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匠心 第二季》是一部由彭婉笛 / 车溢峰执导,张国立 / 海清 / 朴树主演的一部真人秀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凡匠心 第二季》观后感(一):用尽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的平凡人的不平凡人生
偶然一次机会,当看到非凡匠心的第一季琉璃那一期,恍然发现身旁那习以为见的小物件或许隐藏着感动心扉的故事,即使那是你从未踏足的领域,却有着熟悉的味道,那谱写着人世间“真善美”的三大主题。
我很庆幸我没有错过非凡匠心第二季的开播,领悟到宝剑背后的侠气人生,任贤齐携带着二十多年前自己拍戏所用的两把宝剑,即使没有陈阿金那纯手工锻打的玄铁剑寒光逼人,由此可见任贤齐对宝剑有着不一般的情感。新的一季节目不再是走新老结合的路线,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匠人自身的故事,一位用人生去坚守手工锻打宝剑的打铁师傅陈阿金,即使社会赋予他许多响亮的名号,却从不忘本。还记得我看到陈阿金绘画的仕女图,不禁感叹这是位刚柔并济的硬汉呀!
人生不断前行,希望每一位人且行且珍惜!
《非凡匠心 第二季》观后感(二):豆瓣9.0,谁说中国没有匠人精神
“中国没有匠人精神?无知。”文/万乐
每个人都这样议论。
不应该。
去年,一档叫做《非凡匠心》的节目横空出世。
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而生的具有“大国匠心”的一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类节目。
由张国立老师带队,每期邀请一到两位明星好友与他一起寻访中国瑰宝级的文化与技艺。
找到同领域的神级大师和新兴青年,探究两代匠人之间的传承与创新。
细小精致的“锔活秀”、高贵典雅的龙凤旗袍、神乎其技的徽州木雕······
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广大好评。
这样的节目怎能不为人所称道?
待得节目第一季结束,等了又等,盼了又盼。
第二季,终于来了。
《非凡匠心第二季》
这次带队的依旧是张国立老师。
第一期的主题,
“龙泉宝剑”。
06年时,“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并找到著名铸剑师陈阿金,拜师学艺。
带领的嘉宾是任贤齐,
兴许是节目组看中了他曾扮演过令狐冲和杨过的缘故。
毕竟,这两位可都是使剑的高手。
任贤齐亦不负众望,不远千里从自己的家中带来了当年他在剧中扮演杨过和令狐冲时所使用的道具剑。
当场拿出了几件自己的得意之作。
这之后,便进入正章。
国立老师与贤齐小哥欲打造一把刻有“非凡匠心”四个字的君子剑。
说来这君子剑还是源于杨过。
“剑身乌黑,没半点光泽,就似一段黑木一般,和平常的宝剑不同,这剑既无尖头,又无剑锋,圆头钝边,倒有些似一条薄薄的木鞭,但寒气逼人,而且锋锐异常。”无剑锋,圆头钝边,还能锋锐异常?
那么,现实中的君子剑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奈何,铸剑的第一步就将国立老师和贤齐小哥难倒。
河水中淘取铁英沙,
腰都快累断了,俩人连二两都没弄到。
而铸造一把龙泉宝剑可是需要四五十斤的铁砂。
所幸,陈阿金的传人陈栋为他们指了条明路。
去山中老农家里,收取“老铁”农具。
然后直接提炼老铁,便可获得铸剑材料。
冒着山雨,费着口舌,贤齐小哥还为农家人唱着小曲,
这才好不容易换得了足够铸造一把龙泉剑的老铁。
接下来,便是正式的锻打环节。
这个环节,看的我尤其辛酸。
炉内温度高达1300℃。
抡起大锤,一砸就是几个小时。
累到胳膊发抖,不能弯曲,抬不起来。
为了这档综艺,国立老师真的很拼。
1955年出生的他,今年已是六十三岁。
再一想,国立老师几天的时间,就已经累成这番模样。
那陈阿金师傅呢?
站在火炉旁一锤又一锤,循环往复,一干就是五十年。
锻打的是宝剑,是工艺,更是文化,是传统。
如国立老师所言,如今的陈阿金已经是业内响当当的大师,但仍以“打铁匠”自居。
什么叫不忘初心,这就是。
什么是工匠精神,这就是。
寿司之神,鲤鱼旗大师,长崎蛋糕······
哪怕是一双木屐,一个便当盒,一把扫帚,
甚至一个马桶盖,人们都要从日本带。
同样是工匠,日本的工匠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要顶礼膜拜。
中国的工匠就是一个破工人,一个下九流,拿着最低的工资,还遭人嫌弃。
大家都是几十年如一日做事情,而你淘个米也能成神?
凭甚?
中国不是没有匠人精神,只是中国的工匠地位太低,
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陈阿金的确只有一个,但这不代表没有万万千千个陈阿银。
陈阿金是铸剑的,陈阿银可以是磨豆腐的,可以是酿白酒的,更可以是杀猪的,宰牛的。
人们在大谈特谈匠人精神的时候,可曾有一瞬间想过那些就活在自己身边那些活生生的例子。
拐角炸了一辈子油条的王大爷,街口修了三十年自行车的喻叔叔,写了一辈子对联的李伯伯······
我有时甚至会想,人们崇尚匠人精神的同时,是真的尊敬这门手艺,
还是在为日后夸耀起来,寻求某种所谓的颜面?
“瞧瞧,我这指甲刀,日本的!”
恍然让人以为,这日本的指甲刀,拥有着能将指甲剪成花儿般的奇技。
《非凡匠心》这档栏目的存在,意当然不只在吹捧这些各行各业的工匠。
我泱泱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匠心工艺,
中国没有匠人精神?
无知。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爬虫」
ಠᴗಠ
《非凡匠心 第二季》观后感(三):明星上真人秀,终于干了点正事!
不知道从哪天起,明星真人秀占领了屏幕。
上节目体验生活。(花式出丑)
有做菜的。
跑来跑去,执行「任务」的。
终于,让派爷等来个靠谱的——
《非凡匠心 第二季》(2018)
第二季开播近一个月,收视率排在同时段第二;
节目挺好,就是太低调。
文化类综艺该有的都有——
节目的核心:工匠技艺,叹为观止。
把铁打成一个卷,作为宝剑上的花纹。
听都没听说过。
张国立担任「引领者」。
每期邀请他的一两位明星好友,寻访国家瑰宝级文化工匠;
拜师学艺,为期三天。
形式算不上新鲜,况且——
明星拜师工匠,听起来噱头十足,但派爷都忍不住怀疑:
都是国宝级的技艺,花三天就学得会?
多半,只是走走过场、装装样子。
爷还不明白你们这些套路。
他们真的不一样。
明星扮演的角色,是寻访者、体验者,和「讲故事的人」。
故事的主角,还是那些大师级工匠。
就这一点,《非凡匠心》做节目的态度,就比很多综艺来得端正。
拿第二期来说。
本期嘉宾是演员海清,她领到的任务:
三天内制作100张宣纸。
一大批经典香港电影的片名都由他题字。
历经挑担、碓皮、捞纸、晒纸一大串繁杂的工序;
身上有旧伤的海清,真·累趴了。
100张纸制作完成,考虑到损坏率,她还特意留出了十几张的余量。
看起来万无一失。
直到最后一步:质量检验。
海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亲手制作的100多张宣纸。
合格率竟然为零!
质检员查一张,撕一张。
真不是矫情,是谁都得哭。
彻彻底底的失败,不给明星留一丝希望。
这时造纸老师父缓缓出镜,微微一笑很渗人:
老夫早有预料。
造纸这行看似简单,反而是精细活。
一般的造纸学徒,通常要8个月左右才能学会整套工序。
海清要是三天就能出师,派爷估计师父能当场收了这个造纸奇才。
换句话说。
腹黑的节目组,就是让她去体验失败的。
造出的100张宣纸完美无缺。
因为技艺本身才是表现的重点。
失败、作废,一腔心血付之东流。
而这些,才是匠人们十年如一日的日常。
明星对自己严格要求,绝不敷衍。
最直观的——衣着,到地方先换上工作装。
一看就是来干活的,不是走秀的。
肩、腰、脚踝都有旧伤的海清,挑着十几斤重的原材料上山下山。
真正的造纸工挑的担子则有八九十斤。
第一期铸造龙泉宝剑,请来了两位「高龄」嘉宾。
张国立63岁,任贤齐51岁。
看脸难以置信。
下水淘铁砂,往水里一站就是一下午。
抡锤打铁,每次抡十下不能停;
一旦停下,这块铁就废了。
老师父表示——
火花溅在身上,烫掉一块皮也得忍着,抡完十锤再说。
人不如铁金贵。
一天下来,63岁的张国立身体着实吃不消。
连任贤齐都说:以您的辈分,大可以不做这些事。
张国立为这档节目「带队」。
第一季第一期,他曾请来「铁三角」张铁林、王刚一起。
两季节目,几乎每一期都参与其中。
将不为人知的传统文化技艺呈现在观众面前。
或许节目组也没打算邀请他们。
抡铁锤的时候,老师父看到任贤齐的肱二头肌,表示相当满意。
不是细皮嫩肉,而是一身腱子肉。
有个打铁铸剑的好底子。
剑铸成后的试剑。
不过派爷认为,反倒是「流量」们能从这档节目收获更多。
正如《非凡匠心》的主题词所说——
人的一生,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非凡匠心 第二季》观后感(四):我们有没有必要过度宣传坚持传统?
正在看。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节目很用心,而且立意很好,寻找那些一辈子认认真真专著一件事的匠人们。但是,看到广誉远定坤丹那一集的时候,我突然开始司考中医和中药逐步没落的原因了。我分析了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以国家的名字对秘方进行保密。我实在想不明白,定坤丹作为一味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有什么可保密的。秘方保密,导致只有广誉远一家企业可以生产,而且永远只有广誉远一家企业可以生产,这种模式导致一旦广誉远一旦经营出现问题,定坤丹的配方就会直接失传。第二,一味地固守传统,不接受改变。虽然古法炮制可以确保药效,但是是不是所有炮制步骤都无法用现代技术代替呢?我认为不是,起码取阴阳土的工作可以用挖土机代替,九蒸九晒中蒸的步骤、炮制姜碳、炒白术的过程都可以用现代技术来代替,也不会影响药效吧。 一味的坚持古法炮制,说好听点叫坚持传统,说难听点就是固步自封,这样下去如何扩大规模,如何将中药发扬光大呢?影片中广誉远这样一个大企业的药厂给人感觉就是一个家庭式的小作坊。这样下去,中药不没落才怪。 我觉得,坚持匠人精神,认认真真专注于一件事,这是需要我们学习的,但是一味地鼓吹传统,是不是有点过了呢?
《非凡匠心 第二季》观后感(五):国立叔叔63岁还去龙泉打铁,为传统文化奔走,小鲜肉们呢?
看了第一期《非凡匠心》,说实话,有点心酸。记忆中的国立叔叔还是那个巧言善辩的纪大人,而在节目里,却在龙泉打铁打到腰酸背痛。任贤齐带着我们记忆中的两把玄铁剑去龙泉,剑已出鞘,却满是铁锈。节目里,陈阿金说他把国立老师当自己兄弟,所以看他腰酸背痛,不忍喊他起床,所以重活儿让小齐哥去做—打铁挑水。然而一搜索,小齐哥也五十好几了,也不年轻了。
现在小鲜肉们都在各种参加节目,大多嘻嘻哈哈。一些无聊的空乏的设定,比如王者出击这种无聊的节目,当红明星多得是。全在做一些空泛无趣的事,一点现实意义都没有。什么超能力啊、什么炒绯闻啊… 呵~ 大家一哄而上。
而这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前看海报,除了周一围,还真没有一个当红小鲜肉。这些小鲜肉们都去哪儿了?都去一些流量节目,说实话,过个几年,也许就几个月,那些全在空想为了玩儿而玩儿的节目,真的有人能记住几个。
可能是我二十好几了,今年特别反感那些空想的为了娱乐而娱乐的节目,这简直是在浪费资源。小鲜肉们都去嘻嘻哈哈了,不会再嘻嘻哈哈的老鲜肉们,却去龙泉打铁了,打得腰酸背痛。其实事实不应该反过来吗?有体力的小鲜肉应该来龙泉吃吃苦,让这些年过半百的老艺术家们享享福?
而或许,只有年过半百的老艺术家才懂,那些空想的节目,流量再高,也不过如指间流沙。而真正值得敬仰的值得弘扬的值得关注的值得体验的,是那些一项项散落在民间的,为了传统技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敲敲打打忍受孤单寂寞的匠人们。
虽然一个小时的节目,并为完全展现龙泉宝剑的制作技艺,但是,为63岁的国立老师,51岁的任贤齐哥哥,为他们选择展现的节目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