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13 15:57: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读后感10篇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是一本由台湾三军大学 编著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3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读后感(一):谈宋襄公

  先讲一个笑话,有个公司老总因为小三被人问题,导致公司无法在经营下去,最后破产被人收购了。但手下有两个人因为对老板感恩,不愿在新老板手下工作。但一大把年纪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结果因为贫困潦倒最终饿死了。

  如果是新闻,讨论会更加激烈。从多数人的实际出发,这样的死未免太不现实。任何的情谊怎能促使自己守节到死。

  但孔子是这样评价的,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并评价夷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然后2000年来文人对他们一片赞许。

  如果谈情怀,他们确实值得钦佩,但作为多数人的我们,愿意学习这样的精神,还是仅作为一种谈资或者要求他人的一种手段。

  人多数时候会盲从,子曰了这样我们就在子曰的框架下进行思考。但到实际的问题,我们又从利益最大化自己来思考和行为。所有的思想逻辑不过都是自己利益的套路。区别只是有人写成了书让人传颂,而多数人还是自己的小算盘。

  再说宋襄公吧。宋襄公的失败是自己提出的仁义自己第一个相信了。泓之战如果能偷袭楚军,也许胜负未可知。多数人的情怀是来骗人的,传销的头不会相信自己的模式能集体致富,不过博傻。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宋襄公按着他的战术还赢了这场仁义之战。那我们作何评价。

  十几年前人们在看马云的笑话,如果以后他出了问题,笑话他的人依然很多。但每个个体都要追求最大的理想。不为结果,只为初心。

  至于成败,有时你只是少一些套路,或者时运。

  历史是功利的,文字可以颠倒是非。但我希望我们能通过历史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自己,然后更好的成为自己。而不是被子曰,被主义。最后当了接盘侠。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读后感(二):历史大哉问!在这本书里读懂中国传统的领导论和决策论

  这是新近入手的一套战争史巨著,暂时只买到了第1辑。平常喜欢读战争史,主要还是希望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能对自己有所提升。常言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些都是将领必要的素质,何尝不是做管理者、领导者必要的素质。智指智谋、谋略;信指信义,只有信义才能令人信服,是指军队内部团结一致;仁指仁义,仁义的军队才能受到百姓的拥护,拥有好的声誉,民心所向,也就是所谓的“得到了天命”;勇是指勇武,狭路相逢勇者胜,将勇则兵强,勇能生势,所谓兵之势也;严指纪律严明,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军纪严整,严明是能否一支军队带成铁军的必要条件。智、信、仁、勇、严,是对将者的最高要求。历史上真正能达到的并不多,如汉之李广,唐之李靖,宋之岳飞,明之戚继光,清之左宗棠,等等。

  智者,智谋、谋略也。将而无谋,兵之大忌,故排首位。有智慧的领导,才有领袖之气。从《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辑)的阅读经验来看,这套书的编撰者对每场战役中双方的统帅、重要将领及谋士,都会作详细的介绍。也许是中国古代战争的观念影响了史家对战争的认识,传统史家对战争的具体细节通常不作详细的描述——譬如赤壁之战这样重要战役的时间,连粗略的月份迄今都难有定论——而对那些运筹帷幄之中的决策性论述则往往有传神的叙述。这实际上就是孙子在将领的诸项素质中置于首位的“智”。《中国历代战争史》最好看的还是“申论”部分,非常重视对“智”的分析。

  《中国历代战争史》对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之原由都有合理的分析,对重要决策的再现推理都有精彩的展示。所有的历史都已成为过去,没有哪场战役能在细节上被完全复制,战争的决策和日常的管理决策也不是直接等同。但对历史进行重新认识和解读,就像是把自己置身于历史的关键转折点,角色扮演式地思考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会怎么抉择?

  某种意义上,战争是可以用理性去把握的行为,因而可以用“智”去争取最善的结果。在讲到楚汉争霸时,《中国历代战争史》认为“项羽失败之根源,早已伏藏于其封诸侯王之时,固不待荥阳对峙而后见也。”为何如此?只因那“项羽所封之诸侯王,不数月已行动摇,而霸王宰制天下之局,亦因之立呈瓦解之势。考其所以致此者,实由其恢复封建,而开历史倒车故耳。……当刘邦与项羽对峙于荥阳,彼此智勇交困之时,刘邦之智囊郦食其建议分封六国之后,张良基于历史之教训,急提醒刘邦;刘邦之势力,乃得免于瓦解之厄运。”原来,鸿门宴并不能决定历史的走向,决定历史命运的是刘邦、项羽往来的重要决策是否正确。

  在这套书里,这样转动历史车轮的决策比比皆是。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读出历史逻辑里面的脉络,读懂中国传统的领导论和决策论。如果说战史的阅读旨在启迪智慧,也许恰好是这一部分能给后人智慧的启迪提供营养的元素。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读后感(三):老蒋的泣血之作

  老蒋虽是日本留学生,看上去其实是很传统的,他的治军思想政治思想治国理念党国方针,一方面是源于阳明心学,一方面是承袭“国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革命派的一些政治理念。

  我常常想,在老蒋跟老毛的pk中,蒋之所以败北,恰在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吃透,不管毛是否马列主义者,毛才是真正深谙中国人斗争哲学、强权政治、愚民统治、民族主义、民本思想的理论巨匠,而正是有了这样霸气侧漏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毛才带领一彪泥腿子土匪所向披靡,简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别说老蒋挡不住,抗美援朝时,联合国军也挡不住啊。

  正因为老蒋的理论修养不足,这部败军的痛定思痛泣血之作才更有看头!你想啊,如果当年楚汉相争,项羽没死,再整出个自传体史书,那是多么地具有指导意义!而且这部血泪自传还是专门给手下的高级军官当实用手册和经典案例书用的!

  再者,出了老蒋手下那一帮子民国硕儒,这样举一国之力的巨著是绝无可能完成的。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读后感(四):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众所周知,“以史为鉴”是唐太宗认为的对待历史时应有的态度。一个民族的兴衰,取决于他们所坚信的方向,而这个方向,则理应由开始到现今延伸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高瞻远瞩,更需要厘清前车之鉴,来笃定时代的方向。

  即使时代很忙,我们总有些科目是必修的,比方说认清我们是谁,比方说,找到自己的方向。

  这部鸿篇巨制《中国历代战争史》不一定会适合所有人,但它至少会给这个时代带来启迪。

  “势”、“谋”之论

  我不太赞同有人将这部著作看成是“对《剑桥战争史》中国部分的填补”。“老外”的战争史适用范围广,却太过浅薄,许多问题只能是浅尝辄止。尽管从全球视野去写历史看上去很宏观,但宏观则势必意味着细节的牺牲。而个中微妙也因为这些不得已的忽略而大打折扣。

  但实际上两部作品是由共同之处的。尽管都是以“战争”为名,但实际上它们都在着力发掘战争背后的本质。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一场战争的得失并不总是用“胜王败寇”便可简单概括的。一切都要以实力为根基,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的结局似乎在最初便已被“政治”所左右,而同时战争的走向,又会直接决定政治进程。

  这部作品最令人欣赏的便是在“申论”中对得失的讨论。对政治的分析,一在国际,一在国内。而本书处处在渗透“蓄虎在山”的理念——以实力压制敌方,而不轻试锋锐,总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将地图独立成册出版则表现了出版方的匠心独运。“势”、“谋”之论,通过地图更加清晰地呈现。这样也是对普通读者历史素养极好的锻炼。

  寻找本源

  这部作品出版的初衷是蒋中正“检讨战史,从中抽绎出切实有用的军事与政治原则,用以指示现代战争”之意。因此“反思”,始终贯穿全书。

  我们总是要反思的,狭义上的反思是要谋一时之利,而当这种反思被放置在历史的广阔背景下时,意义便非比寻常了。战争总是冷酷的,因为在它面前,个体的价值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不那么真实的冰冷数据:“公元某某年,某场战役,死伤无数。”既然人类总是说要去捍卫尊严,那么又为何要以“战争”这种方式呢?剥夺了多数人的生命,便可使少数人获得光荣吗?

  简单实用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的时代要恪守的本分,毕竟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得仅仅是我们视野范围内的事物便已经应接不暇了。我们无暇去专注“不切实际的高度”,因为那“与生存无关”。

  但我们总有欲望去了解一些是非,总有必要去寻找本源。或许这便是阿部谨也所说的, “历史是人类的尊严”吧。

  历史的尊严

  事实上,任何一个时代都充满着希望与失望,正义和邪恶,欢乐与悲哀,光明和阴暗。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由此充分概括。我们的时代信息已然得到充分的“爆炸”——我们可以肆意地获取自己以为有必要的信息。然而这种肆意往往导致滥用。比如历史,似乎已被作为一种可有亦可无的谈资,被众人戏谑、搬弄。

  只是这种戏谑是令人悲哀的。不恰当地比喻,这好似看似无忌的童言,将自己所知的、片面的“家族的秘史”添油加醋后,当成戏言的资本。

  我们总要保留些信仰,保留些恭谦,毕竟历史是多数人的创造,也包括你我。而它的尊严,也应当由你我去捍卫。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读后感(五):《中国历代战争史》书评

  我从小就喜欢看历史,尤其喜欢把其中的战争部分挑出来反复地看,然后闭上眼睛做穿越的白日梦。所以我对古今中外的战争史有着特别的兴趣,也基本上做到了每一本记述不同文明的战争著作都拜读一下。最近发现的这套由台湾学者和退伍军人共同编纂的中国历代战争史,确实可以说是现当代编纂的为数不多的战争史精品。

  首先,这本书虽然是史书,但却有很强的故事性。本书共十八本,从尧舜禹的神话时代讲到大清灭亡,全篇六百万字,完全围绕各个时期战争而展开,表面上按照断代史的记述方法,实则是各个朝代战役的纪传体通史。所以,每一章具独立性,编写思路清晰,读起来不会让人有历史读物常见的时间混乱感。同时战争经过独立成章,即使不喜欢历史背景介绍,只看其战争描述也不会让人觉得内容枯燥与一头雾水。

  其次,每章结束时,会有一篇对战役总结性的申论,实为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每篇申论通过对战争前经济、政策、文化、科技等的分析,综合地对战争中主要决策进行点评,其着眼点之开阔、分析深入之透彻非普通文史类读物可比,很多篇对我实有振聋发聩之感,触类旁通,受益匪浅。此一部分很有古人咏史颂今知兴替的味道。

  第三,每本书附赠的战争地图,是我至今为止看到的最完整、最实用的战争史图。其中不仅有战前地理描述,更有战时计划进军路线、世纪进军路线、进军时间等,非常详尽且一目了然,是此书购买时最大的亮点,完全满足了读者指点江山的意图。

  不过此书也有不足之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好战的民族。无论是抵御外敌入侵,还是内部政权纷争,基本上都要靠战争解决。所以,中华民族骨子里有一种对战争的渴望,且不自觉地对战争进行美化与赞颂,本书也不例外。

  同时,本书中从商周开始,一直是以汉文化的视角来叙述战争,所以对每次战役的正义性会做出倾向,可说是其视角上稍有偏颇。盖因此书成书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能做到战争过程描写公正已属不易,可谓瑕不掩瑜。

  综上,这套书是我至今在大陆出版业能看到的最完整、最细致的战争史读物,非常具有可读性和收藏价值。这套书最近占用了我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只可惜如此优秀的史书不能出自大陆学者,实乃一大遗憾。

  如果想了解中国的战争史的话,这套书绝对是不二选择。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读后感(六):不错

  初看不太习惯半个世纪前这种文笔风格,习惯了也还好。三皇五帝至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虽已成型,但还处于浑沌状态。故这一时期的战争,纯军事意义不如社会和政治意义重大。内政是否清明,君主是否贤明,大臣是否贤能,是最关键的三个因素,而奇谋智计尚排在后面。商取代夏和周灭商,都是先做到了“修齐治平”的“修齐治”,而后顺理成章的平天下。霸政时期这点尤为明显,每当晋国六卿戮力同心,国家自然强大,而内乱一现衰落也很迅速。向戌弭兵会换来春秋末期一百四十年中原无大战,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原各国因外患消除,没有团结的外因,竟然迅速依次衰败,可见“多难兴邦”绝非笑谈。至于晋国前后历经八十年的争霸方略,殊为不易,且以长期策略强国,比起齐桓公和晋文公时期主要依赖君主本人在制度方面的优越性强得多。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读后感(七):中华战争史的开端

  作为上古至春秋卷,这本书以中华文明主体发展为脉络,列举了历次重大战役,其中许多战例都开创了中华战争史的各种第一次。

  看到炎黄之战的时候我笑了,我大中华反技术果然是有优良传统的,炎黄之战,仍在使用石器的黄帝部族就是依靠战略诱敌,将使用青铜兵器的强大炎帝部族引入己方腹地,导致其不熟悉状况,无法有效休整,在疲敝中遭到击破,炎帝蚩尤被杀,亲族遭灭,黄帝乘胜追击,四方征讨反抗的部落,终于建立一大政权——当然其实也不是完全的反技术,黄帝部落虽然在冶金术方面落后,但是在畜牧方面似乎比蚩尤部落更先进,所以才能获得更好的战略机动能力,掌握战场主动权。所以再度证明,战争大部分时间是由运动决定优势劣势,然后才由交战决定生死。

  而在炎黄之后,重大战役的胜负就明显非常地依赖于国家的技术发展,行政效率,上下团结了。基本每次大规模的世代更替,必然先以执政者集团腐化堕落,懈怠管理,内部分裂,然后新兴势力方有精诚团结,讨伐非道,改朝换代之机会。

  黄帝时代及以后很长时间,黄河文明依然是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迁徙生存,因为当时的农业技术不发达,即使进行农耕,土地肥力也无法长期保持,所以仍然需要过几年就换一块土地居住,在这种部落迁徙局面下,自然也很难有什么权力集中之事,部落联盟盟主交替,一般都遵循禅让、选举、或小规模战争,既是由于生产力无法支持权力集中之故。到大禹时代,水利和其他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慢慢兴盛,能够在固定土地上定居了,这才保证了夏朝的大型城郭和世袭制度。这又是一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结构的规律明证。

  汤灭夏的战役中,则包括了中国历史记载上最早的间谍战,最早的宣传战,以及最早的战略迂回,成汤为有效扩大实力,首先派出派出伊尹前往夏桀宫廷供职,一面打探其内部实力,一面分化夏桀与其同盟部族之间的力量,便于汤吞并其他部落。而在开始伐夏之后,又大肆宣扬替天行道之正义理论,在流传今日的《汤征》、《汤誓》、《汤诰》中,都反映出这种舆论导向,对夏桀的统治进行负面宣传,而强调自己的行为合乎天命。等到实际作战时,则采取战略迂回绕到夏政权首府侧背发动进攻,于是夏桀失败之后,不能逃亡己方腹地而只能逃往敌方腹地,无处可逃,自然无法再集中力量反击。最终遭到成汤捕获和放逐。

  周灭商的战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的大规模使用战车和装甲士兵中央突破的战例,当时的布阵,基本都是以战车列阵冲击为作战核心,而步兵则追随在战车之后,对被冲垮的敌阵进行扩散追击,而当时之作战布阵,并没有预备队概念,一线被突破就等于全线被突破,更不要说商纣军备废弛,临时发骊山刑徒作战,都是缺乏训练的步兵,看不到有战车记载,到战时临阵倒戈,根本无法指挥,因此周能以三百战车,三千虎贲,四万五千甲士,一战即击溃商纣七十万(虽然这个数字有夸大可能)军队。

  之后,因为比起殷商各地残余力量,周之兵力仍然微不足道,故而武王封商纣之子武庚治殷,而以武王弟管叔鲜、蔡叔度为殷相监督之,用以安抚殷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傀儡政权。

  周朝开国之后,经济上与军事上均有划时代的创举。其中以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三项,最为重要,其本质就是以土地供养人口和武装力量的军政一体,血缘权威的管理体系。

  周王室权威既日益衰弱,春秋时代就开始兼并成风,固然有王室丧失号召之故,然而铁器之广泛使用,农业水利技术不断改良,带来的人口和军事武装增长,乃是更加根本的原因。

  而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战争,因为人类当时的军事后勤技术均比较原始,且由于作为战场主力的战车之输送及施展都要依靠平地,受地形限制非常明显,于是在兼并战争中能够成功成长为大国的,大都有天然的地理屏障作为战略防御基础,齐在东,背朝大海,秦在西,依据山川,晋在中,以黄河为屏障,楚在南,以长江为纽带,均具有明显的地形防卫效果。

  所以在这本书中,春秋时代的战争就是以中原文明对抗游牧民族侵袭,以及对抗长江流域华夏文化圈之外的楚国入侵为主线的。外交战,权谋战,各种战略战术,亦在春秋争霸时期开始广泛使用。

  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为齐桓公,齐桓公之前,各国诸侯大夫,生活普遍腐化堕落,内部纷争也接连不断,齐桓公经历齐国大乱之后坎坷登基,与其励精图治志向的形成,可以说有重大关系。而他所不计前嫌,任用的名相管仲,亦为春秋战国以来,罕有之贤才。可以说,诸子百家之中,实际上只有《管子》才是真正关乎国计民生的实践主义良方,重农业,通工商,促金融,开国际贸易。而儒之虚礼,法之酷刑,墨之兼爱,道之逍遥,事实上都依附在《管子》政治建立的民生繁荣基础之上。可惜这一政治经济学派在中华文明中未能真正成为主流,春秋战国之后,中华文明之政治主流竟被酷吏、腐儒、黔谋、穷兵黩武之辈轮番掌握,实在可悲可叹。

  此时正是戎狄与荆楚频繁侵扰中原之际,齐桓公之霸业,其中心思想在于号召中原各国,齐心行动以抵御异族入侵,故而一方面励精图治,增强国力,另一方面崇尚信义,对外通商,遣使交好,招纳贤士,游说侦察,从事归还故地、指导建设等亲善活动,依靠这些措施,齐桓公得到中原诸侯的广泛支持与信赖,所以在他执政的时期,多次会盟诸侯,征讨戎狄,抵御荆楚。在齐桓公时期,戎狄入侵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荆楚由于地处遥远,国力日增,且有大河作为战略防卫,故而齐桓公之中原联盟仅达到抵御其入侵的目的,而未能反攻楚地,彻底断绝其攻势,而齐桓之后,楚晋之间长期争霸,彼此拉锯不得决定性胜负,也是因为彼时之各种军事技术,后勤能力,对于彻底征服一个大国,确实存在困难,而且此时周王朝宗世的号召并未完全消失,各国霸主对于完全侵吞周王室宗亲所立之国,亦有意识形态领域的顾忌,所以夹在晋楚之间的小国郑国,虽然遭到双方反复攻打占领,国君亦几度被更换,但是国家形态本身却依然保存了下来,反复在晋楚两国之间倒戈,仍不受吞并,也就使得晋楚之间并不接壤,无法进行彻底之作战。

  齐桓公与管仲相继逝世之后,第二位试图称霸的是宋襄公,然而宋襄公称霸的企图,完全沦为一耻辱笑话,首先,不以富国强政,广结诸侯为基础,而打出空泛的“仁义”旗号,实际行动中又进行侵攻弱国,杀亡国之君为祭,行金帛之贿赂等诸多行为,既毫无仁义,也并不成功,对诸侯没有任何号召可言,至于宋楚战争中的“宋襄公之仁”更是成为传世笑谈,敌人渡河时不攻击,整队时也不攻击,等到敌人整队完毕,才朝着优势敌人的阵中突击,反而为敌左右翼四面包围,遭受重大伤亡惨败,宋襄公本人也因为此战中受伤,不久丧命,宋国的所谓仁义霸道笑话,到此彻底破灭。

  之后真正继承齐国霸业继续与楚国北侵斗争的,是晋文公,在能够回国即位文公之前,晋公子重耳流浪于诸国王庭,既有极度困窘之时所受之磨练,又有于诸国宫廷所见闻之积累,于其自身成长,大有帮助,于是归国之后,励精图治,仅仅四年就将之前内乱之晋国重整为一强大国家,开晋国两百年之霸业基始。

  之后中原之诸侯纷争,几乎全部以晋国为中心发生,然而即使强大如晋国,亦无法独力完成所有战争,因此冲突各方,对于各地诸侯国的外交手腕,变得非常重要,而对于同盟约定之后续战略发展,亦必须无比谨慎,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就能将楚国的外交要求将计就计,反而为自己所用,不仅加强与各国的同盟关系,进而诱使楚军主将愤而出击,使之遭受重大失败;相反,晋秦殽函之战中,双方的战略指导都出现极大失误,秦国因为久欲参与中原争霸而不得志,于是冒险越过别国国境进行远征,结果师老无功,反而在回军过程中,被晋军袭击,遭受全军覆没。然而晋军虽获得此一时之胜利,却从此打破联秦抗楚之同盟,反而促成秦楚联盟,使得晋国之后长期处于两面树敌的战略被动状态,这就是缺乏远见行为导致的祸患。

  直到晋景公及之后诸公大臣,分别完成联齐以定中原,联赤狄以制秦,帮助吴国振兴军队以制约楚国等间接外交策略,才重新稳定晋国之霸业。在多次对外战争中保持优势。

  然而如前所述,由于当时军事、后勤技术,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限制,晋国虽然长期保持了争霸战争中的优势,却始终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进展。

  这种百余年间无休止却又成果寥寥的争霸战争终于令各方都感到疲敝,于是以宋国左师向戌提案为契机,实现了较大规模的弭兵,中原此后一百多年间,基本再无大规模的全面战争。然而正所谓祸兮福兮,向戌弭兵,虽然使华夏大地保持了总体上一百多年的和平,可恰如孟子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种和平环境反而使得各国朝政废弛,国君无警惕之心,而豪族依靠土地兼并,壮大实力,反而架空君权,使得各国篡位之事频繁发生,最终晋亦遭受三家瓜分。新上位之各国僭主,于周王室之认同,更加薄弱,终于触发以后战国时代更加惨烈之战争,又岂是当年倡导和平之人所能料想?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读后感(八):鸿篇巨制《中国历代战争史1》

  鸿篇巨制《中国历代战争史1》

  记得文革以后,在八十年代中国出版了很多大部头的书,都是集国家的力量才编撰完成的,盛世修书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地图集》等等,现在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盈利为目的,想要出版这样的书,倒是很困难了。但是在文化史上,这样的大书却是无法取代的。

  《中国历代战争史》也是这样的一套鸿篇巨制,只是这套书是在台湾出版的。作者是台湾三军大学,三军大学是什么大学呢?原来就是黄埔军校撤退到台湾以后重组的,可见其地位,这套书的来历也很不一般,书名是蒋中正题写的,也是他亲自下令,从1956年到1972年历时16年才编写完成。再看看编委钱穆、王云五、陶希圣……可以说囊括了台湾的历史和军事的精英。所以这套书真的不一般。

  不过最吸引我的却是书里面附带的地图,我特别喜欢地图,在我家收集了大量的地图,读历史更是喜欢左史右图,当年买到《中国历史地图集》让我兴奋了好久。这套书中带有大量原创手绘地图,在台湾版本中是穿插在书中的,在中国出版的时候,出版社很有先见之明,把地图抽出来,单独出版,十八册,每册附带一本地图册,而且地图册的纸张印刷装订都比书要好得多,地图彩印,用的是类似蝴蝶装的装订方法,就是打开后对开的两页中间是连贯的,这样能够让地图更好的呈现出来,最适合复印。

  老实说,这么大部头的书,这么专业的论述,使得这样的作品都不是给普通人去看的,都是当作工具书和资料书去查阅的。买一套放在家里,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战争,都可以查到,这就是这套书对普通读者的价值。

  书和地图的分离也更方便对照着看的阅读,而且也使地图有了独立的价值,其实这套书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地图。如果以后能够把十八本地图册集中成一册,然后出版,肯定会有很多人需要的。接近八百幅地图,应该是除了《中国历史地图集》意外,中国最系统最全面的一套历史地图了,绝对值得收藏。集中起来编成两到三册,一定很漂亮,期待中。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读后感(九):战史论春秋

  《中国历代战争史》这套书共18册,计500多万字,战争地图789幅,煌煌巨制,让人叹为观止。不过由上古至春秋再至秦代(第1、2册),一路看下来,终抹去那种高处不胜寒想要敬而远之的感觉。

  本书是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10月1日,经蒋介石手令,由时任“国防大学”(台湾三军大学前身)校长、陆军上将徐培根亲任主任编委,组织一众史家担任指导与审校,举全台湾优良军事专家与史学名家之力,编纂而成的中国古代战争史。其所论战史,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4600多年战事集于一览,值得有战争史偏好的人们收藏并深度翻阅。

  上古时代,蚩尤驱逐炎帝,黄帝战败蚩尤,然后黄帝开展各种文化创造:由游猎为生而使之稼穑;穴居野外使之有宫室;兽皮蔽体而使之有衣服;结绳记事而使之有文字。想及电影《疯狂原始人》瓜哥一家,穴居人的原始生活状况真可称疯狂,然而涿鹿之战却将这一切做了彻底的改变,使原始野蛮人步入了文明时代。继之,即有尧舜禹平治水患之历史大事件。之后,有关鸟生神话的商代兴起,商殷时代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充沛,远征边疆的大规模战争致其疆域广阔,可谓我国古代史上首次出现之泱泱大国。

  商后西周灭亡,春秋与战国前后连贯,并无截然之分的两大时代步入历史舞台。这是一个战事连连,人口激增,且人才倍出,精彩纷呈的时代。春秋源自孔子所修鲁史《春秋》,各路诸侯处在争夺兼并的混乱状态中,第一求自存;自存必自强,自强必内修军实,外并弱小。于是,弱小诸国尽为大国吞并。很快,春秋初期见于史书者有160余国之多,至春秋晚期,则仅存战国七雄齐鲁燕赵秦魏楚在内的10余国。

  春秋全时代分为中原诸候内乱、齐桓公霸政、楚国北侵、晋楚两国争夺中原、吴楚争霸、中原诸候混战六大时期。而著名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即发生在最后的诸候混战时期。此战乱纷争不断的时代,各路学术也开始繁荣昌盛。

  兵家之学的代表有孙武孙膑,前者所著《兵法》13篇,尤对后世影响甚大。纵横家之学,至战国时代畅行,奇谋百出,代表有张仪魏冉范睢吕不韦等,皆是历史上赫赫有名之辈。儒家代表孔子,其所提倡虽不见重于当世,但其重道德、崇仁义、励忠孝、正是非,却被之后历代中国人奉行为道德标准。法家之学为春秋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改革之动力,代表为齐国首相管仲,首先提出礼义廉耻但并不片面要求人做到,而是说“仓廪实而后知礼义,衣食足而后知荣辱。”其后法学大家商鞅,改革秦国政治,促秦吞并六国,结束自上古以来部落氏族与封建之割据政局,首创统一的中国功不可没。

  春秋时代,是一个听起来就可引发人无限联想的时代,有士兵吟诵着“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向新婚的妻子描述战场之苦,更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回忆着与娇妻的誓言。战争从来都残酷,但战争推进历史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春秋时代,列强争夺激烈,变化最多,但亦是中国历史上进步最大的时代。政治上,有其建国强国进程;军事上,有其战略战术之变化;学术上,有各种学术的创立成百花齐放之态。

  游离故乡之人,大都会侍机回归故土寻找根基。而静心读史,即可让我们回溯过往,由金戈铁马的战史中明了祖辈的追寻与发展,且窥及历史变迁、演化至今的一些痕迹。前人博大精深,历史风云变幻,最终令人发现浮华现代人生之所幸,这就是此部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吧!

  总之看此书犹学历史,重宏观轻细节,上下几千年战史脉络清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册)》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