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翼之暗》是一本由(日)麻耶雄嵩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麻耶雄嵩被尊称为“麻神”,是“神人”的神还是“神棍”的神,大家自有定夺。在看《独眼少女》和《鸦》的时候没觉得,但是看完此处女作后,发现麻神是喜欢把侦探踩在脚下玩的那种“神”。
就如麻神本人在书后记所说,他并不喜欢把侦探捧在一个高位,凭什么他们说的都是对的,警方就一定是傻货呢?(虽然在这本书里面,警方还是傻货)然后,他就准备了一个“打脸名侦探”豪华套餐。(下文会泄底,没看过书就不要看了乖)
今镜家发生了连环断头杀人案,私人侦探木更津悠也受委托调查事件,这部分文笔糟糕,内容乏味,密集地死人也无法阻止我途中睡着五次。高潮就是木更津在第一部末尾提出了第一次解答,凶手是已经挂掉的老当家多侍摩,密室的谜底是因为他是一家之主,多一条钥匙备份也是可以的~等众人去挖坟后,人家尸体老老实实地躺在那里,头也被切掉,根本不可能死而复生去作案。侦探打脸第一式,让木更津丢下案件,到深山面壁思过去了。
第二部,铭侦探麦卡托鲇气势登场,但是今镜家族人数依然在减少时,他还淡定地说出,我登场后不就才死了三个嘛,比木更津在的时候死了四个人情况要好些,这样臭不要脸的话。但是他还是给出一个像模像样的第二次解答,凶手就是那个落跑侦探木更津,因为他就是那个跟人私奔的四小姐的儿子,是回来复仇的,而且他作为密室第一发现人,有机会把钥匙塞到尸体手中,做出伪密室。然后,木更津默默回归,名侦探打脸第二式。麦卡托鲇后来还领了便当,因为他才是那个跟人私奔的四小姐的儿子。作为一个在麻神多个作品中登场的侦探,这种死法真的毫无存在感。想想波洛和雷恩的最后一案,麻神果然不喜欢名侦探。。。
回归的木更津提出了本书第三个解答,顺利完成侦探三次在书中三次打脸的任务,也提出了史上最扯,只有亿分之一才会成功的密室解答。沉迷侦探小说和宗教的少女,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爸爸也特窝囊,所以她就想仿造奎恩的国名系列制造凶杀案,完成自己和老爸的封神任务。密室就是那个头掉下来,瞬间接到了另外一个人的身体,因为速度太快,神经还没死,这样的拼接物居然还可以跑到另外一个房间才挂掉,光想象整个场景都快笑死了。最可笑的是大家默默接受了这样扯淡的结局,结案了。
最后的最后,给木更津当“黑斯廷斯”,给麦卡托鲇当“华生”的香月来了个华丽的逆袭,揭露了真凶是死了好多年却一直假装家里佣人的老夫人。不愧是拥有战斗民族纯血统的超人,在90岁的高龄,依然可以活蹦乱跳地完成十几人的杀人案,只是为了不让自己留下屈辱的血脉,这样强悍的思维,也非我等种族可以明白的。但是她也漏算了一个血统继承人,麦卡托鲇的异卵双胞胎香月。这阴险的家伙,隐藏自己的身份,不仅成为家族唯一存活者,还继承大量遗产,迎娶白富美,从此走向幸福的人生,比他那名侦探麦卡托鲇哥哥/弟弟好不知多少倍,又打侦探一记耳光。
《有翼之暗》读后感(二):从头到尾的不合理
有剧透
关于有翼之暗有以下几点想说的
1、关于犯人
我十分怀疑90岁的老太能否袭击并用大刀把全家人的头砍下来,也怀疑变装成家政妇能不被家人看出来?还怀疑90岁了真的能帮忙做家务吗?
2、关于最后一层木更津的伪解答。
当然最扯的就是换了头复活了一会儿那个解释了。我看到这里真是被雷到了...为什么众人就接受了?看到后面有反转觉得安心了,但看完结局似乎又觉得还是木更津说的结局更能让我接受。我对于诡计的可行性已经很宽容了,比如斜屋犯罪的诡计,虽然我觉得可能办不到但是我很喜欢它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但是也不能像这本书一样只有想象力,没有可行性啊。
3、关于本格推理的公平性。
无论哪种推论,文中给予的细节提示不够多,当然木更津做出犯人是不会日语的人这一段我还是觉得不错的。
最坑爹的是动机,完全是靠想象力。为了犯个连续杀人案而特地补上一个大隐情。不能接受。钟表馆中我最喜欢的是古峨伦典建造钟表馆的缘由。我想说的是即使是上几代遗留下来的动机或者隐情也是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的。
反正看的开心就好,宽容的打个四星。献给中二的木更津和更中二的麦卡托。
1.21岁的麻神的出道作有木有,我仿佛看到一个神的诞生,野心之大……
2.暴风雪山庄有木有,出场人物都快死绝了有木有,直到最后只剩下2个嫌疑人(或许吧),还没破案有木有?!
3.文风有木有很复古,有木有点黑死馆的味道,通篇有木有充满了哲学文学历史的学术范儿?!
4.贯穿全书的最凶残的那个诡计有木有惊掉你的下巴,你还好意思说你是个资深推理爱好者吗,至少我看到那个时血压升高了10度。
5.炫学有木有?而且有一部分是麻神自己胡编乱造的有木有,你是不是还都信以为真了?!
6.伪解答3的那个密室手法,有木有?又惊掉你的下巴,如此恶意十足的不负责任的解谜,为什么就轻易接受了呢?!
7.四重解答有木有,每个解答不假思索的话还真都说得通……(其实最后的最后有点过,见仁见智了)
8.一共就那么几个出场角色,身份还变来变去有木有,头颅还一个个被砍掉,还真TMD的爽快外加没有一丝违和感。
9.两个侦探爽快吧,一个名侦探,一个铭侦探,当名侦探铩羽而归,铭侦探飒爽登场时,很期待是吧,结果有木有大跌眼镜,有木有被简介欺骗了一把?!
10.因为他是麻神……肯定五星……
《有翼之暗》读后感(四):真·读后感
厉害,实在是厉害,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大学生的作品。说说几点看书时的感受:
一、刚开始看到香月实朝这个名字时,第一反应便是此名来自源实朝,万万没想到小说结尾会提及。
二、木更津从头到尾所说的话都让我有一种荒谬、不可信的感觉,这是在看其他推理小说中侦探侃侃而谈时所没有的。这种感觉在神经接驳处达到巅峰,木更津所言的雾绘动机还没神经接驳给我的荒唐感强。所幸最后结局说明了只有木更津这样的天才才会掉进这坑,我还是一个平凡的庸人。
三、香月一和夕颜在一起,画风马上就不对了,话也不会好好说了,麻耶在后记也承认了这点。
四、在看到加奈绘姐妹被杀那里时,愤怒终于不可抑制地涌上心头;在明白雾绘被谋杀+陷害后,对凶手的愤恨达到顶点。
五、香月从一开始就知道了凶手的真面目,然而根本没有制止,坐视一切发生到最后坐收渔利,财色双收,这家伙才是最可恶的人。
《有翼之暗》读后感(五):关于【有翼之暗】的一些想法(部分内容因版权原因已隐藏)
刚刚拜读完了日本推理作家中代表性与争议性兼具的麻耶雄嵩老师的出道作【有翼之暗】,也对本作结局产生了一些姑且可以称作有讨论意义的想法,然而仔细阅读完豆瓣读书以及其他网站的书评后,发现似乎之前并没有读者朋友提出过类似的论点或深入分析过开放结局抑或隐藏结局的可能性。然而如若不讨论本书结局最后“再上一层”的可能性,既忽视了作家创作的初衷,也会对本作之于推理文学范畴的地位评价及学术性带来很大程度的削弱与伤害。故而简单的写了这样一篇阐述自己观点的论述性文章...... Important Update:由于版权原因,本书评的后续内容将暂时无法在豆瓣平台上开放浏览。详细内容请读者朋友们参见【瑞升文化】相关出版物与线上活动。 (http://www.rising-books.com.tw/front/bin/home.phtml)
《有翼之暗》读后感(六):处女作嘛,只能说,哈哈哈,挺会模仿的嘛。
麻耶雄嵩的作品,我要么很喜欢,要么很不喜欢。很不幸,这本属于不喜欢的。
说说为什么不喜欢:
最不喜欢的是装腔作势的侦探,《贵族侦探》最明显,这本的木更津一样让人讨厌。可能因为是处女作吧,毫无新意,此书处处可见模仿的痕迹,福尔摩斯和华生就不用说了,居然连玩挑绳都是模仿的!偏偏这个侦探还只是个徒有其表的花架子,光有臭个性无才华。
其次是杀人桥段,我最看不上这种了,作者本人连一个诡计也想不出来,就借口杀人犯模仿某某名篇,模仿一个也就够了吧,居然模仿十个!作者你真是够了!模仿的多就是气势恢宏了吗?
最后,逻辑上不合理,不能自圆其说,让读者信服。我是猜到这个家政妇不对劲了,应该是家族里的人。但是你一会是70岁,一会是50岁,最后居然是90岁,唉,当我们眼睛是瞎的。
《有翼之暗》读后感(七):挑战爱推理的你!!! 这本书,你敢说你一遍就能看懂?!
作者麻耶雄嵩 Maya Yutaka,本名堀井良彦,1969出生于三重县上野市。京都大学毕业生,“新本格推理发源地”京都大学推理社团骨干成员,和绫辻行人等并列为新本格派推理第一代作家。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部均能引发巨大争议。他的作品深沉厚重,结局往往具有不可思议的“崩坏性”。这种对传统推理理念的挑战,使得麻耶雄嵩一方面遭受保守派读者猛烈批评,另一方面却被新一代读者奉若神明。
推荐理由:
1.“三段式”阅读体验。
第一阶段,通读第一遍,开始怀疑人生:如此匪夷所思的剧情,如此不切实际的解答(不过不得不承认扯的天马行空十分精彩),作者是被怎样一群莫名其妙又没见过世面的读者推上了“神”的宝座的?
接着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在网络上给自己的迷思寻求答案,突然发现,当剧情经历了三次反转,被转得头晕眼花,天真的以为看到这里,终于结束了的时候,“第五个解”的说法令人后脖子一凉汗毛倒竖(说实话,当初笔者是准备来豆瓣骂街直播撕书的,草稿我都打好了,然后看到了第五个解的说法,默默的跪着退下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三个阶段:看完了关于第五个解的分析,默默的拿出那本差点被你撕掉的《有翼之暗》,跪着又从头读了一遍,服得五体投地。
这也是本书最与众不同的地方。通常的推理小说里,都有个神一样存在的侦探,比如大侦探波洛,福尔摩斯,有普通型的侦探,比如刑警加贺,但是很少有木更津这样丢出一个尬解,捂着脸跑掉了,没过两天又厚着脸皮回来,又给出了一个更加扯的尬解(在精神上被杀死),也更没有像悲剧麦卡托君这样直接被凶手手起刀落直接砍死(肉体上杀死)的侦探,双侦探的设置本身就是很少见的,还毫不留情的把两位侦探都抹杀掉了。最后揭露真相的,是一直在旁暗中观察“华生”。在本书中,侦探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不在是揭露真理的人物,不再是轻松的就能指出凶手的“神”。这种情节的设计一个勇敢的突破,麻神之所以为神,可见一斑。
3.“荒岛模式”的连环砍头案
故事发生在有“城市孤岛”之名的古堡仓鸦城,神秘而古老宗教信徒今镜家族,族人一个接一个被人以诡异的方式残忍的杀害,跌宕起伏的情节,令人应接不暇的案情发展,错综复杂的线索让人理不出头绪。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对古典音乐和绘画的造诣颇深,于是在文中忍不住“炫学”(炫耀自己的学识),像个大片导演一样,为每个场景配上或忧伤或雄壮的背景音乐,创造了一种“通感”的飨宴。
发表此书时,作者年仅22岁,随处可见的向经典作品致敬细节,可见作者是不但是一位推理作家,也是个疯狂的推理迷,时不时出现的熟悉的名字:波洛,黑斯廷斯,福尔摩斯,华生,奎因…让阅尽无数推理作品的你不禁莞尔,产生一种微妙的共鸣,情不自禁的喜欢上这个可爱的作者。
5.与“神”的对话
在全书的案情推进中,时不时穿插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强化处在“上帝视角”的读者的存在,一方面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自主做出推理,另一方面为“最终解”埋下伏笔,全程高温烧脑,智商捉急者请在成年人的看护下谨慎阅读!
可能是我见过的世面少,能被一本推理小说震惊到如此地步。一反传统推理小说的细致缜密,严谨刻板,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异常绚丽得有些浮夸,恢弘得令人窒息的血腥画卷,不怕你思维奔逸,就怕你缺乏想象力!这才是阅读推理作品最大的乐趣!
说多了都是剧透,最终解是一个开放的答案,聪明的你,开动脑筋,抽丝剥茧,得出的最后答案会是什么?期待你来和我一起探讨!
向麻神和新本格派推理小说致敬。
《有翼之暗》读后感(八):大量剧透,(应该)不泄底
1. 传说中的四层解答观时心情:
第一层:看看书页的厚度所有人就知道这必然不是最终解答。。。但谁也没想到它真的会变成最终解答的一部分
第二层:那么荒唐到毛利小五郎式的搞笑型解答——但为什么竟然无法反驳!!!尤其是连续斩首和麦卡托所猜测的那个凶手的动机之间的关联——我真心觉得实在是太高端了。这个动机和现象之间的关联放到其它作者手上可能可以作为核心plot来出本书,但放在有翼里只是轻松一刻
第三层:看到这里——我的心情是:太特么失望了!推理过程很美,手段很美,布局很美,凶手动机简直唯美到神圣,但核心诡计——地狱之门的密室,我简直想摔书说你特么是在逗我吗?而且更搞的是这时候看看书页厚度我根本就没想到还有最后第四重解答,以为最后那二三十页猜是侦探和助手谈谈人生谈谈理想的页数,所以这时候我真的在那一刻想说——这是神作。。你是在逗我吗。。。。
第四层:什么也不说了。。。这最后三十页大反转简直就像是三体最后30页可以拆了所有CP一样。不同的是这反转反转得合情合理,反转得心服口服,反转得我看一行字就会想起前文里的无数铺垫,最终自己只觉得——呵呵,智商上的差距,果然无法逾越啊。。。
2. 此作之所以为神作……
从第一章就开始死人,一直死到倒数第三十页。死与死之间环环相扣,全书无尿点(飞机上如此糟糕的阅读环境我愣是从上机开始用6个小时一口气读完,然后用剩下6个小时来回忆,赞叹)——要知道在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用谈人生谈理想来充实页数的时候(谈得好不好暂且不论),麻神是多么的实诚,多少页的书,就让你看多少页的推理。
两次结局,两次高潮。当你看最后一重伪解答的时候,会像读许多许多本格推理小说一样唾骂自己:所有的线索都在前文,为何自己没有发现!当你看到最后真结局的时候,会再次唾骂自己:所有的线索都在前文,为何我没有发现!!!——在同样的一个故事里,两重解答一真一假,却都用尽了前文埋下的无数伏笔。无论哪一个都是惊世之作,而麻神在同一部作品中,用着同一套线索伏笔,却合情合理地放进了这两个答案。实在是不能不心悦诚服。(。。。尽管对伪解答的密室诡计部分还是持保留意见。。。)
无数伏笔,毫无痕迹。最令我惊叹的就是大厅的颜色,那么小的一个点,前文无数次重复,完全没有在意。最后却证明它也与结局息息相关。只能说全书无废句,无灌水。一看便知是长久时日堆积下来,把每一个小细节都想通之后的呕心沥血之作——哦对还有“我”的名字和麦卡托的实名!!!简直了!
3. 麻神萌萌哒
木更津:我以为他知道他有危险了呀,怎么还会被杀掉!——对于这种宿命对手之间的惺惺相惜我还是。。。Hold不住啊!!!
全书都在向奎因致敬,“我”喜欢自比黑斯廷斯,倒数第二章的泡妞行动拜华生为师,加上密室讲义——麻神你还真是很多人的脑残粉。。。
继续去刷麻神的其它作品了~
《有翼之暗》读后感(九):麻神你真的不是古典派也不是炫学派你是逗哏派~ 2
果然还是一部奇作啊,不愧凭借此作一炮而红.鉴于我看的第一部麻神著作是<萤>,就不好多作评价了.
此作的开场也是一股朦胧的<黑死馆>炫学气息扑面而来,读起来略磕绊,包括人物的对话啊,对各种俄罗斯人名和希腊神话还有四处飞跃的片假名实在是...读起来很痛苦.但其实进程过半就好多了,大概是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而且发现即使把这些信息直接跳过去也无所谓括弧笑.
前方微剧透,慎读.
既然麻神的作品都是用'崩坏'来形容的,所以看到一半就有侦探跳出来解谜的时候你就知道这肯定不是结局嘛摊手.紧接着再冒出来一个侦探你又会定势的去想我去这不会跟乱步的<蜘蛛男>如出一辙吧也太没创意了吧,结果证明我想多了...
接下来的解读更是让人想摔书挠墙高喊我去这也太扯了吧坑爹呢这是,奎因哭了好吗,然后麻同学又给扭了一下...
不过人麻同学最后也说了,你以为的结局也不一定是结局,他给自己留了余地,也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如果他想,应该能把任何一个人想成凶手吧...
《有翼之暗》读后感(十):烂作居然被炒成神作
靠着炫学来提升逼格
靠着双胞胎和弱女子来博取同情
靠着奎因来吸引人气
靠着天雷滚滚的动机来实施杀人
靠着死人复活(第三重解答)和证人撒谎(真相)来制造密室
气氛,人物刻画,诡计,推理,没有一样特别出色的,情节完全不能推敲,人都死了好几个了还想着结婚,还是第一次见面,让人完全没有代入感,公平性更是完全没有,靠着隐藏一堆线索来多重解答,木更津的那个连死人复活都用上了,这得有多扯淡?唯一值得肯定的就是谜团还不错,但也被解答给毁了。就这,还能给5星评价?就因为是处女作?话说处女座不是追求完美吗,这他妈离完美差的太远了吧?
再说一下,侦探小说另外一个方面是塑造侦探的形象,说下木更津,我不知道在其他作品里这人是什么定位,反正就这部作品而言其个人魅力和能力基本是为零的,墨迹半天提出了一个荒诞的解答,然后就消失了,回来后又提出了一个更加雷人的解答,再次被凶手玩了一次,魅力和能力甚至不如那个挂了的铭侦探,实在可悲。铭侦探的塑造感觉还是比较成功的,个性很强,也有能力,可惜挂了,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打出我的第一个1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