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隧道》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隧道》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隧道》是一部由金成勋执导,河正宇 / 吴达洙 / 裴斗娜主演的一部剧情 / 灾难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隧道》观后感(一):一个人还是全世界

  跟风看了《釜山行》《首尔站》和《隧道》。相较于丧尸片,《隧道》的真实性高一点,据说原著是悲剧结尾,电影的结尾很让人欣慰了。

  看到女主在广播里告知隧道里的李正洙放弃救援的时候我是震惊的,不敢相信,难道这个人对她来说不是全世界吗?不敢想象如果真的放弃救援,李正洙就这样死去,女主之后的人生会怎么样。与整个国家为敌?怎么样以平和心态教育年纪尚小的孩子?真的不敢想象。怪不得原著的结局是都离开了世界,说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不如果是这个国家的人逼迫她们离开了这个世界。

  政府不作为和豆腐工程是被吐槽烂了;然而,民众从新闻开始关心到后续的抱怨冷漠,看起来像极了当今中国。就是这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热搜”“热门话题”吸引着民众的眼球,不管是媒体还是商家的操纵,络绎不急的热门词汇和事件消耗着民众的时间,关心评论完这件事,然后遗忘,继而再去搜索下一个新鲜出炉的。

  “乔任梁”这三个字恐怕是大多数人前几周都搜索过的,现在呢,我想大部分人早起转头其他热门事件了吧。可以说民众冷漠,但这也是媒体操作下的一种普遍现象,不是吗?电影中的无良记者说了一句“再有一天就可以破纪录了”,真的好想扇他巴掌啊……因为李正洙对于这个记者来说只是一个或许可以产生头条的新闻源泉吧,甚至不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突然想到,如果隧道塌陷后隧道里只有一条狗呢?大概会有更多的人以看戏的心态看待救援狗狗吧。(前提是如果政府会救援狗狗)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话,不要随意评论你没有切身经历过的任何事情。如果媒体不要胡乱发表意见,如果民众不要以冷漠为前提给予受害者家人压力,或许女主可以再坚持救援。

  虽然电影的结局是令人欣慰的,但是放到现实中,恐怕没那么多的好运气

  愿每个人多一点包容心,多一份温柔,对待这个世界,对待自己

  《隧道》观后感(二):对一些bug的思考(有剧透)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1.没有水活了30多天

  男主在犹豫要不要喝尿的时候,好像听见了水滴声,并用手接了一滴水,接着用瓶子接到了一滴水,接着导演直接剪辑到男主和老婆通话说自己喝到水了,男主真的是喝到水了,当时是下雨的天气雨水应该渗到里面来了。后来紧接着的几天都下雪了,雪慢慢地也会融化渗进隧道里,在快结束时的1小时50分26秒处,可以看到男主用扁掉的球接水,所以男主和狗一直是有水的状态。其实外面恶劣的天气很大程度上是救了男主。

  2.没有食物活了30多天

  在有水的前提下,没有食物活30多天是可以的,况且不是还有一包狗粮吗哈哈,每天和狗分几颗啃啃还是可以熬过来的。

  3 手机时长问题

  如果没记错,男主手机是在第17天左右没电的。和救护队长第一次通话的时候,队长让他关机,每天12点通话。男主应该是听了队长的话,也就是说手机除了通话时候,其他都是关机状态,而非待机状态,虽然开关机也要耗点电,当时男主还有78%的电好像,算他每天打6分钟,17天就是102分钟,加起来大概一个半小时,性能好点的手机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吧。

  有人说开关机也耗电,好吧,退一万步讲,这片子设定的日期是2016年11月和12月,而拍摄时间是2015年11,12月左右,韩国上映时间是2016年8月,我们怎么能肯定未来,哪怕是两三个月之后,市面上就不会出现性能更强大的手机呢?

  4 被困女没必要出现

  也觉得被困女的设置使得剧情有些拖沓,不过猜度了一下导演的意图:1.暗示男主的另一种更具可能性的悲剧结局。片中刚开始男主没受什么伤,有水,有食物,有手机,可以活动,并且活动空间还越来越大,这都是他能存活下去的关键。但假如男主没有那么好运,像这个女人一样,一开始就被压在石头下面,受了伤,没有手机,没有水,没有食物,那就必死无疑了。所以最后男主能够出去是个小概率事件,更多的人都像这个女的一样无声无息地死掉了。2.使得男主有了一条狗和一包狗粮,也让男主对自身命运有了一些隐忧。3.男主活着出来之后,所有人的关注点都是男主,但是没有人想到还有一个人因为这场事故而遇难,这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5)为什么不进行手机定位

  该事故需要非常准确的位置信息,但是在信号不好地方,比如隧道,进行手机定位的准确性不高,会有很大的误差。百度上说基站定位在信号不好的地方有几百米的误差,GPS定位也是有一定的误差。同时在事故第二天,根据设计图纸和男主描述已经确定了精确位置(当然是打引号的),那么也就觉得没有必要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相关部门处理应急事故时的不作为。

  6)男主为什么不给手机充电?

  男主没埋之前,打电话时手机是连着数据线在充电的,但是在被埋之后,男主醒来不是扯了一根坏了的线么?那根线我觉得就是数据线,当时坏掉了,所以无法充电。

  当然,自己都觉得自己解读有点过度了,欢迎大家来拍

  《隧道》观后感(三):韩国政府确实很无能

  每当类似隧道这一类的外国灾难片在中国上映,总会有很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拍不出这样有水平的电影”,并嘲笑中国的灾难片“总是在歌颂政府歌颂党”,说是很多人,倒不如说是很多电影影评人和电影爱好者,普通大众应该跟我的想法更近——“庆幸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离这部电影上映已经过了很久了,而我之所以会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我学韩语的室友一直力荐它,说是让人很震撼(褒义),看了这部电影的我也确实被震撼(贬义)到了。结合韩国的国情来看这部电影,确实是难得的佳作,毕竟韩国是能眼睁睁的看这三百多学生送死的国家,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巨婴,我很难对主角感同身受,这可能也是使这部电影在我心中的影响力大打折扣的原因。 1、在主角像119求助时,救援人员漫不经心语气是无法想象的 2、如果是因为机器环境的原因导致位置偏差还可以理解,但是居然是图纸错了,简直WTF 3、主角是一个完全无辜的受害者,救他出来难道不是政府的责任义务?即使埋在里面的是尸体,居然因为经济损失大了就不救了????? 4、救援所需的机器、书籍要什么没什么,不知道这个国家有什么┑( ̄Д  ̄)┍ 5、整个救援就像在表演救援一样 整部电影看下来就一个感受,韩国真的好烂 电影里面同样被困的女孩子感觉就像NPC一样,有用就上线,没用就下线,救援过程对她没什么笔墨就算了,最后居然都不交代一下她的尸体怎么样了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政府和民众都不会因为经济损失而放弃对被困人员的救援,即使损失是以亿计,即使被困人员只有一个,即使我们救援的可能是一具尸体。但是,看完电影后,我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但是被困的人不是普通民众,而是有一个特殊身份呢?比如,被困的人是个位高权重官员、是个功成名就商人或者是个名利双收明星呢?事情还会像我所认为的那样进行么?我突然不确定了(当然我所指的不是政府的救援行为,而是网络舆论)。

  《隧道》观后感(四):关于我看到的几点

  1、男主在坚持等待营救的过程中,一直坚信可以出来,队长告诉他在两瓶矿泉水喝完后就可以出来,结果因为营救困难还是不行,要喝尿液坚持,队长也尝试喝尿液;

  2、因为是豆腐渣工程,幸福安全的国土建设赫然的展示在隧道入口上方,且几次出现这个画面,每次看到这几个字都很刺眼;

  3、为队长的执着感动,在交通部要继续做第二隧道施工的时候,队长坚持下去,并通过仪器感受到了男主还活着,组织了爆破的进行;

  4、在男主最后出来的时候,要求交通部部长合影一起上飞机的时候,感受到了各国的政府都是一样的,都需要形象工程来作秀;

  5、妻子的不离不弃也更是男主活下去的动力,最后的镜头女主开车通过隧道,男主紧张情绪心里阴影存在着,妻子抓着男主的手,穿越了隧道,也意味着这是一个新的重生。

  6、电影也给我们一些启示,外出充电宝、水各种东西要备齐,万事小心

  《隧道》观后感(五):惊天发现!!!!!快来看

  刚看完,河正宇演的真不错,从黄海就开始追了,不过果然是 | 啊,…故事也是借鉴的,不过我更为国产电影担心了,连抄都没人家抄的好,唉!

  这是豆瓣地址 https://m.douban.com/movie/subject/1293841/?from=sogousearch

  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那部电影

  那个电影评分8,7 ,比这个还高!这个隧道的编剧应该看过那个才写的!!!

  《隧道》观后感(六):想知道隧道塌方如何求生吗?

  作为每天要穿越隧道的我看过影片之后我明白想在隧道塌方活命, 首先你得开起亚的汽车,其次得用三星的手机,最后还得颜值高!

  喜欢韩国灾难片对于人性的挖掘相当深刻就像影片男主角在在面对另外一个受伤女司机要水喝得时候还是比较纠结的,其它影片比如火烧摩天大楼里面一群自私的人不管电梯装不装的下为了尽快逃走还是选择做电梯最后还是在电梯里被活活烧死,恐惧的畏惧导致本能求生的选择这些血淋淋对于人性在关键时刻表现,不能说谁对谁错。有些自私的人是该救还是不该救,都不能以自己主观去决定一个人生死,我记得是哪一年还看了一部洞穴逃生的影片也是讲述一群人在洞穴里被洪水淹没里面有个富翁带着自己的情人在洞穴里耍个性不愿意穿死人的泳衣结果最后被活活冻死,富翁由于极度饥饿居然把自己吃自己情人的尸体这些都是平时的人性无法看到的,当然最后只有一个人逃出升天的故事,当人在极端条件下如果心态不好不会控制情绪,最后的最后很难活着的当然你还得有点运气。

  就像本片的男主角从刚开始说坚持七天车上有水有蛋糕那是相当的淡定,然而一直到最后三十多天才获救,中途都已经放弃救援行动的男主角居然还是被救了真的是很小强很幸运人在关键时刻还是需要锻炼自己坚韧品质

  男主角的车第一天在隧道遇到塌方事故,幸好车里有当时在加油站加油送的两瓶矿泉水要不然立马狗带,手机也还没有摔坏,才能一时间跟隧道外面的救援队打电话,而且也是表现的出奇的冷静但是就是一直在怀疑自己会有人来救没有,就在救援队长肯定的告诉男主角可能七天以后才能出来的时候男主角视乎还很享受这被压在地下的感觉,队长告诉他水要标记七天的量,当然男主角一切照办也完全没问题而且自身有没有受重伤所以心情还算不错,直到第二天他发现隧道里还有其他人,还有一条狗之后这部影片后半段就一直在强调男主角人性好的一面另外一个被埋的女的就没男主角那么幸运,人被大石快压住后座还被钢筋穿透了唉别提运气太差了可惜漂亮妹子,后面的男主角吃狗粮喝尿都彰显了男主角大无畏精神

  当然这部影片有些地方也要吐槽一下,什么样的手机能待机十天以上,什么样的车子居然隧道都全踏了还没压扁,当然影片给出了答案,只要是韩国制造的当然就是最棒的。小强

  《隧道》观后感(七):我还挺想问问狗粮好吃不?

  在看的时候,心里一直想着一句话,今天他要是死了,你们所有人身上都粘着他的血。

  之前网上有个很火的问题,说是如果你按下一个按钮,世界上会少一个人,你完全不认识这个人,但是你会因此得到五百万,这按钮你是按还是不按?当百分之六十五的韩国民众选择了重启第二隧道的工程的时候,我就知道了,这按钮他们是按下去了,即使没有这五百万拿,即使他们一辈子都不会走这条隧道。参加投票的人也不会想到,我只是拿鼠标点击了一下而已,就能决定谁的生死。之前有一只骆驼也没想清楚,到底是哪一根稻草把自己压死了。其实能猜到他们会说什么,除了这样我还能怎么办?是的,我们人类进化到现在,已经自动产生了一种趋利避害机制,我们头脑里会自动优化我们的选择,让事情朝着更为有力方向发展。其实是不是可以再犹豫一下,稍微犹豫一下,换位思考一下,哪怕就像那个队长一样,是人是尸体要不要先确认一下,可是我们等不到,我们所有人的手都按在了爆破员的手上,督促他快点快点,你再不按下去纳税人的钱又像流水一样溜走了。

  第一次,当李正洙有那么一点希望能上来的时候,记者说那可不一定,因为他一直惦记着那个吉尼斯最长存活记录,而屏幕前的我,没那么恶毒的心态,却也在想,不会出来的吧,这进度条还有一半,现在救出来了那之后怎么演,也不知道是顺遂了谁的意,李正洙的确没有出来,因为之前施工的不认真,应该是六个痛风扇,却被设计图误导是七个痛风扇,明明在第十三天?就能够出来的,却拖到了30天附近,写到这里,自己心想,也就是电视剧了吧,这样看来,我其实和那些按下按钮的人的想法没什么区别呢。

  救援队队长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恪守规则,看起来严肃不可接近,出现的时候是在挡那些记者的镜头,骂骂咧咧的在那边说,谁同意你们给打电话了,哪个电视台都不行,你给我挂了,你知道他的手机电量多重要么。

  也就是这个人,因为李正洙的一句疑问真的会去喝尿,因为他无法用自己都没做过的事去要求别人,这个人真的好可爱啊,明明固执的要命,却偏偏会为了这种事情去偷偷尝试,还有啊,李正洙出来后说的第一句话,这个人怎么能这么诚实的告诉世界,他说了你们这些混蛋,给我滚开。然后自己写检讨书的时候还念念叨叨,啊咦,明明我就是实话实说了而已,凭什么写检讨的是我,还有那个人,刚出来说什么不好啊,真是的。这种人物设定真的很带感啊,想起了隔壁的想死的欧维,可爱。

  还有班长,正洙老婆递过来的鸡蛋不小心调到了地上,赶紧拉起来拍拍洗洗就吃了,内心的弹幕全部都是,大叔好人啊。好像是什么定律一样,好人总得死,哪怕不是人祸,天灾都得死。班长的妈妈还是老婆来着,拿起鸡蛋就砸向了正洙老婆,仿佛一个谶语一样,当时我儿子不吃你的鸡蛋就好了,也不用今天付出生命的代价,可是,一个悲痛的人能对另一个悲痛的人做些什么呢?你的人生死未卜,我的人已经入土为安,我们谁都没比谁好多少,我觉得这里真的戳人。

  我们看惯了政治正确的剧,遇难者说的第一句话一定是感谢谁谁,感谢能把我救出来,感谢谁谁的不放弃,但是这部片子就是把这些都拍出来了啊,我也怀疑过你,我也咒骂过你,你也抛弃过我,我们谁都别装作什么好鸟的样子,我们互不相欠。

  说回全局最佳,狗狗,这个叫糖糖的,最开始,正洙应该是不喜欢他的,偷吃了留给女儿的蛋糕,还得和它分享那可怜的两口水,以及,走到哪里都躲避不了的铲屎官的命运。后来,我觉得,男主应该是从糖糖找到狗粮开始觉得这条废狗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吧,还有一种可能是吃了原本属于它的口粮内心不安吧。总之他们是活下来了,狗狗在后来的生活应该也会带来不断的麻烦吧,比如,随地拉屎,勾引隔离的美狗,乱叫,贪吃,但是,正洙也管不了的吧,老伙计,我可是见证了你最不堪的过往哦,你可骗我说你的尿是橙汁哦,哎,还能怎么办,养着呗,还能离咋地。

  不管怎么样,李正洙都逃离了那个隧道,而我们多少人至今还在那个隧道里边暗无天日的在走着,身边没有那个能握紧的手。看不到希望,也没有未来。

  《隧道》观后感(八):《隧道》,有一种恐怖叫做“与已无关”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柚子(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83778548/

  比起《釜山行》,《隧道》的窒息感更重,因为它的内容更贴近现实,更具真实感。

  真实,是令人惧怕的,因为它常常并不理想和完美,也不符合我们的期望。所以很多时候,充斥我们生活的是各种各样的谎言,而不是真实。

  经过粉饰的谎言,掩盖了事实的丑陋,于是比较容易被接受。

  然而当谎言一旦被戳穿,碎裂的何止是表象,还有我们赖以为生的希望。

  当希望渐渐消失,终至绝望,那时候……怎么办?

  《隧道》和《釜山行》一样,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开场,然后一步一步由点及面,撕烂伪装,把现实真正的样子铺陈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再不能逃避或自我麻醉。

  很像一面镜子,一种复刻。

  片中的男主李正洙是一家汽车销售店的代理,在开车回家的途中经过隧道,却竟然遭遇隧道坍塌,瞬间连人带车被困在一片黑暗和层层叠叠的碎石之中。前一分钟刚刚谈成的一大单生意、还在家里等待爸爸和蛋糕一起回来庆生的妻女,一下子全都被隔离在外。

  坍塌的隧道把世界割裂成了两半,一半黑暗,一半光明;一半禁锢,一半自由;一半绝望,一半希望。

  局,在这一刻已经布好了,接下来就是如何破局了。

  坍塌之后,男主昏迷了一阵,醒来时,满脸尘灰,两只眼睛严重充血,鲜红欲滴。红色,在不同的情况下表达的意义和感觉可以是截然不同的,既可以是热烈激情、吉祥喜悦,也可以是愤怒血腥或者像男主这一刻的处境——恐怖。

  如果你曾经体验过一个人被困或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那你一定能理解和感受这种恐怖,即使隔着屏幕。就算没有类似的经验,看下去你也会慢慢感觉得到。

  很快,从第一通求救的电话就开始了。当男主拿着屏幕被砸碎的手机,伸长手勉强举到有信号的地方打通119电话之后,求救过程中,电话另一头的接线人员声音始终不紧不慢,甚至有些不以为意,与男主紧张、焦急的心情形成一种明显的反差。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意识不到情况有多严重?因为类似的事情见得太多?不,不完全是那样,更可能是因为那是别人,与己无关。

  因为跟自己没有关系,所以就可以毫不在乎,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甚至可以无所顾忌地伤害,从小处到大处,一直到恶性循环。开始隧道的坍塌及至后半段剧情的反转,背后深层里其实都关联着“与已无关”这四个字。

  这四个字透着的不仅是冷漠,更是恐怖。

  豆腐渣工程的隧道,为抢新闻不顾被困者处境的记者,面对坍塌事故不懂如何救援的救援队,为了形象、经济利益“劝说”被困者家属放弃救援的政府和失去耐心的大多数作为旁观者的民众……,都是如此。

  如果被困在黑暗隧道里生死悬于一线的不是李正洙,而是他们的家人甚至就是他们自己,他们还会不会、肯不肯做现在所做的这些事,并且还要搬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个人的生命,竟然几乎就在悠悠众口之间被判了死刑。如果这都不算恐怖,那怎么才算?只不过和我们习惯的恐怖相比,这一种更细,是所谓细思极恐的那一类,通常要积累到一定程度,从量变发展质变,才能在表面上也引起明显的感觉和震颤。

  比如救援队耗费十几天好不容易打通救援通道,却发现因为图纸和实际情况的出入,救援通道根本打错了位置,隧道里水尽粮绝在黑暗里煎熬十几天的李正洙苦等等来的不是获救的希望和光明,而是更深的绝望和黑暗。

  重新再打一条救援通道意味着另一次十几天的等待,而隧道里的他已经没有一滴水一口吃的了。然而,这竟然还不是最绝望的,最绝望的是手机终于没电,和外界的联络通道彻底中断,之后他的生死,没有人可以确定,还有没有必要再进行救援立刻成了问题,争议不断。

  最后,他的妻子通过电台哭着告诉他,她在放弃救援重新施工建造附近另一条隧道的同意书上签了字。不是她想放弃,而是她一个人对抗不了整个社会。但最残忍的地方在于关于放弃救援的每一句话李正洙都听到了,他还活着,没有人知道,但他确实还活着,活着听到将要被放弃,被扔在隧道里,等死。

  剧情发展到这里,之前所有关于黑暗、绝望和恐怖的情绪都被凝聚在了一起,压在了观众的心上。没希望了,我都觉得男主死定了。死于人祸,死于来自于无数人心里的那一点自私冷漠的不断叠加。

  还好,导演还是仁慈了一把,没有一黑到底。

  救援队的队长吴达洙从开始到最后一直真正关心被困的男主并积极实施救援。

  看到记者为了抢新闻,打电话进行采访,丝毫不顾电话可能因此没电而使被困者断绝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狠狠地训斥阻止记者。

  为了感同身受男主的处境和感觉,给予真正而不虚浮的支持和鼓励,亲身尝试喝尿。

  在救援工作宣布停止之后,仍然不愿放弃,一个人下隧道探查情况,确定男主的生死。

  ……

  如果不是他,男主真的死定了。也还是他,在男主被救出后本该第一时间送医,却被记者包围,更被要求等待政府官员合影的时刻,向所有人替男主传出吼出第一句也是最响亮的一句:“ 都给我滚,你们这些混蛋!” 积在观众心头的阴郁,也因为这一声爆发式的吼,悉数消散、释放。

  他是这部片子里的一抹暖色,是黑暗现实中的曙光。男主也是,因为他们各自的坚持,希望才没有被断绝,生命和世界才没有完全陷入黑暗。这或许是导演在批判讽刺现实之余想表达的和给出的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挺好,我们需要时不时地被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刺痛一下,认清一下现实,更需要这样一种,至少是唤醒自己内心光明的指引。

  每个人归根结底都是赖着希望为生的,妥协于黑暗,等于亲手毁灭希望。

  《隧道》观后感(九):我在《隧道》的尽头,等着我的国家来救我

  这几年韩国的影视作品像《釜山行》这样题材的很多,他们都是采用把现实社会中的某一点缩小放到电影里,再通过观众视角把它们过分方法,从而展示出这个社会的人性冷漠。

  今天我要说的就是在内地上映不久的韩国电影《隧道》。这部电影与《釜山行》相比,在吐槽当今社会冷漠的同时,又曝光了韩国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

  尽然说到了本片里的另一个男主人公,那就说的更加全面一点。有的人说他并不是本片里的英雄,只是一个在尽职工作的工作人员。对于这种评价我是再同意不过了,他把自己的工作当做自己生命里的一部分,甚至会不定时的给我一种错觉,他,似乎比主人公的老婆更想救主人公。在电影的低潮,当男主人的老婆都已经妥协放弃时,他依旧一个人在废墟被炸掉的前几分钟进去了里面,不放弃可以救出那些主人公的任何一个机会。

  和人情冷漠相比,电影里也有一些温暖的镜头,比如男主人工在发现和自己一样受难者的时候,并没有当做视而不见,反而在对方的要求下将自己的水分给对方。心里可能有很大的不情愿,也可能是担心自己获救以后,自己对她的冷漠会收到媒体的嘲讽,或者是来自主人公内心的善良。毕竟最后主人公是在和一条狗相依为命,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当时是我们被困在里面,我们还会不会愿意将自己的‘生命’分给其他受害者,也许我们还会选择吃掉那只狗,毕竟人性是很冷漠的。

  另一方面就是导演夸大的嘲讽媒体工作人员,记者在这部电影里的一举一动都是足以让观众恨到咬牙切齿的。灾难发生了他们第一个感到,救援开始了,他们比救援者更加积极,甚至是受难者不知道自己情况的时候他们也是第一个做科补的人。如果他们不是记者,不是媒体工作人员,那么他们的做法做法应该是会受到支持吧。

  这也就是当本片里的另一个男主在斥责记者到底是生命重要还是新闻重要时,记者知乎不是的原因了。

  最后再来说一下领导者,救一个人,每天要花着大量的钱,甚至不知道在救的那个人是不是还在呼吸,而且因为政治原因还有一条隧道在等着我们政府组织人去教室。所以到底怎么办?韩国领导者的做法存在着合理之处,但并不是可以完全被原谅,他们的作秀更是本片在积极衬托的。

  所以通过这个电影我们知道了什么?就是我一直在给我的国家纳税,遵循守法,当有一天我被困在废墟里,我的国家依旧不会百分之百的来救我,必定需要花费太多的人力和财力。

  《隧道》观后感(十):《隧道》影评:有希望就要坚持

  《隧道》放在硬盘里很多天了,一直没看,正巧今天等待网络续费,没有网,就选看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主演是河正宇和吴达洙,韩影fans都知道这2个人,说到这里,必须得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韩国电影是亚洲电影的最高水平,可能有喷子会质疑这一点,但是请看过电影后再喷,黑转粉是经常事。

  河正宇是韩国男神,吴达洙不是男神,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配角,他被称为千万妖精,韩国衡量电影的标准不是票房,而是观影人数,这比中国的评价方式不知高明了多少倍,千万妖精意思他经常是千万观影人次电影的配角,韩国人口少,一部电影如果观影人数超过了千万,恕我直言,这部电影是值得全世界人观看的,例如我们熟悉的韩影作品《国际市场》,《杀人回忆》,复仇三部曲等,我以后会写一系列韩国电影的影评,包括大家喜闻乐见的伦理片,哈哈。

  为什么一直没看?

  说实话这部电影的标题没吸引我,例如前几月热映的《小姐》,我马上就找资源啊,疯狂的要看看为什么“小姐”被拍成了电影,韩国电影已经开放到这种程度了嘛,A货都可以进入院线了。《隧道》,看名字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想象没必要看电影了,但是看完后,才知道,韩影代表的真的是质量,不虚此行。

  韩国电影,无论题材如何,其对社会问题的反映,体现在电影的很多细节中,大家可以去看看韩国电影,无不充斥着对于政府的批评,对于负能量的批评,这部隧道从题材上来说,肯定是灾难片,但是依旧在讽刺韩国政府,或者说讽刺行政机构。其弘扬的往往却是一些小人物,我们总是从一些小人物中体会到沧海桑田,痛苦与快乐,这是我是韩影死忠粉的重要原因。要说韩国电影的影响力如何?它们甚至可以影响国家的政策决策。大家可以自行查询一些资料。

  《隧道》一开始就反映了韩国民众也和咱们国家一样,为钱奔忙,为工作奔忙的情景,一个耳朵不好的老头还要出来工作,加油不加满的创业者河正宇,如果没加满油,河正宇早就冲出隧道了,这是河正宇内心所想的,这个老头正是整个剧情的推动者,这个看似平淡的小人物作为一个引子,让我不禁想继续看看后面都发生了什么,电影进度很快,加完油就发生了事故,直接进入主题,这个就值得中国电影学习,叙事方式老是啰里啰唆,像《我不是潘金莲》,题材是我喜欢的,但是电影剪辑不过关,平铺直叙,如果第一个镜头就是李雪莲与官员们分庭抗礼,表述不满,吃瓜群众指指点点,想必原意看的人会更多。中国电影老是反映文艺片,我们观众欣赏不了,不支持之类的,这个说法太搞笑了,我们看的是电影,不是小说,为了娱乐,不是为了欣赏文学。例如辛德勒的名单,也不是商业电影,但是却是最伟大的电影之一,不在于电影是什么题材,而在于电影的技术问题。艺术电影总是标榜自己情节推进慢,一点一点揭开世界观,这都是什么逻辑,艺术电影刻板化才是应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扭转我们的电影审美观念。

  隧道塌陷以后,河正宇没有受伤,但是被困在隧道中,一个细节很有意思,河正宇打电话求救,跟打中国游戏客服电话似的,答非所问,这边差点要死,那边还在喝着咖啡接听,行政制度的臃肿,低效率也被一个求救电话所揭示。但是现实生活中,即使机构再如何不行,总有一批默默风险的人支撑着国家的运行,吴达洙所饰演的队长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是一个国家运行的重要零件,普通但是尽职尽责。

  很多细节都反映了吴队长的职业素质和人文关怀,解救过程中的经验十分到位。河正宇身边有加油站老头送的两瓶水和买给女儿过生日的蛋糕,河正宇的生存意识很强大,给水瓶刻上了刻度,按照刻度饮水,节约用水,这部电影是非常有逻辑性的,河正宇是一个小有成就的代理商,因为给客户优惠拿到了单子,这说明其是一个精明的人,同时又有一点人性,后来河正宇发现还有一个幸存者是美娜,将自己仅有水分给她一部分,为什么这么做,前后都是有关联的,基于人设,河正宇是一个较为善良的人。

  差不多20多天的时候,抢救队伍通过钻井达到了河正宇的上方,当时由于施工图的错误,位置找错了,而现在河正宇已经没有食物和水了,队长尝试了喝尿,尿冷了才好喝一点,这个点让我很感动,队长一直很负责。后来,施救队伍因为事故死了人,对于河正宇的施救变得困难,河正宇在其妻子的激励下,并没有放弃自我,开始自救,自我探寻出路,政府方面怕隧道坍塌引起的经济损失太大,想放弃施救,直接爆破。在救不救的问题上,政府,施工单位,河正宇及其家人,抢救队长,死者家属等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一直都有,现实社会和电影中都存在,这个问题在另外一部韩国电影《永不熄灭的火》中反映的更好。后期我也会解读这部电影。

  受害者的老母亲打了河正宇的妻子,为了救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大家都开始认为,不应该再继续施救,很多人都为此付出了代价。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我们为了救少数人而牺牲更多人,到底值不值得,我觉得没有什么值不值得,那个决定就是人性,人性决定我们有感请,看不得别人可能被获救,却自己没有去救他。如果你决定了不去救,那么你会内疚一辈子,不要小瞧内疚这个问题,轻者让你抑郁,重者你会疯掉。说到底,人还是为了自己,为了不让自己内疚,为了让自己精神世界更加充实而去施救。

  我怕你继续等我们,而我们不去救你

  对不起老公

  妻子的告白,这段很感人,妻子这个时候也动摇了,毕竟已经过了很多天了,理论上河正宇肯定已经死了。河正宇泪目,妻子泪目。

  队长决定自己下去了,探查河正宇是生是死。小人物的担当是韩国电影的主题。河正宇艰难的忘洞外爬,队长用探测器探查,看到这里,你会很希望二者早点相遇,但是领导强迫队长出去,启动爆破程序。河正宇差点乱石压死,河正宇使劲按着喇叭,终于被队长察觉到,人们才意识到河正宇还活着。

  坍塌后的第35天,河正宇依旧活着,这不能不说是求生的奇迹,很多人会说,是不是有点假,这里我不想考虑是不是有点假,我原意相信这个事情会发生,或者说,我原意相信希望。河正宇终于被就出来了,还有那条狗。

  电影到最后都没有忘记讽刺政府和施工企业,为了钱什么都能干出来。河正宇被救出来后,政府官员要出来发表讲话,耽误救助时间。

  队长故意让记者看到河正宇好像说话了,记者问河正宇重生后的第一句,吴队长说,

  你们这些混蛋都给我滚!!!

  我笑了,这是导演故意的吗,是对于不作为,低效率韩国政府行政体系的一声呐喊。

  《隧道》电影总体来说,没有大场面,毕竟整个故事发生在隧道里,所以就缺少了2012的惊心动魄,但是仍旧非常感人和发人深省:

  希望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文/牧之草荑

  微博:http://weibo.com/muzhicaoti

  微信公众号: 野狐悟禅(nimengchaji)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隧道》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