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琉球之谜》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23 03:33: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琉球之谜》读后感10篇

  《琉球之谜》是一本由纪连海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琉球之谜》读后感(一):似乎写的有些错误吧

  只听说过丰臣秀吉封要挟琉球,真出过兵么?俘虏了国王尚宁是在明万历三十七年那时候吧?1609年是岛津家久派遣桦山久高率兵侵略琉球,没有亲征吧?

  历史小白求教~

  《琉球之谜》读后感(二):纪连海力作

  本书共八讲,包括琉球谜案(概述琉球历史)、 朝贡之路(琉球与明代中国的关系和东南亚朝贡体系)、亡国风云(琉球与清王朝的关系和琉球灭国始末)、末代挽歌(民国时期琉球的情况和中国最终失去对其控制权过程)、家山何处(从二战前后的若干文件和条约分析琉球的现代格局)、文化灵魂(琉球现状、风俗人情,其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必争之地(琉球与东亚海洋局势和世界政治势力角逐)、复国之路(琉球的未来走向和"琉球复国运动"情况)。按照历史脉络讲清楚琉球文明的始末和围绕该国历史发生和展开的近现代以来的一些国际关系上的大小事件,将历史、文化、法律、政治各种视角融为一体,思考过去、关照现实。

  《琉球之谜》读后感(三):解谜

  收到《琉球之谜》之前,与X师聊天,说起琉球,竟然都不知道它的前生今世到底是怎么回事。师说琉球是台湾从前的名字,我则以为琉球就是今天的钓鱼岛。可笑我和X师的无知。脸红!

  感谢纪连海,从前看他不务正业在百家讲坛唾沫四溅地穷白话,没有太好的印象。今天读了这本由他在“新杏坛”宣讲录音整理而成的《琉球之谜》,还真对他刮目相看了。在钓鱼岛千钧一发中国人民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坚决跟新小鬼子斗争到底之际,纪先生以详实的历史事实,把琉球列岛如何从一个独立的王国被老鬼子软硬兼施偷梁换柱瞒天过海不择手段一步步变相演变成它的领土,并且改名叫作冲绳,把日本帝国主义丑恶的嘴脸活灵活现地画在了琉球的历史上。

  我总在想,中华民族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却在历史的长河里没能很好地磨炼出民族的强筋健骨。胆小怯懦,软弱无能,打从腐朽的清朝末期开始,受人欺凌的历史写尽了民族的屈辱。面对这么一个小小的岛国,面对这么一个并不伟岸的民族,我们堂堂有着几万万人口的中华民族,凭什么要饱受它的欺凌!钓鱼岛事件发生后,举国上下,皆有义举,反映了21世纪的中国已彻底不同于腐朽的清政府蒋家王朝。但是,我觉得我们做得还显不够。日本国今天以将钓鱼岛收归国有之名,变相地占领钓鱼岛,与当年它们将琉球由中国的藩属国而变为两国共同藩属而最终成为由它真正的领土,何其相似。

  好在,中国已非从前的清王朝,以我们今天的实力,我国的军事能力,对钓鱼岛,甚至对日本列岛,都尽在掌握之中。不信,新小鬼子试试看。

  捎带着给纪先生提个意见,您老先生在新杏坛讲古蛮好,您就甭去什么溜光大道回声嘹亮我要上春晚当嘉宾了,您不适合这个。您以为然否?

  《琉球之谜》读后感(四):原来琉球是群岛呵

  又是一本看了超久却忘记写评的书。

  记得是半年前在地铁上一口气就看完的,看完后还和儿子聊了好久,急着把自己看到的内容和他分享。

  我是严重的地理盲啊,现在想起来,真的觉得自己太丢脸了。出了门就不认识路,看地图也不懂看,广东有几个市也不清楚,中国有几个省也记不得,哪里产什么更是一无所知。至于几大洲几大洋,经常性会忘记一两个……所以,当我看到本书书名——琉球时,我真的以为琉球就是钓鱼岛了。

  于是,通过本书恶补了一大番,才恍然大悟,原来琉球是一系列群岛的总称啊……原来钓鱼岛只是其中的一个。而且,琉球在过去,是独立的王国啊。汗颜到了极致。

  最近钓鱼岛的活动报导得少了很多,不再是人们的视线焦点。也是,每天层出不穷的犯罪事实、明星的绯闻事实,都具有高度的吸引力。而一件事是否能成为焦点,也与媒体的作为有关。因此,是否引起关注,也与背后的波涛暗涌密切相关。

  “假如读书的时候不分地理和历史就好了。”

  在看本书的时候突然有这样的念头。

  很多时候,地理和历史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如果我们学生的课本,具有本书这样浅显的可读性和文字的生动性,相信孩子们的成绩会更好,且也不会培养出像我这样的地理盲了。

  本书排版疏朗,内容其实也不算多,但是具有寓丰富的知识性于有趣的文字中的特点。且附带的各类图片,也加深了我们对琉球的理解。在读到日本一步一步蚕食琉球时,心中难免产生一种伤感之情。若是我们的国家没有遇到那么多的灾难,是不是,现在整个琉球都还是我们的领土呢?

  在今日,钓鱼岛之争依然是中日的矛盾所在。很多不理解的人自然只会骂政府不够强硬,但是,想来政府也有很多难处吧。还是看到很多行动在悄悄地准备中,相信总有一天,钓鱼岛会回到我们中国的怀抱的。

  《琉球之谜》读后感(五):“缩头乌龟”很可怕(2012年10月18日星期四)——《琉球之谜》

  其实在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就有点不爽,琉球居然成了谜!搞笑不?我们的土地上到底还有多少“谜”呢?想想眼下,钓鱼岛图册的大力宣传,虽能用亡羊补牢尚未晚矣的借口来自慰,但还是忍不住要问一下:早干嘛去了?!真心希望以后此类的图书都能用什么地理、历史沿革来表达,千万不再是“谜”了;也真心祈祷,我们幅辽的边缘是地理是历史,而不是秘密。要说这本《琉球之谜》的热读,和眼前的钓鱼岛危机不无关系,相信每个想要阅读这本书的人都和我拥有同样的祈愿吧。

  对于蒋介石拒收琉球之事早有耳闻,但更详细一点的内容并不可知。还高兴在这本书中读到了更详细的介绍,但蒋介石为何要拒收琉球呢?作者所推断的原因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足以让人信服。当然,蒋介石在一定程度上是要看美国人的脸色、揣摩美国人的心意的,但一项实用主义的美国人会这么干脆的把琉球还给中国吗?会不会还有什么附加的条件呢?我想这样未必吧,从后来美国对于日本的态度和行为来看,存在黑幕交易也是可能的。况且,本书中提到一个小细节,那就是要蒋介石军事占领日本,蒋介石婉拒了,只表示一切都跟随美国。而且,蒋介石预判到了美国在亚太的部署,只是当时认为主要针对苏联。熟料,仅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美国已经把矛头对准了中国。有一点,我们要佩服美国,不过他们的总统什么的怎么替换,他们的国家战略是不会受到影响的。而我们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状况显然要混杂的多。越是在混杂的状况下越要清晰、公正地书写历史,如此以往才不会让我们的后人被“谜”失了。

  还有一点一定要说,日本人从698年派一支探险队到达琉球,到1879年彻底将琉球纳入日本统治之下,中间间隔了一千多年。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日本从未放弃觊觎,日本这种“缩头乌龟精神”还是值得警惕。所谓“缩头乌龟精神”,就是平时缩着脑袋,好像很软弱,实际上一直都在等着眼睛瞧着,一旦瞅着时间,便迅速地伸出脖子狠狠一口咬住。中国吃这样的亏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还是亡羊补牢吧。

  《琉球之谜》读后感(六):以史为鉴

  琉球岛这个名字在看历史书籍时经常会出现,但总是让人分不清具体的地点,有人说是台湾有人说是日本,只有近几年出现了百度百科才对琉球岛有了完整的定义,当然百度百科的部分内容是不是经过专家的审核也都说不好。近几年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十分紧张,也通过很多媒介有过不小的冲突,从早期的拜靖国神社、更改历史课本,到近几年的争夺钓鱼岛。近几个月日本与中国关于钓鱼岛主权的问题争论得愈演愈烈,演习也好游行也罢,人们用各种方式明确着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也使得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空前高涨,连美国及中国邻国都参与其中。所以纪连海老师在这个时候出版这本书马上赢得了众人的注意。

  这本书是纪连海老师讲演的记录,而且充满了纪连海的风格。纪连海通俗易懂的用各种史实介绍了琉球岛的历史,包括地理情况、风土人情、与中国几代政府的关系,以及最后的历史。本书也确实满足了很多人对于钓鱼岛主权的疑问与好奇,也看到了其实日本的冲绳原本属于琉球群岛一部分,也是当年被日本侵略的一个岛屿。

  中国人一直都很讲究记录历史,特别是当年清政府末期的沦陷史,抗战期间的奋斗史,为的是以史明鉴,让年轻人看到由于中国当年的落后与不团结造成了中国国土的流失造成了中国人民的大量死亡。中国政府反复教育人民不要忘记当年的历史不是为了让人们记住仇恨而是让人们记住我们为什么沦陷,我们怎样才能强大。

  当年清政府的无能让琉球岛这个给中国进贡多年的藩国求助无门,看着日本占领自己的土地,国民党对琉球岛的态度也让人不忍去看。不管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历史教育我们国家的土地与国家的人民都是不可放弃的,不管它多小他多无知。所以在这个时候让我们看到琉球岛的历史也看到了中国的历史,更让我们记住了当年的历史。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与学习,相信中国政府不会如当年般退缩,相信中国人民不会如当年般软弱,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将不可动摇。

  这本书的包装和排版虽然很简陋但是书后付了一个光盘,纪连海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说将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琉球之谜》读后感(七):琉球之谜如今不再是迷

  关于钓鱼岛之争,中国和日本的矛盾日益尖锐,从古自今,日本就没有停止过侵略,这主要缘于他们地盘的促狭,总想扩张。一个野性的民族,一个自身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的民族,一个多年后也许在海平面上升过程中也许会消失的民族,是不是非要进行这种侵略性扩张才能继续他们这个国度的生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延续他们的种族?也许我在杞人忧天。

  《琉球之谜》中作者纪连海考古问今,用打量事实证明了钓鱼岛的确在中国境内,而琉球这个岛国所经受的屈辱历史,让我心颤。日本,这个野心勃勃的国家给多少国家造成过伤害啊?他们难道问心无愧?中国古代的强盛至今让我们望尘莫及,从明朝开始,琉球成为中国古代明朝的藩属国,深受汉化影响,至今在这个岛国中依然有着浓厚的汉化痕迹。从建筑到文字,到生活习惯等无所不在。可这些并没有阻止日本的侵略,并没有阻止日本的野心。他们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言不惭地把琉球据为己有。让人感觉遗憾的是,中国从强盛走向没落,大清朝的腐朽、软弱助长了侵略者的贪欲的心灵,明目张胆的强占,加上美国暗中的支持,使得琉球之争错综复杂。看着那些不平等条约,真为大清帝国而感到悲哀。更为蒋介石为一己私利而放弃对琉球的掌管权二遗憾。历史往往因为一个人错误的决定而改写!历史难道不就是任人装扮的过程吗?一个败笔留下几代人,甚至一个国家的屈辱与遗憾。

  百家讲坛,让纪连海老师成为名人,他能够把琉球的历史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地以通俗之语言表现出来,让更多读者了解那段历史,很了不起的。在钓鱼岛之争的今日,他的这本书再度成为热点,关于事实,我没有敏锐的灵敏度,看着这段历史,心中有很多愤懑,不过也只能愤懑一下罢了。历史终究成为历史,那么就让现在这个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能够以史为鉴,不再重蹈覆辙。

  关于钓鱼岛,关于日本,关于美国,我们一个普通民众除了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外,不能决定什么,希望有决定权的领导层们能够从本国利益出发,不给侵略者以喘息之机,在顾全大局的情况下,寸土必争,力保国家利益,千万不要像李鸿章、蒋介石那样,用中国的领土做送水人情。好好活着,国家的命运,个人的命运有时候真是无法自己做主。

  《琉球之谜》读后感(八):“万国津梁”知多少

  就在我正读着这本书的某一天,无意中打开电视看到上海纪实频道在播《冲绳往事》,正巧也在讲琉球,想到我一个月也难得开一次电视机的频率,这样的巧合让我有点意外,又似乎是注定,仿佛在告诉我,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个时间,我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琉球的知识。

  如今很多人都知道日本冲绳,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冲绳的原名叫琉球,又有多少人了解琉球群岛原本与日本并没有什么关系,它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有自己的语言(如今冲绳的方言也依然是琉球语)和统治者,而中国则是它的宗主国。并且,由于琉球群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是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贸易发达,因此而被称为“万国津梁”。

  而这样的一个王国,如何又变成了日本的托管之地?历史总是有偶尔也是必然,我并不想讨论琉球国究竟该由谁来管理,也不喜欢“本来应该如何如何”这样的话,但是我觉得作为年轻人我们有必要多了解一些历史的真实面。虽然日本以武力强占琉球王国,并且单方面把它并入自己的版图,这样的行为是有争议和不正义的,但是发生的就是发生了,没有一场历史的发生是“不应该”的,琉球王国的消失,就如同历史上很多国家一样,或许也是历史发生的一个必然吧。

  本书应该算是一份关于琉球王国的讲稿,讲述了琉球王国的历史,琉球与中国的关系,琉球问题的形成,琉球被日本托管的始末,以及中国对琉球深远影响,条理比较清晰,内容通俗易懂,可以作为琉球地理和历史知识的普及读物。另外,本书的文字非常的口语化,所以与其说是在“读”,倒不如说是在“听”,在随书赠送的DVD里有本书内容的现场讲座,听着纪连海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再加之制作方的配乐和配音,我觉得比起单纯的文字要生动得多。

  由于今年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纷争,如今中日间的关系变得格外敏感,在这样的时期读这样一本书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相信每个读者心里一定都有不同的情绪。历史有助于我们思考,很多事情不是靠满腔热血就可以成就的,所以如何更客观得去看待历史问题,更理性得来面对现今的问题,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

  消失并不表示不存在,对于太平洋中间的琉球群岛,我们应该去记住,记住这个曾经有着“万国津梁”美誉的琉球王国。

  《琉球之谜》读后感(九):琉球之谜,依旧是个谜

  印象里第一次知道琉球是通过高中历史课,讲到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割据台湾及澎湖列岛,此前关于琉球的教课统标普及几乎为零?或许是我记忆有误?拿到这本纪连海老师的琉球之谜,我是怀着一种很激动的心情去翻开,结果,只得到一个“曾经”,琉球曾经为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本书现在再重新提出来,也许是正好适应现在的政局,世界关注的焦点,钓鱼岛问题。让我呐喊一句,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小日本赶紧滚蛋!继续说这本琉球之谜,实话讲对琉球的了解真的不多,但是看这本书能够全方位的从历史到事实依据来讲琉球的整个交替状态。即使看到最后还是归为日本辖管,但至少知晓了琉球的祖宗渊源不是。

  讲到曾经,想到中国帝制最古老的一个对待番邦附属国的待遇就是“朝贡”,琉球的名字相传是隋炀帝时候所取,当然本书中用很明确的历史资料来证实这些相传,可看度很高。原本琉球也是国王制度的一个小地方,本来可以淹没在整个太平洋浩瀚之中,奈何牵扯到了中国和日本,一个人口大国一个经济大国,琉球自然也就有了可关注的地方。其中讲了许多琉球的风俗民情,受大中华的传统习俗影响颇深,在文化、文字、音乐、服侍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从此可见在当时的炎黄子孙文化流传到底有多广。而本来相安无事就可以这么永久平安清宁下去的地方却因为掠夺侵占欲望强烈的日本的侵入而受到改变,强迫琉球人跳崖自杀或者打死琉球人,这些做法看到就让人想到日本人一贯的军国主义作风。时间走过隋元明清,到民国时代,蒋介石的二拒琉球有意思,罗斯福跟他提到要把琉球还给中国管理,但是蒋介石拒绝了两次,结果导致二战后琉球划归美国管理后又“归还”日本,好么,自己的东西不要推给别人,事后又反悔,讨好美国又惧怕日本,因这个致使琉球没有回来。但是很多历史又并不是如表面上所见的那么简单,琉球的问题涉及到历史上的诸多相争。

  这书不怎么厚,费不了多少时间就能看完,关键是可以当做历史故事来看,还比较有兴致。书后附赠的光盘貌似是纪连海老师的讲座视频,还没来得及看,而书的内容就是视频内容的文字版,其实这样一看直接看视频就更OK?毕竟是声色并茂。

  《琉球之谜》读后感(十):痛失之重

  不读此书,还真不知道琉球曾经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小岛国存在过。读完全书,更有一种深切的愤恨充斥胸间!又是小日本鬼子,过去,把属于中国的琉球王国(琉球王国散布在台湾东北和日本九州岛西南之间的琉球群岛上。琉球群岛由北、中、南三大岛屿群共一百多个岛屿组成)强行霸占,改为冲绳(现在的日本冲绳县),现在对钓鱼岛(钓鱼岛位于琉球群岛南部的岛屿群先岛诸岛之北的海中),又起觊觎之心!自清朝甲午战争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这小日本国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实在难以计数,现如今,狼子野心不消停,又要来争夺钓鱼岛主权。在过去,中国积弱积贫,弱肉强食,在今天,发展强大的中国,小日本你胆敢再进一步,咱们走着朝!小日本想掠夺中国钓鱼岛主权,中国绝不允许,中国人民绝不允许!

  现在的我们,只知道有个日本冲绳县,而没几人知道冲绳县曾经不叫冲绳而叫琉球。曾经的琉球,是一个存在了近800年的独立王国,自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起,琉球就已经是明王朝的藩属国了。中琉的宗主与藩国的地位关系一直持续至清朝,直至1872年(当时1872年的中国,正是同治十二年的大清朝,天朝大国已不复,虚弱积贫中,被迫与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俄阿条约》。这个时候的日本呢,明治维新之后发展如日中天。)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日本人野心勃勃要扩张领土,于是就通过武力侵占了那个没有军队、没有警察的纯良小国---琉球。本来中国作为琉球的宗主国,琉球本就属于中国的一部分,理应出手救援,无奈此时的清政府,本身中心大厦已摇摇欲倾,自顾不暇,哪有能力去救援山长水远的小小藩国琉球呢!于是,够资格嚣张的日本于1875年强迫琉球国王停止向清朝朝贡,并且于1879年将琉球最后一位国王流放,把琉球改名为冲绳县。至此,琉球国灭亡,被日本全面占领。

  纪连海老师的这本《琉球之谜》,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时有一种可以意会的幽默感,从历史角度出发,正本溯源,以客观的视角和真实的细节为我们揭示了琉球古国的历史,讲述琉球国的前世今生。

  读至后来更让人扼腕叹息:纵使清朝时琉球被日本强行霸占,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我们是完全可以拿回琉球的啊!只是开罗会议时,当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蒋介石收回琉球时,蒋介石的错误决定,让琉球这个曾有着“万国津梁”辉煌历史的小岛国永远地回不到宗主国的怀抱了。

  琉球是中国的,中国已痛失!钓鱼岛是中国的,中国不允许再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琉球之谜》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