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透析童年》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28 04:2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透析童年》经典读后感10篇

  《透析童年》是一本由王树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透析童年》读后感(一):教育本质父母的自我修行

  文/蓝莓兔子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叫做《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们对自己的觉察体验有多深,就会有多谦卑。看见孩子前提,是看见自己。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如果你把全部的认知教给孩子,孩子最好也不会超过你了。”“我们可以不懂得教育,我们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才能生孩子,但是我们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就是你永远不比孩子更知道什么对他来说是最好的。” 

  想来,这也是《透析童年》的作者王树想要透过这本书告诉读者的观点。最优秀的父母,不是拥有多么渊博学识,多么强大力量,而是“能够在生命开始地方,看见孩子内在的丰盈,也看见我们自己的匮乏。只有实现生命本质的真正连结,才能真正读懂孩子,爱孩子。”

  这样的观点,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也极易得到大家的认同。然而说到这本书,阅读时候却几度感觉困惑

  书中随处可见“生命之光”、“灵性”、“连结”、“频道”、“身心灵”、“治疗”这样的字样作为一本上架建议家庭教育的书, 令人颇为费解事实上,这并不是一本适合所有家庭普通家教图书,而是一本治愈系的书,它有其特殊的读者群。作为国内第一批接受体系培训的蒙特梭利老师和第一所“爱和自由学校创办人的王树,她的术业专攻在于心理学,而她所擅长的领域,则是对内心创伤的家庭与孩子进行心理引导情感重建。如此看来,将其归类为灵修或心理学书籍或许更为适合。

  其实书中的一些案例和观点我还是认同的,比如母亲参加幼儿园活动却又因公事缠身而对安琪儿大发脾气的案例,从一定程度反映出母亲的价值观以及情商的不健全。并不是说妈妈一定要随时放下手中的一切去陪伴孩子,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妈妈完全可以弯下腰对孩子耐心地说一句:“宝贝,妈妈现在有很重要事情谈,请你给我10分钟时间好吗?”或者,她也可以拉着孩子边排队边打电话,这样至少可以缓解孩子内心的焦虑。当安琪儿不小心相框掉在地上时,母亲的本能是责骂孩子,而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件事情上负有一定的责任,更没有试图去安慰孩子。母亲与孩子之间缺乏情感上的沟通理解,所以,才会导致案例中所述的不愉快的结局

  这本书中我最最不能忍受的内容在于每章的开头——在宇宙之光中诞生

  “光,明亮而交织着,由白变蓝,由蓝变紫。白是那么清澈,蓝是那么深邃,紫是那么剔透。

  爱,弥漫在整个空气里,散落在每一个角落,围绕着每一个人

  海,宁静包容,一眼望不到边际,只有那一片湛蓝进入眼帘

  花园安逸而详和,花朵绿树相互欣赏

  男人,被白色长袍包裹健壮身体悠闲地躺在树下的摇床上。

  女人,被如海水般的蓝缎包裹着柔软肢体优雅而宁静地编织着。

  ……”

  请问这是在写抒情散文还是在催眠病人啊?关键是,在每一章开头都一模一样地放那么一大段!而且这和之前的案例分析、育儿观点是多么得格格不入

  相对喜欢的是第三章 放下你的期待学会认同你的孩子。因为只有放下你对孩子的期待,试着去接纳孩子的一切,原谅自己,也放弃自己无形中放在孩子身上的沉重的期待,才能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环境中自由成长。由于这章放弃了抒情散文及教条说教的写法,更侧重于案例分析,读来还算有所收获

  个人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可以分成两本出版,一本叫做《透析童年》,主要放简单理论及案例分析,但案例一定要好组织一下,不能过于零散。上架建议:心理学。一本叫《探寻成人和孩子生命的内在连结》,放作者那些修行啊灵性啊天使上帝之光啊之类的内容,上架建议:哲学宗教。当然,后记1: 生命的连结一定要放在第2本书里,作者和那个假想孩子的对话感觉很别扭。作为凡夫俗子,我实在缺乏慧根去理解和认同这样的一种说教方式

  《透析童年》读后感(二):育儿中的成长与自我学习

  育儿中的成长与自我学习

  评《透析童年》

  我们大多数人会经常回忆童年,那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那时的天总是蓝的,水还是清澈的,儿时的伙伴一起无忧无虑地挥洒自己的童真。如今很多人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处境和自己的童年联系起来。佛洛依德理论强调幼年的创伤对成年个体影响精神分析法在很大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在从父母的孩子到孩子的父母角色转变过程中,这种精神分析法同样可以得到应用,这种应用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建立父母与孩子的连结。《透析童年》一书中,作者一再说明的就是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和哲理证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连结是多么的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或者是肉体的长成和心智完善,或者是知识的学习和社会阅历积淀。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扮演着一个重要的额角色,我们从一无所知学有所成,从天真幼稚成熟理智,我们学会了生存的技能生活技巧以及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通过自我学习实现了成长,也通过成长验证了学习。对于成人们来说,学习已经从书本上扩展到了整个世界,这种学习更是全方位的,不论他们是否意识到。从接纳心爱的人组建家庭,到自己拥有自己的孩子,他的责任感逐渐强大。每个孩子的到来,都是为了激发父母的爱,他们从那时开始无怨无悔地为孩子付出自己的全部所有。

  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孩子们成长初期的动力。然而我们首先对父母们是否“合格”提出疑问比如说父母的内心是独立的,还是有所依赖?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己敏感的内心去感知你的模式,然后建立自己的生存模式,这就是他们寻求与父母之间建立的连结。对于父母来说,要想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先完善自己,通过学习实现自己的再成长,再建立自己与孩子的连结,然后谈及其他。

  对于父母们来说,在教育引导孩子方面要做到合格并不容易,建立与孩子的连结同样困难。首先,父母们会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并时常用自己的童年与孩子进行对比,当做自己教育孩子的一种“依据”,殊不知时代与环境的变化,当年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在。其次,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是在带有情绪教导上,很难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孩子需要的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教育他会更得当?自己的成长经历造就了自己,但并不一定适用于引导孩子。第三,很少父母会去用一种学习的心态面对孩子,在面对于孩子的抗争中,其实用心总结再稍加思考,就可以避免下回再次出现类似冲突

  曾经我们是父母的孩子,慢慢地我们成为了孩子的父母,在年岁增长社会阅历的积淀下,如果还能带着一颗学习的心,去和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吧。

  《透析童年》读后感(三):愿你的童年满是温暖

  有天晚上,小家伙大晚上闹腾得厉害翻来覆去怎么也不睡,那几天本就心情极差,烦得不行时,在他屁股上狠狠拍了一巴掌,一下就哇哇大哭,事后很是懊悔。我想,很多父母都有失控的时候吧,因为各方面的压力,因为孩子的调皮捣蛋,轻微的也许不至于构成孩子童年的阴影,而情节严重的就成了孩子永恒的创伤。

  《透析童年》就是给像我这样的妈妈准备的吧,一边想要做个好妈妈,一边多少会有点力不从心。王树是多年的儿童教育工作者,也是较早将“爱与自由”理念引入中国尝试者,全书围绕“连结”这个话题,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展开,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真正读懂孩子的内心,怎样进行心灵的对话,怎样给予孩子需要的爱。

  通常地,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侧面反映着父母的个性特点,最糟糕情形是把大人价值体系和标准强加给孩子,从而扼杀掉孩子的天性。王树倡导的方式是尊重孩子的自我,培养孩子的兴趣,无条件的接纳,鼓励信任。满满都是正能量的词,于父母而言,却是挑战。父母本身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给予孩子健康的爱,所以在陪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成长一样重要,父母同样需要发现自我,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从而获得正确爱的能力。个人觉得这是本书较大的亮点

  怎么说,对于全书的评价,只能说一般,可能跟我的阅读习惯有关,较为理性,重逻辑数字,对煽情文字不敏感,甚至是反感的。我认同作者关于“爱和自由”、“心灵对话”、“尊重自我”等等诸如此类的理念,但不喜欢她过于感性的用词,所举案例或者说故事中用单字的称呼也很不习惯。也许从心理治疗师的角度,这更容易深入人生,遗憾的是,我难以接受。所以,非常讨厌每一章开头部分的“在宇宙之光中诞生”,我引用一段:

  “男人,用白色长袍包裹着健壮的身体,悠闲地躺在树下的摇床上。女人,被如海水般的兰缎包裹着柔软的身体,优雅而宁静地编织着。孩子,被光围绕着,一身洁白,让你永远想不到的黑。”

  不知道其他读者会有怎样感觉,我着实是非常不喜这种风格

  童年是一生中非常特殊的阶段吧,于我而言,童年中一些破碎记忆片段,一直影响着以后的生命,那些创伤是永不能磨灭的印记。因着这些记忆,我曾一度不想要小孩,可如今他还是到来了,对于他的期望,并不是说以后要多成功,有多大成就,我只是希望他在任何时候回忆起童年,都能感觉到爱意和温暖,而不是像我一般,除了温暖,还有着伤痛痕迹

  读这本书,只是想在妈妈这个角色上,能做得更好。幸好,还是有所收获。

  《透析童年》读后感(四):寻找生命的连结

  看过了太多的育儿书,对育儿书也挑剔起来,这本《透析童年》却非常不同,孙瑞雪在序言中也有提到,如果说其他育儿书是在“技法”上下功夫的话,那么这本书是让我们从更深层次的来自生命的连结的层面下功夫,讲述的是关于人性、人的本质等深层次方面的问题。

  正是孩子入园季,我们家孩子也即将要上幼儿园了,当初孩子出生的时候,他和身边的小婴儿一样,只知道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幸好我在恰当的时候一直努力学习如何做父母,而看着身边的很多父母从来没想过如何当父母的问题,延续着他们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甚至把孩子交给老人,我总是感叹,有时候跟他们说,也会遭到反对。但是我欣慰的是,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是否尊重孩子的生命成长规律,引导孩子成长,已经能够通过孩子的行为看出来了。而当我看到《透析童年》中很多让人心酸的案例,作者也总能分析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不恰当的教育,真是希望更多的父母在当了父母之后学习如何当父母,而不要自以为是,或者不以为然

  作者通过六个章节来阐述自己对养育孩子的一些心得满足孩子的渴望,给孩子建立归属感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家;放下你的期待,学会认同你的孩子;连结孩子的生命力,体验生命之爱……这几个章节中多次提到“生命”,这是一个比较宏大词语,作者是如何精心编织属于“生命”的故事呢?首先是把孩子作为一个生命来看待,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和生命成长规律,而我们父母需要付出的是爱和安全感,而我们大人因为心灵中缺乏温暖、喜悦、安全与满足,出现了爱无力,我们需要做的是自我成长,以及给予孩子做够的爱。作者在书中也提到身、心、灵成长体系,虽然我没有时间精力去探究这个体系对于自己是否合适,是有有用,但我还是赞叹作者在这方面持续的努力,也可能已经引领很多个家庭和孩子在成长中找到了生命的连结,让他们的生命不再枯萎,而是丰盈起来。

  《透析童年》读后感(五):透析你的童年为孩子更好的童年

  《透析童年》的上架建议是:家庭教育,不过我读的感觉却更偏向于心灵灵修,也就是说,即便是没有小孩子,其实书里有些东西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能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我一直相信,其实每个成年人内在也是一个小孩子。“透析”这个词会比“分析”更加的人性化,毕竟每个人的童年也是不一样的。王树在书里告诉我们,只有丰盈自己的生命才能传递下一代最大的安全感。很多人通过透析自己的童年,找回了那个童年受伤的自己,当自己和自己终于面对面的时候,才有可能看到自己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我时常在这样的书里,反刍自己,自己的委屈自己的愤怒。有那么一段时间,充满了要当妈的焦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害怕自己不够好,就像书里写的那些追求完美的母亲,总是害怕心理分析那种家庭排序会重新演绎到下一代生命中去。实际上大可不必,时间久了,自己要调节自己,与其说接受一个陌生的生命并且对他负起责任,倒不如说,先接受自己,先对自己已经成年的生命负起责任。上一代的父母,由于教育理念方面的缺陷,很多东西已经很难更改,如果成年之后的你,还是沉浸在一种创伤中无法自拔,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很小的时候,也一直认为自己不受欢迎,因为大人的情绪而迁怒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资格拥有一些正面的情绪,幸福的感觉。当王树也在书里探讨众多家长回溯的路,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那种害怕被抛弃的感觉那种不确定的不安全感。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我们需要给孩子什么呢?当你缺失的时候,是否能丰富的给予自己的孩子?这大概也是很多家长所必须面对的难题吧。爱有很多种,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以爱之名的伤害的存在。忽视,诋毁以及指责,对自身价值的低估带来的对子女的期望过高,这些,我们真的学习了心理学就一定能在自己的生活中避免吗?

  灵修或者家庭教育的书籍无法根本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但是却提供了一个看清自己的契机,只要你认真思考并且想要去和自己内在的那个小孩面对面。你孩子的童年和你的童年总是存在着某种奇特的联结,在孩子真正到来这个世界之前,需要做的时,看清楚自己的童年,也许无法避免一些错误,但是至少在犯错之后知道错误为何。一边给予爱,一边治愈爱。我相信,那个小生命,也会带给每位父母不同的感悟,更真实,也会希望自己更好。

  《透析童年》读后感(六):怎么才是爱孩子

  怎么才是爱孩子

  王树不愧是“爱和自由”教育精神的实践者,在《透析童年:探寻成人和孩子生命的内在连结(第二版)》(下称《透析童年》)的开篇即道出了家庭教育的真谛。细读王树的《透析童年》,又一次被“爱和自由”深深的吸引,又一次被“爱和自由”深深的感染。《透析童年》是一本视角新颖的家教书,是一本朴实和促人思考的家教书。

  作者从探讨自我内在世界的形成起步,对儿童的自我成长与发展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一如“爱和自由”教育精神提出者孙瑞雪所言,“《透析童年》将使父母获得巨大的心灵支持和帮助。快乐的童年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真爱孩子,就给孩子幸福的童年。几乎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怎样才是真爱孩子?

  王树认为,“儿童的安全感(及幸福感,笔者注)恰恰来自于父母,从生存到身体再到心理,每一部分的安全感都与自己的父母紧密的连结。”那些童年时代比较快乐的人,成年后往往对自己的工作都比较满意用心,而且有着更多的爱好和更丰富的社会生活,这类人也更少患上精神类的疾病。

  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6.28~1778.7.2)在经典教育论著《爱弥儿》中,描述在童年时被尽力保持天性的12岁的爱弥儿时说,“爱弥儿12岁以后,进入了成熟的童年阶段。然而他不是牺牲了童年的快乐才达到他目前的完美状态的。恰恰相反,完美和快乐是齐头并进的。他获得了他这个年纪可能的理性,但他同时也享尽了自然所允许的快乐和自由。即使他这时偶然遭受了致命伤害,摧毁了我们在他身上所种的希望的花朵,那我们也不会为他的生命和为他的死而悲叹,我们也不会因为想到我们曾经使他遭受过的痛苦而悔恨。我们可以对自己说:至少,他享受了他美好的童年,我们并没有剥夺大自然赋予他的任何东西。”

  儿童生命的美,在于他们拥有生命中最为美好的感受,并可以完全的表达出来。倾听孩子情绪是我们家庭培养教育下一代的一个重要手段,孩子需要我们的爱,渴望父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感受他们的心灵。正如王树在书中所言,这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坦诚和真实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感受到、理解到对方的感受,这就是一种生命的美感和连结。”如果有这样一颗宁静和接纳的心,生命与生命的连结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爱,也在“连结”中付诸行动了。

  《透析童年》读后感(七):窥视自己的童年

  童年,永远是自己心里那道坎。或许美好,或许邪恶。孙瑞雪告诉你,要“打碎自己的童年。”肯.威尔伯在谈到“转化”这种人自我进化的过程时候说:转化,需要探索自我,深入观察自我,掐紧自我的脖子,直到窒息而死。转化不是一种信仰,而还要信仰者死亡;不是诠释这个世界,而是要转化这个世界;不是找到慰藉,而是要在死亡的彼岸找到永恒。

  《透析童年-探寻成人和孩子生命的内在连接》是一本关于成人的书,透过孩子你去窥视我们如何变成大人,这是我的观点。只不过本书中,一方面在发现儿童的成长,另外一个方面,他在了解儿童的哪些方面不顺,造成成人未来世界的哪些不适当的障碍。编辑这样推荐本书:教育,从父母自己的心灵成长开始,一部帮助无数父母走出困境的开创之作,引领父母与孩子协同成长。

  成长,不仅仅是对儿童而言,相信这个词汇将越来越多地针对成人。当越来越多的成人,内在有了成长的愿望的时候,他可能需要这本书作为一个支持,使他在打碎的时候,在痛苦的时候,发现曾经有人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这将是一个安慰!

  关于作者,我们看看她的经历就知道,其实是一个成人的大孩子,好朋友。1995 年:同孙瑞雪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爱和自由”国际学校;2000 年:创立了孙瑞雪教育机构重要的教育研究、教学培训、家庭培训、教育咨询单位——北京心智研究中心(现更名为北京孙瑞雪教育文化交流中心),这也是王树从儿童心理教育研究正式转向成人心理研究与辅导的起点。

  2004年:开始接受国际萨提亚学院、国际NLP心理课程专业培训,并根据多年的儿童心理研究,结合现代心理学方法课程,陆续设计了关于成人心理调适、家庭心理调适以及儿童心智成长辅导的实操性课程

  多年以来,都在探究我们的童年,这种探究形成了这本《透析童年-探寻成人和孩子生命的内在连接》。王树指出:为了孩子,大人们需要走上一条探索自我生命成长的旅程,回到每个新生命的出发地。我想,实际上,每个阅读本书的读者,都会去窥探自己的童年吧,试图来连接这个世界,解读这个世界,从而在成长中感知这个,进而更好的转化这个世界,实现自己童年原有那种初衷的美好想法吧!

  《透析童年》读后感(八):让事情是他本来应该是的那个样子

  透析童年

  ——王树

  文/onlineforever

  关于童年,总是有深刻的记忆,不管你多大年纪,在哪里,做什么。像哲理一样,这个深刻的记忆一定会印记在你的内心深处,在某一个场景下,某些感情成分被激活,便开始了漫长的回忆。我不记得小时候是开心的或不开心的,那个时候家里穷的不成样子,对别人家的各种羡慕变成了人生理想,现在想来着实好笑。转念一想谁又会嘲笑你少年的梦呢,任谁也不会做一个承接你过去可笑的当今后果,这就是人的成长吗?或许吧,每个人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哪怕只是在内心里。

  前段时间较为流行的一本书是北岛编撰的,书名是《给孩子的诗》。这本书的起因不是因为孩子没有诗歌可以读,而是读的那些诗歌实在是参杂了太多大人的想法和思维,完全不适合也不应该用大人的思维和想法去要求、束缚孩子的思维和想法。从这一点来说,这本书的流行是当今父母们巨大的进步——开始研究和了解儿童的世界与大人的世界不一样,这一点难能可贵。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那个疯子一样的诗人弃笔从戎之前说的哪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我想让事情是他本来应该是的那个样子。一个简单的句子,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人物,让事情是他本来应该是的样子!

  在《透析童年》里当然有比较类似北岛的观点,但作为一个幼儿园园长的她,当然有许多亲身经历与个人感想。从作者的视角来看,完全能理解清晰孩子们的世界,是简单的、无所求的。因为作者的特殊工种性质与环境,或许理解孩子的世界起来较为“近水楼台”,但作为孩子父母的大人们,难道不应该去认真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么?书中讲述了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连接。我们大多数人都看过《阿凡达》的那种连接,如何让大人与孩子建立连接、完善连接、发展连接进而心灵交融,其乐融融呢?答案全在书里面,你一定能找得到。

  在百家讲坛的《社交礼仪》离,金正昆教授讲授了这么一个观点:当你请别人吃饭的时候,一定要请别人喜欢吃的饭,而不是自己喜欢的。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在礼仪彻底的解决了彼此需求的问题,而在社会和人际交往中也算是尊重了彼此。这样的彼此尊重显然是比较简单的,但因为社会地位、个人价值与生活习惯的种种区别,朱元璋在皇帝的宝座上一定再也吃不上他曾魂牵梦绕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而一个普通乞丐依然把“珍珠翡翠白玉汤”作为最美的饕餮大餐。所以,彼此尊重在社会地位、个人价值和环境面前,贬值了、变味了。从金教授的这个观点来看待父母与孩子的彼此尊重,在书中也有大量的案例和说明我就不一一举例引用,我在这儿只想一个本质问题:重新做一回孩子,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长,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长大成人的父母,大多开始在修炼成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谎言和虚伪面前完全抵抗不住孩子们的天真与无邪。父母不喜欢吃的东西,就决然不做给孩子吃;父母不喜欢的东西,就绝对不出现在孩子的可选择范围内;父母讨厌的人和喜欢的人,那非得像打印机一样导入孩子的大脑里……如此这般,养出来的孩子还是你的吗?还是孩子吗?这不直接沦为了个人的玩具了吗?这像极了如今的各种手机控一样,把模式和喜好全部设置在那个小小的盒子里,最后的最后,要更新换代的重新换手机了——记住这个最后吧。

  孩子是他自己的,永远只从属与他自己;他有自己的选择,也能做自己的决定;不管他多大还是多小,让他自己做自己的决定吧;你可以帮助他完成不了的事情,你可以帮忙他暂时做不了的事情,但绝对不要去代劳——你不能一辈子在他身边给他端茶倒水,而你能给的,能且只能是基因和建议,仅此而已!

  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只有像作者那样的幼儿园园长才有专业的资格。话说回来,作为一个社会交往和心里正常的人,让事情是他本来应该是的样子吧。

  《透析童年》读后感(九):我们是如何推开孩子、推开我们自己的

  我们是如何推开孩子、推开我们自己的

  文/Sofia

  昨天,我儿子从高处摔下来的时候将鼻子摔肿了,然后哭得稀里哗啦的,一边哭一边说:“我要妈妈。”其实,当时我就在他面前,但他依然说“我要妈妈”,这不是矛盾,而是一种本能。在孩子幼小纯真的天性中,他觉得那个在子宫中给他温暖、给他生命的人——妈妈一定会保护他,让他免受伤害、减轻疼痛。

  只是,并非所有的母子亲情都可以完美地维系到最后。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他们出于自身成长、独立的需要,会渐渐脱离母亲的怀抱,这是生命成长的规律。

  然而,有时候,并非出于这种内在的成长需要,而是一种外界的力量迫使孩子离开自己曾经最信任的母亲。我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这种外界的力量包括不可预见、不可控制的突发事件,法律上叫做“不可抗力”,譬如说死别,譬如说孩子丢失。

  但是,还有一种让人觉得悲愤而伤痛的外界力量,即,是母亲自己生生地将需要自己的幼儿推离自己的怀抱,她或者是故意或者是不自觉。

  《透析童年》一书中提及了一个例子。一个妈妈陪女儿去幼儿园领奖品,当其他小朋友排队等着领奖品时,这个女孩的妈妈却忙于业务,一直在打电话,女儿的催促只换来妈妈的不耐烦,最后女孩只好拉着妈妈去排队,可妈妈依然要打电话,两股力量对峙之下,女孩手中的物品被摔坏,妈妈却还责备女孩说不是叫你等一会儿了吗,你看,你要是等我打完电话,东西就不会摔坏了。

  从妈妈的角度来看,妈妈百忙之中抽空陪女儿来领奖品,也算是尽责了。但是,孩子呢?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妈妈给予她的是爱吗?哦,不,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她只会想妈妈是不是不够爱她,也许妈妈更爱事业。当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发生时,孩子会启动自我保护装置,她不会再让自己失望,她不再寄希望于妈妈。

  所以,当妈妈拒绝孩子的那一刻起,她已经在心中将孩子和另外一件事情排列了先后次序,孰重孰轻。当她将东西打碎的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时,她又将孩子从身边往外推了一把。

  别说你不会这样做,其实,人在很多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推卸责任,尤其是对方是无道理可讲的孩子,将打碎东西的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可以让孩子无法和自己继续胡搅蛮缠下去。

  只是,这样一来,标虽然治好了,但是本的伤害却更大。

  我不敢说自己不曾犯过这样的错误,但是我觉得与孩子交往,时时刻刻都是一种机缘。

  孩子是一面镜子,透过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可以照见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虽然需要痛下苦药,却能够让自己的心灵更加丰盈,也能让孩子的人生更加圆满。

  而我们,其实,应当珍惜这些与孩子相处的机缘,让自己、让孩子依然亲密如初。

  只不过,这样的成长之路比粗暴地推开孩子要艰难百倍。

  《透析童年》读后感(十):蜜糖砒霜 乐山乐水吧

  对于本书及作者的第一感觉来自于她时隔年的两篇序言。观其分别于2009年及2014年写就的出版自序,发现作者的三观、取向越加集中和明确。2009年时,王树讲“我们都曾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封闭了自己的心灵”,“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可是重重封印之下的生命深处“它们亦然还处于孩童状态”。所以,我们还有救。能够拯救我们的契机就是孩子。面对孩子之时,我们“内心惶恐得一塌糊涂”,皆因我们对自己和对孩子都几乎一无所知,“这让我们与我们的孩子永远生活在两个频道中”。作者强调重新了解自己,进而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让自己走向真正成熟的生命状态。到此,王树尚在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的大语境里讲儿童教育和父母成长。而到了2014年时,随着王树来到了青海湖,“寻找一份物质与精神的平衡与和谐,让内心得到真正的安宁喜悦”,这时候她的字里行间都是“修为自我”,创造一种“身心灵合一的艺术生活”。显然,王树跳脱了原先的语境,进入了灵修一派。

  由此,可以引用豆瓣@阿咩的书评开头评价:“《透析童年》的上架建议是:家庭教育,不过我读的感觉却更偏向于心灵灵修,也就是说,即便是没有小孩子,其实书里有些东西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能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先入为主的观感就是如此了。 奔着家庭教育、亲子互助成长的我,有点小失望呢。所以,我索性退了一步,把本书当做大人的灵修指导来看。

  王树本书的关键词是“连结”。所谓“连结”,在王树看来“完全是一种心灵的感知和生命的相遇”,无法言说,只能意会和顿悟。所以,书中有很多充满如佛家禅机般需要读者自己参透的故事呈现,也有很多作者内心柔软念头的反复分享,至于具体的行为方法和说教指导却是没有的。基于“连结”的概念,王树倡导由内而外的养育方式:“孩子通过建构自我的世界,让身体、感觉、情绪、心理等各种内在的生命因素都得到完整的发展,然后再来探索我们这个外在的世界,这样才会拥有丰富完整、和谐宁静的人生。”可以这么理解:父母站在成人的外在世界,孩子停留在尚未获得完满的内心世界,两者的“连结”就出现了问题,家庭教育的矛盾随之而来。解决之道就是:为了孩子,大人必须走上一条探索自我生命的成长之道。即所谓的透析自己的童年,简单的还原就是回想一下自己曾是孩子的时光。

  到此为止,抽干一下王树在引言本分的观点,大致就是如此了。在此基础上,个人的感悟即是:家庭教育的至理一言以蔽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可能是灵修又身为母亲的关系,个人感觉王树行文偏于冗长拖沓、闪闪烁烁,空有菩萨低眉的表象,言辞间又做不到绵里藏针的力量,总体给人的观感就是柔软有余、韧性不足,所以在其观点处理上就显得格外粘腻散漫,给诸如我这般期望一针见血的读者造成了读取信息的困难。因此,王树的理论固然有许多可取之处,却在漫无边际的遣词造句、情感铺陈中无可挽回的“神散”了。个人感觉如能干脆利落的大幅缩减不必要部分,就能够使本书获得新生,比如单单把各章节名列出即可。

  这么说好像有点不厚道,但实在是被本书的“文不对题”给晕乎到了。不用说,最大的不相符就是书名与本书内容。其次,是各章节名与章节内容,如第一章名为“满足孩子的渴望,给孩子建立归属感”,但章节内容大部分是讲人的阶段发展和家庭系统,讲成人如何悦纳自我。以此类推,诸如通过冥想净化身心、原谅自己等等的灵修之道才是王树的重点所在,他们都隐藏在家庭教育的章节名之后,不免让人有名不副实、羊头狗肉之感。

  另,忽略每章结构上的相似不提,本书甚至出现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一节内容一模一样的硬伤。对于一本所谓的二版书来说,不应该的呀。

  快速跳过第一章至尾声部分,进入附录。个人认为附录是全书唯一一个文不对题的正面材料。名为“身、心、灵合一的成长体系”,实际上前半部分大多是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干货,至于后半部分的“佛说”这类,则是各家父母“乐山乐水”的事情了。

  再提一句为第一版写序言的孙瑞雪,但从序言的只言片语来看,似乎可以去看看其作品及观点。不瞒各位,我确是被《打碎自己的童年》这一充满金刚怒目之感的序言吸引了而决定看本书的呢,但说好的直面人生呢?我原想乘势掏心掏肺一次的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透析童年》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