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如光影常在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5-26 20: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如光影常在的读后感10篇

  《如光影常在》是一本由张小溪著作,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15-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如光影常在》读后感(一):简约生活 清醒自在

  作为一个旅居德国的画家,她带来了一种不同于国内的审美,也带来了一种缓慢精致生活态度。当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让我比较好奇的是,这么多美丽图片中,她为什么选择粉色的这张做封面呢?

  然后我看到这幅作品的图说。

  【如今我偏爱简约的事务,也细化简单的生活。我不再将时间浪费琐碎意义事情上,不再为保持中立而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不再为取悦他人而重复创作一种风格。“简单”是面镜子,它让你看到一个更复杂多面的自己,也使你成为一个更清醒、真实的人。】

  我想,作者选择了这张简约风格的图片作封面,应该是它最能够表达自己目前的状态吧。

  还有,作者让人欣赏的,是她的生活态度

  “这些年在国外生活,懂得放慢步伐后,我开始学习善待自己

  用心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有空多读书;认真点缀家里的小细节平衡饮食;每天坚持健身;学习化妆;穿面料质地良好、剪裁精良的服装;将旧衣物寄放到时尚商店或者二手店;定期和朋友一起去世界各地旅行……

  我想先挖掘、理解自己,再去读懂外界。不同的年纪有着不同的心境,也拥有相应的能力去承担不同的责任。我眼前的世界愈发宽阔,而我觉得自己愈发渺小

  时间会让我慢慢了解自己。

  当一个项目已经成了生活习惯,那就让它不紧不慢、自然地持续下去;当自己的审美与风格都已改变,那就让它继续随着自己的心态不断演进,在生活与创造力力所能及范围中,一切应顺其自然

  当做自己的事时,我不愿做任何解释,只想沉默执拗行为去表达。”

  《如光影常在》读后感(二):给艺术发声的女人°

  ——《如光影常在》

  文/蓦烟如雪

  6年的打磨和沉淀,111幅设计画作,131张时装照,浓缩成一本,跨越了柏林、巴黎、日本、伦敦、上海……的印迹时尚,这本书的作者是旅欧青年画家,她身份多变,却极度不喜欢娱乐的包装,她希望自己的作品凝聚着自身的情绪思考同时能兼具东西方的情怀

  她热衷于生活,把美寄托在设计上,她喜欢了解艺术背后的故事,也喜欢在同他人聊天里换位思考,在通过游历的过程,去挖掘地域的文化特色人文与自然共通与不同的地方

  这本书记录她个人的风格和美学成长经历,她爱装扮也爱绘画,她巧妙地把二者相结合,促成了这本有构思,有想法的作品,她自认自己是零碎片段创造者,也是收集者,而这些片段都是她坚持做下去的理由,故,在我看来,她是抓住时光片羽的绘者,是执着于黑白光影的比对人,在黑白时尚中,我也想到了香奈儿的经典黑色款以及加白珍珠搭配,她加上了自己幻想的世界,把世界构思成“无”的状态,去贴近现实,她将黑蜕变轻快、恣意甚至是活泼,把白深入自己的思想中,纯粹的,唯美的。

  她说,红色生命是最情绪化的颜色,反而是淡粉色抑或者是灰粉,是具备着克制、清淡意味,可在我印象里,粉色是气息,有浓郁温情蓝色那种略带隐喻美感感觉是不一样的,当然颜色是人的情绪,也是喜好的反衬,所以,颜色是令人敬畏的,它的每一种蜕变都是一种新生

  她说想变回一个孩子,想不计后果向前奔跑,可是人们在死亡和时间面前,愈加恐惧,丧失也是一种衰老,而她却是一个极具富有童趣的人,像雷蒙德·布里格斯的《雪人》,绘本狐狸与我》和《野兽出没的地方》都是她的灵感来源,她是超脱于现实的女孩,她敢于发出另一面呼声教育并非只关注学生们学到了生命,还应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学,应试教育的悲哀是囚困了学生的思想,她拒绝捆绑,所以,她不走规矩路线,她对梦想热情不仅仅在涂绘上,更在对生活的叫板中。

  在摩登一篇中,我欣赏她对工匠精神技术传承的认知,甚至呼声我们应该对文化上的自省,“若想打破规则,必先了解规则,若想实现创新,必先做到传承。”日本能在时尚走到成功,很大程度是把传统手工延续到了现在,反之我们一味的在丢弃自己的原味,去吸收过剩的“元素”,这是很恐怖架构, 传承是符号的解读,是共同的东方文化,佛、道、禅……每一个诗意都是美好期待。盘起的卷发,束腰胸衣,收臀连衣裙、蕾丝装饰、精致的折扇……这些在笔下的都融入了图中,甚至是成衣生产变革时代,她把每个年代代表作一一阐述,甚至把影响她的两位女设计师进行解说,香奈儿名声太响,基本在艺术边缘的大多会知道,而薇欧奈我是第一次听闻,所以,在看到她设计的斜裁方式,以及各种元素融合的想法,不得不感到了一种惊叹,无论是富有海魂的蓝条海军服抑或者是富有庄严的俄罗斯套娃头巾,甚至是司空见惯的花呢格子和波尔卡圆点、机车夹克、风衣,都是特别内涵性的风格,在她的思维里艺术即是个人意识的具象化表现。所以我们眼中是艺术、心中所念是艺术甚至是手下皆是艺术。

  看完这本书,会越发觉得人生有很多的未知,如果急于一时往往容易做错,而这种慢,是精,是细,是对艺术的敬仰和对自己人目标最好的馈赠我喜欢这样放松的方式,也喜欢这样不具负担文字

  好书

  《如光影常在》读后感(三):女人最好是耐看

  远方的好友寄来一本画册,是张小溪(Nancy Zhang)的作品集。

  知道张小溪还是在很多年前,微博上偶然看见一个穿衣品味独到姑娘将自己每天的穿着搭配用水彩轻盈笔触画出,俏皮生动的风格立刻招来一众拥趸。

  多年过去,又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另一个叫“晓溪”的女生,竟然发现,她是张小溪的朋友,世界真小。这本画册便是那位晓溪寄来的。

  翻开画册,恍如走进一间闺房,清新扑面。最初映入眼帘的却不是色彩线条,而是文字。第一次读到张小溪的文字,立刻觉得文如其名,涓涓溪流,不急不缓,委婉灵秀。

  《如光影常在》读后感(四):美好

  关注Nancy的照片和图片很久了,她能把之前的作品梳理呈现出来,作为读者深感幸运,可以能够有机会更深入的了解她。

  相对于每天发明星街拍介绍穿搭的微信公众号,小溪的风格简直就是艺术家了,每天看穿衣基本款推荐的文,看黑白灰的装扮都已经麻木了,这时候突然小溪带着颜色跳脱出来,还带给你她的哲思,她的成长心路,对于关了她很久的人来说,有一丝感动在里面。

  书中印象最深的图片有两张,都是以雪地背景,一张是白色上衣,红色的裤子,身后木头的小房子,尤其喜欢插画里多了一只小狐狸,氛围瞬间变得神秘;还有一张雪白的天地衣服上跳跃的颜色就是画笔,文中她说雪覆盖的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竟然有一丝想哭的冲动

  我跟她一样越来越相信形而上的东西的存在,比如道;人总是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但是人的眼睛视力耳朵听力甚至不如小狗和小猫。

  还有一张她的生活照,窗外好像是海,她穿着硬朗牛仔上衣倚在沙发里,搭着一条软糯的毯子,手里有一杯茶,低头轻笑的样子让我想要爱上这样的女子,虽然我也是个女子。

  是啊,是不是活的粗糙,无关物质,只是你是不是愿意花费精力去生活,让节奏慢下来。

  文中对于色彩的解读,对于服装文化的变迁,对于风格的理解,让我见到了一个专业的小溪,但是那个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和思考的小溪,才美的让我也心动

  会不会没有灵感?只要还热爱生活,就不会没有灵感。

  《如光影常在》读后感(五):时光如梭,岁月留影

  一件衣服,几张照片,随手记下的文字,或是被时光掠去的记忆,人们总是会有很多方式记录自己的成长,留住岁月的光影。但是,想要将自己的人生绘制成一幅具有强烈风格的画作,并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并非易事

  《如光影常在》的作者张小溪,是一位青年艺术家、画家,她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后定居德国。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鲜明的个人情绪和其对色彩、对服装、对艺术的深层思考,以及兼具东西方情怀的人文气息。而这一本书,记录的不尽是她自己的个人风格与美学成长经历,更是一个女性对时光的感受力,对艺术和人生的理解之心。

  书的内容分为从色彩哲学纯真优雅着;东方印记;最好的时光;一种风格 一个故事流动的美术馆;春夏秋冬 风花雪月;最重要的是一直画下去等八个部分,主要由根据主题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演绎的绘画,以及作者由此生发出的艺术随想、美学观点共同构成。内容徐徐推进,风格也不断变化更新。

  作为一名非专业人士,我更多的是从美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这本书。张小溪精心为自己选择服装、场景道具,想要拍摄出能表达自己内心对某种风格的理解与诠释,同时带给观赏者色彩之美、服饰之美、风格之美。而她亲手绘制的风格漫画,则将这种真实演绎得更加灵动随性。至于文字部分,想要了解艺术相关知识的朋友不妨读一读,看看这位年轻的艺术家的是怎样看待与美相关的历史环境事物的。

  在张小溪的世界里,生活就是艺术,每个人都是一座流动的美术馆,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创作、生活着。她的感悟很多,语言也多呈现出自我宣言的意味。在众多的观点之中,我最为欣赏的其实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最重要的事是要一直画。” 因为我也赞同“明白道理再多,表述的东西再多,都未必会让人变得更好,但全心投入做好每件事却一定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而且,在这段话的上面,我邂逅了《日和手帖》第一本特集《我们终究是一个人》的封面,那个在沙发上颔首微笑的女孩,便是张小溪,生活中的她其实更美。

  张小溪用《如光影常在》记录下她对色彩的理解与选择,对服装的尝试与演绎,以及在漫长岁月中一个又一个影像瞬间。她告诉读者:我就是我,一个爱装扮、爱绘画的女子,一个用相机和画笔创造自我,用认真做一件事去标记流逝岁月的女人。任性,美好。

  时光会由内而外地改变一个人,也会让我们慢慢了解自己。张小溪反复提及,这本书的诞生对于她来说是只一个“项目”,然而,这个项目最终逐渐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她也从一个初学者变为了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艺术家。

  生活与风格,诚然如光影常在,伴随着想要在岁月中留下印记的生命,抒写着美丽的风景歌谣,那身影永远宁静、悠远、从容不迫……

  《如光影常在》读后感(六):光与影之间:最隐秘和最真诚的交汇

  我欣赏美,这美一定有其天然属性;就像我喜欢的文字,一定要真诚毫不客气的说,装腔作势的东西只能满足二流,甚至三流货色。真正一流的东西,不论是艺术品,还是文学作品,一定是忠诚于自我的东西。张小溪的这本《如光影常在》我拿到手至少已经两个星期了,实际上在最初拿到手的那个下午我就在地铁上看完了。文字很少,图片很多,但是颇有含金量

  实际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在努力做一件事,就是把眼睛看到的,用文字描述下来,就像按下相机的快门,将眼前的风景咔嚓一声记录下来。我并无将世相尽数收在笔下的野心,我想描摹的只是一群人中的一个最令人心动的背影可能是一张硬朗的,满脸皱纹但却眼神坚毅面孔,也可能是一个身段曼妙翩若惊鸿的丽影。在一个画幅中,不论是人群,还是风景,不过是幕布,真正戳中你心房的,是艺术家所要袒露的灵魂,那才是真正的美,它就像是一道闪电令人短暂致盲的东西。在张小溪的这本书中,她诠释了这种美。

  作为一个深度的铅字中毒者(阅读者也就是旁观者),同时又是一个书写者(执笔者也就是参与者),作品置于什么位置,作者置于什么位置,我做过寓言式的辩证。伟大的艺术家本身,即是一个艺术的命题,像毕加索;伟大的艺术家是迷宫,留下的作品很丰富,而关于他自己的资料却恍若云雾,像莎士比亚和曹雪芹。他们的作品有着精湛的内在系统,而他们的身世简直就是谜,是一大堆悬念,是留给后世研究者的考证与索引。很显然,我的意思是艺术家从来不真正出场,他是参与者,但却在幕后。当然,随着摄影发明,以及信息通讯发达,艺术家很难再保持自己的神秘性。相反,某些作家积极参与到其中来,比如海明威和略萨。张小溪的这本书本身体现的光影艺术,她是这本书的作者——书写绘画者和服装设计者,同时又是里面的模特儿——实践者,这是一种类似三位一体关系。对于一个作者来说,一本书一旦诞生之后,就和他没有关系了,就像一件衣服生产出来,就和制造没关系了一样。在最初创作的时候,作者是主体,一旦创作完成,他回头再看的时候,他和作品之间就成了另外一种关系,他变得和读者一样了。在这本书里,她写下经过深思熟虑的,具有思辨色彩的文字;同时,她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然后拍下来。就文字和服装的关系而言,其实并非诠释,而是各自拥有完整性。如果一定要说透彻文字和图片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图片表达的外在的自我,而文字表达的是内在的自我。服饰,就着装者而言,是一种内在的折射,是另外一种语言。而在设计者那里,所要表达的就更加深刻和广博。所以,文图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互补,乃至交相辉映的。

  时尚者,时之风尚也。往往含有某些流行性的东西,流行性的东西令人想到浮躁。而在张小溪的文字中,我发现自己多虑了。她说,时间会让我慢慢了解自己。自己坚守的信念未必会被外界理解,可是一旦选择了这条路,是否被人理解又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就连所谓的“梦想”也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不再去标榜和卖弄一些和我年纪不相配的东西,也不讨论什么意识形态,我想先挖掘,理解自己。凭我有些的阅读经验和观看艺术品的经验,这是一些追求真正艺术才拥有的特质。真正优秀的艺术家,总是勇于探索心灵的丰富性,而避免迷失在红尘繁华中。

  艺术需要的是什么?是灵感。灵感来自那里?来自感知。甚至可以说,灵感即感知,是与思考并行的本能反应。只要你一直睁大眼睛关注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一直思考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你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灵感……最重要的事是一直要画(对我而言是一直要写)。我觉得明白的道理再多,表述的东西再多,都未必会让人变得更好,但全心投入做好每件事却一定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这段话非常浅显,但胜过任何说教。我甚至想把这段话抄下来贴在桌子前面,以告诫自己言说太多,而行动太少。浮躁,永远和真正的艺术无缘。我们在保存好内在柔软和脆弱的那部分的同时,也不必拒绝现实生活,而是应该直面生活中那些坚硬和冰凉的东西,从中取舍和平衡。

  她从雪地里走来,身姿摇曳。深绿色钟形帽上落了几丝雪沫,左侧装饰的象牙色扣子闪烁一下,仿佛是一块玉。深色大氅的领子上嵌着叶形饰物和一朵白花,领口露出白色的衬衫,大约是雪纺。她低着头,细细弯弯的黛眉,眼睛里仿佛带着忧郁,嘴角略向上弯,减弱了整个脸庞的忧郁感,从而产生一种明月般的莹润。随着她的远去,高跟鞋敲击出一片令人遐想的足音,大氅的边缘露出刺绣金线的裙裾,波浪涌动。这实际上是书中的一帧照片——不,是我对这张照片的描述和重构。我将静态写成了动态,将取景框里的特写描摹成了完整的一个人。艺术可以被千百人诠释,拓宽作者自身作品的外延。真正的作品,本身应该有这种魅力。

  在光与影之间,人可以走到最前沿,却将自己的灵魂放在最隐秘的地方。而在文字里,人可以躲在幕后,而将灵魂呈现出来。无疑,这本书是这样一种尝试。

  《如光影常在》读后感(七):每个人都是一座流动的美术馆

  6.25 关于自我审美的体系的构建

  就在刚才,脑海里突然闪过一句话:

  要穿自己喜欢、觉得好看的衣服,而不是觉得合适的标签化的衣服;要做自己喜欢并觉得对的事情,而不是在别人看来最应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

  思绪一闪而过,我赶紧抓起笔写在手边的笔记本里。而写完我就想到了“审美”这个词。

  其实关于审美我断断续续有过挺多的思考了,在很多的的情境或场合里,积攒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思维碎片。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审美体系,需要天分,需要不断吸收和整理,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坚持。我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希望自己能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希望自己在几十年后,不会淹没在在一群老太太的皱纹里。

  其实我觉得审美,当然不单单是表面呈现出来的外表,你的妆容打扮、服饰风格。这只是最浅层的,审美还包括你读什么书,你如何欣赏艺术,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伴侣,以及你怎么对待生活。你的审美,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你要怎样度过你的一生。

  张小溪在《如光影随行》谈到她读艺术的态度,她提到了“艺术即是”个人意识“的具象化表现。

  我们眼中所见皆为艺术,心中所念皆为艺术,手下所为皆是艺术。一切有我们的意识所创造的,都是一种形式、一种风格的以上。风格或许会随着科学进步而改变,拥有不同经历的人或许会被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所改变,拥有不同经历的人或许也有着不同的风格喜好,但这些表象从未令艺术的本质消亡。

  我以个人化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美学理念和绘画风格的转变,使自己变成一座流动的美术馆,这也是属于我个人的表达方式。

  我的生活即艺术。

  因为每个人都是一座流动的美术馆。

分享编辑分类删除

  《如光影常在》读后感(八):一个女画家的自白

  ancy出书了,知道这个女孩是通过instagram,忘了怎么就关注到nancy的画了,我一直以为如此简洁、明快的画风是出自欧美插画家之手,关注以后才发现是个叫nancy的中国女孩。

  穿上精心搭配过的服装,以街拍影集的形式呈现,再用色彩的涂抹做另一番诠释,左边是照片,右边是绘画,巧妙地串联起现实世界与平行空间,这就是nancy创作的系列主题。直到她出书,才发现这个选题她已经坚持了近5年。

  书的主线是按服装、色彩文化的选题,而非创作的年代展开,所以书中的插画绝非按时间排序,然而这种归类式的安排,让我反而更加在意每个选题所配插画的创作日期,你可以轻易地发现nancy个人风格的明显转变,2011年到2013年,她的风格都是色彩纯度很高、极其明亮的,图案复杂,线条柔和,人物的表情生动,但是从2014年开始,人物的面孔逐渐模糊化,线条日渐硬朗,色彩也变得集中而浓烈,这种表现更为大胆和成熟,是作者突破性的尝试,但是显然还没有形成个人标签式的符号。nancy源引了日本大师葛式北斋的一段话,“说实在的,我想,我还得继续努力,才能一百岁的时候画出一些比较了不起的东西。”那些画的背后,是一个姑娘从少女到女人的心灵成长史,开始过简单、质朴却精致的生活,nancy说她信佛。

  这个女孩虽然出生在天津这个市井的城市,却更像是上海滩精致的女子,外表柔美,但是内心强大,文字多有内蕴,不下决对是与非的结论,就像她的笑容,甜美却不放荡,自有一番冬日百合的傲气,也像是充满禅意的书名,如光影常在,人生是光,风格是影,每个人都是一座流动的美术馆,看客人来人往,作品却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

  你也可以把这本书当做一本时尚艺术类的读本,作为日常时装搭配的典范,也可以当做是精美的插画书,在想安静的时候愉悦自己的眼球,但我真的觉得,这个姑娘想透过这本书和你分享的,远没有这么简单。

  《如光影常在》读后感(九):渐渐地每个人都活成了自己最自在、最想成为的样子!

  昨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环球人物杂志》对董卿的专访,那篇文章主要讲述董卿筹备《朗读者》前后的心路历程,但是我最震撼的却是她从大学毕业之后,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留1个小时给纯粹的纸质阅读。所以昨晚在睡觉之前,我也花了1个多小时把这本书读完了。首先要感谢@行动派猴酱 在上海行动派伙伴圈圣诞节面基活动上的赠书,是一本很好的关于时尚插画的书,小溪在书中分享了很多她对生活、对时尚演变的个人感悟,许多观点,我个人也比较认同,但我最爱的还是这些美到骨子里的时尚插画,以后应该会常常翻阅吧。

  下面我把@张小溪-Nancy-Zhang 的一些观点、感悟摘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1、角落缝隙处常有光,而我是那个不断寻找光的人。 2、“我生活在不断生长的园中,圆在万物之上伸张。或许我无法完成最终的一环,但我仍园尝试。”(奥地利诗人里尔克) 3、时间才是真正的创造者。 4、生活不存在什么出口。无论发生什么,最终都不过化为短暂的一瞬。 5、人生与风格,就如同光与影常在。 6、美国影评人罗杰·埃伯特(Roger Joseph Ebert)曾写道:“有时候色彩太过真实,容易让人分心。它们泄露了过多的感情线索,把演员拉回了普通的现实世界。而黑白片却制造出了一个由形式和姿态组成的梦幻世界中。”黑白影像本身便是超现实的,它令作品在视觉上有一种经典、不朽之感——人们大多都是恋旧的。 7、Black could be nothing,also could be anything。 8、The importance of being childlike and playful keeps creativity going, keeps people young and open to new ideas.无论何时,真正给予人勇气和活力的,始终是那颗被我们压抑着的赤子之心。 9、安东尼导演的电影《云上的日子》里有句台词“人走得太快的时候,灵魂会落在后面。” 10、若想打破规则,必先了解规则;若想首先创新,必先做到传承。 11、佛教五色:青、黄、赤、白、黑 12、我对佛教的认识:从苦难中解脱和顿悟的不是听天由命、逆来顺受的态度,而是不断自省、不断进行自我抗争的过程中历练出来的心性。 13、《古尊宿名录》里记载着寒山和拾得著名的哲思对谈,探讨了一个朴素、前卫,也是永恒的话题: ——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14、禅与诗:触动灵魂的事物往往是极质朴的,因为这种简单与朴素才是生命本质的结构。回归简单,意味着更接近真相。 15、我从不认为这世界是善意的,但无论面对什么,我仍保留对于一切美好可能性的期待;我从不认为生活是随心所欲的,但我愿一直这样平静、顽强地坚持着,将人生变成一首流淌不息的歌。 16、美国诗人T.S·艾略特《四个四重奏》:“我们一切探索的终点,将是抵达我们起始之处,初次认识起点的时刻。” 17、时代更替的车轮一次次将人的生活碾轧得支离破碎,而后进行重组。每个人都会被时代改变,不管是否情愿。在大时代的浪潮下,人们应该如何自处,总是一个永恒存在却又无解的问题。 18、人生本来是面目模糊的。时间创造了人,时代塑造了人,而成长环境则赋予每个人褪不去的印记。我们从何处来,有着怎样的文化背景。这些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生活中做出的种种决定。 19、“魔都”的称号源自20世纪20年代一本日本小说的标题,意为“摩登都市”,即metropolitan。 20、如今我偏爱简约的事物,也喜欢简单地生活。我不再将时间浪费在琐碎无意义的事物上,不再为保持中立而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不再为取悦他人而重复创作同一种风格。“简单”是面镜子,它让你看到一个复杂多面的自己,也使你成为一个清醒、真实的人。 21、这些年我逐渐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太多,而最后能握在手中的却很少。倘若无法专注于那些对自己重要的事物,人生也将失去厚度。选择适合自我的道路同时意味着放弃一些诱惑,可这终究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守住的是信念,放下的是浮躁;是专注的力量使人内心更加完整。 22、 在春天或是在梦里,我曾遇见你。 而今我们一起走过秋日,你抚着我的手哭泣。 是为那疾逝的云彩,还是那血红的花瓣? 都未必。 我觉得:你曾是幸福的,在春天里或是在梦里。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在春天里或是在梦里》,1896年4月9日写于布拉格 23、夏日在我的印象里,是炙热的阳光,是斑驳的树影,是被烤得发烫的地面;夏日是在我的记忆里,是转动的电扇与摇曳的风铃,是燥热的空气和倾盆而落的雨,是徐徐清凉的晚风。夏日在我的眼中,是深浅不一的绿,是明亮炫目的白,是清透的蓝与素淡的灰;夏日在心中是属于自然、属于旅程的季节。 24、摄影凝固的是彼时景与物交叠的一刻,随机且偶然,我们所经历的每个瞬间都无法重现或复制。 25、其实世上没有什么可以逃避,也没有什么无法承受。不如简单一些,随着人生起伏跳舞,看着花开叶落唱歌。 26、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吗?可悲的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变成了一种毫无根基、如浮萍般轻飘的存在,一切信息和事物消失得和它们来的时候一样的快,换而言之,快节奏的社会令真正生活成了一种临时性的伪装品,而非必需品。我想起好友曾说的一句话:“或许我并不悲观,但我真的无法对这个时代乐观。”拥挤与局促之下,我们几乎忘记了生活最基本的初衷:我们只想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自由地、舒展地、有价值地活下去罢了。尽量多做些事情,尽量享受生活,同时学会面对生活中那些冰冷而坚硬的部分,在选择中取舍和平衡。 27、生命之旅如风,转瞬即逝;生活之道如水,川流不息。生活之道是自己学出来的。它像是一个群像反射体,折射出我们看待生命与世界的角度与思维方式。我坚信,真正好的生活方式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被传承下来,就像我们用诚意种下的种子一般,在生命中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8、灵感即感知,是与思考并行的本能反应。我觉得,明白的道理再多,表述的东西再多,都未必会让人变得更好,但全心投入做好每件事却一定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29、我想先挖掘自己、理解自己,再去逐渐读懂外界。现在,我只需要对想做的事情尽力而为,剩下的都交给时间去塑造。不断流逝的时间会由内而外地改变一个人。时间会让我慢慢了解自己。 30、当做自己的事时,我不愿做任何解释,只想沉默而执拗地用行为去表达我不往回看,只向前行。

  渐渐地每个人都活成了自己最自在、最想成为的样子!

  《如光影常在》读后感(十):向前走,你会在恰当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一切

  这是一碗鸡汤吗?我想并不是。它其实是一个真理,是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必将发生的故事。

  我刚刚读完张小溪的《如光影常在》。我不认识这个人,也并不觉得她好看,我只是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好像满足了我对小清新的那么一点儿向往。

  据说,她是一位青年艺术家,画家。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我爱她穿的衣服和随之画出来的画。

  对于时尚我是一个非常迟钝的人,而对美似乎也不那么敏锐。只是看到张小溪根据自己着衣的照片画出来的拥有几何线条的图片,我却是说不出的欢喜。虽然她的图有的看起来像几米的漫画那样清新温柔而充满童趣,有的则像世界名画一样浓墨重彩不明所以,有的甚至不过就是早年广告那般的抽象剪影……我统统都喜欢。

  张小溪说自己并没有特定的风格,因为不断流逝的时间会由内而外地改变一个人。

  所以说,可能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张小溪的文字。那种澄净、从容的姿态。

  《如光影常在》据张小溪自己说是“记录自己个人风格与美学成长经历的项目”。我也确乎从这本书中觉察到那种几乎是断层式的风格变化——包括着装、绘画以及文字。而之所以会呈现这种变化,恰恰就是那六年流淌的时光。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所以只需向前走。

  就像我越来越热爱厨房一样,不可思议而又自然而然。然后,我就这样遇到一些书、一些人、一些以前从来不曾发现的美好事物。

  认真活在当下,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

  在恰当时间就一定会有合适的一切出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如光影常在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