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投靠女与出走男》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4-26 20:0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投靠女与出走男》经典观后感10篇

  《投靠女与出走男》是一部由原田真人执导,大泉洋 / 户田惠梨香 / 满岛光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投靠女与出走男》观后感(一):投靠女与出走男

  标题很是与内容不符,本片算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古装剧情作品,可是标题却给人一种非严肃感觉

  作品再一次印证了毛主席的:只是完全解放妇女才能够真正解放全人类。的这句话。只可惜到现今日本似乎依旧没有做到,所以日本应该算是一个在发达国家中最不发达国家

  影片在德川幕府时代, 东庆寺得到幕府的支持,可以向饱受苦难婚姻折磨女性施以援手,帮助他们成功和夫家断绝关系。 影片则以明写三个女子,暗写两个女子的表现手法刻画出当时女性的屈辱人生。这里有 被混蛋丈夫残酷剥削的铁匠阿茹,有被卖到妓院借姐姐姐夫之力逃跑的阿千,还有被强暴的武士之女。当然也有着因爱而分手的阿吟。这种种不同但又悲惨的人生正是当时日本的写照。其实故事背景就是德川幕府走向灭亡之时,在那种时代似乎没有人能够活得“幸福”,上至将军下至平民概不例外,这也算是日本最危险时候吧。

  《投靠女与出走男》观后感(二):想不出标题

  真是动人呀!看片名还以为是挺无聊爱情喜剧片,实际却是2016年第一部满分电影!

  为素不相识的人奋力拼命,只因为她跟自己同病相怜。而因为这同病相怜的人,自己才多了往前跨一步的勇气。人与人之间的那一点点“体温”是如此重要,只一点点,人世间好像不那么寒冷了,不是吗?“你是我的至宝”,便是对这温度回应

  阿茹说,这世上苦命的女人还真是多啊。

  这部电影的观照点恐怕还不足以说是女权意识,但它关心女性的命运;它并没有站出来批判男权,却有女性的自我觉醒。每一个刚进入客栈的女人都瑟瑟发抖,因为她们还带着男人留下的烙印。这烙印无法抹去,也不需要抹去。

  再次面对丈夫,阿茹不言不语性别好像翻转,好似“男人”面对“女人”,其实只是阿茹自己也未必觉察的自信。找到自我价值的人,不卑不亢。不再发抖,也无需批判,她知道,没有这糟糕的丈夫,也不会有上山精进的自己。她不再怨恨,也不同情伤疤已经愈合。

  信次郎就是个典型的好男人,他温和幽默正直,也愿意为爱人付出。可是他并不自信。在我心里,女权就是自信。而自信的对照组并非男人。不需要跟男人一样”自信“”刚强“,因为这品质男人也未必有。

  全片看下来并非没有缺点,比如节奏有点问题。不过我还挺喜欢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缺点。

  最后讲点平时不愿说的题外话。

  其实类似环境中国也有,比如广东常见的姑婆屋自梳女。

  我总觉得(或许是偏见我国的许多”觉醒“了的女性们,总是在西方的语境下讨论和批判,也不乏西方女性的那种战斗姿态(非贬义),却鲜少有认真的在历史中寻找”女性“。简单的说,就是都不具体描述中国古代女性处境时,无非是裹小脚啦,大门不出啦以及繁殖工具啦......这些全部都对,可是具体是什么呢?

  文学改变人,是因为它具体。而目前我看到的文学(广义文学,包括影视),即便是女性写的,也顶多是假借人物之口喊两句口号骂几句男人而已,是故意端着的“自信”,而不是真正的“自我意识”。换句话说,不是有血有肉的女性,也不是真实的现实。

  《投靠女与出走男》观后感(三):信次郎

  当假逃婚的妹妹两年期满,姐夫来接,同时发现两年来一直翻山越岭到此卖鱼的女子是姐姐,信次郎执笔握卷出现在远处,突然发现他这个角色安排的十分。。。精巧。

  从角色本身的职业理想)来说,他观察记录着这个寺里外的人种种世态,以局外人,观察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那里,提醒观影者,你在看的,是一段世俗凡事,每天,每处都可能发生。而同时观影者和信次郎高度统一,站在岸边隔岸而望,那是别人的故事,自己的,另一番天地

  从情节驱动上来说,这部电影的主角无疑是阿茹,主要情节是她的逃婚成长过程。同时辅以和她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女子男蛮的故事,点缀在她这两年的时间里。单就靠她的驱动,很难不会有牵强杂乱的感觉,毕竟在一开始,她虽坚韧却也懦弱胆怯。此时信次郎便担起了暗线一职,马琴的事情是他最先谈起,惹得阿茹开口说话;假装逃婚的事件也是他听来并问起;女武士也是他最先看到的。

  阿茹是明线,他便是暗线,以变相的“记录者”身份将一个个故事串好,不至于因为女主本身的薄弱而使整个故事缺少逻辑线,观影者能够以他的视角转换场景,不至于总以上帝视角观影而感觉琐碎繁杂

  说起来,信次郎的这两重作用,我更感叹于第一重。半夜醒来无法入睡的时候,回味一番,联想到了银古,那个虫师。都是近古的背景,银古游走在山野村落里,听人讲诉离奇的故事,或悲或喜,他都只是旁观者,轻轻将故事里的“虫”提取,也就到了离开时刻永远不会成为那个故事的一份子。而他自己,自然也有不为外人知晓的过往,埋在那道光河里。

  其实信次郎和银古差别挺大的,信次郎还是此片的喜剧组成员,但深夜胡想就是这样附会,怎样?

  《投靠女与出走男》观后感(四):我是短评写不下……

  女子若婚后遭遇丈夫家暴或不满,可私逃当地寺庙,为期两年即可提出合法离婚,便可再寻真爱,原来在世界还有过女权如此平等时期,仅存日本,1840年左右至1870年左右,救济了两千多女性(重点来了……)中国乃至欧美等多地,遭遇家暴的女子数不胜数,上天的隐忍(?)给予些许男子强于女子的身体,所以婚后的家暴,法律似乎没有明确的条规来袒护女子,无数次的伤痕,被认为的他家事外人勿插手,这种可怕思想在世界上大部分根深蒂固,女子无数次的逃走无果,拖着伤痕累累的躯壳与丈夫战斗着,妥协着,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女子的自杀,丈夫的他杀,或是两人的同归于尽,女权的呼吁,有人说女人一直依靠男子过活却强说呼吁女权可笑,先做好自己再说吧。可笑,你妈生你的时候都不一定做好准备了,那你也没有存在必要了吧。婚姻明明是两个人美好爱情的象征,怎么……(好了!毛也不说了!目的是安利这部片!!不看损失呀!场景美妙技术啥都不说了!看吧!)

  《投靠女与出走男》观后感(五):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古今中外女性受压迫的事层出不穷,而影片中东庆寺的出现,给了婚姻中受苦难得妇女一个庇护的场所,影片画风平淡至真,叙事温婉。。每一个逃到这里的女性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备受丈夫压迫的阿茹,怕自己死去丈夫会伤心的阿吟,为父为夫报仇的阿恕,为脱离苦海的阿千(大概就是这些名字吧,看一遍也是几部清)……每一段婚姻中最受伤害的女性,在这里修行得以脱离苦难,每一个有勇气摆脱困境的女性对生活的希望都值得被尊敬。影片中每一故事都感人至深,刀刀见血,阿茹的丈夫重藏在交出合离书的时候才幡然忽悟,明白阿吟良苦用心的堀切屋只能诵经相送不得相见,早知如此,为何不能早早的珍惜前人?过去的不在回来,所以各自祝福各奔前程吧!

  《投靠女与出走男》观后感(六):纪念阿吟这个傻丫头

  这个故事有关女子,东庆寺是她们最后的救赎

  感谢导演拍成喜剧,没有毁掉这最后的希望。

  阿茹和信次郎的故事很美好,但不知为何,我记的最深的,却是阿吟这个傻丫头。

  曾经她于觥筹交错妩媚多情,长袖善舞;如今病痛缠身、倦梳妆容,但仍旧风姿潇洒,于大殿上为阿雪呐喊,古道热肠感同身受

  重新回看一遍,终于发现她在与夫君告别之日,曾留恋地看过屋子的每一处摆设,那柄梳子大概也是故意遗落给夫君的念想。在宴会上她的手轻轻触上夫君的衣角,那一刻她的眼睛一刻不离地望着他,深深凝视、如落雪之渊。此去经年,纵有千言万语,终究不复相见。

  那男子在知晓真相之时,流下了滚烫的热泪。一位江洋大盗的头领,此时竟脆弱如孩提,受尽下属鄙视。长夜横流、南柯一梦;不舍别离、晨钟唤醒。美梦如泡影,终成虚妄。

  阿吟病重,弥留之际十分平和。我愿意相信那位站在门外诵经祈福的男子就是她的夫君,没有死去。只是遁去姓名,从此为僧。这是最后的送别。从此,所有的爱恋柔肠都将重锁楼阁,任它灰尘满布、再不开启。

  整部影片的配乐都婉转优美,最后的尾曲更是勾人愁肠实在太美。

  《投靠女与出走男》观后感(七):《投靠女与出走男》超140字影评

  好有趣好有趣好有趣!有些恍惚不敢确定的这种感觉,在追兵醒来与老太吵架的场景中爆发了~hhhhh~这个欢乐气氛是怎么搞出来的,比《殿下利息》好太多了,没有说教没有生硬的那种时代的古旧味霉味儿,幽默也没有尽情挥洒,而是浅浅埋在下面。真是一部,恩,好剧! 8+,讲述平面,没有波澜没有层次的犯困感 女主美,景色美,爱玩儿会玩儿且能玩儿的制作者和一众演员,真是越来越打动我!这部片不仅幽默、调皮,让我想到北野武,而且在立足世外桃源讲故事、展示物性人性时代性,让我想到严肃的《空山灵雨》。希望后面不要掉,可以加一星的グッ!(๑•̀ㅂ•́)و✧ 卧槽,9+呀9+

  《投靠女与出走男》观后感(八):逃婚命运的治愈,在东庆寺

  伏笔很多。阿吟头上的簪子,马琴大师的八犬传,断手喝酒的细作,江户避难的小哥,卖竹荚鱼隐姓埋名的大婶,以好言劝说阿如观察人世的见习剧作家等等,剪辑片段交错复杂,叙事也呈现交错呼应之态,所以往往给人惊喜之感。

  江户时代,世上男子可薄情寡义随意休妻,女子却只能忍气吞声,无法改变自己自己的命运。东庆寺的逃婚制度,就给了女子一次重新选择命运的机会

  所谓逃婚制度,即女子在东庆寺陈述合理的逃婚理由后被允许得到庇护,由东庆寺代理受迫害女子与男主调停离婚,若不签下合离书的话东庆寺将收留女子。女子入山两年,每日打坐、诵经、武艺、打杂,忌口五辣膻腥。两年期满后男子必须签下合离书,还给女子自由

  小妾阿吟和炼铁屋夫人阿茹相遇于逃往东庆寺的山上,又与避难的信次郎相遇。两人误以为其是追兵,阿吟崴着脚依然往前一拐一拐地走着,阿茹接过木屐扔过了柏屋的山门,逃婚成功。两人是相依为命、命运与共的关系,阿吟会在申请上等待遇要求把剩下的十两银子花在阿茹的待遇上,阿茹会为阿吟整日在其侧侍奉,种植药草园提供药材,详细记录阿吟的病情

  好妹妹,谢谢你一直以来的照顾方言)。呼应之前阿吟玩笑似的询问阿茹这句话方言的说法。阿茹背着阿吟的一脸沉重,和阿吟最后一面的泪如决堤,在这句台词中达到了高潮

  阿吟来到东庆寺另有隐情。早已得知自己得了肺痨,不堪爱人看见自己一日日憔悴凋零下去,所以独自到东庆寺来了却一生。然而心心念念的,是要在临死前读完《八犬传》。这也暗合了影片一开头包头的信次郎对女子义大夫的支持,“世上享乐之事莫非都成了大错特错”,这句也是对影片背景中鸟居要藏如白色恐怖般清洗大众娱乐活动反抗。鸟居要藏铲除地方势力野心,与阿吟的丈夫相对,最终双方展开了一场厮杀

  这眉、眼、鼻、嘴、下颏,无一不透着一股男儿血性与老成持重的味道

  这句话犹如能印证出真心的信物,千言万语都可算作废言。

  弥留之际,伴在阿吟旁侧的不只有《八犬传》的结局,还有挚爱的丈夫为其超度的诵经声。在尘世中穷奢极欲纸醉金迷的男子,最后成为一个沉默的游行僧人

  长夜横流,南柯一梦,不舍别离,晨钟唤醒。浮沉乱世,独自凋零,韶华日影。

  与你的相遇,真如生死大梦一般。

  阿吟与阿茹入山之后,几个女子的故事也被展现出来,根据之前的草灰蛇线,给故事画了一个圈。

  阿千。一个11岁被掳去卖身的女孩,本可赎身只因为受到大名的阻挠,其姊阿蜜和姊夫想出了妹妹假冒姊姊到东庆寺逃婚的计策。真正的阿蜜在两年之内无法在世间抛头露面,丈夫也要顶替着妻子逃婚的恶名。世道为艰,人心易变。然而三人还是相信着彼此,强烈恳求源定卫大人收留阿千。两年期限已到的那天,在两人对阿蜜起疑的那刻,远处传来了竹荚鱼的叫卖声。

  影片前对卖竹荚鱼的女人不多的细节在这里终于完整,像终于掀开了一个不起眼普通人生活的幕帘。原来阿蜜忍辱负重走到了今天,平凡的每一日在她看来都是一种隐忍与煎熬。原来她并不是只有卖竹荚鱼这一苍白路人形象,她是那个在清晨的大雪中抱住妹妹和丈夫恸哭的姐姐和妻子,不凡地坚守了两年的女人。对抗着妹妹命运的不公,怀着拯救她命运的希望。

  “等回到腰越已是傍晚,早早就寝,黎明即起,无论晴天阴天,一天不落。”

  阿雪。并不是受到丈夫的虐待才逃到东庆寺,而正因为饱含着对酗酒丈夫的爱被逼入山。又怀着对养父母的愧疚,将育子视为义务,然思而不得,便产生了怀孕的错觉,得了“假怀孕”的病。

  “别再把自己逼得痛苦不堪了。没必要用假想的痛苦惩罚自己,阿雪夫人。”信次郎这样劝说道。

  在绝望的大喊之中,肚子消下去了。阿雪从自我折磨的妄想中挣脱出来。东庆寺的住持也非常人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阿雪可以提前下山与丈夫签合离书,如有再犯阿雪便可自动离开。

  影片有一个入山的年轻女子集体游戏欢乐的场景,看第二遍的时候才明白这个镜头的意义。那些受丈夫、兄弟迫害、虐待的女子,齐聚一堂,欢笑着、跳跃着,释放着年轻女子的唯美气息,又无拘无束如天上飘飞的雪花。那一刻他们是忘却自我的,仿佛这就是在东庆寺的枯燥修行之外生活给予他们的善意。

  还有一些不相关的隐晦。例如在那场纷纷大雪中三人拥泣的场景,与襁褓中的阿雪同样在大雪中被送至养父母的门前暗合。“万一事情败露的话,我们就去那打手那,泼上平日里卖的油,点上火,与他们同归于尽。”阿蜜在雪地表决心的话,与信次郎用“油”泼在上门讨要阿千的无赖之徒身上的情节暗合。(也可能是一种过度解读)

  最后是阿茹。喜爱锻铁不惜留下烧伤痕迹的阿茹,背着阿吟踏实稳重的阿茹,细心学习武艺的阿茹,一时激动便会使用方言的阿茹,在信次郎说“一起去长崎吧”回“因为我是你的患者吗”的阿茹,砍向恶霸的阿茹,要求信次郎做剧作家与其神隐山林的阿茹,见到马琴老师一个劲地喊着先生的阿茹。

  阿茹是纯真美好、独立自强的女子的象征。所以阿吟才会说出“你是我的至宝”这句话,阿茹就是江户乱世中代表女性的至宝。

  《投靠女与出走男》观后感(九):隐显和私人趣味 ——评《投靠女与出走男》

  超过120分钟的电影,难免让人对观众的忍耐力担忧。在惯常的电影时间里,完全足够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诚如《黄金时代》夹带太多机巧野心的作品可谓矫情,而像《太平轮》一样分成上下两部的商业操作,纯粹是挑战观众的记忆力。两个绝好的题材,和本该动人心魄的故事,像洒了狗血,如鲠在喉,看得不爽利。习惯了好莱坞大片质感的我们,难得平心静气地沉浸着看一部细水长流的影片。但也不能低估我们的审美能力,如果画面足够精致,故事的引入也恰到好处,两个小时很容易过去,即使再要半小时,有什么关系?哪怕肾上腺素不分泌,哪怕憋尿憋得太久,这就是电影的魅力,不必舍近求远。

  回顾近一两年看过的电影,片长超过120分钟,而且印象深刻的,《爱的曝光》237分钟,《横道世之介》160分钟,《消失的爱人》149分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159分钟,还有就是这部《投靠女与出走男》143分钟。很多好看的电影片长也都在120-130分钟之间,比如《王牌特工:特工学院》、《重返二十岁》、《亲爱的》、《鼹鼠之歌》等。这里提及商业大片有其特定的刺激冲突自不待言,《横道世之介》《投靠女与出走男》这样的日本剧情片,淡出字幕时,既没有感叹“妈呀,好紧张,终于完了”,也没有厌烦“终于完了,我都要睡着了”,反倒是一些影片的画面浮转在脑海里,甚至一些并非金句的台词回响在耳边。

  《投靠女与出走男》中垂檐滴溅在草丛上翠黄的一排水窝,树藤虬结里水流潺潺的溪谷,苔痕绿阶上木色朴拙的山门,姹紫嫣红围绕的重檐叠顶,纷雪山路间挑担叫卖的竹荚鱼女,就像一幅幅隽美的山水画作,其淡雅的诗情常让我联想到《卧虎藏龙》里竹林、烟雨、江南。影片也罕见的几乎没有用配乐进一步烘托画面,除了阿茹与信次郎溪边行走、阿茹在药草园描画图形等几个场景用了同一段浅浅的、似乎小提琴的低吟,很多情况下,反倒是人物本身的低唱应和着山水的呼喊,吟诵着悲欢离合的人事,背景乐远远的飘荡在天地间,如雪之纷乱、风之无边。卖鱼女姐妹相拥哭泣时,信次郎唱道:“缘不断,到头来,约如初,愿了已……”之前,阿茹抱着受惊的阿种唱道:“高山见谷底,孩童拾石子。”有时候,人声是安神的良药,胜过乐器。人之初,母亲哄孩子睡觉的儿歌,种下因果。

  阿茹和户贺崎悠后阿吟一步进东庆寺落发,一场经课众人齐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场景勘称经典,经文乃玄奘圣译汉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雾色声香味触法”,日文的发音与汉语发音在似与不似之间,反倒更有念经意味。经文类似巫祝符咒,亦用古音,用普通话读意境全无。关键此处穿插寺中日常,而且众女子身着黑色僧衣,便是执著戒律、森严的禁欲生活。经文的韵律和着女声的唱念,与画面调和出一种性感的诱惑,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影片没有避讳单调寺院集体生活对情欲的压抑,之后的情节中,因为阿吟的病,见习医生信次郎来到院中,院中女子竟然不见其人先闻见男子的味道,争先恐后寻隙看一眼,以致行前院代法秀尼要特意告诫信次郎不可得意忘形。

  徐浩峰谈及电影的隐显技巧时,对《卧虎藏龙》有另一番解读,其中经典的竹林对决戏,徐认为潜藏情色的暗指,比如一片柔软的竹林其实相当于床,有意吊高的威亚让李慕白和玉蛟龙的交手多了痴缠的意味,而玉蛟龙几番意图弹开李慕白,李岿然不动,是调情的高级境界。我对此深以为然。高级艺术家能够逐本逐根,根本就是身体,所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岛屿是一个睡在海中的女人。但逐本逐根并不要赤裸裸,反而要藏匿,要似是而非,要神似。功夫不到家就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波涛汹涌”,这样当然不会一无是处,也会有一片市场,比如《奸臣》接踵,但终归只能瘙到“皮相”,是岛国爱情动作片里千人斩的层次。

  一个善于操纵影像的导演同样善于夹带私货,比如《搏击俱乐部》结尾的某一帧,我姑且将之称做“私人趣味”。《投靠女与出走男》开头玉虫裸背画满到股的春宫图,和户贺崎悠被横蛮武士的侵夺性虐,都属此类,是私人趣味的友情赞助。至于讯问阿吟时,源兵卫、阿胜对阿吟房事的八卦,在戏剧的幽默调性之外,呼应阿吟离去时对阿茹的叮嘱,则属私人趣味的主题深入。那时,阿吟已然病危,离去就是死别,阿茹背她下山,她对阿茹说,信次郎虽然不够强壮,也不够沉稳,但是个好男人,不要让他跑了,“床笫之事,一日最多三回,从第三年开始,要减少次数,精进技巧。”泪崩。影片有诸多泪点,但都用插科打诨将悲伤的情绪很快消解掉,哀而不伤。这些插科打诨的情节可以说是私人趣味的主题协奏。比如信次郎面对吉原前来的打手时,一番法案歪解的咆哮;给阿吟初次瞧病时,院代居间的第三者问诊;由院代“捉刀”用蜂蜜为神野三铃灌肠结果法秀尼插错了位置;神野三铃的假怀孕却真的大起来的肚子及信次郎的逼问治疗;法秀尼撑起的一把菊花小伞和在信次郎背后突然的公主狮吼。这些情节都颇有舞台剧(或者话剧)的神韵。

  《投靠女与出走男》(又译《逃婚女与见习男》)这个片名初看起来颇为无厘头,放到私人趣味的话语系统中,却很贴切。本来我看这部电影一半出于主演(群星荟萃),另一半原因就在于片名为我指向“非苦情”。谁想好端端哭个140分钟?我没有太多介绍故事的前前后后,和其时代背景。(作为时代剧,影片对历史的还原本本真真,一大看点。)就因为这样的题材和故事很容易落入悲情的窠臼和爱情的俗套之中。我们太容易炫耀技巧和拔高主题,往往失去了好好讲故事的能力。我们也很容易板起面孔教训人。文以载道之余,还有志怪传奇,性灵小品。“含泪的微笑”说的多实在,为何要索隐抉微?文学要娱情,电影要娱乐,这是片长超过120分钟影片应有的价值。

  《投靠女与出走男》观后感(十):男主的设置

  大泉洋这个角色真挺有意思的

  片子一开始 大街上处置无辜的卖艺人 这货拿块布围住头 在旁边嘟嘟囔囔的吐槽 围观的人一叫好 愈发得意声音越来越大 当然是被追的满街跑 被总结为在江户惹出了是非得来避一避

  来就来了 连自己要投靠的亲戚到底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见了脸上有伤的姑娘 手痒痒的不行不行的 人家连看都不让看呢 拿着药就开始往人脸上抹了 抹人一脸 发现了人家确实不乐意之后 突然正儿八经的来了一段十分正儿八经的心理解答 说中了

  电影的绝对主角大约本来就是各位姑娘 这货只是在旁顺利的当上了妇女之友 为妇女们周旋 用嘴炮唬住了前来闹事的纸老虎 刚开始完全跟得上且能反吐槽的驿馆老板娘都服了

  治疗假孕一段也妙 我疼 你不疼 我疼 你不疼 这反反复复纠正了有十多遍?电影再长 这点可一句也不能剪

  特别有意思的炼铁姑娘下山后 被前夫求复合时 屋里气氛紧张 他第一个憋不住了 后又搞出一张地图讲计划 老板娘简直又要哭又要笑 说了全剧最精准的评价 真是个小孩啊

  最后离开 果然嘟囔着不该贪心行李多了巴拉巴拉

  有些逗比真是天生为活跃苦闷世道而来 自带喜剧效果 这么一提心吊胆的暗黑世道 也得容下他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投靠女与出走男》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