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5-26 21: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经典读后感10篇

  《如何成为卓越大学生》是一本由[美]肯·贝恩(Ken Bain)著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读后感(一):一本引导(准)大学生为迷茫大学生活寻找、建立意义的书

  作为高考的过来人,虽然我已在全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里接受了三年的本科教育,算得上是十八岁那场残酷战役胜利者,但脑海中关于在案牍前奋战的日子、高考结束后对大学的想象、进入大学后长达两年的挣扎记忆,依然是鲜活不已。

  进入大学,就是进入一个全新、陌生的场域。不仅是物质环境变化,更是思维学习方式的全然颠覆。再也没有人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每一步该怎么走。教授行政老师师兄师姐……这些在学习、生活中权威,只能以自己学识经验告诉你存在着的可能性。至于是否适合自己、如何辨别其中的信息,全靠自我。大学作为个人真正进入社会之前至关重要的一站,为我们提供了足够丰富资源时间,去思考:我们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怎样做才能到达目标

  而在《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一书中,作者肯▪贝恩以足够多的典型案例以及他个人对于大学教育的深刻思考,为正要进入大学、或者已进入大学却仍对学习、生活充满疑惑青年人提供了相当全面建议同时引导读者进行自我思考。就我的大学体验而言,虽然肯▪贝恩写作此书的基础是美国的大学教育,但他描述情况、提出的不少见解对于中国的大学教育、尤其是顶尖的研究型高等学府而言都相当切合。对于迷茫的准大学生和大学生人群而言,此书可借鉴内容实在是不少。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乏“相见恨晚”之感——如果能早些邂逅此书,也许我能更充分利用好大学的资源和在校时间?也许会少走不少弯路呢?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读后感(二):愿你成为一名卓越的大学生

  在看这书的时候,我不时想起对我影响很大的两名大学老师。

  这话我在没毕业的时候已经和身边比较熟悉的人提了不止一遍。我很难想象,如果我的大学没遇到那两位老师,现在的我又会是怎么样的。

  第一位是班主任

  第一次上他的课,我像往常那样,想着课上该怎么打发时间。尽管日常接触主任,觉得他这人有点意思,但这并不代表他的课会有趣。大概是因为上大学后碰上几个只会照书读的老师,也碰到几个上课讲的例子重复两三遍的老师,那样的课十分无趣。往后,对要上的课,不再抱有过多的期待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的第一次课,和我们讨论感冒。他问了三位同学,感冒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做。一个说,他会多喝水,那是爸妈说的。一个说小感冒他不会吃药,而是让自己慢慢好起来,严重一点的感冒则会吃药。一个说他会做运动,那是奶奶说的。

  感冒是好了,可我们怎么判定用的这个方法就真的是有用的呢?班主任由此引出话题

  那一次听他的课,我似乎抓住了什么,又好像抓不住。

  再后来,他和我们讨论,中医到底有没有用。

  中医怎么会没用呢?这是我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它在很多人心中,都是和西医并列的,有些吃了西医的药不管用,喝了中医的药却好了。班上的同学举出一个又一个例子和班主任辩驳,败下后又再搜刮例子再战,直至下课。下课后回去搜集了很多资料,然后下一次课再和班主任辩论……

  那次课,我震惊了,我也终于明白那我之前我看似懂却又抓不住的是什么东西了。作为一名成年人,我竟然才发现,从小到大一些我耳濡目染的东西,我从来都没去多想一想,动动脑子。我从来都没有多问一句:是这样的吗?为什么是这样?究竟……?

  第二位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的老师。

  在课上他聊到自己曾经工作,后来到国外进修,再后来到我们这儿当了一名教师

  在对这个社会还不太了解的时候,我们身边人(更多的是父母亲戚可能是这样跟我们说的:

  当老师好,有两个寒暑假,不用像上班族那样那么辛苦

  公务员好,福利好,铁饭碗国企不错啊……

  而老师只是简单地说道自己毕业后在某单位工作,后来因为遇上些事才认清那儿并不适合像自己这样的人,然后选择出国深造,再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回来后在我们学校当一名人民教师。

  不再是过往的那些人告诉我的那样,这里面有迷茫、有现实、也有苦涩。不再是完全没有含金量的一些话,里面有经历后的一些个人感悟。不再是片面之词,他有说到好的方面不好一面

  听着他的经历,我第一次认真地想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适合什么。

  第一位老师让我察觉到要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那门课上完后他说:“这门课教学大纲并没有思维模式这样的内容。但如果没有的话,再听往后的内容,你们一定会因为你们过往固有的思维模式而不能理解。加之,你们是读师范的,毕业后班上会有人去当老师的,如果你们自身的固有思维模式都没有摆脱,又怎么教育下一代?”

  尽管后来学校并没有专门开一门讲思维模式的课,但在班主任争取之下,下下届的师弟师妹,他们大一就可以上这门课了。

  后来,我要实习了。学校规定实习必须和自己专业相关,我去了一家公办学校实习。三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而我通过这个实习,看清自己的心。爸妈不解我为什么没有当老师,我解释,他们还是不理解,我坚持下来了。再后来,我在一家公司实习。

  转眼间,我毕业,转正了。前些日子部门开小会,原本同事互评,后来老大也出来说了他对我们每个人的看法。“XX呢,小小年纪,有批判性思维,这我是没想到的,也觉得很难得……”

  当初两名老师,一位有心之举,一位无意之谈,意料之外的蝴蝶效应

  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都是不断重复的行为结果。因此,卓越并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愿你在翻阅《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的时候,细细品读,慢慢咀嚼,去回顾、反思总结自己,然后改变、前进。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读后感(三):卓越不是少数人的专利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9日第6版

  ■王义遒

  现在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约有三千万,是世界各国人数最多的大学生群体了。大学生的心愿是什么?不言而喻,都想“成才”,但是究竟怎么“成才”并实现“卓越”呢?这个问题不仅大学生关心校长和老师都在研究,涉及的文章、著作大概成千上万。不久前,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著名教育家肯·贝恩(Ken Bain)教授的新著《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他以近30位美国卓越大学毕业生的鲜活案例,丰满灵动趣味盎然地解答了这个问题。

  贝恩教授是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教务长和分管学术事务的副校长,是美国影响较大的四个大学教学中心(纽约大学优秀教学中心、西北大学瑟尔精英教学中心、范德比尔特大学教学中心和蒙特克莱尔新泽西州立大学教学资源中心)创始人,被誉为美国最好的大学教师之一。他的前一本书《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在中国颇受好评,最近,他应邀来西南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校作讲座,与师生交流互动场面热烈

  “卓越”不等于“名气

  在人们心目中,“卓越”者等同于“名人”,于是,“名气”、“名次”、“排名榜”成为各行各业人人紧盯的目标。无论是人还是物,是业绩成就还是性质能力,都有定量指标,都可以打分统计,从而确定“名次”,至于不同的人与物、不同的单位或机构,人们的社会贡献是否有“可比性”则在所不计了。人似乎为“名”、为“面子”而活着(当然“名”后还有“利”),实在可悲

  其实所谓“成才”,就是实现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价值。人活在世上,每个人都是特定时段的特定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对他人和社会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实现自我价值。此时此地我所做的别人不能替代,就体现了独特的创造力,就会表现“卓越”。个性创造力的源泉

  被肯·贝恩列为“卓越大学生”的近30位受访者中,只有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达德利·赫施巴赫、掌上电脑发明者杰夫·霍金斯、《哈利·波特》作者乔·罗琳等少数人可说是鼎鼎大名的“名人”,而有的虽也得过大奖,也算“成功人士”,但名气却不大。比如,一位检察官怀抱正义,执意将上世纪80年代美军在萨尔瓦多的一起屠杀事件写成剧本公之于众;一位本科志愿者将一个沉淀15年的黑人杀人犯冤案平反并抓到了真凶。还有人创造了城市农业,有人发明了新诊病方法。这些都被作者列为“卓越”行列,因为他们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就是“成功”。这并不取决于与人相比和排名,他们拒绝攀比,“只跟自己竞争”。所以人人能够创新,也人人能够成为“卓越”!要说有“人生设计”,就该是这样。

  大学教育是自我教育

  贝恩特别欣赏保罗·贝克教授开的一门“能力整合”课的场景,这门课在周围都是舞台式的特殊教室里上,师生热烈互动,让学生体会到:成长就是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发挥自己潜能,“成长意味着挖掘大脑的无限活力”。在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一个人拥有跟你一模一样身体、经历和大脑,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是历史偶然性的产物”,要想充分展示创造力必须首先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行事方式。这其实就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讨论。

  每个大学生想做好自己的“人生设计”,首先就得想一想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有的学生埋怨,自己没有“成才”是教育不好。我认为,大学学习与中小学学习的根本区别是:大学生基本上已是成年人,具有承担个人和社会责任权利义务和能力。大学学习是一种自觉自愿的个体选择,不是义务教育,没有人强迫你去学。高校给你提供学习条件和环境,你对它们是否满意,你可以选择,提出适当要求,让学校改进和完善。但是,你能否善待自己,充分享用学校所提供的设施和条件,学得好不好,一切由你自己负责。这样,个人前途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切依赖于自己的主动和努力。

  “自己掌控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就是来自于自己掌控教育”,这也是该书的规劝。作者说,“要自己为自己教育做主”就是“成功的根源”,所以,大学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具备了这种认识,学生就能坦然而充分地享用学校所提供的教学设施和活动空间,在有选择的教学、课外活动和师生交流中,得心应手地汲取营养追求卓越。

  启动快乐学习的开关

  有的大学生不想追求“卓越”,更无“成名”奢望。他们上大学只为谋职挣钱做准备,对学习“提不起神来”,“跟着感觉走”,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考试及格按期毕业足矣。“对有些功课,明知有用,却很厌烦”,他们学不好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态度”问题。因此,寻找激励、取得上进动力是第一位的。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

  其实,学习是有兴味的,不过要自己去寻找。寻找过程要投入热情和专注,在钻研中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对一些事情还有新奇感、有趣味,能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还有点创造的冲动。这就像小孩玩透镜,将太阳光聚焦点燃纸捻觉得好奇,非常兴奋,现出“童心”。这时,你就会建立起自信,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独具的才能,从而大大激励自己的上进心,并认识到,原来之所以对那些东西感到枯燥无味、学不会,是因为自己没有钻进去发现其中乐趣而抱持放弃态度。这样,你就建立了上进的起点。当然,这种动机要真正出于“内在”需要,而不是“外在”的,为了得高分或某种奖励等。否则,这种激励就是短暂的,不能持久

  总之,要学会享受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很多科学创造者都将自己的工作看成是“玩”,“玩耍和学习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在“启动快乐学习的开关”一节中作者说明,大脑在思维、探索、工作、遇到挑战是非常兴奋的,它给人带来愉快喜悦。这体现在思维与工作的过程中,而不是在结果中,学习就要回归“童心”。

  兴趣还建立在对学习或工作的意义感之上。你要知道,你所学、所做的对自己、社会、国家与人类是重要的。为此要了解社会及其需求,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兴趣、优势和长处与社会对接,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对社会反映我们要淡漠。社会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往往会受社会负面成见的影响。比如,当下社会上有一种舆论说:80后、90后“难管”,他们个性张扬,缺乏社会责任感,经受不住艰苦压力。一些年轻人就会在这种负面舆论或偏见的影响下不自觉地自暴自弃打击自己追求卓越的积极性。当然,正面影响也是有的,比如说他们“独立性强,敢想敢干”,我们也不能因这些赞誉而自负。总之,认识社会,又不为社会舆论所动,有自信、不自傲,充分相信自己怀抱热情,能够承担责任,又能虚心向人学习,这样就会成就事业,达到卓越。

  调适和管控自己的思维

  正确思维也是大学生能学好、成就卓越的关键。几年前,学者调查过中美两国顶尖大学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表明,我国顶尖大学的课程教学质量不差,但学生对学习的意义感和深度思考两方面有较大差距。前者涉及学习兴趣和动力,后者关系到学习方法或思维问题。

  贝恩认为,大学生学习思维方法有三种类型:浅层次学习、深层次学习和策略型学习。浅层次学习者善于死记硬背,关注能否通过考试。深层次学习者善于不断追问为什么,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将各种事实和知识“碎片”整合在一起,从而在自己头脑里构建出一个“世界”模型。他们阅读文本,思考其背后含义及其应用;他们能发现不同观点,分析其论证的根据与结论,并与之前学到的内容进行比较。卓越大学生都是深层次学习者,他们的共性是具有良好心态:乐于探索未知,敢于迎接复杂任务的挑战。策略型学习者在大学里往往也是成绩优秀生,但学习目的却在于考试得高分,升读研究生,受父母欢心与他人赞扬。他们关注的是考题的类型和范围,以便在考试中轻松取胜。

  不幸的是,当下我国很多高校现有教学造就的有不少是这种浅层次或策略型学习者。虽然他们有的成绩优秀,却未能建构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其实际应用,因此他们在学习工作中很难开拓创新,也不能体会其中乐趣,反而对学习感到抑郁与厌烦。

  贝恩用实例揭示了大脑思维的运作过程,说明大脑是如何构建认识,理解新信息,反复重新建构,实现顿悟发现,做到创新。大脑也会“偷懒”,处于“无意识”、“不假思索”状态。人要学会调适和管控自己的思维,思维方式是可以改变的。有些学生总说自己“不够聪明”、“无能为力”,从而放弃深入学习。对此,他引用一位学生的话说:“聪明的定义是,看你究竟有多努力”。这话与爱迪生名言:“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多么相似!

  贝恩特别强调要从失败中学习,他认为“人们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方式对他们的成功和失败有着重要影响”,正确总结成败原因就是学习的良机和动力。他还指出,批判性思维与反思性判断在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疑难问题中的重要性,引述了澳大利亚学者比格斯的说法,深层思考需要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

  学会选择是成败的决定因素

  有学生认为,“成功人士”能取得卓越业绩,是因为他们“命”好,碰到了好机遇和“好运”。其实,人生旅程中不乏好机遇,有人抓住了,有人却随意放过。没有人能对一生作出周密规划,人生会走过许多十字路口,能否适当抉择是成败的决定因素。

  正确选择的基础是要了解自己,了解对象,知己知彼。《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就大学课程、阅读、复习、写作,以及是否加入社团等学生关心的问题如何作出选择阐述了看法,值得我们借鉴。贝恩就此大做文章,是要说明学生拥有教育主动权。他提出了15条选择课程及教师的标准,在谈到阅读时,他归纳了具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所采用的11种方法和技巧,对复习方法也发表了不少独到见解。他反对死记硬背,但强调记忆对学习的重要性。

  我想特别指出贝恩多次提到的观念:如果你只关注短期成功,获得好声名,你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和荣誉,也不可能真正具有创造力。他强调学习要花时间,需要等待,不能急于求成。学习新内容要做好必要准备,“功到自然成”!这对当今我国大学生很有意义。眼下中国社会充斥着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观念,追求“一夜成名”。一些策略型学习者不肯进行深层次思考,借口就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其目标不过是分数而已!

  要学生学会选择,高校就要为学生建造选择空间与舞台,在教学制度和培养方案中给学生以多次多种选择的机会与条件,包括专业、课程、导师、学制和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都要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

  总之,贝恩的书非常值得去读!最后,我想用全书“结语”来结束本文:“只有当你学会去认识自己可能发挥的独特贡献,并且培养出从他人创造当中获益的能力时,你才可能成长为一个充满好奇心、创造力,以及批判精神的、生气勃勃的独立个体”。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读后感(四):良师伴你行

  这本书我相见恨晚,直至今天我也才知道它的价值。

  如何成为卓越大学生,这个问题不知道有多少大学生问过自己,当我看到这个书名时,被深深的吸引了,头脑里也在估计和预测是不是也是本讲理论的书。当看完此书时,我发现这本书不仅是讲如何做一名卓越的大学生,同时也讲了如何做一个卓越的人。书中的案例生动贴近实际,很有激励作用。

  书中很多的章节和话题都让我深有同感,茅塞顿开。比如

  73页,具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人会与自己进行对话,从而认识,管理并且改善自己的思维和工作。与自己对话,指的是你要了解自己如何工作,因何激励,头脑中想法如何呈现,以及如何对线条颜色,空间,时间和声音作出反应。

  了解了大脑对于现实世界的构建过程,我们就可以对它进行引导。大脑对它自己建立起来的模型来理解新的感觉输入信息。搞清楚大脑是如何运作的,怎样构建现实世界,才能逃出禁锢我们的匣子。才能跳出桎梏,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

  看了这段我理解了自己的思维固定的模式,就在这个小圈子里转来转去,难怪没有突破的进展。

  置身于多种思维模式无法运作的情境,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空间来建构新的模式,拓展自己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人类不是有一个大脑,而是三个,分别是斯波克大脑,鳄鱼大脑和追求享乐的大脑。

  还有,诸如

  在历史学和人类学中,你应该培养自己用一种历史的观点去理解时间的变迁,学会摆脱那些因自身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而形成的思维局限。从大的视角和视野看到现在的自己,眼界是否宽广了许多?

  成长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对世界的好奇心,对自我进行深入思考,挖掘自己的情感需求,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让兴趣引领自己的人生。

  之前我一直想不通大学和职业学校之间的比较,曾经认为大学不如职业学校实用,起码教

  授了一项技能或者本领,读完本书,我发现我错解了大学的意义。

  作者说:我认为大学并不是一种职业训练,而是一次探索与学习的机会。我只是想追随自己的好奇心。这种学习意味着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拓展写作和演讲技能,理解才全局来看待知识,知道在哪里以及怎样找到信息。

  还有,

  仅仅决定做一个成功的人,不会让你变得成功。你所关注的焦点应该是自己渴望学习什么,看什么,做什么以及改变什么。如果你关注的是短期成功或通过创造力让自己名声大振,那么你就不能够获得成功,获得荣誉,也不可能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让我感动和触动的地方还有很多,也佩服作者的细腻。从学习的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状况都进行了解读,如何对自己产生同情心,如何爱自己,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深度阅读等等。越看越喜欢,越看越看不释手。晚上11点多也毫无睡意。

  真希望当今的大学生都来读读这本书,让我们的大学都没有白读。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读后感(五):看到北大校长的推荐

  这本书的作者肯·贝恩教授,曾担任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教务长和分管学术的副校长,并获得了很多美国的教学成就奖,被誉为美国最好的老师之一。他曾经出版过另一本书《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影响很大,并成为畅销书。这本《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也曾获得2012年哈佛大学的“教育与社会”年度好书奖。这本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从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的角度,看待大学教育。贝恩教授不仅自己深入采访了几十位卓有成就的大学毕业生,参考和研究了影响人们创造力的心理学因素,还把最新的学习理论和策略与受访者的具体经历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生故事,让我们体验卓越大学生的成长历程。

  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本书会让你建立信心。你不必聪明绝顶,也不必记忆力过人,只要你能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内心激情,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你就能成为富于创新精神的人,就能成为一个卓越的大学生。另外,书中对很多问题的阐述,例如,如何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如何进行理性探究,如何从失败中获益,如何驱动自己的热情和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如何选课、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如何与人交往等问题,对于学生把握自己,更好地利用大学的各种教育资源和机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读后感(六):揭示卓越之密径与坦途

  揭示卓越之密径与坦途

  时间: 2015-11-25 来源: 广州日报

  王晨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如何培养这样的人?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像“道生万物”一样,衍生出诸多不同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这本书或许可以给出你答案。

  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做一次区分,一般而言,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会有两个相异的回答方向:一个是培养当下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另一个则是培养关注社会却又超乎社会之上的有创造力的自我成长的人。这本书显然关注的是后者。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显然是:我们怎么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来?答案是:深层次学习。肯·贝恩认为学习分成两种,一种是浅层次学习或策略型学习,只关注外在奖励,在乎荣誉、分数,迎合着人们的认可或各种测试要求;另一种就是深层次学习,这种学习为了自我的需要和动机,解决自己认为重要、有趣或美妙的问题,主导和控制着自己的学习和探索过程,联系和整合各种事物,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习惯,建立自己独特的深层次理解。当然,它还要求有探究世界的强烈好奇心;理解别人苦难和寻求社会正义的高尚价值观;谦虚而自信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毅力;能与自己进行对话和反思;能不断从失败中学习;……有了这些优秀品质,想不成为卓越的人都难。

  实际上,除了热情、信念、态度,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书中提到的保罗·贝克教授的能力整合方法,即如何实现将广博的信息、知识和体验整合成自己的独特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我们知道,要在两个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或者因素之间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很难的,而创新往往就产生于这种没有可能的联系之中。你能否用一种音乐的节奏打出对一个人的特质的理解?你能否从一截树枝、一块奇石等物体创造出符合事物特性和节奏的一个人物及其生活?这些要求你的思维能够在空间、时间(节奏)、动作(方向或线条)、声音(或无声)及形状(或色彩)这五种要素进行结构化的思考和联系。实际上这一方法可以迁移,当你的脑海中有着各种不同的元素,如何在一种结构化的框架内将这些元素进行各种可能的立体空间内的排列组合,以寻求一种独特的创新联系,然后进行解释和论证,这应该是思维创造的基本方式之一,以这样的方式来充实和训练自己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操练。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读后感(七):人生因卓越而精彩------读《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

  人生因卓越而精彩

  作者:郭震生

  说到教育,我们不由自主的联想到这套程序:教、学、考。关于教育的目的,很多时候被人忽视,直到学生考入大学,这种单调的应试教育模式才得到释放,然而,象牙塔之中,又有多少学生在青春的迷惘和恍惚中度过了四年时光,是他们不想学习吗?答案是否定的,多数是因为他们找不到方式和方法,学习的习惯还被禁锢在十二年寒窗的岁月里。如何突破,如何找打一条正确的路,这很重要。

  说到底,教育的目的还是要引导学生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北大的校长也曾经说过,大学最根本的使命是帮助学生成长。如何帮他们呢?美国教育家肯•贝恩撰写的《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一书,清晰的为大学生刻画了一幅“成长规划图”。在这本书中,他详细的介绍了什么样的大学教育才是当代大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怎样打破只学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瓶颈。怎样在科学的学习中使得自己的获益最大化,从而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在这本书中,肯•贝恩教授阐述了“卓越”的概念,告诉了我们驾驭理想翱翔的人是一种怎样的精彩!我们羡慕天才,也希望成为“专才”,天才和专才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得到的,它要我们努力去追求,怎么追?先迈哪条腿,看了这本书,你就会了然于心。当然,人性也是有弱点的,比如焦虑、抑郁、拖延、固执、和偏见等等,怎样克服这些呢?肯•贝恩教授也指出了具体的方法,利用这些开出的处方,我们可以轻松的找到自己的顽疾所在,对症下药,逐步矫正,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与其说这是一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不如说这是一本心灵鸡汤式的读本。它看似在传输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实它是在剖析精神层面的薄弱点,将我们从固化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寻找那渴望已久的思想和学术自由。

  没有激情的学习是痛苦的,而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只能成为“人力”而永远不会成功。本书作者肯•贝恩教授通过对诺贝尔奖得主和畅销书作者及众多杰出人才甚至天才进行多年的研究,探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在大学中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将他们的方式方法幻化成浅显的文字,可以说,认真读过此书后,对任何爱学想学的大学生来说,都会受益匪浅。

  一个思想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生,如何在较短的时间脱胎换骨,迅速成长,让人生变得无比精彩,除了坚持,就要有一个声音来指引,那个声音不需要有多厚,它只要一点五厘米就足够!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读后感(八):适合高三、大学生阅读,对成年人也有启发

  书中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的前沿理论,还有调查数据,是本通俗但也有一点学术氛围的书。尽管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但它反而更像是在说出中国学生的问题。

  中国学生过于重视外在的评审标准(成绩——这是高中带来的通病,追求高绩点;还有找好工作、好实习等等),让人们忽略了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心动机”,结果让大学要么和高中差不多,埋头苦读,要么就像是踏入社会了一样,浮躁不安,最坏的是有一些人根本不学也不做,还到处宣扬“大学无用论”——其实大学本身有它作为一段学习时光独特的价值。

  当然,正如本书作者指出的,这种事情不仅中国,美国也存在。但他所观察到的许多欧美的成功者,恰恰是抓住了大学时光的机遇。

  成为卓越大学生,并不是说一定要在大学阶段有一系列漂亮的履历、出色的成绩,而应该是在大学阶段,作为一名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学会理性的思维方式、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积累去到未来成为“卓越之人”的资本。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读后感(九):卓越大学生教你四招成为写作高手

  写作技巧的磨砺是一件须要不断练习并倾听反馈的事情,《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教你四招成为写作高手。

  第一,首先牢记写作的形式和语法规则都不重要,表达本身胜于一切。每个学生的一生总会有一些特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写作必须遵循特定的要求,不过在驾驭特定写作之前,首先要记住:这种脑子里没有任何标准的写作有巨大好处。科罗拉多大学的物理系学生曾经坚持在整整一学期里,每天两次,每次花15分钟写出自己最重视的事情,而这些学生比班上其他学生的考试分数都高。

  第二,最有效的写作者都能够意识到写作究竟和什么相关,这也是最重要的。要知道,一定范围的读者和作者都会期待某种特定的写作形式。尽管最理想的写作形式有着千差万别,但它们绝非随意出现,都是经历了若干世纪沉淀而成,并且都服务于一个目的,让文章更吸引人、更清晰、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没有生来错误的语言或标点,只不过不符合特定群体的预期罢了。

  第三,好的阅读会孕育好的写作,反之亦然。就像所有明智的初学者,卓越大学生会关注语言大师们哪怕是最细小的策略,他们善于识别好文章,然后慢慢开始模仿。他们十分关注那些历经世代传承下来的语言规则,尊重好的想法,不过最后他们不会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他们会反复玩味一个个句子,推敲琢磨,将之拆成各个部分,然后按照不同方式组装,去发现语言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他们会研究并满足读者的期待,同时还懂得如何增加恰当的惊喜以及在何处增加。

  第四,写作须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满足读者期待的阅读方式。人们通常是通过写作及得到写作反馈来学习写作,最好的学生常常自己去寻找那种能给他们反馈的课程,但并不局限于学校。他们对自己清晰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有浓厚的兴趣,并不断磨练。尽管天体物理学家尼尔格拉斯泰森已经出版了9本科学畅销书,还发表了大量文章,他仍然在写作中挣扎,还很羡慕在《纽约客》(New Yorker)中读到的那些清晰而又深入的文章。“我十分留意语言的作用以及文字组合的趣味,并且渴望能拥有那样的文采,”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读后感(十):如何在大学开展深层次学习?

  □ 郑渝川 原载于《南方教育时报》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被归为励志类书籍,但它显然不同于市面上的普通励志图书。美国著名教育家肯·贝恩在书中直面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很难摆脱拖延症的袭扰,对学业课程不感兴趣,无法有效实现自我管理等。这些问题,不仅在美国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而且在中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突出反映。在很多人看来,大学课程从教材到教学,再到实践练习,都很难避免对科学研究、学术进展、市场状况的滞后性;而“书呆子”学霸拿到高分,却无法很好地适应职场竞争的许多案例,更被解读为学习无用的例证。

  真是如此吗?肯·贝恩认为,大学中虽然存在高分低能的例子,但同样也有不少“考试得高分的深层次学习者,他们适应性强、善于解决问题、具有高度创造力和热情”,很多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都属于这类人,如默克尔、希拉里,还有中国的很多现任领导人。此外,考试成绩一般,但善于进行深层次学习的人,他们也能获得成功。

  深层次学习之外,还存在两种学习方法:浅层次和策略型。策略型学习指的是为了通过某项测试、升学考试、资格检测所开展的学习,跟浅层次学习一样,学生实际上对学习内容毫无兴趣,会随着学习压力、迎考难度的加大而感到焦虑甚至抑郁。而深层次学习的前提在于,让学生找到学习的目的和动机。肯·贝恩指出,学校应当鼓励学生满怀兴奋、憧憬和好奇地开展学习,唯有如此,才会形成自主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肯·贝恩还认为,学校、教师教会学生学会自我管理,重要性不亚于使其掌握关键课程的知识。自我管理的前提是要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学校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动偏见”、“表达偏见”、刻板影响等对人的认知和行为造成的干扰,鼓励学生摆脱成见,更为主动地开展学习。

  学生需要追求成功,也要学会从失败中获益,实现这两点的关键是,对成功的界定要建立在对自己的衡量而非与他人的对比之上,所追求的成功、所要避免的失败更应确定为是否专注投入。肯·贝恩还介绍了大学生面对和解决棘手问题应具备的思维方式、进行自我激励及在困境中自我救赎的恰当方法,其给出的建议很富有实用性,对于中国学生及高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意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