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冒犯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3-26 20: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冒犯经典》读后感10篇

  《冒犯经典》是一本由魏小河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冒犯经典》读后感(一):阅读意义

《冒犯经典》

  图、文/文小妖

  《冒犯经典》是魏小河的第三部书评集,翻动书页的那一瞬间,心里惊呼,原来时光竟然过得那么快,从关注魏小河的公众号“不止读书”开始,到他的第一本书评集《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再到第二本书评集《读在大好时光》,不知不觉在他的每篇书评伴随下,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读书岁月

  写了那么多年的书评,换作很多人,大概会写疲了。可魏小河却在书评的海洋中越写越勇,越写也越顺,笔力、思想在阅读、总结思考中不断地提升。读书于他而言不仅自己受用,还能影响并带动一众人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小河写下的每篇书评里谈及的每本书不一定都会读到,但是,每次闹书荒的时候,只要翻阅小河的公众号或者书评集,往往都会有新的收获。他的书评也并非篇篇精品,但是总有几篇总会击中内心,让人找到一种知己般的共鸣,这也是我为何喜欢他的公众号和书评的原因之一吧。

  《冒犯经典》一书分为四个部分邂逅散文、坠入小说、追问世界和冒犯经典。较之上一本《读在大好时光》(感觉有几本书有帮出版社推销书之嫌),我个人更喜欢这本书评集里介绍的书,因为更个人化,更因为谈及到了我喜欢的几部世界经典作品

  这些年来,电子读物、网络手机阅读,快餐文化的兴起和实用主义的盛行,使得经典阅读备受冲击,经典阅读量与阅读兴趣大幅度下降,人们几乎都不愿去读经典、古典作品,甚至有人觉得读经典无用,因为不实用。可是,他们往往忽略了经典作品虽微言,但义大,里面所蕴含着许多大智慧有益于我们自身。同时,阅读经典可以教会我们理解与阐释,评价欣赏,辩论与同意,共鸣与反思,言谈与书写,当然还有思想上的丰盈愉悦

冒犯经典

  前段时间,小河在公众号上开始倡导大家开始一起阅读经典,没想到他真的付诸实际行动,并小露成效。《冒犯经典》中的第四章“冒犯经典”就是最好的印证。在我看来,这部分虽称为“冒犯经典”,但更是魏小河对经典作品(作家)的致敬。他谈及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盖茨比、亨伯特·亨伯特等“著名”的故事主人公带着一颗包容而理解的心,他竭力放空自己的思想,将自己分身成作者和故事主人公,全情融进他们的世界,去感受文字所带来的各种情愫,这些融合和理解,使得他对这些经典作品、故事主人公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共情心。他写下的书评,逐字逐句都是用心所得,没有深奥难懂的理论,亦没有佶屈聱牙的文字,任何人都可以去读,也能读得进去(懂)。很多时候,我觉得魏小河更像一个书海中的摆渡人,以书为舟,引来许多有读书意愿的人,将他们引入阅读的大门,至于怎么修行,就看读者各自的兴趣、悟性与恒心了。

  读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带人读书亦是如此。我想魏小河能一直坚持不懈为每本书写下书评,并集结成册,一方面是自己的兴趣所致,另一方面则是想以自己微小力量将更多的人带进阅读的世界里,他的书评集亦是阅读的意义的最好证明

  《冒犯经典》读后感(二):单纯喜欢这本书

  上周五下班,闲着没事,就去万圣逛了逛。书店在我家后面,步行不过5分钟,每当有空,会去看看,有什么新书,见到喜欢,就会买下来。

  在新书展台,看到这本《冒犯经典》,书名很吸引我,站在那翻看。精装,设计特别精美,拿在手上特别喜欢。翻开内页,发现都是书评,恰好,我又特别爱看书,站在那看了几篇。

  其中一篇叫《张公子的文才与自由》,一看原来是写张佳玮,我特别喜欢张公子的文字,是他的忠实粉丝,他的书家里都有。两位作者很相似,语调清淡,文字精美,让我感觉特别喜欢,二话没说,立即收入囊中。

  周末两天,一个人在家,晒着温暖太阳,坐在靠窗的沙发上,看完了这本书。特别喜欢谈小说的几篇,其中有好几本,我都读过,所以有共鸣。最后一辑取名为“冒犯经典”,其实是致敬,一开始我被骗了,希望后来的读者们,不要重蹈覆辙

  作者谈到很多小说家,托尔斯泰、福楼拜、盖茨比、纳博科夫、马尔克斯、博尔赫斯,这几位除了托尔斯泰,我都不认识中学课本里,有篇他的文字,我印象深刻

  作者带着我重温了小说剧情,并跟随他的脚步,潜入小说密林,这几本虽没实际读过,但象征性读到了。会去找来读,感谢作者,推荐这么多好书。

  整本书像阅读指南,给我们这些不怎么读书的人指出了阅读的方向。因此,我特别喜欢这本书,一口气看完,看完后,特别伤感,就是不知道,何时能再读到之类的书。

  我想,魏小河肯定是位心思细腻浪漫温情男子才能写出这般寡淡有趣的文字。

  《冒犯经典》读后感(三):藏|不好意思,我写了一篇假书评

  看到小河出新书了,很快点了想读,很快上购书网站放进购物车,这几天挑挑拣拣再搭几本,好了,下单。

  和他以往的书评集一样,《冒犯经典》也是小小的,32开是我最喜欢的规格,可惜并不主流。就像书评集一样也不主流。

  喜欢小河的书。读完他的第一本书后,一直对那番作为普通读者的感言念念不忘,“我不是个好读者,记忆力不佳,领悟力也不够,仅是凭着一股盲目的热爱,一本一本地读,读得杂而不精,读得乱而无序,但我读得高兴。”在我觉得自己只爱读书而没什么八卦的谈资、读了太多文学类而不是“实用书籍”感到不安时,读到这样一段话,莫名地心安

  这只是一种爱好,这不过是在以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取代另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这不需要通过考试来认证什么,何必想得那么复杂呢?干嘛要为了合群而把时间用在不喜欢的娱乐八卦上而不是自己喜欢事情上呢?

  当下正值写作变现的浪潮,五花八门训练营都在教“如何快速写出爆文”。凡可成文,皆有套路,新时代的八股文受到新时代群众热烈追捧,和写作紧密相关的读书也成了一件非常功利的事,要拆解、分析,彻底研究套路,把几十块钱买的书读出上几千块钱培训班效果,这才叫“学以致用”,这样才不会辜负读过的书。

  读书从未如此有用过,可也从未如此无聊过。有多少人能拒绝让爱好变成谋生手段呢?又有多少人能用来谋生之后还保持初心呢?

  我佩服小河能在这样的浪潮里保留完整而独立的自己,坚持读书只因读得高兴、只想取悦自己,做到独善其身的同时还能不让自己的爱好变味。一个令人羡慕的读者。

  看到书名《冒犯经典》,就想起自己一段对经典“粉转路”的经历

  1. 经典是很好看

  小时候,我爸经常像放羊一样把我放进书店里看书,书店门口有很多大爷在那儿下棋,我爸就挤在人群里看,时间差不多了再带我回家。大概那时我很小,铺天盖地的书里只看堆放在地上的正方形故事书。

  最早接触的经典是童话,家里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虽然人名很拗口,但总有很多新奇事物让人心向往之,像壁炉、烟囱、城堡南瓜车、森林中的小木屋,和稀奇古怪的、很希望现实里也能发生的故事,比如如果长得只有拇指那般高,就能和鸟做朋友了;玫瑰花里住着仙子,晚上会飞出来;一个青年跟人打赌在某个房间待三个晚上,完全没被鬼吓着。

  那时家里还有《葫芦兄弟》和一本《牛的故事》,不过这些就乏味多了——我完全不想跟蛇精打架,也不想做一头牛吃草犁地。

  语文课上老师说要多读课外书,最好能读经典名著。我想起那些比较好看的书,封底上总写着“世界著名经典童话”,便觉得这经典的确是好。

  2.Get不到意义,粉转路

  也许是学校要求哥哥初中后买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和高尔基的《童年》。前者我只看懂了一篇《五猖会》,这个讲差点儿因为背不出书而没法去看戏的故事真是太惊险了,也太难过了,我都上三年级了还看不懂那些古文,七岁的迅哥儿背起来一定很痛苦。《童年》也不是特别有意思,不如童话好看,但家里再没别的课外书,还是看了几遍。

  读到阿廖沙在外面有个小棚(或者小窝),超级羡慕,因为我家是4个人睡一间房,我很想有自己的小房间。

  也记得“好事情”,觉得做实验特别好玩,一直很好奇他说要给阿廖沙做的羊拐是怎么玩的,为什么灌了铅就打得准。

  诗和歌几乎都是跳过的,除了有一个讲故事的长长的诗,其他都看不懂。

  读完再去看前言,上面写着“批判资本主义”、“作为一个革命者的觉醒”云云,但我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看出来的。我只看到一个小孩子的日常,他有一个很好的外祖母,和一些很不友好亲戚

  后来这几本书看腻了,就去书店看课外书。一般都是读完书再看前言,发现里面的介绍跟自己读到的不一样,这些故事总是能解读出“抨击”、“批判”、“讽刺”了丑恶现实的深意。虽然我也看到了坏人坏事,但完全没能想到“封建主义”、“资本家”、“不屈的奋斗”那样高深的层面。我觉得自己很笨,读完故事还不懂得其中的道理,看了前言所讲的道理也是糊里糊涂

  于是不读书了,一来好书的“好”我悟不到,二来好像每本书都被赋予了阴暗沉重含义,无论最后是喜剧还是悲剧

  五年级的时候电视上放《名侦探柯南》,我就去看推理小说了,尽管一次也没猜对凶手,但看别人破案的感觉也很好啊,还能学到很多的冷知识。就这样又喜欢上了读书。

  3.到了一定程度,就想读好书了

  毕业以后,某次和老爸吵架时被训了,“只会读小说,没头脑”,当时很生气。读小说怎么了,我借回来的推理小说你不也很多年轻时看过吗?

  读书是个寂寞的爱好。同学中很少人喜欢,同事就更少了。偶尔遇到爱书的人,喜欢的类型大相径庭。每每读到什么令人振奋的、醍醐灌顶的,特别高兴,想要探讨却没有可以倾听的对象,只好抄下击中我心的句子朋友圈,希望以此勾搭(吸引)到产生共鸣的朋友,然后可以像祥林嫂一样地诉说这有多么好多么美妙;偶尔聊天会说在书上看了什么,别人赞叹“你好文艺啊”、“你读了好多书啊”,不知道为什么感到特别不自在,像是自己在炫耀一样。那是肤浅的、令人害臊的。

  那是我喜欢的才华,是我羡慕不已的、可望不可即的才华,不是我的才华。那是别人的一部分,不是我的一部分。我没有那样的思想。

  的确是没什么头脑。

  有句话说“你的问题不是书读得少,而是好书读得少。”翻了豆瓣上标记的读过的书,还真的没多少好书,而且为数不多的好书也不过是作为打发时间的消遣。读书让我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但在这个取悦自己的过程中,我只是作为一个观众,在看别人的热闹。我并没有参与其中,读完,也就过去了。

  我开始想要更多,想让自己稀薄的思想充盈起来,而不是一个肤浅的只会点赞的观众。

  改了签名档,“只掉书袋,算不得真本事”。想多读好书,想做有思想的人。

  4.站在大人角度去读经典

  重读《80天环游地球》,居然发现了这其中的时间管理技巧:总保持时间上的盈余,钱可以买时间,事先订好计划一丝不苟的执行,当必要时以最终目标为重做出适当取舍,生活上保持极简……极度自律的福格先生简直是个潇洒的侠客,而这种潇洒并不只是因为他“有钱”。

  小时候在哥哥课本上读了《春风沉醉的晚上》,从此对郁达夫喜欢得不得了。上个月读完他的散文全集,被他如此沉迷女色吓到,喜欢的程度减了几分,但敬佩的程度又加深了几分——他实在是太坦率了。还有他的文采,郁达夫先生的才气已不只是“文艺”所能描述的,他是真真正正的文学青年。

  还有杨绛先生的书,第一次相信了好书是会“常读常新”的。怎么说呢,这种“好”和别的书的“好看”不同,不是那种过山车式的读时畅快淋漓,合上书便回到现实,过后想起也不过是“哦,还不错”的旁观者的愉悦。这种“好”在读的过程中是震撼的,你惊异于这样的思想、这样的人生态度、这种新奇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原来人可以成为这样的人、可以这样地去生活。读完放下,也许不一定会念念不忘,但指不定什么时候激活了记忆,它自己会回响,于是想要再被冲击一次,再受教一次。

  据说追求清心寡欲的人是不能不看《瓦尔登湖》的,它被捧得如此纯净优雅。最近第三次拿起,又第三次放下,依然是一章都没有读完。不知道是我还不够静,还是只是和作者的磁场不合,又也许只是不到读它的时候。

  但从此学会了对经典保持关注,因为一本经典,有时候可能不只是一本经典。

  *这其实应该不能叫做一篇书评,好像写了太多的自己。不好意思我写了一篇假书评。

  《冒犯经典》读后感(四):不止读书,读书不止

  给一本书评集写一篇书评,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而最奇怪的是,就是我在写。。。我喜欢读书,也零零散散写了二百多篇不入流的书评,我觉得书评这种东西不同于读书笔记,笔记是让我们为了记住书的内容,而书评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书给我们带来的感悟,还有思维上的发散点,分享给其他爱看书的人。所以看书容易,写好书评难,我也一直在努力往好的方面发展。而小河在我看来,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书评人,首先是他热爱阅读,其次是他的文笔非常好,他的书评读来有种梁文道谈书的错觉,非常舒服。

  说来我也算是小河的老读者了,之前一直在看他公众号“不止读书”的推文,他的荐书文章(对,还不懂啥叫书评的我)写得很对我的胃口,所以有空就去看几篇,后来我开始看书写评之后,就很少靠手机来消耗时间了,只有小河的文我依旧时不时去看,看看他推荐什么书,还有他的感悟。后来小河开始出书,已经三本书评集了,我手里头这一本《冒犯经典》就是他最新出的,前两本我虽然都没有买,但是文章大都看过。小河看的书很多很杂,几乎什么书都有,在他结集的这本书里,前两部分章节邂逅散文、坠入小说就分别集中的收集了他对于散文书和小说书的书评,从《当历史可以观看》到《传奇在路上》,从《大地上的事情》到《认识几个字》,小河谈书到谈作者,谈自己的感悟到书中的人物,谈游记和写作,谈人生和成长,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读者所需要的领悟力,小河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从书里走向现实的世界。

  冒犯经典这个标题,其实我觉得还是多少有些“噱头”的味道的。因为他其实并不是说真的在冒犯经典,给经典作品挑刺、“找茬”。你看最后一章以此为题,收录了他对于经典名著的书评,他在评论每一部经典时都没有将其置于高位来仰视,而是像对待其他书一样,用平常心去阅读,用自己的视角来评论,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态度。经典,本就不该被视为高高在上、令人望而生畏的东西,而是应该像平常书一样,人人读,人人都爱读,这才是它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所以小河谈了《百年孤独》、《包法利夫人》、《洛丽塔》。。。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和我们谈他所看到的那个书中世界。

  阅读对于我们而已是输入行为,输入很容易,但是写书评是输出行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十分优秀的完成输入到输出的,小河做到了,所以我敬佩他。很多时候我在写书评都在想,该怎么写?要怎么写才能表达出我的意思?惭愧,我的文章一直都写得很烂,但是我依旧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因为我看见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为自己的兴趣而读、而写,就让我们一起不止读书,读书不止吧。

  《冒犯经典》读后感(五):闰|“娴熟读者”的愉悦

  读完书评集再给它写篇书评是件很奇怪的事。在我看来,要是一个人读完书后感慨万千,能和三五好友热热闹闹讨论一番,多半是不会去写什么书评的,因为那些即兴的感想已经抒发过了,大家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共鸣也有冲突,所有的人都能被理解,都分享了各自的愉悦。但如果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分享,或者和分享对象思维不在同一频道上,这才会想到要把这万千思绪写下来。读书评的感觉就好像自己也做了同样的事,有同样的感受,而已经有人说出了那是一种什么样体验,于是只好说“啊,是的,就是这样的感觉。”

  不过还是想写。

  第一次读小河的书是2016年,那时我已经在中药厂待了快三年,从仓库到车间,跟着老油条一起混日子,一起坐井观天。在网上看到一样是信息时代原住民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感觉自己像是生活在90年代,惶惶不安,却跳不出这个圈子:积极上进是徒劳的,兴趣爱好是无用的。喜欢读书,但只是出于一种避世的心态,这个世界太操蛋了,请让我忘掉一小会。

  小河的书评让我发现了读书的另一种愉悦,一直到《冒犯经典》,每一本都是这样的愉悦 。怎么说呢,也曾读得高兴,也曾乱七八糟地去读,读完思绪乱飞,灵感一波接着一波,也曾苦于无人可以分享这些感受,或者分享而不被理解。读完,也就算了,只是偶尔忍不住了才会写点儿什么。而小河不同,他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有的高兴,有的沉重,有的引人深思,有的令人流泪,有一种“虽然无法与外人道,但我依然可以畅所欲言”的满足感。他并不避世,不是进入另一个世界去寻找慰藉,而是在两个世界中来来回回,感受不同的经历。而且毫无功利心地去读,只为取悦自己,读得心满意足。

  引用一句已被传得不知原型的话,“读过的书就像你吃过的食物,它们早已不再体内,却成为了一部分的你”。爱读散文的小河写出来的书评也很像散文(他在后记里也说了把书评当作散文去写,对,是“说”的后记),有些读起来不像在谈论作品本身,而更像是在谈论读过之后的感受。我想他大概是作者会很喜欢的那一类读者,他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很能感同身受,很有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在某些层面上他可以和作者达成共识。我是因为侦探故事才喜欢上读书,也因此把读推理小说的习惯延伸到了读所有书上,比如死磕所有的蛛丝马迹,比如深陷其中一鼓作气读完,可惜并没有练就逻辑推理和洞察人心的能力。也许推理小说家们也会喜欢我,因为我从未看穿他们的把戏——这是不是有点不对啊?

  喜欢第三章的“追问世界”。我很少读文学以外的书,很少跳出虚拟的世界或别人的故事去感知现实,虽然知道总这么避世是在作死,也知道生活在世上,很难不和世界发生一点什么。谁也无法生活在虚拟的世界和别人的故事里。总觉得社科才应该是最接近生活的一类书,但他们太硬,太强势,毫无铺垫地单刀直入,直接把问题砸向你,逼你面对。文学书籍若是思考不下去,就别想了,反正纯属虚构,但社科书籍不行,这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这是你所生活的现世。解答不了怎么办,“所幸有书,我们可以借由别人的经验、记忆和知识去追问世界”。去读书,去了解大咖如何看待,但不要被牵着鼻子走。

  最后一章谈到了经典,除了博尔赫斯(是的,我不知道他是谁)和《小城畸人》,其余都是从小就在课本和教辅资料上知道它们存在的书。小河在《托尔斯泰是伟大的》中写道“……然而我这人非常不上道,越是著名的,就越不想看,这只是为了叛逆而叛逆,并不知道自己反抗的是什么。有点傻气,也蛮真诚。因为叛逆这种行为,其实是在试探这个世界的边界和可能,如果不曾想过要和权威不一样,恐怕也要出问题”。同叛逆,只是我并没有想要去试探什么,不过是像刘瑜说的那样,本能地抵触很多人喜欢的东西。不合群当然不自在,可要是合群了又觉得更孤独。

  但其实我是喜欢过经典的,很小的时候觉得那都是很好看的故事,后来知道这些经典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之后就弃之不读了,因为Get不到它们的好,有一种把好书给当消遣读物糟蹋了的感觉。长大后再去读,才知道有些深意的确不是小学生能领会的,也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去读。有些事情知道的太早,是会对现实失望的。

  这一章里的书除了小学时读过一点点《百年孤独》,其他都没读过,之所以记得是因为里面写到了一个人的儿子已经长得这么大了,他现在放个屁都能把一朵花儿熏焉,觉得特别好笑,但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明白,就没再读下去。这两年读过几本名家之作,惊异不已,再重读又有了和初读不一样的想法。我想这就是经典何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吧,首先是足够震撼,刷新了那一代人的三观,又因为其中有某种不会过气的认知,无论什么时代的人都能被影响,由此延伸出自己对现状的思考。又或者,它们只是写出了一些任何时代的人都敢想不敢做的、可能是离经叛道的、但其实又非常值得追求的事。

  张公子在序里说,魏小河是“娴熟读者”。好赞的形容,我羡慕这样的读者。他很轻松地就能走进书里,去体会另一个世界;他能很好地理解作者,达成共识或是展开辩论;他总有自己的立场,很容易就抽身离去。娴熟的读者是自由的,书里书外,来去自如。而我只是一个看热闹的吃瓜观众,一不小心就入戏太深,而且入的还是那种总也抓不到真凶的警察视角。

此处应有企鹅……

  *关于这个封面的材质呢……再版的话能换成《读在大好时光》那种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冒犯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