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草色连云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13 14:37: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草色连云的读后感10篇

  《草色连云》是一本由高尔泰著作,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草色连云》读后感(一):义气书生在

  《草色连云》作为高尔泰在《寻找家园》之后的番外篇,颇有点补遗的意味。比如在介绍挚友蹇长春时难免说起“在街上走,遇见两年前的同事谢树荣,也就是《寻找家园》里的《雪泥鸿爪》一文中提到过的‘谢大姐’。“而在最后《人文与艺术》一文里也提到了自己对于《寻找家园》的看法,包括”美的踪迹“、”人与家园“的悖论等等。所以建议如果想了解高尔泰的人,不妨先从《寻找家园》读起,两者相形互现,倒是颇有趣味。

  单论本书,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回忆,一是议论。高尔泰的经历算是与时代同行,这里亦不赘述,不过回忆起来,倒是少了先忆苦思甜,反而更接近人性。比如讲自己是个吃货,能把家中母亲和二姐攒下的口粮一扫而尽,而且还能把老友蹇长春的一锅食粮吃完,当然,也不避讳自己由于和前妻离婚,导致与亲友失和。

  高尔泰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一般朋友怕应酬,亲朋挚友怕做儿女语。颇有些”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味。可惜,人的感情如果来不及表达,终究会成为疏远的熟悉陌生人。那些人也只好活在回忆里。

  至于立论方面,个人比较喜欢的,一是《陈迹飘零读故宫》,说起汉族人同化满族人,然而这同化之文化,依然是”汉人崇拜宝座的心理,以及汉人的以宝座为核心的文化结构“,正如雍正时的文字狱,有人疑”维止“并非“雍正”去头,但为何没有人疑“雍正”为什么不能去头呢?此文化,终究还是奴隶文化。

  还有一篇是《从敦煌经变说起》,我也是从此文才知道“经变”颇有点百家讲坛的含义,也谓之“俗讲”。民间文艺与士大夫文学的媾和,一方面借此传播某种思想,另一方面实际上也透出大众对于权力的想象。

  而两篇文章实际上综合起来,无非还是在强调“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在于“人”之为“人”,如果缺乏了作为具体的、现实的、有生命和灵性的个体,那么文学写作也就仅仅和“敦煌经变”一样,作为宗教宣传,受制于时代。

  《草色连云》读后感(二):寻找意义,就是寻找自由

  略通文史的人,都知道高尔泰三个字的分量。《草色连云》的自序里说,“我这辈子,和沙漠有缘。青年夹边沟,中年敦煌,晚年拉斯维加斯。”一笔带过的人生轨迹,却有万千故事,关于流徙,关于出离,关于命运起落背后的人情冷暖。

  沙漠荒寂,几成人生隐喻,所幸骆驼刺、仙人掌们“在连天砂石中渺小。渺小,惨淡,但绿着。绿是普世草色,故起‘连云’之想。”自况的意思,早已跃然纸上。

  细读高尔泰的文字,会深感震撼。寥寥数语,就跳脱了冗余与繁杂,直指意义。写入夜的景致,“月明长堤,柳暗荒村,蛙声似万骨,流萤飞百草”。谈玄学说佛,“一落言诠,便成二三”。讲相交的故事,被定为右派后,“同事避之如瘟疫”,“走廊里的学生群,见我过来就让开,努力往两边的墙上贴”。而“(洪毅然)先生来信,说住址没变,盼我去玩”。只字深情,不过如此。

  按北岛的说法,高尔泰的文字炉火纯青,朴实而细腻,融合了画家的直觉和哲学家的智慧。私下揣测,上佳的笔墨,胜在克制而准确,因精练而克制,因洞明而准确。

  何谓意义?高尔泰谈旧作《寻找家园》的时候说,寻找家园,就是寻找意义。而寻找家园,自当从离家说起。

  高尔泰这一代人,遭逢“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年月,却顶着一身向往自由的“反骨”。

  在卡斯特里奥和加尔文、蚂蚁和大象、鸡蛋和石头的对峙中,太多人服膺了怯懦的自保,温和的高尔泰却站到了弱者的一边。理性让他对免罪券视若无睹,自然,在洪流中,等待他的,除了裁判所,还有冷漠与隔膜的人性之狱。风雨如磐,唯有一盏心灯,能点亮失落的故园。

  为此,高尔泰在无奈的羁旅之后选择了遁逃。在肉体上,去向一个更能实现追求的国度。在精神上,寻觅更为超验的普世价值。这种价值,倒不在制度层面,而是一种凝神静气的力量:“一个监狱里的犯人,在牢房里发现一只蚂蚁或一叶小草,都会非常之喜悦欣慰。这种喜悦欣慰,就是家园之感。现代人有意无意,都在寻找。”

  在网络检索高尔泰,更多牵扯出个人经历,进而是旁观者哀叹时世不公以至巨星蛰伏。但《草色连云》里,却丝毫读不出怨悔之气。也许,对高尔泰来说,运命恢廓或逼仄,早已不再萦怀。真正的关切,在对意义的追求之中。

  作为美学家,高尔泰最有名的话语是:美是自由的象征。在《草色连云》里,高尔泰说,“我所理解的自由,作为哲学概念是叙述词,和必然相对应。作为政治概念是价值词,和奴役相对应。作为艺术概念是动词,和守旧相对应。总而言之,我把‘自由’二字,看作是‘他由’的反面。”

  庆幸的是,兴许就是这些面对他由的负隅顽抗,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照亮了每个普通人的精神家园。

  发表于《科技日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草色连云》读后感(三):深长话外意

  深长话外意

  ——读高尔泰《草色连云》

  昨夜看完高尔泰的新散文集《草色连云》,长长的虚了一口气,回过头重新翻了一回短短百余字的序言,这口气仿佛没出,反而更沉重了,这就是“渺小,惨淡,但绿着”的“草色”,作者故有“连云”之想。

  像我这样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者,和别人谈起高尔泰,必然首先会提到有名的《寻找家园》,大有一种没看过《寻找家园》不足以谈高尔泰之势;事实大约也是如此。果然,在散文新著中就收了《文盲的悲哀:<寻找家园>译事琐记》、《哪敢论清白——致<寻找家园>的读者,兼答萧默先生》、《在场主义文学奖答谢辞》等几篇与《寻找家园》一书有关的几篇文章和一篇《寻找家园,就是寻找意义——答<文学报>记者傅小平问》的访谈录。不可否认,这也是书里几篇难得的佳作。

  高尔泰的许多文章,最后一句往往意味深长,《草色连云》里诸多篇章同样如此:《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最后一句是“家园不可重建,佛我同样无力”,《纪念洪毅然先生》的最后是“先生话外意,难画亦难诗”,《哪敢论清白》的最后一句是“双手捧心的后面,有比抹黑更深的东西。”,……诸如此类力钧千斤之语,还有不少。大概,作者也是有意为之,深长话外意,不能多说,不可多说,且凭各自去悟吧。

  作为画家的高尔泰,说起来绘画生涯,也是无限悲凉;年轻时,画政治宣传画,得以暂时脱离苦海;回来背井离乡、远赴异国他乡,靠画宗教画,得以安身;多年后,被他一字一句道来,悲凉之意从纸面漫布全身。

  因为这样的经历,写起文来,必然会雕琢再三。作者也说,他做文,“力求‘不隔’”,至于“不隔”的理想,就是“没有典故,没有澡饰,没有感叹号,没有可有可无的字,读之如在目前”。我读高尔泰的文章不多,也就前面提到的《寻找家园》和这本《草色连云》,作者大底做到了“不隔”。

  如果说“不隔”仅仅指的是文字表面,我们大概都误解了高尔泰。就像在辩诬文章《哪敢论清白》里说到的,受到实际的伤害之后,还要来辩诬,这是弱者的悲哀。比弱者的悲哀更甚的是“文盲的悲哀”。虽说这是一篇译事琐记,但所记关于《寻找家园》译成外文时的误译(还是刻意的误译),现实意义之大,是要让许多人汗颜羞愧的。当年读《寻找家园》时,虽觉作者写作艰辛,却也没想到是“流亡中写作,字字艰辛”。因为艰辛,所以在遭遇“大牌权威”错漏百出的译文,作者选择了拒绝,正如作者说的,“我不仅是拒绝一个不真实的译本,不仅是拒绝一个大牌的傲慢与霸道;更重要的是,我拒绝一种,对于其他民族苦难的冷漠。”这不只是文盲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

  高尔泰深知,作品的生命不在书本,而在读者的阅读之中;一本被误读的书,等于不存在,正如一本不再被阅读的书等于死了。看完《草色连云》,觉得这会是一本长久存在的书,在读者的阅读之中,“只剩下几个幸存者星星点点的记忆”也将会永久地保留,直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受难纪念碑。

  (《草色连云》,高尔泰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定价:38.00元)

  2014-2-20晚,伊宁市,师范学院

  《草色连云》读后感(四):珍重不从今日始

  《草色连云》为高尔泰新书,收录作者近年来文字16篇,包括2篇访谈、1篇短短的领奖答谢辞。领奖领的是在场主义文学奖,这个奖项是个民间奖,在场者,参与也,在场主义书写,用高尔泰的答谢辞来说,“把写作视为参与,视为从时代的重心吸取能源”。

  参与,犹如雷蒙·阿隆之“介入的旁观者”,面对时代的喧嚣,先知先觉的人们不是消极地躲避,而是以独立思考的精神积极地参与,同时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客观性、中立性,这需要以旁观者的姿态介入才能做到。

  当然,雷蒙·阿隆可以以旁观者的姿态介入公共政治问题,但在高尔泰所面对的境遇下,要想介入,旁观几无可能,言说即是态度,即是立场,不听话的言说,就是“反动”的立场,就是“右派”。被打成“右派”的高尔泰被送到了夹边沟,那个地方,我们在杨显惠的笔下已经看到,几乎就是人间地狱,进去的人,没几个出来的。高尔泰侥幸,因为会画画,被调去画革命宣传画,逃过夹边沟的劫难。

  只是,每每见此类官司,总有些悲哀,这些个人们,谁不是聪明智慧、才华横溢,却在那样的年代里,被看不见的绳子捆绑着,被高高在上的独夫轻轻巧巧地操纵着,互相地践踏,互相地羞辱,将人性最阴暗的一面呈现出来,余毒所至,数十年后仍绵绵不绝。悲夫!高尔泰在文章末尾说出自己深重的悲哀,坦承“对贺、施和萧的报复,手段也邪乎得可以”,是故,“哪敢论清白”?

  另一篇《弱者的胜利》,是关于徐晓《半生为人》一书的评论。他肯定当年那个独立思考、“从不怀疑中产生怀疑”的女孩理想主义的追求,为她/他们承受的苦难而悲悯,也质疑徐晓在“写作的踌躇”中删除的东西,那些东西,被删除的,是不好的东西,血腥的、粗暴的细节,滑稽和荒诞的故事,删除是因为徐晓的“爱和悲悯,植根于天性”,她“力求用理想主义的精神价值,去照亮历史无序背后的黑暗”。只是,这种删除,岂不是删除了理想主义的“历史参照系”,后人如何去判断历史的真相,如何去理解被删除了故事的“从故事中走出来的人”呢?理想主义的反面,是虚无。高尔泰质疑,删除了的理想主义,如徐晓那样,难免和虚无主义相遇。

  在《从敦煌经变说起》一文中,高尔泰讲自己的文学观,他把个体自由视为文学价值的灵魂,而“文学价值,人文精神,都只能植根于,对当代现实,亦即广义政治的个体经验之上”。深以为然,真正的文学,从来不曾远离政治。展现个人的尊严与自由,展现个体的写作,是真正的美,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这种美,所以“诗词是个体写作,能以精诚致魂魄,故能动人至深”。不随波逐流,尤其是在大时代的洪流中,不被群体裹挟,独立中流,才是真正的自由。

  书名《草色连云》,书前小序,说起这个书名的缘由。作者现居美国拉斯维加斯,此书文章都写于拉斯维加斯,赌城,环城皆沙漠,而作者一生与沙漠结缘,夹边沟,敦煌,都是沙漠地带,沙漠之中,黄沙漫漫,却偏要起一个“草”字,那是自许这些文章如沙漠中的小小绿草。只是,沙漠之中,哪里又有铺天盖地的“连云之草”呢?说是普世之草,亦略有些牵强了。

  《草色连云》读后感(五):在不同的画卷中平静穿梭

  初次拜读此书,便被书名及作者所吸引。一个画家、美学家的新作,连名字都是一副动态的画面,可见作者的用心。

  聒噪的社会,需要静心思考,去用心感知周边的一切。此书是高先生的散文集,连同最后一篇答《人文艺术》查常平问,共16篇小文。每一篇文章短小精湛,先生带你近身贴近生活最真实一面的,也许是一只小小的知更鸟,也许是阿克塞草原的哈萨克人,抑或是对于尔泰先生过往作品,诸如对《寻找家园》译事琐记。个人的小事丰富了大历史,充满了生命的真诚与情感的赤诚,如果你是一个小文的爱好者,愿意走进别人的生命历程,感同身受,通过读一本书可以时刻充满画面感,让这本书带你欣赏不同的画卷,那这本再适合不过了。

  《草色连云》读后感(六):开窗万重山,黄河天上来

  一篇去年的读书笔记:

  读高尔泰新书。往好里说,是口无遮拦。坏里说,是小孩子记仇。但他的心性,我能略通一二。文字之美,正在于源源不断的生气。

  高尔泰的笔法,全不似现在人这般无性情,或那般苟且。他好像是杀了羊,红着刀子,运了气,酿熟了,再一倾而下,一笔而泻。这究竟是一个俗语的现世,文白无质,能入通古今汉字者少了去了。读高老文字,却有胸壑不平的劣童子气息。譬如爆竹声响,一响无停。耳边不绝,思之有声。

  《白头有约》一文,看得我意难平,又令我对兰州,对黄河充满想象。开窗万重山,黄河天上来。故去久矣。

  文章本野事。因是野事,就是独立,个性。万法宗我,不法之徒是也。人和文,皆不能貌相。

  中国社会,理气太重。以理杀人。道理,义理,文理。

  读之读之,到饭点亦不觉饥馁,只觉周正整肃,有爱我之心。

  书中心有戚戚的几篇,摘抄于下:

  《陈迹飘零读故宫》

  ——汉人崇拜宝座的心理,以及汉人的以宝座为核心的文化结构,也为任何胜利了的征服者,准备了称王称霸的温床。

  ——疑者只谓“维止”未必“雍正去首”,而不谓“雍正”二字为何不可去首,不谓仅仅不敬何以能构成罪案,是其一例。

  ——一个泱泱大国亿万苍生的命运,竟然要由小小一个特权集团内部斗争、幕后交易的谁胜谁负、谁得谁失来决定,岂不既可悲而又可笑。为什么亿万人的意志竟然对历史道路的选择不起任何作用?因为他们都没有意志。

  ——我们不禁要问,彼得大帝为俄国能做到的,明治天皇为日本能做到的,光绪皇帝如果更策略一些,是否有可能为中国做到呢?如果他做到了,后来的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的自下而上的革命,是否还会如期爆发呢?

  《从敦煌经变说起》

  ——在这些变文和变像之中,看不到作者独立的自我,只能看到佛、儒两家群体性庙堂文化的逐渐趋同。

  ——我把文学的“写作”,看作是一种存在的开放,说存在的开放就是美,也就是说个体的自由灵魂,是文学价值的要素。敦煌经变,作为宗教宣传,受制于寺庙的规定;宋人话本,作为谋生手段,受制于听众的趣味。都是功利的、实用的,而不是自由的、表现性的。都是群体性封闭,而不是存在的开放。一句话,都缺乏文学的要素。

  先有一国之文化,再有一国之文学。应是母子关系。高尔泰带来的是赤条条的自由主义的本色,何其强健,个性使然乎?书中有他摘录邵燕祥讽刺文代会的一句诗,十分醒目,诗云:不愁百万成虚掷,安得金人似傻瓜。

  高尔泰说:“追求而又不能行动的时候,语言就是行动。”想要不当傻瓜,那就拿起你的语言,锻炼你的心灵。这种意志的扩张,也是高尔泰最吸引我之处。

  《草色连云》读后感(七):撇开书谈点别的

  看完这本书没有什么感觉,倒是封面上的一段北岛的推荐,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大四读过的一本书,忘了是《城门开》还是《失败之书》了,大概是因为书确实也不好,所以记忆不深刻,记得这件事完全是书里面的北岛和我想象的北岛反差如此大。你看,本来是读一本高尔泰的书,七拐八拐扯到了北岛身上,胡扯的内容还不是北岛的诗或书,确是北岛这个人。

  我很早就知道北岛去国的原因,但却不真切,就是有那么个印象,知道大概怎么回事,但有的细节是在那本想不起书名的书里面了解到的。我原本以为他是在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事件之后出走的,其实却是阴差阳错的在之前出国,由于自由派的身份不得归。之前还看过一个新闻,北岛从香港转机到北京,想以坐牢为代价见父亲一面,不成想一下飞机就被遣返,只能避居香港。

  想象里的北岛热情,洋溢着诗人气质,也许有点神经质,毕竟那个年代的名诗人要是不疯一点估计都没脸出去见人。可书里面的北岛,怎么说呢,有着很深的阴气。好了,说回这本书,之所以读是梁小民先生的读书专栏推荐的。对于宗教,我是越来越没有兴趣,所以这本满是佛味的书在我看来索然无味,何况还有高先生和别人的扯皮文章。一个人竟然坦荡地承认告发另一个人,也算是世事无常了。

  《草色连云》读后感(八):为什么我们不能?

  因为《寻找家园》的缘故,买了这本《草色连云》。从杭州到北京的高铁上读完了全书,有一点失望。除了《隔膜》和《山路崎岖》等文,仍有《寻找家园》中的苍郁之气,剩下的多数作品比较驳杂,分量稍轻。

  其中有高尔泰为《寻找家园》而和萧默的论辩之作《哪敢论清白》,关于《寻找家园》英译本翻译过程中所起争执的《文盲的悲哀》,还有《佛缘》一文,看似谈与佛之间的事,核心却是在台湾为寺庙画壁画时遇到的不快事,字里行间不难看出高尔泰耿直的个性,至老不变,难与浊世相容。不过,这样的笔墨官司和怨言,对读者而言,能有多大价值就不好说了。

  《草色连云》中尚有论文、访谈、序跋。《陈迹飘零读故宫》、《从敦煌经变》说起,论之虽在理,但所见都略浅,且有些观点未免偏激,如对戊戌变法的观点,很多还停留在多年前的语境内。访谈中一些内容则形而上之,多蹈空,而少涉实质。

  高尔泰近些年索居谢客,对互联网这种新媒介感觉陌生,看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他的前行。《草色连云》里的高尔泰更多的是回顾,而不是前行,但《寻找家园》已将回顾做到极致,高尔泰还能有所突破吗?

  从另一角度看,高尔泰由《美是自由的象征》、《寻找家园》直到《草色连云》,一路上对美、对民族浩劫与个人自由的逼视与反省,仍是这个国家内缺乏的精神力量。在他给徐晓《半生为人》所作序言《弱者的胜利》中,高尔泰说:“我读此书,一方面是切肤之痛历久长存,一方面又得到一种审美的快乐,一种慰藉,甚至鼓舞。为那些不能安于无意义状态的意义的追寻者们,即使在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想象的残酷惨烈之中,也能创造出如此美丽、如此有意义的人生。难免要想一想,他们能,为什么我们不能?”

  是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呢?

  《草色连云》读后感(九):不看也罢

  高尔泰这本新书名字起的好,《草色连云》,意味深远,引人遐想,可实际读来,不及《寻找家园》,文章类别驳杂,内容零散,有忆旧散文,有怀人随笔,也有演讲和采访,甚至还包含一篇笔墨官司。

  《寻找家园》难得,好看,震撼,高尔泰一辈子从头说起,篇篇精彩、完整、炽热,没有多余杂质,完整如塔,如水晶。而《草色连云》之薄弱,从目录就可以看出,前几篇《隔膜》《山路崎岖》《佛缘》仍连着《寻找家园》的线索,将从前失落的维度与隔膜,一个场景一个故事的重现;将去到美国之后的生活,一一呈现;将在台湾与佛界的交葛故事,讲来予我们听。

  往后翻,《馀生偶记》是《寻找家园》的跋;《文盲的悲哀》是《寻找家园》译事琐记;《哪敢论清白》是与萧默关于《寻找家园》内容的论辩。《白头有约》《吕无咎先生》《纪念洪毅然先生》三篇记人。《弱者的胜利》是读过徐晓《半生为人》的感受。《从敦煌经变说起》是演讲稿。《艺术与人文》的答记者问。

  七七八八一本书,可堪一读者,实在不多。如不是高尔泰的忠实读者,这本书,不看也罢。

  《草色连云》读后感(十):生来自由

  其实,这是一个不自由也能苟活得很好的时代,当自由犹如银河系深处渺不可及的一颗星星的时候,我们看不看见其实不重要,我们可以很灿烂地活在雾霾中,低头,不在乎能否畅快呼吸。

  高尔泰在《草色连云》里说,他是一个和沙漠有缘的人。在一个美学家的眼中,沙漠的美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空旷粗粝的美,映射到人的精神世界,就是面对虚无般的空旷所感到的自身的渺小以及和这种虚无的抗争。就像沙漠中那些植物,麻黄、骆驼刺、仙人掌,或者芨芨草,虽渺小、惨淡,但绿着。这种绿或者不起眼,就像一个人的心灵对压制抗争,对自由的向往,虽惨淡,但因所追求的是有普世的价值,所以也正如这普世的绿色,而有着“连云”之势。这是另外一种人若高尔泰,他们的生存境况!

  但是,美与自由,是那么亮丽,在阴暗的人生底色上灿烂若星辰,于是追求的人便终身追求,即使深陷泥污,即使背离故土飘零异乡。

  高尔泰说他自己一生的况境是:“懵懵懂懂,而能够死地生还;生存能力很差,而能在滚滚红尘之中拥有小小一方清净;索居独处杜门谢客,而能在遥远故土拥有那么多真诚的朋友和陌生的知音,都无关毅力智慧人格,我只有感激命运。”在这本《草色连云》中,高尔泰以其一如既往的精简与优美,在书中回忆往事、追思师友,发表自己对文学、艺术、人生的评论和思考。

  在读这本书的同时,也在读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不自觉地就将两人对比起来。虽然两人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背景,但我却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残缺。史铁生的残缺是身体上的,所以他要用文字去完满它。而高尔泰的残缺则来自于和外在的强权所抗争而沉陷,精神上的一种被动的扭曲。而这种残缺,他在文字中并不掩饰。书中写到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很深刻。一个是在非常困难的时期,在家乡的他的母亲和二姐,长年累月地受尽生活的磨难,而将从指缝中扣下的食粮储存下来等他归来。“短短一个月的假期,我把他们所有的储存,包括几只养着下蛋的鸡鸭,都吃得精光。吃着,感觉到她们看我吃东西的快乐,有甚于她们自己吃东西的快乐。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让她们如此快乐。走的时候,我容光焕发。想都没想过,我把家里吃空了。她们俩又将从零开始,重新苦巴巴地,对付那饥饿残酷的年代。居然一直没想,直到母亲过世30多年,二姐也已经85岁的现在。”一个近八十岁的老人,受尽了流徙、出离,尝尽了命运起落和世间冷暖的老人,想到几十年前的这样的往事,那种幡然背后是怎样的深痛!而那么多年他真的一直没想么,我不相信,我相信,那是一种残缺,由压迫和抗争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残缺,使得他不去想不愿想,那是一种刻意的逃避,逃避这种残缺所才来的罪恶感。

  北岛评价高尔泰的这部作品,说“高尔泰的故事把我们带回历史的迷雾中,和他一起目击人的倾轧、屈服、扭曲和抗争,目击了生命的脆弱和复杂,目击了宏大事件中流血的细节。高尔泰的文字炉火纯青,朴实而细腻,融合了画家的直觉和哲学家的智慧。”高尔泰犹如一颗隐遁了的巨星,命运不管是逼仄还是恢弘,在他都不再萦怀,他所真正关切的,只是对意义的一种追寻。“一个监狱里的犯人,在牢房里发现一只蚂蚁或一叶小草,都会非常之喜悦欣慰。这种喜悦欣慰,就是家园之感。”寻找家园,就是寻找意义。

  高尔泰有一本美学著作,叫《美是自由的象征》,在《草色连云》里,高尔泰说,“我所理解的自由,作为哲学概念是叙述词,和必然相对应。作为政治概念是价值词,和奴役相对应。作为艺术概念是动词,和守旧相对应。总而言之,我把‘自由’二字,看作是‘他由’的反面。”一个生而自由的人,他的追寻,即使在雾霾弥漫的现代社会,也犹如一道幽光,照亮和温暖了很多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草色连云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