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鱼价引爆经济学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07 03:33: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鱼价引爆经济学经典读后感10篇

  《鱼价引爆经济学》是一本由[英] 迈克尔·梅内里 / [英] 伊恩·哈里斯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0元,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鱼价引爆经济学》读后感(一):真实商业到底有多难

  自亚当.斯密开创经济学以来,经济学大多数关注的核心是以人类的理性行为。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石,它所推崇的“理性人”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也是所有经济学分析的起点。何谓“理性人”?经济学的解释是“在一个约束条件下,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人”,也就是说,人类的理性行为,像一双无形之手,总会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需要选择理性的决策,从而能够创造自身效用最大化。

  如果经济学真的像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那样,那么经济学无疑是所有科学中最神圣的学科,像市场萧条、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停滞等反面事件理应不应该出现,可是,现实世界给了古典经济学一个耳光,至少在今天开来,这些反面事件导致的危机愈演愈烈。从上世纪开始,经济学家开始修正和补充新古典经济学,跳出理性行为的框架,将影响人类行为的非理性行为因素加入经济学主体决策,从而带动了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的发展。

  《鱼价引爆经济学》一书的两位作者迈克尔.梅内里、伊恩.哈里斯认为,经济学中无法解释的棘手问题,大多数超出理性,涉及的因素重重叠叠,互相影响,真实商业就是这样的棘手问题,因此他们也推崇经济学应该跳出理性框架的理念。何谓“真实商业”?他们给出的解释是“真实商业指人们之间的相互行为,不仅包括个人、企业和社会沟通交流的复杂方式,还包括这种复杂的互动随时间调整变化的方式”。那么如何解决这些棘手问题呢?两位作者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真实商业世界的运行通常有四大维度,即选择、经济学、系统、进化,从这四个维度去考察现实世界,才能更好地认识真实商业的本质,从而可以创造奇迹。

  选择是决策的最简单表达方式,然而选择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理性人可以很简单地从一些方案中选择效用最大化的决策,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是理性的。当方案很少时,决策往往很快,反过来,当方案很大时,看似选择的余地很大,但是陷入了选择的陷阱。选择会产生机会成本,同样也会产生机会纠结的焦虑,正确的方法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架构,避免不对称的困扰,让消费者做出最满意的选择,同时自身也获得最佳效益。

  古典经济学喜欢从价格中寻找规律,而行为经济学喜欢从价格之外寻找非理性行为的规律。乔治.阿托洛夫和罗伯特.希勒都是研究行为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动物精神》一书完美阐释了非理性行为对全球经济变化的作用,他们认为,非理性行为有五种,即信心、公平、欺诈、货币幻觉和听信故事,这些行为能导致信心大跌,从而引起经济波动。同样,这些非理性行为也在《鱼价引爆经济学》一书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想要说的一点是,《鱼价引爆经济学》看似是一本很通俗易懂的书,但读起来并不轻松。真正阅读的过程,你会发现,你读到的不仅仅是这本书,而是围绕这本书所涵盖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生物学、系统学、哲学等十多个领域,萃取了多达上百本这些领域的经典著作精华,这也说明了两位作者的博学多识,同时也告诫读者,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靠单一的专业知识是无法解决棘手问题。

  y:《鱼价引爆经济学:真实商业有多难》 : [英] 迈克尔·梅内里, [英] 伊恩·哈里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年9月 39.90元

  已发表 2012年11月2日 中国图书商报

  提示: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鱼价引爆经济学》读后感(二):简明书摘

  1.

  2.

  罗纳德*里根有句名言:”政府对于经济的看法可以用几个短句概括,它一动,就征税。它继续动,就监管。它不动了,就补助。“

  3.

  Robert Jensen研究了印度Kerala海岸引入手机后渔民使用手机对收入的影响状况,出海的渔夫可以用手机了解市场价格,选择最优的市场卸下他们的鱼。在《数字之桥》一文中,Rovert Jensen总结到“消费者价格下降了4%,渔夫的平均利润率增加了8%。“

  4.

  Mark Granovetter于1973年发布了《弱关系的力量》,他认为经济行为人不仅看重经济价值,而且同样珍视网络内的关系。

  许多新德联系网络首先是社交网络,然后才构成可能影响经济的机会,或许可以推论说:所有有意义的社交网络都会影响经济。

  近来,社会环境变得僵硬,Granovetter的“弱关系”变得更加普遍,而“强关系”却出现消减。互联网用户拥有更广的关系网,但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却不甚和睦。

  我们知道如何使用互联网,但是已经忘记了如何泡上一壶茶于朋友交谈。

  《鱼价引爆经济学》读后感(三):商海渔鱼,现实之潮的应对之作 ——《鱼价引爆经济学》告诉的真实商业

  商海渔鱼,现实之潮的应对之作

  ——《鱼价引爆经济学》告诉的真实商业

  内陆地区的生活让从小在沿海地区长大的人可能有些受不了,在他们的眼里,海里的鱼类,散发出特殊的腥臭,无论是新鲜的空运产品,还是干货类的调剂,都让他们的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他们会选择吗?河里的鱼吃惯了,被冰冻起来的广阔的海洋里的同伴们,有属于它们的市场需求么?我想答案是值得思考的。而本书为我们展现的一种更为平易近人的经济思考方式和类比视角,也许也是我们眼中的“海产”,在等待第一个吃它的人,感受它别样的滋味。

  是的,当你在读本书之前,也许不会想到,关于鱼市的种种,竟然会成为经济学一个大众化和生动的切入口,你可以从这里开始学习,商业规则、市场选择、经济学原理、系统和进化,通过四条小河,你可以见到的我们生活中的种种交易、商业行为、政府决策是怎样通过鱼的调节,变身成为现在的样子。

  作者在前言中就为我们来了一个精彩的比喻:“海洋管理工作委员会利用消费者选择的力量来实现积极转变。使用和理论经济学有益于成本、定价和计值等方面的决策。食用鱼、‘剥削鱼’(过度捕捞的鱼)区分开来,从而改善了渔业系统。最终,渔业发生了‘进化’,整个标准体系逐渐形成,它用竞争改进明细规则,促进认证企业的发展,并促进渔人之间的相互约束。世界鱼产量削减仍是一个‘棘手问题’。对于棘手问题,因为尚不存在最终答案,所以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但你却能为最终解决问题作出好的或坏的决策。”通过一步步走进作者的小河,你能发现,那些看上去生硬的经济名词会变身成为易懂的故事。于是,你会开始明白,政府、企业、个人之见,就如同渔业的故事。过高的投放市场的货币或产品预估、涸泽而渔式的对资源的使用、由于在决定权上占有绝对优势而剥夺了弱势方的话语权……发生在鱼价上的故事实际是真实商业的写照。

  今天,当我们不明白复杂的世界,可以读读它,俯瞰鱼价的故事,你会发现,真实的故事有多简单,真实的商业,有多难。作为商海渔鱼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吃鱼人,还是捕鱼者甚至渔业管理委员会,都应该去了解市场的潮汛,读读现实之潮的应对之作。

  y 林怿

  2012年11月17日22:16:32

  写于履坦巷19#

  《鱼价引爆经济学》读后感(四):真实世界的棘手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买鱼也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甲。明天是家人的生日,你跟老板说,明天记得给留一条老鼠斑,老板说没问题。你有没有是否担心老板不记得了于是再跟其他的人说同样的要求,又或者老板觉得你明天不会买,所以根本就没有进货?

  乙。你平常买鱼是在超市里买还是在菜市场买?我们都觉得菜市场要比超市要便宜,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部分海产品超市要比菜市场便宜呢?还有,为什么有些市场能以所谓的平价超市出现?

  丙。老板跟你很熟,你也常在他那买鱼。但是有一天你发现另一家店铺更便宜,更实惠,于是你就老去另一家买。再后来,老板看到连老主顾都跑了,连忙把价格也降下来。于是,你又在那一家买鱼了。

  以上三个问题,其实分别对应的是《鱼价经济学》中所提到的选择、经济学和系统。作者抛开简单的经济学建模方式,认为真正的经济行为是一个真实世界的棘手问题,分别牵涉到以上提到的三项,还有进化。怎么理解呢?让我们还是回到我刚才编的蹩脚故事吧。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但是其实整个经济行为都是建立在不理性的基础上的。正如甲故事中,顾客提出邀约,但是两个人都存在违约的风险,你可能不买,他也可能没得卖,这时候作为理性人,顾客的选择是今天就买好了,不用等到明天,而老板的选择是你先把钱给我,然而如果我们留意周围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都是不理性的,这就是所谓的信任。当然,信任并不见得就是好事,至少每次经济泡沫都是基于信任与贪婪开始的。

  而另一方面,鱼价的问题其实牵涉到了政府、企业主以及第三方。众所周知,中国高速收费、燃油之贵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菜盘子。而企业主之间的相互竞争也使得鱼价忽高忽低,在这些企业主中,笔者倒是很喜欢吉之岛这样的卖家,每到晚8点,你总能买到半价的农副产品。最耐人寻味的是第三方,我们总是以前面两者来定义这些部门,不是叫NGO(非政府组织),就是叫非营利性组织。他们是否会影响到价格呢?其实,希望工程都可以算鱼价制定的参与者之一,正是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才能使得饲养技术的提高。当然,人们更多的是关心政府介入经济的深浅,不过作者给出了一个中肯的答案,既不能期待像古典经济学家一样回到自由放任的时代,也不能让政府包打天下。

  那么什么是系统呢?我们说,菜市场的老板就是一个系统,他是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前馈)和顾客的光顾(反馈),来管理价格和生产。而在大超市这种系统更为成熟,一个物品的摆放可能就是一堂生动的管理课。

  可见,鱼价的决定因包含着经济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这就是所谓的棘手问题,而这些棘手问题其实回到了奥利地学派关于作为行为者的人这一基本概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真实的商业更接近于哈耶克提出的交易学。当然,这里我们似乎漏了进化。这使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

  海鱼的冷藏与运输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以前都是拿碎冰冰冻着,后来人们发明了“冰衣”。所谓冰衣,就是在大个的冰鲜鱼的面上结着一层冰,当然,这种商业改造也使得有些商人打上了歪主意,冰衣是越来越厚,赚的“冰钱”也越来越多。后来,还是有人发明了薄涂层,最大限度的减少冰衣,才真正使得人们买的物美价廉。

  按照作者的解释,冰衣或许算得上进化了,商人赚了钱,老百姓也能吃到好的海鱼,但是只有真正的让价格等于价值,那么才能实现所谓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真实商业的突破。

  《鱼价引爆经济学》读后感(五):Life is between B and D

  法国20世纪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那便是,life is between B and D。B=birth,D=death,而B与D之间的C则是choice。个人的理解是,在人生中横跨生死甚至比生死更重要的,是选择。

  没有选择时,你会失望?还是悔恨?不会。当你只有为数不多的选择时,你会竭尽所能,但世界只是不容你活得这么轻松。当有很多选择时,一个真正的满意之选很有可能就在其中,你会感到自己应该能把它找出来。机会纠结之前可能出现选择纠结。个人责任与层出不穷的可能性之间存在冲突,而选择的可获性会家居这种冲突。有时候机会会躲到我们根本无法消受的地步。此时我们并不感到一切尽在掌握,相反,我们觉得无所适从……

  你会发现人对事物的认知会影响到未来事件的概率和个人选择。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上,人们都似乎很难做出理性的跨期决策,对长期投资决策这样的大问题,不知所措?你会发现大多数股票的买卖,赌的都是投资者的想法,而不是所谓的股票本身的固有价值。比方说,当我们的聪明才智用于预测大众对大众想法的推测时,会有的人会经历第四度、第五度甚至更多的推演。这便是你熟悉的博弈论,你赌的是未来的投资人在未来的博弈中的倾向,而不是当前的投资人和事实。你还会发现自己身边起步时口袋有钱的人会选择赌一把,而口袋空空的人则拒绝赌博。如果你想要驱使决策者做出冒险的决定,那么就让他们相信自己“已经输了”。如果你想驱使决策者做出规范风险的决策,那么就让他们相信自己已经领先,有可能面临重大损失。你还会发现虽然生活有时会捉弄我们一把,但当你碰壁时,你可能不是落入命运的陷阱,而是被巧言令色之人忽悠了,因为文字上的区别有时会决定了你的取舍,然你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而当你意识到事实改变时,你也不自觉地改变主意。

  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性我们毋庸置疑。但在判明问题、权衡利弊、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中,决策者常常缺失某些必要的信息。即便有时信息充裕,大多数决策者仍不能从中获取最重要的信息或计算出最佳的选择。选择之所以困难,是因为你所选择投资的是未来。无论是在一段感情关系里,还是一个诱惑的项目。于是我们在想,在判断如何选择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所谓的理性决策,而假使它存在,我们是否也能拥有这种能力,如果没有,我们又该如何培养个人在选择中的理性思维。

  Life is between B and D。要想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正确的决策很重要。而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决策者,关于那些,这本书都会告诉你。它还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供求的变化、政治变化,甚至渔业所遭受的来自全球市场的广泛压力。试图给我们描述为什么个体在决策中会偏离理性决策的路径。既解释了我们限制理性的原因,也探讨了我们限制理性的方式,并给予一些利于我们理性选择的小建议。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鱼价引爆经济学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