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容忍历史不完美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23 03:03: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容忍历史不完美读后感10篇

  《容忍历史不完美》是一本由马勇著作,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2-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容忍历史不完美》读后感(一):历史的常识化——读《容忍历史不完美》

  文/端木赐香

  新年新阅读。2013年1月,马勇老师的新着——《容忍历史不完美》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面市。光看这书名,就觉得深合我脾胃——颇有保守主义的味道!

  待看了新书,才发现味道远不止此。它给我的感觉首先是,中国的近代史,终于要回归常识了!

  常识化,对中国的近代史来讲,是多么不容易达到的一个高度。因为,它被多重角度的妖魔化已久了。

  马勇老师的新着,是解读晚清改革的。我们先来看看,主流话语系统对晚清政府及其改革的妖魔化有几重:

  第一重,革命话语系统对封建末世王朝的妖魔化。除了某朝某代末年,社会黑暗,吏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老套模式之外;晚清政府比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末世王朝还多了一劫——它要应对西方文明的入侵,所以在老套模式之外,我们又多了一个新的老套模式,那就是顽固守旧,不思进取,落后挨打,且挨打了还不醒,继续迟缓和颟顸。

  第三,康、梁立宪党对宫廷政治的妖魔化。中国的宫廷向来是血腥化的。子弑父,弟弑兄的,从来没有消停过。相形之下,倒是雍正的秘密立储制让清政府的权力交接从此相对平和多了。但是,慈禧太后与光绪的关系,则被康、梁立宪党有意无意的渲染上了几份武则天的唐周色彩——太后是个为了权而不择手段的女人,光绪在太后面前,只能是后妈的孩子,从小受尽虐待,长大没有实权,就是挑个皇后,都没有自由选择权——中国那时候的普通百姓,又有哪家的孩子在婚恋方面可以有自由选择权呢?

  马勇老师的笔下,是没有这些妖魔化迷雾的。看他的书,你可以体会到浓浓的温情和敬意,不时的产生心明眼亮的阅读快感——或许这就是大家着史才能产生的力道吧?考虑到今天我们面对西方制度与文化还继续保持一种扭捏之态,那么晚清政府当时的迟缓与颟顸要不要给予一定的理解?太后与光绪的关系,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般恶劣,更关键的是,太后不是黑暗与顽固的代表,光绪也不是光明与开放的代表,母子两个是有一定的维新共识的,否则维新根本无由启动,双方仅是在维新的节奏及人事布局上难免会有分歧而已。至于最后十年的宪政改革,更是中国封建制度史上由绝对君主专制向立宪君主制的一种跃进,在这种跃进面前,统治者有所犹豫有所保留,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据此断定,晚清的统治者根本就没有立宪的诚意,只是历史可以不完美,改革也有缺陷和失误,这在任何时代任何改革都是难免的。革命党为了增强革命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既不惜歪曲满清统治者的改革动机,还过份夸大了满清统治者的改革失误——皇族内阁是过渡性的;立宪更是急不得的,日本用了二十年,中国政府答应九年,已经算大跃进了,但在激进主义思潮的逼迫下,又改为五年,总之,千年破车被驶上了快速道,不但车得加速,就是司机,还得玩从未玩过的高难度的漂移动作,这样不翻车才怪呢。

  最后,满清政府确实翻车了。但是车上的亿兆乘客并没有受益,相反,中国从此走向了混乱与无序,导致一些商民痛感共和幸福不如亡国奴。

  历史走到今天,我们翻检历史,既是为了理解昨天,更是为了走向明天。所以,对于晚清以降的历史路径,需要有一个常识化的解剖。只有这样,我们在不会在相同的历史关头,再跌倒一次!

  历史正常了,现实才可以正常,未来也才可以正常!为此,我们需要向马勇老师致敬。因为他现在所做的工作,让历史回归常识,何尝不是思想界的一种拨乱反正呢?

  《容忍历史不完美》读后感(二):为什么要温情地看历史

  对于近代史,很多中学生不爱学,因为觉得太憋气,几乎步步是错,仿佛是一部愚蠢底线的竞逐史。

  这,是用后见之明来看前人必有的误会,而过去的这160多年,恰恰又是中国人观念、文化、习俗发生剧烈转型的时期,我们无法体会前人行为深层的原因,只好以结果论英雄,却忘掉了:在现代化的历程中,虽然历尽磨难,但我们走得并不慢,我们从一个识字率不足10%,农业人口达90%,绝大多数人面临饥饿压力的国家,终于走到了今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勇敢地放弃了太多的东西,丢掉了一个又一个精神包袱,因为丢得太快,以至于今天还要回头去找寻其中的一些优秀东西。

  这,是一个壮士断腕的历程,是中华民族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是几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努力奋斗、持之以恒的结果。可惜的是,这个历程在历史书写中被过度简单化、概念化了,结果历史仿佛成了从A到B那么轻松,这就让我们不能不抱怨前辈们走得太慢。

  然而,哪个民族在上路时,不会考虑自身的尊严呢?不会顾及自身的传统与文化呢?遭到如此强大的异质文明的挑战,即使是千古一帝李世民来了,恐怕也束手无策。

  埋怨慢,因为这是与日本相对照的结果,却忽略了,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已全面超越了中国,它没有环境、人口的压力,也没有亡国的威胁,日本的高教育率、藩长制度都有利于现代化转型,这是当时中国无法与之相比的条件。

  然而,过于急躁的心情让我们丧失了本应有的温情,结果是后代人不断强行上位,只好以妖魔化前人为手段,于是,一批批前行者被后行者压倒,经验失去了传承,整个国家最终被感觉所驾驭,这只能换来更多的失败,在这个恶性循环中,历史成了一本抱怨与控诉的教材,然而,如果我们不能深刻反思其中的教训,那么,未来我们会不会再度陷入这样的怪圈中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不能太过功利地去对待历史,面对人物与现象,不要急于下判断,而是更多理解其如此做的深层原因,这才真正提升智慧,获取教益。

  本书是马勇老师的新著,以义和团、晚清新政、端王上位等段历史为背景,它们都以悲剧结局,但如果能温情地去看待它们,从中颇能得到一些深层感悟。

  《容忍历史不完美》读后感(三):知识分子应有之自觉

  我想名为近代史,作者还是还表达身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觉性,从人本身出发,一切历史也都因而有了现实性,站在历史节点上,过去人的是与非,对于当下我们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科学没法实验,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人或有智愚贤肖,处在知识链顶端的知识分子也不例外,对于当下,每个人都自然有自己的判断,三天读下来,看到了不同的人面对历史事件的不同态度,是非成败且不论,其中或有拳拳之心,或有营私之思,而一旦处于某个位置,居然就左右了历史的走向。

  书名容忍二字我想不仅仅是要容忍历史,更是要容忍当下。克制本身是一种态度,面对改革我们如何决定进程,本身就是一个多方博弈的过程。一方按自己的态度,无法满足所有的要求,推力与阻力从来都是并存,冷静客观看待这个时刻,是知识分子最大的自觉。

  这种自觉就是理性。《理想国》中,柏拉图把人分为三份,理智、勇气和欲望,其中理智应当居于最高,而不是剩下的两部分,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参与政治,成为王。创造历史的当然是劳动人民,但是决定走向的人,必须清楚地知道,如何引导整个社会走向理想国,才是真正的王者。

  书中历史过去不过百年,却留下了大量悬案。晚清政改诚意到底如何,到底是太快还是太慢,总有去争论。但是知识分子在其中的推动却不可小觑,他们引进西方观念,开启民智,但是这些到底最后造成了怎样的后果,或者更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

  应该说晚清政改在法律层面上是无比成功的,至少从法制史学生的角度来理解的确是,因为晚清的法律至少在北洋时期依然有效,而立法时参酌东西的思路,即便在今天看来也很有意义,那时的立法者就意识到了法治进程中本土资源的问题。更有推动意义的是,那时候即有《报律》这样到现在都没办法看到的东西。

  之所以和现在比,是想现在我们其实也到了那样一个点,和清末一样,对于政治改革究竟何处去,我们开始了争论不休,在这个时代中,知识分子如何自处,我想这本书最大的思索就是在这里。

  理性、克制,就是知识分子最大的自觉,而不是在“五毛党”和“西方狗”的谩骂中离开对中国走向最根本的思考。其实考量晚清政改,也不是整体大方向上的问题,反而是具体细节上,也就是每一个小事件中发生的问题。共产党有过,但至少在领导层平稳过渡上做得很好,没有引发极大动荡。

  更或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当下我们的改革有着满意或者不满意的思考,但是我觉得更多要立足每一个具体事件中的利益考量,除非现有制度不能维持最大利益,一般就不要去改变,否则,制度的大动荡,会引发更多利益的消灭,犹如一艘大船逆行,方向稍微改变,可能就会最后引发倾覆,近代的历史已经说明了这点。或者康梁孙毛是真心想推动历史的进步,但是太大的进步反而让中国承受不起。

  《容忍历史不完美》读后感(四):《容忍历史不完美》:理性思考近代史

  自从2011年辛亥百年纪念开始,众多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学者持续火热,知名的有雷颐、张鸣、杨早、杨奎松、杨天石、马勇等,不少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可以组成个“近代史研究所学派”了。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马勇,他的研究以晚清政局为主,从戊戌变法、庚子国难到辛亥革命都有涉猎。最为欣赏的是他对历史人物抱着一种理解、同情的态度,这种态度甚为罕见,在他的新著《容忍历史不完美》中更有所体现。

  《容忍历史不完美》一书是为了“重构晚清记忆”来写的,这在序言中讲的很清楚。全书所收的文章,基本上涵盖了晚清的众大历史事件,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皇族内阁,“海选”大阿哥,一直到义和团运动,中日争夺东北亚局面都有所论述,并着重写了慈禧太后、翁同龢、袁世凯、摄政王载沣、康有为、梁启超等晚清重要历史人物,并通过每一篇的小标题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如“皇族内阁错在哪儿”、“为什么是端王爷家的”、“毁于摄政王”等,都值得细读。

  在过去的年代,晚清一段历史往往简单地被解读成中国的屈辱史,那些清朝统治者一律解释成腐朽无能。这样的解释过于简单粗暴,导致的是更多的历史细节被后人忽略,进而蒙蔽了更多的历史细节。首先来说,清代统治者本着“家天下”的观念,他们是不可能不爱国,不可能存心去毁中国的。他们不可能把资产转移到海外去,国家毁了对他们一点好处也没有。从慈禧太后到袁世凯,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认为对中国有好处。只因时代、个人思想等方面的局限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因此,以往慈禧太后反对改革、盲目排外的说法站不住脚,而慈禧如何谋杀亲侄子兼亲外甥光绪更是小说家言。正如马勇所写:“双层血缘近亲是载湉(光绪)被慈禧太后看中的主要原因,不存在为了操纵、便于控制等理由。”再有,清末名臣们虽然有“犯二”的时候,但大多数不是昏庸之辈。因为古人也不傻,谁也不想把国家的命运交给糊涂虫的。

  在马勇的解读中,慈禧太后是主张归政于光绪,可惜都遇到了戊戌变法而被迫出山。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太过激烈,慈禧再开明,也是无法容忍康有为要袁世凯派兵包围颐和园活捉自己。最终使得本来体弱多病的光绪,在肾病、肺炎等多种疾病在十几年的折磨下病入膏肓。这下清政府不得不开始“海选”大阿哥,结果造成了宗室成员之间的党争,崇洋者和排外者纷纷走向了极端。紧接着义和团、八国联军纷纷接踵而来,所有人的设想的对付方法都很好,而局势却走向了越来越差。

  通过对马勇作品的阅读,觉得近代史上几乎所有的大事件发生,都存在着隐含的因果关系。即因为一件事处理失误,而导致另一件事的发生。比如由甲午海战的失败引发清政府准备君主立宪、操练新军,结果却是“九满四汉”的皇族内阁引发不满,再加上铁路收归国有导致了保路运动,最终新军调转枪口,各省纷纷独立,武昌起义的枪声相当于一个信号弹,这时皇帝能够保持有尊严地退位,已经是最和谐的结局了。

  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列强必然来到东方,这种到来就意味着中国必须融入到世界语境中,也意味着古代中国模式的终结。而清政府能做的,只是让变革中的损失降到最小而已。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看来,马勇这种论史不归罪于个人的态度,是非常值得推广的。而重新思考近代史这个重大的课题才刚刚开始,等着后人继续研究。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容忍历史不完美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