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万物》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31 04:1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万物》经典读后感10篇

  《万物》是一本由[德]雷德侯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读后感(一):万物生生 变化无穷

  在一个特别的圣诞节,德国男孩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1942- )得到一份特别的圣诞礼物,那是一组中国风景的拼图。不像其他的拼图游戏,此中的图板没有弯曲边缘线或者相互关联外形,相反,它们全都是简单长方形,每一片都没有固定位置山峰能够放进风景的中间或旁边,楼阁可以耸峙于原野或山间,骑马的旅人既可以面向山冈也可以背向返回。奥妙在于:在每一块单独的图板上,地平线始终严格地通过其中点横贯左右,尽管这些图板可以组合成万千形式,但连绵不断的地平线却能够保证构图清晰明了。在习惯了透视原理的西方少年看来,这种将母题随意拼合、自由摆放的“中国拼图”,实在奇妙奇怪

  多年以后,当男孩成长青年学生青铜专家瓦迪姆·叶利赛耶夫指点他说:中国人首先规定基本要素,而后通过摆弄、拼合这些小部件,从而创造艺术品。又过了十年,当青年学生成长为研究东亚艺术史的青年学者,他追随著名的中国画权威铃木敬,研究宋代宁波外销日本的《地狱十王图》,同门凑信行指出,图画作者们将固定不变的成分拼合成种种构图。值此之际,童年模糊印象经过学术砥砺,逐渐生成为一个假设:这种“转移与置换”的生产模式普遍存在于中国艺术中。为了印证这一假设,雷德侯花费了20年时光,从他1969年的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清代的篆书》、到1979年的专著《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再到1998年的《兰与石——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步步为营地拼合起学说体系。特别是他的两篇论文《中国艺术中的模件与序列》(1990)和《模件与大量生产》(1991),已经深具恢弘视域。所谓“毕其功于一役”,经过仔细打磨,《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于2000年付梓,一时洛阳纸贵、学界震动。2002年,《万物》获得美国亚洲学会设立的列文森图书奖,2005年雷德侯更是荣获巴尔赞奖,成为继贡布里希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艺术史家。

  开宗明义,雷德侯在《万物》的导言部分写到:“有史以来,中国人创造了数量庞大的艺术品:公元前5世纪的一座墓葬出土了总重十吨的青铜器;公元前3世纪的秦始皇兵马俑拥有七千武士而傲视天下;公元1世纪制造的漆盘编号多达数千;公元11世纪的木塔,由大约三万件分别加工的木构件建造而成;17-18世纪,中国向西方出口了数以亿计瓷器。这一切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实,都是因为中国人发明了以标准化的零件组装物品的生产体系。零件可以大量预制,并且能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迅速装配在一起,从而用有限的常备构件创造出变化无穷的单元。在本书中,这些构件被称为‘模件’。”

  雷德侯是从研究中国书法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的,因此他将汉字作为分析起点,并认为汉字是中国文化基础和范式。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曾言:“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正如太极八卦的“二进制代码一样,创造通过部分的组合而实现,并借助既定单元类型的再生、变化和转换,而至于无穷无尽。由于采用了偏旁部首、形符音符作为“模件”,人们设计使用记忆不同的字形时有了很大方便,并使汉字的总集达到海量的5万个。根据认知学研究,中国人学习一个新字只需记住几个熟悉的模件在特定组合中的位置,读者不必细看每个字的笔画,而只需看到字的组成部分,因此汉字中的模件有利于眼睛大脑快速阅读。更重要的是,正是汉字表意符号性质,使它超越地方语音历史变迁等等限制,“一位有教养的中国人能够阅读在这个国家的各个地区和任何历史时期撰写的绝大多数文献,即便其完成于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之前。因此,文字在中国成为保持文化一体性和政治稳定的最有力工具。”雷德侯调侃补充说:“如果有人想知道为什么布鲁塞尔的官员还没能够重新统一欧洲,那么答案可能是因为他们使用了拼音文字。”

  在德国学术传统中,学者们对汉字背后的文化机制一直相当着迷,譬如大哲莱布尼茨早在1707年就表示:“如果能发现汉字的奥秘,我们就能发现分析思维的工具”。到了雷德侯这里,由于发现了汉字模件化的奥秘,中国式思维乃至中国式社会文化的特点几乎呼之欲出,在另外的访谈中,雷德侯指出:“中国人通过对文字的学习培养工作中遵守纪律思考大局出发的能力,这是中国极擅长于组织大量人员材料和工作的原因之一。” 严格来说,雷德侯的这一章并非毫无瑕疵,首先,一种文化内部的机制是复杂的,文字只是其中的一种元素。其次,从构词法的角度看,大部分文字都有“模件性”,例如英语里的前缀后缀和词根。但是瑕不掩瑜,雷德侯对于中国文字与文化的总体理解,颇能一新人们耳目。

  就像小时候那套中国拼图里的地平线,《万物》以模件化与大规模生产为基线,从论述汉字系统起步,依次讨论青铜器、兵马俑、工厂艺术(漆器、丝绸陶瓷)、建筑印刷、匠作画和文人画。作为一部雄心勃勃纵横捭阖的著作,它在时间轴上贯通三千年,从殷商而至清代;在空间轴上则勾连了绘画雕塑、建筑和实用工艺品。更为重要的是,雷德侯并没有将艺术中的创造性与规模化完全对立,而是推崇中国的“造化”——制造而变化。中国艺术的模件化并非现代的机械复制,而是在大量生产的同时,保持了丰富多样性。比如在兵马俑的制造过程中,工匠们在用陶制部件组装俑人之际,虽然是标准化制作,但各部分的组合方式丰富多变,而且在用湿泥进行粘合的时候,必须用手工进行最后的修饰,这就使得兵马俑大军看起来栩栩如生英姿勃发。又比如业余爱好者可以通过研习《芥子园画传》来学习绘画,它包罗了画家需要的各类母题,同时展示应如何利用这些模件构成画作,据我所知,像齐白石这样的巨匠也是从《芥子园画传》起步,然后逐步奠定自己的风格。雷德侯试图证明,即便是蔑视《芥子园画传》的文人画家也往往借助于模件化的构图、母题和笔法来创造大量作品,比如王原祁的山水、郑板桥的竹石、徐悲鸿的奔马。整部《万物》结束于这样一句话:“对于中国的文人画家而言,模件体系与个人特性,竟是一枚硬币正面反面。这枚硬币的名字便是创造力。”

  在某种意义上,雷德侯本人亦是“拼图高手”。他在单个案例具体分析中虽然严谨明晰却并无实质性的创新之处,但是,当他以模件化概念重组拼合全部案例之后,则足以让中国学者“拍案惊奇”:一个外国学者,居然从我们习焉不察的“器”中,接近了玄妙难名的“道”,而且只用了区区十几万字的正文篇幅,其深邃洞见与阐释的功力,令中国艺术史界汗颜。老派的中国艺术史研究,眼界较为狭窄,重书画而轻工艺美术,书画中又以皇家收藏和文人趣味主导。在研究内容上亦泥古不化,无非是画家、画作、画论、笔墨、题跋、传承、赏鉴,然后在比较飘渺的风格与意境上打转。海外的中国艺术史研究,研究内容上较为宽泛,几乎不存在“纯美术”与“工艺美术”的分野,研究方法上则基本沿用西方艺术史的诸多路径,大略可分为“内向派”和“外向派”,内向派注重图像、风格、技巧,外向派则聚焦社会、文化、生产,前者以方闻的普林斯顿学派代表,后者则以高居翰的伯克利学派为中坚。雷德侯所领军的海德堡学派,目前几乎与前二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显示出综合化和思辨化的趋向。

  《万物》的中译本于2005年12月推出,给中国学界带来的震动恰似一篇书评标题——“似巨斧敲裂了城垣”。毋庸讳言争议也是存在的,有时还十分巨大,例如模件体系并非中国所独有,依据模件的生产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中屡见不鲜,那么模件化是否能够作为中国艺术的根本特征?又例如,根据传统的中国美学标准,模件化程度高的工艺美术部分一直被视为“匠”与“术”,模件化程度较低的书法与绘画才是“道”与“艺”,将它们混同分析是否符合中国实际?在国内学界陆续有相关学术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推出之际,《万物》中译本第二版第三次印刷,且让我们期待可以与之颉颃的中国学者的论著吧。

  已发纸媒,请勿转载

  《万物》读后感(二):雷德侯的《万物》

  首先介绍作者:

  雷德侯教授,1942年12月7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的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1961 -1969年在科隆、波恩、巴黎、台北、海德堡等地学习东亚艺术、欧洲艺术、汉学、日本学。1969年以《清代的篆刻》论文获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博士,随后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修学。2005年9月7日,雷德侯教授因对亚洲艺术史的贡献荣获巴尔赞奖。

  代表作:《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万物》。

  美国汉学家史蒂芬·欧文(宇文所安)在一本书的序言中磋叹:“不管我们如何努力,那些最优秀的中国同行的学问之深是我们无法企及的。”但是如今看了西方汉学家的著作不得不感叹:经过持续努力,西方学者在面对某些学术专题时的材料功夫已不在中国学者之下,有时甚至令国内同行汗颜。固然,不是所有研究都需要强大的材料支撑,但是,在绝对需要严谨细致苛细周到的材料支持场合,我们仍然经常见到轻慢材料的状况,这时,《万物》的示范作用就璨然可见了。我们很少学者愿意像雷德侯那样亲自对古代艺术遗产做详实周密繁琐艰辛田野调查;很少愿意俯下身子亲自量一量古代石刻的字径,摩擎一下其风化痕迹。这个问题看上去微不足道,却折射出不同的工作态度。在《万物》的字里行间,我读到了作者对一个古老民族的艺术遗产的深挚感情、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尊重以及所有读者的尊重,这正是作者严谨工作态度的缘由

  然而,《万物》的魅力主要不在于材料,而是在于它提出了一组概念—模件、模件体系、模件化,以及从模件的角度对中国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的一系列独到阐释。

  雷德侯开篇便说,“模件化”的解释思路得益于幼年时代玩耍中国拼图的游戏经验,但是为了《万物》的诞生,作者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先是1960年代在巴黎与叶利赛耶夫共同开展对青铜器纹饰的研究,后又于1970年代在日本参与铃木敬研究小组受到凑信行关于中国绘画研究的启发,以及与贡布里希的交谈,在深思熟虑之后,雷德侯教授才把“模件化”概念提取出来,用于中国艺术史的描述与阐释。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本书内容:

  目录 总序

  一、汉字系统

  笔画 汉字 序列和集合 文字的目的 模件 历史的过程 为什么不用字母

  二、复杂的青铜铸造技术

  青铜礼器的发掘 礼器的功能 装饰体系 组合 劳动分工

  三、神奇的始皇帝大军

  所做何为 缘何而为 如何而为

  四、工厂艺术

  漆器 青铜器 丝绸 陶瓷 外销瓷器 海尔德玛森

  《万物》一书的构成方式也非常有趣,俨然成了一个模件化的实例。 <导言>是全书的综述,像一个人的面容。第一章“汉字”是全书的一个基础模件,从第二章一直到最后第八章是另外一些模件,若干模件组合在一起,像一个人的身躯。全书的构成并不是层层递进格局,而是按照“第一章,第二章十第三章····一第八章”的并列平铺的格局呈现。或许作者正是在对中国艺术模件化的感悟与体察中习得了中国艺人手法智慧

  万物拟就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兵马俑、漆器、瓷器、建筑、印刷和绘画的创作加工,对模件体系做一番考察。本书还将探讨所以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历史演变,以及模件体系对特定的制造者和社会整体意义,沿着这条线索,读者们将会发现西方曾向中国学习模件化的生产知识,而最终要加以讨论的,则是艺术在中国的定义

  当然,万物不可能十全十美,它也会遭受抨击。其中最主要的争论来自书法。书中也有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商代的青铜器工匠们为什么不充分发掘他们的技术潜力,为什么不始终如一的走机械复制的捷径,除审美因素外,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我们不得而知。不过,雷德侯用何种理论资源完全是他的自由,但是中国读者的批评也持之有故,毕竟,雷德侯的《万物》是一本解释中国艺术与中国文化的书,《万物》的译本是面向中国读者的著作,自然,它必然要经受中国读者的检视,必然无法回避与中国古今艺术观念碰撞

  《万物》读后感(三):万物

  万物

  《万物》,副标题是--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这是我看过三联出的“开放的艺术史丛书”的第二本,上一本是《祖先和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

  这套“开放的艺术史丛书”,已出版的大约有二十种,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都是外国人。看外国人讲中国考古、中国艺术,仔细想想还很奇怪。但真的看下来,往往别有新意。前几年,也有一本书让我印象深刻:《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的汉字的故事》,也是瑞典一位女汉学家写的。

  我并不是主观要崇洋媚外,但不得不承认,看外国人写中国文化,更有意思。这个缘由,可能是潜意识里还是有一种期待被认可,被认知的心情作祟。否则,也无法解释何伟夫妻(彼得·海斯勒夫妇)的《江城》、《寻路中国》、《打工女孩》为什么那么火。

  回到《万物》,这书讲的是模块化和大规模生产,虽然一直以来,中国古代艺术给人的印象都是工匠似的手工艺,经年累月、不厌其烦、精益求精、螺狮壳里做道场。但《万物》找到了n多例子,彻底的改变了事物的观察角度。

  1、汉字,汉字是构件化的,每个字由基本的笔画构成,64个笔画的各种排列组合(包含8种不同的点,8种不同的撇),形成了50000个汉字。小时候,我被教育、陶醉在王羲之一篇作文里,每个“之”字的写法都不同,但从没想过,其构件其实是一样的。

  2、青铜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夔龙纹,给人以无比复杂和精细的美感。但在作者雷德侯的分析下,从工艺角度、出土时代的区域角度,讲明了其实也是有规模可循的。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艺人创作,而是工艺美术。

  3、兵马俑。中国人讲兵马俑的神奇,一是讲规模,二是讲每个人面目都不同。但作者却令人信服的指出,兵马俑其实也是一种乐高积木,然后加上少许定制。

  4、建筑,这个我并不新奇。斗拱这套建筑体系我已经有一些了解,但作者通过大量的图表、日本古建修复的系列照片,让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 ...

  6、绘画。说实话,这个是我的盲点。尽管小时候也临摹过、背过《芥子园画谱》,但作者用郑板桥的例子秒杀了我对中国绘画美感的文人趣味。道理说得也很实在,尽管郑板桥的竹子,确实在追求每一片竹叶的不同,但其实,也是有pattern的。

  最后,我只能说,《万物》这本书,以奇妙的视角颠覆了我对中国艺术的认知。一方面,我心里说,这是不对的,一方面,我期望着,有人来能证明这种不对,当然,更希望是由中国人来证明。

  草草扫过这本书的书评乃至译者后记,出现最多的文字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虽然觉得这个论断很俗,很无力,但基本上,我推荐这本书的意思也大概如此吧。

  《万物》读后感(四):文字的力量

  汉字是表意符号,记录的是词语的意义而不是发音。

  为什么不用字母?雷德候说,因为中国人不愿将他们珍爱的文章付之于口语稍纵即逝的发音。

  不同的发音,会导致沟通的难度和表意的差别,而中国繁难的文字系统允许有教养的精英阶层阅读千年前的古文,以及口操他们听不懂的方言的人写出的文章。

  文字是保证中国社会和文化体制稳定与延续的一种最有力的手段和工具。

  小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21473856/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万物》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