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寻找小糖人》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18-01-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寻找小糖人》经典影评10篇

  《寻找小糖人》是一部由马利克·本德杰鲁执导,Steve Segerman / Dennis Coffey / Mike Theodore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音乐 / 传记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小糖人》影评(一):乐坛传奇的另一种可能

  你很难用一个词去概括罗德里格斯。隐士?奇才?遗珠?即便在看完《寻找小糖人》后,你依然会觉得不可思议,也许你还会想,天啊,要是这个故事给好莱坞拍成传记片,不知会有多励志多煽情?但事实是,有许多现实生活中故事会让大多数的编剧自惭形秽,以至于这些故事只能通过纪录片的形式一点一滴还原出来,方能让人看到其真实力量

  乐坛“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例子并非没有,但去到罗德里格斯这种落差级却实属罕见。一方面是他当年在美国实在太没名气,就连业内人,除了参与专辑制作发行之外的唱片公司人员外,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存在;另一方面却是多年以后,这张早就被人遗忘的专辑,竟飘洋过海来到南非,并摇身成为当地青年反对种族隔离政策代表音乐,他的歌中唱到了爱、性与毒品,体制的腐败改变,启蒙了一代年轻人的心智,他则成为了南非家喻户晓的巨星。对于在大洋对岸发生的一切,罗德里格斯并不知道;而在南非乐迷则认为罗德里格斯已经自杀身亡,这似乎是对于一个“乐坛传奇”合理结局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部纪录片,《寻找小糖人》一开始显得过于精心铺排,影片一开始聚焦一个唱片店老板和一个音乐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寻找罗德里格斯的过程,制造出“罗德里格斯是谁?他究竟怎么样了?”的悬念,其叙事性堪比好莱坞电影。而不光是片中的南非歌迷,影片观众也都期待着见到罗德里格斯真人,期待看到他获得自己应有的掌声鲜花乃至金钱。所以不难想象,当一个所有人都一直以为已经死去的传奇巨星突然出现舞台上,台下的观众会做出什么样的回应?影片用难得一见的史料加上一些动画表现方式,重现出罗德里格斯在1998年访问南非的盛况,这无疑是片中最激动人心时刻。然而导演无意去渲染这种励志气息,片中所展示出罗德里格斯在台下的生活态度,则更为最触动心灵。他依旧保持着那种蓝领的生活方式,尽管他在南非舞台上比滚石乐队还受到欢迎,但他却坚持着一种难能可贵清醒和谦逊。

  片中没人能说清罗德里格斯当年为什么在美国未能走红,当中的原因太过微妙,影片也故意略过了一些争议性的话题,譬如唱片畅销背后的版权费归属,以及为何罗德里格斯多年来未能从中得到一丝一厘。不过这些问题现在都不再重要了,因为它们看起来都像是一个关于通讯不发达时代玩笑。《寻找小糖人》在上月底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影片也让更多美国人知道了罗德里格斯的存在,他的音乐开始在南非以外的世界得到关注,他今年在美国有好几场演出,甚至6月份还会到巴黎开唱。然而在影片中,这个70岁的老人依然住在底特律破败的房屋中,他的演出酬劳大多数分给了家人和朋友,当看到他孤身一人在雪地中佝偻着前行,你能感到当一个人一生去坚守一种生活方式,其实是一件多么伟大震撼事情

  《寻找小糖人》影评(二):盛开在别处

  在纪实频道偶然看到了《寻找小糖人》,没看到开头。

  这不是我们熟悉的音乐故事,却是我们热衷观赏的戏剧化人生

  在二十世纪70年代,由于其国内推行的种族隔离制度,南非遭受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的全面封锁。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各方面,南非与国际社会交流完全断绝。南非政府采取极端新闻、文化管制政策,不允许独立的电台、电视台存在;所有的音像制品都必须经过审查,在违禁的光盘和唱片上用锐器划伤,用物理方法使其不能播放传播。

  就像十几岁的叛逆少年,往往以能够弄到违禁品为荣,从来没有什么东西绝对能够被人为禁止的。禁令反而促成了一些东西的广泛传播、星火燎原。在当时的南非,一位美国民谣歌手罗德里格兹(Sixto Rodriguez)的歌曲受到广泛的追捧,成为时代金曲,并被上升到作为在强权社会中部分同情心的文化人士宣泄思想的途径,影响了很多后来的艺术家。在南非,他红过猫王。他的唱片卖出50-100万张。南非按人口称不上一个大的国家

  然而南非人对罗德里格兹(Rodriguez)的了解仅限于CD封套背面的“作词”、“作曲”和发行公司等信息,除此之外一无所知人们只知道他来自美国,只能通过他的歌词中提到的蛛丝马迹来揣度他的城市、他的生活。

  一个关于罗德里格兹自杀的传闻,刺激了一个音像商人调查他的身世。传说在一次组织非常不到位的演唱会上,演唱效果不好。罗德里格兹在听众的嘘声中平静地唱完最后一首歌,开枪自杀。

  一个音乐侦探找到了音像商,联手寻找罗德里格兹。

  美国人根本不知道罗德里格兹是谁。不是遗忘。是从来没听说过。

  原来的发行公司早已易主。原来的老板对罗德里格兹的评价很高,才华和个人风格高过鲍勃.迪伦(只有这个名字耳熟能详)。但在美国,他的唱片发行量是6张。或许更少。

  拾起中断的线索,灵感之光仍然来自于一句歌词“一个来自迪尔伯恩的女孩”,引导他们找到了底特律。当他们以为终于找到了罗德里格兹的生活过的地方时候,得到的答复却是“没错,但谁说他死了?!”

  当现实给你的,超过你所预期的,震撼随之而来

  罗德里格兹一直在底特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养家糊口。大部分时间他帮别人拆除和整修房子。他应该是墨西哥移民,印象中美国的墨西哥移民大多数境况都不是很好。他的女儿们很清楚自己生活在一个蓝领阶层的家庭,但做着背冰箱这类工作父亲以他自己的方式保持着高贵的生活姿态。他带女儿们去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让她们“看上流社会的人看的东西”;他参加底特律市议员的选举,尽管从来没获得过好的选举结果;在女儿的记忆里,他替别人拆除或修护房子,也比其他人做的更好,弄得更干净。他是一个终生保有梦想文艺精神的人。

  他没能够从卖出的50万张唱片中获利,从来不是有钱人。他不像印象中那个时期的美国或英国流行歌手,放浪形骸忧郁、吸食大麻、情绪稳定、生活混乱。面对镜头,年老的他平静,略显拘谨。

  只有在他受邀到南非举办演唱会,舞台上的他才是炫目的巨星。舞台下的听众如海啸般涌动。

  回到美国,他仍然从事他习惯的工作,住在住了40年的老房子。他把演唱会大部分的收入分给了亲友。

  也许未来他会更商业,谁知道呢 。毕竟他还活着。

  这就是关于罗德里格兹的传奇,展示给我们人生的无常与诡谲。他的才华在他不知道的时空如花盛开,终究引导他的追随者如蝴蝶一样,寻找到他。这亦是世间的因果。

  在搜索关于罗德里格兹的资料的时候,我才知道《寻找小糖人》的导演,就是两个星期前(2014年5月13日星期二)自杀的36岁的马里克.本杰鲁尔(Malik Bendjelloul),《寻找小糖人》是他第一次执导纪录片,获得201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在两周前听说这位导演自杀时,我并不知道罗德里格兹,也不知道何为《寻找小糖人》,只记得因为缺钱,导演用iPhone拍摄了影片剩下的10%。被评价为谦逊而坚定的人,拍摄出这样平实而具有震撼力的纪录片的导演,在有为之年、事业初成的时候自杀,匪夷所思

  当现实给你的,超过你所预期的,震撼随之而来。

  《寻找小糖人》影评(三):期待关于这部纪录片的纪录片

  (发现短评写不下,就只好发在这里了……)

  (我才发现我四五年前就听过 Gommorah 这首歌了,但我一直以为是Bob Dylan唱的。)

  故事本身确实很感人啊!查了下,Rodriguez可能确实没有纪录片里表现出来的那么低调,80年代他去澳大利亚演出过,还在那里发行过唱片;纪录片获奖后,他也一直有参加各种电视节目,举办演唱会……但是这没什么问题吧,纪录片也是有叙事和倾向的,想通过一个纪录片了解全部事实就像试图通过一个人写的书了解他的整个人生一样,是荒谬的。

  不少人还在继续追寻那些版权费最终流到了谁手里;Rodriguez的妻子也成了一个谜,很多人想一探究竟;拍这个片子的导演居然也因为抑郁症自杀了……感觉围绕这个纪录片发生的一切,可以另外再拍一个纪录片了。

  《寻找小糖人》影评(四):给正在奋斗却看不到成效的你吃颗药

  大概看了一下大家的影评,觉得都很棒。但我看的时候的启发点有点儿不太一样。

  也许是个我目前的生活有关吧,所理解的东西也基于我的日常。看得时候强烈感觉这是给现在努力却看不到未来的人的救赎。

  先说说我吧,很久以前发现我追求的想要的或者我觉得我能拥有的东西,其实我根本得不到。这就是野心远超过实力的真实写照。

  最近其实和同学关系处理的很糟糕面子上能过的去,心里就从没接触过,或者接触也没什么回应),让我觉得大学孤单特别是现在的我其实在一步一步走向自己以前想要的状态(努力,奋斗)。而大家应该是还在迷茫吧(也许是是我没看到,或看不到?)。

  一个人努力的当下,还看不到成效和未来的状态。很多时候会怀疑自己,我这么做有没有用,是不是傻?可逛逛知乎,豆瓣发现好像很多牛逼的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然后又在怀疑自己我的路是不是走偏了。能不能有未来?能不能过自己想的那种生活?有时真的弄得自己很紧张

  这部记录片我很能体会到他明明什么都对却没啥成效的感觉。也是给我们这样正在痛苦挣扎年轻人吃颗药,Rodriguez在片中没有表现出那种才华没被认可极大失落,也没有被人赏识后的开心

  就像片中有人评价他,说在演唱会上很宁静,很宁静。这种沉浮,沉淀是年轻,急需被人认可的我们若没有的。南非对他来说没什么大的改变,回到美国还继续干苦力劳动。

  我常常会看到别人问有了一百万你会干什么?每次我都会在心里默默的想出国留学,买漂亮衣服……可是看到音乐家把大部分钱都给别人。我真是再次被他所折服。曾因为钱而生活贫困,有了钱却能这么看得开。这是有多强大内心

  所以对每一个像这位音乐家曾经才华没被认可的朋友,别灰心,往前走,只要是对的路就别失落,总会发光的。

  《寻找小糖人》影评(五):`

  《我在想》歌词:我在想 你有过多少对象 我在想 又有多少黄掉了 我在想 你上过多少次床 我在想 你知不知道下一个会是谁?…… 那时的南非是非保守的 种族隔离严重 也没有电视 一切都被禁制 一切都被隔离 所以罗德里格斯就成了反叛的标志

  《冷事实》这张专辑是如何来到南非的 现在是个谜 一个版本是:一个美国女孩来到南非 随身带了这张唱片 她的朋友都很喜欢 想要买 却买不到 所以他们复制了一些唱片 传播的非常迅速

  罗德里格斯的女儿 他做木工活 他经常做一些别人不愿做的事 比如把整个房子都打扫干净 所以经常会带着一身的尘土和木屑回家

  他经常会带我去图书馆 博物馆 科技中心这些地方 这让我能够了解到生活以外的世界 他似乎是在告诉我 我可以去任何地方 不管银行账户有多少钱 我都可以去 这让我想 “我和他们一样棒”

  我们登上去开普敦的飞机 我在想希望到时候有二十个观众吧 但结果真的非常、非常不一样 我们下了飞机 行李挺沉 我们就在机场慢慢走着 然后突然 两三辆加长豪华车停在面前 我们肯定这车不是来接我们的 所以我们想要绕过去 “我们千万别挡了别人的路啊” 我们当时这样想 但它就是来接我们的 这让我们认识到这里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还有地毯 我们从没想过自己会踏上它 一切都太令人震惊了 但他倒是挺轻松的 就直接过去 做自己该做的 而且还做得那么棒

  罗德里格斯在演唱会上的第一句话:谢谢你们让我活着

  记者 他现在应该很有钱了吧

  罗德里格斯的女儿 没有 我猜他永远不会变得有钱吧

  记者 但他卖出了好几十万张的唱片

  罗德里格斯的女儿 是的 我想应该很多是盗版吧 侵权行为之类的 或许他让别的人变得有钱了

  罗德里格斯后来曾四度回到南非 开了超过三十场演唱会 他把演唱会的大部分收入都给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现在他仍旧住在底特律 一幢已经住了四十年的房子里

  《寻找小糖人》影评(六):老师放的纪录片~

  这部片子最打动我的实际也还是故事本身。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歌手能对一个群体民族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而且我必须说纪录片一开始引用的他的歌作为背景音乐,我只是觉得悦耳但没有到为之赞叹的地步,只是随着影片的逐步推进,各种深层次的意义被展现,我才明白他的歌的意义所在。

  生在尚算和平且因为互联网的原因消息四通八达的年代(当然我也知道我们在墙内所以不能算是完全开放,但至少我们有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之前我总有一种觉得世上每一样东西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倾向,包括片中南非人的冲破体制的意识--当然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我知道这是被唤醒的,而且是Rodriguez的功劳。我意识到眼前很多东西的来之不易,而且通过这部片子的讲述完整地目睹了这样一个“影响”、“产生”的过程,并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导演的手法把我们每个人都吸引着,他不是平铺直叙这个故事,而是侦探破案般一环一环地揭开谜底--一开始设下Rodriguez自杀的疑团吊住观众胃口,到最后又突然让他“生还”令观众也仿佛身在其中地松一口气,全片穿插着Rodriguez的歌作为背景乐,而歌词中的某些字眼又是解谜的线索,整个让人不知道该说是主人公经历太传奇还是叙述方式过巧妙了。

  唯一我觉得不大喜欢的是,片尾Rodriguez蹒跚在雪地独行过街道太久了。比起片头那个未知的神秘身影在漫步,感觉...在真相全部浮出水面后,这样的镜头有点累赘了,尤其是镜头时间这么长。可能是导演觉得观众在接受完这样一个故事之后需要时间缓冲和消化?但其实我就一直盯着他在走然后以为还会有什么其他片段出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anyway,是一部超棒的纪录片!

  《寻找小糖人》影评(七):My HERO, my SUGAR MAN

  这是部2013年Oscar最佳纪录片。也是一部非常励志的纪录片。我头一次把一个音乐人当英雄一样看待。

  Rodriguez的歌声以及音乐,在70年代唱醒了南非受压制的人们,人们高唱他的歌曲,在街头游#行抗议,争取自由的权利。几乎家家都有一张他的唱片,有人甚至有他的纹身,随后南非的人们得知他的死讯,为他英年早逝而哀悼惋惜。而在美国,制作人和唱片公司老板都认为他比Bob Dylan有天赋和才华,但是他的唱片发行后却无人问津,总共就卖出6张唱片。他随后销声匿迹,大家以为他死了。其实他一直过着平凡人的生活,他的日常工作是给人修房子搭房顶。

  音乐记者花费多年时间找到了他。他住在底特律一所破旧的房子里。时过境迁,过着平凡的蓝领阶层生活的Rodriguez,仍然散发着艺术家的气质。虽然他过着底层劳动者的生活,但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与教育女儿的方式也仍然是艺术家的方式。Rodriguez被记者找到后,便开始安排去南非开演唱会。在南非,他受欢迎的程度空前火爆,人们像欢迎一位英雄的到来一样欢迎他的到场,现场上观众的欢呼不止,大家似乎都不在乎他唱歌,只见到他本人就很满足了。他站在台上,面容平和安详的唱着那些几十年前的老歌,台下的人也跟着共同歌唱。他在南非总共开了6场演唱会,场场爆满。回到美国,他依然过着平凡的生活,心态也一直保持着低调与谦逊。南非的演唱会并没有提高他在美国的知名度,也没有为他带来富裕的生活。他的女儿说,Rodrigues的才华没有为自己带来财富,却致富了其他人(唱片公司,盗版业等)。他之后又在南非开了30多场音乐会,所得到的收入全部给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他自己,仍然住在已经住了40多年的老旧的房子里,过着跟往常一样平凡的日子。

  我深深地被Rodrigues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影片后半部分,我都是哭着看完的。纪录片最后,Rodrigues在他的老房子的窗口微笑的身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之前打动我的纪录片是《灰熊人》,《寻找小糖人》更加震撼人心。Rodriguez的个人魅力是整个纪录片的灵魂所在。其他音乐人如果有一次爆红的机会,也许不会像Rodriguez那样泰然处之,Rodriguez一直保持着他朴实无华的个性,不管人生是大起还是大落。做底层劳动者的他保持着艺术家的气质,做音乐家的他又保持着劳动者的淳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纯粹的去做音乐,与世人分享他的音乐,金钱与名利统统抛入脑后。几十年来的蓝领生活磨练了他朴实善良的性格。他的女儿说,在开演唱会期间,他们住在酒店的奢华VIP客房,可他却睡在沙发上,女儿问他为什么不睡在床上,他说:“如果我睡在床上的话,第二天,服务人员还要重新铺床,我不想麻烦他们。”他说他现在的人生变成了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是南非的明星、英雄;另一个身份是美国的普通老百姓、底层劳动者。通过201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寻找小糖人》的推广以及媒体的炒作,他的知名度不断的在提高,但他劳动者的那份质朴与谦逊永远不会改变他做人的态度。这种做人的态度是多数人达不到的精神层次,也是最令人敬佩的!

  他的事迹会激励一代代的人,成为一个传奇。我现在已经是他的忠实粉丝了!他的音乐也是朴实无华的打动人心,旋律悦耳,很易上口。歌词亲切直白的传达着他的人生。

  《寻找小糖人》影评(八):再見 Sugar Man - 准我今生,平平淡淡完了。

  隱沒在城市的一把聲音。

  如果你問我他靚仔不,我會說不,但他的樣子其實很significant,有很高的辨識度。

  架著黑超的面孔,過了差不多30分鐘才看到Sixto Rodriguez的真面目,最記得那一牆照片,因為黑白照片而錯覺他有亞洲人的血統,那招牌黑超造形讓我一度疑心王家衛是否抄他,還有帶點夏韻聲的粗線條,再然後是西班牙的姓氏,加上不論是sunglasses in suit or sunglasses in tee shirt,不變的是那頭長髮,那不羈氣息。當年的唱片監制說,他神出鬼沒,大家總是相約在街角見面,他,是城市的浪遊者(A drifter of the city)。

  他的歌很70s, Folk-rock(ok 我知是廢話), 但我想說,Folk 民謠一字,本身就是一民一族,以歌表心跡的一種音樂,抒發內心糾結,歌詞內容的message 很強,但很快被大家歸納為反建制音樂(或許這是Folk-rock/或那代音樂的社會特色吧?)先看這首:

  《Establishment Blues》

  This system's gonna fail soon, to an angry young tune

  And that's a concrete cold fact.

  發願,終被推倒的權力。年青的火氣吐露一地,音樂成為所有壓力的出口。但除了對建制不滿,其實更多是他對城市,對人,對戀愛的觀察,因為現實是:他白天老實當個地盤工,晚上跑場在酒吧,在一堆花生,啤酒與肥佬中自彈自唱。A most disgusting song 更是一段五分鐘自白吧? 有時在城市晃晃,遇到些人,聽了些故事,有點感觸,譜成歌,你可以說那是一段潦倒歲月,但也許他也計較不了,畢竟life must go on。

  《I think of You》

  And think of you

  Of the dreams we dreamt together

  Of the love we vowed would never

  Melt like snowflaskes in the sun

  My days now end, as they begun

  他後來如何遇上喜歡的人,結婚還有育有三位女兒,沒有陳明,但日子就是這樣過了。

  《Climb up on my music》

  Have you ever been in darkness

  And your mind could find no peace

  When you woke up after midnight

  Found your swans have turned to geese

  Well, just climb up on my music

  and my songs will set you free ....

  當然他也沒有預料自己的歌在地球另一邊成為熱潮。

  傳奇這種事也許有pattern的,一堆Mystery + untrue facts + talent + social factor + curiosity , 當所有因素共冶一爐…

  他唱他作,一支結他,詩意賦詞。可是出了兩隻碟便被當,後來的五十年隱於人潮。

  雖然人在本土沒有走紅,卻在另一個地方感染了一批人整整十年, 他的歌、隔離政策、南非的大是大非,還是音樂無國家,治癒不少心靈。再然後是出現他不同的死亡傳聞,結果熱心fans,一位記者,共同尋找真相,成就一位傳奇。

  你知道,傳奇是,他即使過得不好,即,生活沒有預期美好,但夢想沒有被磨蝕,依然自信: 也許如他女兒說,他的富有是在其他層面上,但絕對不是物質上。

  這個人陶醉在音樂裡,以音樂 set people free, set himself free,精神的free。

  也許沒有面孔的年代要來臨了。

  或對主流賣聲色藝全的招數感到厭倦 ── 八分姿色可以彌補兩分歌藝的缺點,但這種模式,你知道其實真的很悶,也許人們的寬容已至極限,或大家開始hunger for purity,ask for change?

  純粹一點吧。不論是人生或唱歌。

  《寻找小糖人》影评(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个无所事事的中午看完了这部纪录片,之后满脑子都是这么两句。眼前浮现的是一个说不出年龄的歌手,那沉静如水的表情。

  墨西哥血统的摇滚歌手罗德里格斯在上世纪70年代发行过2张唱片《Cold Fact》与《Coming From Reality》,虽然他的唱片公司认为他的作品完全可以和鲍勃迪伦媲美,但事实上他的唱片在美国销售之惨淡令人发指。出名无望的罗德里格斯为了生计成为了一个装修工人,每天给别人修理房顶度日。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一张唱片被一个美国姑娘带到了南非,被当地人听到之后惊为天人,并广泛流传。据统计,罗德里格斯的专辑被盗版发行了超过50万张(南非最新人口统计为5000万,在上世纪70年代基本上开普敦的年轻人人手一张)他的歌曲在南非广为传唱妇孺皆知,更是成为了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的圣歌。猫王、披头士等等都不是他的对手。南非诸多著名流行音乐人都宣称自己受到了罗德里格斯的音乐启蒙。

  然而这一切,罗德里格斯一无所知。

  他依旧修着屋顶,然后带着自己的3个女儿去图书馆博物馆,并教导她们自己和所谓的上等人没什么不同。

  再之后,一个南非的音像店老板还有一个记者找到了还在底特律打工的罗德里格斯,并邀请他来到了南非。他终于知道了自己在南非意味着什么,人们对他狂热的挥手、呐喊、哭泣,就仿佛见到了心中的圣徒。

  而他依然沉静如水,对歌迷们报以轻轻的微笑和长长的鞠躬。

  我不知道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我只知道起码有一条,叫做纯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纯粹的爱与付出,纯粹的融入与共鸣,纯粹的对音乐的感悟。

  也许之所以罗德里格斯那样的淡定,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冥冥之中必然会有这么一天让音乐感动所有的人吧。

  就这样在世间沉默行走的他,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获得了上帝的冠冕。(最后这句是我引用的,深深的赞同)

  《寻找小糖人》影评(十):选择自己的人生

  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事。真的是太棒了。世界需要这样的故事。真实的故事。

  故事的每个部分都是那么发人深省。

  Rodriguez的专辑能在南非流行,是因为歌曲中所蕴含的自由反判的精神。歌曲给了南非人民启发和力量。音乐居然有这般的影响力,令人震惊。

  寻找Rodriguez的行动,主要源自于人的好奇心和一种寻找自己,寻找启发的本性。基本可以排除经济利益的因素。值得尊敬。

  最震撼的自然是Rodriguez本人了。音乐是他的梦想。梦想破灭后,他没有抱怨,以积极的心态投入以后的生活中,认真而专注。在得知南非所发生的一切后,在从南非回来后,他的生活并没有改变。那是他选择的生活,他热爱他所选择的生活,他会继续这样生活下去。他写音乐只是因为他想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这个世界更美好。音乐只是他的爱好,有那么多人喜欢他当然令人高兴,但只要手中有一把吉他就够了。他的确不仅仅是一名音乐家。

  现实比故事更无聊,也比故事更精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寻找小糖人》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