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残次品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4-02 20: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残次品读后感10篇

  《残次品》是一本由priest著作,平装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7,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残次品》读后感(一):p大剧情

  一如既往的p大风格,剧情流耽美小说

  优点明显文笔优秀,剧情流畅人物塑造立体,甜。

  缺点也有,作为一部剧情流耽美小说,介于正剧和耽美之间;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对人类命运提出了思考,但是思考力度解释力度却不够,大概是因为这部小说仍然是一部谈恋爱的耽美小说。对于战争描写很能让人产生共鸣,但是战争的策略仍然是一部网络小说的水准,白银十卫对上林静恒时看上去有点傻。

  另外,p大的小说连续看多本,总觉得有点审美疲劳,有一些套路。比如两位主角经常(大部分小说中)会分离,并且之前显得较不成熟的那一位会在这段时间迅速成长,从而出现两者并肩而立的情况。相反地,主角共同成长,或者两位主角都在,但其中一位快速成长的情况较少。虽然这与现实情况比较符合,也比较容易同时塑造两个角色,但是……我想看师生恋(类似)!

  总之,可能是由于对科幻小说期待较高,这部小说(虽然并不是科幻,更应该说是星际文)我认为仍有提高空间

  《残次品》读后感(二):实现自由获得幸福,这是人的目的

  一、文笔细节俱佳,语言凝练,情节逻辑自然顺畅 二、思想深意 个人幸福社会发展轨迹结合起来。

  人是要追求幸福的,这个结论可以说是人性的标记。而对他人的观察告诉我,人的幸福来自“前进”。不论现阶段境况如何,人总是心在远方。只有实现了之前没有的经历快乐才能在我们的心里涌现。

  换个说法:能前进到达远方的人是幸福的。这时可以从反面定义自由。不自由的状态在前进受阻的不幸人身普遍存在,着重体现思维限制无法因而虑及远方和行动被限制因而无法到达远方两个层面。第一层是环境因素对思想范围的限制,第二层是行为主体能力对其发展程度的限制。

  再换个说法:人要追求的幸福,是突破旧有、成功前进带来的自由。这是人性。

  因此,P大借伍尔夫之口,将伊甸园畸形发展评价积重难返是的,它让人失去了自主调控情绪的能力,再没有事情能让人惶恐人们维持现有权益不变就好了。原本通过取得幸福来获得的多巴胺唾手可得。人不再有自主前进的动力,人前进的生理基础被破坏,这是间接违反人性的。也因此,作者赋予自由军团毁灭的结局。芯片人妄图消灭人自由的思想,最直接地违反人性,必然要被人性消灭。

  总之,人作为一个物种,与动物区别在于人有高级精神素养(即前文的人性)和社会联系。消灭其一,人都不能再被称为人。可以说,我对人的定义十分苛刻保守,不允许任何人形非人类(比如芯片人)存在。

  《残次品》读后感(三):《残次品》随感

  今天这个评论被人翻出来,我现在再看这个,觉得我挺爱这个作者的么,为她写了这么多字,有些内容如果不是现在又看了,我都想不起来我曾经写过它们了,呵呵,当初为了写这个评论,花了我不少功夫呢!汇总起来,我发现我当初的废话真多。

  可惜,写了这么多,这小说越发展我越不喜欢。想找篇喜欢的网络小说看就那么难。把这个发到书评里来,纪念我的第一次网上追文——不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次:)

  不过,不管是不是喜欢这个作者的作品,是不是赞同她的世界观,至少,她的作品可以令读者思索,这总是值得赞赏的。

  《残次品》随感  2017-08-10

  这是我在网上追的第一篇文,可没想到追到现在,我不是特别喜欢这个故事

  这文的评论区里大部分都是P大的粉,说多了,我怕讨人嫌;可要是不说呢,又如骨鲠在喉。

  我试试不那么讨人嫌地表达一下自己看到目前的一些想法,当然水平有限,也许终究还是讨人嫌罢了。

  1.宇宙

  当初最吸引我看这部小说的,是对神秘的宇宙、遥远未来未知世界向往

  人向往远方,大抵是对目前自己生存的世界不满意,所以才总会想着:那外面的世界,会更好吧?再糟,也比留在这儿强。

  或者,是好奇心与求知欲。未知的世界,也许藏匿着巨大危险;可也许,那是一个美好得令人心醉的所在,去了,就再也不想回来。

  当你生存的世界无法给你舒适安全感,或者当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过对舒适与安逸需求,人,就总想不断地向外走,不断地寻求新的机会与可能。

  电影《东邪西毒》里有句台词:“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

  但我想,翻过山看到了山后面,即使发现那并没什么特别,但,有没有翻过那座山的你,是不同的。

  开始看这小说的时候,这小说里虽然没有神秘奇特外星人,没有奇异诡谲的外星文化,更没有惊心动魄的外星异形,可就只是人能自由地倘佯于各大星系,已经很令人向往了。

  那运行着“人工智障”驾驶的“日可云车”公交系统的破败星系,那拥有造价600万星空穹顶和不那么正经的校长的星海学院,这一切都挺吸引我的。

  我想着:连最破败的星系都如此吸引我,更不要说还有强大发达的另外七个星系呢!八大星系,会是怎样辉煌壮丽的图景呵!

  而且,不那么正经、却又文明、又可爱的陆校长构想的星海学院:“人类智慧终极殿堂,配备最尖端的实验室、通感图书馆,自己的出版社是宇宙最权威研究所遍布八大星系,汇集全人类的精英,与遥远沃托星上的乌兰学院文武相当、遥相呼应,无数在人类历史光芒四射名字都将打下星海学院的烙印。”

  这幅图景深深吸引了我。

  现代的民主国家明白教育是国家的责任————按公民的才能施教,而非公民的钱包

  在未来那么发达的联盟,我真的很想看看,作者想像中的未来的人类智慧的终极殿堂,是怎么建成的;我想看看那破败落后、空脑症云集的第八星系,是怎么用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可是,还没等我跟着陆校长憧憬完————那还很年幼的星海学院,它就突然地被人炸了!整个学院连着整个星球,就那么没了,老师就只剩了一个光杆校长,学生就只剩下4个熊孩子了!

  作者下手可真够狠的!

  2.质疑

  读到现在,我对这八大星系,实在失望之极。

  和远古的地球时代类比一下,这庞大的八大星系组成的未来世界,它的内部构成、人们的价值观、行为处事的方式,却简单粗暴到比远古的地球时代还不如:

  开始的时候,那抱团的七大星系勉强可以类比为一个发达的、欧盟般的大联盟;战火不断、饱受蹂躏的第八星系,大约可以类比成叙利亚;宗教呢,也只剩下一种,就是IS占统治地位的伊斯兰教;就连人们热爱的娱乐明星都只有一个:叶芙根尼娅;喜爱的花也只有一种:蔚蓝之海。

  更糟糕的是,这个“欧盟”还无耻得弄了个巨大的神经网络“伊甸园”监控着每一个人,不要说任何一个成员星系胆敢“脱欧”————那可是反社会、反人类的大罪,想有军事自治权都是做梦;而且,这联盟中的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反伊甸园、反联盟的倾向,都会或者被无声无息地扼死在摇篮里、或者成为全民公敌,被正大光明的镇压消灭。

  然后呢?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反抗的人们联合IS组织,把整个联盟揍成了一个巨大的叙利亚。

  一整个星球一整个星球地化为齑粉,更不要说生灵涂炭、血流漂杵的惨况了。在那些有政治抱负变态们心里,这是反“伊甸园”的压迫、重整河山所必需付出代价

  这是最好的时代?

  我庆幸自己没有生在这样辉煌的新星历时代。在我生存的远古的地球时代,咱们那个小小的星球,都比这庞大的、距离以光年计的八大星系拥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光明和美好。

  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总有种定式:从来不追问事物根源,而只是对已发生的事物作出回应

  现在大家都接受了作者设置的这些既定的事实了,忙着分析猜测,这背后到底还隐藏了多么大的阴谋,还有多少人的真面目没有被揭露出来。

  可很少有人追问,一个如此辉煌的联盟、如此万能的“伊甸园”是怎么慢慢建立起来的?是怎么一步步演变成现在的样子的?又是怎么一下子就破败、崩溃至此的?

  这个故事可信吗?为什么一切会这样?为什么看似光明美好的初衷信仰建立出来的联盟,会一步步变成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令人几乎感觉不到生命、对“人”本身的尊重呢?

  有人说我为什么老是问作者,说我是个“甩锅侠”。可这口大锅又不是我弄出来的,明明就是作者弄出来的,我甩甩咋啦?

  我老是问,是因为我不相信这个故事。

  我在以前的评论里写过,从世界的多样性这种意义上来说,我根本相信这小说里架构的“伊甸园”这个大乌托邦可以控制住七大星系的人们的设定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我们必须承认,在摩尔设定的乌托邦里,与其他的乌托邦一样生活恐怕只是无法容忍的无聊。多样性对于幸福至关重要,但在乌托邦里,几乎就没有任何多样性。这是所有人类计划想象社会制度的共同缺点。”

  在一个喜怒哀乐都由不得自己的伊甸园里(暂且不论这能不能做到),人们恐怕并不能获得设计者希望的安宁与幸福。很多时候,痛苦焦虑,是人向上的原动力,是人能感受到自己真真切切地活着的证据

  平凡如我,如果生活在书中那样的联盟中,都不会任由这样的系统左右自己,要想办法摆脱它的控制,我不相信,七个星系那么多的灵魂,可以被一个巨大的网络“伊甸园”所控制,会整齐划一地全部成为杀害极少数觉醒者的帮凶,一直要等到这个系统积重难返到不可收拾地步才用如此暴戾地手段去打破它。

  联盟被打破之后,堂堂七个星系,连一名可以振臂一呼力挽狂澜政治家都没有,只有一群军人和变态在控制局势,而崩溃之后的人们的表现仍然像一堆没有长成的婴儿随意被人操控、被毒品占据。

  看看陆信的命运吧!只要“伊甸园”捏造证据,就能让全民齐刷刷地判他死刑;可从一个人个人终端里流出一套证据,就又能让全民齐刷刷地为他平反。

  这个大联盟从来就没建立起现代民主制度,它没有与政府、议会独立的立法、司法机构,更没有对公民进行适合的教育,只是养育了一个权力无法控制的“伊甸园”和一群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暴民,所以,最终它要自食其果

  “伊甸园”能把近二十年的基础教育缩短到一个月,未来人拥有300年的寿命,有200年的青春,长得接近不朽。这些掌握了基础教育的人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么?没有自己的追求么?几百年的光阴,就只是吃喝玩乐?就只是慢慢变态?

  用黄蓉的话说:那真是一把年纪都活在狗身上了!

  那些创建联盟的先烈们,恐怕都要忍不住掀开各自的棺材板,跳出来质问这些不成器的东西

  我当初播下了龙种,为何现在,却只收获了一把跳蚤?!

  3.权力

  现在,故事越来越急转直下面目全非,所有的信仰都崩塌变味,变态、阴谋、背叛,一个接着一个。

  故事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又是一个“枪杆子里出政权过程的重演么?

  刚才说起过中国人的思维定式:从来不追问事物的根源,而只是对已发生的事物作出回应。

  我们的圣人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这就使得之后几千年儒家统治的社会,只讲究实用主义的处事哲学,不进行更高的形而上的、对人本身的存在问题的哲学思辨,使得中国人无缘仰望更高的存在,丧失了超越性的信仰。

  可很多事情,往往人在近处是看不见的,离得远了,反而才能看得清楚

  只纠缠于实用主义的处事哲学,只能令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愈加错综复杂失去了更高的审视人间角度,纠缠在现世中见风使舵的市侩们,往往并不能过好他们营营碌碌的生活。他们只是被人践踏在权力的脚下,辗转呻吟苟延残喘。如此文中的民众

  儒家作为指导中国社会的政治伦理,更使得中国的社会从来不追问权力来源正当性与神圣性。只要获得了权力,就会获得儒家认可的正当性与神圣性,即便,是异族的统治。中国历代的一次次改朝换代就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

  这也正是所谓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根本原因

  中国属于生存权力教信仰之国,一切活动一切文化围绕如何分配仅有的生存资源进行,而不是大家去开拓创造。开拓必须去学习去发现,最后创造出更多利于生存的物件。既然只是分配,而无探索开拓的习惯,对于知识也就没有什么兴趣,千年来所有的智力行动力只用在“人”如何取得更多分配权力上。结果是,反而对人最不了解,不懂心理不懂精神甚至身体构造都不太清楚,只懂点可怜的权谋之术。至今这个思维惯性力量仍然十分强大。

  因而我们在这小说中,看不到政治家,只能看到军人,无论是在保护着人民的生命安全、还是在践踏着人民的生命尊严,只要他们拥有了“枪杆子”,也就拥有了权力,拥有了左右大多数人命运的筹码。

  所以,现在中国的网络小说,很多的作者和读者才那么崇拜所谓的杀伐决断、睥睨天下的人物的存在;如林静姝这样的罂粟之花,才成为很多读者热爱的品种。

  现在,“杀伐决断”、“睥睨天下”这两个词可以排在我最厌恶的汉语词语之首。

  4.民主

  在《镇魂》里,作者就质疑过现代民主的作用。

  “山河锥”一节,善良纯洁的汪徵就死于族人执掌的“民主”之手。她希望她的族人们能平等、自由、幸福,然而她那样同情喜爱的族人们,却原来是那么的恨她,那么快意地砍下了她的头。

  就如这文中的陆信之死。

  可我要对作者的质疑再表示质疑。

  我认为,民主的真谛并不在于少数服从多数,因为如果你今天逼迫着少数服从了多数、甚至镇压了少数,说不定有一天,你就会发现,自己就突然地变成了那个需要服从、甚至被镇压的少数。

  民主的真谛是制衡。

  一个健康的社会,除了政府,还要有独立的立法、司法、教会、媒体等各种力量去与政府制衡,进入现代社会,还单纯的相信“枪杆子里出政权”,那么,这个出来的政权,会与它之前推翻的那个,基本模式没什么不同。反反复复,实际上的程式除细节不同外,大体是类似的路子,最终会被下一轮的暴力推翻。

  只有全社会各种力量的制衡,才能避免一个社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积重难返。

  而在各方力量成长、制衡的过程中,人民的素质也会慢慢成长,才不会那么轻易地被人操纵,墙头草一般齐刷刷地草菅人命。

  如果一个社会可以借“民主”之手随意的草菅人命,大抵是那个社会的制衡制度还没有形成,人民也没有获得与“民主”相适应的教育。

  5.心火

  好吧,肯定现在有人要说了,你不喜欢,可以不看,那么多废话干什么。

  呃,我想说,看文有不同的想法,也很有乐趣的啊;和大家说说反对意见,也很有意思啊。

  况且现在我订都订了,干嘛不看啊!看都看了,有想法为什么不能说呢?

  大笔下有一个极其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她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细腻描写。

  梵高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

  “也许在我们的心里都有一团火,但没有一个人前来温暖自己;路过的人只看见烟,便接着走自己的路去了。怎么办呢?还是应该守护着心中这团火耐心等待吧,但是得需要多大的耐心,才能等到有人靠近你取暖,停留在你身旁?希望那个时刻不会来得太晚。”

  我看过的几篇:《六爻》、《镇魂》,还有这篇,里面的主角,心中都有这样一团火。而P大笔下最美好的,大概就是,拥有这样一团心火的人,他总能等来走过来靠近取暖并最终停留的那个人;同时,那个人也会回馈更多的温暖予对方。并且,这样的时刻不早不晚,来得刚刚好。

  这是她的文字对我来说最美好、吸引人之处。可是故事本身,没有她描述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那么吸引我。

  2017-08-30

  等了这么久再看,陆林两个人还没说上话哪?

  说实话,看这篇他们俩人分离这一段,我觉得没有看《六爻》或者《镇魂》那么动人心魄。

  第一次看《六爻》,看到主角那么干脆地就被作者给写死了,简直是让我目瞪口呆、难以相信,那种心理上的冲击震撼,让我对作者的手笔佩服得五体投地。

  百年离索,虽然被寥寥数语带过,还有为何百年后只剩了扶摇一派一枝独秀,这两点让人觉得《六爻》整体上感觉还不够丰满,但初看这类文的惊艳和回味真是令我欣喜不已。

  再看《镇魂》,两个人数千年的缠绵缱绻看得人荡气回肠。虽然P大把神话的来龙去脉反反复复写了好几个版本,绕得我头都晕了,但把上古神话整理得如此条分缕析,又天衣无缝地嵌入了自己的杜撰想象,更揉进了那样铭心刻骨的深情,我依旧是爱不释手,挑来两人的细节反反复复看了许多遍。

  可真的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么?当我第三本再看这样的情节,就不觉得有那么感动了。

  想问问资深读者,写这类文总是有这种套路么?两个人情深似海,然后总是有无法抗拒的原因,要被强行分开,各自虐身虐心,然后再相逢泪千行么?

  另外,我一直有个疑问,看《三体》的时候就有这个疑问了:宇宙是如此的浩瀚壮丽,而人类难道就只想着寻找同类自相残杀么?那么广阔无垠、有无限的未知、无限的可能的宇宙不够人类去探索、去追求,却一定要只纠缠于相互的控制与残杀么?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旅行者1号(Voyager 1),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飞行了近40年,已经初步脱离太阳势力范围进入星际空间,是人类发射的飞的最远的航天器,而且电力马上就快耗尽了,而他们仍然将向远方无尽的空虚继续飞行......

  ASA要用旅行者号向星际空间发射一条信息,现在正票选信息内容,候选的信息有:

  From the stars we came, and to the stars we return.

  All of us are behind you, and ahead of you is everything.

  We offer friendship across the stars. You are not alone.

  ......

  我想象着如果遥远的星系有同样智慧的生物有一天捕捞了旅行者号,看到这些信息,感觉多么美好。

  人类不是因着他们会自相残杀才成为人类的,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这些美好。

  17/09/16更新

  在晋江第一次追文,到目前的小结:

  一、《荒漠之星》

  起笔不凡,很是吸引我。陆信这个陨灭的理想主义者,和他的儿子陆必行这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以及消失的星海学院,是我最喜欢的。

  二、《荆棘之路》

  看来本文的主线,从可能的破败的第八星系借教育手段崛起(“星海学院”),转向乱世打怪的路子了。有点小失望,但觉得书里写了很多喜欢的人、埋了很多暗线、伏笔,期待作者一一揭密。

  三、《狂澜之巅》

  虽然本书大概还有30万字未结束,但对我来说,这一章真的是本书的□□了(虽然当时看的时候并不以为这是□□,那时我觉得,这一章为何叫“狂澜之巅”呢?看故事的走向,应该只是将待掀起的怒海狂澜之前的一波浪潮罢了)。

  四、《蔚蓝之海》

  所有的信仰都变味、崩溃,自由宣言成为空洞的口号,我对此书开始失望,我读来的感觉,此文重心不稳,很多之前的期待落空,那些喜欢的角色,不是死了,就是变得面目全非。

  五、《破碎之塔》

  原来第八星系残次品的崛起,只依托于一个陆的科学天才、一个林的军事天才。这算是第八星系的崛起么?他们俩,原本都是沃托的权贵后代。原来,草根的崛起,还是要依赖精英们的良心、拯救,与教育无关,与草根们自身的力量和觉醒无关。

  追一篇文,大概最引人入胜的就是等待一些悬念的揭密,那些章节应该是最好看、冲突达到□□的部分。但本书从开始到现在,有很多前面埋得非常吸引人的伏笔、悬念,最终揭密的过程却平淡无奇,至少未能在我的心中达到我预期的冲击,比如陆必行与“女娲计划”之迷、林妹妹幼时的经历之迷、陆必行是陆信儿子身份的揭密等等。尤其让我奇怪的是,陆必行知道自己是陆信的儿子后,作者竟然没有任何笔墨用在他对此事的反应上。这对他来说,难道不是一个不亚于林静恒失而复得的巨大刺激么?他不应该对自己是陆路信的儿子、对独眼鹰这么多年的付出与呵护,内心有点波澜么?读者在这里的巨大期待完全落了空。

  六、《玫瑰之心》

  刚刚开始,无从谈起。

  看到现在,一些情节,不知因何而起,又不知缘何而灭,所有的角色、所有的宏大设定和曲折故事,都成了陆、林两人的陪衬,果然是太空二人转呵!

  一个故事,能让我喜欢,总是因为那里面有我喜欢的人。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我才关心他的命运,想知道他的结局。有了这样能牵动我内心的“人”,看起故事来,感觉也总是完全不一样了。从开始读此文,文中有很多我喜欢的人,到现在,他们不是死了,就是变得面目可憎。所以,这个故事到目前,已经不是我喜欢的故事了。

  以上,不是谈论我期待看到什么样的文,我对此文已经没有任何期待,只是一点读后自己的感想而已。为了此文我特意研究了晋江充值,有始有终,总是要看到最后的。

  唉,剩下的钱也不知道以后还要拿来看什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7-7-26及之前所写

  群众就像一束漂浮水上的鸢尾花,随着潮流的方向而进退,在盲目的行动之中湮灭腐烂。

  ————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

  1.

  ~~

  哈登博士

  “伊甸园技术发展中心”第一研究院,民间又称“白塔”。哈登博士,就是这联盟最权威的科研机构“白塔”的第一任负责人,也是他的继任者————劳拉·格登的老师。

  他因反人类入狱,“被绑上火刑柱,罪名是反人类,勾结域外海盗,利用职务便利,取得彩虹病毒变种,试图利用它进行非法基因改造研究,他还涉嫌多起人口失踪案,传言失踪的人被抓去做了人体实验,丧心病狂……”

  显然,哈登博士是联盟域内反乌会的早期成员和中坚人物,甚至,有可能就是域内反乌会的创始人。他不仅利用“白塔”的资源设备进行反伊甸园的研究、并把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向域外反乌会,而且也可能在研究彩虹病毒变种、及试图通过基因研究来重启人类进化进程的一系列研究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但是劳拉说:“不知道他们会给我安一个什么罪名呢?”由此推断,所谓的“涉嫌多起人口失踪案,丧心病狂地进行人体实验”,这个罪名是诬蔑。(请注意区分正当的基因科研实验与丧心病狂地进行人体实验之间的区别,多起人口失踪案一定与哈登博士无关。)

  哈登博士是早期意识到“伊甸园”系统最终会成为人类精神桎梏的科学家,与他那一批最早的反“伊甸园”的联盟军政界人士共同成立了域内反乌会,被联盟镇压了。他是《残次品》这部小说中一位伟大的求索者,也是一位为自己的信仰和人类的自由而殉道的先驱。

  ~~

  2.

  ~~

  劳拉·格登博士与林尉夫妇

  劳拉·格登博士接过了哈登博士的衣钵————在联盟以及反乌会双重意义上。她不仅成为了“白塔”的第二任负责人,更是一位坚定的反乌会成员,估计成功研发出“禁果”系统的是她。

  那么,她究竟是一位智力超常的“孤儿”,被格登家抚养长大并进入“白塔”之后受其恩师哈登博士影响才加入了反乌会;还是她原本就是反乌会派来的卧底?

  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霍普。

  ~

  霍普不仅当初一眼就认出了林静恒,而且在听说反乌会核心加密文件被破解了之后,“却沉默了下来,转头望向总长他们离开的方向,眼神微沉”。

  林静恒、还有核心加密文件里牵涉到的人,一定与霍普有着非常亲密的联系,他们才能如此地牵动着霍普的神经和感情。

  ~

  “重型核导,看来他真是连道别都不肯啊。”

  “林将军,看来你今天手很抖啊,这么大的一个目标,这么多轮有效射击都没有击落我吗?”

  正在追杀他们的人可能是个帕金森,打了半天,就变换着角度击中了几个备用能源,想耗尽他们的能量后强行捕捞。

  劳拉格登好像十分哭笑不得,摇了摇头:“林蔚啊林蔚……”

  ~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劳拉·格登与林尉一定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至少,林尉一定是非常爱自己的妻子的,我之前的猜测,林中将大义灭亲,看来是错的。他并没有忍心最终下手杀死自己的妻子,劳拉是在被击落了所有备用能源后、在能源耗尽前自爆而亡的。

  而劳拉,对待这位与自己敌对的丈夫,似乎有一点点略带轻视的宠爱。其原因,林尉这位联盟烈士的后代,沃托的权贵与死忠,即便是有些才华,智商与自己的妻子估计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

  妻子死后,真相被掩盖,以病逝的原因公之于众。而林中将变得沉默寡言、阴郁而令人难以琢磨。

  他的挚爱虽不是直接死于他之手,但也差不多了。他的信仰动摇,还要面对两个无法面对的孩子。

  林蔚去世前留下遗书,拒绝死后入碑林,他希望自己死后能彻底被人遗忘,彻底消失在联盟的历史里。

  一个信仰崩溃的人,心中有无数的悲哀愤懑,却不知道他的敌人究竟是谁,他究竟应该恨谁?是他自己,还是身边这个渐渐崩塌的世界?

  最终,他只能以这样的姿态,决绝地转身,背对着自己的妻子、孩子,也背对着整个世界。

  ~~

  3.

  ~~

  伍尔夫

  伍尔夫说过:“这样也好,感情不深,省去不少伤心,不像我这没用的老东西,一年到头被困在沃托,一次一次把我的学生、晚辈们送上战场,看着他们一去不回头……或者功成名就一会,再被人遗忘。”

  直到今天,我才常常地体会到了伍尔夫老元帅说这段话时那种刻骨铭心的悲哀:

  林蔚是被老元帅伍尔夫养大的,他曾经照顾过林氏兄妹一段时间,曾经先后提携过陆信和林静恒。

  然后眼看着他们一个个地在自己的面前消失:林蔚、陆信、林静恒……

  ~

  曾经有人猜测,这书最大的Boss是伍尔夫。

  而我一直在怀疑这种猜测:一个三百多岁的老元帅,一生都为联盟尽忠,慧眼识英才,怎么会在生命的尽头,要把联盟连锅端了呢?

  直到今天,我确信,这种猜测一定没错。

  ~~

  4.

  ~~

  时光大道

  99章,伍尔夫虽然还披着神秘的面纱,只以一个处理过的声音示人,但这个大Boss终于从幕后正式走上前台了。

  《残次品》这部小说中,人人都在为自己的信仰奋斗,人人都在布局,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全面失控:

  哈登博士、劳拉·格登博士,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科研来打破“伊甸园”对人类精神的桎梏,但他们用科技、资金支持的域外反乌会却顶着“为了生命和自然、为了自由而抗争”的信仰,开始了“女娲计划”、继续灭绝人性的人体实验;如霍普一样的先知们,数百年来流亡域外、筚路蓝缕,坚信自己为的是全人类的福祉,传承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可是,“反乌会”却发展成了为了自己扩张和统治而不择手段地伤害人类的邪教;

  十几年来,林静恒悄悄布局,把陆信的旧部们一一“流放”到七大星系各星系中央军,趁管委会准备对自己卸磨杀驴的时机顺水推舟,假死从伊甸园中消失,预期在他离开白银要塞之后,借猖獗反弹的星盗之手打破中央与七星系间的平衡,逼七大星系政府与星系中央军里他埋进去的陆信旧部结盟,彻底架空、甚至推翻联盟中央。到时他召集白银十卫回归,对联盟中央的生杀予夺,就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没想到,还没等他动手,联盟中央自己内部就勾结域外海盗,把联盟一锅端了;

  而伍尔夫老元帅处心积虑不知道多少年,勾结域外海盗,掀翻了联盟,却控制不住过河拆桥、背信弃义的疯狂域外武装,无法重新理顺秩序、建立有效的政权……

  ~

  人类与命运的奋争看起来就像一场场笑话,像是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灾难如影随形、周而复始、无穷无尽,“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难道这就是命运?

  但,就因为人类看似永远无法挣脱这永罚的锁链,我们就要放弃抗争、向命运臣服了么?

  ~

  我想起来我以前翻译、整理的一个喜爱的乐队Lacrimosa的一首歌:《时光大道》,歌者在这首歌里描述的是:在一条想象中回溯人类历史的时光大道上,主人公目睹了人类世世代代的经历、抗争。最后黑夜终了,太阳驱走了迷雾,年轻的人们在自己父辈留下的废墟上重新开始建设新的文明。

  一代代人永不止息地苦苦求索,我总是相信,在父辈们留下的废墟上,总是会重新开始起新的文明,总是会有一点点的进步。

  即便没有进步,那也不要紧。反正我挺相信《骇客帝国》里机器人的说法:人类是地球的病毒,是地球的癌细胞。人们就像癌细胞一样,疯狂地消耗他们生存的星球的资源,无限度繁殖和扩张,直至最后母体崩溃。

  人活着,就要进行不管是有效的、还是徒劳的抗争,直至,我们生存的世界的毁灭。

  ~~

  5.

  ~~

  林静恒与陆必行

  一直觉得自己读书比较挑剔,经常是,开始的时候读得有些漫不经心、一目十行。当突然某一刻,被书中的某一个细节打动,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书中的人物,然后,再飞快地往回翻,去探寻,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自己又是怎么被打动的呢?

  在生活中,我也常常会在很久很久以后,在对某个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之后,才努力地去回想当初相遇的一刹那,回想那目光第一次交错的瞬间,那第一次的相遇,是怎样的情景?

  于是我开始翻看《残次品》之前的章节,想看看林静恒与陆必行,他们最初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然后我乐了:原来,最初的最初,林静恒是管陆必行叫“那孙子”的:“整个第八星系冒充黑洞的未成年,都是那孙子的学生。”

  而初出场时的陆必行,只是那从机械手掌心里流出来的低沉柔和的嗓音,懒洋洋的,像唱歌,尾音带着点鼻音,格外缱绻,:“难得啊,你怎么想起我来了?”

  “你怎么想起我来了?”陆必行在北京星上忙忙碌碌组建学校的间隙,这个神秘的林的身影一定会经常出现在他脑中吧?而林主动打电话找自己,却是难得一遇的惊喜了。

  林静恒显然是因为陆必行才会莫名其妙地在北京β星一待就是5年的。

  当初诈死的林静恒给自己的生态舱定位的目的坐标本来是独眼鹰的凯莱星,并且用当年陆夫人产检时留下的胎儿基因在生态舱外做了基因锁,没想到在北京β星的人工大气层外就被陆必行意外打开了。

  当变成了机械手的湛卢在北京β星第一次充电重启时,林静恒一定第一时间就让湛卢扫描了陆必行的基因、并且搜集了陆必行的所有资料。虽然基因不符,但陆必行不仅奇迹般地打开了林设置的基因锁,而且还是独眼鹰的独生子,这巧合就足够林静恒对他一遍又一遍地起疑了,更何况,林静恒还不段地从陆必行的言行中,捕捉到陆信的影子。

  在北京β星空旷黑暗的外太空,陆必行与泡在营养液里“全身不遂”的林朝夕相处了三个多月,等他逐步恢复了肢体行动能力后,是不是,他们俩就一起降落在了北京β星上?

  然后,林随便找了个扫大街的工作(不知道林开着清洁车沿着北京星的街道行驶的时候,自己会不会觉得哭笑不得?或者他会把普普通通的清洁车都开出了杀气腾腾的机甲的气势?),而陆呢?连坑带骗地把自己改装的机甲卖了,开始组建他的星海学院。

  当林静恒不嫌麻烦地把曾是独眼鹰最密切的合作伙伴的黑洞抓在手里,以期能找到陆信孩子的蛛丝马迹的时候,那个他众里千百度找寻的孩子,却早已经开始顶着他的名头,到处招摇撞骗地去发展他的学校了。

  在陆必行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命运便注定他们要互相纠缠一生。

  在北京β星外太空与陆必行的初遇,是面目狰狞的命运终于第一次眷顾了林静恒,也终于给了他一个契机,去找回那被命运生生活埋了的自我。

  林静恒那被命运活埋了的自我,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一直以来,我以为,人并不是性本善的,也不是性本恶的,如万事万物一样,人性也是参差不齐、有善有恶的,世界也正是因为这种变化和多样,才多姿多彩、让人留恋的。

  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才华的他应该是敏感而孤傲的,而本质上,他的内心本应是柔软而善良的。

  即使在他不择手段、排除异己,爬到联盟最前线,以一个狂妄、狠毒的军事独/裁者形象示人的时候,他其实也没有丢失了这份善良:

  还记得开始的时候,当他的卫队长洛德说,只要他一声令下,他们可以随时为他战斗时,林静恒想的是:“随时准备战斗……这不懂事的小青年,说得倒轻松————和谁战斗?和引你为傲的父母兄弟么?”(林静恒的天性应该与可以随时拿亲卫的亲人作威胁的林静姝,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正是因为这份柔软和善良,当年他满腔仇恨、精心布局了多少年,却迟迟不肯动手,因为他无法真正狠下心来,亲手毁了陆信深深热爱并为之舍生忘死而捍卫的联盟。

  也是因为这份柔软和善良,在他还不能确定陆必行身份的时候,就会被那颗柔和却坚定的闪烁着的星辰陆必行所吸引,觉得这个与世无争的教育家“又天真又文明,还怪可爱的”,任由他顶着自己的名头招摇撞骗地办学,把修好的机甲送给他:“他愿意玩就给他玩呗!”

  其实比起林静恒确认了陆必行身份之后的宠爱纵容,我一直更喜欢他们初遇时的把握分寸、保持距离的相互欣赏,这种两个内心相似的陌生人的倾盖如故,没有任何其他原因、不因任何利害关系、单纯的相互吸引与交流,格外隽永而动人。

  ~~

  6.

  ~~

  霍曾应该是一个如耶稣一般的宗教领袖

  我对这部小说中作者的很多设定都很感兴趣,兴致勃勃地看下去,希望看到作者对这些论题精彩的演绎。为什么那么多人总觉得霍普是在给人洗脑,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他的信仰,他是一个真正的尊重生命和热爱自然的、如耶稣一般的宗教领袖。

  我相信,霍普会是将来支持陆、林为首的第八星系组建新的社会中的一支重要的精神力量。

  1.作者对霍普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一个很有个人魅力和思想的人:“唯有其中一个中年男子清秀得鹤立鸡群... ...看面相,他应该有两百多岁了,眼角布满了鱼尾纹,眼珠浑浊而平静,目光像是透过一口深井往外看,头发理得很短,两鬓斑白,穿着合身的亚麻风衣外套,没挂那些不知所谓的鸡零狗碎,柔软的外套被微风轻飘飘地卷起衣摆,他被机甲车的一条机械手捆着往前推,直挺挺地悬在半空,居然也不显得狼狈。 ”

  从他后面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一种宗教领袖的宁静而摄人的魅力。我不相信作者会把这样一个人物设置成一个巨大的阴谋。他之所以认得林静恒,不是反乌会已经意识到了林静恒的出现,而完全是霍普个人的经验与见识。

  2.如果这是一个阴谋,那么设局从霍普负责转移变种病毒的试验医疗舱甚至更早就开始了,那时候,应该根本还没有人知道将军还活着,怎么可能针对将军来设这个局?如果不是针对将军,还有什么人值得反乌会设这个局?

  3.我不认为反乌会毫无可取之处,从作者借霍普之口说出的话来看,也是有值得人深思的地方的。

  我觉得每一种成熟的思想都有它的道理,但当一种思想发展成为用强制手段给人洗脑、用暴力手段逼人服从的邪教时,它就失去了作为一种自由的思想的意义。霍普应该是崇尚自然、反思科技对人类社会正、负面双向影响的人的代表,但反乌会发展到现在,它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邪恶的势力。就像中世纪的宗教法庭迫害异端,但,这些后来教会的暴行,也掩盖不了耶稣的光芒

  人类并不只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自身的发展和物质上的享受,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方向和指引。

  联想到这篇小说中的“伊甸园”。“伊甸园”是犹太人的圣经中上帝为人类创造的乐土。人可以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嬉戏,园中各类树上的果实,人都可以随便享用,唯有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人不可以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就必定死”,上帝如是说。

  可引诱夏娃的蛇却说:吃这些果实不会死,你们吃这些果实的日子眼睛就会睁开,你们便如神一样能知善恶。

  而后来的事实我们都看到了,不是蛇欺骗了人类,而是上帝:亚当和夏娃吃了知善恶树上的果实并没有死,只是,他们失去了他们的乐园。但是,他们睁开了他们的眼睛,如神一般地能知善恶。

  如果可以选择,你是愿意无知无识、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乐园中,还是选择,如神一般地能知善恶、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

  第6章,陆必行用适合传播邪教的令人催眠的嗓音为我们描述了“伊甸园”美好之处的冰山一角:“在‘伊甸园’的笼罩下,你的家应该是这样的:清晨,你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柔软的草地上,草木的香气凝结在你周围,周围奔跑着你喜欢的动物,当然,它们只管清新可爱,绝对没有随地大小便的毛病。又或许你喜欢大海,那你的家就会像海底,珊瑚和五彩斑斓的鱼群围着你游来游去,你能感觉到海水像摇篮一样托着你,但是作为一个哺乳动物,你不会遇到一点呼吸和气压问题。... ...伊甸园笼罩下的地方,你的大脑可以随时接驳任何设备与人工智能... ...每个婴儿出生,都会在合法注册之后,被纳入到伊甸园。这个合法公民从生到死,都会得到最好的照顾,现实世界被精神网无限延伸,孤独、抑郁、焦虑……这些都不可能存在,因为一旦伊甸园感受到你有这方面的倾向,就会通过刺激你的感官,调节你的激素水平,来消除这些不良感受。”

  这样的描述令人向往么?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却总是想到《骇客帝国》里的Matrix:人类在机器为他们营造的Matrix中昏睡,成为机器王国的“电池”。这里的伊甸园和《骇客帝国》里的Matrix一样,令人不寒而栗:当人类被系统所控制,无法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的时候,人还能称为人吗?那些系统不就像试图欺骗人类的上帝一样。

  只有通过剥夺人们的自由才能实现的最大限度的人类幸福与允许人类有自由意志之间,我们作为一个人,必须要做一个选择。

  ~~

  7.

  ~~

  星际鹰扬

  每分析一个这部作品中的人物,我就对作者构筑的宏大架构佩服的五体投地。那么多精彩的人物,他们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人生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副多么波澜壮阔的图景。这一篇,分析的是独眼鹰。

  ~~~ ~~~

  自由联盟军... ...一百多年前,真正追随过联盟,相信过联盟自由宣言,曾经在血与火中淬炼过的... ...“我们是第八个自由的星系。”

  我想循着这句让于威廉泪流满面的话,追寻一下陆信与独眼鹰的曾经走过的足迹。

  ~~~ ~~~

  第23章,独眼鹰说:“第八星系向来讨厌你们这些虚伪的联盟狗,但是当年为了推翻凯莱亲王,我们选择了陆信。”从独眼鹰对联盟的称呼,以及自称为“我们”,我想他应该是土生土长的第八星系的人,他与陆信的友情,应该开始于陆信收复第八星系的战役。

  ~~~ ~~~

  新星历纪年伊始,第八星系曾被星际海盗团占据长达百年之久。独眼鹰和林静恒初次谈到彩虹病毒的时候曾说:"128年,也就是凯莱亲王在第八星系第六十年",那么,凯莱亲王是从新星历69年开始统治第八星系的。凯莱亲王认为区区三百年的寿命不够,他还想长生不老,建立了瑞茵堡实验室,做了八年的人体实验。128年,整个第八星系被他们这些吸血鬼吸得骨髓都不剩,民间闹起了饥荒,饿死了几千万人。凯莱亲王政府假惺惺地成立了一个赈灾小组,里面的垃圾收了钱,让人拿人体实验的尸体当原料做压缩营养餐,消毒过程偷工减料,部分尸体里的实验病毒外流,即彩虹病毒,造成了一场瘟疫。此后六年多(那么就是大约135年),才有远在首都沃托的一个团队研制出了针对彩虹病毒的特效药及疫苗,拿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和自由贡献奖。

  ~~~ ~~~

  136年陆信远征第八星系的时候,带来了抗体,才算把第八星系从这场荒谬的浩劫里拯救出来。那么陆信从开始远征到收复第八星系,其实也就是同一年。(第八星系被星际海盗占据一百多年,到陆信出手,一年之内就收复了第八星系,湛卢曾经说过林静恒的才华不亚于陆信,从这个数据,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陆信的才华也不亚于林静恒,他们都是军事天才呵!)

  ~~~ ~~~

  新星历275年,独眼鹰196岁(啊,这些数据真不好找),那么他生于新星历79年。陆信收复第八星系是新星历136年,那一年,独眼鹰57岁,与陆信相识、相知。到新星历242年,陆信被诬身死时,他们的友谊已经持续了100多年了啊!

  于威廉说:“陆信将军带人打进第八星系,那时候我们都受够了凯莱亲王,民间成立了一支‘自由联盟军’,宁可跟凯莱亲王鱼死网破,也不想苟延残喘地在这里烂一辈子……战时我们跟着陆信将军,从他那接受的是联盟标准的军训和军事化管理。那时候,他在第八星系一呼百应,所有人跟着他舍生忘死,我们觉得自己总算活出了人样,从此可以堂堂正正地站起来了……”

  跟着陆信舍生忘死的人中,独眼鹰一定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独眼鹰带着白银九出去寻找救援的时候想:“我还能再让你们帮我一次吗?”很显然,当年陆信收复第八星系的时候,追随陆信舍生忘死的“自由联盟军”,独眼鹰肯定是挑头的那个人。一年的并肩作战,他们的友情延续了100多年,在收复第八星系的那一年中,他们两个人,共同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生死与共?

  ~~~ ~~~

  “我们是第八个自由的星系。”可是战争结束了,自由与幸福就降临了么?

  “可是谁知道,人一生的际遇竟能这样无迹可寻,为人的岁月短如流星,灿烂地燃烧一下,终于还是成了泥沼中颜色暗淡的铁石,至今回忆起来,那时为其马首是瞻的英雄悄无声息地从人间蒸发,那时热血沸腾的自己也仿佛只是一段异想天开的幻觉,把那些故事和别人说出来,模糊的细节都经不起推敲。”

  很多时候,共患难易,同富贵难;面对共同的外敌时,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易,但,当你感觉到自己的同胞苦难深重的时候,却常常会惊觉自问:有多少苦难,是我们自己人造成的?

  陆信将军收复失地到新一代的凯莱亲王炸毁的凯莱星、北京β星和白鹭星,这一百多年,第八星系中那许多黯淡的行星上生活着的如行尸走肉似的人们,他们这一百多年的苦难,都是谁造成的?那些想要成为英雄、以为自己可以堂堂正正地站起来了的人,又是如何见惯了英雄的下场,变成了花天酒地军火走私贩(从作者这里的描述,这里应该指的是独眼鹰吧?在他与陆信结识、并肩战斗的时候应该并不是军火走私贩,是在对回归联盟后的现实失望之后才变成军火走私贩的)、碌碌无为的星际公务员、各个星球上吃喝玩乐、麻木不仁的黑社会份子的?那些英雄们当初的出生入死,就为了今天这个无可救药的世界么?

  .s.曾经看过一副油画,题目是:《烈士的鲜血滋养大地》。那些烈士洒下热血,换来的社会,和过去的社会,究竟有什么不同?那些烈士,当初,是为什么而牺牲的?

  如果那些烈士知道他们的鲜血滋养了怎样龌龊的大地,我想他们一定死不瞑目。

  ~~~ ~~~

  新星历242年,陆信被诬身死。陆信出事的时候,陆夫人带着机甲湛卢出逃,联盟军方一直追杀她到了第八星系,半路杀出了一帮不明势力,劫走了陆夫人。那个劫走陆夫人的,就是独眼鹰。可是,机甲湛卢被军方夺回,陆夫人乘坐的小星舰被导弹击中,独眼鹰劫到陆夫人的时候,她已经去世了。

  肚子里的孩子还没来得及出生就遭到了致命辐射,剖出来几乎就是个死胎。独眼鹰走投无路的时候,想起了那个女娲计划……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如果陆必行真的是独眼鹰自己的亲生儿子,他都未必会为了救活自己的儿子,参与到伤天害理的女娲计划中。可是因为这孩子是陆信的,为忠义之士保留一份血脉,这是古老的东方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湛卢曾经说:“陆信将军生前和独眼鹰关系很好,三十三年前,独眼鹰为了纪念他,改姓了陆。”我想独眼鹰改姓陆,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好友,更重要的,他是让儿子也顺理成章地姓陆!这种血脉相承,是古老的东方人的信仰。

  ~~~ ~~~

  林静恒在烧糊涂的时候,曾经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说:“独眼鹰当年不肯把他交给我……挺明智的。”

  我也觉得,陆必行在独眼鹰身边成长,真的挺好的。独眼鹰把他教得多好啊!独眼鹰与陆必行父子两人的相处,是真正的父子之间的亲密,以至于直到现在,陆必行也只是认为,这个人如此宠溺自己,是因为他是自己的亲爸爸啊!

  ~~~ ~~~

  “自从白银九空降,独眼鹰就一直不大在人前露面,除了总像个鸡妈一样围追堵截陆必行,不让他围着林静恒转外,他就像个坏脾气的退休老猫,满脸不高兴地找个墙角一蹲,并不关心外界,即便气急败坏,也懒得伸爪子去挠两尺以外的人。”

  看着作者这段的描述,既令人莞儿,又有几分辛酸:这坏脾气的退休老猫,曾几何时,他是一只搏击长空的鹰啊!此时他心中,有多少英雄末路的寂寞和悲哀无法对人言啊!连对自己的儿子,也无法诉说。

  ~~~ ~~~

  变种彩虹病毒肆虐,独眼鹰终于不能坐视不理了。伦敦星、维落星、米拉斯星... ...独眼鹰几乎调来了整个第八星系的医疗资源,伦敦星那老鬼的研究所让他整个搬来了。

  这一次,雄鹰重振双翅,他将守护年轻的一代,去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世界。

  ~~~ ~~~

  最后,想到周六第一次带队迎击海盗时:“这事说来有点可笑,因为自古只有天材地宝旁,才有死守的猛兽。基地这么个养耗子的阴沟,也会有人拼死护卫吗?有什么意义吗?”

  有句古话说:“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可真的是这样么?

  人的内心总有对自由、崇高这些人性中闪光的、美好的精神的向往。与其在一个所谓的盛世活成一只“太平犬”,倒不如在乱世中奋力一击,哪怕只有一刹那能感受到做人的尊严与美好,也是值得的。

  也许,这就是拼死护卫一个耗子洞的意义之所在吧!

  ~~~ ~~~

  希望这一次的奋力一击之后,真的能迎来一个美好的新世界。

  ~~

  8.

  ~~

  罂粟之花

  看来这部作品作者是一个一个收拾大小Boss的,先是源异人,接下来是凯莱亲王,目前看来,该轮到林静姝这株罂粟之花了。

  拦截独眼鹰的重甲,肯定是林静姝的人。派往第8星系贩卖“鸦片”的人与货连带机甲、武器都一去不复返,他们肯定要查明,第8星系究竟是什么力量在和他们作对。所以拦截的人要一个一个地杀死独眼鹰这一队人中的大多数,留下几个精神崩溃的做俘虏,以拷问、要挟他们背后的人。

  ~~~

  而林家的秘密,还有当初陆信从功勋前无古人、誉满天下到最后落到叛国通缉、死无葬身之地的直接导火索(估计就是那个能完全屏蔽伊甸园的“禁果”),可能也都快要揭密了。

  我一直想知道,林静恒这么多年,除了为陆信复仇这个目标,有没有查过自己的身世?相信是查过的吧?

  ~~~

  “我母亲死得很早,父亲是军官,也没长寿到哪去,他活着的时候不太回家,我对他印象不深。”林静恒说起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此的淡漠。

  可是,不要被他的语气欺骗了。

  ~~~

  当年他在雨夜带着湛卢拖着受伤的脊椎一步步爬进陆家想要救自己的义父,多年后他对着独眼鹰的指责,回应的是看似没心没肺的一句: “狼心狗肺,这话我听过好多次了,陆兄骂得是不是有点没创意?”

  即使与妹妹联系很少,但多少年来他的联系人,一直是妹妹。

  他与独眼鹰日常互怼,但说起能作为他的朋友的人,竟然只有独眼鹰一个。

  还有看他与陆必行的相处,当他决定坦然承认自己的感情后对陆必行付出的深情,显然在他那冷酷而波澜不惊的厚厚的躯壳下,压抑着波涛汹涌的炙热情感。

  ~~~

  在这个世界上,能和他产生联系的人不多,即使对所有的人都表现的冷酷,其实内心深处,他珍视这不多的每一个人。

  想必,对于亲身父母,对自己身世的来龙去脉,他决不会如他表现的这样冷漠。

  ~~~

  我还有种感觉,林静姝对林家的事情,知道得要比哥哥多。因为他们从小被敌对的两方收养,各自获得信息的渠道是不同的。

  而他们其实相互的了解并不深,却因着无法割舍的血缘的纽带,又都想凭一己之力独自去承担一切、保护对方,因而,他们无论找到了什么当年见不得光的秘密,也不会和对方沟通的。

  ~~~

  对林静姝这株罂粟之花,评论区的姑娘们分析得很多很精彩,我就不必赘述了。有一首《武则天》的歌词,也许也是林静姝这些年心境的最好写照了:

  谁濒临绝境 心中会不吃惊

  谁临困苦里 身边会不冷清

  无援助没照应 那一着敢说必胜

  谁人到黑夜 不望能照明

  谁能做我公正 静静听我心声

  易地换处境 怎说应不应

  人从热渐化冰 冷面是我承认

  谁能再假定 知我无情有情

  ~~~

  我只是很想知道,这么多年,林静姝有没有曾经感受过一点点的温情,她的生活,有没有曾经有过一点点的希望?

  我不知道作者会给她安排个怎样的结局,但不管怎样,感觉都不会好。叹息。

  ~~~

  .s.国内小说,主角往往有很凄厉的背景身世,如这篇文中的几个主角。他们或者如陆林二人一般,即便身世凄厉,也能在苦难中变得强大而坚强,能够凭自己的能力,带给身边的人希望。但这样的人不多。大多数却如林妹妹一样,把世人加诸于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的痛苦,千百倍的还诸于世人。读者能理解主角的痛苦,却漠视在痛苦中挣扎的沉默的大多数。

  ~~~

  我终究是不太喜欢这种太凄厉的色调。人,活在这个世上,不都是追求美好幸福和快乐的么?

  很多单个的人,如果你认识他们、了解他们,他们就是一个个亲切可感的人,像臭大姐基地里的那些老人们,那个给陆必行送蛋糕的大妈。可他们成为一个整体,就变成了下水沟里的耗子,苟且偷生、没有尊严。

  为什么会这样?似乎只有主角们、至少要是有名有姓的角色,才有活色生香的生活,而大多数变成了背景、底色的人群,或麻木不仁、或面目可憎,等着别人的拯救。

  有时候看着这样的小说,心底里就不免有深深的悲哀:其实读小说的你我,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这一个个这样的普通人么?我不愿自己,也活成这样的背景、底色。

  ~~

  9.

  ~~

  处在危险中的人没有悲伤和温柔的权利

  那一年你5岁,和妹妹一起被送到了伍尔夫爷爷的家。没有人告诉你为什么你们不再能回自己的家,也没有人告诉你父母现在在哪里。只有一个妹妹一直跟在你身边,那个虽然和你一样大,但却极度依恋你、总是把毛绒绒的小脑袋拱在你身后、一直唤着你“哥哥”的孪生妹妹。没有了父母照顾的妹妹越发依赖你,你握紧妹妹柔软而冰冷的小手,却能感受到那血脉相连的温度。你以为,从此后就只有你们两个相依为命了。你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可以保护好妹妹。你发誓,绝不让妹妹再离开你的身边,只要有你在,她可以永远这样依赖你、可以永远不长大。

  可是小小的你没有兑现誓言的能力,你被那个人领走了,而妹妹,还暂时留在伍尔夫爷爷家。

  你走的那天,妹妹在后面追着车呼唤着“哥哥”,一直追到车子飞上空中轨道。小小的女孩死死盯着越飞越高的车,不小心扑倒在地上,机器人和保姆大呼小叫地扑上来把她带走,半空中的你看不清她是不是哭了。你忍住身体的不适,静静地透过车窗望向地面。那时的你还不懂得,和妹妹分开时感觉到的身体的不适,是心中一种撕裂般的痛。你也不知道,这种撕裂般的痛楚,十几年后,还会再度汹涌袭来,而那伤痕,将永远无法磨灭。

  你几乎不记得父母的样子了,甚至,你连一张他们的照片都没有。每当别人提起“父亲”这个词,你心中出现的,是那天拉着你的手带你走的那个人——陆信。

  在陆信的家中,你度过了繁花似锦的少年时代。那些充满宠爱、快乐与挑战的日子,就像那个人家里盛开的鲜花,无论多少年过去,依然吐露着芬芳。但你却不敢回首,那些繁花似锦的温暖时光,现在,却成了凝固在记忆深处、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不能碰触。

  你十六岁的那天夜里,乌兰学院下了大雨。你带着偷来的湛卢机甲核,用实验室里半成品的空间场强行突破门禁,跃迁了四次,脊柱严重损伤,最后是带着乌兰学院的雨水,一步一步爬进陆信家的。你希望他带着湛卢机甲核出逃,却被他强行塞进了急救舱。

  “我心里有很多想不明白的事——太多了,多到我有点撑不起这个摊子了,我把湛卢留给你,把你留给联盟,以后……”他留给你的最后的声音,是一声叹息,和一句模模糊糊的“你什么时候能长大啊?”

  关在封闭的急救舱中的你,像个被盖进棺材里活埋的吸血鬼,疯狂地撞急救舱门,抠舱门的缝隙,每一根手指都扒得鲜血淋漓,再在急救舱里药水的作用下恢复如初,就这么被关了三天。

  三天以后,外面已经变了天色。

  三天以后,你长大了。

  但长大的你,已经不再是你自己,因为那些年,你生活在死亡里,活在复仇的黑暗深渊里,活在如履薄冰的危险中,活在孤独的惊涛骇浪里。

  你带着深藏骨血的仇恨与酝酿多年的阴谋,把自己变成一个死而复生的幽灵,沉入沼泽,沉入深渊,你想埋下腐烂的根系,长出见血封喉的荆棘,刺穿这个虚伪的文明。

  你到了淤泥深处……捡到了一颗星星。

  你在黑暗中走得太久了,那星星的光芒,几乎要灼伤你眼睛。但,在这个世界上,你终于有了个能让你魂牵梦萦的人,可以让你一直惦记着,让你担心自己离开以后他会过不好,所以不管怎么样,都要挣扎着回到他身边,好好看他一眼的那个人。

  你终于安全了。真好。

  ~~~

  10.

  ~~~

  人的自由意志

  这是我以前读书的时候的笔记和一些自己的想法,不是专门为了此文写的长评,但读了该章,发现给它作长评挺应景的啊,正好发过来。

  《人的自由意志》

  1.

  有关上帝,以前我一直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万物,而是犹太人创造了上帝。上帝只是人们给自己的一个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

  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万能的存在,我认为我们人类无法知道,因为我们看不到。《圣经》上记载的那些神迹现代人也看不到。

  我相信古代人也没有看到过。他们只是按自己的想像记录了一些东西,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他们想像或者编造的。

  要不是这样,为什么古代人能看到上帝的奇迹,现代人看不到?难道真的是古人离神更近吗?

  2.

  既然学习了犹太学,那么我就需要重新认识和学习上帝及其相关的理论。

  阻止我相信上帝的最大的障碍,就是“伊壁鸠鲁悖论”(Epicurean Paradox):

  如果上帝想阻止“恶”而阻止不了,那么上帝就是无能的;

  如果上帝能阻止“恶”而不愿阻止,那么上帝就是邪恶的;

  如果上帝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恶”,那为什么我们的世界还充满了“恶”呢?

  如果上帝既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恶”,那我们为什么还称之为“上帝”?

  哲学史上有很多人试图给这个问题一个解答,那就是:为什么全知、全能而全善的神能够允许“恶”的存在。但这些解释都不能令我满意。

  最有名的大概就是5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对“恶”的定义:他把恶定义为“善”的缺失。

  通常的解释是神的善就像普照大地的阳光一样,那么在一些没有被阳光照耀的角落,就会有恶的存在。

  但是他的解释只是说明了为什么全善的神创造的世界会有恶的存在,但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神”能够允许恶的存在。

  既然神是全能的,为什么不能解决恶的问题呢?

  现在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能让我信服的答案,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给出的答案。

  陀思妥耶夫的所有小说,都在试图并且最终以他的方式解答两个问题:

  1.如果有一个上帝,我们如何能够是自由的?

  2.当这么多无辜的生命遭受苦难时,如何能够相信上帝是存在的?

  3.

  接受上帝存在最大的障碍是恶的问题:也就是在世界上存在着恶的情况下,调和一个慈善的、全知的、全能的宇宙创造者的问题。

  上帝必定知道恶的出现,因为他是全知的;他必定想消灭它,因为他是慈善的;他能够消灭它,因为他是全能的。

  但,为什么还存在着恶?

  似乎既然恶存在着,上帝就不能存在。

  为了接受上帝的存在,需要对恶的问题有一个逻辑的解决。

  陀思妥耶夫对此的解释是:由于人对上帝所赋予人的自由意志的滥用而造成了恶的存在。

  4.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叛逆”和“宗教大法官”两章中,他用间接的表达给出了对恶的问题的解决,即通过表明与他的观点相反的观点是不能接受的来证明他自己观点的正确:

  伊万给我们讲了一个在西班牙,在15世纪“宗教裁判所最恶劣的时期”,耶稣在世上重现的故事。

  红衣主教,古代的宗教大法官,已经下令焚烧许多危险的异教徒。当宗教大法官认识到耶稣回到世上的时候,他让他的卫队逮捕了他,他后来在监狱的单人房间里访问了他。

  这个宗教大法官告诉耶稣,“他(耶稣)没有权利对先前说过的话补充任何东西”,一切都移交给了罗马主教。罗马天主教会通过消灭群众达到现世幸福的最大障碍—-自由—-来“修正”上帝的工作。

  宗教大法官告诉耶稣,只要人是自由的,就永远不会有对每个人来说足够的食物,因为“他们将永远不能让每个人有其公平的份额”。几乎没有人强壮到足以“为了天堂的面包而放弃尘世的面包”。虚弱饥饿、发现他们的自由是个负担的绝大多数人们心甘情愿地把他们的自由交给天主教会,天主教会向他们许诺它会养好他们并且会告诉他们应当如何生活。只有领袖是自由的。教会甚至允许大家犯罪,只要获得了它的“允许”。天主教会通过把它的体制建立在“奇迹、神秘和权威”的基础上而修正了上帝的工作,而上帝是反对将它们作为信仰的基础的,因为它们剥夺了人们相信上帝或不相信上帝的自由。

  故事以耶稣对宗教大法官一言不发而结束;相反他“温柔地吻了他那没有血色的、苍老的嘴唇”。宗教大法官让耶稣走。

  “这一吻让他的心里热乎乎的,但是这位老人坚持他的观点。”

  宗教大法官的哲学就是:达到和谐社会的唯一途径是“十分之一的人被授予绝对自由和不受限制的权力去统治剩下的十分之九”。教会运用宗教作为它的旗帜,以获取统治大多数人们的权力;但是甚至宗教大法官也承认,为了实现大多数人的幸福,它是反对上帝的。领袖向他们自己保守着这种认识:“我们将保守这个秘密,为了他们自己的幸福,我们会用天堂的回报来诱惑他们”,尽管“在坟墓的那一

  《残次品》读后感(四):p大剧情流

  一如既往的p大风格,剧情流耽美小说。

  优点很明显,文笔优秀,剧情流畅,人物塑造立体,甜。

  缺点也有,作为一部剧情流耽美小说,介于正剧和耽美之间;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对人类命运提出了思考,但是思考力度,解释力度却不够,大概是因为这部小说仍然是一部谈恋爱的耽美小说。对于战争的描写很能让人产生共鸣,但是战争的策略仍然是一部网络小说的水准,白银十卫对上林静恒时看上去有点傻。

  另外,p大的小说连续看多本,总觉得有点审美疲劳,有一些套路。比如两位主角经常(大部分小说中)会分离,并且之前显得较不成熟的那一位会在这段时间内迅速成长,从而出现两者并肩而立的情况。相反地,主角共同成长,或者两位主角都在,但其中一位快速成长的情况较少。虽然这与现实情况比较符合,也比较容易同时塑造两个角色,但是……我想看师生恋(类似)!

  总之,可能是由于对科幻小说期待较高,这部小说(虽然并不是科幻,更应该说是星际文)我认为仍有提高空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残次品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