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热浪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22 03:3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热浪读后感10篇

  《热浪》是一本由[美]埃里克·克里纳伯格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热浪》读后感(一):《热浪》一书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

  《热浪》一书分享提纲:

  1.全书主要内容概述与梳理——全书写作框架的梳理和介绍(P40-42)

  2.《热浪》一书研究与写作的独特之处: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分析路径——精彩的社区个案研究——在个案研究方面的上佳表现(可控性、扩散性、对理论和材料的准确运用、严谨性与责任心);通过灾难分析社会结构与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引发思考的四个关于社会治理的问题——组织机制方面的错误配置;对城市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支持不足;城市管理者与作为服务对象的弱势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拉大;政府过度运用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计划来包装自己的工作,使得公共服务的实际效果和宣传状态发生严重背离。

  3.《热浪》一书几个值得引发思考的要点:如何增强独身老人和弱势群体的社会联系与社会整合(加大社区建设,提供多层次的社会共同体选择,公共服务方面的有效倾斜);公共部门如何应对突发性的重大灾难(快速反应机制,必要的集权化处理机制,地方政府与更高层政府的有效沟通,媒体的及时准确传播);媒体议程设置与灾难实际所需之间的张力(媒体的商业属性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张力,媒体对于热浪报道的选择性关注与忽视,媒体对于灾难的掩盖与延迟报道,媒体在紧急状态下的公共服务职能优先)

  4.《热浪》一书的研究视角与分析方法的应用:从个案研究和灾难社会学研究的视角,重读加缪的名著《鼠疫》——鼠疫何以发生,何以总结;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士,在应对灾难时的应对策略与处理办法;鼠疫当中公共服务部门举措的得失分析等——用《热浪》里的分析方法,重新审视美国好莱坞灾难片里展现的社会结构等——用《热浪》里的分析办法,来进行中国2003年SARS灾难和2008年汶川地震背后的社会机制分析……

  《热浪》一书读书笔记(商务印书馆2014年1月版):

  9高温导致经常停电,P14死亡人数高达近千人。

  22独身老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和中暑,P24热浪受害者主要是老人、穷人和孤独者,P25考察几百名市民在热浪中死去的社会条件,P37热浪受害者是城市中最没有抵抗力的弱势人群,P40全书写作框架。

  44死难者的寒酸与缺少社会联系,P47死难者的社会隔绝状态,P50独居与孤独的区别,P55独自变老境遇的具体分析,P59社会联系保证独居老人存活,P71一居公寓的死亡率最高,P80社会整合能更好地帮助老人,P81男性老人最为孤独。

  97暴力犯罪、低人口密度、破旧的基础设施,都使得老人倾向于一个人生活,P109应对犯罪的策略是内敛化、自然化,P123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分析路径,社区研究,P129强有力的教会关系网也能保护当地居民。

  138救护车和医护人员数量应对热浪的远远不足,P145城市公共部分失职之处的具体体现,P149城市治理灾难方面的五个特征,P152市政府分散治理的缺陷,P159对警察承担社区工作职能的质疑,P165公共服务的商品化让底层民众更被忽视,P168热浪中的能源危机。

  192市政部门在公共关系方面的失策之处。

  196媒体对热浪的选择性关注与忽视,P197媒体对灾难的掩盖,P200新闻的特别性与公共性之间的张力,P221新闻的快速生产机制,P235灾难的新闻价值与时效性,跟公共服务职能之间的冲突。

  240全面的热浪应对计划不是灾难保护的充分因素,P242灾难应对的公式,P244热浪应对引发思考的四个社会治理问题。

  253热浪死难者的无人关注。

  336本书个案研究的难能可贵之处。

  2018.5.14晚整理于竹林斋

  (本文是蓑翁为社会学吧精读会2018年5月份共读书籍——《热浪》一书撰写的分享提纲和读书笔记,配图来源于网络,供大家参考。)

  《热浪》读后感(二):热浪和暴雨

  1

  那天见到周先生,温文尔雅,有种在别人看来浓浓的不接地气在我看来却是萌萌的扎实的学究气,以前没关注过他的文章和作品,可在一刹那却陡生好感,尽管他是及拉着一双拖鞋来的,这样才透露出更强的自信吧。

  回头把他的文章下载。看了一篇写《热浪》的书评。觉得有意思很,遂借来读之。

  上周的任务就是断断续续读这本书了,以及不断在内心吐槽武汉、安徽的暴雨。

  豆瓣上有人说《热浪》是城市研究个案的典范。

  那些以前吐槽的问题终于在这里得到了详细的剖析。

  1995年7月,芝加哥发生了热浪事件,气温高到离谱,直接造成700多人的死亡。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单纯的一场自然灾害,那就大错特错了。700余人的死亡固然跟这场自然灾害有关,但是剖析死去的人的特征,老人居多,男性居多,黑人居多,便能揭示出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城市隔离。孤独的社区还有孤独的个人,有的老人已经在市内死去十几日,才被人发现,有的老人一年仅仅出六次家门,有的老人在整个社区之内没有家人,也没有朋友。他们担心周围的治安,担心被抢劫,那微薄的生活费一旦被抢走,意味着之后有可能被饿死,所以最好不去冒险,谁知道那些街头混混发的流弹会不会击中自己呢?

  而社区隔离不是最近几年发生的,而是美国城市和社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走向,《独自打保龄球》探讨过这个问题,《真正的穷人》也着眼于基于种族歧视带来的隔离问题,而社区人的原子化又跟社区公共服务组织不够发达有关,如果他们能够有效动员老人的话,兴许老人的性格会变得开朗,对周围人的信任度增加,那么在高温期间,他们可能保持已经形成的习惯——愿意像平时一样,走出家门看看,在相对凉爽的超市或者公共广场乘凉,事实证明,在热浪期间,愿意出来的人的死亡率比较低。

  所以,对比国内,有时候我们觉得社区的活动有些聒噪,即使是中产社区大妈们的活动,以广场舞为代表,也摆脱不了洗剪吹的风格。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参与进来,但是换一种角度看待这个事情,其实是很值得肯定的。日复一日的坚持锻炼了她们的身体,兴许还能在这样一个兴趣团体中结交几个能够说得上话的朋友,也许阳光晒得多,不容易缺钙,衰老能够来得迟一些。这样的社区活动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其机制以及对人的寿命的影响难以看得见摸得着。但是身心愉悦不就是这么一回事么。人们的交往以及亲密关系的建立就基于共同处理日常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我想,等我上了年纪退休以后,也会成为社区的积极大妈,不对,其实,现在每每有一种想去跟随大妈跳舞的冲动。

  2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往往考验政府相关部门的应对能力。应对不够及时有效,其实是日常管理松懈不负责的反应。谁也不知道哪一天会发生什么样的灾难,哪怕每天都紧张兮兮,共同的愿望还是祈祷大的灾难不要来临,毕竟万全的准备还是低挡不住灾难的不可预测性。卫生评估员的坚定没有得到重视,消防员和警察的工作没有有效通气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应对灾害的力度,毕竟应对突发事件,时间就是生命,迟了一个小时,谁知道又有多少人为此丧命呢?

  想起前几年的北京大雨,对,就是在帝都,一场暴雨70多人殒命。天灾固然难以抗拒,但是总能够吸取教训想法设法减少损失吧。

  就在这个六月,江苏一个城市的暴雨,死了100多人;安徽暴雨,几千头猪浸泡在水中难以得救;武汉暴雨,整个城市一片汪洋,经济损失难以计数。

  媒体报道着几十年甚至一百年难遇的灾害。看,灾害这么大,死点人、淹点房子也是情有可原的吧。人们容易被全国人民抗洪救灾、人们子弟兵连夜奋战的精神感动,人们自己也感动在自己关心受难者的情怀中。

  可是,这些悲剧可以减少一些。

  这几十年,武汉的湖被填平,万丈高楼拔地而起,收益的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也有市民,毕竟能够购买海景房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于是灾害来的时候,湖泊蓄洪能力就降低了,城市的水泥路面不能够有效吸纳降水。生态遭到极大破坏,不仅是武汉,在祖国大部分有湖的城市都是如此。

  我想,要是有人能够拿到资料分析一下祖国的洪水灾害的话,毕竟也是一部极为精彩的社会学著作。

  3

  还有媒体,美国的各大媒体也是具有倾向性的。比如某家关心城市贫民和不平等的媒体,无论芝加哥的热浪多么严重,没有给予关注,我反而佩服。也有的媒体各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媒体在灾难期间最好不要浓墨重彩渲染一些悲剧事件,对公众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但是国内媒体更愿意从正面歌颂各方面的救援,其实能不能适当多一些质疑呢。大雨的图片是在网站首页的推动上看到的,说实话,朋友圈里转发更细情况的帖子有几篇,但是不多呢。

  方法和写法上还是有很多启迪,对不同研究者对不同地方研究的旁征博引,如何串联出自己的观点,哪些是可以反驳的,哪些是可以证实的。读着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文章也得这么来,就能剖析出当下中国的城市秩序了,顺便yy下自己的论文跻身优秀。也是蛮有趣的一件事。

  好的研究让人热血沸腾。记录历史也是有意思的一件事。

  对了,文中有一页提到,该事件过后,美国的相关部门对社区关系、公共管理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改进,幅度和效果难以度量,以我有限的资料和学识难以追溯。国内可能每次也在改进,但是每年都发洪水,每年都有几个城市顶一个水桶,每年都有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死于洪峰,每年房地产的扩展仍在继续。

  牵一发动全身,索性不动?灾难来了,永远是底层的人民遭受最大的损失。他们要想减少损失,只能依靠国家和管理者提高觉悟。而这个,人心难测,官心更难测。

  《热浪》读后感(三):吹毛求疵

  看译者后记,态度很认真,先是硕士生群译(但却都没署名),后来译者又到国外访问,同时请教和拜访了不少专业人士,甚至作者本人。但不得不说,有些地方翻译的不是很好,尤其是专业术语和比较有专业色彩的句子。没有英文版,只是看着不对劲的时候看下谷歌图书,边看边吹毛求疵地记录一下。

  目录

  第一章 dying alone:the production of isolation

  原文:独自死去,孤独的社会生产

  isolation,翻译为“孤独”不是很好,个人认为还是“隔离”或“孤立”比较好,主要是讲社会隔离导致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孤立,而不是个人主观上的心理孤独。

  第二章 Race,place and vulnerability: urban neighborhood and the ecology of support

  原译:种族、空间与脆弱性:都市邻里与支持生态

  the ecology of support,翻译为“支持生态”,只看中文翻译不懂其义,翻译为“支持的生态学”或“社会支持的生态学”更好。显然,这是用芝加哥的城市生态学来分析社会支持和社会交往的。

  第五章 引入注目的城市:灾难中的新闻机构和发言人

  the spectacular city:news organization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catastrophe

  the representation of catastrophe,翻译为“发言人”简直是离题万里,从作者对涂尔干、莫斯及布迪厄“符号权力”的重视中不难发现,要说的是新闻机构对于灾难的符号表征,因此应该翻译为“灾难的表征”。

  结论 emerging dangers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将emerging dangers翻译为“新危险”,应该为城市环境中不断浮现或出现的危险,“新”总觉得不当。

  后记 "together in the end"指的是那些死难者死后被葬在一起,除了记者没有亲人去探望过。原译为“永远在一起”,in the end翻译为“永远”感觉不太妥当,应该是最终、死后的意思吧。

  致谢

  有些人名有比较常见的中文翻译,却没采用,如Richard Sennett,当然,这无关大碍。

  序言

  17:最后一句,翻译很不对。

  “我们原本也可以集体还原这段记忆,但那需要认识和检视那些我们一直习以为常和置之不理的社会现实所隐藏的真相”。

  原文:we can collectively unmake them,too,but only once we recognize and scrutinize the cracks in our social foundations that we customarily take for granted and put out of sight.

  本人翻译:我们也能够集体地揭开它们(即前一句所说的死亡状况及被忽视之条件),但是这首先需要去认识和审视我们通常视为理所当然因而视之不见的那些社会基础中的缝隙。

  谷歌图书只能看那么几页,大部分都看不到,虽然还有很多感觉不当的地方,也懒得去对照了。如果谁有电子版给共享下就好啦。

  《热浪》读后感(四):灾难社会学主体研究的范本

  1995年7月的芝加哥市曾经遭受热浪袭击,持续时间一周,700余人因极端高温天气遇难。政府运作危机公关,媒体误导舆论方向,气象学家,流行病学家的解释占主要地位,最终芝加哥市民把热浪仅仅当成一个死亡率不高的普通的“自然灾害”。700多个生命悄然逝去,无人缅怀。政府经历此难之后虽然有所改观,但是整个社会却依旧麻木,不去反思自身反而逐渐淡忘这场灾难。

  本书逻辑线条清晰,运用大量案例、数据、访谈丰满了研究细节,采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对比研究、档案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手法白描,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水准,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研究。

  从研究意图角度评判本书,如果说涂尔干作《自杀论》是为了说明人想要自杀的主观意愿是由社会这个实体导致的,从而奠定社会学存在的价值。那么本书作者埃里克·克里纳伯格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想要证明作为自然现象的热浪之所以导致700多人丧生从而成为灾难,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的脆弱性,早已埋下的潜在风险因子在极端的环境下的爆发是死亡率如此之高的根源。从而据理力争,我们这个社会不能漠视灾难产生的社会根源,人类社会的反思在灾难防治中不可或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热浪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