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人的手绘日记》是一本由[日] 早川由美著作,平装出版的2018-7图书,本书定价:264,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播种人的手绘日记》读后感(一):生活于此的喜悦,不过春夏秋冬
朝闻鸟鸣,暮听蝉喧
生活于此的喜悦,不过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早川由美,一个过着现实版《向往的生活》的手艺人,与丈夫小野哲平等家人生活在谷相村,谷相村的石壁由石块垒成,梯田蓄着水,薄雾缥缈,群青色连绵成片。生活在这里,最令人开心的是春季的到来,谷相村村民将之称为“春夏秋冬”的“季节巡礼”,山间的景色、村民的田间劳作随着四季的轮回而循环往复。最令人欣喜的是每家的玄关中总会惊喜的出现蔬菜,自制蒟蒻和豆腐甚至腌制和炖煮的食物。
春季,梅花盛开,树莺啼唱,在慢悠悠的日子中开始新一年的劳作。缝纫剪裁、耕田种地、煮饭烧菜,调制味噌,家庭规模的菜园可供早川一家自给自足,若是来了客人则需跑到农田老师家讨些食材。
夏季,到了采蜂的季节,两箱蜂巢产出满满一升的蜂蜜。茶树上长出纤细的嫩芽,采撷下来可以制成一年份的红茶。果子们在坐果季节也忙着竞相结果。农忙之余,早川会为家人料理一些简单美味的农家菜肴。香炸小土豆、竹笋绿咖、豆乳酸奶,在对食材的初始味道的敬畏之下,赋予食材新的口感。
秋季,是大自然馈赠的季节,从田中可得食物,从山中可得猎物,还可播种大蒜与胡葱,但为了保住田间的番薯要与野猪打一场恶战。此刻早川的食谱以面食为主,手工饺子即可做出煎饺、水饺、蒸饺三种风味。
冬季,早川和丈夫建起的布艺与陶艺工坊会在立冬时期烧窑,谷相村村民亦会在冬至日泡柚子浴食南瓜,与木柴共度温暖的日子,利用暖身姜、豆乳茶、姜汁香檬蜂蜜水驱走一冬的严寒。
四季轮回,周而复始。早川一家以最淳朴的方式回馈着自然,在播撒种子中编织生活,与自然共生16年,就像《小森林》的日式山居生活,将步履不停的城市弃之脑后。
《小森林》的主人公市子,因难以适应大城市的喧嚣而回到母亲已离去的故乡——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的小森村,这里没有店铺,买生活必需品需要去农协开的小超市,一路下坡,大概需要半小时的自行车行程,回程则是漫漫的上坡路。日子就这样随着车轮缓缓流淌,田间也会随着四季更迭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啦)。每顿饭前,市子都会认真的合起手掌,以表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不时不食,餐桌上的一餐一食都要讲究时令季节,白天在田间劳作的市子,农忙之于会利用应季时蔬各种美味。
高温高湿的环境,最适合面包发酵了。好想一身清清爽爽,酿酸米酒吧!那就做成果酱吧。“干农活,做饭,吃饭”,周而复始,市子就这样在小森村独自生活着,有年幼时的好友和有爱相邻作伴,和好友吵架了也不要紧,一锅美味的咖喱足以化千愁。
纵使在城市聒噪的盛夏,烈日当头,生活在小森村,吃一个冰镇西红柿,市子就可以元气满满的继续干活。
市子感受到了小森村给予她的欢乐,但当她意识到最初来到小森村的目的是因为对城市的逃避。这样冒失的归来在市子看来是对小森村的不尊重。于是,她放弃半隐的生活,重新闯荡与探索,当内心积攒了足够的底气,到了“已识乾坤大,尤怜草木青”的阶段,市子再度回到小森,重拾初心,用最贴近自然的方式,感受自然给予的欢乐,就像《播种人的手绘日记》书中的一句话:
重要的不是单单活了几十年,而是像春天的野草那样,活在每一天。。而也正是这种廉价亦是野蛮生长的欢乐,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的烘托下,愈发显得弥足珍贵,我们想念从前的慢,却囿于城市的物与欲。我们从乡野中来,不知不觉间深一脚浅一脚的撞进了物质世界,并开始流连忘返,看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渐渐忘记了归途的方向。
刹那间想起曾经的生活:
朝闻鸟鸣,暮听蝉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其实,生活的喜悦,
不过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播种人的手绘日记》读后感(二):《播种人的手绘日记》愿你的生活有苦更有甜
翻开书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再细细看到其中的文字与手绘图,心中不由地想到了远在家乡的父母。书中的很多细节,看起来是多么熟悉,又多么亲切。
《播种人的手绘日记》是一本充满着清新气味的书,这是作者早川由美的一本关于自己田园生活的真实记录的书。早川由美是日本著名的纺织艺术家,在此本书中她把工作与生活融汇在一起,在这短短几十年中她把自己学到的手艺通过展览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她的艺术作品与生活方式是我们很多现代人想要而又难以达成的。
本书作者从大自然的四季变化,来写到田园生活的各种情形,与各种生活的点点滴滴。这里有大自然最值得我们去珍惜的东西,作者通过对自然植物的利用来作为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从种植到美食,到布艺制作,到祛寒方法,再到旅行,每一步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美丽。作者在展现一副田园风景图的时候,同时把自己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藏于其中,这种对于生活,对于自然的热爱,不得不让我们惊叹。
全书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早川由美以春夏秋冬为引导,通过对植物,动物,美食的变化来概括性展现了日本高知县这个小地方一年四季的变化。不管是哪个场景,作者除了通过文字流露自己的感情之外,还将手绘融入其中,其中有农作物的种植过程,有美食的制作过程,也有早川由美一天的日常生活记录。可以想象,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止是视觉感受,更是一种生活经历与生活智慧。早川由美在教给我们生活常识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到了这种生活的美好。
播种的乐趣与创作的快乐,这是作者其中想要表达的两个主题。在这其中,我们看到了农作物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单纯的体力劳动,更是一种充实与感知力,每一种植物都有它独有的生活习性与适应环境,这其中包括对土壤的要求,对气候的要求等等。农作物的种植过程,看似是一种单纯的体力劳动,但这其中聚集了多少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创作给人带来快乐的同时,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服饰展示在书中。早川由美对于缝纫的热爱,即是一种对于生活的热爱,又是一种对于工作的热爱。在她的书中,服饰是一个地域的代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服饰。而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服饰。早川由美把自然界中各种植物,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她给我们带来了,不仅是眼界的开阔更多的是生活的乐趣。
《播种人的手绘日记》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书籍感受,这是我在很多书中看不到的。自然,生活,创作,种植,风土民情等各种元素交错在一起,它带来的是对田园生活的认知,也是对生活的感悟。
从小生在农村的我,留在自己记忆里的农民生活曾经大多是夏日酷暑中播种人的艰辛,而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艰辛之外更多的美好与快乐。如今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其实才更需要这样一种苦中作乐的心态。生活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心态,愿我们在这繁华都市中也能时常有这样一种苦中作乐的心态。
《播种人的手绘日记》读后感(三):诗意栖居,更需要大智慧——《播种人的手绘日记》
有的人认为,生活是索然无味的循环往复,总想向外寻求刺激,而有的人却能在平凡朴素的生活中,看到蕴含的诗意与美好,把生活过成了一首诗。
《播种人的手绘日记》这本书的作者早川由美就是那个诗意栖居的人,她在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意趣的生活乐土,她在这片乐土上教会我们如何耕耘自己的生活,让它在平凡中散发独特光彩。
《播种人的手绘日记》这本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播种人的手绘日记》,是一本趣味盎然的生活随笔集。全书分成了五个章节,分别讲述了作者在高知县谷相村春夏秋冬播种、耕耘与收获的生活之道。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将文字叙述与手绘表达相结合,从封面到内页,穿插了作者二十四节气的日常生活手绘写实,妙趣横生。
本书作者早川由美是一个知名的手缝布艺家,而她丈夫哲平是一名享誉国际的陶艺师,他们二人都是匠心独具的手艺人。自从二人搬到高知县山上的谷相村居住,和村民们一起生活,更加明白了与自然交融,能够带给人心满意足的平和之气。
作者笔下,谷相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非常温暖,比如作者房屋的玄关处经常会出现不知名的热心村人送来的新鲜食材。这些食材如果在城市里我们的屋檐下出现,大家肯定是质疑的、不敢享用的,但是在谷相村这个小地方,这种分享方式却是人们生活的日常。人与人之间诚挚热情,毫无芥蒂,这种“信任”重新唤醒了人情淡薄的现代人的内心。
作者搬到山中村落,追求这种回归田园的生活方式,深受日本平民诗人汕尾三省先生的影响。她想成为汕尾三省先生那样的耕种者,她渴望触碰大自然生活,于是他们一家从居住十几年的泰国回到日本,住到了高知县山上的谷相村,这一住就是16年。
这些年,除了专注手艺,作者夫妇还会接待一些年轻人的到访,这些年轻人多是来学习手艺。作者会敞开怀抱欢迎大家的到来,并且不吝赐教,把自己会的东西都倾囊相授。
这种愿意与后辈交流,愿意把手艺传递下去,是匠人精神的最原始传承与体现。作者在书中说,在播种耕耘满足日常所需之余,与年轻人交谈,触及到他们的诉求和愿望,让他们通过自己喜好的手作与社会连接,点亮生命的喜悦和希望的灯火,是触动和解放人类灵魂的事业。
除了记录朴实的生活日常,作者还就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了思考,这些思考让本书变得与众不同,提升了格局。
比如作者谈到本书创作不久,日本就发生了“311”大地震以及福岛核电站事故,于是作者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微小的能源生活下去,她最终发现,只有终止依赖他人的生活,动手制作力所能及之物,才能够消除人们生存的危机感,找到内心的平和,所以创作了这本书。
又比如作者写到养生七草粥和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时,她明确表示这些文化是从中国流传入日本的,承认了日本的某些文化始源于中国。这些思索与胆识,在众多想要撇清日本与中国关系的日本人中是非常难得的。它让我们看到,作者并不是一个拘泥于方寸之地的狭隘匠人,而是突破了国界上升到另一种境界的真正的艺术家。
《播种人的手绘日记》是一本简单却又不凡的随笔集,它简单地记录了小小村落中微小而平常的日子,但是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日子中,却又传达出了大爱与温暖,传递出了大智慧与大格局。
《播种人的手绘日记》读后感(四):你我都是颗种子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每个人心里都有着自己的一块田园,恬静悠然又幽远。每日往返于钢林铁树之间,汽车和地铁成为与我们更为亲密的空间。当我们忘记了自然的本貌,当提到自然的时候,头脑里首先出现的只是几章诗篇和森林公园的时候,那就是时候来翻阅早川由美的这本《播种人手绘日记》了。
一片梯田果树之间有几间自建小屋,余晖照在窗前的缝纫机上,一身亲手设计的扎染工装裙,正认真裁剪布料的双辫卷发女人就是早川由美了。她与陶艺家丈夫小野哲平和两个孩子,在高山知县的山里过了近三十年自给自足的生活,《播种人的手绘日记》用朴实的文字与手绘,分享了她们一家平实又诗意的生活和与自然相处的感悟。
在城市的生活里,有多少天是在盼望的假期,盼到了假期又有多少天会有计划安排不是无目的的享乐呢?回归自然的农耕时日,乐趣良多,但更重要是,在这里可以学会“认真”的生活。在这里播下种子的那一刻,你会盼望风调雨顺好收成,收获大豆的那一刻,你会想到架锅生火,做全家的味增。明早在门口可能就会收到,邻居送来新磨的豆腐和果蔬,你也可能会为了吃到蜂蜜而学会养蜂。村庄中人们互惠互利的相处,会让我们接受恩惠馈赠的同时,生活的更加认真努力。
恬淡自然耕种的生活,并不是意味着要付出与世隔绝的代价,深居山中极近的感触自然不等同于落后于城市回归原始的生活。连接着主流社会的桥梁是早川由子的艺术与旅行。农耕生活的辛苦并没有让她止步于自己的兴趣,泡澡时读书,对织品布艺的探索,对防虫的柿染进行尝试,还与丈夫的陶艺作品共同展出在大众的眼前,人们的认可与平日里成果的实用让她更爱自己。只要很好的平衡自己的兴趣与工作,再平凡的生活也会饶有诗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人什么能比耕食生活更能体会到自然的更替了。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并不只是停留在,肉体的五感感知,把自我生命也迭代到自然更替中去,我们才会探得自然的奥秘。尝试调整呼吸就可以感受宇宙与自然的连结,拥抱大树就可以感受到每一片叶子的呼吸,静坐在屋外就可以感受生命与太阳和月亮连结在一起。节庆祭祀塑泥偶,接种子神,各种流传下来的仪式中都可以感受到与自然神灵之间的连结,他们都是美好的期盼和祝愿。
除了耕食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加紧密,人与人的生命迭代,更是让人“增魂”。向人学习养蜂后,方知自己养蜂的自然甘甜。求教种植稻米,收获之时第一次吃到最香的米饭。从摸索植树,到细心照顾三四年后,硕果满园。每一次的经验传授都是一次生命的迭代,每一次自我迭代更新,都会由内而外的欣喜。当然自然也有自己的规律,人的生命也参与其中,当看见身边的老友伙伴离我们而去的时候,自然也会告诉我们,其实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加入了自然的循环,一部分归于尘土,一部分融进了我们的生命。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你我都是颗种子,是自然的孩子。我们向往心中的田园,因为我们本就是来自自然。这本书不是一个耕种指南,而是详实平淡的生活手记。蕴藏其中的不只是直白的情感和涂鸦的手绘,而是充满生命力的认真生活。就算我们不能脱离现状,返璞归真,但至少翻开这本书之后,我们会成为一个播种人,为自己的心田播种,汲取每一页的生命力,来滋养爱慕自然的灵魂。
《播种人的手绘日记》读后感(五):《播种人的手绘日记》丨像春天的野草那样,活在每一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诗句,是多少人梦想的生活。可是,如果真的让你放下都市喧嚣的浮华,走进一座大山,过着晨起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你真的能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吗?
早川由美,日本知名织品艺术家。她的手工缝制衣服,在各地展出。她移居到日本高知县的山顶,生活在海拔450米高、梯田纵横的谷相村,守着农田和果园,过着耕田播种,植树育果的慢悠悠的日子,已然16年之久。
她的丈夫小野哲平是一个陶艺家,平时的日子里她还帮他烧窑,两人经常一起去探寻各种各样的亚洲布品,带着家人一起旅行。他们在谷相村的日子,过得怡然自得、心情舒畅、温暖幸福。
《播种人的手绘日记》是早川由美的手绘生活日志,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记录在谷相村的生活以及村子里可爱可亲的村民们。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在本书中,循着二十四节气,你能看到谷相村的农耕生活、乡间趣事,感受到村民的朴实和无私,还能学习到不同季节里特色的进补食谱。
在我的家乡,关于二十四节气有着当地特色的语言注解:打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 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 处暑动刀镰, 白露割蜜薯, 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汊牢, 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冰如铁, 迎来又一年。
这是农民春种秋收必然遵从的节气时令,靠天吃饭,就必然要熟知节气。而在相应的节气里种下相应的农作物,吃相应的食物更是利于我们养生的生活习惯。
作者倡导的“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这一理念,让在繁忙的疲于奔命的我们思考并反省生活本身。任何事情,一旦成了工作,就变得了无生趣了!这是我一直信奉的人生哲理。你对工作的热情,源自你的热爱。没有了热情,怎么可能有激情和碰撞,怎么能在工作中有创新和发展呢?可现实是,大多数的我们都在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钱”而工作,最后变成工作的奴隶。
就像作者所说:生活在都市,大家想的都是如何赚钱来维持生活,可是在谷相村,制作食物,就是生活。没有任何人教授,野生的植物也会准确地感知季节,适时发芽、开花。因为热爱,就不会感觉辛苦费力,可以一个人坦然地做下去。重要的不是单单活了几十年,而是像春天的野草那样,活在每一天!
这本书有近100幅作者的原创手绘和精美照片!漂亮的手绘,清新的文字,独创的美味食谱,创意十足的布艺做法,还有暧心的祛寒指南......随手翻开每一页,都是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这是一本看一眼就会爱上的一本书,是阅读时不忍划线和批注的书!如果你喜欢手帐,翻开这本书你就会爱上它;如果你喜欢田园生活,在这本书里你会找到向往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厌倦了城市的冷漠和压力,在这本书里你会感受到人情温暖和心灵净化。
这本《播种人的手绘日记》记录了小小村落中微小而平常的日子,展现了村民们相互分享、相互赠予的生活氛围,也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生活智慧与力量!写给我们一个现代版的世外桃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