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花》是一本由张晓风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知有花》读后感(一):万物有灵
《不知有花》装帧精美,封面花瓣雨就仿佛有阵阵拂面而来的香气,前面彩色照片配以灵动的文字,每一篇文章也有俏皮可爱的铅笔画,很精致。书以种种有情、生命丰盈、万物有灵、厨房与爱、人世几何为主题,收集了张晓风执笔50周年不同时期的精选散文41篇。同时还特别收录了余光中和蒋勋的长文推荐。每一篇都经过精挑细选,文字质朴简单却有风骨、有主张,洞明练达,舒爽清晰。张晓风的豪情,温柔,细致,耐心,在这套文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以烛光般温暖的文字引读者穿过漫漫长夜,仿佛一个安静地陪伴在你身旁的朋友,别具一格,极尽暖意,善意地倾诉和倾听,充满智慧和温情。给不安的灵魂以安定,给狂躁的头脑以宁静,让无力者强壮,让悲观者阳光。所有负担都注定变成礼物,所受过的苦难都将照亮前方路。
我最喜欢的是万物有灵的章节,我从来都觉得人类并不是世界的主宰,身而为人的我们应该对大自然心存感激和敬畏,可现实并非如此,世界上最后一头白犀牛的含泪离世,割鲨鱼鳍染红的海洋,“胎牛皮”做的顶级奢侈品高跟鞋。。。。每每看见这些报道都后脊背发凉。这个世界不简单,这个世界很粗暴,这个世界充满了出乎意料。但我们不能因此丢掉了人性中柔软的部分那就是爱的能力,因为万物皆有灵。明白万物有灵能让你的世界变得更加广袤,让你开阔视野,通晓古今。让你知道有那么多奇花异草和珍禽猛兽,在你的生活方式之外,还有无数种形态绵延不绝地繁衍着。高山大川江河湖海,让你从此不惧生死襟怀豁达。让你爱好和平痛恨战争,让你与万物和谐相处与宇宙相通。
《不知有花》读后感(二):第一次看张晓风的作品就喜欢上了
对我一个伪文青来说,张晓风的名字是第一次知道。偶然看到这本书,一个文艺范很浓的书名,封面也很简洁,一幅构图简单的油画。初看作者的名字,一度误为是时下某个大V的作品,就想翻过,无意中看到介绍,说张晓风是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而且还有喜欢已久的作家蒋勋长文推荐,这断是一本好书。 书确是一本好书。精美的排版设计,优质的白纸,仿佛已暗示这是一本出品用心的好书。算下来,近来所购的文学类图书是蛮多的,倒不是我突然喜欢上了舞文弄墨,而是越发意识到文笔的价值。以前,简单的认为写的一手好文章是文青的玩意,成大家是少数,多数人是在玩物丧志,弄得人斗志也少,文章写的好一些又有何用?现在,新媒体的兴起,好文笔成了一个金饭碗,动辄高高的薪水,超过了过去一些传统的高薪行业。另外,职场上优秀的文笔功底,对个人的晋升也是很好的加分项。就这样,我带着这些功利的性目的去读文学,和别人纯洁般的读文学一比真是格格不入。 正是带有功利性,我所选的文学书,是不想有太多的纯文学色彩,学以致用是第一。蒋勋的文字兼具感性和理性,目前是我看到最喜欢的一位作家。初读张晓风的文字,是另一种特色,是思想深远,是语言精美。第一次看她的作品就喜欢上了。 在《我喜欢》一文里,全文共48个段落,竟有40段是以“我喜欢”作每段上半句的起始句,而且每段都是那么自然连接。此等文字功力,我想到了王羲之,他在《兰亭序》出现的二十一个“之”字,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雷同。书法和文字之美,亦是殊途同归了。 不同于以往读书的快意恩仇,张晓风的用笔精妙,不细细读是很容易略过。我第一次看,感到文笔流畅,笔力深厚,一些显然的佳句是回味不已,如“如果此生还有未了的愿望,那便是不断遇到更令人心折的人,不断探得更勾魂摄魄、荡荡可吞人的美景”。结尾处,看到知名散文大家余光中写的点评,方觉自己读的还是太粗浅了。且看“算来秋天比夏天多了整整一座空山”,用空山来比喻秋之于夏的美,可谓妙笔生花。如此这些,非细读难品鉴。盛夏,我拿一本《小山词》、一本《不知有花》过暑。
《不知有花》读后感(三):人生只为看花来
一直以为,张晓风的影响力是被低估了的。以前读她的书,知道她是个心思通透、文笔极美的女性,语言用词、构句、排韵,都十分漂亮,有一种如古诗词的天生美感。又善于从生活的微小事物写起,找寻人生的真谛,每一处风景,每一件小事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张晓风的《不知有花》出版完毕后,我把这一册她执笔50年来的散文精选集拿在手中,重新读了一次,配着父亲来京时带来的春茶和点心。突然和文中蒋勋的长文有了类似的触感——晓风的文章,的确是要有一盏“春茶”搭配着读的。
这些近三十年前都读过的文字,在春茶的新新的喜气得意的滋味里,一一在沸水中复活了。
晓风的文适合在春夏翻阅,她的视野很宽广,对于生活的种种都洞若观火,不囿于儿女情长,还有山川大地,万物有灵。很多描写像是神来之笔,对自然的描述,让我觉得惊艳而贴切。早春二月,花光如诗如酒,立誓在成土成泥、成尘成烟之余都要哂然一笑;盛夏蝉鸣如网,破窗而来,叶片在风里翻着浅绿的浪,如同一列编磬,敲出古典的音色。
归亚蕾在《见字如面》中温柔地朗读了她在1983年写给全世界的一封信——《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475期《朗读者》也曾诵读了她的名篇《母亲的羽衣》。
她对大自然、大地的山川草木,有着只有宗教性的虔诚才可以相比拟的感恩情感;她对故国明月的相思情愫镂心刻骨。读她的书,常常像是“五六个人,带一盅酒,听闻什么地方有好花,好山水,便一路杀去,盘旋数日。”
她说爱情:爱一个人就是在拨通电话时忽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知道原来只是想听听那熟悉的声音,原来真正想拨通的,只是心底的一根弦。
她写母亲:哪一个母亲不是仙女变的?像故事中的小织女,每一个女孩都曾住在星河之畔,她们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她们几曾烦心挂虑?但她却终有一日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
她说生活:我甘愿做冬残的槁木,只要曾经是早春如诗如酒的花光,我立誓在成土成泥、成尘成烟之余都要哂然一笑,因为活过了,就是一场胜利,就有资格欢呼。
在成书过程中,我还从朋友处得知作家的一件琐事。晓风老师的年纪已七十有余,却贷款买了一个大房子,专门留做公益事业使用,自己仍在写文、讲座偿还贷款。也许只有这样的人品,才能写出“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这样的名句来吧。
这本书的选目、装帧、配图都极用心,和设计师前前后后打磨了四稿,最终选用了黄雷蕾的插画——“把春天吃进身体里,酿一肚子的甜蜜”,与书名的意思也不谋而合。
窗外花已盛开,人生只为看花来。
《不知有花》读后感(四):一朵花可以开出整个春天
一个微风的午后,我坐在窗前看天空的流云,它们缓缓移动的样子突然就让我感觉有些可爱。恍然间我想起张晓风的那句话:而当你飞翔时,容我站在较高的山头上,去为你担心每一片过往的云。
这句话是从晓风老师的新书《不知有花》中读到的,在我看来这是一本能轻易融化人心的散文集,让我读到了她的柔软,她的感性,读到她对这个世界所有生命的感悟和释然。
晓风老师的文字,是不存在任何限制的,山川大地可以是天空的倒影,一朵花可以开出整个春天,早晨的露水有时候比高山还要厚重。她对万物的书写,脱离了所有关于想象的约束,那些近乎于放肆的比喻,像一枝刺破天空的树枝,打破了文字墨守成规的界限。我突然发现,语言的美感是十分独特的一种享受,或欢快,或空灵,或感知,或放纵。她的每一段话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也许温暖了生命,也许洗礼了心灵。终于明白,文字的力量是如此磅礴,而晓风老师索取了我对文字所有的感叹。
“蝉鸣浮在市声之上,蝉鸣浮在凌乱的楼宇之上,蝉鸣是风,蝉鸣是止不住的悲悯。”当我读到此句之时,窗外炽烈的夏天正气势汹汹地扑向人间。如今城市很少会听到蝉声,楼群投下巨大的阴影,覆盖一切搁浅在此地的人生。我似乎能想象到晓风老师写下这句话时的心情,带着细微的惊喜,听见蝉鸣在燥热的空气中缓缓上升,仿佛高过楼宇,升到云间,编织成巨大而细密的网,罩住人世那些浮躁的心。
很多时候,我都在期待一场雨,没有任何预兆和准备,就那样突如其来而又漫不经心。我对雨声的赞美始终是不加克制的,我喜欢那种滴落石阶的破碎感,细密绵延也好,急冲猛打也好,云端而下的雨声在我心里做了最体贴的判断,它带给我无限的安慰,让我心安。晓风老师说她很喜欢在雨天去拜访朋友,出其不意地去叩湿湿的大门,迎着友人的惊呼进到屋中,在落雨的窗前话旧。那是一件极其美妙的事情,甚至都不想再去奢求什么了,单单与那雨点产生一面之缘,就是莫大的满足。
从某种角度看过去,这是一个容易破碎的年代,人与人之间很难经得起推敲,仿佛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能毁掉一场辛苦经营的关系。人与生活也是一样,你从生活的口袋里掏出的是幸福,你会感恩,你掏出的是痛苦,你就会憎恨。不得不说,晓风老师是为数不多跳出那种破碎的人,她在生活的荒野里走出了一片花田,也走出了一片春天。善待生活、感悟生活的人,生活往往会反馈给你无尽的爱和宽容。
读完《不知有花》,当我再次合上这本书,看到封面上那个仰头张望的女孩,看到那倾泻而下的春天,突然有些莫名的感动。我不禁想,在这个快速流失的时代,做个像晓风老师那样柔情的人,是一件如此难得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都对这个世界过于不满足,欲望的沟壑是生命的深渊,让我们变得不再像原来的自己。而晓风老师用自己的人生观给予了我们最圆满的回答: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p/�W?
《不知有花》读后感(五):不知有花
张晓风,执笔五十年,全新散文精选集。这几个关键词,让我遇见了这本书。 喜欢偏爱诗词曲的作者,写的散文很美。读者用很短的时间在文字里收获美。随意翻阅一篇两篇散文,作者不经意的语言替自己表达了不知怎么表达的关于美丽的感受,引起共鸣挺美好。 最近每天都在下雨,夏天变得不炎热,随手翻阅,伴着雨声阵阵,看见一句话“在落雨的窗前话旧”,把书扣上,起身望着窗外的雨,努力回想高楼大厦稀少的曾经,雨滴顺着屋檐流下,将泥土形成一个小水窝,溅起水花,一圈圈涟漪。几个人在屋檐下躲雨或是玩耍。一顿记忆的畅游,忘记了烦恼,读书体会到的美好。 不知有花,这本书的书名,想给读者传达的可能是,:我们不知道“有花”。生活中有许多自己习惯了的花朵,因为我们的拥有,而忘记了芳香。作者的文字文章,读起来,让我不时看见生活的美好,不再聚焦于自己缺少的,乐于发现自己拥有的。别人也会羡慕自己的“花”。 封皮很美,抬头,邂逅生命中不期而遇的美好,别只是低头,没有看见美丽的花。前几页的插画配合图片的文字,延长了我的阅读时间,看一看,想一想,很美。 纸质挺好的,摸起来舒适。编辑挺用心。这本书的编排很好,阅读体验感挺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