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冬春的日子》的影评10篇
日期:2017-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冬春的日子》的影评10篇

  《冬春的日子》是一部由王小帅执导,刘小东 / 喻红 / 娄烨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冬春的日子》影评(一):逃得出的围墙,逃不开的生活

本来点开这部片子是因为下载了【娄烨】全集,结果片尾字幕赫然出现了【王小帅】……=-=(哦后来发现娄烨是主演之一……)
一看这片子九三年的,跟我一般大,看完很喜欢,居然还觉得有些惊艳,惊艳啊,真的惊艳。片子的一开始就是ML,而且带旁白,如果是讲的是法语我会甚感无聊然后关掉(看了好几部法语片,都是SEX加聊天的模式,简直浪漫到你大爷家。)
片子里的这对男女算是一对落魄小资【?】,这没什么,但最悲哀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想法跟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比都超前了,他们有飞出去的想法,却没有豁出去的勇气。片子里的男人卖画失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却不死,第一时间拉着女人去下馆子,想奢侈一把,霸气的点了个乳猪,后来又屈服下来,改口说小葱拌豆腐和鱼香肉丝;最后,还是女人心有不甘,多喊了一句,再来个猪肉炖粉条。
片子的一开始,他们在自己的画室里面ML。第一感觉这就是一对空虚的艺术家夫妇,有戏的永远是艺术家,他们没固定工资没稳定工作,身心都漂浮着,脑子里又总渴望着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再加上因为没有经济基础,只能一直这么漂下去。要是换个人设,变成传统中国知识分子,这片子看都没得看。九十年代啊,很多人还是想着安分守己过好日子的吧。
这对男女被自己,以及那个时代禁锢着(说白了就是穷了还想浪呗)始终不够洒脱,翅膀不够硬,有翅又难飞。他们的本质都是不安分的人,在一起,亲密,接吻,ML,感觉都是出于一种相互依靠的本能,一般情侣在实际接触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那种摩擦,跑他们那都出现一种各怀鬼胎的平淡如水,但物以类聚啊,不跟对方能跟谁呢?
前面说到,男人没那个胆儿,他甚至没有勇气真正的让那个女人走,最后装狠的让那个女人滚,骂了几句脏话,过了一会又很没骨气的跑去挽留,实在是可怜;女人心有不甘,最后走了一条所有女文青都会走的路,远行了。
他们的相处模式其实有些像夫妻,如果说一对夫妻等于一座围城,那么女人算是暂时逃开了;然而生活,时代,世界,是个圈,循环往复,换句话说你不过也得过,而男人逃不开,所以,他疯了。

  《冬春的日子》影评(二):《冬春的日子》----画家的人生独白

《冬春的日子》是青年导演王小帅的处女作,也是中国独立电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影片的男女主人公是一对青年画家情侣“冬”与“春”。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沉闷压抑的气氛,使得春想要挣脱。春偷偷联系前男友想要出国,而冬虽对此知晓,却无任何表示。最终春离开牢笼一样的画室出了国,冬依旧在旧有的状态下生活,直至精神失常。本片曾获得诸多奖项,并于1999年被BBC评为“自电影诞生以来100部佳片之一。
    影片在色彩上运用了黑白色调,表现出一种单调、压抑的气氛。同时给人以端庄素雅的视觉形象。冬与春生活的单调乏味都能够通过单色表现出来。影片的对白不算多,采用省略式的叙事方式,更多的情节通过画外音来讲述。其间所体现的内涵,已非彩色所能表达,而黑白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其中深刻的人生体味。
    影片采用长镜头,配以沉默但是生动的表演,加上凄凉的配乐,谱就一曲极具诗意的爱情挽歌。冬与春从16岁起就在一起,他们之间是有真正的爱情的,但却被无情的岁月磨去。因为生活的乏味,因为物质上的不足,更因为缺少制造浪漫的心思,从而导致两人的分离。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之间也不再有激情。日子每天都在重复,最终两人在平淡的日子中各分东西,令人扼腕。
    影片的主演喻红与刘小东本身就是画家。或者说,他们并不是在演戏,而是在表现他们内心真实的状态。在镜头的特写中,可以看到他们炽热、迷惘而又近乎病态的眼神。其中包含着对艺术执着追求,对越来越功利的社会迷茫,以及对前途渺茫的辛酸与无奈,中国画家的生存困境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该片不媚俗,不迎合大众,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剖析画家内心最真实的世界。在商业片盛行的今天,电影界越来越注重视觉的震撼、色彩的鲜艳、包装的华丽等等,忽略了影片的深刻性。只是一味地追求外在,只会使电影越来越流于俗套。独立电影的拍摄理念,很值得当下电影界借鉴与思考
                                                                                      文/东方亦落
                                                                本文版权归“云端话影”所有

  《冬春的日子》影评(三):迷茫压抑 回到初心

虽然不够成熟 略显粗糙 但生猛真实 一看便是艺术家青年时期的状态

这个时期 很多东西还没成型 也远谈不上成功 但却具有不可复制不可追回的珍贵元素 青春

片中的主角是个郁郁不得志的画家 但其实就是导演自己的代言与投射 这是王小帅的第一部电影 那时的他还完全是个默默无闻年轻人 与后来声名赫赫的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这个名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经管自才华横溢 有一肚子抱负 但没有人赏识他 没有机会去展示自己 在电影学院看了很多经典的影片 眼界大开 知道了自由与艺术的芬芳 但那个年代的社会现实却令这样的艺术青年绝望 管控还是很严 第六代导演早期的时候 因为选题的敏感 因而没有正规的拍片资格 作品也没有公映的机会 只能被逼成为地下导演 非常的焦虑迷茫 影片中的主角画家的心境应该就是导演当时自己的心境写照

有几个细节很好

刘小东每次去外面打水 都会先拍一个一群孩子排队跑过的镜头 这个镜头出现了两次 是一个隐喻

这些排队跑步的学生代表了这会的主流 大家隐身于集体主义中 安稳强势 但这个画家却显得格格不入 他总是一个人 不愿意融入集体 也不想和大家变得一样 端着水盆的样子没看出桀骜 更多的看到的孤独

直到女友怀孕后 两个人去了画家的老家东北 隐喻着人的回归

很多人的痛苦挣扎都来自于在城市里 巨大压力与诱惑下 随着年龄的增长 离自己初心越来越来越远 因此也越来越不快乐

这个画家痛苦与迷茫的症结也在这里 他已经忘记了绘画的乐趣 一心只想把画卖成钱 一心想着成功 反而总是创作不出好的作品

回老家探亲代表着人的回归

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 找回自己的初心

  《冬春的日子》影评(四):那些黑白的沉默,岁月不记

  鉴于审查制度和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中国很多高品质独立电影均被定为“禁片”隐身于“电影资料库”中,鲜少为大众所熟知。王小帅的处女作《冬春的日子》就是一部漂亮的“禁片”,在当时可谓墙里开花墙外香。影片曾获希腊塞索斯尼克国际电影节金亚历山大奖,并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获意大利托米诺艺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99年被BBC评为自电影诞生以来100部佳片之一,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影片。
  电影拍竣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有关爱情的小故事。学画的男孩冬和女孩青相爱于16岁,一起念中学、念大学,留校,蜗居,“像一对老夫老妻”一样生活在校园一隅。这样的生活,看上去既避世又安全,无奈一切只是“看上去”,至终,春只身去国,离开了冬投入前男友的怀抱……
描写艺术气息浓郁的画家之间的爱情,黑白的乐凯更加深电影的艺术风味。历史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出国潮汹涌,经济大潮席卷,艺术家面临精神诉求与生存绝境的双剿,或是画家被打回到“人”这个单面问题中的相爱之难等等,一一被王小帅切中肯綮。相爱与怨恨,相守与分离,庸常与超脱,生活遍布的问题不允许剧中人(或我们)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上帝要我们在各种“夹层”中残喘。王小帅最得力于绘出了各种“夹层空间”,暧昧不明又端倪毕现。冬与春,爱得深,爱得久,却无法逃脱“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生活”,先得白花花的银子。落到电影深处,就是买得起京城的房子,换得起西门子洗衣机,拨打国际长途时无需对方付费,或者搓一顿时叫上一客真的“烤乳猪”。因此某影评人认为这对画家情侣的困境是非物质而是精神性的,我坚决摇头。渐而深一层,这起码的“生活”之于画家情侣还得有高层次的精神互动。电影取景多在学院堆满画作的小屋,春对冬的画只字不提,冬亦从不问春一句“这幅画哪里有问题?”从16岁开始的爱情马拉松,一定将很多的热情燃烧殆尽,或者只能像“老夫妻”木木地下去很多年……还是“生活”,最深的蕴含必然是两个人如何抵御日复一日的刻板和无变。这也是电影最惊心的地方,有关文明社会中婚姻生活的现代问题。冬和春,日日夜夜共处一室,冬的日子中只出没了一个出狱的朋友,而春(很早与父母断绝关系)也只有一个没露面的美国前男友。耳鬓厮磨,磨出爱也磨出怨。恩爱如某天清晨床头的欢愉,欢愉以外毫无尽头的时间黑洞,如何填补?画外音说:“多少年来,他们从不吵架,他们却希望来一场大吵!”可是,这对文化人最终没有,一任空气中弥布温和却致命的冷漠。这样的“生活”,已然脱离画家的“艺术味”,而荡扫为普通人一桩桩的婚姻现实。可见“永浴爱河”的骗话下,潜涌着多少说不出来的苦楚?这日日磨人意气的乏味和漠然,没有血肉横流的快痛,却每每逼压人到至深的窒息中。
  王小帅早年学画,对不得志画家们的精神或身体处境是会心不已的。据说,冬和春的故事就是演员刘小东和喻红的“自传体”,并由画家小东喻红夫妇本色出演。我笃信好多年前刘小东与喻红一定如冬和春一样的困顿,这是冬一双时而空洞时而闪耀的大眼睛告诉我的,也是眼角和嘴边含着骄矜风情的喻红所显现的。而“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老理,几乎横扫所有穷人家,不管你是知识分子还是贩夫走卒。早年的一文不名,冷脸备尝的每一天驯服了看上去很值钱的尊严,而其时的冬尚不能给予春的“买买买”,以致养其一肚子沉默的怨气。最终,她不避地告诉冬那封“国外的来信”,这是斯文女性的明亮,她最后的“逃离”不需廉价的道德评判。国内和小家的逼仄空气,累年积压的憋屈都催促她赶紧撕烂巨大的“不甘”,肚中的孩子显然不足以抗衡闪亮的美国新生活了。可幸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刘小东和喻红依然“幸福”着,小东的画作动辄千万名头甚牛,而喻红也不是电影中的“春”,依然守着小家小女儿过着日子。至于他们“真的生活”又是如何,我们不设问。
  看《冬春的日子》无数次想起费穆的《小城之春》。35毫米乐凯的黑白造像,给予我视觉上的相似,根本确在两部电影中诗意阐释上的仿佛。春去国之前,被冬带回东北老家一趟,两人拥坐在硬铁皮上,说着笑着,各自掖着即将别离的忧戚,宛如热恋中的男女。至老家,亦是合家欢,团团围坐喝酒尽欢。一时,春站在窗前对着堵于眼前的高楼埋怨冬:“你怎么说窗口看得到沃土,看到山川,看到风景呢?”90年代的“圈地运动”隐于其后,添了更多找不到老家的“冬”们,也加重春和冬这类文化人内心对金钱的焦虑。情绪之隐匿、旨意之含蓄或是予我们观影时那一份浑而无觉的微妙,很近费穆味道了。尤喜的一段,冬的老父带儿子和春去林中打鸟,老父隔着渺渺河岸说:“对面从前鸟很多,后来建工厂,鸟就少了。”春和冬各怀心思,漫漫而前,忽的冬朝树杪放了一铳子……春赶上来,和冬一起往前走……镜头近焦比挨的两人的侧影,寥落寒林,偶尔一两滴鸟鸣,白的虚空,黑的树和岸……趋近,高挑的春和清癯的冬无比般配,你会可幸糟透的社会并未损伤到这两个宠儿,春的毛帽儿下面部轮廓线优雅无比,而冬的面庞也是民国时人的清俊。黑白的林子和河岸,远远如水墨画卷,纵深里两个年轻人正被上帝无损地呵爱着,挺拔地踩在东北的山地间。可是!他们一如《小城之春》的城头上的那对,不久后还是要分开的。如此,《小城之春》倘若是中国电影里的“神品”,这部算作“逸品”亦不为过。
  神品也好,逸品也罢。《冬春的日子》的故事深处一定站着一位“神”,他看到冬和春屡屡被命运鞭拷时不忘投诸些些温存和诗意。“神”告诉我们,情缘破碎命运多舛之下还有许多个倍值珍视的金瞬间,那一刻我们站到犷穹下的城头和林边,指认出自己作为人的“诗意的存在”,在背负苦痛和乏味的同时也舔到丝丝的甘美。而此刻的王小帅,实在充任了我们背后的“神”,他照亮冬春二人,也打亮了我们每个人,那些黑白的沉默,美好又哀愁。
  让很多品味甚好的独立电影解禁已是不期待的事儿,快乐的是我迟到地遇见这样既安静又细腻的《冬春的日子》。无需讶然王小帅的啼声初试曾经惊艳海外,只叹如今的大陆导演没几个身负安静叙事的本领。急扑扑,慌慌张,凑段子而电影之导演大行其道,可怜追踵者甚众。急功取利之社会,抄道捞钱之电影,斯谓“相映成趣”,恶趣味而已。试想人生的急然而去,爱恨情愁却终究不会在一夕间生灭。如何在两小时以内将关于人内心的隐曲娓娓道来,《冬春的日子》不啻为一本很赞的“教科书”了。

  《冬春的日子》影评(五):我们无法自知生活的细部内容

我们无法自知生活的细部内容。
电影是一部和《颐和园》同类的,大背景下被单调、空虚,继而麻木的时间推向依靠爱情维系生活的青春和后青春。
里面可以看到的和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自不用说,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的。用说的是,重要的是把这类有些‘形而上’的电影当做一面纯粹的镜子后,我们是否能真正自知。一个人的意识里很少也很难(像身边人、甚至一面之交的人对自己形象的记忆)在脑海留有自我清晰明确的形象内容(像知道某个常见的或重要的人一样)。
无法自知在细微的生活动作里更是如此,仿佛自己就是个演员,看出精彩和意义的永远是那些用心的观众,而不是演出者自己。我们很容易针对外界模仿、创新和重复,但就是很难发生在深度自知的意识里对自己的剖析和进步。所以,人绝大数是极其纯粹的自我。
突然清醒,是一件极其痛苦和可怕的事情,无论成人或者儿童。但是,一直沉睡等于死去。

  《冬春的日子》影评(六):《冬春的日子》,他们的故事

《冬春的日子》,他们的故事
有一天,
央美的画室里,我坐在他对面,
他说:“真羡慕刘小东和喻红的爱情。”
彼此相同,从一而终。
接着,他习惯性地抽了一口烟,
于是,颜料的味道和烟味混合缭绕,
发出了,无声的苦笑。
让我想起了那部电影,《冬春的日子》。
---------------------------------------------------------------------------------------------------------------------------------

  《冬春的日子》影评(七):小葱拌豆腐与猪肉炖粉条

小葱拌豆腐与猪肉炖粉条。 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代,男人指望着卖画给外国人挣美金,一点点算着美金换成人名币的数额,而最终只是空空的挣扎,渴望着自己能够卖出去,过上有钱的日子。

而女人暗暗与前男友联系,她渴望外面的生活,却又希望男友对自己能有所挽留,而每一次这种渴望都变成冬轻描淡写的带过。

最终,冬在试图用东北温暖的家庭氛围,凛冽的东北的风挽留她时,她依然决定走。他只能粗暴的骂着滚,骂着艹,来挽留自己的自尊,来保留他的高傲

爱情在经历了生活的煎熬后,不能说完全没有了,只是如同蛋白质一样变了性。我渴望能过上殷实富足的日子,渴望你能体会我的不甘和辛苦,可你不争不吵,只是默默的不说话,甚至连让我不要走也不会说。我挣扎着告诉你可以给你看信件的秘密,想让你生气或者哪怕有一点反应,可以淡淡回应我,不用看了。所以我在你那找不到你对我的在乎,你大概不再爱我。当这仅剩的一点稻草都没有了,那她只能离开。

尤记得他们嚷嚷着下馆子时,冬叫嚷着点烤乳猪,又悻悻然放弃点了小葱拌豆腐和鱼香肉丝,而春心有不甘,又点了份猪肉炖粉条。那是他们对生活的挣扎,对好日子的渴望。

  《冬春的日子》影评(八):冬和春的故事

他们从十六岁相识,恋爱,画画,上大学,回校当老师。是一段让人很艳羡的恋爱史。

然而,一切在某一天戛然而止。男人每天对着空白的画布发呆,做着发财梦。女人在堆满画作颜料的小宿舍里洗衣煮饭,眼神冷漠的望着男人,买房子是她唯一的心愿。

他们每天相对无言,像一对陌生人。只在每天清晨,他们是相爱的,在一张小小的单人床上做爱,彼此纠缠,融为一体。 有时男人也会摸摸女人的头发,开个小玩笑。也许,他们是真的相爱。然而生活没有任何出路,也没有任何变化。

有一天,男人喝醉了,女人偷偷跑出去打电话给美国的友人,开始小声哭泣,她终于无法忍受这样看不到希望的生活。

男人在门外听到了一切,知道她将离他而去。他想挽留,可是却什么也没说,只是与她一起默默计算着将要离去的日期。

女人收到了美国的来信,他踌躇再三,还是将信交到了她的手上。晚上他们紧紧依偎在那张小床上,男人不停地吸烟,什么话也不说。女人问他,是不是想看那封信,如果他想看,她会给他看的。男人拒绝了,他把自己的头枕在女人的肚子上,说,果然每次把头枕在你的肚子上就一点也不痛了。

这是他最后的挽留,像个小孩子,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可是这才是他对她的深情。女人也许懂了,也许没懂,她建议他们出去走走。

北京的冬夜寒风凛冽,男人突然开口,我们分手吧。

不知道是多久以后,一天清晨,女人突然跑来找他,她怀了他的孩子,她哭着扑在他怀里的时候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男人终于决定带她回老家看看。

在东北一望无际白雪皑皑的田野上,他们与他的父亲一起打鸟,去看他童年的画室,看他哥哥的工厂,像儿时玩伴,轻松愉悦。可是他们之间是有一条望不到底的深渊横亘在面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掉下去。

有一天,在暖暖的冬阳中,他们去看一个极小的火车站台,每天只有一趟慢车在那里停滞三分钟。他开玩笑说要把女人调到这个窗口卖票。女人轻轻说了声放屁,言语透着一丝淡淡地讥讽。两个人的对话突然无法进行下去,只有深深的沉默。男人在想,她为什么会说"放屁"。他想不通。女人也没有任何解释。

他触及到了她的伤痕。她所一直过的生活不正如此,她默默守候在一个无人问津的小车站,守望着一列只会停滞三分钟的慢车。这样的生活对她而言有什么意义?

她焦虑起来,告诉他她要回去了,她的家人也许会找她,她的机票还没买。男人希望她再陪他的家人几天,但她执意要回去。他突然发起怒来,让她滚。她沿着铁路暴走,列车从她身边擦身而过,她宽大的披风在列车的飓风中鼓起来,她的背影决绝至极。他追上去与她争吵,骂她不要命了。

那一刻,他一定是极害怕失去她的,也许她盛怒之下会卧轨自杀。但她没有,尽管她害怕离开他,但是新生活已经在等待着她。他依然粗鲁地骂她,没有挽留。

她还是走了,他在火车站送她。他们对彼此微笑着说再见。像两个相识不久的陌生人。没有留恋,没有挽留。 后来,女人一直给男人写信,写她的新生活,她似乎过的很好,对新生活充满新奇。男人没有回信,他不知道要说什么,在自己的画室里不停地抽烟,望着未完成的画作,画上的女人是她,站在长城上,用望远镜凝视着远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冬春的日子》的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