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简素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4-24 20: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简素读后感精选10篇

  《简素》是一本由[日] 冈田武彦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4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简素》读后感(一):游骑未必不归

  “游骑不归”这句话让我恍然一笑。日本是对中华文化选择学习和继承,尤其是暗合简素精神的文化最为认可。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一直在简素和繁复中互相否定不断交替。意外的是以阳明心学、禅宗、书画、宋瓷在日本深深扎根并合神道融合,形成了日本自己的简素为特征审美观和世界观。正所谓游骑不归,中华文明中的一支,反对繁复、反对理论化、反对装饰化的审美情趣世界观在游骑到日本这一孤岛后,不断演化发展,形成了岛国所特有的文化底蕴。这就像茶道、宋瓷、禅宗,在中华势危或消弭时,却已是岛国生活的一部分。但游骑还是会归来,像茶道、抹茶、断舍离、简素审美,在中华圈又慢慢活跃起来,这不正是游骑的回归吗。不恰当的说,日本文化很像中华文明的外挂存储,总会在一定时候反向中华注入曾经输出的文化,这一游骑特性对文化的比较发展有促进和警醒。

  《简素》读后感(二):“简素”的背后是“空无”

  在全球化的时代,任何特定的文化类型常常都意味着一种标志差异风格。在这一点上,日本文化无疑有其鲜明特点——哪怕你没去过日本,但积年累月在各种图像、文字接触到的那些日本的建筑、器具和艺术作品,都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它们内在地具有某种统一特质;因而,你或许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出日本文化的特质,但当你看到时就能立刻明白,这是日本的风格,而不是中国、韩国,更不是英国和美国的。

  这种使日本有别于其它文化的特质是什么,众说纷纭,新渡户稻造认为植根于武士道,冈仓天心主张从茶艺去观察,铃木大拙推举禅的精神,而九鬼周造则觉得是在艺伎生活背后的“粹”(洒脱、洗练);不过,这些视角往往多是由某一领域的生活实践为视角,但“文化特质”应是某种更根本存在,即能够日常性地产生出所有这些生活实践的结构本身。冈田武彦认为,这种根本性的精神特质便是“简素”。

  中国人多多少少也体会过这种日本式的“简素”——日本的现代设计往往线条简洁而富于表达,既保守地暗合传统禅宗精神元素,又往往因其简洁而显得相当现代;无论是在装饰、餐饮还是包装上,日式风格通常不求华丽,而以简易平淡为基调,追求本色和原味,即便是东京希尔顿这样的五星级酒店,和式早餐也多可见野菜萝卜寻常蔬菜,而不以花式丰盛滋味浓郁见长;甚至在格斗中也是如此,日本的剑道极少华丽繁复的招式,相反推崇质朴有力,如“一刀流”。概言之,日本文化蕴含着某种对自然敬畏(而不像中国人那样强调“人定胜天”),更注重本色而拒斥过分人为的修饰添加,强调对内在的静观和自我抑制,而非自我彰显。

  冈田武彦在书中说得明白,“所谓简素,就是表现受到抑制。由于抑制而追求简素,原有的内面精神则变得愈加丰富充实以至深化,这就是简素的精神,这就是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基本世界观和审美观。”他在里面反复强调,日本人“立足的根基是未分化的世界”,在文化基因里自认相对于“天”和自然是卑微渺小的,采取一种谦抑的姿态,而不像西洋和中国那样对世界以更为张扬、能动积极态度来面对。体现社会关系中,便是日语有繁复到令人头疼的敬语系统,语言表达暧昧含糊语句构造不以主语为中心人际交往中不突出自我个性(张扬自我往往倒是令人讨厌的)。他认为,这都是因为日本人对外部世界的基本态度是“崇物”的,即自视为庞大自然的一员而非与之对立的存在,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人们对物的把握必然直观的,而不那么强调理性认识

  如果说这种精神特质在日本最为坚韧而突出,那或许是因为日本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较为丰足而滋润——可以想见,对远古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这个列岛上的森林、水产、植被都是相当丰裕的,而与此同时,远隔重洋、频繁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又使人觉得要掌控自然是极难的。在这样条件下发育出来的人类社会,自然不同于在两河流域和欧洲文明中那样强调对严酷单调自然的能动征服,也不同于中国那样对人力干预自然的信念。呈现在思想生活中,那就是日本人确实比中国人远为拒斥“人工”。中国文化(尤其是道家)虽然也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但同时却历来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为”在中国思想中也并不含有贬义。事实上,中国传统上很少欣赏纯粹的“自然”之美,相反,一个“人文化了的自然”才是美的,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座山值得欣赏,不是因其本身的自然景致,而是因为有了“仙”这个人文性的存在。

  在这一点上,日本文化的确比中国文化能更彻底地扬弃外表,静观内在,它变成了一种对本色的最高赞美,强调不去触动地欣赏事物本身。这意味着这种哲学认为平淡简素是最高的美,它所看到的不是那个外表,而是外表之下丰实深厚的内在世界——值得补充的是,它之所以格外拒斥外在修饰,恐怕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观念之下,任何外在修饰都成了妨碍去体验这种内在之美的存在。这道理也很好理解:如果你喜欢青菜本身的滋味,那么做菜时放太多酱油调料,就不再是丰富了菜肴的滋味,而变成了干扰你去品尝其原味的丰富性了。

  不过,尽管冈田武彦一再声明“简素”作为日本文化的特殊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所用以举证说明简素精神的原文,一如他自己在书中所承认的那样,“主要还是从中国文献中引用过来的”。对这种简素哲学的形成尤为巨大的禅宗精神(日语中常有“茶禅一味”、“剑禅一味”的说法,指茶道和剑道在精神本质上与禅宗是完全一致的),当然也源出中国。至于主张平淡、朴拙、留白有余味,乃至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成若缺,在中国文化史上向来史不绝书。如果这样推想下去,“简素”二字尚不足确切地概括这种精神特质,因为“简素”本身也是表现形式,其内在精神其实是“空无”。毫无疑问,最早将这一思想哲学化的,正是老子在《道德经》所说的“无为”、“有生于无”。

  当然,日本文化很早就表现出其推尚自然的特质,在其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中,被歌咏最多的一种花却是幼小可爱、并不鲜艳的胡枝子,这确实与中国人在对牡丹梅花菊花等的偏好中流露出的审美特性迥然不同;但恐怕也是中国思想的引入,才极大地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形成。日本人或许远在无文字的远古就已推崇这种本来之美,但也要到这种新思想的输入,才能得以形成生活实践的结构本身。就此,内藤湖南在《日本文化史》中有个著名的论断:“过去日本学者对日本文化的起源解释树木种子本来就有,后来只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养分成长起来的。我却认为比如做豆腐豆浆中确实具有豆腐的素质,可是如果不加进使它凝聚的外力,就不能成为豆腐。日本文化是豆浆,中国文化就是使它凝成豆腐的盐卤。”两者的确缺一不可

  虽然书中不止一次举出托尔斯泰的话说“拥有永久历史民族文化,必有其自身的价值,而不应该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较中谈论其价值”,但事实是,冈田武彦在论证“简素精神”时,一直是在与西洋、中国的三分体系内对照来看的;在这个参照系内,他认为中国是在西洋和日本之间,但更偏西洋(理性的、人为的、能动的、华丽的)。即便是水墨画,他也要强调中日自有不同,而“日本式的绘画要比中国式的绘画显得更为简素”。他反复强调中国文化理智、理性的一面,但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以西方为参照系,却强调中国文化受感性主导。这与其说是事实论述,倒不如说是在什么坐标系中进行观察:中国人的比较坐标往往是二元的“中西”或“中外”,而日本则自古是三元参照系(天竺、震旦、本朝),现在只是把“天竺”替换为“西洋”,有时则干脆直接以西方作为参照系,而自视为东洋的代表

  其实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包含内在矛盾的巨系统,日本传统文化遗产中也有不同倾向的事物同时存在(如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就极具装饰性),而“中国”和“西方”这样巨大的文明,则更为丰富复杂。如果说到“日本之美”尚可以用“简素”二字来概括,那么要以几个词来概括“中国之美”,可就要困难得多了,因为中国之美本身就内在地多元,恐怕首先得定义“中国”本身。“简素”与“空无”本身也是中国文化的源流之一,只是中国文化的复杂丰富如江河并流,以诗歌而论,所谓“诗分唐宋”(一如欧洲古典传统中的品达与贺拉斯),可容纳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而唐诗中又可分出许多种风格流派,画也有写实、写意,但日本则善于把一端发挥到极致。也正因为“中国之美”太丰富而很难提炼,不幸结果之一是:现在的“中国元素”往往变成零碎元素的拼贴点缀而不是内在精神的呈现,而不像“简素”的日本风格仍以强大的内在延续性提供不断创新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简素”并不仅仅等同于某种现代的“简洁美学”。西方文化中也有推崇简洁的一面,但那种精神导源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注重的是数学几何比例分割(如现代的蒙德里安绘画),即便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强调的也是去除繁琐的实体,其内在精神仍是重实存、理性的特质,而不是那种强调事物本来面貌、余味未尽的感受,那种只能感觉而不可分析感知,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其背后是“空无”。

  说起来,这种对直觉、感性的含蓄与余味的推崇,除了对自然界的态度,恐怕更多地也因为中国、日本都是某种“高语境社会”,在这样熟人之间互动为主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很多沟通并不依靠直接说出来的话语,有时一个眼神表情就已会心。这与其说是“自我抑制”,不如说是“不需要自我表达”,因为这种社会关系中更强调“意会”而非“言传”,说出来反倒没意思了。从这一意义上说,这真的完全是对“本来之美”、“自然之美”的推崇而排斥任何人为痕迹吗?不,它只是以“不显示人为痕迹”为宗旨,就像“化妆的最高境界是看不出化妆”一样,但本质上,那仍是一种特殊的人为之美,证据就是:人们欣赏的仍是这种文化精神,而非事物本身。

  已刊2016-10-31《经济观察报》书评版

  --------------------------------------------------------------------------------

  勘误:

  .11:从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起飞后,据传曾造成日本军悲剧的险峻崎岖白雪皑皑的阿刺、基斯卡等岛:阿刺恐应是阿图岛(Attu island),二战时日本称热田岛

  .104/105:《枕草子》“春は曙”一段,两页上的译法不同,前一页是林文月译本,后一页似是自译

  .156:行脚至北路道:北陆道

  .256:冈仓天心(1863~1913)的《茶之本》:通译“茶之书”,“本”在日语里是“书”之意

  .277:德国籍的美国世界级大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德裔

  .278:经过唐的中介还向日本传述了朝鲜、印度、越南、泰国等国的音乐:唐时尚无泰国,这里提到的应是高丽、天竺、安南、骠国

  《简素》读后感(三):日本文化与“简素”精神

  秋冬交季,愈觉清寒。凌晨醒来,惺惺忪昏暗室内,恍如身浴冰水之中。不禁蜷缩身躯,呆望一阵天花板之后抓起枕边书,欸,是《简素》啊——我的读书习惯是在学术专著之外,也翻翻学者们随笔集、文化论之类的书。一来为了放松神经,二来也想借此窥探学者们严肃研究之外的精神生活。而这本《简素》,作为阳明学专家冈田武彦晚年之作,涉及了很多关于日本文化的细节实在是一本随处翻起皆可读的好书

  本书的作者是冈田武彦,为日本“九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冈田武彦认为日本文化之根本精神为“简素”,并第一次将“简素”提至贯穿全部日本文化的地步,更将其作为日本人的审美观来加以言说。如同“文极反素”之“素”的本义,本书中的“简素”亦偏指表现技艺而非精神内容,更侧重单纯朴实的表现形式。如果推及哲学层面,则指向一种侧重主观体认而非思辨的哲学精神。全书以阐明“日本文化贯穿着简素之精神”为写作目的参考并引用了诸多文献,实属面广、言简、意深之作。其虽形散,而以“简素”“崇物”四字统领全书上下篇,因而能神聚。其作于晚年,语句简短而不单薄,常点到即止,给人颇多启发言语间达成一种质胜于文、言简意深的美学效果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占较大篇幅,从简素的精神、形态说起,一直到随笔、和歌、连歌、俳句、绘画、雕刻、建筑、庭院、料理、陶瓷、能乐、武道等具体形式;下篇则讨论崇物的精神。通观此书,发现冈田武彦似以简素精神为核心勾连日本文化诸多元素,并进行评点分析——这使得本书看起来极具散文精神。探寻成书之因由,恰是作者以学术立命,以一种与生活保持切近关系的心态体悟得来的精心之作——并非带着放大镜在故纸堆里刻意搜罗后的发现,而是通透大半生后于人生边上采撷的吉光片羽之集合。运笔行文相当严谨,每一篇都短小精悍,深入浅出。

  然而,越是此类文字,越是考验读者的耐心和功力。若无积淀一二,也至少要有耐心许多,才能探寻到字里行间短短长长的况味。说到这里,倒真觉得有点像明人张岱的《夜航船》,看似纷繁,实则精到,背后暗藏了作者的独到眼光与下笔前选择材料的功力。林林总总,却无处不渗透着简素的精神,因此并无繁冗之感。如对以简素精神为原点的日本画的鉴赏分析,就是其中一观。

  说到日本画,不能不提到讨论日本当代美术的著作《和风艺志》,潘力曾在此书中提到日本画多强调情感的细腻表达,即使是采用了写实手法的绘画作品,也多贯穿画家的情感。中国画之表现情感者,多内藏理知,即并非以情感支撑整幅作品,情感只是作为其中一个元素起作用,而日本画则多直写对事物的印象,常体现出一种重视情绪的精神主义。冈田武彦认为日本画的精神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印象性,正因为强调印象性而放弃事无巨细、为物所役的写实,反而选择采用夸张、简单化的表达手法——将主观印象放大,对描绘之物做艺术处理,以此造成情感和艺术上强烈的感染力。这种做法体现的就是作者所说的简素精神。在这里,简素精神作为文化原点形成了一个场,这个场之上同时存在着图案化的印象性之表现形式和明快大胆的装饰性之观感两个看似矛盾实则浑融一体的特质。这正是——表现形式上的克制反而达到华丽的极致。

  如葛饰北斋那幅著名的《神奈川冲浪里》,简单的颜色与透视法则,却实实在在地呈现出巨浪翻滚的态势,船边浪尖现出富士山的三角形山头——简洁而又磅礴。再如歌川广重的风景画,其与日本传统山水情怀有着心理上的醇厚照应,常常给观者一种亲近感和淡淡愁情。画作能敏锐捕捉日本人内心对风景的共同依恋,虽然后来开始从理想化、装饰化手法逐渐转向对现实景象的真实自然描绘,但这种转向多在技法的借鉴,而非情状的改观。因而在日本画的传统里面,理想化和装饰化特点的传承仍是比较连贯的。除却在装饰性较强这一特点上的共鸣外,冈田武彦在浮世绘的人物画、风景画中还提出了“印象性”。略不同于潘力提到的“理想化”。我想,这种不同不仅基于二人感受和分析的敏感度的差异,也和思考、论述时的出发点有关。在绘画传统方面,日本早期受中国绘画影响,至近现代吸收了很多西洋绘画技巧,但最终又形成自己的特点。虽借鉴了西方绘画中透视法等具体技巧,但仍保留了自己印象性的特质,在诸多作品中氤氲的主观情感未见减少,并且又呈现出异于中国画厚重、苍古、含蓄的轻快、明洁和洒脱。

  冈田武彦在对中日或东洋、西洋的文化形态、艺术形式等做对比的时候,尤其在对中国、西洋的艺术特质进行描述时,我们可以借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作评价——“不是个中人,只从外面看个大概,见林而不见树,领略大同而忽视小异”,因此对于作者所言种种,我们读者权且当做一个看法,自己阅读的时候不妨暂且在旁留一个余地。

  “物即命,命即物,人虽为物之灵长,然一旦无物,生即不复存在”,因此需要追求“共生共死,万物一体之仁”的那种境界。冈田先生终其一生所追求的,莫不就是以“崇物”为文化,以“简素”为价值取向,经由体认,达到身心相即、心物一体之境界?万物有灵而崇物,表达愈单纯,精神愈高扬。在冈田武彦的《简素:日本文化的根本》一书中,崇物这一思想文化的理念与简素的文化精神对立又统一,并互相渗透,像一直运动着的两团气,在日本文化的场上不断游走。

  ————————————————————

  已刊2016-10-31《中国美术报》美术副刊

  《简素》读后感(四):简单朴素

  读书笔记63:简素-日本文化的根本

  作者是个汉学家,经历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日本大繁荣,经济泡沫,到2004年去世,这是一本讨论日本民族性和文化的书,作为文科生他把西方人定义为科学思维,日本人是艺术思维,中国和印度介于中间。

  简素是什么?就是简单朴素,这是作者对于日本文化的总结,其实也不尽然,日本的寿司,粗看简单,其实花样很多。他的茶道花样也很繁杂。

  写日本文化史就离不开中国,所以通篇作者都在大量引用中国的文献,我恍惚间似乎是在看中国文化史,到隋唐时期,中国对日本的文化影响到了顶峰,无论是宗教,体制,学术,艺术都从中国照搬,随后两国联系有所中断,日本有所独立发展,表现在诗歌和绘画中,原来只是诗歌中小道的俳句在日本成为主流,出现了不少佳作,如古池塘,青蛙跳入水音响这些。绘画也发展出了独有的技法,有了日本山水画自身的特点。明代开始,日本逐渐拜托中国的影响,转而学习西方,这个时期开始大量外文词汇通过日本传入中国,出现了日本对中国的反哺现象,学习日本进而学习西方是晚清到民国的主流。

  复旦大学曾经举办过一次哲学讲座,有一位教授激动的说,人家欧洲日本都把神话时代写入历史,而我们没有文化自信,自我阉割,因为老外不承认,就不敢大胆说出来。这一点上,日本以前干过伪造文物的勾当。韩国也是同样。总得来说,日本文化趋向自卑,他的谦卑礼貌骨子里是自卑,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自卑到一定程度他又会外放成残暴,这在菊与刀里有所描述。日本民族相信强权,奴性很足,二战之后,美国人过去还是有所担心的,事实上日本人对于征服者非常的服从。

  《简素》读后感(五):东瀛之美在简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之根。那么,日本文化的根本是什么呢?思想家冈田武彦(1908~2004)将之归纳为——《简素》。

  《简素》的前几章是比较抽象的理论阐释,结尾收录冈田的哲学随笔《崇物论》。前后呼应的这些章节奠定了本书的论点。冈田的气质接近宋儒名士的风姿,娓娓清谈,说的是大道理,却不晦涩、不高冷,基本上属于阳明学的践行态。日本九州学派的道统可追溯到江户中期,具有日本传统的神儒合一的特色以及传统书院教育的诉求。作为九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冈田致力于阳明学与神道教的结合,并努力将其日本化、庶民化,因此《简素》一书非常注重中日文化的渊源及日本的衍化创新,尤其是对阳明学、新儒学的发展。

  阳明学强调知行合一,重视天人和谐,必然要求在道德层面做人生的减法。这跟日本民族的传统精神相当符合。冈田说,“日本人的世界观就是以简素的精神为基石的。”日本人相信“万物有灵”,从《古事记》、《日本书纪》所描述的族群起源开始,神话与历史、自然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阳明说:“人生达命自洒落”,冈田解析这个“命”字,也解析“洒落”的心境,中国与日本的生死观既相似又相异,最后以禅宗之意大化无形。其余章节以哲学思想为根基,发散延伸到文学、艺术、建筑、茶道、音乐、宗教等各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挖掘日本文化中的简素精神及其意义。

  冈田是文学博士出身,所以其行文除了理性之辩,还兼具文质之美。“古池塘,青蛙跳入水音响”。若干年前,读到芭蕉的这句名俳,我那时犹未懂得,这怎么就能算是一首好诗呢?后来渐渐明了其中意韵。如今读到冈田的论解,更增几分喜爱。冈田并未着力描绘芭蕉吟咏的情景,反而转向说起了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杜甫的“伐木丁丁山更幽”和王维的“空山松子落”。孤寂清净的禅趣,是日本从中国借得的一方水土。文化之暗流激荡,其前因、其后果,就是藏于这样千丝万缕的羁绊。诚如唐诺在《尽头》里说的:“日本的美学根本上是王维的,比起中国,日本人把王维推得更极致,使用得更全面(包括他们写只十七个音的俳句,微形之诗)。”你领略到俳句的简素之美了吗?这种美还体现在清少纳言的《枕草子》、鸭长明的《方丈记》、吉田兼好的《徒然草》,还有《万叶集》、《古今集》,心敬和宗祗的连歌,子规的和歌……冈田带领我们踏上日本古典文学的美的历程。

  涧户寂无人,纷纷自开落。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旅行。穿一袭和服,踏一双木屐,徜徉于京都的街巷。两旁是低矮的木结构建筑。木易朽,风动雨淋,古都千年的繁华何以守护?如果累了,歇歇脚,觅一间小店,不起眼,可是传承了很多代。最好是一家荞麦面馆。李长声诚挚推荐:“诗意是盛来一碗荞麦面,用筷子挽起,从碗里拔出,一根根互不相交,简直有李白的缘愁白发那么长。”午后的闲暇,听一场能乐,三味线轻轻挑。希望逢得一场画展,可以看到桥本关雪的《陶渊明》、雪舟等杨的《四季山水长卷》和宫本武藏的《枯木鸣鵙图》。找一间数寄屋,且去喝茶。壁上书画残卷,园中落叶飘零,茶碗粗铁锔过,耳瓶缺了一角。没关系,日本文化喜欢残缺的美感,觉得这很天真。黄昏时分,悄然北向而行。鹿苑名庭,金阁临池,乔木繁荣,小池涌泉,挂一夕斜晖,最是让人流连的佳处。

  遐想潜生于《简素》。自在悠游于审美各领域,万流同宗,殊途同归。保持自然朴实,剔除芜杂烦扰,信仰天地万物,顺势而为,格物致知。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世间的至美,可繁秾,可绚烂,最终却常归于“简素”之中。不过,简素不等于简单。陶器的歪瓜裂枣,园林的枯山水,绿植的整齐划一,诸般种种,过于执着讲究,免不了用力过度。毕竟是刻意所为的异化,手段有时就走了极端,而这种极端也是构成日本审美体系的一个支撑。人工化的自然之道,算不算得简素呢?过犹不及。这是日本民族性的矛盾之处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简素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