影片的灵魂所在

  家庭,孩子,付出爱与被爱,生与死,这些玄乎的话题,在一个睿智的且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和三个懵懂的孩子之间得以完美诠释

  应该说这部电影的编剧导演是很大胆的,大胆到挑战世俗底线,关于谎言的部分本来已经够离经叛道,但是更是让三个孩子完成了爷爷的愿望,为死在心爱的沙滩上的爷爷举行了一个维京式的葬礼。尽管这段戏也是这部电影里最不能让人信服的部分。编剧和导演正式通过这段戏将生命中最难说清楚的东西传达给观众。相信好莱坞也没有谁敢于拍摄这样的电影。而观者看到是却是温情,是孩子们对于慈祥的爷爷的爱,在那一刻,观者何尝不像孩子们一样希望那只是爷爷的另一个恶作剧,当女孩点起火的瞬间都期待爷爷会跳将起来,但是爷爷确实是死了,在燃烧着的木筏上飘进大海的深处。

  这不是一部说教的电影,这是一部喜剧电影,而笑过之后,观者会发现一些东西沉淀进了心里。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影评(六):一个别致又意味深长的假期

  这部片子是在海边的度假屋断续看完的,光听名字就很符合度假心情了对不对,打开后2分钟俘虏我的心:讲一对闹离婚的夫妇要带3个熊孩子自驾去参加75岁爷爷的生日,把3个熊孩子哄上车就各种狼狈,最小的那个非要带着两个很重的还有名字的石头上路,带一个熊孩子在路上的我忍不住笑了;谁知看着看着,这部喜剧片,竟然还看出了朴素感动人生哲理,笑着笑着就被上了关于生命的一课,你说我是不是很会挑片子。

  下面就来说说生命的意义这部分吧。熊孩子们去参加的,其实是爷爷的最后一次生日派对,还有200多个爷爷一生交往的朋友,也会出现在派对上,因为爷爷患了癌症。这位爷爷很有趣,他形容患病不久将死去的感受,就像儿子小时候和他玩挠痒痒,“挠的时候他总是说no no no,但停下来不再挠的时候,儿子却缠着他说,more more more.” 生命最后的感受,就是有很多未完成,不管曾经活得多腻,其实是不舍离开的。

  三个从伦敦来的小家伙大姐已经8、9来岁,其实一点也不熊,父母吵架、闹离婚,虽然他们自以为是瞒着3个孩子偷偷进行的、吵架还要隔着车子玻璃,可是大姐敏感心事重重,她把这些不能与大人沟通的部分,全都记在了自己的本子上。

  老二是个男孩,特点就是爱幻想、搞笑,比如爸妈千叮咛万嘱咐,“你不能和爷爷说爸爸妈妈已经住在不同房子里”,他就会一本正经的说,“by the way,爸妈不让我告诉你,他们住在不同的房子里。”剧透的家伙,总是很可爱的,你懂的。

  老三呢,女孩,就是那个非要拿两个大石头上路的孩子,她才4、5岁,有自己一套神奇逻辑,你问东,她答西,你想知道整个事情,她回答的全是无关痛痒细节,超级可爱。

  在生日晚宴的当天,爷爷开车带上3个孙子孙女去了海边。已经75岁的爷爷,早已洞晓一切,知道两个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们各有各的烦心事和缺点,他肯定希望在生命倒数计时的日子,可以帮上点什么。可是他不用寻常的说教方式急于倒出自己的人生经验,而是尊重保护孩子们的天马行空,告诉他们:有些沉重,不属于这个年纪;有些大人们之间的芥蒂,不需要为此而失望、更不用去改变他们,每个人都有荒谬不可理喻一面,那又如何呢?It doesn’t matter.

  爷爷还和孙儿分享了自己向往中的葬礼,不是西服领带传统的下葬悼念方式,爷爷一生爱自由、有英雄主义情怀,他希望自己能像维京人一样,消失于茫茫大海中。

  聊着聊着,爷爷竟然真的合上眼睛、去了天堂。3个小家伙儿要如何处理爷爷突然的离开?大姐跑回爷爷的古堡,却发现大人们在争吵。“大人们是不值得被信赖的,只会按自己的方式,他们是不会尊重爷爷的维京人葬礼遗愿的。”于是乎,孩子跑回海边,竟然和弟弟妹妹一起,真的用维京人的方式送别了爷爷,是的,他们组装了一个竹筏船,点上火,小船越飘、越远……这个截图,超级爱,茫茫大海,一缕青烟,孩子们在岸边遥望、祝福,我们懂爷爷……

  可是3个小家伙回到古堡,派对的客人也陆续到了,得知爷爷挂了、还被3个孩子一把火烧海上了,一本正经的大人们全呆了,警察媒体也来了,质询中老二老三各种很傻很天真风格的回答,要把警察阿姨搞疯了,眼看着一桩成全爷爷的纯真之举,变成了“离异家庭养出怪小孩”的社会新闻,英国人还真是会想象啊。

  大人们乱作一团相互指责,每个人的缺点又暴露无遗,大姐搬出了爷爷生前的话,“每个人都有荒谬的一面,那又如何,爷爷希望我们接受每个人的好、每个人的不好,我们是一家人啊!”一语点醒梦中人。

  闹剧过后,爸爸妈妈向孩子道歉,承认婚姻出了问题,两个人都会调整,但再也不会避重就轻,而是诚实的、尊重的告诉孩子。最后一幕,一大家子在告别爷爷的海边,就着浓郁的苏格兰小曲,翩翩起舞——“这才是爷爷最希望看到的大家对他离去态度。”

  虽然熊孩子玩的有点大,烧遗体差点成犯罪,剧情安排的夸张了些。但是,爷爷关于生死的态度、面对家人缺点的态度、如何与孩子平等沟通等,还是有很多启发的。今天刚好收到了趁早的“遗愿清单”,这四个字真是听着又伤感又美丽,谁都不希望到临死前想要more more more而不能,人生到了那个阶段,也真是很多事由不得自己、甚至没有生命的尊严,不要以为生命很长,想要什么,写下来,去做,仅此而已。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影评(七):标题这样,注定小众

  这不是一部喜剧片,却不妨碍你哈哈大笑,或至少,会心一笑。

  从海报色调就能看出,饱和度不是很高,如此贯穿了整部电影,把大苏格兰拍得壮美又带着点点苍凉。

  戏中最为讨喜的,莫过于三个小宝贝。老大像小大人,知人情懂世故;老二顽皮直率,读书不少引经据典;老三古灵精怪,憋气藏钥匙和石头做朋友。这么概括,生动不及他们在我脑海中的万分之一。他们可爱而具创造力,保持着简单纯粹的哲学智慧,在生命表现力上甩开成人一大截。总之,这几个孩子牵引着电影的起承转合。

  电影收场略显仓促,好像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寻到了昔日的感情,仿佛是happy ending的表征。可在我看来,是偷懒了。理解原谅包容来得太容易,有些刻意。是,none of them matters at the end,是,life is only what we got。但是,不从头至尾活一遍,哪会透透彻彻活明白?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什么都做了,什么都没做。

  这样的标题,注定小众。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影评(八):有感

  当你开始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会被那种陈旧的画面风和三个孩子童言无忌的话语以及两个大人喋喋不休的指责和争吵所厌烦,但是直到影片的中部的时候,全影片高潮开始,爷爷在海边说的话,孩子们提的问题,爷爷的回答,孩子们面对爷爷去世的种种表现,以及和大人们的表现,媒体的表现,或许映射到了现在社会上的一个问题,但是究竟是什么问题却又说不出来。孩子们的世界真的是天真的,没有杂念。

  看评论说这部片子让人笑的不行,但是真的很好笑么?看完全部影片,在某些角度上看结局确实很是完美,各种矛盾都解开了,但是心里难免有一些压抑,压抑的是什么?或许是让我想起了已经去世的爷爷,我的爷爷也曾跟我讲一些道理,跟我聊心里话,爷爷也曾经像是一个老顽童一样陪我走过我的童年,那时候觉得爷爷就是我童年的一个玩伴。后来爷爷去世,随着我的童年也成为了脑海中的不可遗忘的一部分。

  这个假期我们到底做了什么?我想是三个孩子知道了什么是生死,知道了什么是维京人,知道了离别。也或许他们什么都没有知道,毕竟年龄也是很小,但是究竟知道了什么我们谁也不能完全了解。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喜剧片,喜剧当中透露了一丝丝的哀愁,难免的戳到泪点。

  在看影片结尾的时候我会在想,如果我在老了的时候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会怎么样呢?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去完成,很多地方没有去过。我也想去苏格兰,我也想去那片海滩。。。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影评(九):非喜剧

  这部喜剧骗了我不少眼泪,然而我并不觉得是个喜剧。给我的感觉的就是跟阳光小美女有点类型,一家子都出了问题,爷爷也都死了,孩子都是治愈系的。对于三个熊孩子觉得家人们不靠谱,才决定亲自动手把爷爷烧了。在执行这个过程中,三个熊孩子的悲伤情分是较少的,在得知爷爷死了之后,大人们情绪波动有点大,大哥,自己妻子,自己三个熊孩子的出轨爸爸。当然大堂哥给我的感觉的就是完全没有伤心过。

  爷爷想要维京人的葬礼,姐姐在里面算是个核心的人物,跟其余俩个熊孩子来说,小三是个妹妹,擅长憋死威胁藏钥匙。老二六岁一直生活在神话故事英雄人物中,直口直言,可以理解为童言无忌。

  说真的,这根本就不搞笑。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影评(十):像个维京人那样

  片子一如苏格兰高地的风景,高远空旷,似褪过色一般的风景,吹着呼啸的风,但并不荒凉。如果只是看开头,觉得也许这就是一部唠唠叨叨的城市孩子回去乡下祖父母家过假期的喜剧老调长谈,而越往后看,越觉得好像又多了些什么。没有人真正在乎老人和小孩的真正所需,大人们无休止的争吵,也难怪Jess习惯性的憋气到眼前黑暗晕厥。Granddad竟然真的死去那一段着实让人吃了一惊。大女儿跑回去试图告诉大人们的桥段让人真的捏了把汗,然而依然年幼的她却做出自己的决定,只是拿着granddad最爱的苏格兰上衣回去海滩。接下来的情景让人五味杂陈,孩子们固执地按着granddad随口一说的维京人祭奠死去亲人的做法认真地去做,把granddad放在他们费力做起来的木筏上,浇上汽油,远航。看到这里眼泪在打转,当自以为是的成年人们自以为是按照自己想当然的方式“好好”对待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并且心满意足的时候,他们其实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愚蠢。Anyway,granddad的离去让整个家族warm了起来,这多少能带给人些许安慰。

  一直记得当granddad带着孩子们到海边时,随着他们的视线在荧幕上出现的那海天相接的景色,那是在繁华摩登的都市里无法看到的壮阔。人们,已经进化成城市动物,已经渐渐忘记了自己原本来自自然,原本也应回到自然,与自然同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