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技术解密》是一本由京东研发体系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3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京东技术解密》读后感(一):无标题
以下全是真实的故事,作为在京东近四年多的老员工,我11年10月13号。入职北京分分公司,15年12月从京东广州分公司离开。整四年两个月。从北京京东满身正能量的小伙子,到满身负能量的京东广州分公司,终于被负能量折磨,在血腥的政治斗争中,一气之下,选择了暂时离开,休息半年,调整心态,再回京东奋斗。按京东公司规定,半年后才能再入职。半年后知道我被列入京东公司黑名单了,对,你没有看错,我被前同事串通人资给坑了。想起来再更。
2011年我22岁刚大学毕业,我是桂林人,离开南方家乡。只身前往北京,只认定进京东,初出牛犊,获得了京东面试机会,在双树村面试我的售后部经理跟我说京东工作很幸苦,经常加班,问我有什么要求要说的,我说,没什么要求,只想进京东。不用复试,王经理直接招我进售后部。那时候担心不能过试用期,勤恳的工作。一个月后副经理给我《转正申请书》时,我很用心的写了六七百字,同期的同事都写个二三百字敷衍。我用了三个多月,做到入库组拆包第一。我的同事们都佩服我,实际一直都不是我比兄弟们干的快,只是我比他们多走了一步,早上活多,九点上班我都是八点左右就到了,每天都是差不多比兄弟们多干一个小时,怎么会干的不多。每天快下班的时候,我就第一个搞卫生,也帮同事们扫地倒垃圾,人缘也是非常好。一心为公司,没有过任何私心,有一次有一筐货不好干,被扔在路中间,没人干,我去拉了就干,老员工说,那么多好干的你不干,怎么挑这个,我说,反正都是要干的,早干早下班。后来老同事每每提到这事,直说被我感动。我就在每天尽心尽责工作中得到了兄弟们的认可。才三个月就被提名到优秀员工,只差几票就被选上部门优秀员工。2012年5月拆包划归备件库。此后每个月的部门标兵,在年底的时候拿到公司年度优秀员工,备件库200多同事,只有5个,我上台领ipad,说了一些让自己感动的话,一时风头无俩。之后也一如既往,2013年再次拿到公司年度优秀员工。连续两年的华北第一,从未弄虚做假,一直怀疑是不是全国第一,用兄弟们话说就是牛逼,风云人物。表率了整个华北入库组,合力干全国第一。
2014年5月我离开北京,收获满满的荣耀与勇气,满满的正能量。在北京的两年多期间,家里有亲人辞世,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希望我能回到南方,不要离家太远。农村传统家庭出来的,毕竟父母在不远游。我选择回南方。同事们一再挽留,我还是决定调往广州。之后北京副经理几次跟我提及,希望我回北京,我都婉拒。
我到了广州备件库入库组,开始不拆包,处理异常单。初到广州一脸诧异,这是京东吗?这就是典型的山高皇帝远,公司管理氛围,制度,企业文化,福利待遇统统都与我此前工作了两年多的公司,没点关系。
第一,我就诧异了广州入库组的管理团队,整个入库组七八十人,一个主管四个组长。对比北京,也就百人,一个副经理,七个主管,七个组长。我懵了。我在广州一年半的时间,编制最多时百人,三个主管,5个组长。几个人一大堆事都管不过来,还没固定的沟通培训机制,即使团队有人才,却没有晋升编制,流失率是硬伤,员工管理是恶性循环。而且主管管主管。每次需要与外部门沟通,都是对面副经理级以上,入库组就只是不对等的主管。一直都没有副经理管。我在广州代表部门和其它部门开过无数次的沟通会议,完全没话语权,都是被其它部门经理和我自己的经理虐的份。
第二,广州备件库充斥着官僚主义,我刚到广州备件库,见到经理都下意识的问好。没想到经理连看都不看。两次之后我就放弃了,发现走到路上只有上下级之间打个招呼,越一级都会被视作不见。高级经理被下面拥簇称为“老板”,基层管理者被称呼为各个“总”,“老板”的意志大于公司的意志。副经理级别以上的全坐在小小办公室里吹空调。对比北京备件库副经理级统统坐在员工后面。广州普通员工和领导之间像隔了一座大山。我在经理面前提过,广州员工整体素质不高,都没个大学生,能不能给入库组加人的时候招些有大专文凭的。经理说,入库拆包要什么文凭。我当时立马闭嘴,心里当时气愤。我在广州一年半,除仓储涉及少点,其它部门到处都是硬伤,广州京东整体氛围不佳。一直认为人是主要问题,对比原先在的北京团队,大专以上文凭和无学历五五开。到了广州我所在的团队只有几个大专文凭的,是个人都要,人资只会在旁边人才市场给我们招人,并不会帮我们向社会公开招聘。几十个人也找不到一个有大专学历的,人资一副人给你招了,你爱要不要的态度,注定了和人资埋下最后的矛盾。
第三,管理层的越级指挥,因为备件库拆包组此前是从售后部划归备件库,因业务上和售后关联,广州售后和备件共同的高级经理,基本都是越过备件库经理直接指挥入库组工作。售后被惯的,随便一个售后部主管都名正言顺的干预备件库入库组,做的偏差就越过备件经理向高级经理下运营部强行干预入库拆包组。入库组对整个备件库核心指标不是关键影响,且本身就备件库房管理一直全国倒数,每次巡检都要靠着所谓的“老板”撑着,自身难保。备件库入库组入口都没把好关,库房怎么能好,恶性循环。三个经理,最终没有背景的备件经理受不了辞职,一个副经理辞职,另一副经理外调。
我就是在逆境中试图乐观改革,尽心竭力的试图走出困境。努力了一年半之后,最终被官僚主义所打倒,从北京到广州满身的正能量到全身充斥着负能量。没能度过最后的管理层动荡,成为官僚斗争牺牲品。在最后的时间里,我受到政治波及,独自管理三十人左右的团队,连个组长的编制都没有,我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都无法完成日常工作。每天被新来的主管各种穿小鞋。你没有看错,没有副经理,依然是主管管主管,他跟新经理空降过来,管我和另一主管,我们两个人管百来人。来个官僚主义老套路,越级指挥,直接指挥我管理的员工,基本都是我自己的事,自己都不知道,把我架空,反过来指责我管理失职。
终于在我连上十几天班身心俱疲的时候新来的主管,趁机在我调休的时候,在我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当方面通知人资我旷工。我因为气愤,心态爆炸,第二天就向新来的主管提出辞职,填写离职申请单,正常交接,不曾想两天之后又突然被人资驳回,说已经提报我旷工,要给我办自动离职。真是莫名其妙,最终我和新来的主管,另一主管,人资同时对质下我无旷工,我在调休第一天晚上十一点还到过公司处理工作业务,监控为证。人资无异议,我填写正常离职单交接。
我在京东工作四年两个月,我的最好的时光和京东一起成长,京东公司在这11年到15年我亲身经历了京东的发展。我作为前京东人,在京东的时候得到过无数的赞赏,拿过n个优秀员工之类的奖。或者说今日,我向我曾经的领导同事提我要到他那去干,特别是曾经我在北京的兄弟们,他们是绝对不会拒绝我这么优秀的员工。我可以自信的说,我曾经在京东工作过的四年问心无愧,光明磊落,工作勤恳。
但是我现在没法做到,我莫名的成了官僚斗争的牺牲品。被京东公司官僚势力扣上了重大违纪离职,我光明磊落,没有谋过一毫私利。没有违反过京东公司任何规章制度,半年后莫名被扣上了这么一顶帽子。
到现在我想你应该明白了这件事情的真实,这并不是一个故事,这是真实的人,真事。看起来像是青年读物的成功学,只是结局是没有成功。我离开京东才明白我在广州一年半,我错了,这篇文字已有答案。我实际满满的正能量到达广州后一直试图改革他,终究原因是人的差异性,注定我最大的失败就是拿广州京东去跟北京京东比。比到最后才发现压根不可能,尽管我在广州依然努力奋斗,但我违背实际的理想主义情怀。广州企业文化价值观又这么薄弱。我也就注定在广州是个悲情人物。
《京东技术解密》读后感(二):京东为什么热衷开放技术?
除了书里的技术外,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开放看到什么呢?
另外一点是互联网竞争正走向生态和格局之战,平台化是未来趋势。比如京东在物流、供应链等环节向上下游开放,这本书谈到的青龙系统的智慧采销、库存决策、物流路径优化等创新,这对于京东未来的物流开放和独立至关重要。又如书里提到的京东的大数据洞察、智能产品项目JD+、智能云,这些都是开放的技术能力,通过模块开放出去,实际上是业务和生态的延伸,曝光的越多,越能争取到合作伙伴。
再者,互联网企业都在试图将云计算、大数据等资源和能力开放出去,未来会对外出售云计算、存储等能力,并与业务和应用紧密关联,这也需要企业走开放路线。所以说,不管是出书,还是对外曝光的其他形式,都是展示自身技术实力,吸引更多伙伴和关注的方式。在越来越感性的互联网时代,这一策略效果很突出。
《京东技术解密》读后感(三):解密谈不上,顶多是分析
京东不但在电商发力,其借助强大的物流体系,也将入侵到整合本地生活的服务和零售领域——基本上所有涉及到本地生活的互联网公司也盯上了这块肥肉,去中介化,分销模式将可能被瓦解。
这也是刘强东对传统企业的几句警告:未来不需要分销商。分销商模式、加盟模式都会被干掉。京东以512.7亿夺得第一名。
学习京东http://www.duibiao.org/kaocha/jingdong.htm京东的主业发展方向很有眼光,老刘也很有魄力,未来光明。在刘强东的带领下自然会更辉煌。
但个人对大规模发展云持保留意见,提供给自身和上下游的生态圈使用得了。这种业务投入巨大,而且要突破某个临界点才能换来利润和成本的平衡。但这块业务正在群雄逐鹿,而当年做B2C是蓝海,谁现在要搞个全品类B2C电商试试,没有能突破的一个单点谁肯投资,有土豪投了也熬不到胜利的那一天,老刘现在再从头自己搞一家B2C我也不相信能成功,天时地利人和不在矣。
技术方面京东处于能应用开源精华到完全有能力实现和创造的中间状态,起步毕竟比阿里系系晚了几年,还有过.Net更换Java平台的周折,阿里系几年前已有能力给JVM提交代码、实现自己的MySQL分支,金融团队聚集的安全专家和对接几百家银行的经验也不是短时间能得来的,京东金融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阿里系在中国Java开源圈的贡献和影响也很强,这方面公司文化比同是互联网巨头的其他几家强多了。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一家科技公司唯有靠吸引业界顶尖人才不断加盟保持领先地位,封锁技术、竞业限制等手段都是歪门邪道,这也是电动车巨头特斯拉敢于开放最新技术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