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7-08 04: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读后感精选10篇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是一本由洪梅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50,页数:2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读后感(一):走进古老悠远的国度-印度

  如果你喜欢安静的旅行那你,如果你喜欢简单的旅行,那你真不该来印度。来印度,你不仅要具备一颗钢铁 的心,最重要的,要具备一个钢铁的胃。这是四去印度游玩的旅行者心声说道印度,这个与中国比邻而居,又同时文明古国的国家,当人们提起来的时候往往不是有着太好的印象,毕竟印度的穷、乱早已经深入人心了。

  在印度的旅行中,作者和汤姆两人真的很随性,一本书,一个包,印度就在脚下。他们去了马图拉,领略印度路边风情,看印度神牛;去阿勒普扎海,开始海滩之旅;走过天涯海角肯尼亚古马里欣赏日出。一路走走停停兜兜转转,看异域风情赏历史文化了解风俗民情。不过在印度的旅行不必其他地方安逸,如果说在别的地方可以让你放松心情,而在印度的话每一分每一秒似乎都要强大精神,随时准备作战,不管是对人还是食物,因为印度真的很穷很乱。玩的开心需要强大起来保护自己,你看印度半大的小伙子都会去揩油了,又或者遇上打劫的,他乡异国真的得十分小心才可以。风情虽美,没有强大的内心可是领会不来的。

  作者详细的写了四进印度的路线见闻,也讲述了去印度签证的准备和一路上收获。在印度,司机总是等载上客人后再去加油;在印度,机场兑换钱币会收手续费而不告诉你;在印度,有热水饭店是很少的,就算有也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印度没有什么好吃的,吃素还行荤的有可能都是带血的。印度人吃饭直接上右手,而且他们可以让右手的每个手指关节充分运用到位。印度的汽车火车四通八达方便,不过很乱。汽车破破烂烂,火车正点运行的很少,基本上都会晚点一两个小时。印度信教,印度嗜茶,印度有甘地和吉卜寨文化。你从电影电视上所看到画面,很有可能就在当地一角不经意的上演。

  在西方的老外流行着这么 一句话,那就是印度去了一次,想去第二次,去了第二次还想去第三次,其乐无穷。如果你不能远行,那么就跟随作者一起去了解印度,走进印度。看作者将在印度的所见所闻细细道来。艰难的旅程,冒险的体验真实风景,每一个都是真实的自己。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读后感(二):真实是最好的卖点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皱了皱眉头:喔,又是一本旅行书。不怪我啊,市面上太多辞职去旅行之类的心灵鸡汤了,但我真不相信去趟西藏就顿悟了,跨越边境线就在远方了,背个背包上路就是个有故事人的人了。

  但我先是被书里那些色彩鲜艳带着“美得令人心碎”气质图片吸引,也被封底那句“我们拿笔和相机记录下一路的感受,没有什么真知灼见,要的是真实的自己。”而打动。finally,终于有人只是甘于只作为一个“记录者”。

  她本可以用自己一年四进印度的执念勇气,把这本书包装成“励志书”,但是她没有,她很真实地记录了临行前的些许紧张和归来的疲惫行程结束时,书里的结尾都找不到一字一句完成“走遍印度”这一目标的“升华性”点题之笔,她反而在最后给你附上了印度之行最实用建议指南

  她也本可以“与外国男友同游第三世界国家”的主题,给这本书涂抹上一点罗曼蒂克的色彩,但是她没有,旅行中一些对另一半的挂念担心也是平实而克制地一笔带过

  她没有半点“我完成一件很酷的事情,你也应该像我一样呢”的姿态,而只是给你展示了一个她眼中见到的真实的印度。书里的文字和图片有着相同质地,是用心作品,但都很朴实而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可能“印度”和“旅行”本身就已经够色彩斑斓了,修饰只能徒增做作之感罢了吧。

  拒绝一成不变生活和自己,去拥抱改变未知,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发现吧。

  反正读完这本书,我知道如果我要去印度,它会是我带着上路的不二之选。而此时此刻,它提醒了我,作为一个死上班族,我好像很久都没有转过头去看看窗户外飘动的云和变幻的光。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读后感(三):去印度吗

  真的很佩服作者可以辞掉工作去印度,而且还是四次,历时一年的时间,我觉得去印度可以说去探险吧,因为种种的传闻感觉去那么原始的地方 还真是需要勇气呢。作者夫妻真是恩爱啊~

  一年之内四进印度,我和Tom以最平和心态接受了一切。

  有时被瑰美的建筑震撼,有时被当地人虔诚感染,有时因为突如其来遭遇饱受冲击,有时又懒散地躺在海滩边晒太阳

  前一刻被半大小子戏弄,在孟买贫民窟遭遇绑架,下一刻在泰姬陵见证爱情,在恒河边漫步洗涤尘埃

  这一端凡间生活生机盎然,另一端生命终结古老圣洁

  我们拿笔和相机记录下一路的感受,没有什么真知灼见,要的是真实的自己。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读后感(四):一个完全真实可行的印度

  看过不少游记,其中也包括印度。现如今的世界里,大家都在高喊着“间隔年”和“寻找自我”背包出行,无畏年轻旅途的爱情都是炫人的资本。游走除了要省钱,更是要在走过的国家数量上一较高下

  而印度,好像永远都是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坑蒙拐骗要比真正的人文景观更具谈资。于是,斗智斗勇,短短的一两个月印度行就已是一本非常可观的游记。《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是一本印度深度游,内容详实,语言朴素,图片精美全文没有夸夸而谈,也没有把与外国男友的感情来作为嘘头,大秀恩爱,却是实实在在的叙述着他们眼中的印度,所经历遭遇的印度,完全着重于旅程本身(书名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书中的美图同样注重于体现当地的人文,作者的图片也仅仅以封面出现,完全不同于其他作品中从头到尾的个人美秀,让人肃然起敬

  这是一个完全真实可行的印度。所以对于想了解印度、去印度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读后感(五):印度人种

  印度的人黑人较多,下面就说下印度的人种。来印度之前以为跟中国都同属亚州,理应不会差别很大,除了在电影或电视片上看到跟中国新疆人有些类似外,从来没想过印度会有这么多的黑人。

  印度的季节除了夏季炎热之外,印度的自然环境是十分优越的,三月份开始到六月份是印度最热的季节,最高温度可以超过五十度,之后从七月份到十月份是印度的雨季,几乎天天下几场雨(因为地域缘故可能有些邦不一样),十月底开始到三月初天气不冷不热,无风无雨。由于自远古时代起就非常适宜人类生存,印度对不同地区的人类具有巨大吸引力。从非洲、大洋洲和欧亚大陆,先后有不同的种族侵入或移居印度。现代印度人,基本上就是这些种族的混血后裔。即使在今天,印度的人种依然相当复杂。因此,印度历来有人种博物馆之称,也有人类学的天堂之说。西方一些大学的人类学专业,即以印度作为学生进行实习研究基地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读后感(六):印度,迷人混乱的美

  印度,一个被背包客视为天堂也视为地狱的国度,她的神秘,她的色彩,她的丰富,让很多人趋之若鹜。她的炎热,她的污染,她的喧嚣,让更多人望而却步

  洪梅,一个因爱丢掉工作、毅然背包的女孩,打了无穷多防疫针,在父母的担心中,走进了热热热死人的印度。这一走就是四趟。中南线、北线、东线、西线,享受印度的美景,也见识印度的人情。亲历异域的冒险与奇趣。那片土地的多元与丰富:海岸沙漠都市部落,甚至一度让我有三毛在撒哈拉的幻觉。这本书,呈现的至少是一个样完整的印度。

  阅读时,我也随着作者的笔触由对印度的陌生好奇厌恶烦乱再到学会欣赏,最后换了一种眼光看印度。

  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提供一种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状态中进出的可能。也是看旅游书的意义。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读后感(七):向勇敢者致敬

  很佩服洪梅,能够拥有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且走得那么远,一直走到了进度,这个无数人为之向往的国家。并且,她不只是去了一次,而是足足去了四次,走遍东西南北

  很佩服洪梅,能够为了一次旅行,勇敢地辞去工作,舍弃这凡俗的生活。而红尘中的我们,大多数都为俗事所束缚,难以拥有说走就走的勇气与决心

  很佩服洪梅,在面对那么多可能的疾病时,还是毅然决然地,忍着疼痛身体不适,打了那么防疫针之后,不顾一切地上路。

  很佩服洪梅,不是在印度走马观光的旅游,而是背着沉重的大包,用脚丈量印度的每一寸土地,这不仅需要很大的决心,也需要很强的体力毅力

  很佩服洪梅,在面对绑架之后,还是没有停止继续前行脚步。一次,两次,三次,直至四次进印度。如果是我,可能在面对一次意外之后,便失去了继续的勇气。

  所以,很感谢洪梅,她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本游记,而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她用自己的冒险,鼓励我们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向勇敢者致敬!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读后感(八):印度印象

  来印度一年多,对印度的印象仍然难以用文字表述,总是感觉无从下笔,他的文化、宗教、种姓、教育医疗。。。。都是那样的特别,或许外国人看中国也是如此吧,毕竟同属东方文明古国,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怎么会让你在一夜之间触摸清楚呢。

  印度是世界宗教的发源地之一,宗教气氛浓厚。基本在印度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教派以及信仰。印度人每天起来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祈祷。当印度人问你有什么信仰,最好不要说没有,我通常回答是佛教,否则会被人看不起的。记得FRRO的人曾刨根问底,不相信眼神问有什么证据吗?我会把挂在胸前的菩萨展示给他看,他就会深信不疑的表示出友好赞许目光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读后感(九):印度

  诚然,对于整个印度而言,全国铁路改革和提速是主要和首要的任务,但并不等于说不能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建设

  我们来看看印度高铁日程表里最迫切的一条铁路:艾哈迈迪巴德 - 孟买走廊高铁

  (艾哈迈迪巴德,google地图的阿穆达巴 Ahmedabad)

  看看这条高铁连接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Ahmedabad,古吉拉特邦的第一大城市;而古吉拉特邦相当于“印度的广东”,古吉拉特邦的贾姆讷格尔有世界上最大的精炼厂,该邦并有着印度里不错的纺织,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宝石珠宝行业

  孟买,是马哈拉斯特拉邦的首府,相当于“中国的上海”;马哈拉斯特拉邦是印度人口第二多以及面积第三大的邦,其贡献15%的全国工业产值和40%以上的印度全国税收(2012年数据)。

  看到这里,还有人对印度在某条合适线路建设高铁有疑问吗?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读后感(十):原来还可以这样

  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

  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说实话,我觉得作者是被她的老公逼着去的印度,哈哈哈

  没看这本书之前,我没想过要去印度。看了这本书,更觉不用去了……

  这个中国妹子去了,被讹、被揩油、被绑架、还没有肉吃……

  但是话说回来,能够从朝九晚五、供房供车、钢筋水泥的套子里走出来,感受另外的生活轨迹,蛮有意思的。被逗逼老公撺掇这去世界上最XX的地方走一遭,在路上吵架闹散伙,也蛮有意思。脱离现代文明,去感受原始,都蛮有意思。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走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