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生》是一部由吕乐执导,施京明 / 张芝华 / 蒋雯丽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形容男人欲望的,流传最广泛的应该是那句:家不如野,野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这是从古到今经过大量实践经验积累起的至上真理,套用到赵先生身上又是贴切的。《赵先生》影评(二):希望有个男生来讲讲
片中,赵妻在得知丈夫出轨的当天晚上对峙时并没有大吵大闹,我以为不对,换做我,定要给出个结果来,不是她死就是你死,但真的仔细想想,可能确实只会和赵妻的做法一样,一样很低。
片中,女同学说自己有孕,问赵先生他怎么想,赵先生没有支支吾吾,他讲现状也哄,女同学也很冷静,我以为不对,换做我,既然没鲜明表态选我,一定把他轰出去,然后自己哭一场,气一场,然后堕胎去.......但是,又想了想,真的是我,我也会和那个女同学一样,想听他讲,同时也不想听他讲。
万万没想到的是,你丫都植物人了,脑袋里想的竟然是第三个女人...那个放在片尾显得让我特别恶心的第三个人是年轻时的蒋雯丽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倒过来了,女人起初都是欲拒还迎让人寻不着偏念叨,再是火热任性放得开的小情人,最后矛盾多多要哭要闹。
我仔细想了想,也没什么结论
我想我不喜欢第三个女人,那样流露小媚态那样撩人。我也不喜欢第二个女同学,明知别人有家室还跟人好,贱。我也不喜欢赵妻,一个完全被动、仿佛失去赵先生就会倒的女人。
想来想去,讨厌她们是因为赵先生,他讨厌,与他相关的都恶心。
否则她们就是有情调有熟女魅力、敢爱敢恨、小鸟依人。
算了,上一刻我还在想我要保持矜持要掌握主动权。不要为责任结婚。结婚了有魅力让另一半不想吃野味。可以自力更生。要自制。
希望此生有幸自己也是对方的心上人。他有工作,我也有工作,闲来有话可谈,有事可议,互相体贴,地位平等,是亲人,更是爱人。
《赵先生》影评(三):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2013.4.8)
通俗的看,这部电影用非常写实的手法,诠释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这句俗语。
影视剧整日都是高富帅包二奶三奶,这部电影却告诉大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人不分高低贵贱,都有劈腿故事,深谷里的野百合也有春天,赵乾坤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中年上海男,没钱没姿色,照样有漂亮的小妹子儿死心塌地甘做第三者。
电影以赵先生老婆捉奸开始,以赵先生出车祸变植物人结束。冲突一一出场,是小学生作文式的电影剧本,但简单的做到好就是大师。这部电影带着80年代那批先锋导演(施润九副导演,安宾做美术)的热情,做的非常不错。最出彩的是它写实的对白,深一点去想,是人生的困境。这些自不必说。
我印象最深的,是它高度写实的对白,以及整个电影中弥漫的时代情绪,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最成功的,不是讲了什么了不起的故事,而是反映了时代的气氛,哪怕是捉住一点,一滴水一世界,将一个时代恰如其分的传达给观众、读者。《赵先生》是这样的电影,娄烨的电影(《苏州河》、《颐和园》)贾樟柯的部分电影,是这样的电影,这些电影大都画面粗糙,光线昏暗。刻意营造真实的纪录片感(公车过黄浦江时两岸的拆迁,80年代的舞蹈,筒子楼,上海的馄饨....)。这种写实非常难得,让过来人一看就回忆起往昔,让后来人一看就能沉浸在过去的时代里。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以上海话为主要对白的电影,赵妻和田静同事那些对白真是妙极了,任何时候,翻出来看看,就能一下子闻到上海的味道,神游上海。而赵先生和情人与妻子的对白,几乎任何一个出轨男人都可拿过去作为范本。
这部片子的故事应该发生在80年代末,国企兼并改革,个体非常成熟的上海。那时整个中国都经历着商品经济的疯狂洗礼,但人的廉耻和美德一息尚存,所以赵先生老婆,田静的同事,对赵先生的批评都以道德败坏为主要武器,而赵先生在品尝偷欢的快乐时也在思虑老婆的后路,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说,『我们俩结婚十几年了,这需要一个心理过程』,这个『心理过程』很重要,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从后面的情节看,他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是真心还是假意),如今已经没了这个『心理过程』,人已与禽兽无异。
影片结尾峰回路转,原来车祸重创几乎变成植物人的赵先生最记挂的,不是老婆,也不是情人,而是一个萍水相逢,相处了不到一天的陌生女人。这个陌生女人给他的快乐,比老婆和情人还要多,他们逛遍了大上海,一起跳舞,一起吃饭,无话不谈,像两个肆无忌惮逃课出来玩的中学生。导演浓墨重彩的拍这出插叙的情节,这也是全片众多冲突中,最美好的一个,如诗歌一般美好,虽然对话和情节都很平实。
老婆给他社会地位--家庭,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情人给他精神慰藉,年轻富有活力的肉体,女孩儿特有的火热爱情。然而坐在轮椅上,回顾短暂人生,最令他难忘的,是这段介于友谊与爱情间的雾水情缘---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我觉得火车徐徐开动时,蒋雯丽坐在车窗,问前来送行的赵先生:如果我们昨天晚上那样了,你会不会愿意?他尴尬的笑了两声,转身走了。这种探询,是对过去一日那美好纯真的相处的亵渎还是增色?也许他也想不清楚。
赵先生办公室电话留言机里存放着陌生女人(蒋雯丽)的问候,声音甜美亲切,分寸恰当。一遍遍的回响着。
《赵先生》影评(四):赵先生的静与动
这是我第二次看《赵先生》。《赵先生》影评(五):太真了!真的太真太真了!
我和我妈一起看的。看前半段的时候,真的太真太真了。我家正经历着。有些对白,真的真的是我妈和那个贱三说的。这片子真的太现实了。我是说吴地方言,上海话听得懂。看原配知情的那个片段的时候,我妈也不禁点头称赞。电影里就像真的是我妈刚得知的时候那种痛苦的样子。我爸也是那种赵先生,两面都尽力讨好。对原配的态度,对贱三的态度,简直如出一辙。不要离婚,但也要和贱三保持关系。真的,我真的觉得真实到让我震惊。贱三也说过我不就比她晚生几年吗之类的话。我看了真的瞠目结舌。 这样反映社会现实的片子不放出来真的是不对的。我看完之后不觉得恐怖,倒是觉得它反映了一个男人真实的心理。纵使一夫一妻制实行了这么多年,还是止不住男人想多几个女人的想法。果然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赵先生》影评(六):现在的人不是这么处理感情的,这是我们父辈的方式
电影:《赵先生》影评(七):你究竟和光腚局什么仇什么怨
看完本片,最大的疑惑就是,为毛被禁啊?
这个问题的深奥性,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或者人类终极哲学问题,恐怕连当初禁掉它的那波人自己都回想不起来为什么禁了吧。
其实电影水准远在3星之上,只是时间会改变很多东西,二十多年前的东西放在当时是前卫、是时尚,放在当下或许就有些促襟见肘了。
男人身边总免不了有那么几个固定角色,一个老婆,一个情人,还有一个一夜情的美好。
所以有学者说,一夫一妻制是对人类本性最大的禁锢。在原始社会,男人只有保证广播种,才能实现多收粮。所以,男人花心其实是授于上帝的旨意。在那个荒芜落后、生存是最大挑战的阶段,男人如果不花心他很快就要绝种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原本有钟情的男人,但是经过那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始环境考验,直接被out了。剩下的只有花心的男人了。
可见,多么悲哀。
《赵先生》影评(八):多情的男人
《赵先生》为什么是禁片?可能在那个年代,婚外情是个敏感问题,刚刚解决温饱的人们,又陷入了“饱暖思淫欲”的境地,怕人们学样,是我们最怕的事,凶杀不能拍、带色的不能拍、同性的不能拍、、、其实艺术都来源于生活,是再加工,现实永远比艺术更加精彩,《赵先生》里对一个软弱又多情的男人进行了深入的刻画,一个同甘共苦的上海老婆,在老婆家的资助下读了大学,做了大学老师,可是抵御不了美女学生的诱惑,多了个缠人的情人。故事集中在婚外恋被发现的剧烈冲突中,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表现。影片很流畅,只是语言特殊了些,有些是上海话,三个女人一台戏,饰演老婆的张芝华一贯的表现,快人快言,藏不住事,又恨又怜的表现特别清晰,她是个无辜者,黙黙无闻地照顾着家庭,可想而知人老珠黄也无甚情趣了,对于一个上海一所大学里老师,整天面对年轻的女学生,反差肯定出现了,再加上那个美女学生的主动追求,自然而然地陷了进去,那个演女学生的陈怡南,我没看过她其它作品,但那妩媚劲比徐静蕾强多了,如果生活中真遇到这样的美女谁又能抗拒得了,反正我是没有遇到过。回过头来说赵先生吸引女人的魅力何在?按现在的标准,他还真说不上来,头发有点秃,又没有钱、又老实,可是照样三个女人对他关爱有加。其实对赵先生和女人交往展现更多的是和蒋雯丽的对手戏,蒋充分发挥了她的暧昧,始终带有一种鼓励和有所保留,从赵先生来说,刚刚经历一场暴风骤雨,还有心思开辟第三战场,所以说男人心,也说不清啊,哪来什么责任、担当,要是再留个种什么的。原来这就是男人的本性,得陇望蜀,有人说好了伤疤忘了痛,他是伤没有好已经不知愁了。《赵先生》影评(九):赵先生和他的三个女人
赵先生的一生中有三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还有一个是他的粉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还有一个是梦中的情人。至于第三个,普通人向来是不懂的。《赵先生》影评(十):平淡出真实,值得深思的话题,不过禁这片子,多此一举
好评很多,勾起了不少的兴趣,更感兴趣是它到底触及到了什么当时社会不敢碰的东西,成为了一部禁了十年的电影,还有就是禁的原因不是裸露,毕竟鬼才愿意费大劲去看露个点的禁片,真有兴致,去找个.avi 不就好了?
一种复杂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电影,有些人大夸这部电影拍摄方法,简朴真实,我倒真觉得有点皇帝的新衣,真实不假,但是你真的喜欢那构图画质?纪录片的既视感,昏暗的视角,听不懂的上海话,拖沓的节奏,说真的,不拉快进⏩,我也不觉得那些人真的文艺。
但是演员的表演还是入木三分,赵老师的懦弱,逃避,狡猾,老婆的隐忍,伤心,情人的诱惑,风骚,蒋的红颜知己,女人味道,嗯,也许恰恰是慢节奏才成就了这些演员的风韵,对于习惯快节奏生活的我们,这是把双刃剑
这是个关于男人的故事,也是关于婚姻的问题,也许真的没有十分的女人,也许婚姻的高成本,就是道德的约束和责任的意识的基础。但是当一个如蒋丽雯一般的红颜,从精神层面上,一时的廊桥遗梦,是否有错?人生一世,感受爱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可是一边是泼辣直接的糟糠老婆,一边温柔如水软刀子磨人的情人,你可能只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已
其实这个片子的话题很容易让人深思,但是单论电影拍的如何出彩,我看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禁这片子
有点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