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是一本由苏离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224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读后感(一):我可能不会爱你,因为缺了点到爱的距离
上学那会儿就有一种盛行说法: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换而言之,就是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个人,他比朋友呢多一点,说是恋人呢又差一些。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蓝颜知己”。
是啊,不消说我也有一个。我们认识很多年,足可以用“青梅竹马”形容一二,我们彼此知道彼此个底朝天,开心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想到与他分享,不开心的时候依然第一个会想到他想向他吐槽,生闷的时候无疑还是想到他想他带着去疯魔去耍玩儿,苦闷沉郁的时候更不厌其烦地想到他想借他当作出气筒好让我泄愤……我们亲密的如同所有的恋人,打的热火朝天,腻的如胶似漆,当然除了不会接吻,不会也不可能会发生更进一步的关系,但是就这样的我们时常被朋友笑谈,说注定的一对。我们都深不以为然。我们都清楚明白,我们不会爱着彼此,因为我们彼此总觉得缺了点到爱的距离。
直到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偶有往来,依然亲密如故,只是不同的是他已经有了他的家,而我也有着我的生活。只是面对着大龄未婚的事实,经常被大伙拿捏着笑谈:有此知己,又是知根知底的好对头,早干嘛去了?现在可是要当圣斗士了,后悔吧?!
“后悔吗?”我问他。
“不后悔。”
是的,我曾未想过说后悔,也不曾感到后悔。世间就有那么一种感觉,淡淡的,总是与友谊有关,与爱情无染,即便隔了久远的时光,依然是淡淡的,不曾有火,不曾有愠,诚如这本《友达以上,爱情未满》上说的:“说不定这世界上最好的感情,就是你喜欢他,他喜欢你,你们却没有在一起。”不是爱情,完胜爱情。
一些原本美好的友情,因为对方有了爱人或是因一句千思万虑才出口的“我喜欢你”,而踏上劫然不归的路,有的友情,经不起爱情的浇灌,有的爱情,等不了友情的隽永,于是,或爱情,或友情,一路错过,又一路心殇,一路疲惫,又一路怀念。
最远的爱,莫过于,你在左,我在右;最值得怀念的情,莫过于,友达以上,恋人未满,走在黄昏的路上,我们总会看见一家灯火亮于一隅,不经意的在我们心中掀起一阵涟漪,在橘黄色灯火下,我们会想起那份爱,那份朦胧,那份美好,那份不舍,那份不甘。
所以从开始,到现在,或至将来,我都告诉自己:我可能不会爱你,因为缺了点到爱的距离。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在以朋友的名义去爱着一个人,至少我是,也希望我与他的感情一直单纯、一直不会变质,直到永远。
《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读后感(二):我的世界有过你
年轻的时候认识你,没有惊喜。只因你在我身边,经历着我的世界,经历着我的感情。我也曾为你哭泣,你也曾为我担心。我看着你恋爱幸福甜蜜,也看着你失恋痛苦伤心。
还记得那操场的路是我们一起走过,还记得那食堂的欢声笑语,还记得你说我嫁不出去,还记得你请我看的那一场电影。
你说哥们一样就行,你说我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你说遇见对的人要好好珍惜,你说谁欺负我就是与你为敌。
在那样的岁月,我不曾孤寂,只因我的身边有你,在那样的年华,我不曾荒废,只因我的身边有你,在那样的时光,我记住了身边的那个你。
皆是物是人非。
恍惚间我还能看见你走过的身影,转瞬间我不知道你的身边已经有了谁,即使是在同一座城市,我们也不再联系。
在那样的夜色里,我静静独立,我庆幸年轻的时候认识你,懵懂且又珍惜。怀念那个羞涩的自己,也怀念那个大男孩的你。
在看不见的未来里,我们已经成为过去。只愿时光不要与我同行,我还愿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你,将最美的回忆留给自己。
《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读后感(三):扔掉九句鬼话,我独喜欢这一句人话
扔掉九句鬼话,我独喜欢这一句人话
——评《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文|杜子腾
说不定这世界上最好的感情,
就是你喜欢他,
他喜欢你,
你们却没有在一起。
这是一本文艺小青年的碎碎念。生活种种,一一道来,细数不尽,历历在目,作者倾其所知而狂“吐”不止。“你和他”的故事充盈着整本书,以至你耐着性子读完全书都被那繁琐的来往之事弄得眼花缭乱。
当然,我是一糙老爷们儿,品位低下,各位见谅。可我询问一位普通女青年的读后感,她津津有味的看完之后,回了一句,“挺喜欢看,但太假了!”。果然阅读品味不分高低,只看好恶。既然如此,我也就纠正一下批判路线,尝试以一种综合的视角谈论本书。
首先,我必须承认,本人多多少少是有一点儿文艺情结的。所以,对于装帧简约,画面清新,文字隽秀,书名才情的文本自然是有天生的好感。当然,书名短短的八个字“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才是最初真正吸引我的地方。任何华丽的文字与完美的对仗都抵不过内容的饱满与深刻。这八个字大抵将一种介于友情与爱情之间的“灰色”暧昧情感言说了出来。虽不是作者的创造,却能看出作者的理解定不浅薄。
接下来,带着期望,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处理“友达以上,恋人未满”这个命题的。全书的四大章每章都对应着一个文艺十足的标题,内容上却都是一篇篇结构相仿,事件琐碎的“你”“我”相互故事。每一篇文章单独拿出来,都是一篇很好地心灵鸡汤。但是将其汇编成册,集结成书却着实让人读起来味同嚼蜡,好感尽失。
作者以一个女性的角度出发站在女性读者的立场发言。书中每一篇文章的“你”都是一个女性,每一个“他”则都是一名男性。似乎男女之间的“友情之上,爱情之下”,就是这虚拟的两人之间的纠葛缠绵。但这“你”和“他”以超人理解的频率出现在文中,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叫人实在是不忍续读。再加上每每出现“你”、“我”总是对应着长序列的生活细节,我觉得我麻麻都没有这么唠叨!作者,两句话说完你要表达的意思,真的会死人吗?
其实,苏离不失为一个情感细腻,精于细节处理的作者。但是其最大的优点往往也是其最大的缺点。过分的抠细节那就是冗长和繁琐。我相信苏离有着长于他人的对这种介于友情和爱情之间蒙昧情感的体会,不然她不会有那么多细节的感性刻画。但是文字的泛滥与立意的言说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我们接受你的真诚表述,但请你收回你的絮絮叨叨。好好说话。
最后,我想给每一位看此书的读者一个小小的建议。被题目吸引的你,一定是个感性的人,但仅仅读其中的一篇文章就够了。单读第一篇《友情之上,爱情之下》你就等于读完了本书。如果你坚持读完,我不推荐,但也不勉强。
《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读后感(四):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看完此书,让我想起伍仕贤的一部电影(独自等待),虽然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最终是把这种情感演绎成了爱情,但也像此书一样打动人心。现实生活中不是谁都有幸可以有这样一个异性存在,我很幸运我有一个这样朋友。此时我依然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情景,那是高一下学期分完班级后的下午,我座在新班级的中排,她穿着一件不厚的毛衫扎着小辫,抱着一堆书,面无表情从我身边经过。这是怎么样的情愫我无法表达,但当时还以为那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午,现在回想起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
话多不宜,到此为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这本书,希望你也能从中有所触动,不要让她从你的身边溜走
《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读后感(五):那个永远不会说爱你的人
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最早听到这个句子,是在听she的歌。
中学时,遇到过一个朋友,后来就好像是被命运羁绊一样,我们一直读一所学校,从中学到大学,一直到毕业之后我们都在一座城市。
曾经我们很亲近,但却又不像恋人,她像个女汉子,和我们几个朋友整日玩在一起。到后来她谈了恋爱,我们一样地会常常肆无忌惮地游戏青春。
想想,转眼多年过去,也许我们更多的时间都耗费在了自己的生活和繁杂的琐事中,但相信一个电话还是可以把对方叫出来。在夜色里,大排档下吃着、聊着,哪怕还是那些说了又说的话,还是会很乐意从对方那里听到。
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或许换句话说,就是闺蜜。
《友达以上,恋人未满》,偶然看到这书,感觉就是充满邪劲儿,就那么不经意地触动到了你的心弦,会让人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里,有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事,那么一些疯癫的记忆。
之前没看过这个作者的书,但短短长长的篇章里,那种感觉还真的是丝毫不陌生。
人大概是需要这样一个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朋友,ta见过你最开心的时候,也见过你最难堪的样子,ta会在一旁默默守候着这份珍贵的“友谊”。直到各自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老去。
《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读后感(六):男女间有超越爱情的情义吗?
闺蜜是现下时兴的一词,对好朋友的昵称,一般指女孩子间,男孩子用哥们,伙计称之,如果男女之间超情义又未达恋人的该怎么称呼呢?通常我们称为蓝颜知己,现称为男闺蜜。貌似大家一直在讨论男女之间是否真有像好朋友的那种情义,都会否定,特别彼此有相亲相爱的另一半,他们不会相信,同时也会招来流言蜚语,男女之间真的没有一种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不是爱情,完胜爱情的情感吗?从初识到深交,具备了所有爱情的条件,可是,关系始终止于爱情之前。
原以为是本小说,是也非是,用第三人称平时述说着,俩人之间的微妙情感,他可以约你逛街打闹,你知道他穿多大码衣服鞋子,她也知道你的生理期……在外人看来,你们绝对会是一对,可惜最终不是彼此的菜,个中缘由,只有你们俩人知道可你们又说不明白,可能太熟了,太了解彼此,知道对方的喜好缺点,有时也想尝试着接受对方,感觉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在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时俩人会像情侣那样看电影分享美食等,即使招来身边人的不解,依然我行我素。《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作者苏离用平淡的小事语言讲述着俩人间的点点滴滴,看着那么有感觉,你的生命中也会出现这样的人,合拍确没走到内心深处,让我想起闺蜜的男闺蜜,男孩每天打电话叫闺蜜起床,给她讲笑话,说家里、单位的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碰到喜欢的女孩也会像闺蜜报告,我说闺蜜,俩人感情那么深,在一起算了,她说太熟了,下不了手,现在男孩已经结婚,哎,作为旁人,我们为之惋惜,只有他们俩才能理清吧。
电视上看到的男闺蜜,男孩有点娘,我们看着理所当然,不会为他们超乎友情的感情说三道四,可现实生活中,男闺蜜也有很爷们的,如书中的男孩,如此世俗眼观会怎么看,你会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多少会背负议论,大家一致认为没什么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毕竟感情界定极难,为什么一定是男闺蜜呢?为什么不能成为亲人呢?
哎,看完《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为俩人惋惜,明明相互喜欢,却没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只是友达以上,恋人未满吧,不过让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感情的事说不清道不明,自己把握好度,别让自己的另一半误解极好。
《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读后感(七):珍惜彼此
友达,在日语中,是“朋友”的意思。
友达和恋人,就好像一个量杯的两条刻度。
友达在低处,恋人在高处,杯中盛着水,那水就好像是两个人的关系,水位高于“友达”线,同时低于“恋人”线.
在这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用中国语言来形容,似乎用“暧昧”比较贴切,但是暧昧又显得贬义了些,如果是同性,可以成“闺蜜”、“哥们”,那如果非同性,是异性,是不是也一样可以成为“异性闺蜜”呢?
很多人的生活中会知遇到这样的异性闺蜜。彼此之间的友情胜过普通朋友,却又是不可能成为恋人,但往往会被人误认为是恋人,但只有当事人知道,彼此之间是不会成为恋人的。可能是因为太熟悉,也可能是因为太聊得来,正是因为知己各彼,所以知道若彼此成为恋人,那可能会是糟糕的一段恋情。所以早知结果,不如就放手,更确切说是不要开始,就保持着这样的尺度、这样的界限、这样的标准。
《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同身受。苏离随笔,信手拈来,普通的文字却组合成一种极美妙的情感。文字或直白或温暖,击中了文艺青年们的心扉。
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会遇到不同的朋友。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那是人之所向往。也许这样就会成就一段美好的婚恋。但是你说这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那个人,不是出现在对的时间,或不是对的人吗?非也,或是不一定。可能也是在对的时间遇上的,既然能成为朋友以上的,那应该对你来说也是对的人,但是为什么却不会再发展下去呢?或许是因为人的一种自我防备意识,正是因为太熟悉,所以觉得如果成为恋人就不会有新鲜感,人是喜欢新鲜刺激的,容易喜新厌旧的,所以,结果,他/她就这样而没能与你成为恋人,但是不会觉得可惜,因为他/她依然还是像以前一样关心照顾着你,依然会成为你的吐槽的垃圾筒。
苏离分析得很透彻,让我们明明白白地明白什么样的关系是友达以上、恋人未满,也让有拥有这样一份友情的人更加去珍惜这样的友情并保持合适的界限。
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对很多人来说应该算是激励,特别是在如今社会压力大的大环境里,如果能拥有这样一份友情,应该好好珍惜。
文/ashley
《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读后感(八):朋友 比爱人长久
还是好朋友 比爱人长久
不能牵的手 按在心头
在最寂寞的关头 永远在左右
如面对自己喜欢的男人我更愿意和他做朋友而不是做恋人,
友情可以是一生的长久,而爱人却可能会随时离开,
友情可以没有那么多顾虑和心灵的负担,
朋友发生矛盾可以更宽容的去面对和解决,而恋人就可能会变成永远的陌路。
我们在爱一个人时是小心翼翼,我们去相处一个朋友时可以大大方方,对朋友我们可以完全敞开心怀,对爱人我们却怕对他(她)有善意的伤害,因此朋友也会更了解我们,而爱人却未必,在我需要帮助时,可能第一出现的不是爱人而是朋友。
所以如果我喜欢他我会让他做我的朋友,虽然不是老公却可以做出和老公甚至多于老公的关怀给我。
不要做男人身边太近的女人,因为太近了有时男人会忽略,而且被忽略了,女人会很伤心,因为她把他视为生命至少是生活的全部了,所以和男人做朋友比做爱人更长久。
《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读后感(九):路过的都是青春,留下的都是记忆
那一天,我和兔兔聊了很久,内容无非就是这么几点:你有女朋友了,这很好嘛,恭喜你喔;你还是我的好朋友,一辈子的,杠杠的;下次来京,我还要找你蹭饭啊。
说完这些,心里倍觉凄凉。原本是自己喜欢的人,原本是相处得还不错的朋友,可到底没有走到一起。心中没有遗憾,只是觉得造化弄人,不可思议,但既然他已经有了情感归宿,那我也只好说声“珍重,我们还是好朋友。”
前几天,心情差到了极点,我给兔兔网上留言。记得已是深夜,他的QQ头像本来是暗的,可不一会儿就亮了起来。虽是寥寥几句,可到底每一个字,都是他真诚的问候。
一个不小心,我感动到泪落,但是,这情景若放在以往,那不就是最平常的吗?
翻开苏离的书,只觉得,每一个文字都像极了我和男闺蜜的往昔。其实我非常反感人们嘴里所说的”缘分不到,只能做朋友“。我倒是觉得,能成为朋友,已经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了。
我常常在想,如果,那一年,我没有遇到他,那么我的生活会不会不起任何波澜?如果,那一年,我和他真的成了恋人,那么,这本书给我的感动会不会就要减少许多。
很温暖的一本书,就像兔兔的鼓励和安慰。有时候甚至在想,把手头的书读完,索性就送给他,只是不知道,他是否会像我一样,在心底生起那么多的感慨与感动。
或许,只是因为这本书的文字带给我的感觉,实在像极了某人曾经给过的温暖。现在想来,若是从来不曾遇到过这个人,自己的生命该是多么平淡。
谢谢你,男闺蜜!
《友达以上 恋人未满》读后感(十):知己
每个女生都会有一个不是男朋友的男朋友,我们称它为蓝颜,而每个男生的知己则称之为红颜,可以说每个有朋友的人是最幸福的,这里所说的朋友,是知己,是可以掏心窝子给他说自己心事的人。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不是爱情,完胜爱情。曾经也有那么一位这样的朋友,可时间是一味毒药,慢慢的经历不了一些事情便慢慢地都淡了。在一部《我爱男闺蜜》中,所谓知己简单而言就是能有一个可以了解自己的人,事实上在婚姻中所谓的门当户对,不仅仅是家庭条件差不多,而且两个人的思想观价值观都要大致相同,找一个对自己口味的人很难的。康熙在众多嫔妃中最爱容妃,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喜欢和容妃说说话。
从古至今,每个人貌似都在寻找自己的知己,他可以在自己无助的时候有个人理解自己,在电影《乱世佳人》中的瑞德,他在每次有心事的时候都会去找贝儿,而贝儿的职业或许并不那么多彩,但是在说说话中她会为他解决生活中的事情,为他排忧解难。再看这本《友达以上,恋人未满》大多是诉说现在的人们的思想,为她、他来解决人生中所遇到的一些琐事。
说不定这世界上最好的感情,就是你喜欢他,他也喜欢你,你们却没有在一起,淡了就淡了吧!有一份友情,永远好过一段感情。或许当你看过这本书之后你就会明白,如何把握友情的那个度,作者所说的事情,正是你们所经历过的事情,好好珍惜,错过或许是一辈子,一辈子遇到一个知己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