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硫磺岛的来信》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17-11-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硫磺岛的来信》经典观后感集

  《硫磺岛的来信》是一部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渡边谦 / 二宫和也 / 加濑亮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硫磺岛的来信》观后感(一):硫磺岛战役始末与栗林忠道简介<转>

硫磺岛战役始末
背景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时,日军在关岛有一个将近3800人的军事基地和一个1200人的海军基地。驻有水上飞机、电台、气象站、和猎潜舰、布雷舰等舰艇。在硫磺岛有一个飞机场,有20架战斗机和1500海军驻扎在这里。1944年2月,当美军占领马绍尔群岛后,日军加强了硫磺岛的军事力量,在硫磺岛上的军事力量达到5000人,13门火炮,200挺轻重机枪,4552枝步枪,12架高射炮,30挺25毫米口径2联高射机枪,此外防御工事还有120毫米口径的火炮。硫磺岛和小笠原群岛成为防止美军空袭日本本土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当时日本法西斯已经丧失了制海和制空权。
  1944年4月,硫磺岛上还驻有80架战斗机,但到了7月仅剩下4架,美国海军到了硫磺岛目视范围内,一次全面的轰炸,炸毁了硫磺岛上所有的建筑物和仅存的4架飞机。但美军尚没有对丧失了海空支持的硫磺岛展开攻击。而日本则只余下地面部队能使用。
起因
  自从美军1944年7月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就开始建立航空基地,出动B—29重型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但马里亚纳群岛距日本本土将近1500海里,B—29进行如此长距离的空袭,由于受航程的限制,只能携带3吨炸弹,仅为B—29最大载弹量的30%。而且因为航程太长,战斗机无法进行全程护航,因此B—29只能在8000至9000米高度实施面积轰炸,效果很不理想
  硫磺岛北距东京650海里,南距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630海里,几乎正处在两地的中间,岛上的日军不仅可以向东京提供早期预警,而且可以起飞战斗机进行拦截,甚至还不断出动飞机攻击美军在塞班岛等地的机场,更是大大降低了美军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作用。硫磺岛对美军而言,简直是如鲠在喉。如果美军占领硫磺岛,那所有的不利都转化为有利,从硫磺岛起飞B—29航程减少一半,载弹量则可增加一倍;战斗机如从硫磺岛起飞,可以为B—29提供全程伴随护航;甚至连B—24这样的中型轰炸机也能从硫磺岛起飞空袭日本本土;更重要的是硫磺岛还可作为B—29的备降机场,供受伤的B—29紧急降落或加油。因此美军对硫磺岛是势在必得!美陆军航空兵(即美国空军的前身)司令阿诺德上将于1944年4月17日向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攻占硫磺岛的请求,美参谋长联席会议随即同意这一请求,责成太平洋战区担负此项作战,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兼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为就近指挥,将其指挥部从珍珠港移至关岛。
战前准备
    1944年10月初,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就将进攻硫磺岛的计划制定出来,参加作战的地面部队为第5两栖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3、4、5师,共约6万人,由霍兰史密斯中将指挥;登陆编队和支援编队,由凯利特纳中将指挥;米切尔中将指挥的第58特混编队负责海空掩护;所有参战登陆舰艇约500艘,军舰约400艘,飞机约2000架,由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统一指挥。
  由于参战部队中相当部分正在支援对吕宋岛的登陆作战,硫磺岛战役只得等吕宋岛战役结束后的1945年1月才能开始,又因为吕宋岛战役进展缓慢,结束的日期从计划的1944年12月20日推迟到了1945年1月9日,尼米兹再将硫磺岛的作战推迟到1945年2月中旬。
  硫磺岛,位于小笠原群岛南部,是该群岛的第二大岛,北距东京1200余公里(650海里),南距塞班岛1100余公里(630海里),东南距马里亚纳群岛500余公里(290海里)。岛长约8000米,宽约4000米,形状酷似火腿,面积约20平方公里,岛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叫折钵山,海拔160米,终年喷发着雾气,硫磺味弥漫全岛,故此得名。折钵山以北有一片比较宽阔平整的高地,称为中部高地,再往北,地形逐渐起伏,并有数座山峰,被称为元山地区,岛上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虽然硫磺岛岛小人少,但正处在东京与塞班岛之间,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在1944年前,日军仅仅把硫磺岛作为太平洋中部与南部的航空中继基地,只部署了海军守备部队1500余人和飞机20架。1944年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硫磺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日军才开始大力加强其防御力量,3月下旬将4000余陆军部队送上岛;5月将硫磺岛的陆军部队整编为第109师团,由栗林忠道中将任师团长,并在岛上配备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7月海军第27航空战队也调至岛上。截止1945年2月,日寇在岛上陆军约1.5万余人,海军约7000余人,共约2.3万人,飞机30余架,由栗林统一指挥。日军在岛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区各建有一个机场,分别叫做千岛机场和元山机场,也叫一号机场和二号机场,并在二号机场以北建造第三个机场。由于美军迅速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原计划运往马里亚纳群岛的人员、装备和物资都被就近转用于硫磺岛,尽管美军组织飞机、潜艇全力出击,企图切断硫磺岛的增援和补给,但日寇以父岛为中转站,采取小艇驳运的方式,因此美军的封锁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无力为硫磺岛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岛的抗登陆作战是要在几乎没有海空支援的情况下进行。栗林是出色的职业军人,曾担任过天皇警卫部队的指挥官,他意识到面对美军绝对海空优势,滩头作战难以奏效,主张凭借折钵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坚固的工事,实施纵深防御。但海军守备部队仍坚持歼敌于滩头,最后栗林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前沿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栗林忠道决心将硫磺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是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日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尽管牺牲了射界,却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讯网络都受到良好保护,折钵山几乎被掏空,筑有的坑道达九层之多!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栗林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唯一不足的是,原计划元山地区将修筑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长,由于时间不够,当美军发动进攻时只完成了70%,约18公里,而且折钵山与元山之间也没有坑道连接。
  栗林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栗林的这些苦心经营,确实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使硫磺岛之战成为太平洋上最残酷、艰巨的登陆战役。
战役过程
空袭轰炸
  从1944年8月10日起,驻扎在塞班岛的美军航空兵就开始对小笠原群岛进行空袭,重点是硫磺岛的机场和为硫磺岛进行物资补给的中转地父岛的港口设施。从8月至10月,共进行过48次轰炸,投弹约4000吨,但收效甚微
  11月24日,塞班岛的美军首次出动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引起了日军极大的恐惧,并随即作出反应,三天后即11月27日,硫磺岛上的日寇出动了2架飞机空袭塞班岛美军B—29航空基地,击毁B—29一架,击伤十一架。随后的日子里,硫磺岛上的日寇又多次组织对塞班岛美军航空基地的空袭,至1945年1月2日,已累计击毁B—29六架,严重威胁着美军B—29航空基地的安全。为压制硫磺岛日军飞机的袭扰,美军于1944年12月8日组织了一次海空协同突击,出动飞机192架次,其中B—29重轰炸机62架次,B—24中型轰炸机102架次、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7艘,共投掷炸弹814吨,发射203毫米炮弹1500发、127毫米炮弹5334发,这样猛烈的轰击,却并未彻底摧毁硫磺岛机场,仅仅起了短暂的压制作用。自这次海空协同突击后,美军在12月间又组织了四次类似的海空联合突击。
  12月9日起,由黑尔少将指挥的第七航空队B—24轰炸机只要天气允许,几乎每天出动对硫磺岛进行轰炸,塞班岛的B—29也不时加入对硫磺岛的轰炸,至1945年2月初,美军共出动舰载机1269架次,岸基航空兵1479架次,军舰64艘次,总共投掷炸弹6800余吨,发射大口径舰炮炮弹2万余发,其中406毫米炮弹203发,203毫米炮弹6472发,127毫米炮弹15251发。美军如此猛烈密集的火力轰击,由于日寇的防御工事异常坚固,效果十分有限,对岛上两个机场也没能予以彻底摧毁,日军总能在空袭后迅速修复,而日寇初步领略到了美军的火力,更加倾注全力修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
  1945年1月26日,完成了对吕宋岛登陆作战支援任务的第三舰队返回乌利西基地,进行休整。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将指挥权移交给斯普鲁恩斯,第三舰队随即改称第五舰队,这是美军自1944年秋开始实行的新措施,为太平洋舰队配备了两套司令部指挥参谋人员,在哈尔西指挥下,番号为第三舰队;当由斯普鲁恩斯指挥时则称之为第五舰队,一般一人在前线指挥作战,另一人则在后方筹划酝酿下一次作战,这样既能充分使用兵力,又能迷惑日军。
  最初,斯普鲁恩斯和尼米兹都认为攻占这样一个弹丸小岛,不会费多大力气,但看了对硫磺岛的空中侦察所拍摄的航空照片后,才知道在这个岛上极可能存在不同寻常的防御系统,史密斯中将仔细研究了航空照片后,表示这将是最难攻占的岛屿,并预计要付出两万人的伤亡。
  1月28日当负责组织对日军本土战略轰炸的陆军航空兵第二十一航空队司令柯蒂斯?李梅少将前来协商航空兵如何支援硫磺岛登陆作战时,斯普鲁恩斯就向他提出硫磺岛对于战争究竟有多少价值?李梅立即肯定地表示没有硫磺岛就无法有效地对日军本土进行战略轰炸。斯普鲁恩斯这才如释重负,决心不惜付出巨大代价攻取硫磺岛。
  2月2日,尼米兹来到乌利西,视察硫磺岛作战的准备情况。斯普鲁恩斯提议为阻止日军对硫磺岛可能的增援,必须首先使用舰载航空兵对日寇本土的关东地区机场进行压制,尼米兹同意了这一计划。随后,尼米兹又前往塞班岛观看了将在硫磺岛实施登陆作战的第五两栖军的三个海军陆战队师进行的临战演习。
  2月10日,斯普鲁恩斯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为旗舰,第58特混编队司令米切尔以“邦克山”号航母为旗舰,一起率领由16艘航母、8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77艘驱逐舰组成的航母编队驶离乌利西,经马里亚纳群岛和小笠原群岛以东,直扑日寇本土。这是美军自1942年4月杜利特尔空袭东京以来航母编队第一次袭击日本本土。斯普鲁恩斯计划16日抵达日本外海,以16日、17日两天时间对日本本土关东地区的机场进行压制性的空袭,然后再南下参加硫磺岛作战。他特别担心日军的神风特攻队的威胁,所以每艘航母上只30架轰炸机和鱼雷机,其余全部搭载战斗机。为了尽量减少被日军发现的可能,出动多艘潜艇在编队航道前方担任侦察搜索,而塞班岛的岸基航空兵则以B—24和 B—29对编队经过的海域上空进行巡逻警戒。编队自身还以多艘驱逐舰在编队前方组成搜索幕,同时以舰载机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反潜警戒。正是由于采取了上述严密的防范措施,加上恶劣天气的掩护,美军航母编队于16日拂晓一直到达距东京东南125海里海域,此地距最近的日本本土海岸仅60海里,仍没被日军发现。
  2月16日,美军航母编队出动舰载机1000余架次,分成数个攻击波对东京湾各机场进行攻击,由于天空中阴云低垂,攻击效果并不理想。
  2月17日,美军又出动两个攻击波舰载机500余架次,对关东地区的机场、飞机制造厂、锚泊船舶等目标进行了轰炸。两天里,美军在空战中击落日机332架,在地面上击毁日机177架,给一些机场、飞机制造厂造成了一定破坏,这次空袭的效果不是很大,但却极大吸引了日军注意力。当天下午,美军航母编队离开日本外海南下,参加硫磺岛作战。
海陆炮击
  2月14日,威廉?布兰迪海军少将率领由6艘战列舰、12艘护航航母、5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组成的火力支援编队离开塞班岛前往硫磺岛。
  2月15日,美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在尼米兹陪同下到达塞班岛,听取有关硫磺岛战役的汇报,并视察战役准备。大病初愈的登陆编队司令特纳,人称“短吻鳄”,汇报原计划对硫磺岛进行十天的炮火准备,因为军舰无法携带十天炮击的弹药,只能进行三天的炮击,但特纳表示对面积仅二十平方公里的小岛进行三天的炮击已经足够,炮火未能摧毁的防御将由登陆部队来完成。
  2月16日清晨,布兰迪的火力支援编队到达硫磺岛海域,开始实施预先火力准备。所有战列舰、巡洋舰都被划分了地段,对已查明的目标逐一摧毁。为确保炮击的准确,有几艘战列舰甚至在距岸边仅3000米处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但由于天气不佳,岛上又是硝烟弥漫,预定的750个目标只摧毁了17个,炮击效果很不尽人意。日军只以部分中小口径火炮进行反击,击伤战列舰、巡洋舰各一艘,大口径火炮出于隐蔽考虑,一炮未发。
    2月17日,美军水下爆破队在12艘登陆炮艇的掩护下探测海滩礁脉的航道,并清除水下的水雷和障碍物,粟林以为美军登陆在即,下令大口径火炮开火,将12艘登陆炮艇击沉9艘,击伤3艘,艇员阵亡、失踪44人,伤152人。美军大为震惊,岛上的日军竟然还有如此猛烈的火力,立即对这些刚暴露出的目标进行轰击。
  从16日至18日三天里,美军除了舰炮火力外,护航航母的舰载机也全力出击,有的进行空中掩护;有的进行反潜警戒;有的观测校正弹着;有的向日寇阵地投掷燃烧弹,烧掉日军阵地的伪装,使之暴露出来,以便于舰炮将其消灭。而塞班岛的轰炸机也频频前来助战,对硫磺岛进行轰炸。这三天中,硫磺岛几乎完全被美军火力轰击的硝烟所淹没,日军只得龟缩在坑道里无法活动。据统计,美军在登陆前共消耗炮弹、炸弹24000余吨,硫磺岛上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了1200吨,但日寇凭借坚固的地下工事,损失轻微
登陆战
  1945年2月19日六时,特纳率领的登陆编队到达硫磺岛海域,斯普鲁恩斯和米切尔指挥的航母编队也到达硫磺岛西北海域,此时,硫磺岛出现了少有的晴朗天气,天高云薄,微风轻拂。
  六时四十分,美军舰炮支援编队的7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开始直接火力准备,航母编队一边担负空中掩护,一边出动舰载机参加对硫磺岛的航空火力准备。这次火力准备,时间虽短,但因为天气晴朗,目标清晰可见,效果比较理想。
  登陆部队海军陆战队三个师,以陆战第四、第五师为一梯队,陆战三师为预备队,在直接火力准备的同时,第一批登陆部队八个营完成了换乘。
  登陆滩头在硫磺岛的东海滩,从折钵山山脚下沿海岸向东北延伸,总长3150米,从南到北依次每450米划分为一个登陆滩头,代号分别是绿一、红一、红二、黄一、黄二、蓝一、蓝二。陆战五师在南端的三个滩头登陆,穿越岛的最狭窄部,孤立或攻占岛南的折钵山,陆战四师则在北面的四个滩头登陆,攻击一号机场。
  八时三十分,第一波68辆履带登陆车离开出发点,向滩头冲击。
  八时五十九分,舰炮火力开始延伸射击。
  九时正,部队准时开始登陆,一开始非常顺利,日寇的抵抗十分微弱,只有迫击炮和轻武器的零星射击,美军遇到的最大阻碍是岸滩上的火山灰,由于岸滩全是火山灰堆积而成,土质松软异常,履带登陆车全部陷在火山灰中,难以前进,后面的登陆艇一波接一波驶上岸,却被这些无法动弹的履带登陆车阻挡,根本无法抢滩登陆,艇上的登陆兵只好涉水上岸。见日军只有零星的轻武器射击,特纳甚至认为照此发展,只需五天就可占领全岛。但好景不长,登陆的美军才推进了二百余米,日寇等美军炮火开始延伸,粟林就下令从坑道进入阵地,根据事先早已测算好的数据,日军炮火准确覆盖了登陆滩头,一时间,美军被完全压制在滩头,伤亡惨重,前进受阻。
  陆战五师因为比陆战四师晚了大约二十分钟遭到炮击,而且炮火相对比陆战四师遭受的要弱,所以先头的二十八团一营得以利用这一机会,穿越岛的最狭窄部,切断了折钵山与其他地区日军的联系,二营则随后向折钵山发起了攻击。陆战四师在日军猛烈炮火阻击下,几乎寸步难行。就在这样的危急时刻,美军的舰炮火力给了登陆部队以极其有力的支援,此次登陆,美军登陆部队每个营都配有舰炮火力控制组,能够及时召唤舰炮火力的支援,而空中的校射飞机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准确测定日寇炮火位置引导舰炮将其消灭,可以说,在太平洋战争历次登陆战中,舰炮火力支援从没有像硫磺岛登陆战那样有效,在舰炮火力的大力支援下,美军登陆部队艰难向前推进,全天美军共消耗127毫米以上口径舰炮炮弹38550发,火力支援之强,史无前例。九时三十分,美军的坦克上岸,随即引导并掩护登陆部队攻击前进。本该发挥巨大作用的坦克,大都陷入火山灰,动弹不得,少数几辆也行动蹒跚,很快就成为日寇反坦克炮的目标,被一一击毁。美军只能依靠士兵用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一步一步向前推进,而每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十时三十分,美军已有8个步兵营和1个坦克营上岸,正竭力扩展登陆场。
  十一时,风向转为东南,风力逐渐加大,给美军的登陆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这时各团的预备队营正在登陆,许多登陆艇被强劲的阵风吹得失去控制,甚至倾覆,再加上日军炮火的轰击,滩头上到处都是损坏的登陆艇,而后续的物资和人员仍在按计划源源不断上岸,整个海滩一片混乱。但这样混乱的场景因尘土飞扬,硝烟弥漫,海面上的军舰根本看不清楚,特纳向尼米兹报告登陆部队几乎没遇到抵抗,伤亡轻微。
  十二时许,美军陆战四师二十三团才前进了450米,接着继续在火力支援下攻击前进,直到十四时,才攻到一号机场。而四师的另一个团二十五团则被日寇在蓝二滩东北的一个小艇专用港边悬崖上的大量永备发射点所阻,伤亡严重,却毫无进展,为摧毁这些永备发射点,美军使用了一种新的引导舰炮射击法:先以登陆艇向目标发射曳光弹,巡洋舰再根据曳光弹的弹着射击,效果极佳,到黄昏时分,终于消除了这些火力点的威胁,但二十五团在登陆当天几乎没有进展。陆战五师情况梢好,二十八团已割裂折钵山与其他地区日寇的联系,将其包围起来;二十七团在海滩上被困四十分钟之后,终于取得了突破,推进到了一号机场南端。
  日落时,美军已有6个步兵团、6个炮兵营和2个坦克营共约三万人上岸,占领了宽约3600米,纵深从650米到1000米不等的登陆场,全天有566人阵亡,1858人负伤,伤亡总数约占登陆总人数的8%。就第一天的战况而言,还不算太糟糕,但随后的战斗将更为艰巨。
    天黑后,美军害怕日军发动大规模夜袭,海面上的军舰几乎不间断地向岛上发射照明弹,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出乎意外的是,日军通常会在登陆的当天夜间发动的夜袭根本没有,除了一些小股日军的袭扰外,太平无事。这是因为粟林深知自己的实力,坚决不采取自杀性的冲锋。度过了第一个平安的夜晚后,迎接美军的将是更为残酷的战斗。
  2月20日,从凌晨开始,美军舰炮就根据登陆部队的要求进行火力准备。八时三十分,美军登陆部队发起了进攻,陆战四师在舰炮和坦克支援下,攻占了一号机场,并切断了岛南日军与元山之间的联系。机场刚刚被攻占,工兵就开始全力抢修,以便尽快能投入使用。陆战五师向折钵山攻击,由于日军很多工事都建在舰炮火力无法射击到的岩洞中,在坦克到来前,二十八团几乎无法前进,最后在坦克掩护下,以手榴弹、炸药包、火焰喷射器逐一消灭岩洞中的日军,有时甚至出动推土机将洞口封闭,因此进展极为缓慢,直到黄昏,才总共前进了180米。
  2月21日,岛上的激战仍在继续,进展十分有限。海滩勤务大队经过不懈的努力,解决了滩头的混乱局面,天气却愈加恶劣,海上风大浪高,严重影响了补给品的卸载。由于岛上的部队伤亡较大,作为预备队的陆战三师二十一团奉命上岛投入战斗。
  2月22日,因大雨美军登陆部队被迫停止进攻,抓紧进行战地休整。由于三天来,美军在硫磺岛上阵亡、失踪人数已达1204人,负伤4108人。美国国内的新闻界甚至强烈要求“让陆战队喘口气——给凶狠的日军放毒气。”诚然,对付隐藏在坑道或岩洞中的日寇,毒气既实用,又比火焰喷射器更为“仁慈”,尽管美、日两国都没有签署严禁使用毒气的《日内瓦公约》,但罗斯福总统和尼米兹都不愿违反公约,战后尼米兹承认,没有使用毒气完全是出于道义的考虑,结果使大量优秀的陆战队员付出了生命,这与日军在中国大量使用毒气和细菌炸弹的滔天罪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月23日,美军陆战四师以二号机场为目标发起总攻,但在日军永备发射点、坑道、地堡和岩洞工事组成的防线前,推进极为缓慢,简直像蜗牛爬行。全天,只有右翼前进了约300米,左翼和中间几乎毫无进展。这天唯一的战果是在折钵山,美军因其不断喷发烟雾,称之为“热岩”,日军几乎将整座山掏空,修筑有数以千计的火力点,尤其是山顶的观察哨,居高临下俯瞰整个东海岸,能准确指引、校正纵深炮火的射击,对于美军威胁极大。经四天血战,十时二十分,陆战五师二十八团由哈罗得?希勒中尉率领的40人组成的小分队,终于攻上了折钵山山顶,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尽管折钵山上,仍有近千日军凭借着坑道和岩洞工事在负隅顽抗。四小时后,希勒的士兵又插起了一面更大的星条旗,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将插旗时的情景拍摄下来,这张照片随即广为流传,成为胜利的象征。后来太平洋战区总部还专门查询插旗的陆战队员姓名和家庭地址,进行表彰。刚赶到硫磺岛视察的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和第五两栖军军长史密斯注视着在折钵山山顶飘扬的国旗,非常激动,福雷斯特总结到:“折钵山升起的国旗意味着海军陆战队从此后五百年的荣誉!”海面上军舰上的水兵看到这面象征胜利的旗帜,欢声雷动!——特纳将陆战五师二十八团留在折钵山,负责肃清山上的日寇,而五师的另两个团则调到北部,协同四师攻击元山地区的日军。
  同日,美军的航母编队在硫磺岛以东海域与海上勤务大队会合,接受海上补给,当晚再次向日本本土进发,以压制日寇可能对硫磺岛的支援。
  2月24日,战斗殊为激烈,陆战三师二十一团在海空火力的大力支援下,由坦克开道,终于突破了日军在二号机场南侧的防线,推进730米,拔除了日军近800个碉堡,日军随即发动了一次逆袭,二十一团猝不及防,一度被迫后退,随后在舰炮支援下拼死反击,才将阵地巩固。很快美军就发现,随着逐渐升高的地形,日寇构筑了密如蚁穴的地堡和纵横交错的坑道网,凭借着这些工事抵抗是越来越顽强。至当天,美军伤亡总数已达6000人,其中阵亡1600人,面对如此惨重的伤亡,美军将作为预备队的陆战三师师部和陆战第九团、野战炮兵第十二团送上岛,投入战斗。
  2月25日,三个陆战师在硫磺岛并肩开始攻击,四师在右,三师居中,五师在左,并列向东北推进。
  同一天拂晓,美军的航母编队到达距东京东南190海里海域,出动舰载机对东京地区的日寇机场和飞机制造厂进行空袭,和第一次空袭一样,因为天气恶劣,轰炸效果并不理想,米切尔随后指挥航母编队转向西南,前去突击冲绳岛。于3月1日对日占冲绳首府那霸进行了空袭,同时对冲绳岛、庆良间列岛和奄美大岛等地进行了航空摄影,为即将开始的冲绳战役提供资料。航母编队最后于3月4日返回了乌利西。
  3月1日,美军经过激烈的鏖战,终于攻占了二号机场和元山村。
硫磺岛战役中的战列舰
  1945年1月, “密苏里”号战列舰加入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同年2月19日, 美军发动了硫磺岛登陆战役。“密苏里”号战列舰跟随美国母航特混舰队,参加硫磺岛登陆战役。驻守硫磺岛的日军进行了顽强抵抗, 美国海军登陆部队伤亡很大。“密苏里”号用舰上强大炮火,支援美军登陆部队。在美海军航空母舰和战列舰的强大火力支援下,使美军登陆部队登上岛屿,于3月16日占领硫磺岛。
推进战斗
  硫磺岛上的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战斗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消耗,有时一整天只前进4米,惨重的伤亡甚至使军官们都没有勇气再将士兵投入战斗。在对岛上第二制高点382高地的争夺中,陆战四师屡屡陷入日寇交叉火网,伤亡极其惨重,382高地因此被称为“绞肉机”,战斗部队的伤亡高达50%以上,有经验的连、排长和军士长伤亡殆尽,许多连队连长由少尉或上士担任,而排、班长大都由普通士兵担任。美军必须逐一消灭侧翼的日寇阵地,解除侧翼威胁,才有可能向前推进,所以战斗异常残酷、激烈,直到3月2日,二十四团才攻上了高地,但所付出的伤亡是巨大的,有好几个连的官兵非死即伤,几乎全连覆没。
  左翼的五师,攻击362高地的遭遇与四师在382高地如出一辙:刚攻上山头,侧翼日寇立即以密集火力封锁美军的退路,再以纵深火力和凶猛的反击将攻上高地的美军尽数消灭,美军死伤枕籍,却毫无收获,只得先消灭最突出部的日寇阵地,再步步为营艰难向前推进。日军早已掌握了美军的攻击程序,先是航空火力准备,再是舰炮火力轰击,接着是地面炮火射击,最后才是步兵冲击,所以日军总在坑道里躲过美军的炮火,再进入阵地迎击步兵的进攻,美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势都落空了。美军饱尝失利的滋味,终于痛定思痛,改变战术,3月7日拂晓,美军没进行任何炮火准备,借助黎明前的黑夜,悄然接近日军阵地,突然发起冲击,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攻占了362高地。
  陆战队员的巨大牺牲并没有白费,3月3日,就有一架C—47运输机在硫磺岛的一号机场降落。次日一架在空袭日本本土时受伤的B—29在硫磺岛紧急降落,硫磺岛的价值已经开始得到了体现。
  3月7日,美军发动总攻,担负中央突破的陆战三师势如破竹,进展神速,遇到难以克服的日寇阵地就设法绕过去,继续向前推进,尽管给后续的陆战四师、五师留下不少“钉子”,但三师突破了日寇的防线,并于两天后攻到了西海岸,占据了一段约800米长的海岸,将日寇分割为两部分。陆战三师二十一团一营最先杀到西海岸,作为战绩的证据,营长在一个军用水壶里装满了海水,贴上:“只供检验不得饮用。”的标签,派人送给师长厄金斯少将。
  3月9日美军占领了尚未完工的三号机场。粟林中将得知美军突破了防线将日寇一分为二时,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反击,他深知美军火力强,正面进攻难以奏效,所以进行的是夜间渗透反击。他命令部队尽可能穿越美军的防线,渗透到美军后方重新打通两翼联系。美军发现了日军的行动,发射的照明弹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许多日寇越过了美军的前沿防线,有的甚至渗透距离达1600米,但美军预备队和后方勤务人员,依托工事顽强抗击,给予反击的日军重大杀伤,天亮时,日军的反击被彻底粉碎,伤亡至少一千人,徒劳无功,反而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给以后的作战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3月10日,陆战三师将日军防线截为两段后,随即开始向两面扩张战果,九团向东,二十一团向西,分别策应陆战四师、五师的攻击。尽管日寇的防御态势已经相当不利,但日寇仍依托工事死战不退,尤其是陆战五师面对的是由粟林直接指挥的部队,遭到的抵抗更为激烈,陆战五师的伤亡超过75%,许多战斗部队失去了战斗力,师部的文书、司机甚至炊事员等勤杂人员都投入了战斗。三师、四师的伤亡也很严重,出于这种情况,陆战四师师长克利夫顿?凯兹少将向粟林和硫磺岛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一四五联队队长池田大佐发出劝降信,信中首先向他们无畏精神和英勇作战表示了尊敬,接着说明了目前无法取胜的处境,最后要求他们指挥所属部队停止抵抗,美军将根据《日内瓦公约》保证投降的日寇受到人道待遇。但劝降信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3月16日,东北部的800余日军被歼灭,美军于当日十八时宣布占领硫磺岛,但战斗仍在继续,粟林指挥残部依然在抵抗,有时战斗还相当激烈。陆战三师师长厄金斯少将找到两名日军战俘,给了他们很多干粮,还配备了一部最新式的报话机,然后让他们给粟林和池田带去劝降信。这两名战俘将劝降信设法交给了池田的传令兵,但到了规定的时间期限,日军仍未投降,这两战俘为美军的人道主义待遇所感动,竟留在日军防线里,通过报话机为美军炮火指引目标,一直到18日才返回美军战线。
  3月21日,天皇晋升栗林为大将军衔,以表彰他的英勇作战。
  从16日美军宣布占领硫磺岛后又经过整整一周的激战,24日美军才将残余的日军压缩在岛北部约2100平方米的狭小范围里。粟林于当晚焚毁了军旗,发出了最后的诀别电报,然后销毁密码,准备实施最后的决死反击。
  3月25日,栗林派人设法通知岛上每一个人,于夜间携带武器在三号机场附近的山区集合。
  3月26日凌晨,栗林忠道亲自率领约350名日军向二号机场的美军发起了最后反击,许多美军在睡梦中被杀,天亮后,美军组织扫荡,四处追杀这股残余日军,激战三小时,将这股日军大部歼灭,日军仅遗留在美军阵地前的尸体就有250具,粟林负伤后在岛上剖腹自杀,美军伤亡172人。美军于当天八时宣布硫磺岛战役结束,但清剿残余日寇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四月底。
海战
  硫磺岛的守备部队在殊死抵抗的同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由于主要的水面舰只在菲律宾莱特湾海战中损失殆尽,残余军舰因为燃料不足,也无力组织救援。能够出动增援的就只有岸基航空兵和潜艇部队了,但岸基航空兵的第一、第二航空舰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第三航空舰队还在训练中,而且是准备在本土保卫战中使用,因此,日军大本营决定尽量避免损失,只以少量飞机和潜艇实施“特攻作战”,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
  2月19日,日军在香取基地成立了以自杀飞机为主体的“第二御盾特别攻击队”,专门担负特攻使命。
  2月21日,这支特攻队转场至八丈岛,于中午加油完毕,分批出击。十七时许,第一攻击波的6架自杀飞机飞临美军在硫磺岛西北35海里正准备执行夜间空中巡逻任务的“萨拉托加”号航母上空,日机随即展开攻击,有4架被击落,另2架接连撞上这艘航母,使该舰受伤起火,所幸伤势不重。十八时五十分,“萨拉托加”号的水兵刚把舰上的大火扑灭,日军第二攻击波5架自杀飞机就接踵而至,前4架均被击落,第五架虽被击伤,仍一头撞上“萨拉托加”号,在航母甲板上翻滚着落入海中,给母舰造成了多处创伤,被毁飞机42架,舰员阵亡123人,伤192人。只是因为舰上损管人员抢修得力才幸免沉没,终因伤势太重而奉命撤出战场,随即回国进坞大修,直到战争结束再未能参战。
日军反扑
  与此同时,日军神风敢死队的自杀飞机还攻击了硫磺岛以东的美军舰艇,一架日机撞上了“俾斯麦海”号护航航母的后升降机,并在机库里爆炸,立即引爆了机库里的飞机,大火迅速蔓延,很快波及到了弹药舱,引发了大爆炸,舰长见无法挽回,只得下令弃舰。该舰燃烧了足足三小时,才沉入海中。舰上水兵伤亡约350人。被日军自杀飞机击伤的还有“隆加角”号护航航母、477号和809号坦克登陆舰、“基厄卡克”号运输船。
  日军除组织自杀飞机的攻击外,还以潜艇实施特攻作战。2月19日,日寇以伊—368、伊—370、伊—44各携带五条、五条和四条人操鱼雷,组成代号为“千草”的特攻队,于2月20日、21日、22日分别从濑户内海的大津岛潜艇基地出发,前往攻击硫磺岛海域的美军舰队。
  2月23日,又命令16日从吴港出发原定前往琉球群岛活动的吕—43号潜艇改往硫磺岛攻击美舰。
  2月26日,到达硫磺岛海域的伊—368号和吕—43号被美军舰载机击沉,伊—368号则被美军的驱逐舰击沉。伊—44号多次向美舰接近,都受到美军反潜舰只的有力压制,无法占据人操鱼雷的出发阵位,只好返航,回日本后艇长因未完成任务而被撤职。
  2月28日,日军又以伊—58号和伊—36号潜艇各携带四条人操鱼雷组成代号为“神武”的特攻队,分别于3月1日和2日从吴港出发,但到了3月6日,日寇统帅部见硫磺岛大势已去,这才命令在硫磺岛海域活动的潜艇全部撤出。
伤亡数据统计
日军伤亡
  硫磺岛战役,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计23388人。日军其他损失为飞机90余架,潜艇三艘。
美军伤亡
  美军从2月19日至3月26日,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
伤亡对比
  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 :1。
伤亡分析
  美军登陆部队伤亡人数占总人数的30%,陆战三师的战斗部队伤亡60%,而陆战四师、五师战斗部队的伤亡更是高达75%,第五两栖军几乎失去了战斗力。此次战役中,海军陆战队的伤亡之高也是其在太平洋战争中绝无仅有的,战后,尼米兹对参加过硫磺岛战役的陆战队员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在硫磺岛作战的美国人,非凡的勇敢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美军还有一艘护航航母被击沉,航母、登陆兵运输舰、快速运输舰、中型登陆舰、扫雷舰、运输船各一艘、坦克登陆舰两艘被击伤。
  美军为攻占硫磺岛所付出的人员伤亡比日军还多,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登陆一方的伤亡超过抗登陆方的唯一战例,日军在失去海空支援,又没有增援补给的情况下,以地面部队凭借坚固而隐蔽的工事,采取正确的战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使美军原计划五天攻占的弹丸小岛,足足打了三十六天,并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美军在此次作战中唯一闪光之处就是舰炮支援比较得力,共发射各种口径炮弹30余万,计1.4万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支援了登陆部队的作战。
  但美军的巨大代价很快就得到回报,当美军登陆后,工兵部队就上岛抢修扩建机场,至4月20日,上岛的工兵部队已有7600人,将一号机场跑道扩建为3000米,二号机场的跑道扩建为2100米,不仅进驻了战斗机部队,还成为美军B—29轰炸机的应急备降机场。美军战斗机部队进驻硫磺岛后,其作战半径就覆盖了日本本土,能有效掩护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使对日轰炸愈加频繁和激烈,并将轰炸效果提高了一倍以上,大大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硫磺岛上应急备降场至战争结束,累计共有2.4万架次受伤或耗尽燃料的B—29在此紧急降落,从而挽救了这些飞机上2.7万名空勤人员。
战役影响
  硫磺岛,不仅使美军获得了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还打开了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的通道。
  而美军在硫磺岛的惨重伤亡,也使美军的高层意识到如果进攻日本本土,一定会遇到比在硫磺岛更顽强的抵抗,美军的伤亡将会更惨重,因此,日后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担心在日本本土登陆将会遭到硫磺岛那样的巨大伤亡。
评价
日军评价
  日军在硫磺岛那样被几乎完全孤立的岛屿上进行的抗登陆战,以两万之众,依托工事抗击了十万美军整整一个月之久,若非后来日军储备的弹药、物资消耗殆尽,恐怕美军的胜利还没有这么迅速,粟林也因为以其谋略、坚韧,领导并组织了硫磺岛的抗登陆战,甚至赢得了美军对他的尊敬。
  日军面对当时美军这样的精兵强将,如此密集猛烈的火力,孤军奋战,虽败犹荣,硫磺岛战役也因此成为登陆与抗登陆的经典战例,备受瞩目与研究。
美军评价
  美军此役的指挥官斯普鲁恩斯、米切尔、特纳和史密斯都是在太平洋战争中骁勇善战的名将,参战部队是三个师的海军陆战队,要知道海军陆战队不仅接受过严格系统的登陆战训练,而且战斗力之强、战斗作风之强悍,战斗意志之顽强在美军中都是首屈一指的,美军的武器、火力上的优势更是不言而喻。
 
栗林忠道简介
  栗林忠道(くりばやし ただみち1891.7.7-1945.3.26)日本109师团长,日本陆军大将。因作为硫黄岛战役的日本指挥官而知名,从四位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人物履历
  1891年7月7日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小时候志向是记者,191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6期,成为一名骑兵军官,随后进入陆军骑兵学校进修,1923年晋升大尉,并从陆军大学第35期毕业,成绩名列同期学员的第二名,获颁天皇御赐军刀,出任骑兵第15联队中队长。1927年至1931年,栗林忠道先后两次出使美洲,任驻美国及加拿大武官,曾在著名的哈佛大学学习,研究美国军事,是日本陆军中少有的熟悉美军特点的高级将领。回国后历任骑兵第7联队长,陆军省军务局马政课课长,任期内选定《爱马进军歌》作为军歌,侵华战争时期任骑兵第2旅团长、骑兵第一旅团长等职,驻扎在内蒙古前线,1941年9月日本骑兵部队解散改编成机械化部队,他调任广州的23军参谋长,12月辅佐酒井隆司令官指挥香港战役。迫降了英国、加拿大军队。1943年晋升中将,出任留守近卫第2师团长,
硫黄岛战役
  1944年4月因为驻地失火引咎辞职,转任第109师团长,从满洲调到硫黄岛,负责岛上的防御。当时日本国力亏空,栗林仅 率一个临时拼凑的陆军师团,一共两万余人防守22平方公里的硫黄岛(其中不乏强征来的老兵小兵)。唯一的精锐就是他在骑兵部队的朋友西竹一中佐的战车联队了(西竹一男爵也是奥运会马术冠军)。栗林忠道写给妻子的信说:我或许不会活着回来,但你放心,我决不会给我们的家庭带来耻辱,我一定会对得起我们栗林家的武士门风。硫黄岛是美军攻打的第一个属于日本的岛屿,栗林忠道奉命守卫这第一块将要失去的日本领土。他深知美军的技术优势,因此到任后力排众议, 决定放弃滩头阵地,深挖洞打持久战,并每天在岛上巡回查看。战后被俘的日本兵竟然每个人都声称看到过他们的最高指挥官, 让美军十分的惊讶。
  他所对抗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人数是岛上日本人的3.5倍, 且装备具有压倒性优势。 美军当时以为五天就可以把小岛拿下的,结果美海军、空军与地面部队协同作战,依然打了一个多月才拿下, 这也是唯一一次美军伤亡比日军多的战斗。 战后连对手都对栗林中将称赞不已,被美军誉为日军二战中最优秀的将领。 栗林在3月16日发出诀别电报:“战局已临最后关头,职站在前线,祈祷皇国必胜及安泰”,“目下弹尽兵寡,决作孤注一掷,粉身碎骨,以报皇恩,谨率领士卒,高呼圣皇万岁,籍此永诀”,大本营误以为其已经战死,17日昭和天皇特旨晋升其为陆军大将,时年53岁,是当时日本最年轻的陆军大将。26日日落时分,栗林的身边大概还有三百多人, 并且被美国人包围, 栗林决定发动最后的总攻击. 栗林将身上的军衔扯下扔在地上, 其他的官兵也俱将军衔扯下, 栗林一手持刀, 向兵士们做了最后的战前演说.“我即使在诸君之前,在战阵中倒下,诸君战斗到今日的丰功伟绩也不会被人们忘记,即使这次日本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日本国民为诸君的忠君爱国的精神所感动激昂, 歌颂各位的功勋,对着各位的灵位流泪默默祷告的日子,也一定会到来的. 诸君安心的殉国吧。”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之前栗林将部下的战功上报,但是内地一直没有下来战功的奖状,所以栗林的心中很是不安。然后栗林左手持刀,率领兵士冒着炮火前进,一个军曹在队伍散开之前还看到了栗林的背影,之后不久就听到了”兵团总指挥战死” 的消息,说是栗林受了重伤, 但是仍然扶着一个军官的肩膀继续前进, 最后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出击之前, 栗林下了”不要我把我的尸体交给美军”的命令,所以是带着一个小铲子冲锋的,最后一个参谋长将其就地掩埋。
年表
  1914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6期步兵科
  1923年毕业于陆军大学第35期
  1940年3月9日-1940年12月2日任骑兵第2旅团旅团长,陆军少将
  1940年12月2日-1941年9月19日任骑兵第1旅团旅团长
  1941年9月19日-1943年6月10日任第23军参谋长
  1943年6月10日-1944年4月6日任留守近卫第2师团师团长,陆军中将
  1944年4月任东部军司令部附
  1944年5月27日-1945年3月26日任小笠原兵团长兼第109师团师团长,1945年3月17日晋陆军大将,3月26日硫磺岛战役战败自杀

  《硫磺岛的来信》观后感(二):绑上战车的人们

“我们做的三明治,也被他们拿走,后来没有肉只做面包,照样被拿走,最后他们连烘培器材都拿去。”
最后的最后,男主人公也被“拿走”了。
老妇人对少妇说,他的丈夫孩子都上了战场,而你至少还有后代。
“你是一名好士兵。”
“不,长官,我只是一个面包师傅。”
“你是面包师傅?”
“有家人吗?”
“一个妻子 和去年夏天在大宫出生的女儿 我还没见过她。”
被绑上战车的人们,本片最纯粹的坏人可能是欺负平民的宪兵了。
“永远只做正确的事。”,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玉碎?还是撤退?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对的。虽然简明扼要,但只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本片很人性,宣扬了反战,推荐。

  《硫磺岛的来信》观后感(三):该死的战争

撇开民族因素,今天我只从人的角度来看。
灰暗的画面似乎暗示着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
战争太残酷,炮火硝烟中陨落了多少无辜的生命。
“我只是一个面包师”。
未必每个人都是战争中的热血分子,未必每个人都是心甘情愿远离家人,只是屈服于体制和权势不得不投入战场,走向生死未卜的远方。
高高举起的双手,在烟雾中颤抖的那块脏兮兮的白布,以为投降就能回到家乡,却还是在瞬间的恐惧中死去。总看不起故事中那些投降的人,可是换个角度看竟反而觉得他们如此可怜,“我厌倦了这场战争”。
阴暗闷热的地道,单调的海浪声,似乎从踏上这个孤单的小岛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再也走不出去,再也走不回去。
硫磺岛。
多少封思念被遗忘在那,多少个承诺被炮火击碎,无数眼泪和鲜血一起被掩埋在沙土中。
该死的战争。

  《硫磺岛的来信》观后感(四):所谓信仰

       一直都不知道这电影是伍德爷爷的,今天才知道原来伍德爷爷如此多产。。心生更多敬仰。。同样是以前看过,没看下去,今天看完了,挺拿人的一电影。可能是我老了。
        以前真的不知道什么是信仰,现在慢慢的懂了,原来你相信什么,敬仰什么,那大概就是你的信仰了。现在看来,我的信仰就是我自己。
       我已经好久不能好好写东西了,因为我每次想写东西,都会越想越多,把好多东西都联系到一块,不知道从哪写起。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罗素名言:我不会为我的信仰献身,因为它有可能是错的。之前不明白是在什么情况下能说出这么一句话?我觉得这个电影,和这句话对上号了。
       命令保守一座明知道保不住的岛屿,打不过就自杀,也绝不撤退。这些自杀的人,为什么自杀呢?因为他们信仰天皇,信仰撤退就是耻辱。西乡愿意听从任何命令,愿意撤退,甚至愿意去做俘虏,只要能活着他什么都愿意,因为他的信仰是他的家庭,他答应过他的孩子无论如何会回家去。清水为了一只狗,违背了命令,被调往这座必死的岛上。。。他的信仰是什么?是生,是生命。。
       他们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呢?天皇觉得西乡和清水是错的,清水和西乡觉得命令是错的。只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信仰。。。
       也许只要是为了信仰,做什么都是对的。。如果像罗素说的不能为信仰献身,那可能就不能被称作信仰!
       那到底什么是信仰,好像又回到原题了。。
       信仰好像就是:相信它,一直相信它,永远相信它。。。
       
        
       

  《硫磺岛的来信》观后感(五):是非善恶在战火和血肉中模糊

        我们一边相互仇恨,一边伸出友谊之手;一边相互开枪,一边相互医治;在心里充盈着爱和柔情,又灌满了杀戮的凶恶;我们爱国,同时想着叛国;我们誓死战斗到底,却迷茫地追问残杀的意义。
        谁煽动无缘由的恨,用模糊抽象的整体和概念,抹杀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谁掩盖真相,不让人们相互走近、相互了解。谁茹毛饮血,以满足野心和私欲。
        战争这头怪兽,催生了这些荒诞不经的矛盾。国家这部机器,淹没了人性和个体意志。
        让农民回到田地吧,让裁缝回到店铺吧,让面包师傅回到作坊吧。
        让战争,回到牢笼。

  《硫磺岛的来信》观后感(六):冷硬的温情——看《硫磺岛来信》

冷硬的温情——看《硫磺岛来信》
                                           
    伊斯特伍德的电影一直以冷和硬而著称,硬朗的一如老牛仔的外表。不过这酷酷的外表下面却从来不缺乏温情的一面。
    《百万美元宝贝》里,这种铁骨柔情就深深的打动了奥斯卡的评委们,战胜了当年的大热门影片《飞行家》。
    这次伊斯特伍德把目光放在了战争片上,战争的题材正好能够很好的发挥他的特长。战争是矛盾的最激烈体现,在战争的状态下,没有什么还能够隐藏的,一切的美好和肮脏都会被摆在表面上。无论人们是陶醉也好,反感也好,它就是那样的存在。
    《硫磺岛来信》讲述的是日本军队防守硫黄岛的故事。这段历史已经成为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著名战例,日军在极度被动的情况下居然死守了35天,而之前所有人的判断都是美军占领这个小岛只需要5天。
    对于参战的双方来说,这都是一场残酷的战役,特别是对于日军。由于整个太平洋战争已经进入了尾声,美军在太平洋战场意见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日军已经几乎没有反抗的余地,只能节节败退。这个时候的日军已经没有了当初成功偷袭珍珠港时候狂妄和傲慢了。反战和悲观情绪开始大面积的蔓延,军心已经不稳。
    在极度缺水的硫磺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已经不具备了。美军的飞机和战舰的炮火象铺过的地毯一样覆盖着整个小岛。预见到这个场面,日军的将官们都不愿意到这个岛上来赴任,只有在美国留学过的栗林中将奉命来守岛。这个时候,出现一个有在美国学习背景的人物的确是个很有趣的事情,不知道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否也是这样。影片里的栗林中将是一个典型的完美军人,他对士兵和蔼,与士兵吃同样的食物,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坚定的决心和献身精神。正是在他的领导下,硫磺岛这样的弹丸之地在没有一个援兵的情况下坚守了35天,牵扯了美军进入日本本土的时间。在战役结束的时刻,身负重伤的他用手机自杀了。
    另外一个曾经的在洛杉机奥运会上获得过马术冠军的日本人也出现在硫磺岛,奥运会上的马术比赛是典型的西方人的运动,这也说明他的浓重的西方文化背景。这样一个人物的加入更加剧了故事的内涵。他和一个美军俘虏之间的那段对话很是感人,它让人们明白了,敌对厮杀的双方并不是什么不一样的生物,而是有着相同感情和联系的人类。他们甚至认识相同的人,有着共同的爱好。
    故事另外一个主线是一个小市民的代表,一个姓西乡的面包店老板。由于战争,他的面包店里的一切都被征用了,最后一个被征用的就是他本人。这是一个没有被武士道精神污染的正常人的形象,他并不情愿战死在沙场上,而是只想回到家里与妻子和还未谋面的孩子团聚。他也是在那场战役中活下来的不多的日本人的代表,他最后被俘虏了。这也离他回家的日子不远了。
    一个原宪兵队成员的出现也很有意义。清水原来是宪兵队的一员,在日本本土执行任务,但是由于他不忍心杀掉一条狗而违背了长官的命令,于是被开除而来到了前线。在哪里,人性哪怕是一点点人性都是不允许存在的。一开始,日军的普通士兵队这个宪兵队的人戒心重重,最后才发现原来他也是和其他普通士兵一样的可怜。在战争面前,从将军到士兵都没有例外。清水找了机会投敌,但是却被心存不满的美军大兵枪杀了。
    在日军里当然还少不了具有所谓武士道精神的士兵的代表。在折钵山失守之后,余部本来接到务实的栗林中将的命令要撤退的,但是防地的指挥官拒绝执行这个命令,大批的士兵用手榴弹自杀了。但是在自杀时,这些士兵显然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视死如归。真正的想为天皇效忠的人显然并没有那么多,而更多的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这是一部典型的男人电影,整个影片只在琐碎的回忆中出现过几个女性的形象。影片硬朗的就像硫磺岛上的石头,但是在极硬朗之处却有着很多柔情的一面。不论是将军的家书还是士兵的家书,包括美军士兵接到的家书都饱含脉脉深情。栗林中将在和士兵西乡对话中说:一想到家人,我的心就软了。而支撑他们坚守的理由就是栗林在一次演讲中说的,他们在这里多坚守一点,我们的本土的孩子就迟一天遭受打击。
 
    据说在拍完《父辈的旗帜》之后,伊斯特伍德打算找一个日本导演来拍这部《硫磺岛来信》的,但是最后还是自己亲自导演了。很高兴伊斯特伍德没有找个一个合适的日本导演,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典型的伊氏风格的战争片。

  《硫磺岛的来信》观后感(七):战争片不知道为啥竟看出了一点温情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触是:生命在战争中就如草芥一般,不看这些永远觉得战争离我们很遥远。战争中应该没有赢家,同是硫磺岛战役,《父辈的旗帜》从美国角度描写,《硫磺岛家书》从日本角度描写,这应该是看到的正常描写日军的一部电影,没有矮化,没有丑化,里面的很多情节不确定真实性如何,但是从两部电影看到,在硫磺岛战役参加战争双方的军人都是普通的人:家里有牵挂的亲人,有亲人的切切嘱咐,甚至日本人不再是狂热的形象。《父辈的旗帜》关于英雄的思考,战场上的军人不一定是拥有国家信仰国家理想的人,战场上他们最挂记的更多可能是自己的亲人战友,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英雄,大家都是普通人,只是时代社会需要英雄,才催产出了英雄。豆瓣上有个问题,假如你活在南京大屠杀那个年代你将怎么办?假如你活在二战时期怎么办?刚刚听舍友讨论wenge时期的种种,假如活在wenge时期又要怎么办?没有怎么办,只能感谢上帝让我们活在和平年代。

  《硫磺岛的来信》观后感(八):這並非一場無病呻吟

如果單看這部片子,更像是一場日軍的無病呻吟,在尚未開始交戰就各自上演了太多的内心戯。這樣的沉重、嚴苛、認真是殊年代、戰爭中所處的地位、對待戰爭的態度所共同給予的。島上發生的事從一個士兵的視角拉開,通過他寫給妻子的信、他的心理活動、他在軍隊中的表現、他與戰友的對話穿插著在島上經歷的與對於從前的回憶交織在一起,我們看得到那冷峻地寫在臉上的人性。書信在整部片子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符號,他們通過寫信可以更加不抱希望地等候戰爭的到來,書信也是最終的慰藉。這種如今看來非常古老的方式——那寄出的寄不出的信在當時承載的信念與力量在影片的最後一併爆發,成爲了最完美的祭奠。
對比起《父輩的旗幟》,《硫磺島的來信》則賦予了同樣一場戰役不同的意义、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視角。對於日軍而言,這是一場看得到結局的防禦戰,滿懷著不抱希望地堅守以及等待。而《父輩的旗幟》是由照片引發的故事,在特殊的境遇裏它發揮著更為強大的力量:這張“好的照片”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還可以鼓舞民眾、用於籌款,且為在場的人帶來榮耀,當然也掩埋著部分真相。同樣是發自硫磺島,美軍插旗照片所取得的轟動效應像是一首進行曲席卷全國且循環播放;硫磺島上散落的文字那一封封家書宛若詠嘆調般,是發自心底的呢喃,無法也無需被傳播卻更為私密更加地入心入肺。
照片原本就更奪人眼球更易於喚起大眾的注意,可是它所呈現的未必就是真相。文字就深沉的多,它需要耐性與時間的沉澱,卻在不經意間地流露著最本真的情感,那是一種無法被消除的痕跡。那細膩到關乎人的本性、那無所謂立場與榮耀的東西,在美國兵Sam緊握在手的家書一併交融。

  《硫磺岛的来信》观后感(九):来信

西乡说,写信能够安抚我的心。
在那里,他们是需要安抚的,他们的矛盾,痛苦,恐惧,挣扎……和整部片子给人的感觉一样,从头至尾笼罩着灰暗阴霾,但是有巨大的爆炸声和窸窣的低语,更有无声的眼泪。
所以从来不是一片虚无的存在。
常说生命厚重,可是化作一张张薄薄的纸片又何其容易。
我们岂不是都在边缘行走却背负了过多沉重的东西,更别论那时在硫磺岛上的他们。
有时因为有事日记都会断,若说信,更是仿佛上个世纪才与她擦肩。
可是西乡说,写信能够安抚人心。
写信人,收信者,或者送信的某个人。似乎都能够完成一项极其重大的关于内心的纪念。
他们,也是我们亲手挖出深埋地下的信,那么多年前的人儿,如今,信终于寄到了。

  《硫磺岛的来信》观后感(十):游离在战场之外的普通面包师——西乡(二宫和也饰)

  老实说,最近受豹豹影响,特别喜欢看战争片,特别是看过《黑鹰坠落》之后,觉得战争片这种类型的电影对人的动物本能、人的精神信仰以及情感表露很有一套,总能够把一些真实的东西给逼迫出来——实在是很令人着迷。
  但是看《硫磺岛的来信》却并不是首先出于对战争片的着迷——何况听说是日军视角的影片,就有些抵触,不过对nino(二宫和也)的喜爱战胜了一切——所以看这部影片纯粹就是为了看nino的,所以全程关注的重点就是小兵西乡。
  我认为,这部影片的核心人物并不是为了家国大义而慷慨赴死,以谋略孤军奋战坚守硫磺岛一月之久的栗林,而是西乡。
  作为中国人,在电影里看到日本兵就自然而然有一种抵触情绪,所以nino饰演的西乡以日本兵的形象出现时,讲真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但是小兵和中将的独白过后,正在挖沟的西乡说的第一句台词,我就立马对这个小兵路转粉了。
  西乡开口第一句就是——“妈的,这种烂岛让美军炸飞算了!”
牢骚满腹的西乡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硫磺岛的来信》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