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6-25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精选10篇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本由沈昌文著作海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3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一):【转载】“三无”出版人沈昌文

  文/林颐

  “无能无为无我”,这是知名文化刊物《读书》的办刊宗旨笔者近日阅读沈昌文自传《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由感慨,这六个字,用来概括沈昌文这位《读书》前掌门人的人生经历,似乎也颇妥帖

  沈昌文是世家出身可惜到他这一辈儿已经败落了,幼年失怙,全家蜗居棚户区。小昌文在宁波商人店铺学徒,长了蛆的食物,他开头吃不下,过了六年之后,居然视为美味了。君子居陋巷,非因穷困而不乐,学会“吃臭”让他沾沾自喜得意不已,这种对于周围环境恶劣状况适应力,庇佑他在后来的历次“运动”中一再涉险而过,坚定生活操守又使他始终保持人格底线

  从沈昌文幼年“吃臭”的细节,可以窥见他后来处世态度。这是沈昌文的高明,很多人山重水复,他偏偏柳暗花明。譬如在严酷的批斗场合,他常常“小骂大帮忙”,抓着小错揭发批判而回避实质的要害,这种方法固然很滑头,但如果不这么做,也许他活不到今天,这是成本最小且最有效的两全之法。他不当革命先锋,反而偷偷结识被放逐的“废物”。他学外文、学翻译,翻译的书多半是所谓的专家们不愿翻、不会翻的冷门书,但其中又蕴含一定的学术价值,这成了他日后事业成功的一大要素。在机遇到来之前,他已经在精神上、知识上、资历上,都做好了准备

  沈昌文还有点小慧黠,比如,1950年人民出版社招考,沈昌文私造介绍信,说自己是《学习报》的记者隐瞒店员身份且无正式学历情况,于是顺利考上了。事不可取,举此例,借以说明沈昌文性格中的某些特点:深晓世故、懂得权变,且坦率。他坦白自己“崇洋”,坦白自己曾为他人“造假账”,坦白自己“在反右派风暴里的自我丑化”…… 这类坦率在书中随处可见

  沈昌文是出版业元老,他的个人经历、交际情况,必会牵涉到出版业的许多幕后故事。读他的自传,亦是从侧面了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

  1979年,《读书》创刊号刊发重磅文章《读书无禁区》,揭发了“四人帮”的禁书政策,并讨论言论出版自由问题。十年浩劫刚刚过去,《读书无禁区》的刊发划破了窒闷的思想天空,它所掀起的头脑风暴,可以想见有多么强烈。该篇文章原名《打破读书禁区》,范用刊发时改为《读书无禁区》,仅仅围绕这一标题是否妥当争论甚嚣尘上波及广泛。

  继范用之后,1986年1月—1995年12月,沈昌文担任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主编。沈、范二人矛盾重重,在诸多问题上纠葛不断,这种纷争虽然有意气用事性格使然之故,但更多地应是对刊物发展思路不同所导致的冲撞。范用喜欢直道而行刚正行事,而沈昌文则较为圆融婉转。在沈昌文的主持下,《读书》形成了既不乏对学术文化界的前沿思考、又坚持大众化的轻松活泼独特风格,三联书店则先后引进了《宽容》、《欧洲风化史》等一批颇有影响力世界名著退休后,沈昌文又发起创办《万象杂志等,至今以八十余岁高龄活跃在出版界。

  以“无能”隐自身锋芒,以“无为”顺形势发展,以“无我”破固定思维。阅读沈昌文的“三无”人生,于读者必“有”收获

  (转自《渤海早报》http://epaper.jwb.com.cn/bhzb/html/2014-09/14/content_1156335.htm)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二):沈公不装

  沈昌文先生今年83岁了,早就到了写回忆录年纪。他八十大寿时出了本《八十溯往》,收了一些零散回忆文章,被人讥讽“寿多则辱”;次年台湾大块文化就出了这本《也无风雨也无晴》,今年有了布面精装的海豚版。

  书封是孔雀蓝,当中有老沈的漫画小人像,背着双肩包,手拎两捆书。回忆录从父亲鸦片早夭、自己从小寄人篱下写起,一直写到七老八十还学习上网“潜水”,一路经历了租界、解放、反右、文革改革开放,办过几本最有影响的文化刊物,编过几套读书人至今受用好书,筹到钱为三联书店盖了一栋大楼;当然也犯过不少错误,得罪过不少人。繁华落尽回首平生,用苏轼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自有沧桑后的豁达

  熟悉老沈的人都知道,他的特点是不装。在上海的银楼里当伙计,和扒手混混交朋友,伺候老板当“仆欧”,和日伪汉奸地下党都可周旋,他一路娓娓写来,既不掩饰,也不矫情。他坦言自己软弱怕事,趋利避害,五十年代组织上让他监视同事,“这也搞得我非常紧张。可是当时为了加入青年团,都不得不照办。一个星期报告一次余时光活动,应当说对不起朋友,但是没办法事实上余一点问题也没有,后来上面也向他道歉了。但我的秘密卖友,却始终没向他道歉过。”后来他特意就此问题请教王子野,王听后哈哈大笑安慰他“无产阶级是要解放全人类的,怀着这样的目的,应当说,任何手段都是允许的”,监视告密在当年是常态,“为了党的事业,不应有任何个人考虑。”

  之后的多次运动中,他也积极批斗过前辈、同僚,甘愿自我丑化,“文革”时甚至混进了造反派队伍。他自知会招致怨恨,也并不为自己开脱,“不少人对我有意见,说我太滑头了,但我要是老老实实让金作善等人摆布,也许活不到今天”。全民动员的社会运动的目的是瓦解原有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颠覆旧习惯、生活常态,运动中人人要表态,不说话的权利也没有。听复旦的老教授说,“文革”中外文系是重灾区,十几位教师不堪凌辱自杀,而中文系只有一位自杀未遂。总结之,学西方文学的受人文主义传统英雄主义影响深,不谙排遣之道,学中文的大多熟读老庄,能够区隔外部世界和内心,贾植芳先生就常说自己白天挨批斗晚上回家照样吃大肉。老沈在历次运动中没有受什么大伤害,当然是因为“滑头”懂得趋避,可是我们今天的人也并没有资格站在什么道德高点上去指手画脚

  书中也提到了与三联老人范用的恩怨,以及后辈甘阳的“将错就错”。老沈晚年结识了爱书的晚辈俞晓群、陆灏,三人一起捣鼓出了许多好书好杂志,继续发挥余热至今。《也无风雨也无晴》读下来很平静,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虚夸自矜,对那些恩怨似乎也并不介怀。他这一辈子,就是围着书忙来忙去,带来一场又一场丰富的知识盛宴,爱书的人都应感激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三):沈昌文的风雨与响晴

  沈昌文将自己的回忆录名为《也无风雨也无晴》,撷自苏轼的《定风波》,东坡原为豁达语,沈昌文自然是极认同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前半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这才是题眼所在,回首、萧瑟、归去,方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事实上,在回首之前,早已饱尝风吹和雨打,“料峭春风吹酒醒”。尽管回忆录题名两个“无”字,传主的人生历程却是充满了“风雨”和“晴”的,这方为此自传的切实之指向。

  沈昌文一无学历,二无背景,以一小学徒的出身,而能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做出这许多事情,多半要拜赐外祖母母亲谆谆告诫不可忘的宁波人之渊源,即勤奋且知圆通。他自学俄语、世界语,自学一切需要用的知识,使他能够进入出版业,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没被打翻在地爬不起来,全靠他的“打擦边球”的手段。

  生于1931年的沈昌文,恰逢其时,该有的“风雨”一个没漏,全让他赶上了。早年生活在上海的他,刚工作就调到北京这个“风暴眼”,且是文化行业明白历史的人不会不抽口凉气。我们看杨绛的《丙午丁未年记事》、季羡林的《牛棚日记》等,都可一知文化人其时的处境。而沈昌文在这场风雨中如何过关?看他在自传中叙述,是别有意味的。狂飙突起,出版社的最高领导立刻被揪了出来,而沈昌文作为曾经的领导秘书,按照那个年代的行为逻辑,划清界限并反戈一击是必然要求。沈昌文自然也不能免去这些程序,到了揭发被批斗人反动事实的时候,他提出“王子野从来不喜欢在社里吃饭,每顿饭都要回家吃,这说明他一向不愿意同革命群众打成一片,连生活细节上都刻意反对主席的群众革命路线”,避重就轻,闪了过去。

  “想办法活下去”,沈昌文的想法不可谓不卑微务实,当然,连这也要费劲心机才能做到。如遭到东方红兵团批斗,就加入遵义兵团,令之无法下手;并组织“孺子牛”战斗队,算是小山头,“执乎其中”,有了编大事资料借口云云,逃过喧闹场面。沈昌文的这些做法显然是秉着实用主义的,“滑头”劲儿十足,不是许多读书人做得出来的,不过,乱世之中,小人物的过难关总是不必太苛求的。记得若干年前,章诒和写了一篇文章,揭发冯亦代“告密”一事,一时引起舆论大哗。而沈昌文在自传中坦承地谈自己也做过同样的事,“在我们的活动年代里,这可是常事”。这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在“集体”的堂皇名义下,个体还有多少独立思考的空间?或许,当年对冯亦代的质疑与批评有些过苛亦未可知。

  新时期到来,沈昌文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晴”天状态,尽管亦时时多云,但终究大气候不同了。大体说来,这三十多年,他的历程可分为两截,退休前和退休后。退休前主政三联和《读书》,退休后发挥余热,“余热”比之前的工作还要热。他曾提出过“三无”,即无能、无为、无我,虽说是指自己办《读书》的主旨,但我认为用来譬喻其人做事特色亦极恰当。沈昌文不是学者,没有专深的学问,所以做出版、办杂志不会一味以艰涩高深为标的;不是铁腕的领导角色,也就不会像打了鸡血似的大干快上,为政绩而政绩。他擅长“吃喝玩乐”,手腕圆通,交际遍天下,更重要的是,他是真正爱书懂书的,将一切“手腕”用在自己所爱的事情上,想来是读者所乐于见到的吧。

  如果说,沈昌文拉来编委会出“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是他的文化眼光,那他亲手出的《情爱论》、《宽容》、金庸作品集、蔡志忠漫画等,就是其文化趣味了。他说更喜欢《万象》,而非严肃的《读书》,乃心里话,“新世纪万有文库”、“书趣文丛”,洋洋数百册,沈昌文参与进去,可说是爱书人的最大乐趣了。

  讲一句貌似不恭的话,沈昌文有些像数字中的“0”,初看去空空的,并没什么,但给其机缘,与其他数字组合,立时会使总和变量,获得质的飞跃。想想若没有他,八〇年代,九〇年代,乃至又一个十年,多少好书将会晚出,甚而不会出;而有了他的主持或参与,读书人的案头与书架上又少了如许遗憾。这应是一位无能、无为、无我的出版人,最大的贡献吧。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四):一本温暖的书

  决定买这本书是因为它的装帧。淡蓝色的绒布面,拿在手里有一种温润感。封面一个提着两捆书的乡下老头,背面写着”废纸我买”。

  作者沈昌文,原三联书店总经理,《读书》杂志主编,这是一本回忆录性质文集

  沈昌文,解放前出生于一个曾经富裕的破落家庭,母亲一再告诫他,别忘了自己不同于普通人家的孩子,要努力上进。在这样的教育下,他终生抓住一切机会学习,从一个首饰店的小学徒,一步步走进了出版行业,进而执掌三联书店。

  作者自嘲说:我出生在上海,成长于宁波,在市井间看人眼色讨生活。因而是一个典型的上海小男人,最懂得谨小慎微,趋利避害。因为这一点,经历了文革,却没遇到大的磨难。新时期执掌三联,也没有大刀阔斧的做一番事业。所以这一生可以用”也无风雨也无晴”来总结了。

  沈昌文时期,三联出版巴金的《随想录》、《傅雷家书》、杨绛的《洗澡》、蔡志忠漫画、房龙著作、《情爱论》等一系列在社会上引起深远影响的书籍,《读书》杂志的印数增至15万册。这样的成绩实在无愧于三联这块金字招牌

  作者在书中坦承,由于谨慎的性格,面对外部环境的限制,自己总是试图寻找一条曲折道路来达到目标,而不是直接与当局对抗,因此自己与三联的前辈存在很深的矛盾,甚至被斥为三联的叛徒。而在我看来,在严格管制环境下的出版人,能以柔和方式,尽最大可能打开思想的窗户,才是最有价值的!作者建议创办三联生活周刊,退休以后出版万象杂志,新世纪万有文库,为思想解放作出了一个出版人应有的努力。

  理想现实之间当然可能有笔直的道路,但更多的是曲折小径,重要的是到达终点

  与许多回忆录中的自我粉饰不同,作者不但在书中坦白自己在文革中做过的违心之举,也不讳言自己的私念和算计。虽然自我总结说自己从来不是一个研究学问的人,但这份胸怀却是很多研究学问的人所没有的!

  书中讲述了很多建国以后出版界,尤其是三联书店和读书杂志的往事,颇值得一读。还有一个特色是,书中对提到的所有人物做了详细的注解,蕴含丰富的信息。

  寒冷的冬日里,抱着这样一本书读,有温暖的感觉。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五):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一次知道沈昌文这个名字是在一个评论节目,叫做《锵锵三人行》,当期嘉宾查建英顺嘴提了一句“沈公以何等魄力使三联具有今日之面貌”云云,当时心里一动,本身一直对三联出的书都比较青睐,比如那套金庸先生的全集一直就念念不忘,无奈囊中羞涩,只能瞎惦记。所以事后特意去查询了一下才知道查建英所说“沈公”是为沈昌文,心中便记住了这个名字。

  一日逛书店无意间看到沈先生这本自传,大呼幸运,再加上书籍本身做工也属精致(不过近来突然发现封面竟有掉色迹象),于是毫不犹豫将其买下。一口气读完算是正儿八经地认识了这位前三联总经理沈昌文。

  这本书首先吸引到我的算是这个书名《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苏东坡的《定风波》,印象中是高中学的词,一直很喜欢这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闲来无事还喜欢吟诵几句。如今读了沈公自传,才发现自己完全是小儿科,31年生人、已是八十高龄的沈公早已到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如今吟出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那才是这首词该有的气派。这书名,起得真好。

  之前了解沈昌文先生的时候,有一个简短的介绍让人印象深刻,说沈先生从一个小小的校对员一步步走到三联书店的总经理,一个著名出版社的幕后推手。如今读完沈先生自传,看到他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从一个小银楼的普通学徒开始,最后竟成了我们国家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更加给人一种励志向上的力量!“书中自有黄金屋”真是一句亘古不变的真理,沈先生虽然是从童年开始就家道中落,以致初中尚未读完便辍学打工,但是却一直没有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说到这儿又要引一句烂大街的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然后,还有有“京城第一才女“之誉的三联五朵金花之一的赵丽雅女士,也是学历不高,最后硬是靠着自学成为学术专家!这大概是最给我鼓励的部分了。有些事情我们可能永远都没机会去做了,但是却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到达,送给自己的。

  多说两句,沈昌文先生的语言天赋大概是很惊人的,从书里看到几乎都是通过自学、当然也很幸运有名师指点,就基本精通了多国语言,真是令人敬佩;第二,因为沈先生从小家道中落去做学徒的缘故,在文革中倒是起了不少的积极作用,还真是祸兮福之所倚,不过我倒是想到另外一个余华的小说《活着》里福贵也是这么幸运的。瞎想的,觉得好玩儿。

  最后,还对书里好多的文人事迹与史料大有兴趣,都是些文化界如雷贯耳的名字,读来趣味十足。比如跟钱钟书先生交恶、电话被季羡林先生斥责等事,就印象深刻,不过从这些沈昌文先生与人打交道的事情中可看出老先生真是到了人精的境界。老先生一把岁数,什么话也都敢说,我们做读者的算是有福气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六):陌生的历史

  2018-4-18

  书中提到了作者在为《读书》组稿过程中与很多学者的交往。

  李荒芜:在《读书》上发表了一首旧体诗,有人写文章批判,《读书》编辑认为不妥按下不发。书中提到的他的遗言是“但求安静”,流露出一些惋惜。在网上搜到李荒芜曾以“右派”身份在东北原始森林伐木,看到他写的《伐木日记》,写了身边伐木队员的种种经历,读起来让人心中很难过。

  钱锺书和杨绛:作者曾去拜访钱锺书和杨绛,钱锺书答应担任某个丛书的主编,事后杨绛打电话给作者称没有这回事,此事后,作者与钱锺书没有再联系。

  季羡林:传言季羡林与金克木不和,《读书》编辑与金克木是莫逆之交,不便与季羡林多交往。季羡林有一次联系《读书》杂志,问为何批判他主编的《四库全书》,事后编辑查了查这件事,感觉季羡林被人利用了,这件事处理的结果是既刊载了季羡林的文章,又刊载了反对者的回应文章。在《激荡三十年》提到刘波请季羡林主编《传世藏书》,估计是同一件事。

  钱锺书、杨绛、季羡林都是人们尊敬的学术大家,仿佛完美无缺。读这本书看到他们的另一面,人不是神明,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过去的印象中,有些人被捧上神坛,之所以会有这种感受,或许就是读书太少,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肯定其学术成就,同时也接受其个性,坚持独立思考。

  2018-4-20

  沈昌文退休后与辽宁教育出版社的俞晓群出万有书库、办万象杂志,俞晓群现在是海豚出版社社长,这本自传是海豚出版社出的。最开始有一个疑问:为何三联书店前总经理的书居然都不是三联书店出版的?《阁楼人语》发布会上沈老说是《阁楼人语》再版是海豚出版社先联系的他,三联书店提出的晚,所以由海豚出版社出。看了书揭开了这个疑问,出版社的总经理不是那么容易做,让老中青三代都满意很难。

  沈老现在喜欢上网潜水,逛天涯、豆瓣,吃饭前先搜一搜大众点评,跟年轻人的生活很像。不知道会不会来豆瓣看看自传的评论。

  当年为了组稿,沈昌文请作者们吃饭,收集了很多北京餐馆的信息,这是当年线下的大众点评。偶然搜到《舌尖上的中国》1、2的导演陈晓卿跟沈昌文认识,受他的影响,不把吃当做一件可耻的事情。以前看到扬之水的书,对这个名字很有印象,书还没读过,扬之水曾经是《读书》的编辑,还是编辑部的“五朵金花”之一,沈昌文对她的评价挺高。愈发觉得文化圈很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这么密切。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七):斗室之行有际,思之遨游无涯

  《也无风雨也无晴》,捧在手中厚实的一本,其中承载的也是厚重的历史。书中记录的不只是沈昌文老先生一个人的回忆,也是一部中国的近代史,更是中国出版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里面是中国式小人物在历史浪潮中的起伏兴衰,更是整个时代的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号。

  在上海的沈昌文称自己是棚户的小赤佬,那时的他做过银楼的小伙计,做过扑欧(boy),但他却一直没有放弃自学,年少的见识与积累,最后才有了后来北京的出版界沈昌文。书中更多的笔墨着重于北京时期的生活,有出版业最初发展的历程,也有“文革”那段曾经尘封的历史。期间穿插着各色在历史舞台上有着重要角色的人物,当真是一出隆重的剧目。

  将一生都贡献给了出版的沈老,其中谈到很多出版的理念,无论是当时还是今日,都是适用的。他说:“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交易买卖,而是知识分子内部的知识交往和心灵沟通”。这才是最初“书”存在的意义,而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一种商品。

  而在谈到《书趣文丛》的宗旨时,他说到“告诉读者不必把读书看成是教训与被教训、赐给与接收的关系。而只是一种‘对话’。这样方能以自己为本位,自得其趣。”读书这件事,与做学问差不多,要有辩证的思维。不要不假思索的只一味受教,很多时候,读书只是为了引发思考,这样的读书才是一个人去读书,而不是单纯的复录。

  书中提及郝明义提出的经典3.0概念。这个计划有两层意义,第一层就是今天的阅读,应该同时顾及“书”、“网络”、“旅行”这三个层面。阅读,同时也思考阅读在真实世界里的价值。第二个意思是,这个活动要呼应web3.0时代的精神。1.0指的是一个人讲,众人听;2.0就是你讲我讲,众声喧哗;3.0应该是结合以上两种精神的一种新的精神。由此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找一些名家来讲,然后当我们把他们的录像放到网络之后,大家会来补充、添加,这个就是2.0,最后把这些合起来再编一套书,就叫3.0。上个世纪出生的沈老,却也紧随着 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仿佛依旧是那个对于知识渴求的少年人。

  虽然沈老自谦:“我自然只能成为一个谨小慎微的小员工,当不了革命者。”但他为外版书的引进做出的尝试,却有目共睹。托他的福,我辈才看到了金庸的武侠,蔡志忠的漫画,还有早期那么多的译制书。他始终是一个开拓者,并非是跟随者。

  沈老的处事哲学,也许暗合书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一种中庸。所以他在那段风雨的“文革”时期安然度过,在上级的条条框框中实施了自己的开拓。也正是这句出自苏轼《定风波》词中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完美的诠释了沈老的一生。纵使经历了小的波折磨难,最终都变成了前行的力量。沈昌文老先生身体里永远拥有着一种坚韧的力量,这力量如何获得的呢?请允我借用一句书中提起的句子。

  “除了爱情,没有任何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即使爱情,也没法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越界之举,可以如此新奇。——郝明义”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八):风雨晴天平常心:读沈昌文的《也无风雨也无晴》

  大年初一早晨起来读沈昌文先生的大作《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他作为出版人一生的回忆录。不少内容之前都出现在他的《阁楼人语》、《书商旧梦》、《最后的晚餐》、《知道》等书中,可是这本书更为系统,更有条理,还有各种脚注,看出来编辑们费了不少功夫,也凝聚了俞晓群对沈公的“爱”——那天饭桌上沈公戏称为同性恋10年。

  之前那些书都是沈公主动寄给我的签名本,这本书可是我自己在亚马逊书店买的,以表示对前辈的尊敬。沈公照例签名,并给我用废纸背面打印的名片,我把它当作藏书票。沈公开始只是“棚户”里的“小赤佬”和“银楼”里的小伙计,没有正规读过书,从校对开始翻身,成长为出版大家,影响了一代文化人,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都会回头仔细品味的。这本书一年来重印多次,获得诸多奖项,也反映了出版人对这位前辈的敬意。

  工作太忙,拖到今天才读完,遭到同时获得签名的简平兄批评。

  如下是一些读书笔记:

  * 在上海二十年生活的回顾(第36页):人们爱说上海人“滑头”,并不假,但这“滑头”,首先是指遇到为难的事知所趋避。……在上海滩做人,非得灵活不可,也就是说要知所趋避,保存自己。扒手先生教我的这个道理,让我在残酷的“阶级斗争为纲”中的年代里苟活了下来。在阶级斗争中得手的那些人,特别是时时刻刻要想对我这个“走白专道路”的人下手、置我于死地的“同志”,我应付他们的,多年来就是“趋避”这一招。

  * 为“反修”做后勤(第74页):我这时候的外语水平,除了俄语能译一些简单的书外,其余都只能读懂书名和目录。但这“其余”包括十来个语种,而且在日益增加。例如,当时上面非常注意南斯拉夫、古巴和波兰,我于是花了一两个月时间,把塞尔维亚文、西班牙文和波兰文的大概了解一下,就能借助字典、语法书读懂书名、目录,于是就和这方面的专家大胆交换意见了。

  * 想办法活下去(第94页):经过这场“革命”,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人的私欲是无法消灭的。“文化大革命”那么一场口号响彻云天的“破旧立公”运动,回过头来看,谁都在为了自己个人利益而努力,而口号叫得最响亮的,谋私利的欲望越厉害。这就使我消除了当年还留存的不多的左翼乌托邦观念,并且有助于我在十来年后改革开放年代里少走弯路。

  * 回京,混入“批林批孔”的革命队伍(第100页):这次干校根上次不一样,在石家庄。我当了那里的政工组长,领导我的是胡耀邦的儿子胡德平。他跟我挺谈得来。他是北大中文系出来的,研究过红学。

  * 党支部书记、一把手……(第117页):后来,这位包大人(包遵信)日益走红,兼职日多。他主编了一套“走向未来”丛书,影响极大,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年头的重大贡献。不久,他又得到别的委任,于是就离开编辑部了。不论如何,此公思维敏捷,行动果断,实在少见。但是另一方面,有喜独断专行。在他眼里,我自然只是一个“伪君子”而已。但是我不觉得难受,能把这个摊子维持下去就好。

  * 无能、无为、无我(第146页):关心了思想,还特别想到艺术,这方面,我们是费了一点心血的。我们发现一位严格先生,对西洋音乐特别在行,他以“辛丰年”笔名写的专栏“门外读乐”非常受欢迎。他原为新四军,想不到对西洋音乐有那么深的修养,而且善作通俗的介绍。

  * 办公室里的红烧肉(第174页):因此,我之团结文人,笼络部下,所用之道,不是学术感染,而是功利。功利也者,范围何其广泛,而我手中所恃极为有限。无奈之下,我还是常想到自己在做学徒时的缺食少吃之苦,所以常用一些廉价食物来笼络同侪乃至文人。……举红烧肉只是举例子。事实上,我不断采取此类“大嚼”政策,赖以团结作者、同僚。后来当然发展为去饭馆大嚼。我于是编出了周边饭馆的清单,大家浏览,随便点名前去。这名为大嚼,实际上是一种团结文士的小手腕。领导文化而到了此等地步,惜哉!

  * “向后看”(第188页):不久,也从老上海的出版品中发现了茨威格。我首先着手组译他的《异端的权利》,一九八六年出版后影响也很大。这本书刻画了一场为“异端”争取权利的“苍蝇撼大象”的斗争。尽管说的是西方五百多年前的事件,原书出版也已有七八十年,但对刚从“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中清醒过来的中国人有巨大的吸引力。……接着,又出版了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个政治家的肖像》、《昨日的世界》。

  * 与老人惜别(第254页):近年最后一位悼念的老人是范用。他痛恨我,多次与我绝交,但是他的追悼会我还是悄悄地去了。我是他一手提拔的,使我从一个小工人终身厕身出版界。但我多次违逆他的意旨,他自然恼恨。……思念及此,我在追悼会上,忽忽进入,又忽忽退出,因为我没有面目见他老人家了。退休这二三十年,我就是这样在思念、感恩、追悔中过去。

  在第74页里,沈公提到自己能用十来种语言简单阅读,我只好甘拜下风了。

  在第100页中提到了干校里的政工组,胡德平是他的领导,他当组长。我记得沈公还和我提起过,国家图书馆原参考部主任曹鹤龙(后任出版社社长)也是政工组成员,他们在那个时候认识的,也许还因为都是上海老乡就更加亲切。后来我就是在曹鹤龙先生的引荐下认识了沈公的,当时我们一起在紫竹院西侧的一家餐馆吃饭,后来沈公就定期送我《万象》和他自己的新书,这大概是1998年左右的事情。

  第117页提到的“包大人”所编辑的《走向未来》丛书,当时确实影响很大,也不知道他如此偏激。

  书里也有些小瑕疵,例如书里提到时任总署计财司长的吴江江先生,为三联书店盖大楼帮了大忙,出钱又找地。那年沈公80大寿纪念,吴江江已经是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也出席雕刻时光的生日庆典,沈公称他“大好人”。2012年为了会议事情,我去了吴江江办公室,他正准备退休呢。本书的脚注不够严谨,还说是版图公司总经理。

  第174页提到的“大嚼”政策,是我亲身体会到的。我第一次认识沈公是在1998年,就是在饭桌上。后来沈公几次电话约我吃饭,都是出版界的人士,我当时太忙没有赴约,现在回想也感到遗憾。有一次我们在东华门附近的上海石库门酒家吃上海菜,席间有美食家赵珩老师等高人,可是一份价格不菲的宁波呛蟹没有几个人吃,我一个人吃了大半,还打包回家,想必是北方人不习惯生吃海蟹。几次“大嚼”筵席,不违反“八项规定”,让我认识了不少出版界和学术界的活跃人士,特别是俞晓群、赵珩、吴兴文、杨小洲、张冠生、叶显林、张菱儿等。我们还臭味相投,都喜欢臭的美食,这在他的书里都有所提及。

  通读全书,感觉沈公确实是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高人,特别是将上海人的“滑头”升华到一定的高度,能知道趋避,甘于做“伪君子”。私欲是人的本性,乌托邦的思想行不通,只能把生存放在第一位,才能再谈发展。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生存下来,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还策划如此多对文化有重大影响的选题,不是高人是很难做到的。

  在后记里提到的书房和各种电路开关,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去年特意去拜访沈公,还有照片为证,就不在这里展示了。书房不在于豪华的装修和家具,不在于大套精装书或者珍本,如果有沈公这样一个自己设计的功能齐全的小书房,我也就很满足了!现在都时兴用金钱来衡量,他的书房“据说值两百来万,可是我的书只不过最多五千本,每本几十块钱,哪能值那么多呢?我看我的那些破书每本最多值五块钱,那么这个按数来说十万块都不到,可是占了一个两百万块钱的房子,那当然很委屈了。”(第271页)

  这是一本回忆录,也是一部历史,折射出这个年代出版人在痛苦中思考生存和发展的人生轨迹,其中的道理须仔细品位。

  沈公做出版工作和我们做图书馆工作有类似的特点,就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回头看,我们不正是在读了沈公等大家策划的书以后才成长起来的吗?

  ----------------

  《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 沈昌文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出版年: 2014-8

  页数: 324

  定价: 52.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1021328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