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12 20: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的读后感10篇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是一本由王鑫 摄影著作,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读后感(一):相关书评

  著名广告作家 李欣频:趁年轻体力,走到最远、最高世界边境,帮自己建旅行目录文档,这份目录文档将是你未来一生重要资产,也是你未来灵感搜索引擎。旅行,最大的意义在于能让你从自己内在中找到真正需要东西,加油!

  作家 洁尘:他有一颗安静且仔细的心,而且很幸运拥有两种呈现手段,一是文字,一是镜头。他走在路上,从心出发,安静地拍,仔细地写,出来的图片和文字晕染着发现欢乐分享愉悦,渗出一种让人心动的味道

  《中国摄影报》副总编辑 柴选:他的文字旁征博引却似信手拈来轻松中寓含着深刻。而吉光片羽的照片则静静地躲在字里行间,对视着我们,安静甜美而又意韵深长。这些照片没有被刻意地艺术化,亦没有成为旅途见闻图录,更多的是以具象的细节,作心境的描摩,作视丝的浓缩,从中可见一路走来的苦辣酸甜

  著名摄影师 阮义忠:一步一天地,旅行中拍出最美的风景。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读后感(二):不煽情段子的行走

  以旅行为主题打行走旗号的书很多,如以《从XXX路过》《XX摸头》等等,这些书来头大名气响,可是当拿到这些书时,真正爱书的人,看了却觉得毫无收获,除了一些鸡零狗碎的故事和段子。也许里面的通俗故事和段子能让人看得有兴致就像是偷窥别人的私生活,偶有小刺激、小有趣,有时触动之处还能让你感同身受鼻子酸了一下。可是最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呢?本山大叔的段子小品,当年也很火,甚至火了十多年,然而到今天,除了当时乐乐,一起解嘲弱者外,能给我们什么东西?

  现在符合大众口味的也就不用思考费劲的段子文化,真正那些做深的心灵探讨的却少之又少,即便是一些鸡汤文字也受到了嘲弄。现代人过多的快餐式娱乐而少了审美情趣

  跑远了。今天读《一座城池,一路风景》这样一本书,是一个摄影师的文字随笔和图片札记。一般来说,精于文字的人摄影一般,而摄影师文字功底好的也很少,两者结合的好的,限于个人眼界,知道的如台湾摄影前辈阮义忠,大陆目前还没有特别突出的。

  我去过成都,也看过写成都的一些旅行书,大多停留在描写美食、休闲的具象感受,却没有对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底蕴风格分析介绍,而这本书却用感性理性的笔调向读者介绍了人们知而不熟、不为人知的东西,如休闲之地的缘起,味道江湖文化,如美女青涩妖娆等等。

  看了这个章节,你也大可成为半个成都人了。

  另外,作者又通过独特的摄影手法,拍下让读者感受到文字以外的视觉表达,这些图片不同于摄影师那些直白拍摄手法,而是用图片的凝望和思考让你去品味画面里蕴藏的故事和含义,达到书与读者交流的意义。

  本书还在品读中,也推荐大家去读。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读后感(三):行摄吴哥,沿古南方丝路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不是单纯在说旅游,按作者的话,他更喜欢用“旅行”来阐释自己的视觉。他去一个地方,更爱去探秘当地土著的生活。在这本旅游摄影文集里,读者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游客眼里吴哥的废城,还有独自步入柬埔寨村落视野

  在和当地人交流时,作者有时会不经意流露出来对贫穷村民善意。行摄时,他的身上总揣着几把糖果,而吴哥那些随处嬉戏的小屁孩,也会乐意配合他的镜头,让他端着炮筒随意扫瞄。摄后,小屁孩们也喜欢围上来,分享他的糖果。   

  作为专业摄影师,在旅途中,随性而摄,视角色彩光线恰到其处。他对色彩光影运用,特别是人物肖像,有时会让阅读者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可以触摸到照片中人物灵魂

  这本书的文字,洗炼简洁,和作者本人年龄有一种不太相符的成熟。作为60后的我,最初在就书稿和作者交流时,一度以为他和我岁差不大,后来才发现比我晚生了近10年。这种错觉可能来源于其文字的影响,以及他摄影出片的风格,但如果能了解他的经历,即常在藏区出行,浸风雨,有时甚至是独行于荒壁,深入藏家孤户,那么也就理解他的练达与成熟来自于何处。

  天蝎座也是一个追求完美近乎于强制的星座,对本书打造,他是到了一种可称为“挑剔”的地步。当然,同为天蝎座,我尽管是60后,也竭力和我们80后的编辑团队一起,来配合他这种“挑剔”。本书的封面,从第一位设计师第一种方案,到中间的三位设计师接近20种方案,直到最后,一位美眉设计师的不请自到,才化解了这个选择综合症。最后的封面,在我们看来,仍然是离至美还有很多距离,但由于上架的时间紧迫性,已经不容我们再犹豫

  在内文上,我们对内页纸张的选用,也是经历了一番痛苦“遴选”,既要考虑表现文字美雅,要考虑图片精美,细节层次表现,还要考虑阅读的愉悦,同时还有印刷成本控制。最终选定的特种纸,印出来更接近相纸精印,白色微微米黄的纸色,映衬内文的精雅韵味文艺感十足,又能更好地诠释照片本身的色度,使文与图交相辉映恰到好处地彰显丰厚人文底蕴,整书有一种绵长的文化氛围张力

  这本书的最终结果怎么样,还需要读者来鉴定。我们期望1年半的精力,能对作为读者的您,有一个比较好的交代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读后感(四):灯下夜读,心安故土

  《一座城池 一路风景》一个多月断断续续读完,昨晚合拢书页那刻,才惊觉封图有几分熟稔。

  这熟稔捻碎时空,让我跌进回忆深处的镜像:甘孜寺外的平台,甘孜县城的最高处。某个黄昏,我曾站在那儿久久。

  远眺群山如黛,低矮藏宅沿着山脊往宽阔河床方向摊开,柔和日光从乌蓝的云层泻落,风疾云荡,一地斑驳。几只硕大乌鸦扇着翅膀闯入我灰白色的镜框,稳稳歇落在坝边光滑的柱头上。低头梳毛,乌黑的眼睛无视我的存在。有人说,存在本是荒诞。那一刻,是否真的存在过?在眺望的眼里?在没有僧侣只有乌鸦和风寂静里?寺门上贴着告示:结夏期间,禁止女士入内。

  相识却不识。是摄影作品本身带来的疏离,还是乌泱乌泱的大脑里执掌时空的探照灯休眠了。奇了。

  奇了的还有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和封面如出一辙,从头到尾读完了才懵懂发觉它不是“它”。

  贴着人文摄影之旅的“标签”,此书内容却跳脱了旅行寻常概念,不介绍吃住行。叙述风格也并非完全以时间、事件路线为轴。更多的是在路上恬淡心境和飘散思绪

  作者有些字像放飞的风、脱缰的野马,旋转而去的劲头和那位台湾转音小王子叶秉桓有一拼。转出去,飘远了,有时收回来淡然一笑,有时干脆任它去。例如《康定,只为那首情歌》,以为是讲康定,是讲了,有那么一句;以为是讲情歌,也有那么一句;一头飘到电影《康定情歌》,飘到电影就罢了,接着是仓央嘉措的诗,色达佛学院的修行,又谈男女如何面对情感泥沼。最后,情歌不见了,康定也没影。

  这种风格洒脱肆意,几乎把我转晕。还好,晕完,尚有一些舒朗澄澈的心境。书里这些地方,好些我都去过,感悟却不同。作者对历史人文的思考,有一定深度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读来长知识美中不足的,是同一篇文字里多处“引用”有损结构,好像讲故事,讲着讲着有人横插了一段,那人语调面目别样,文气接不上。

  除开这个,文字本身的美感,是品读的乐趣

  节选几句:

  “沿着路边的小径,向这个波光粼粼的世界走去。”

  “人有时就像驯养的鸬鹚,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下年复一年地劳作,逐渐忘却了追求自由个性本能。”

  “即使苦难如磐石,诗意总会穿过缝隙探出怒放的绿芽。”

  不需要华丽的修饰,文字有如衣着合度,内容与表达彼此安适便是美。乡野中光着脚板,“沿着路边的小径,向这个波光粼粼的世界走去”。这样的字,随心赋形不匠气,有触动到我。

  诸位,书名就是一个“圈套”,千万别误以为这是“一座城池”的故事。生活是一座城,生命是一座城,人的心是一座城,走出去或是走进去,一路采撷风景,这些风景又重构成新的心灵之城。终其然,一个人的旅行,心与境皆可互为风幡。风动,还是幡动?心存诗意和希望,便总能看到诗意和希望。

  此书摄影文字并重,特种纸印刷,图片效果极佳。论意境,摄优于文。

  书的后记《诗意的栖居》。无独有偶,很多年前我过《人民日报》有篇同名评论,当时还剪下来存了。诗意的栖居,不仅在旅行的路上,也在每一个平凡的当下。若把诗意完全寄望于旅行,生活在别处,常常是源于内心焦虑价值缺失。“旅行,它不是速效救心丸”作者对此的认识甚为清醒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长久幸福,源于坚定信仰内心深处安详。”

  书即成,便脱离了作者,是一枚漂流的种子。夜深,在灯下拾起这枚种子,内心安详有如泥土故乡的泥土。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读后感(五):树荫下一杯咖啡,看看千年城池

  放假是没法出去旅行了,几天里,找本书打发无聊时光。不想看那些刻意的美图美文。有点意思足够。偶然在书吧里翻看这本书。被其黄色书名背景块下的黑白图吸引。一个孤独的修行者,走过一片老旧的城区。穿越,不仅仅是终生城池,他面对的是整个浮屠婆娑。成都、藏地,去多多次,却竟然没有发现,其文笔画面地下隐藏的另外一个世界。我们去游玩,都是浮光掠影先入为主的观感。那么我们真正看透看懂了这一片土地的生活本质了?没有来得及细看这么多文字,先翻看几个跨页图,那些平日里喜欢炫耀的随拍,那些即将下口的美食都没有一幅图来证明游玩的存在。感觉作者喜欢冷静方式来看待周遭一切,即便这些东西很美或者很普通。我们都在努力工作,然后想想去过什么地方能够让人羡慕点赞。而感觉这本书不是为了赢得更多的喝彩,它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个性,脱离印刷机后,就走上了自生自灭道路。正如勒口说道,重要的是找到作者和读者产生共鸣的地方。

  尼泊尔遭到地震创伤,为当地人民祈福。希望吴哥古城不再收到同样的打击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读后感(六):有些书不一定能碰见,却是你不可不看之书。

  有些书不一定能碰见,却是你不可不看之书。旅行,总是一个充满诱惑力词语,也是一个与旅游一样被说滥了的词语。也许有人换了个词儿,更文艺叫“行走”,其实都是说的一个事儿:出去放风。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我们出去放风,摄影手艺好的(男的居多),拍拍美照,小清新,有美人美景。有文笔好的(女的居多),一路走啊一路写,小感觉,文艺范,格调枪。读这本书,是另外一种感觉,不那么多的个人情感宣泄,照片也不走唯美华丽路线。一种行走中的镇定,按下快门的清宁,读文看图,早已跳脱于庸常俗世的感念。他自己走这样的旅途,拍那些放在时空的画面,有城池的无奈,有风景的无常,有人生的感怀。主流实用价值被摒弃,惯常审美标准被剥离,一切留给时间和不同阶段的人去检验

  好吧,好不好看了才知道。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读后感(七):美好的风景总是用心的感受和自我的审视

  路上的风景总是美好的,那关乎心境。昨天刚看了新播出的纪录片《第三极》,里面讲的是中国藏区的风景人文,自然人类和谐,让人感慨万千。我们旅行,如果仅仅是对风景的观看,对人文的好奇,总是逃不出猎奇的窥探欲。如何在那里获得内心的感受和领悟,才是自己的收获。很多时候我们忙于观看疏于思考,忙于记录疏于感悟,忙于炫耀疏于内审。

  最好的旅行是不是独自旅行?最好的风景是不是日月星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答案。所幸《一座城池,一路风景》没有停留于当地路线的介绍和游记攻略。更多是思想心境的描摹,在辅以摄影图片的相映成趣

  书的行文严谨篇幅得当,图片是精选后的反映。只是这种偏于严肃的行文方式,可能对那些喜欢读轻松文字和诙谐段子的人们不太适合。这是一本适合静下心来慢慢读的书,或者在睡前夜读,或者在漫长的旅行为休闲的读物

  成都,吴哥,蜀地,藏地,都是不少旅行者心中的圣地。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一个另外的世界,一个文艺下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精心选出的图片都是凝固的瞬间,宁静而有意蕴故事。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读后感(八):会摄影的“阿兰·德波顿”

  大学的时候迷恋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的作品,遍寻图书馆书店,逐本拜读。工作后,阅读量骤减,很少能再找到阅读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爱情笔记》《哲学的慰藉》等作品的那种徜徉在哲思、艺术、美学之中的感觉。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竟然让我仿佛回到当年。细细读完,我捧着书,仰头,想对这本书和王鑫老师做个总结,给那种如遇故知的感觉一个名分。慢慢翻动书页,他拍摄的风景和他写下的文字交错出现。良久,“会摄影的阿兰·德波顿”这些字浮现脑海的时候,我轻轻合上书。不知道其他读者是否与我不谋而合。来,让我们比较阅读一下。

  如果我们在加油站,还有汽车旅馆等地方发现了生活的诗意,如果我们为机场和火车车厢所吸引,其原因也许是我们明确地感觉到这些偏僻孤立的地方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场景,使我们能暂时摆脱因循僵滞的日常生活中难以改易的种种自私的安逸、种种陋习和拘囿,不管他们在设计上是如何的不完美、不舒适,在色彩上是如何的不含蓄,在灯光上是如何的不柔和。

  ——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当我独自旅行,在车站、机场、码头、旅馆、车厢、船舱等空间腾挪转移,在辛苦劳顿中,我可以暂时摆脱因循僵滞的日常生活,摒弃种种自私的安逸、种种陋习和拘囿。这种暂时打破家庭安全庇护的自助旅行经历,虽然会让人感到不安,但是在品尝艰难之后,更会让我珍惜所拥有的美好。正所谓没有劳苦哪知甘甜,开胃的饭菜,不是山珍海味,不是满汉全席,而是一番畅快淋漓的劳动后,饥饿赋予人们的自然渴望。

  ——王鑫《一座城池,一路风景》

  我们在异域发现的异国情调可能就是我们在本国苦求而不得的东西。

  ——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所以,与其羡慕梭罗在瓦尔登湖边搭棚建舍晒太阳,不如择时在路上,享尽天下万千美食与风光。

  ——王鑫《一座城池,一路风景》

  那么,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所谓旅行,就是一场观照内心的修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座城池,一路风景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