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沧海波澄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25 20: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沧海波澄经典读后感10篇

  《沧海波澄》是一本由叶嘉莹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沧海波澄》读后感(一):《沧海波澄》:从失意人生诗意人生【转帖】

  《沧海波澄》:从失意人生到诗意人生【转帖】

  人生中的许多不幸,叶嘉莹先生几乎全“赶”上了:13岁时卢沟桥事变,父亲不得不离开家乡,奔走后方,自此杳无音信;17岁时,母亲病逝,父亲未归;中年时,被无端关押3年的丈夫出狱后性情大变,导致生活精神饱受巨大压力;45岁时,大女儿女婿双双因车祸去世……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这既是叶先生对人生的自我解剖,也是她的心理疗伤。作为一部个人传记,人生失意的经历自然不可回避。不过,回首往事,已经九十高龄的叶先生坦然地说:“我的遗憾都过去了。”与其说这是叶先生参透了人生,倒不如说她早已将自己的人生诗化,因为面对一次次突然降临的劫难,她已经习惯“以诗歌来疗治自己的伤痛”。

  高晓松说过,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话大抵有两层意思,一是令人不快的“苟且”确实存在,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另一层意思则是不必拘泥于“眼前的苟且”,只有走出“苟且”的心墙,人生才可能迎来充满“远方”的诗意。叶先生始终牢记恩师顾随的那句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心情乐观之生活”,才能不被“眼前的苟且”击倒。

  王国维曾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可以看成是对叶先生的最好写照。叶先生化解苦难方式简单,就是一头钻进古诗,在激荡的诗词中寻找心灵慰藉。母亲去世时,叶先生有感而发,书下“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 大女儿女婿车祸去世时,她闭门谢客,在房间里作下10首哭诗。

  叶先生的诗是用全部心灵去写作,所以震颤而又厚重。她始终认为,“凡是最好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整个生命去写诗。成就一首好诗,需要真切的生命体验,甚至不避讳内心软弱与失意。”大胆触摸内心最软弱的部位,这是叶先生对诗与生活密切联系精辟解读。那些流芳千古的诗词,何不是诗人自我解剖的结果

  叶先生曾坦率地说,“我的诗词绝对是我亲身的感情和经历。我不作那些虚伪的诗,我也不作你赠我一首我赠你一首那样的赠诗。”也就是说,叶先生写过的那些诗,都与她的生活息息相关,均发自于肺腑。联想到时下诗歌的尴尬生存状态,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诗歌并没有真正远离我们,远离我们的是我们不愿正视自己,不敢自我解剖内心。换言之,当我们试图用诗歌作为自己内心的遮羞布时,展现的恰恰是我们不愿示人的柔弱,自然不可能疗治身心创伤

  有人说,叶先生站在那里,就是一首活生生的诗。从3岁开始读诗,现九十有四的叶先生到底读了多少首诗,可能连她自己也无从统计。叶先生说:“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活泼的不死的心灵。”

  也许在叶先生看来,只有在写诗中融入生命体验,在吟诗中发现古诗之美,这样才可以“培养我们美好而活泼的不死的心灵”。心灵不死,人生才可能充满诗意。

  ��:�^�

  《沧海波澄》读后感(二):用生命写就的诗词人生

  美妞爱读书编辑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是国际知名学家叶嘉莹的新作,书中94岁的叶嘉莹先生用诗词来讲述自己坎坷的人生:北平的生离死别、台湾的白色恐怖、海外的丧女之痛……

  叶嘉莹先生在书中除了附录部分涉及到她卓越学术研究成果,其余四篇用她自己所著的诗词,按时空顺序铺陈了她94载的人生经历,既有国难当头的大家风骨,又有传统妇女坚忍和不屈,当然更多的是她对诗词发自内心喜爱。可以说正是因为她将诗词与自己的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才能在中华古典诗词的研究上有如此高的造诣。

  叶嘉莹先生的旧体诗词作品至今不足千首,书中亦不能一一展现。但正如叶嘉莹在有一次访谈中所说的一样,她不会为了发表而作诗,她写诗,是因为她觉得心里有诗,不得不写。因此,在书中收录的每一首诗中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当时她面临的情境以及她的真实感受:她母亲到天津手术却在回来的火车上去世,她在《哭母诗》中写到“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在加拿大独自一人撑起养家重任时候,她怀念在台湾自由教学时光,写下了“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在回国任教,推广中华古典诗词时,她以“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激励自己……如果没有对古诗词的热爱,没有对古诗词深刻理解顿悟,叶嘉莹很难用这些或激昂哀伤的诗词将自己的心境表达出来。

  叶嘉莹的一生投注精力最多的就是教书。从1945年开始她未曾间断地教了六十年书。幼儿园中学大学都有。书中两篇多的内容讲的都是她教书的经历。叶嘉莹除了在教学中培养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之外,更是率先在国内提出振兴传统文化提高国民品质要从幼儿园和中小学做起的建议。她90多岁高龄还不辞辛劳往来于美国、加拿大之间,可以说,她用整个生命为普及振兴中华古典文化做着不懈的努力,诗词像“镜中人影”已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叶嘉莹的人生中,她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转化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用诗词展现出自己温润深厚德行豁达包容情怀,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境界态度,更赋予了中国古典诗词鲜活生命力

  《沧海波澄》读后感(三):为己与为人——读叶嘉莹先生《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ZT

  为己与为人——读叶嘉莹先生《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 汪梦川 叶嘉莹著《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 中华书局出版 以中国传统而言,学问与人生是不可分割一体。昔孔子有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大儒程颐解释道:“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通俗地说,“为己”就是为了有所得于心、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则是说做给别人看、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可知这里的“为己”与“为人”与今天一般的字面理解大不相同一言以蔽之古人为学,目的安身立命,而今人则往往是为了外在的各种利益光环。不过,现实中也并非没有尚古齐贤者,如叶嘉莹先生就可谓典型。从其新著《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中华书局,2017),读者就可以感受到这种“今之古人”的风范。 本书的题名“沧海波澄”,取自叶先生一首律诗的颔联:“高丘望断悲无女,沧海波澄好种桑”。上句出自屈原《离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下句出自陶渊明《拟古》诗:“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催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叶先生的这首诗作于1944年,当时先生不过双十之年,大学即将毕业,而北平沦陷已久。所以诗中表现患难之中的痛苦坚持,又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期盼。如今叶先生又以“沧海波澄”为书题,则不仅是对七十年来湖海人生的回顾,更包含了对清平之世文化复兴以及自己老有所为欣慰之情。 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萃。钟嵘曾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然而中国自古也有“诗能穷人”之语,王国维先生更谓“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那么诗人到底应该如何自处?叶先生常说:人生总不免有这样那样的痛苦,如果你被痛苦击倒,那你的苦就白受了。叶先生正是以其持守的“弱德”,最终战胜了人生的苦难,而诗词恰恰是先生赖以破茧成蝶的生命力之源——通过诗词讲习,叶先生得以深探古仁人之心,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更进一步提出“兴发感动”之说,将诗词的这种生命力传递给无数的读者和学者。所以叶先生自言:“我首先是一个老师,其次是学者,最后才是诗人。”其七十年来的诗词教学,既是其生活所依托,更倾注了她毕生的心血。听过叶先生讲课、读过叶先生著作的人都知道,先生讲授诗词,最大的特色在于将诗词境界人生感悟融为一炉,对古人有理解的同情,于自身更有深切体会,从而发掘出诗词独有的“兴发感动”,传达一种穿越时空的生生不已的生命,展现诗词之美感与力量,这才真正是活的文学。 当然,叶先生虽自谦“最后才是诗人”,但这更多的应该是就其所投注的精力而言,诗词创作对叶先生诚然只是劳生之中的“馀事”。然而即便只是“馀事”,先生的诗词创作,也可视为其苦难人生的全记录,更是其人生境界不断提升的印证,所以本书的副标题“我的诗词与人生”,又大有深意在焉。叶先生曾说:“最好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生命写诗”;又说“我的诗大多是自己‘跑’出来的”,所以先生虽不刻意为诗词,而诗词从未远离先生,可以说诗词就是叶先生的第二生命。通读先生的诗词曲,从早期的清才英气,到中岁的茹苦成甘,再到晚年的心动莲开,其诗词与人生之相契历历可见。故先生自言:“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支持我度过了平生种种忧患挫折。”反过来,先生的诗词创作也同样折射出自身的成长与修养。本书中自传式的叙述,诸如北平的生离死别、台湾的白色恐怖、海外的丧女之痛等等,其艰难困苦有为今人所不能想象者,读来真是令人心酸泪下,以视如今小儿女之所谓悲欢离合,相去真不可以道里计。叶先生有言“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这正是先生历尽劫难之后的人生境界。所以可以说,诗词不负叶先生,叶先生也不负诗词,以文字因缘而得安身立命之道,这不正是古人所孜孜以求的“为己”之学吗? 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本书附录了叶先生两篇颇具代表性的讲稿:一是读《史记·伯夷列传》,一是清末民初词人陈曾寿。叶先生的论学之作不可胜计,其中不乏淹博精深之鸿文巨著,何以先生独独选择这两篇?这当然也是别有深意的。盖伯夷叔齐兄弟反对武王“革命”,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顽固不化形象;而陈曾寿作为清代遗民,更有出仕伪满辅佐溥仪的历史污点,所以他们都是被大众所轻视乃至唾弃的人物。然而叶先生以诗词为立足点,出文入史,上下纵横,从伯夷叔齐讲到陶渊明、苏轼、辛弃疾,从陈曾寿讲到李安的《色戒》,所触发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文学本身,可知历史与人性复杂,非可简单论定。有人曾说叶先生是“穿裙子的‘士’”,真是目光如炬。何谓“士”?以天下为己任者是。叶先生在其持守的“弱德”之中,更有一种深广的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所以常在文字与文学之外,深刻剖析人性与人生,善读书者当于此等处用心。 叶先生曾说:“我的人生道路都不是自己选择的”,更坦言从来没有立志做诗人或学者。然而读者要知道,叶先生这种“不争”的弱德背后,是多少年来的辛苦与持守。所以书中描述的苦难人生,固然是叶先生的“夫子自道”,却并非叶先生所要展示重点。正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先生以九十四岁高龄,不辞现身说法,当然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到诗词之特美,然而读者倘能以诗词为津梁,从叶先生的苦难和解脱之中,进而感悟到人生之真谛,寻得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想必更是叶先生所乐于见到的。然则本书之作,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人”——为他人、为读者了。

  《沧海波澄》读后感(四):2018读书清单之19 读叶嘉莹《沧海波澄》

  2018读书清单之19 读叶嘉莹《沧海波澄》

  第19本

  2018.04.02

  叶嘉莹先生《沧海波澄》,副标题是《我的诗词人生》,2018年度第19本读物。中华书局2017年11月版, 15万字,204页。

  中华书局这本书的纸质很好,印制精美插图温馨。买书还是要选择名出版社

  本书成书于2017年,是年作者93岁,叶先生自称94岁,真是不简单,老当益壮。大陆赴台的那一代人,真是坚强的表率,前有王鼎钧的“四部曲”回忆录也是90多岁完成

  据说,本书的题名“沧海波澄”,取自叶先生一首律诗的颔联:“高丘望断悲无女,沧海波澄好种桑”。

  但这本书不是叶先生的人生传记,而可以看做是她的学术生涯的传记。她的一生的学术成果在诗词研究,她的名气在学者、而非作家。学术传记约占2/3的样子,另有两个附录,一个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是叶先生对史记“伯夷列传”的解读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发,认为司马迁之文笔有词之若隐若现的美感特质。另一个是《陈曾寿词中的遗民心态》。

  叶家是八旗子弟,是蒙古人,祖姓叶赫那兰,与纳兰性德是同宗;到民国时期,因辛亥革命,满蒙贵族纷纷改姓,叶赫那兰改姓叶。

  1990年叶先生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从她的几册诗词讲稿看,叶先生的确是大智之人。

  本书主要介绍叶先生的诗词,但读来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味道。

  如:

  庭槐叶尽剩空枝,一入穷冬益不支。

  日落高楼天寂寞,寒生短榻梦参差。

  早更忧患诗难好,每话艰辛酒不辞。

  昨日长堤风雪里,两行枯柳尚垂丝。

  这诗有一种凄婉之美,但的确又似曾相识,颇有唐诗李商隐的味道,我记得袁枚在读到唐人诗句“水痕侵病竹,蛛网上衰花”之时,曾经感慨说:好诗好语唐人已经说尽。我读叶先生诗词亦有同感。

  近代人的诗词,除了毛与鲁迅先生的诗词有新意创意外,其他人可能少有可取之处,叶先生也不例外。

  书中最可怜的人物,可能要算叶先生的先生。从出场开始,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书中出现也不过几笔,就是一个符号而已,一是与先生结婚了,二是随先生南下南逃一直到台湾;然后是台湾白色恐怖,她先生被捕,几年后出狱跟她到美国、加拿大,在加拿大先生没有工作成了标准的夫男,还发过脾气,然后就没有这个人物了。

  想想也是,一个家庭,全靠叶先生一个女人支撑一切,这样的男人的确可怜可悲,只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符号。

  叶先生叙述的她一生的所谓的艰辛与不幸,她那一代大部分人都遇到过。她的大女儿与女婿先他而去,固有悲剧色彩(车祸),从另一个层面讲,人活的太久,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必然的、无可奈何的事情。

  叶先生认为:教育小孩子一开始就是读诗,读诗的程序就是兴、道、讽、诵。兴就是先要使小孩子对于诗歌有一种兴发感动,诗歌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使读者的心灵有一种感发可以兴起。而什么东西使你感发兴起呢?就是你所看到或经历过眼前身畔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使你感发兴起。中国古代非常重视诗歌的教育,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你们这些个年轻人,为什么不好好读一读诗?那时候所谓的诗,还不像我们现在说的李白、杜甫,那时候所说的诗是《诗经》,诗三百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兴,就是让你的内心有一种兴发感动。你看到外界的大自然的景物,你可以有一种感动。辛弃疾说,“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就是说万物都与我有共同的生命,你既然被大自然感动,那么人间的事物当然更会使你感动。杜甫的诗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写的是国家的兴衰成败给你的感动。所以诗的第一个作用就是给人感动。《诗品·序》上说,春风春鸟,秋月秋蝉,都可以使你感动。至于人,死生离别、喜怒哀乐的感情,你都可以用诗歌来表达,所以诗可以兴。

  诗歌最宝贵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诗歌可以从作者到读者之间,不断传达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而活泼的不死的心灵。

  叶先生认为,诗词是不能翻译的,他的作用就在于他的文字,把文字改变了,作用【味道】也就消失了。

  最后的两篇讲座,相对而言,更有趣更有味道;毕竟叶先生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古诗词的研究而不在于她的创作。

  不过陈曾寿的词真好,不需要懂就觉得美:

  修到南屏数晚钟。

  目成朝暮一雷峰。

  纁黄深浅画难工。(xun)

  千古苍凉天水碧,

  一生缱绻夕阳红。(qianquan)

  为谁粉碎到虚空?

  说实话,当代文坛不缺少她这样的一个诗人,但绝对需要这样一个博学的古诗词的研究大家的。

  李商隐、陈曾寿这些古代的大诗人、词人,应该庆幸遇到叶嘉莹,毕竟知音难求;独吟了一千年的李商隐,现在终于有人懂了。我们也该庆幸遇到叶嘉莹,否则我等对诗歌可能要始终停留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初始境界,现在我等好歹知道山水的背后还有货!!

  ainan.p��:d�A.

  《沧海波澄》读后感(五):一世多艰,寸心如水

  前段时间,一条消息在朋友圈中引起了不小的一次刷屏,是有关叶嘉莹先生的。先生今年94岁,这一年的6月3日,她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自己的全部财产1857万,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

  这件事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所期石炼天能补,但使珠圆月岂亏。”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与传承对她而言有如炼石补天的痴心,她想尽自己的所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感知古典诗词的世界,不会“如入宝山,空手而归”。

  她真正无愧于她想成为的,一个“穿裙子的‘士’”。

  叶嘉莹先生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20世纪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兼职教授。20世纪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9年归国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获聘中央文史馆馆员。2013年荣获“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2016年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喜爱叶先生的人,当然了解她的种种成就,明白她的著作等身,但最欣赏和敬佩她的一点,是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

  第一次认识叶先生,是在央视的百家讲坛,当时我年纪尚小,百家讲坛还没有当下这般鱼龙混杂。叶先生讲诗词的风格,就是春风风人,春雨雨人,朗月相照,松风潺潺。

  本科时因写阮籍咏怀诗相关论文,又有幸读了《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之后亦发读完了《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叶嘉莹说杜甫诗》……这一个系列,收获颇丰。

  研究生时期业余时间拜读了《灵谿词说》,缪钺先生与叶先生合著的作品,感受到最深刻的是叶先生得遇知音的珍惜与欣喜。

  如今,我又购入了北大出版社重新编排的“迦陵著作集”系列,其中的《迦陵论诗丛稿》目前还是我的枕边书。

  然而与这些叶先生的学术著作不同的是,《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这本书不再是讲述古典诗词,而是叶先生通过自己一生创作的诗词,讲述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北平的生离死别、台湾的白色恐怖、海外的丧女之痛……她说自己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就能得到慰藉和力量,有了诗词,就有了一切。

  叶家藏书丰富,叶嘉莹幼年,便读完《论语》。9岁时,伯父叶廷乂教她念出人生第一首诗。

  1941年她考入辅仁大学,遇见了恩师顾随。后来,叶嘉莹远避台湾,漂泊海外,辗转几十年,学习笔记一直随身携带,从未丢弃。她说:“顾随先生的笔记,是我一生保留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

  17岁时,北平沦陷,她不幸丧母,事事交煎,她写下《哭母诗》:“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黄叶满山坟草白,秋风万里感啼鹃”。

  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她写下“高丘望断悲无女,沧海波澄好种桑。”

  抗战结束后,山河破碎,叶嘉莹跟随丈夫赵钟荪漂洋过海。白色恐怖时期,她的丈夫被抓,当时大女儿刚刚出生4个月。她带着女儿到高雄亲戚家避难,在走廊上打地铺睡觉。

  后来,她带着吃奶的女儿逃难到了台南,靠教书维持生计。白天,她带着女儿教书。那一年,她27岁,生活已是饱经患难,流离颠沛,但她身为大家闺秀,却表现出异常的坚韧和顽强的生命力。她在诗中这样写: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在那样艰难多舛的日子里,她偶尔还会写下“昨夜西池凉露满,独陪明月看荷花”这样清爽的义山之风的句子。

  在诗词的陪伴下,五十载倏忽而逝,她本以为晚年可以轻松一点,过含饴弄孙的日子,没想到命运之手又和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她的大女儿大女婿因车祸丧生,令她饱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那段日子十分黑暗,她甚至想过很多自杀的方法,最终还是通过诗歌略为抒发和缓解了这种极致的悲痛。

  这一生太多苦难,而她还是选择了回国教书,她说,“如果我没有尽到我的力量,下对不起年轻人,上对不起古人。”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

  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

  有学生在南开听过叶嘉莹讲课:

  “叶老师穿一身紫色开襟长衫站上讲台,婉拒了学生递来的椅子。92岁的老人,讲起诗词来,全程没有任何停顿,没喝一口水,没弓一秒背。一口气讲了长达90分钟的两堂课。”

  岁月留痕,但她气质神采依然如同当年。挺直腰杆、精神抖擞地与学生分享、讨论着诗歌。

  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啊。

迦陵论诗丛稿8.1叶嘉莹 / 2014 / 北京大学出版社微信订阅号:不高冷书单(bugaolengshudanjie)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沧海波澄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